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同治朝外国公使觐见清帝的礼仪之争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开玺 王秀丽 王云红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5期42-46,共5页
第一次鸦片战争刚结束,美、法等国即提出觐见清帝的要求。此后,外国使臣是否以跪拜之礼觐见清帝,成为中外难以逾越的外交障碍。中英修约期间和同治帝亲政后,外国方面再次提出觐见问题,并与清廷展开交涉,清廷内部亦就此发生激烈争论。187... 第一次鸦片战争刚结束,美、法等国即提出觐见清帝的要求。此后,外国使臣是否以跪拜之礼觐见清帝,成为中外难以逾越的外交障碍。中英修约期间和同治帝亲政后,外国方面再次提出觐见问题,并与清廷展开交涉,清廷内部亦就此发生激烈争论。1873年6月29日,日本大使和西方各国公使分别以作揖和鞠躬礼,觐见了同治帝。这一原本属于外交范畴的礼仪之争带有明显而浓重的侵略色彩。同时,清廷觐见礼仪的变改,使其从天朝大国的自我封闭中醒来,步履蹒跚地走向了世界,这又是历史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公使 觐见清帝 跪拜 礼仪之争 走向世界
下载PDF
外国公使觐见清帝的地点之争与中外关系
2
作者 王开玺 《晋阳学刊》 CSSCI 2010年第3期75-82,共8页
自从西方资本主义东渐而至中国后,中外之间围绕着外国公使是否觐见,以何种礼仪觐见清帝这一核心问题,进行着长期的论争与交涉,外国公使觐见清帝的地点,也成为论争焦点之一。中外外交礼仪与觐见地点之争,关系中外国家地位甚重,由此可见... 自从西方资本主义东渐而至中国后,中外之间围绕着外国公使是否觐见,以何种礼仪觐见清帝这一核心问题,进行着长期的论争与交涉,外国公使觐见清帝的地点,也成为论争焦点之一。中外外交礼仪与觐见地点之争,关系中外国家地位甚重,由此可见近代中外关系的变化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公使 清帝 中外关系
下载PDF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外国公使驻京 被引量:1
3
作者 余典浩 《宜宾学院学报》 2012年第8期84-87,共4页
从18世纪末起,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于扩展本国的商业利益,不断向中国提出公使驻京的要求。在和平交涉失败后,继而在第二次鸦片战中以军事侵略恫吓和利诱的"双重策略"迫使清廷屈服。公使驻京要求不是清廷自愿接受的,是双方... 从18世纪末起,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于扩展本国的商业利益,不断向中国提出公使驻京的要求。在和平交涉失败后,继而在第二次鸦片战中以军事侵略恫吓和利诱的"双重策略"迫使清廷屈服。公使驻京要求不是清廷自愿接受的,是双方在战争中经过多轮"博弈"之后才实现的。清廷在对待此要求时,思想上墨守陈规,不能正确取舍传统思想文化,以致不断误国;战争中清廷国力积弱,落后挨打,被迫签订屈辱的城下之盟,可谓弱国无外交,值得引以为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外国公使驻京 清廷的抵制
下载PDF
同治帝接見外國使臣的前前後後
4
作者 遠波 《紫禁城》 1995年第2期7-9,12+46,共5页
清同治十二年六月初五日(1873年6月29日),同治皇帝載淳在中海紫光閣接見了日、俄、美、英、法、荷六國使臣。《清史稿》卷91記載云:“其年夏,日本使臣副島種臣、俄使臣倭良嘎、美使臣鏤裴迪、英使臣威妥瑪、法使臣熱福理、和(荷)蘭使臣... 清同治十二年六月初五日(1873年6月29日),同治皇帝載淳在中海紫光閣接見了日、俄、美、英、法、荷六國使臣。《清史稿》卷91記載云:“其年夏,日本使臣副島種臣、俄使臣倭良嘎、美使臣鏤裴迪、英使臣威妥瑪、法使臣熱福理、和(荷)蘭使臣費果蓀瞻覲紫光閣,呈國書,依商訂例行事。接見時,帝坐立唯意,賜茗酒,恩自上出。使臣訊安否,謹致賀辭。未垂問,毋先言事。西例,臣見君鞠躬三,今改五鞠躬;使臣初至始覲見,餘者否。嗣後親奉國書者仿此。其禮式先期繪圖試習,覲見某處所,某月日時,並候旨行。”這是清朝皇帝首次以西式禮節與外國人的會面,在對外關係史中佔有重要一席。但談及此事的前後經過,則會使人引發許多感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臣 同治皇帝 清朝皇帝 日本政府 《清史稿》 西方列强 外国公使 左宗棠 明治天皇 主要目的
下载PDF
戊戌时期清廷觐见礼仪的改革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开玺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28-134,共7页
