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因素认证的安全密钥协商方案优化分析
1
作者 杨晓云 张彩霞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8期408-409,共2页
阐述现有的基于多因素认证的安全密钥协商方案,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一种优化的安全密钥协商方案,该方案结合多因素认证技术和密码学算法,能够提高安全性、减少计算量和通信开销。
关键词 多因素认证 密钥协商 安全性 密码学算法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因素认证与密钥协商的数据密钥管理方案
2
作者 朱恩强 张宇 +1 位作者 江观华 许宇光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隐私数据远程存储技术为用户存储数据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增加了敏感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遭受拦截攻击的风险。为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需要对上传到远程设备的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因此,高效可靠的密钥管理是确保数据安全的关键。多因素认证是... 隐私数据远程存储技术为用户存储数据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增加了敏感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遭受拦截攻击的风险。为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需要对上传到远程设备的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因此,高效可靠的密钥管理是确保数据安全的关键。多因素认证是保证数据安全传输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安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隐私数据保护、访问权限管理和在线支付等。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因素认证的密钥存储策略来加强密钥管理:(1)通过确定的设备身份信息对密钥进行Shamir(2,3)分割;(2)对设备身份信息进行公钥加密,然后利用用户私有登录口令和生物特征来隐藏密钥的Shamir分割份额和公钥加密的私钥;(3)对获得的密钥相关信息进行一系列计算处理并分别存储到相应的设备中。理论分析表明,所提方案具有认证灵活,密钥管理高效、可靠以及通信安全等优势。此外,为了进一步说明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BAN逻辑分析和启发式安全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框架能够安全地协商会话密钥并抵抗多种已知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数据保护 多因素认证 加密 BAN逻辑
下载PDF
应用于Android应用程序的新型多因素认证方法及其安全性分析
3
作者 刘东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0期0040-0043,共4页
在移动应用程序的广泛应用的信息化时代下,Android应用程序是全球三大应用程序之一,因此,Android应用程序的安全性日益成为关注焦点。针对传统单一认证方式存在的安全性和局限性,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先进技术的新型多因素认证方法,旨在提... 在移动应用程序的广泛应用的信息化时代下,Android应用程序是全球三大应用程序之一,因此,Android应用程序的安全性日益成为关注焦点。针对传统单一认证方式存在的安全性和局限性,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先进技术的新型多因素认证方法,旨在提高Android应用程序的安全性和用户体验。通过对Android应用程序的新型多因素认证方法展开分析,设计一套结合密码学、生物特征识别和行为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的认证框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该方法的安全性进行全面的讨论和分析,并讨论潜在的安全风险和威胁。本研究得出新型多因素认证方法在提高Android应用程序安全性的同时,兼顾了用户体验的便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roid应用程序 多因素认证 安全风险
下载PDF
支持商密SM9算法框架的多因素认证方案
4
作者 朱留富 汪定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37-2148,共12页
