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钙素原 凝血指标联合多核细胞计数检测对腹腔感染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余潇 杨静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5期104-106,共3页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凝血指标、多核细胞计数在腹腔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9月宣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腹腔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腹腔积液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阳性菌(G+)组(28例)和...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凝血指标、多核细胞计数在腹腔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9月宣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腹腔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腹腔积液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阳性菌(G+)组(28例)和革兰阴性菌(G-)组(56例),并选取同期腹腔非感染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PCT、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及腹腔积液多核细胞计数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探讨三者在腹腔感染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G-组PCT、TT、多核细胞计数明显高于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G+组、G-组PCT、凝血指标、多核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TT、多核细胞计数三者诊断G-菌所致腹腔感染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55 ng/m L、21.35 s、2 140×10^(6)/L,三者结果均大于最佳临界值时,诊断G-菌感染的阳性预测值为91.3%。结论 联合检测PCT、凝血指标、多核细胞计数对诊断G-菌所致的腹腔感染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凝血指标 多核细胞计数 腹腔感染
下载PDF
多核细胞法和Brdurd法检测辐射诱发体细胞HPRT基因突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经涌 崔凤梅 +2 位作者 劳勤华 徐永忠 赵涛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 研究放射性核素内照射诱发体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及其剂量 -效应关系 ,比较不同方法对HPRT基因位点突变的检出率。方法 给大鼠尾静脉注射晚期混合裂变产物后不同时间心脏穿刺取血。用多核细胞法和Brdurd法分别检测HPRT基因突变... 目的 研究放射性核素内照射诱发体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及其剂量 -效应关系 ,比较不同方法对HPRT基因位点突变的检出率。方法 给大鼠尾静脉注射晚期混合裂变产物后不同时间心脏穿刺取血。用多核细胞法和Brdurd法分别检测HPRT基因突变细胞 ,计算突变率 ,拟合出辐射诱发HPRT基因位点突变的剂量 -效应关系函数。结果 用多核细胞法检测的放射性核素内照射诱发HPRT基因位点突变率 (y ,‰ )和剂量 (D ,cSv)相关函数为y =1 14 98+0 1199lnD,r =0 970 6 ;用Brdurd法检测的相关函数为 y =6 5 310× 10 -2 +3 4 5 4 2× 10 -3 D ,r =0 984 6。多核细胞法检测HPRT基因位点突变检出率比Brdurd法高 11~ 17倍之多。结论 体细胞HPRT基因对电离辐射敏感 ,有可能作为辐射生物剂量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内照射 HPRT基因突变 多核细胞 Brdurd法
下载PDF
隐睾大鼠生精上皮多核细胞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高佩安 孟文 +1 位作者 王新成 李亚鲁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99-403,共5页
目的:研究热作用对睾九生精过程影响中多核细胞的出现、类型、消失及生物学意义,为男性抗生育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人工隐睾术后2~70天取出大鼠睾丸和附睾,Bouin和Susa液固定,石蜡切片,光镜观察。结果:术后3天,... 目的:研究热作用对睾九生精过程影响中多核细胞的出现、类型、消失及生物学意义,为男性抗生育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人工隐睾术后2~70天取出大鼠睾丸和附睾,Bouin和Susa液固定,石蜡切片,光镜观察。结果:术后3天,少数曲细精管出现个别的多核细胞,为精子细胞型和精母细胞型;术后4天,附睾管头段可见多核细胞;术后6天,多数曲细精管出现较多的多核细胞,附睾管各段也显著增多,尾段可见核裂解与核消失;术后15天始很少见。结论:隐睾术后热作用影响生精过程,使受损生精细胞核分裂而脆质不分裂等形成多核细胞。术后3天出现,6天始增多,15天后开始消失。消失方式包括,在由细精管与附睾内碎解和排出体外。隐睾术后多核的形成是热作用使生精细胞损伤后的反应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睾 隐睾 曲细精管 生精细胞 多核细胞
下载PDF
