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t COI、Cyt b、D-loop序列的南方多鳞鱚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1
作者 彭敏 肖珊 +10 位作者 姚久祥 潘传燕 李旻 高雪梅 冯鹏霏 李满园 曾地刚 朱威霖 杨春玲 蒋伟明 陈秀荔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8-116,共9页
分析中国南部沿海多鳞鱚4个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为多鳞鱚种质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基于线粒体COI、Cyt b、D-loop基因序列对福建厦门(XM)、广东阳江(YJ)、海南海口(HK)和广西北海(BH)的4个多鳞鱚(Sillago sihama)群... 分析中国南部沿海多鳞鱚4个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为多鳞鱚种质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基于线粒体COI、Cyt b、D-loop基因序列对福建厦门(XM)、广东阳江(YJ)、海南海口(HK)和广西北海(BH)的4个多鳞鱚(Sillago sihama)群体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经PCR扩增和测序获得4个多鳞鱚群体195条线粒体COI+Cyt b+D-loop片段序列。结果表明,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88266~0.98785,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为0.00098~0.00257,整体H_(d)与π分别为0.92784和0.00158。遗传分化系数(F_(st))和基因流(N_(m))分别为0.00075~0.14888和1.429205~333.0833。将4个地理群体分成不同组合进行AMOVA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4个群体内变异比例为93.33%,南海群体和东海群体的组内变异比例为86.57%,琼州海峡东西群体的组内变异比例为94.49%。基于COI、Cyt b和D-loop的分析结果,厦门群体和北海、海口、阳江群体间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可作为两个管理保护单位进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鳞鱚 线粒体DNA 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多鳞鱚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曹剑香 简纪常 +1 位作者 黄洋 杜涛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39-343,共5页
采用解剖和光镜技术研究多鳞鱚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试验结果表明,多鳞鱚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幽门盲囊、小肠和直肠构成。口咽腔较小,具绒毛状颌齿,舌三角形,黏膜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上皮含少量味蕾和较多杯状细胞。食道... 采用解剖和光镜技术研究多鳞鱚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试验结果表明,多鳞鱚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幽门盲囊、小肠和直肠构成。口咽腔较小,具绒毛状颌齿,舌三角形,黏膜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上皮含少量味蕾和较多杯状细胞。食道黏膜也为复层上皮,从食道到胃,杯状细胞逐渐减少,上皮由复层上皮逐渐变为单层柱状上皮,肌肉层发达。胃为"Y"型胃,其盲囊部发达,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贲门部和盲囊部上皮下有一厚层胃腺组织。小肠短,肠道系数为0.56,上皮为具微绒毛的单层柱状上皮,杯状细胞前肠较多,中肠较少,后肠无,幽门盲囊4个,结构与小肠相似。直肠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含少量杯状细胞,肌肉层较小肠发达。肝小叶不明显,肝细胞索明显。胰腺为弥散型,散布在肝脏组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鳞鱚 消化系统 形态学 组织学
下载PDF
野生多鳞鱚(Sillago sihama)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 被引量:9
3
作者 黄洋 黄海立 +1 位作者 杜涛 黄建盛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9-14,共6页