无线传感器技术使用公开无线信道且存储和计算资源受限,这使其容易遭受潜在的主动攻击(篡改等)和被动攻击(监听等)。身份认证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如何为无线传感器设备设计多因素认证方案是目前安全协议研究的热点。目前,... 无线传感器技术使用公开无线信道且存储和计算资源受限,这使其容易遭受潜在的主动攻击(篡改等)和被动攻击(监听等)。身份认证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如何为无线传感器设备设计多因素认证方案是目前安全协议研究的热点。目前,大多数身份认证方案都基于国外密码标准设计,不符合国家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网络空间安全发展战略。商密SM9标识密码算法是中国密码标准,已由ISO/IEC标准化并被广泛使用。因此,该文研究如何在商密SM9标识密码算法框架下,将口令、生物特征以及智能卡相结合来设计多因素身份认证方案,并利用模糊验证技术和蜜罐口令方法增强口令安全。该文在随机谕言模型(Random Oracle Model, ROM)下证明了方案的安全性,并给出启发式安全分析。与相关身份认证方案的对比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身份认证方案在提供安全性的同时能够适用于资源受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认证 国产密码 随机谕言模型
下载PDF
基于多因素认证与动态加密的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协议研究
5
作者 王宝永 《信息与电脑》 2024年第9期196-198,共3页
文章探讨了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因素认证和动态加密的物联网安全协议,该协议能够有效提高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能力。通过实验验证,文章所提安全协议在抵抗各种攻击方面表现出色,能够满足不同应... 文章探讨了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因素认证和动态加密的物联网安全协议,该协议能够有效提高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能力。通过实验验证,文章所提安全协议在抵抗各种攻击方面表现出色,能够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安全需求。文章还分析了协议的性能开销,证明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高效性。本文的研究成果为物联网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有望为未来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安全与隐私保护 多因素认证 动态加密 安全协议
下载PDF
基于多因素认证的数据传输安全性优化研究
6
作者 于灏 刘路奇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第24期91-93,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传输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文章针对目前数据传输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因素认证的安全优化方案。该方案创新性地融合了生物特征识别、动态口令和数字证书等多种认证技术,能够从多个维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传输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文章针对目前数据传输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因素认证的安全优化方案。该方案创新性地融合了生物特征识别、动态口令和数字证书等多种认证技术,能够从多个维度验证用户身份,有效提升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显著增强系统抵御密码猜测、重放攻击等多种网络攻击的能力,同时保持了良好的认证效率和用户体验。文章的研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为解决日益严峻的数据传输安全挑战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认证 数据传输安全 生物特征识别 动态口令 数字证书
下载PDF
多因素认证(MFA)技术在网络管理中的实践
7
作者 毕雯珍 傅宇 +1 位作者 周杰 杜鸣良 《浙江国土资源》 2024年第4期36-37,共2页
近年来,随着政府信息化、数字化的不断发展,政府部门工作越来越多地依赖数字世界中的基础设施。从现实世界到数字世界,存在诸多入口,如个人电脑、手机等各类终端,办公场所的各类网络接口。任何时候,只要攻击者获得网络边界设备的访问权限。
关键词 网络管理 个人电脑 政府信息化 访问权限 政府部门工作 边界设备 多因素认证 网络接口
下载PDF
基于可信数字身份与电子证照的多因素认证与数据隐私保护技术研究
8
作者 林龙 《中国高新科技》 2023年第21期47-49,共3页
文章探讨了基于可信数字身份与电子证照的多因素认证与数据隐私保护技术,介绍了多因素认证的重要性,并指出了传统方法的限制。基于此,提出了一个新的认证框架,结合多因素认证、可信数字身份和电子证照,以提高安全性并保护用户隐私。实... 文章探讨了基于可信数字身份与电子证照的多因素认证与数据隐私保护技术,介绍了多因素认证的重要性,并指出了传统方法的限制。基于此,提出了一个新的认证框架,结合多因素认证、可信数字身份和电子证照,以提高安全性并保护用户隐私。实验证明,该框架既有效提升了认证安全性,又保护了用户数据隐私,还涵盖法律、伦理和应用领域,可为构建更安全、更隐私保护的数字社会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数字身份 电子证照 多因素认证 数据隐私保护技术
下载PDF
多因素认证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9