热诱导大鼠睾丸生精上皮多核细胞的出现和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许多 朱伟杰 +1 位作者 王自能 秦达念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1-204,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睾丸局部热作用后生精上皮多核细胞的出现和变化。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50只,随机分热处理组和对照组,热处理组按热处理后1d、3d、6d、10d和25d随机分成5个亚组(n=6),每亚组相应设立对照组(n=4)。应用HE染色、原位... 目的:研究大鼠睾丸局部热作用后生精上皮多核细胞的出现和变化。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50只,随机分热处理组和对照组,热处理组按热处理后1d、3d、6d、10d和25d随机分成5个亚组(n=6),每亚组相应设立对照组(n=4)。应用HE染色、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睾丸局部受热后1d、3d、6d、10d和25d生精上皮组织学结构变化,多核细胞凋亡情况以及Fas和FasL在多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热作用后生精上皮出现多核细胞,以1d、3d组最多见,并且多核细胞存在凋亡现象, Fas和FasL在多核细胞中亦可见表达。结论:大鼠睾丸局部热作用诱导生精上皮多核细胞出现,且随热作用后时间不同而变化。多核细胞在生精上皮热损伤中可能具有独特的生物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核细胞 热作用 睾丸 大鼠
下载PDF
多核细胞检测法的方法学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邬洪梁 朱巍 +1 位作者 郑斯英 高锦声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7-61,共5页
本文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多核细胞检测法的三个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6-TG终浓度为2×10-5M,Cyt-B终浓度为6mg/l,72小时收获细胞的组合为最佳实验搭配方案。同时对其它影响因素也... 本文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多核细胞检测法的三个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6-TG终浓度为2×10-5M,Cyt-B终浓度为6mg/l,72小时收获细胞的组合为最佳实验搭配方案。同时对其它影响因素也作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核细胞检测法 方法学 正交试验 hprt基因位点
下载PDF
人工隐睾术后大鼠生精上皮反应性变化过程中多核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孟文 高佩安 +1 位作者 王新成 李亚鲁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1990年第1期18-22,共5页
本文报道了实验性隐睾术后,生精上皮中多核细胞的形成方式,类型、形态特征以及消失过程。对多核细胞出现的生物学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隐睾 附睾 多核细胞 曲细精管
下载PDF
多核细胞的形成与细胞放射敏感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肖强 HilmarM.Warenius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618-619,共2页
目的 :探讨肿瘤细胞在接受 γ射线照射后多核细胞的形成与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利用定时显微摄影装置对人膀胱癌细胞株 RT112和人胚胎肠上皮细胞株 I40 7在 8Gyγ射线照射后的细胞改变进行 2 40 h连续观察。结果 :两个细胞株受... 目的 :探讨肿瘤细胞在接受 γ射线照射后多核细胞的形成与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利用定时显微摄影装置对人膀胱癌细胞株 RT112和人胚胎肠上皮细胞株 I40 7在 8Gyγ射线照射后的细胞改变进行 2 40 h连续观察。结果 :两个细胞株受 γ射线照射后不仅出现细胞的凋亡和坏死 ,还有双核或多核细胞的形成。两个细胞株的双核或多核细胞的形成方式各不相同 ,I40 7主要是细胞融合 ,RT112则基本上是由于细胞分裂失败而形成 ,其双核或多核细胞的形成指数分别为 42 .9和5 4.7,除少数最终凋亡和坏死外 ,大部分持续生存直至观察结束 ,但由于未能进行有效的分裂 ,可视为增殖性死亡。而对照组细胞未发现双核或多核细胞的形成。结论 :实验结果证明不仅细胞凋亡和坏死影响着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多核细胞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核细胞形成 Γ射线照射 放射敏感性 肿瘤
下载PDF
多核细胞的形成机理及其运动医学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戚正本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7年第6期49-51,共3页
综述了多核细胞——骨骼肌细胞和破骨细胞形成的机理;从运动医学的角度,阐述了多核细胞在运动医学中的理论意义以及多核细胞在治疗骨质疏松、运动性骨疲劳和促进运动员肌性损伤恢复的实践意义。拟为体育运动实践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 运动医学 多核细胞 骨骼肌细胞 破骨细胞
下载PDF
泛发型多核细胞血管组织细胞瘤一例
9
作者 韩苗 吕梦琦 +2 位作者 朱林学 田黎明 陈柳青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2年第5期322-324,共3页
患者,男,38岁。躯干、四肢起丘疹、结节1年。组织病理示:真皮浅中层血管增生,血管周围及胶原间可见少许多核巨细胞及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68、CD3、CD4、CD8、CD20、CD79、CD30阳性,Ki-67<10%。诊断:泛... 患者,男,38岁。躯干、四肢起丘疹、结节1年。组织病理示:真皮浅中层血管增生,血管周围及胶原间可见少许多核巨细胞及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68、CD3、CD4、CD8、CD20、CD79、CD30阳性,Ki-67<10%。诊断:泛发型多核细胞血管组织细胞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核细胞血管组织细胞 泛发型