采用国家标准生化测定法对野生多鳞鱚(Sillago sihama)肌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对其营养价值做出评价。结果表明,野生多鳞鱚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质量分数为77.91%、19.80%、0.51%和1.49%。多鳞鱚肌肉中检测到18种... 采用国家标准生化测定法对野生多鳞鱚(Sillago sihama)肌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对其营养价值做出评价。结果表明,野生多鳞鱚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质量分数为77.91%、19.80%、0.51%和1.49%。多鳞鱚肌肉中检测到18种氨基酸,占干样质量分数83.79%,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EAA)占干样质量分数34.33%,占氨基酸总量的40.98%,4种鲜味氨基酸占干样质量分数为32.94%,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多鳞鱚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Trp),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含蛋氨酸和胱氨酸(Met+Cy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9.90。野生多鳞鱚中检测12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3种,占干样质量分数为28.39%;单不饱和脂肪酸4种,占干样质量分数为15.51%;多不饱和脂肪酸5种,占干样质量分数为23.42%;EPA+DHA占干样质量分数为17.45%。多鳞鱚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海鲜味较浓郁的优质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鳞鱚 肌肉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不同地理群体多鳞鱚的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健东 马龙 +5 位作者 陈刚 潘传豪 汤保贵 周晖 黄建盛 王忠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678-5681,共4页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多元分析方法,结合可量性状和框架测定数据,对湛江、北部湾和阳江3个不同地理群体的多鳞鱚进行了形态差异的比较研究。可量性状及框架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湛江与北部湾群体之间的形态差异最小...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多元分析方法,结合可量性状和框架测定数据,对湛江、北部湾和阳江3个不同地理群体的多鳞鱚进行了形态差异的比较研究。可量性状及框架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湛江与北部湾群体之间的形态差异最小,而阳江群体则单独形成一个聚类分支。主成分分析显示,3个群体在主成分1和主成分2上的分化较显著,但仍有部分重叠交错现象;在主成分1分布上,3个群体中湛江和北部湾群体相对较接近,而与阳江群体稍微分离,与聚类分析结果相一致;此外,主成分分析表明,头部和尾部纵向长短对多鳞鱚3个不同地理群体间的形态差异贡献率最大。同时,通过对8个贡献率较大的形态比例参数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建立了3个不同地理群体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P1、P2以及综合判别率均为100%。综合以上3种多元分析的结果表明,湛江、北部湾和阳江3个不同地理群体的多鳞鱚在形态上已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异,而3种多元分析方法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从不同角度反映出3个不同地理群体间的形态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鳞鱚 地理群体 形态差异 多元分析
下载PDF
北部湾多鳞鱚生长与死亡参数的估算 被引量:9
5
作者 刘金殿 朱立新 +2 位作者 卢伙胜 朱俊杰 史赟荣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64-69,共6页
利用2008年3-9月北部湾底拖网和刺网渔获物中采集的样本,对北部湾多鳞鱚的生长、死亡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利用单位补充量产量模型对多鳞鱚渔业的开发状态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北部湾多鳞鱚优势体长为100~130mm,占60.71%;优势体重为5... 利用2008年3-9月北部湾底拖网和刺网渔获物中采集的样本,对北部湾多鳞鱚的生长、死亡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利用单位补充量产量模型对多鳞鱚渔业的开发状态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北部湾多鳞鱚优势体长为100~130mm,占60.71%;优势体重为5~25g,占83.96%;雌性个体略大于雄性个体,性比为1:1.36,雌雄个体数量不平衡;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参数分别为:L∞=188.6mm,K=0.51,t0=-0.32;体重的生长拐点年龄为1.86龄;总死亡系数、自然死亡系数和捕捞死亡系数分别为2.58、1.217和1.36;渔业生物学参考点F0.1和Fmax的值分别为0.34和0.50,渔业资源已处于过度利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鳞鱚 生长 死亡 北部湾
下载PDF
多鳞鱚目标强度的模型法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斌 陈国宝 +1 位作者 曾雷 王志超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03-412,共10页