戊戌变法是一场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爱国救亡、政治改革和思想文化启蒙运动。百年来,人们对其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深入的分析,但有关戊戌时期清廷觐见礼仪方面改革的问题,目前尚无文章论及。笔者拟就此略抒管见,... 戊戌变法是一场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爱国救亡、政治改革和思想文化启蒙运动。百年来,人们对其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深入的分析,但有关戊戌时期清廷觐见礼仪方面改革的问题,目前尚无文章论及。笔者拟就此略抒管见,以为引玉之砖。一、传统礼制冰山的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理衙门 外国公使 光绪帝 外交礼仪 戊戌时期 觐见清帝 传统礼仪 翁同和 呈递国书 慈禧太后
下载PDF
从清代中外关系中的“礼仪之争”看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史轨迹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开玺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22,共9页
从清代中外关系中的“礼仪之争”看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史轨迹王开玺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抵华。从此,封闭的中华帝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外关系开始发生重要变化。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至1901年《辛丑条约》... 从清代中外关系中的“礼仪之争”看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史轨迹王开玺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抵华。从此,封闭的中华帝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外关系开始发生重要变化。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至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同外国使团曾就其谒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仪之争” 半殖民地化 觐见清帝 中外关系 历史轨迹 外国公使驻京 清政府 马戛尔尼使团 总理衙门 统治者
下载PDF
清朝国旗考 被引量:2
7
作者 育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68-68,共1页
清朝国旗的制定与近代新式海军的创建有着密切的关系。1862年底到1863年初,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筹建了一支由阿思本率领的舰队,英李泰国“建议采用一面绿地,有两个交叉着的黄条的旗子作为中国的国旗”。恭亲王奕訢于1862年10月“通知... 清朝国旗的制定与近代新式海军的创建有着密切的关系。1862年底到1863年初,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筹建了一支由阿思本率领的舰队,英李泰国“建议采用一面绿地,有两个交叉着的黄条的旗子作为中国的国旗”。恭亲王奕訢于1862年10月“通知外国公使们说,一面三角形的黄旗,上面绘着一条龙的,已经被用作‘中国的官旗’,所以一切中国兵船都悬挂这面旗。”这种三角龙旗实际上还是船旗。1888年《北洋海军章程》载“同治五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初定中国旗式,斜幅黄色,中画飞龙。系为雇船捕盗而用,并未奏明定为万年国旗。”实际上“初定中国旗式”的年代应推前到同治元年,当时清政府并不懂得国旗与船旗的区别,故混称“官旗”。1868年,清政府派出以美国人蒲安臣为首的中国使团到欧美各国。蒲安臣也自制了一面“国旗”。据志刚《初使泰西记》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政府 国旗 蒲安臣 镇压太平天国 外国公使 北洋海军 美国人 同治 事务 使团
下载PDF
1859年大沽之战爆发原因再探 被引量:1
8
作者 翟厚良 《史学月刊》 1985年第5期53-60,共8页
1858年6月,清政府钦差大臣接受英法侵略者提出的全部条款,签订了《天津条约》,断断续续打了二十个月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似乎应该结束了。但是,事隔一年,大沽口又响起了隆隆的炮声。这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第二次大沽之战。第二次大沽之... 1858年6月,清政府钦差大臣接受英法侵略者提出的全部条款,签订了《天津条约》,断断续续打了二十个月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似乎应该结束了。但是,事隔一年,大沽口又响起了隆隆的炮声。这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第二次大沽之战。第二次大沽之战爆发的原因何在?通常的解释是:清政府要求英法公使从北塘登陆进京换约,侵略者“定行接仗,不走北塘”,导致战争爆发。但是,征诸史实,这种解释有很大的片面性。这一片面的解释至今为一些史学工作者所接受、沿用,有必要加以订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丰帝 天津条约 清政府 大沽之战 第二次鸦片战争 僧格林沁 爆发原因 英法联军 外国公使驻京 英国公使