下载PDF
多核细胞血管组织细胞瘤(法国)
10
作者 Leclerc S Clerici T +2 位作者 Rybojad M M.-D. Vignon-Pennamen 刘安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5年第10期18-18,共1页
Introduction. Multinucleate cell angiohistiocytoma is a rare entity. We report two unusual cases of this lesion. Case report. A 39 year-old man had presented since two years an arciform papular eruption of the forehea... Introduction. Multinucleate cell angiohistiocytoma is a rare entity. We report two unusual cases of this lesion. Case report. A 39 year-old man had presented since two years an arciform papular eruption of the forehead. A 40 year-old woman had a disseminated maculo-papular eruption since three years.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of skin samples of the two patients showed a dermal small vessel proliferation, associated with multinucleate cells, and confirmed the diagnosis of multinucleate cell angiohistiocytoma. Discussion. Our cases, typical histologically, have unusual clinical presentation (first case observed in a man, and the second in a disseminated form). Multinucleate cell angiohistiocytoma is a rare benign vascular proliferation individualized in 1985. Clinically, the lesion consists in small circumscribed papules. Acral sites and notably of the dorsum of the hands are the more frequent topography. It generally occurs in women aged over 50 years. Histologically, there is a dermal proliferation of capillaries and venules,and a fibrosis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stitial mononucleate cells and multinucleate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 多核细胞 组织学检查 罕见病例 肢体末端 限局性 种皮
下载PDF
多核细胞血管纤维瘤:病例报道
11
作者 Blanco Barrios S. Rodrguez Daz E. +1 位作者 Alvarez Cuesta C. 崔荣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5年第8期30-30,共1页
Multinucleate cell angiohistiocytoma (MCAH) was first described by Smith and Wilson- Jones in 1985. It is an uncommon entity but probably underdiagnosed because of lack of recognition by clinicians and pathologists. W... Multinucleate cell angiohistiocytoma (MCAH) was first described by Smith and Wilson- Jones in 1985. It is an uncommon entity but probably underdiagnosed because of lack of recognition by clinicians and pathologists. We report a 47- year- old man with asymptomatic grouped violaceous papules on the dorsum of the hands for 3 years. The histopathological and immun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ou case revealed characteristics of MCAH similar to the initial description of Smith and Wilson- Jones and other repor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纤维瘤 多核细胞 实体肿瘤 免疫病理 组织病理学 临床症状
下载PDF
多核细胞血管组织细胞瘤:5例报道
12
作者 Pérez L.P. Zulaica A. +1 位作者 Rodrguez L. 吴佳纹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6年第8期57-58,共2页