鱼类目标强度测量是渔业水声学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研究采用基尔霍夫近似模型对19尾多鳞鱚(Sillago sihama)样品的理论目标强度进行近似计算,模型计算所需鱼类形态学参数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所属X光机(SOFTEX M-100)... 鱼类目标强度测量是渔业水声学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研究采用基尔霍夫近似模型对19尾多鳞鱚(Sillago sihama)样品的理论目标强度进行近似计算,模型计算所需鱼类形态学参数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所属X光机(SOFTEX M-100)拍摄X光影像获得。通过编程计算获得多鳞鱚不同频率下目标强度随姿态倾角的变化图案,并通过数据拟合方法建立了不同频率和倾角分布函数下多鳞鱚目标强度随体长变化的经验公式,并与常规的b20表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70 kHz、120 kHz和200 kHz 3种频率下多鳞鱚目标强度的倾角变化图案呈多峰状特征分布,且频率越高目标强度对倾角变化越敏感,波峰数增加,目标强度最大值对应的倾角增大。70 k Hz下多鳞鱚目标强度最大值出现在–15°~5°,120 k Hz和200 k Hz下目标强度最大值则出现在–10°~0°,且各频率下目标强度最大值出现的位置各不相同。不同频率及倾角分布函数下多鳞鱚目标强度随体长变化特性各不相同,其中在角度函数为(–5°,15°)、频率为120 kHz,以及角度函数为(0°,10°)、频率为200 k Hz时目标强度对体长经验公式和常规的b_(20)表式曲线基本重合,拟合度较高,可将常规的b20表式直接用于多鳞鱚的资源评估;而其他情形下2种表式存在一定偏差,采用直接拟合的参数方程更为恰当。研究表明,基尔霍夫近似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多鳞鱚的目标强度特性,可为中国南海近岸鱼类目标强度研究提供有益借鉴,为提高渔业资源水声学评估的准确度和可信度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强度 多鳞鱚 姿态倾角 基尔霍夫近似模型
下载PDF
多鳞鱚Sillago sihama Forskál人工繁殖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黄洋 杜涛 黄海立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15-21,共7页
以天然捕获的多鳞鱚作为亲鱼进行人工繁殖。结果表明:在水温27.5~31.5℃、盐度18~31、pH 8.0~8.5的条件下,经促熟培育自然产卵,10批次共获得受精卵67×104粒,孵出仔鱼42.6×104尾,受精率37.2%~89.3%,孵化率24.8%~97.6%;在... 以天然捕获的多鳞鱚作为亲鱼进行人工繁殖。结果表明:在水温27.5~31.5℃、盐度18~31、pH 8.0~8.5的条件下,经促熟培育自然产卵,10批次共获得受精卵67×104粒,孵出仔鱼42.6×104尾,受精率37.2%~89.3%,孵化率24.8%~97.6%;在水温29~30℃、盐度28、pH 8.4的海水中多鳞鱚胚胎历时14 h 40 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孵化出膜,经35 d培育出平均全长35 mm的幼鱼约2.8×104尾,育苗成活率达2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鳞鱚 人工繁殖 胚胎发育
下载PDF
多鳞鱚Sillago sihama Forskál外周血细胞的显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曹剑香 黄洋 杜涛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86-89,共4页
对多鳞鱚(Sillago sihama Forskál)Wright染色的血涂片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多鳞鱚外周血细胞可区分为红细胞、血栓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等6种细胞,未发现嗜碱性粒细胞。血栓细胞、淋巴细胞、... 对多鳞鱚(Sillago sihama Forskál)Wright染色的血涂片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多鳞鱚外周血细胞可区分为红细胞、血栓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等6种细胞,未发现嗜碱性粒细胞。血栓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在白细胞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7.5%、32.5%、12.5%和7.5%,嗜酸性粒细胞在整个实验中只发现7个。并发现较多未成熟的红细胞以及少量正在分裂的红细胞和晚幼嗜中性粒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鳞鱚(Sillago sihama Forskal) 血细胞 显微结构
下载PDF
多鳞鱚幼鱼盐度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周银环 黄海立 +1 位作者 杜涛 黄洋 《渔业研究》 2017年第1期22-26,共5页
在室内人工控制条件下,探讨了盐度对全长为(23.47±0.66)mm,体重为(91.71±7.96)mg多鳞鱚(Sillago sihama)幼鱼存活和生长的影响,以确定多鳞鱚幼鱼适宜、最适宜存活和生长的盐度。研究结果表明:在18个实验盐度水平下,多鳞鱚幼鱼... 在室内人工控制条件下,探讨了盐度对全长为(23.47±0.66)mm,体重为(91.71±7.96)mg多鳞鱚(Sillago sihama)幼鱼存活和生长的影响,以确定多鳞鱚幼鱼适宜、最适宜存活和生长的盐度。研究结果表明:在18个实验盐度水平下,多鳞鱚幼鱼在0盐度下的存活时间为34 h,在盐度为2时存活率为86.7%,全长日均增长率为207.67μm.d-1,体重日均增长率为2.63 mg.d-1;在盐度为49时,存活率仍达到66.3%,全长日均增长率为64.68μm.d-1,体重日均增长率为1.13 mg.d-1。多鳞鱚幼鱼的适宜存活盐度范围为1.4~45.1,最适宜存活盐度范围为2~43;适宜生长盐度为1.6~40.2,最适生长盐度为2.0~7.0。多鳞鱚作为广盐性鱼类,对盐度有较强的适应性,低盐度更适于多鳞鱚幼鱼的生长。研究多鳞鱚人工育苗和养殖的生态条件,可为多鳞鱚全人工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鳞鱚幼鱼 适宜盐度 最适宜盐度 存活 生长