下载PDF
北塘为何不设防? 被引量:1
9
作者 翟厚良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5-27,共3页
北塘为何不设防?翟厚良北塘是大沽口北30里北塘河(今蓟运河)入海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期,北塘处于不设防状态,英法联军正是从此处登陆,打进北京。北塘为什么不设防?史家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咸丰皇帝"坚持投降政策",希望英... 北塘为何不设防?翟厚良北塘是大沽口北30里北塘河(今蓟运河)入海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期,北塘处于不设防状态,英法联军正是从此处登陆,打进北京。北塘为什么不设防?史家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咸丰皇帝"坚持投降政策",希望英法公使从北塘进京交换《天津条约》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格林沁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咸丰帝 英法联军 大沽炮台 外国公使 《中国近代史》 诱敌深入 清政府
下载PDF
临城劫车案及其外交交涉 被引量:8
10
作者 汪朝光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92,共12页
临城劫车案虽为突发事件,但因其而引发的中外交涉,却与当时的中外关系、列强联盟及北京政治相纠葛,大体反映出20世纪20年代前半期中国对外关系的某些基本特征,即每有对外交涉,中国方面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抗争,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各界和舆... 临城劫车案虽为突发事件,但因其而引发的中外交涉,却与当时的中外关系、列强联盟及北京政治相纠葛,大体反映出20世纪20年代前半期中国对外关系的某些基本特征,即每有对外交涉,中国方面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抗争,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各界和舆论压力以及职业外交家群体的努力所致,但最后的结果仍多让步,反映出当时中国外交之虚弱地位,以及职业外交家群体在挽回中国国家利权方面的努力之有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城劫车案 驻京外国公使 北京政府 曹锟
原文传递
从《申报》觐事报道论同治、光绪年间对“与国”定义的转变
11
作者 尤淑君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80,189,共12页
对同治十二年的"公使请觐",学界多以为是晚清对外关系的转捩点,象征中国接受西方国际秩序的开端。然而,从"外国公使觐见礼"的制订过程,可知清政府引据儒家经典中的"客礼"概念,重新解释"与国"一... 对同治十二年的"公使请觐",学界多以为是晚清对外关系的转捩点,象征中国接受西方国际秩序的开端。然而,从"外国公使觐见礼"的制订过程,可知清政府引据儒家经典中的"客礼"概念,重新解释"与国"一词,并将中外平等抽换为中外对等的意思,使皇帝仍可维持天子至尊的地位。因此,本文想问:总理衙门对"客礼"概念的再诠释,是否能被中国官民所接受?中国官民对"与国"的概念可有变化?为了了解中国官民对"与国"概念的转变,本文整理《申报》对同治十二年、光绪十七年"公使请觐"的报道与评论,并分析这些士人对"跪拜礼"与"鞠躬礼"的看法,进而探讨"与国"定义的转化,及"客礼"概念能否为中国官民接受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国 客礼 公使请觐 外国公使觐见礼 《申报》
原文传递
庚子宣战与“假照会”关系考辨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华国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65-72,共8页