Background: Multinucleate cell angiohistiocytoma is an infrequent and most likely non-neoplastic disorder usually seen in acral regions in elderly women. It presents clinically as asymptomatic red-to-brown tumors, wit... Background: Multinucleate cell angiohistiocytoma is an infrequent and most likely non-neoplastic disorder usually seen in acral regions in elderly women. It presents clinically as asymptomatic red-to-brown tumors, with a tendency to confluence. It must be distinguished from other diverse cutaneous lesions, notably dermatofibroma, Kaposi sarcoma, and angiofibroma. Methods: We report the clinical, histopatholog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findings of five patients, all women aged between 51 and 78 years. All except the first presented lesions on both of the lower limbs. None of the patients developed spontaneous resolution of the lesions and one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by cryosurgery. Comments: Multinucleate cells are characteristic, but neither exclusive nor pathognomonic, of multinucleate cell angiohistiocytoma,since they can also appear in other inflammatory, neoplastic, or reactive processes. The presence of these cells and vascular proliferation in dermis media are the principal histopathological findings in this infrequent entity. In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ies, the multinucleate cells are often positive for vimentin and factor XII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纤维瘤 组织细胞 多核细胞 老年女性患者 组织病理学 临床表现 皮肤纤维瘤 卡波西肉瘤 反应性病变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泛发型多核细胞血管组织细胞瘤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渠涛 张涛 方凯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6-548,共3页
患者女,40岁,躯干和四肢红褐色多发性丘疹和结节18年。皮损组织病理显示真皮内胶原纤维增多,毛细血管及胶原纤维间短梭形细胞增生,散在多核细胞。特殊染色显示病变区弹性纤维增多,免疫组织化学显示ⅩⅢa因子阳性细胞和CD31阳性血管内皮... 患者女,40岁,躯干和四肢红褐色多发性丘疹和结节18年。皮损组织病理显示真皮内胶原纤维增多,毛细血管及胶原纤维间短梭形细胞增生,散在多核细胞。特殊染色显示病变区弹性纤维增多,免疫组织化学显示ⅩⅢa因子阳性细胞和CD31阳性血管内皮增生,临床结合组织病理确诊为多核细胞血管组织细胞瘤,泛发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组织细胞 多核细胞 泛发型
下载PDF
雌二醇和孕酮对绵羊绒毛膜滋养层多核细胞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洁 王多智 +1 位作者 王晓娟 刘淑英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0-404,共5页
以绵羊绒毛膜滋养层细胞(primary sheep trophoblast cells,STCs)和子宫内膜腔上皮细胞(endometrial luminal epithelial cells,ELECs)的共培养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雌二醇(17β-estrodiol,E2)和孕酮(progesterone,P4)以... 以绵羊绒毛膜滋养层细胞(primary sheep trophoblast cells,STCs)和子宫内膜腔上皮细胞(endometrial luminal epithelial cells,ELECs)的共培养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雌二醇(17β-estrodiol,E2)和孕酮(progesterone,P4)以研究其对绵羊绒毛膜滋养层多核细胞形成的影响,为探究绵羊的胎盘生长发育提供试验依据。首先采用姬姆萨染色法观察绒毛膜滋养层多核细胞的数量,以此来确定E2和P4的最佳工作浓度;而后根据最佳的工作浓度设立E2和P4联合使用组,来观察其对多核细胞数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单独添加E2使滋养层多核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单独加入P4使滋养层多核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且随着E2和P4浓度的升高滋养层多核细胞的数量均表现出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而当E2和P4浓度均为10-7 mol/L时,滋养层多核细胞的数量最多,且与对照组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E2和P4联合使用后,同样表现出E2的促进作用和P4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妊娠中期,E2的加入有促进绒毛膜滋养层多核细胞的形成作用,而P4的加入具有抑制其形成的作用,这为绵羊胚胎发育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雌二醇 孕酮 绒毛膜滋养层多核细胞
原文传递