下载PDF
三种多鳞鱚群体的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健东 马龙 +4 位作者 陈刚 汤保贵 潘传豪 周晖 王忠良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44-48,共5页
采用不连续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多鳞鱚三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6种同工酶共记录的16个基因座位,其中3个位点是多态的。湛江、阳江、北部湾三个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05、1.17和1.03。平均实际杂合度Ho分... 采用不连续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多鳞鱚三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6种同工酶共记录的16个基因座位,其中3个位点是多态的。湛江、阳江、北部湾三个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05、1.17和1.03。平均实际杂合度Ho分别为0.003、0.167和0.003,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023、0.093和0.021。湛江和北部湾群体的遗传距离最为接近,与阳江群体的距离较远。3个多鳞鱚群体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较高的遗传变异水平,对种质资源的研究开发及利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鳞鱚 同工酶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多鳞鱚采捕暂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杜涛 黄洋 曹剑香 《养殖与饲料》 2009年第10期15-17,共3页
采用拖网、刺网、围网、钩钓和诱捕笼5种采捕方式在自然海区进行多鳞鱚采捕试验,并在室内暂养7 d。结果表明:5种方式捕获存活率分别为82.28%、33.91%、92.42%、45.06%和79.82%,暂养7 d后的存活率分别为2.19%、12.09%、89.40%、11.88%和7... 采用拖网、刺网、围网、钩钓和诱捕笼5种采捕方式在自然海区进行多鳞鱚采捕试验,并在室内暂养7 d。结果表明:5种方式捕获存活率分别为82.28%、33.91%、92.42%、45.06%和79.82%,暂养7 d后的存活率分别为2.19%、12.09%、89.40%、11.88%和77.61%。因此采捕活体多鳞鱚应采用围网和诱捕笼捕捉,其存活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鳞鱚 采捕 暂养 存活率
下载PDF
多鳞鱚人工养殖技术初探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涛 黄海立 黄洋 《科学养鱼》 2016年第9期45-46,共2页
多鳞鱚属小型鱼类,成品鱼规格小(50~100克),养殖管理过程简单,养殖成活率高,经济效益较好,具有十分广阔的养殖前景。因此进行多鳞鱚的养殖技术研究,符合市场的需求,对促进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增加渔民的收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 多鳞鱚属小型鱼类,成品鱼规格小(50~100克),养殖管理过程简单,养殖成活率高,经济效益较好,具有十分广阔的养殖前景。因此进行多鳞鱚的养殖技术研究,符合市场的需求,对促进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增加渔民的收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外有关多鳞鱚的研究主要在采捕、生理、生态、食性、生长、生物学等方面,未见有多鳞鱚人工养殖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鳞鱚 人工养殖技术 小型鱼类 养殖技术研究 海水养殖业 养殖前景 养殖成活率 南美白对虾 投喂量 对虾养殖
下载PDF
基于GAM和GWR模型分析环境因子对鱼类分布的影响——以山东近海多鳞鱚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简盈 张云雷 +3 位作者 宋业晖 张崇良 纪毓鹏 任一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3-111,共9页
多鳞鱚(Sillago sihama)是山东近海重要的渔业种类之一。本研究根据2016年秋季(10月)在山东近海开展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取得的数据,分析该海域多鳞鱚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探究影响其分布的因... 多鳞鱚(Sillago sihama)是山东近海重要的渔业种类之一。本研究根据2016年秋季(10月)在山东近海开展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取得的数据,分析该海域多鳞鱚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探究影响其分布的因素及其与环境因子的非线性和空间非平稳性关系。GAM拟合结果显示,影响秋季多鳞鱚分布的环境因子主要有水深、底层水温和底层盐度,水深的偏差解释率最大,为23.50%。GWR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多鳞鱚分布与水深和底层水温之间存在空间非平稳性关系。水深与多鳞鱚相对资源量呈负相关关系,底层水温与多鳞鱚相对资源量呈正相关关系。赤池信息准则和决定系数(R2)指标对比结果显示,GWR模型的表现优于GAM,在渔业生态数据分析中表现出较好的发展潜力。本研究为今后开展渔业生物空间分布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鳞鱚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广义可加模型 空间非平稳性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和马氏珠母贝、多鳞鱚生态养殖中水质因子的变化探析