作者 金斌 周凯波 冯珊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1-104,共4页
在介绍网络发展及身份认证技术的基础上,论述了一次性口令认证技术和双向认证技术,采用这2种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多因素认证系统。与流行的802.1x认证技术相比,多因素认证技术采用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双向认证和人机绑定认证方式,提供了更... 在介绍网络发展及身份认证技术的基础上,论述了一次性口令认证技术和双向认证技术,采用这2种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多因素认证系统。与流行的802.1x认证技术相比,多因素认证技术采用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双向认证和人机绑定认证方式,提供了更加完整的认证机制和更加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证 多因素认证 一次性口令
下载PDF
基于多因素认证的网络安全支付模式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戈泉月 车力军 《信息网络安全》 2015年第12期48-53,共6页
基于单因素的身份认证方式是不安全的,因此需要多因素的身份认证方式来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随着在线支付体系的发展,文章设计了一种能有效提高现有网络支付体系安全性的模式,并且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因素认证的安全高效的支付模式。即在... 基于单因素的身份认证方式是不安全的,因此需要多因素的身份认证方式来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随着在线支付体系的发展,文章设计了一种能有效提高现有网络支付体系安全性的模式,并且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因素认证的安全高效的支付模式。即在传统的登录名和密码系统的基础上,采用基于验证码和指纹识别的多因素认证方式。文章采用的网络支付协议为双向认证体系,不仅能够满足市场对于多因素认证的需求,而且还支持B2C的安全通信。文章给出了认证模式的具体实现过程,并对其进行了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认证模式可以提高网络支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识别 验证码 多因素认证 网络支付
下载PDF
基于多因素认证的电力安全认证方案设计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强强 连耿雄 《微型电脑应用》 2019年第11期84-87,共4页
针对电力系统在安全性方面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多因素认证电力安全综合认证方案,以提高当前电力移动应用的安全性。构建了身份认证方案和终端安全检测方案。在身份认证模型中,对系统的整体架构、功能模块和数据库进行设计;在终端检测方... 针对电力系统在安全性方面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多因素认证电力安全综合认证方案,以提高当前电力移动应用的安全性。构建了身份认证方案和终端安全检测方案。在身份认证模型中,对系统的整体架构、功能模块和数据库进行设计;在终端检测方案中,考虑到安全因素,从MAC地址、用户名、session等多因素进行检测。最后将上述方案部署在安全接入平台,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上述身份认证系统可有效识别终端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认证 安全认证 设计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车联网多因素跨域认证方案
12
作者 王雨鑫 郑东 +1 位作者 韩刚 马妍 《信息安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74-1080,共7页
随着车联网应用服务数量和普及度的迅速上升,用户数量不断增加,车联网环境安全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对于车联网系统来说车辆信息存在被窃取与篡改的风险,进一步影响车联网系统的健康运行.鉴于此,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车联网多因素跨域认... 随着车联网应用服务数量和普及度的迅速上升,用户数量不断增加,车联网环境安全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对于车联网系统来说车辆信息存在被窃取与篡改的风险,进一步影响车联网系统的健康运行.鉴于此,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车联网多因素跨域认证方案.将整个车联网置于联盟链中,有效解决了不同域之间存在的信任间隙问题;通过对车辆用户信息进行多因素认证,有效防止用户信息的泄露,保障了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将区块链和认证技术相结合,极大降低用户身份认证信息的冗余操作,同时实现了车联网信息的同步查询.安全性分析表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车联网 多因素认证 跨域认证 智能合约
下载PDF