镉和氯化汞致体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的作用和突变频率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建华 薛莲 +1 位作者 杜鹃 王吉玲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 了解镉和汞对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 ,探讨化学诱变物致机体损伤早期检测的敏感指标。方法 采用多核细胞法研究化学诱变物氯化汞和镉对人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及突变频率。结果 氯化汞可诱发大鼠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 目的 了解镉和汞对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 ,探讨化学诱变物致机体损伤早期检测的敏感指标。方法 采用多核细胞法研究化学诱变物氯化汞和镉对人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及突变频率。结果 氯化汞可诱发大鼠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 ,突变频率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突变频率 ^Y (10 -3 )与氯化汞浓度C (mg/kg)之间拟合成 ^Y =0 0 4 2 3C +1 0 4 6 3的直线回归方程。不同浓度金属镉也能致hprt基因突变 ,镉浓度与突变频率之间有剂量反应关系。 结论 氯化汞和镉对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及突变频率有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汞 HPRT基因 位点突变 突变频率 研究 多核细胞
下载PDF
氯化汞诱发人离体血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频率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薛莲 周建华 +1 位作者 汪珂 祝勇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3-25,共3页
为了解化学诱变物对血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 ,采用多核细胞法 (CB法 )研究了不同浓度氯化汞对人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及突变频率。结果表明 :5 0 μg/ml以下的氯化汞可诱发人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 ,且突变频率随着体外染... 为了解化学诱变物对血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 ,采用多核细胞法 (CB法 )研究了不同浓度氯化汞对人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及突变频率。结果表明 :5 0 μg/ml以下的氯化汞可诱发人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 ,且突变频率随着体外染毒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突变频率 ^Y (10 -3)与氯化汞的浓度C (μg/ml)之间可以拟合成 ^Y =0 9948+ 0 0 10 6C的直线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汞 HPRT基因 突变频率 多核细胞 细胞
下载PDF
脑脊液乳酸含量联合细胞学指标对神经外科手术后细菌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经纬 吴蕾 +2 位作者 张少兰 石广志 周建新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年第5期530-534,共5页
目的探索脑脊液乳酸含量(cerebrospinal fluid lactate,CSF-Lac)联合细胞学指标所建之模型对于神经外科手术后的细菌性脑膜炎(post-neurosurgical bacterial meningitis,PNBM)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神经外科有创操作... 目的探索脑脊液乳酸含量(cerebrospinal fluid lactate,CSF-Lac)联合细胞学指标所建之模型对于神经外科手术后的细菌性脑膜炎(post-neurosurgical bacterial meningitis,PNBM)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神经外科有创操作术后连续转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成年患者(≥18岁)组成研究队列;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并按相关标准从中分别筛选出61例PNBM患者(病例组)及神经外科有创操作术后无菌性脑膜炎的患者(对照组)12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脑脊液指标,包括:脑脊液的白细胞计数(cerebrospinal fluid white blood cell,CSF-WBC)、多核细胞比例(cerebrospinal fluid neutrophil percentage,CSF-Neu%)、蛋白含量(cerebrospinal fluid protein,CSF-Pro)、葡萄糖糖含量(cerebrospinal fluid glucose,CSF-Glu)与CSF-Lac。采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将上述脑脊液指标拟合成相应的多参数及双参数诊断模型,同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单项指标及模型在诊断PNBM时的效能,利用Z检验分别比较各个诊断模型之间的AUC值。结果CSF-WBC、CSF-Neu%、CSF-Lac、CSF-Pro与CSF-Glu独立诊断PNBM的AUC值分别为0.72、0.72、0.79、0.66、0.67,多参数模型“0.0002×CSF-WBC+0.0410×CSF-Neu%-0.2436×CSF-Glu+0.1941×CSF-Lac-4.6996”的AUC值则可提高至0.86,且灵敏度、特异度均≥0.80(以0.30为最佳临界值),CSF-Lac+CSF-WBC或CSF-Neu%拟合而成的双参数模型“0.0002×CSF-WBC+0.1869×CSF-Lac-2.3252与0.0410×CSF-Neu%+0.2439×CSF-Lac-5.3468”的AUC值则分别为0.84和0.83,它们的灵敏度、特异度亦均不小于0.80(分别以0.31和0.30为最佳临界值);Z检验的结果则提示上述多参数与两个双参数模型之间两两比较AUC值的差异无显著性,而两个双参数模型的AUC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Z=1.58,P=0.22)。结论脑脊液的双参数诊断模型与多参数模型在PNBM早期诊断的效能方面是相近的,可以考虑其在临床的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术后 细菌性脑膜炎 诊断模型 脑脊液乳酸含量 脑脊液白细胞 脑脊液多核细胞