14
作者 周银环 黄海立 《科学养鱼》 2021年第1期73-74,共2页
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是现今凡纳滨对虾养殖面临的问题,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养殖环境中浮游植物过量生长,深层次的原因是对虾养殖中过量的投饵及高密度的养殖模式等导致水体中氮、磷等元素含量增高,产生一些对对虾有害的水质因子。
关键词 水质因子 马氏珠母贝 生态养殖 对虾养殖 养殖模式 养殖环境 凡纳滨对虾 多鳞鱚
下载PDF
多鳞鱚vhl基因克隆及其低氧胁迫下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星桦 潘炎杨 +6 位作者 陈芳圆 黄志棚 黄洋 杜涛 朱春华 李广丽 田昌绪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01-1208,共8页
【目的】克隆多鳞鱚林岛综合征基因(vhl)并分析其在低氧胁迫下的表达变化,为揭示多鳞鱚应对低氧的适应机制提供研究资料,也为今后开展多鳞鱚新品种选育提供候选基因。【方法】采用PCR克隆多鳞鱚vhl基因c DNA全长序列,利用EditSeq、SMART... 【目的】克隆多鳞鱚林岛综合征基因(vhl)并分析其在低氧胁迫下的表达变化,为揭示多鳞鱚应对低氧的适应机制提供研究资料,也为今后开展多鳞鱚新品种选育提供候选基因。【方法】采用PCR克隆多鳞鱚vhl基因c DNA全长序列,利用EditSeq、SMART、Signal IP 4.1及ClustalX等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以半定量PCR检测多鳞鱚vhl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低氧胁迫对多鳞鱚vhl基因在鳃组织和心脏中表达的影响。【结果】多鳞鱚vhl基因cDNA序列全长727 bp,包括120 bp的5’端非编码区(5’-TUR)、106 bp的3’端非编码区(3’-TUR)和504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共编码167个氨基酸残基,编码蛋白存在4个结构域,即Pfam:VHL(第12~93位氨基酸)、Pfam:VHL_C(第5~22、31~39和98~153位氨基酸)、ParB结构域(第100~162位氨基酸)和SOCS_box结构域(第104~140位氨基酸)。多鳞鱚vhl氨基酸序列与盲曹鱼vhl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最高(81%),但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多鳞鱚与攀鲈的亲缘关系最近。多鳞鱚vhl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以鳃组织、卵巢和精巢的表达量较高,其次是心脏和肝脏,在肌肉和脑组织的表达量较低。经低氧胁迫后,多鳞鱚vhl基因在鳃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下同);在心脏中表现为随低氧胁迫时间的延长显著上调,恢复氧气4 h后vhl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虽然呈显著下调趋势,但仍显著高于正常水平。【结论】多鳞鱚vhl基因编码蛋白存在Pfam:VHL、Pfam:VHL_C、ParB和SOCS_box等4个结构域,且低氧胁迫前后其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即多鳞鱚vhl基因在低氧应答信号通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鳞鱚 VHL基因 低氧胁迫 表达变化
下载PDF
多鳞鱚不同组织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筛选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宁 杜文文 +3 位作者 王中铎 黄洋 杜涛 董忠典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8-14,共7页
【目的】筛选多鳞鱚(Sillago sihama)雌雄不同组织中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定量分析多鳞鱚snrpd1、rps27、rpl7a、rpl7、cnpb、rps4、rps20、ef1a、ube2、rplp2等10个候选内参基因m RNA在雌、... 【目的】筛选多鳞鱚(Sillago sihama)雌雄不同组织中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定量分析多鳞鱚snrpd1、rps27、rpl7a、rpl7、cnpb、rps4、rps20、ef1a、ube2、rplp2等10个候选内参基因m RNA在雌、雄个体脑、鳃、性腺、心、肠、肾、肝、肌肉、皮肤、脾、胃等22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BestKeeper、NormFinder、GeNorm工具测评10个内参基因表达的稳定性。【结果】10个候选内参基因均可获得特异性的扩增产物和理想的扩增效率,其中Bestkeeper软件计算候选内参基因稳定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snrpd1=rps27> rpl7a> rpl7>cnpb=rps4> rps20> ef1a> ube2> rplp2;Norm Finder软件分析结果为:rpl7>rpl7a> rps27> rps4> cnpb> ef1a> rps20> ube2> rplp2> snrpd1;Ge Norm软件分析结果为:rpl7/rpl7a> rps4>ef1a> rps27> rps20> cnpb> ube2> rplp2> snprd1。【结论】rpl7、rpl7a、rps27基因的表达稳定性较高,建议选择rpl7和rpl7a共同作为多鳞鱚q RT-PCR研究的内参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鳞鱚 荧光定量PCR 内参基因