企业智慧身份认证系统设计与实现
13
作者 杨晓东 《广播电视网络》 2024年第7期94-97,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中国广电江西网络有限公司建设的企业智慧身份认证系统,阐述了系统建设中的新思路、采用的新技术,以及系统建成后在公司信息化建设中取得的良好应用效果。
关键词 单点登录 多因素认证 身份认证
下载PDF
基于国密算法和模糊提取的多因素身份认证方案 被引量:7
14
作者 戴聪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39-145,共7页
针对多因素身份认证方案需要额外硬件设备以及在隐私信息防护、密码运算安全上存在漏洞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国密算法和模糊提取的多因素身份认证方案。该方案不需要智能卡等额外设备,首先使用Shamir秘密门限方案和SM4分组密码算法保护... 针对多因素身份认证方案需要额外硬件设备以及在隐私信息防护、密码运算安全上存在漏洞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国密算法和模糊提取的多因素身份认证方案。该方案不需要智能卡等额外设备,首先使用Shamir秘密门限方案和SM4分组密码算法保护用户私钥安全;然后在注册阶段使用模糊提取和SM3密码杂凑算法实现基于用户身份和生物特征信息的双向认证,从而注册用户身份并发布用户公钥;最后在认证阶段使用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实现基于签名验签的双向认证,从而认证用户身份并协商会话密钥。经过BAN逻辑验证和启发式安全分析,该方案实现了注册和认证阶段双向认证,能够安全地协商会话密钥,可以抵抗已知攻击并提供用户匿名性和前向保密性。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案在客户端和服务端的计算开销都在毫秒级,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保持了较高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身份认证 国密算法 模糊提取 秘密共享 BAN逻辑
下载PDF
基于硬件指纹和生物特征的多因素身份认证协议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骁 刘吉强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15,共7页
文章提出一种面向智能设备间短距离通信的多因素身份认证协议,将用户账户密钥作为知识因素、智能设备扬声器硬件指纹作为所有权因素、用户面部信息作为生物信息因素,从而抵抗一些常见攻击。文章提出的协议适用于不依赖额外硬件的短距离... 文章提出一种面向智能设备间短距离通信的多因素身份认证协议,将用户账户密钥作为知识因素、智能设备扬声器硬件指纹作为所有权因素、用户面部信息作为生物信息因素,从而抵抗一些常见攻击。文章提出的协议适用于不依赖额外硬件的短距离通信方式,协议利用信道特点结合硬件指纹和面部识别技术,在实现安全身份认证的同时为后续通信提供通信密钥,且后续通信不需要用户付出额外的认证动作便可对用户设备信息持续认证。安全分析和实验证明,该协议可以抵抗重放攻击、硬件指纹伪造攻击、智能设备被盗攻击等常见攻击,在智能家居、移动支付、非接触门禁等高安全性需求场景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身份认证 硬件指纹 生物特征 短距离通信安全
下载PDF
基于改进S/Key系统的多因素身份认证方案
16
作者 刘永辉 赵丽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24期156-160,共5页
针对传统S/Key协议容易遭受伪服务器攻击和小数攻击等安全隐患,文中基于低计算复杂度的DES和MD5算法,提出一种具备抵抗多种安全攻击能力的多因素身份认证方案。首先,分析传统S/Key认证协议的具体流程,并阐明其在网络数据交互过程中的不... 针对传统S/Key协议容易遭受伪服务器攻击和小数攻击等安全隐患,文中基于低计算复杂度的DES和MD5算法,提出一种具备抵抗多种安全攻击能力的多因素身份认证方案。首先,分析传统S/Key认证协议的具体流程,并阐明其在网络数据交互过程中的不足;再基于此,利用随机数生成器、DES算法和MD5算法改变用户隐私信息的传输方法,深度改进S/Key协议的用户注册和服务器认证方法,实现数据交互中用户和服务器之间的双向认证,有效地增强身份认证系统的保护机制与安全性能。相关仿真及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S/Key协议相比,基于改进S/Key协议的身份认证方案能够抵抗伪服务器攻击和小数攻击,具备更加优异的安全性能和算法执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身份认证 改进S/Key协议 隐私保护 用户注册 服务器认证 双向认证 安全性分析
下载PDF
探究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多因素身份认证的使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建华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5年第4期231-232,共2页