下载PDF
醋酸铅体外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薛莲 周建华 时锡金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0-82,共3页
目的 了解醋酸铅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 ,以探讨铅的致突变性。方法 采用多核细胞法体外研究醋酸铅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及突变频率。结果 0 2 5mmol/L醋酸铅即可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 目的 了解醋酸铅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 ,以探讨铅的致突变性。方法 采用多核细胞法体外研究醋酸铅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及突变频率。结果 0 2 5mmol/L醋酸铅即可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 ,且突变频率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突变频率Y (1 0 -3 )与醋酸铅浓度C (mmol/L)之间存在一定的剂量 -效应关系 ,直线方程分别为 :Y =1 0 5 6 6 +0 1 6 6 1C (r=0 95 82 )和Y =1 0 76 2 +0 1 987C (r =0 94 34)。结论 在一定条件下 ,醋酸铅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及突变频率有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铅 HPRT基因 突变频率 多核细胞
下载PDF
中心体异常在咖啡因增强顺铂杀伤人肝癌细胞系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齐建国 桑建利 +2 位作者 林海燕 陈晓波 王永潮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75-680,共6页
为了探讨咖啡因是否影响细胞周期检验点而增强顺铂杀伤肿瘤细胞及其作用机制 ,选取同步化于S期的肝癌细胞系SMMC 772 1,用顺铂和咖啡因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 ,包括顺铂处理、咖啡因处理以及先经顺铂 ,再用咖啡因处理 .利用相关方法对不同... 为了探讨咖啡因是否影响细胞周期检验点而增强顺铂杀伤肿瘤细胞及其作用机制 ,选取同步化于S期的肝癌细胞系SMMC 772 1,用顺铂和咖啡因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 ,包括顺铂处理、咖啡因处理以及先经顺铂 ,再用咖啡因处理 .利用相关方法对不同处理的细胞进行了分析 ,包括细胞形态 ,细胞生长速率 ,多核细胞的形成与死亡 ,中心体的异常等 .结果显示 ,顺铂与咖啡因联合处理的细胞出现明显的多核化现象 ,多核细胞占总细胞的百分比可以达到 30 %以上 ,高于用顺铂或用咖啡因处理的细胞 .同时观察到多核细胞生存能力较差 ,它们会通过细胞凋亡的形式死亡 .抗中心体人自身免疫血清的免疫荧光结果显示 ,中心体异常与多核细胞的形成直接相关 .在部分多核细胞的核周围有多个不同强度的荧光点 ,在另部分多核细胞中 ,在其中央有一个大的荧光点 ,被多个细胞核围绕 ,荧光较强 .根据结果推测 ,由多个不完整的中心体导致的多极分裂形成多核细胞 ,随后多个中心体聚集到中央形成大的中心体 ,负责间期微管的组装 .结果表明 ,受到顺铂损伤的细胞由于检验点的作用而使细胞周期阻断 ,咖啡因可消除周期的阻断 ,使细胞在中心体未完成正常复制状态下进入有丝分裂 ,产生大量多核细胞 ,这些多核细胞最终发生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体 顺铂 咖啡因 多核细胞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率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晓婷 王利利 +4 位作者 崔凤梅 许昌韶 周菊英 俞志英 涂彧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444-446,共3页
目的 研究鼻咽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多核细胞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率。结果 鼻咽癌患者HPRT基因突变率高于健康成人 (P <0 .0 5 ) ,吸烟和性别可影响鼻咽癌患者HPRT基因突变率 ... 目的 研究鼻咽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多核细胞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率。结果 鼻咽癌患者HPRT基因突变率高于健康成人 (P <0 .0 5 ) ,吸烟和性别可影响鼻咽癌患者HPRT基因突变率 (P <0 .0 5 ) ,而年龄的影响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遗传损伤在鼻咽癌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肿瘤患者应有不同的HPRT基因突变率本底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RT基因突变 鼻咽癌 多核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