下载PDF
12月龄多鳞鱚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余家旺 王耀嵘 +5 位作者 林星桦 沈奕君 李广丽 黄洋 朱春华 田昌绪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7-143,共7页
【目的】研究12月龄多鳞鱚(Sillago sihama Forsskål)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筛选适用于选育的主要形态性状。【方法】测定12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表型参数,通过通径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估计主要性状对体质量的直接... 【目的】研究12月龄多鳞鱚(Sillago sihama Forsskål)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筛选适用于选育的主要形态性状。【方法】测定12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表型参数,通过通径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估计主要性状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结果】12月龄多鳞鱚13个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表明,体高(X1)、体厚(X2)、眼径(X7)、体长(X10)和背鳍前长(X11)对体质量(Y)有明显的直接影响;除体长外,其他生长性状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均小于它们对体质量的间接影响,同时,体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相关分析表明,上述5个主要性状是体质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体长对体质量的单独决定系数最大(0.331),5个主要性状对体质量的总决定系数为0.928。建立的以主要性状为自变量、体质量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为Y=-13.339+2.913X1+3.352X2-4.467X7+1.473X10+0.763X11。【结论】体长、体厚、眼径、体高和背鳍前长等5个主要性状是影响多鳞鱚体质量的核心性状,其中体长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鳞鱚 形态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多元回归方程
下载PDF
多鳞鱚phds基因家族序列特征及其在低氧胁迫后表达变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林星桦 叶明慧 +6 位作者 SEATAN Wanida 潘炎杨 陈芳圆 黄洋 朱春华 李广丽 田昌绪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1-8,共8页
【目的】分析多鳞鱚(Sillago sihama)脯氨酸羟化酶(prolyl hydroxylases,Phds)基因家族序列特征,探讨其在低氧响应过程的作用。[方法]通过硬骨鱼类phds基因,在多鳞鱚转录组和基因组数据中比对筛选多鳞鱚phds基因。对多鳞鱚Phds蛋白序列... 【目的】分析多鳞鱚(Sillago sihama)脯氨酸羟化酶(prolyl hydroxylases,Phds)基因家族序列特征,探讨其在低氧响应过程的作用。[方法]通过硬骨鱼类phds基因,在多鳞鱚转录组和基因组数据中比对筛选多鳞鱚phds基因。对多鳞鱚Phds蛋白序列进行结构域预测、系统进化和共线性分析等。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hds基因在低氧胁迫和复氧后的表达变化。【结果】在多鳞鱚基因组中共鉴定到三个phds基因,分别是phd1、phd2和phd3,开放阅读框(ORF)全长分别为1635、1092、723 bp,分别编码544、363、240个氨基酸。结构域预测表明,多鳞鱚Phd1、Phd2、Phd3蛋白均含有P4Hc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发现,多鳞鱚Phds均与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亲缘关系最近。共线性分析表明,多鳞鱚phds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上下游基因高度一致。phd1、phd2在低氧处理4 h鳃组织中mRNA表达显著高于常氧组(P<0.05),但在心脏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phd3在低氧处理4 h的鳃组织中显著低于常氧组(P<0.05),而在心脏中显著高于常氧组(P<0.05)。【结论】多鳞鱚存在phd1、phd2和phd3基因,并在不同组织的低氧响应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鳞鱚 phds基因 基因家族 低氧胁迫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多鳞鱚对饲料中n-3高不饱和脂肪酸需要量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昊伦 董晓慧 +6 位作者 谭北平 杨奇慧 迟淑艳 刘泓宇 章双 杨原志 张海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514-4525,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多鳞鱚对饲料中n-3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需要量。