(一) 庚子年(1900年)西太后决定对外宣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人们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回答。其中,恽毓鼎的说法受到不少人的重视。据恽毓鼎说,西太后决定宣战是因为轻信了江苏粮道罗嘉杰之子向荣禄密呈的“假照会”①。由于恽毓鼎参加过宣... (一) 庚子年(1900年)西太后决定对外宣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人们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回答。其中,恽毓鼎的说法受到不少人的重视。据恽毓鼎说,西太后决定宣战是因为轻信了江苏粮道罗嘉杰之子向荣禄密呈的“假照会”①。由于恽毓鼎参加过宣战前的几次御前会议,有的同志对他的说法深信不疑,断言“他的纪述是真实的②”。有的同志还引用《景善日记》、袁昶的《乱中日记残稿》、吴永的《庚子西狩丛谈》等书的有关内容作为旁证,认定恽毓鼎的说法是可靠的。虽然也有少数人对恽毓鼎的说法持保留以至否定的态度,但从近年来发表的论著看,不少同志仍对恽毓鼎之说深信不疑,认为“假照会”是促使西太后决定宣战的主要原因。鉴于这种情况,我认为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作一点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后 义和团运动 日记 清政府 庚子 外国侵略者 主和派 外国公使 历史事实 使馆
原文传递
美国彩色故事片《阴谋》
13
作者 常颖 《当代电视》 1997年第4期59-60,共2页
洛杉矶,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一家豪华旅店中,某外国公使正在室内与一个妖冶女郎推杯换盏,耳鬓厮磨,突然被一杀手击中,随着女郎的一声惨叫,公使扑出窗外,摔在一辆白色汽车上,气绝身亡。一时间,舆论大哗。某报社女报者珍妮,正受雇于斯坦,... 洛杉矶,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一家豪华旅店中,某外国公使正在室内与一个妖冶女郎推杯换盏,耳鬓厮磨,突然被一杀手击中,随着女郎的一声惨叫,公使扑出窗外,摔在一辆白色汽车上,气绝身亡。一时间,舆论大哗。某报社女报者珍妮,正受雇于斯坦,负责对将要参加1996年总统竞选的参议员阿斯顿的采访报道。她迷恋于中国功夫,而且练得身手不凡。这天,珍妮在海滨晨练完毕,听到正在播放的有关该公使被暗杀的新闻。阿斯顿与他的副总统候选人凯恩决定举办一个竞选集会,会址就选在那家旅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斯顿 故事片 弗兰克 名单 阴谋 鸽子 参议员 外国公使 水马 女报
原文传递
略论鸦片战后清政府的排外守旧
14
作者 谢俊美 《历史教学问题》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3-15,24,共4页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清政府闭关政策的破产。按理说,经过这次战败,清政府应该吸取教训,改弦易辙,彻底放弃原先的自我封闭的作法,实行积极的开放政策,迎头赶上去,可事实不然,在鸦片战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清政府仍继续推行盲...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清政府闭关政策的破产。按理说,经过这次战败,清政府应该吸取教训,改弦易辙,彻底放弃原先的自我封闭的作法,实行积极的开放政策,迎头赶上去,可事实不然,在鸦片战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清政府仍继续推行盲目排外、因循守旧的落后政策。一鸦片战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政府 鸦片战争 闭关自守 学习西方 盲目排外 吸取教训 外国公使 闭关政策 军事技术 开放政策
原文传递
《天津条约》诸条款中,清朝统治者最难以接受的是什么
15
作者 李贵林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1年第5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天津条约》 清朝统治者 外国公使 中学 历史 备课参考
原文传递
西太后御前女官裕容龄(三)
16
作者 叶祖孚 《纵横》 1999年第3期53-57,共5页
七、她是怎样当上女官的? 下午,我抽空看了看容龄写的材料,开始了解到她当女官的事情。她在很厚的一叠材料中主要写了以下几个问题。 推荐 1902年,清朝派庆亲王的长子载振到英国参加爱德华七世的加冕典礼,载振路过巴黎,特地去看望裕庚... 七、她是怎样当上女官的? 下午,我抽空看了看容龄写的材料,开始了解到她当女官的事情。她在很厚的一叠材料中主要写了以下几个问题。 推荐 1902年,清朝派庆亲王的长子载振到英国参加爱德华七世的加冕典礼,载振路过巴黎,特地去看望裕庚。在裕庚的家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禧 西太后 女官 颐和园 外国公使 光绪皇帝 美国公使 慈禧太后 大公主 日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