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藏冈底斯构造带中段多岛弧-盆系及其演化
被引量:81
- 1
-
-
作者
李光明
冯孝良
黄志英
高大发
-
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
出处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8-46,共9页
-
文摘
夹于班公湖 怒江和雅鲁藏布江两条巨型板块结合带之间的冈底斯构造带 ,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陆块 ,而是一个经历有晚古生代—中生代复杂的多岛弧 盆系演化历史 ,可以划分出多个次级地质构造单元的碰撞造山带。自晚古生代以来 ,冈底斯构造带经历了从洋 陆转换 (D—T2 ) ,盆 山转换 (T3—K)和壳 幔转换 (E—Q)三次构造体制的转换及复杂的演化历史。班公湖 怒江板块结合带是特提斯大洋消减、碰撞闭合的主缝合带 ,雅鲁藏布江洋盆则代表了特提斯大洋南侧的弧后扩张小洋盆。
-
关键词
冈底斯构造带
多岛弧-盆系
特提斯大洋
-
Keywords
Gangdise tectonic belt
multiple island arc basin system
Tethys Sea
-
分类号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
-
题名青藏高原多岛弧-盆系格局机制
被引量:29
- 2
-
-
作者
潘桂棠
徐强
王立全
-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心
-
出处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6-189,共4页
-
文摘
本文根据长期的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地质调查和考察实践 ,在系统研究全球构造 ,尤其是特提斯地质的基础上 ,概要阐述了全球洋 -陆构造体制的转换论、多岛弧盆系统论、造山作用过程论 ,并依此“三论”
-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转换论
系统论
过程论
多岛弧-盆系
造山作用
-
Keywords
Tibetan Plateau
transform theory
system theory
process theor
multiple island arc basin system
-
分类号
P548.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
-
题名班公湖-怒江结合带西段中特提斯多岛弧构造演化
被引量:59
- 3
-
-
作者
曹圣华
邓世权
肖志坚
廖六根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
出处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5-32,共8页
-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1:25万邦多区幅
措麦区幅
+2 种基金
羌多幅
日土县幅
喀纳幅(国内部分)区域地质调查"
-
文摘
本文根据1∶25万地质填图成果,将班公湖-怒江结合带西段弧-盆系时空结构自北向南划分为五峰尖-拉热拉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陆缘火山-岩浆弧带、班公湖蛇绿混杂岩北、南亚带和昂龙岗日-班戈白垩纪—始新世岩浆弧带等,初步认为中特提斯洋经历了三叠纪—早侏罗世扩张,中—晚侏罗世往北、南双向俯冲,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残余洋(海)盆和早—晚白垩世陆-弧(陆)碰撞等演化阶段。
-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
中特提斯
多岛弧-盆系
构造演化
西藏
-
Keywords
Bangong Lake-Nujiang suture zone
Meso-Tethys
archipelagic arc-basin system
tectonic evolution
Xizang
-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