挑选均重为(6.0±0.6) g的多鳞鱚幼鱼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各组分别投喂n-3HUFA水平为0.53%、0.80%、1.22%、1.62%、2.12%和2.56%的等氮... 本试验旨在研究多鳞鱚对饲料中n-3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需要量。挑选均重为(6.0±0.6) g的多鳞鱚幼鱼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各组分别投喂n-3HUFA水平为0.53%、0.80%、1.22%、1.62%、2.12%和2.56%的等氮等脂饲料8周。结果表明:1) 2.12%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显著高于0.53%组(P<0.05); 2.12%组的饲料系数最低,显著低于0.53%组(P<0.05); 2.12%组的肝体比最低,显著低于0.53%组和0.80%组(P<0.05); 2.12%组的肥满度最高,显著高于除1.62%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2)各组之间的全鱼水分、粗蛋白质、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 1.62%组的全鱼粗脂肪含量最高,显著高于除1.62%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3) 2.56%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高于除2.12%组外的其他各试验组(P<0.05),0.80%组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22%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0.80%组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 0.53%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HOL)、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0.80%组的血清CHOL、TG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各组之间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2.12%组和2.56%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低于除1.62%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1.62%组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低于除1.22%组和2.12%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5)随着饲料n-3HUFA水平的提高,肝脏C18∶3n-3、C20∶5n-3、C22∶6n-3含量显著升高(P <0. 05),肝脏C18∶2n-6含量显著降低(P <0.05)。6)随着饲料n-3HUFA水平的提高,肌肉C18∶2n-6、C20∶4n-6含量呈降低趋势,2.12%组和2.56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肌肉C20∶5n-3、C22∶6n-3含量呈升高趋势,2.56%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由此可见,以增重率为依据,折线模型拟合得出多鳞鱚幼鱼对饲料中n-3HUFA的需要量为2.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鳞鱚 n-3高不饱和脂肪酸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组织脂肪酸含量
下载PDF
广东海洋大学教授杜涛 突破人工繁育技术 助多鳞鱚产业发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礼雄 《海洋与渔业》 2020年第11期62-63,共2页
2012年,多鳞鱚被驯化繁育的消息一经传出,便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湛江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多鳞鱚繁殖生物学及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进行鉴定时表示,此研究项目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多鳞鱚实现全人工繁殖后,作为项目主持... 2012年,多鳞鱚被驯化繁育的消息一经传出,便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湛江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多鳞鱚繁殖生物学及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进行鉴定时表示,此研究项目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多鳞鱚实现全人工繁殖后,作为项目主持人的广东海洋大学教授杜涛又投入到了其养殖技术研究及推广的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先进水平 广东海洋大学 多鳞鱚 项目主持人 养殖技术研究 科技局 人工繁育技术 繁殖生物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