为了防止网络欺诈和身份盗窃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解决客户身份认证方面的安全问题。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在充分分析用户身份的组成与识别方法的前提上,提出了一系列面向多身份因素的智能身份认证方法。这种方法与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 为了防止网络欺诈和身份盗窃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解决客户身份认证方面的安全问题。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在充分分析用户身份的组成与识别方法的前提上,提出了一系列面向多身份因素的智能身份认证方法。这种方法与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将用户作为该系统的核心。本文以电子商务系统中的用户身份认证为例进行分析,设计相关应用模型。这种新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传统身份认证方法存在的认证方式过于简单,单纯依靠密码等弊端,制定出能够有效抵御身份盗窃的多因素身份认证系统,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网络信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多因素身份认证 网络协议 信息安全
下载PDF
基于模糊提取的远程双向生物认证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凡 冯登国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50-856,共7页
传统的远程生物认证采用安全信道或者生物认证过程本地化的方法,具有较多的局限性.模糊提取可从生物特征输入中以容错的方式可靠地提取出均匀分布的随机密钥,当输入发生变化且变化很小时,该密钥保持不变.基于这一重要工具,给出了一个零... 传统的远程生物认证采用安全信道或者生物认证过程本地化的方法,具有较多的局限性.模糊提取可从生物特征输入中以容错的方式可靠地提取出均匀分布的随机密钥,当输入发生变化且变化很小时,该密钥保持不变.基于这一重要工具,给出了一个零存储的非安全信道双向生物认证方案.该方案无需存储和传输用户的生物特征,有效保护了用户隐私,并能够抵抗假冒攻击和多服务器合谋攻击.此外,所给方案还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集成口令和智能卡可产生多因素认证方案,并支持用户注册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提取 非安全信道 双向生物认证 零存储 多因素认证
下载PDF
增强的基于生物密钥智能卡远程身份认证方案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钦桂 黄培灿 杨桃栏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645-2655,共11页
基于生物特征的智能卡身份认证提供智能卡硬件、口令验证、生物特征识别三重保护,给身份认证技术带来新的突破点.回顾了具有较高安全性能的Khan-Kumari方案工作原理,指出该方案存在身份密值封装不当、密值使用方式不合理、新鲜性检测功... 基于生物特征的智能卡身份认证提供智能卡硬件、口令验证、生物特征识别三重保护,给身份认证技术带来新的突破点.回顾了具有较高安全性能的Khan-Kumari方案工作原理,指出该方案存在身份密值封装不当、密值使用方式不合理、新鲜性检测功能缺失、认证双方交互不够充分等缺陷,可导致身份认证安全性受损.提出一个增强的基于生物密钥智能卡远程身份认证方案,用可相互验证的双要素对用户身份密值实施联合保护,基于新鲜性检测、识别重放消息,以融入时标的动态散列值密钥加密传输受保护参数,增加确认消息完善认证流程,增强了用户身份密值的保护强度,提高了对智能卡破解、消息重放、身份冒充、拒绝服务等攻击的抗击能力.安全性分析表明,增强方案以较低的计算与通信开销,有效修复了Khan-Kumari方案中的缺陷,安全性能获得显著增强,即使在两重保护失效条件下,发生身份冒充、认证失败的概率可控制在至10-38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身份认证 智能卡 生物密钥 网络安全 多因素认证
下载PDF
标准模型下隐私保护的多因素密钥交换协议? 被引量:6
20
作者 魏福山 张刚 +1 位作者 马建峰 马传贵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11-1522,共12页
多因素认证密钥交换协议融合多种不同的认证因素来实现强安全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在具有高级别安全应用需求的移动泛在服务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现阶段多因素协议的研究成果还不丰富,并且已有协议都是在随机预言模型下可证明安全的.... 多因素认证密钥交换协议融合多种不同的认证因素来实现强安全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在具有高级别安全应用需求的移动泛在服务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现阶段多因素协议的研究成果还不丰富,并且已有协议都是在随机预言模型下可证明安全的.以两方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鲁棒的模糊提取器以及签名方案为基本组件提出了一个标准模型下可证明安全的多因素协议.协议中服务器不知道用户的生物模板,因此实现了对生物信息的隐私保护.与已有的随机预言模型下的多因素协议相比,该协议在满足更高安全性的同时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和通信效率,因此更满足高级别安全的移动泛在服务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认证密钥交换协议 标准模型 模糊提取器 签名方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