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8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量输血对心脏病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袁晓阳 吕中原 +1 位作者 靳岩 李士军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647-649,共3页
目的:探究大量输血对心脏病患者围术期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在输血前后凝血常规指数的变化。结果:与血液输注前比较,观察组大量输血后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 目的:探究大量输血对心脏病患者围术期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在输血前后凝血常规指数的变化。结果:与血液输注前比较,观察组大量输血后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纤维蛋白原(Fg)水平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进行大量输血后,APTT、PT、T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Fg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病手术患者在进行大量输血后,极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大量输血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大量输血后患者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及临床价值
2
作者 林丽屏 陈登云 庄燕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3期16-20,共5页
目的讨论大量输血对患者各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需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输血量不同分为对照组(输血量≤2000 ml)与观察组(输血量>2000 ml),各50例。观察患者输血前后凝血功能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 目的讨论大量输血对患者各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需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输血量不同分为对照组(输血量≤2000 ml)与观察组(输血量>2000 ml),各50例。观察患者输血前后凝血功能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pH、血乳酸、碱剩余)、血清电解质水平[钠离子(Na^(+))、钾离子(K^(+))、氯离子(Cl^(-))、钙离子(Ca^(2+))]、生化指标[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乳酸脱氢酶(LDH)、丙谷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结果观察组输血后PT、APTT、TT、FIB分别为(24.12±6.63)s、(24.94±6.81)s、(27.01±5.42)s、(1.63±0.61)g/L,对照组输血后PT、APTT、TT、FIB分别为(16.80±3.31)s、(37.41±13.89)s、(17.11±2.01)s、(2.76±1.38)g/L;观察组患者输血后PT、TT长于本组输血前及对照组输血后,APTT短于本组输血前及对照组输血后,FIB低于本组输血前及对照组输血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输血后动脉血pH、血乳酸低于本组输血前及对照组输血后,碱剩余高于本组输血前及对照组输血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输血后Na^(+)、K^(+)、Cl^(-)水平均高于2^(+)本组输血前及对照组输血后,Ca显著低于本组输血前及对照组输血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输血后DBil、TBil、LDH、ALT、AST均显著高于本组输血前及对照组输血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输血前后PT、APTT、TT、FIB、动脉血pH、血乳酸、碱剩余、Na^(+)、K^(+)、Cl^(-)、Ca^(2+)、DBil、TBil、LDH、ALT、AST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量输血尽管对挽救患者生命及促进后续治疗具有积极作用,但将导致患者凝血功能、血气分析、生化指标及血清电解质水平发生明显变化,输血前后均应做好患者各项生化指标的监测与比较工作,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量输血 凝血功能 生化指标 电解质水平 血气分析
下载PDF
大量输血后创伤患者血清电解质及免疫功能、炎症反应水平变化观察
3
作者 戴青云 杜季梅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1期2149-2152,共4页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后创伤患者血清电解质动态变化及免疫功能、炎症反应水平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7月在本院大量输血创伤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输血1000~1600 mL的外伤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输血前后血清电解质、...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后创伤患者血清电解质动态变化及免疫功能、炎症反应水平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7月在本院大量输血创伤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输血1000~1600 mL的外伤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输血前后血清电解质、凝血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输血后钾离子(K^(+))、钙离子(Ca^(2+))和二氧化碳总量(TCO_(2))分别为(3.45±0.46)mmol/L、(1.93±0.33)mmol/L和(16.80±4.01)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血后血小板计数(PLT)和纤维蛋白原(FIB)为(112.23±52.02)×10~9/L和(2.20±0.80)g/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分别为(12.83±1.40)s、(31.12±5.50)s和(22.28±3.02)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血后CD4^(+)和CD3^(+)分别为(44.43±3.50)%和(66.30±4.7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血后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别为(19.20±4.65)ng/mL、(8.43±1.70)ng/mL和(15.20±3.88)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量输血对创伤患者血清电解质、凝血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影响较大,临床应做好相应指标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量输血 创伤 电解质 免疫功能 炎症
下载PDF
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治疗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杨斌 夏克明 夏风琼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1期170-172,共3页
目的 给予严重创伤患者实施大量输血治疗,分析其对患者凝血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 140例严重创伤患者,根据输血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采用大量输血治疗,对照组采用少量输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 目的 给予严重创伤患者实施大量输血治疗,分析其对患者凝血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 140例严重创伤患者,根据输血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采用大量输血治疗,对照组采用少量输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LT(129.55±7.50)×10^(9)/L、FIB(1.31±0.48)g/L低于对照组的(180.15±7.63)×10^(9)/L、(2.20±0.55)g/L,TT(21.23±2.99)s、APTT(39.88±7.55)s、PT(15.95±1.77)s长于对照组的(19.20±2.80)、(34.27±5.45)、(12.88±1.9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6(114.20±12.21)ng/L、TNF-α(1.85±0.35)ng/ml、CRP(29.58±4.01)mg/L均高于对照组的(99.60±9.30)ng/L、(1.40±0.30)ng/ml、(21.27±3.4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重创伤患者实施大量输血治疗对其凝血功能造成的影响较大,应做好相应的凝血功能障碍、炎症反应的预防工作,仔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输血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大量输血治疗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创伤患者大量输血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威 乐爱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8-212,共5页
大量失血(massive blood loss)是创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与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约有1/3严重创伤患者在入院救治前已存在早期凝血功能障碍。大量输血(massive transfusion,MT)在大出血创伤患者救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期使用氨甲环... 大量失血(massive blood loss)是创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与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约有1/3严重创伤患者在入院救治前已存在早期凝血功能障碍。大量输血(massive transfusion,MT)在大出血创伤患者救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期使用氨甲环酸,通过预测评分识别患者大量输血需求,启动大量输血方案(massive transfusion protocol,MTP)可有效保证创伤患者输血治疗的及时性,以早期预防或纠正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提高输血疗效,改善患者临床转归,降低患者死亡率。但MTP的实施过程中亦存在血液制剂资源浪费和增加输血并发症发生率的可能,理想的MTP模式与输注比例仍存在争论,不同的MTP并不一致,其预测评分方法和输注比例仍需进一步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后予以标准化,现多建议1∶1∶2-1∶1∶1比例使用血浆、血小板和红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量输血方案 大量输血 大量失血 创伤
下载PDF
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合理应用分析
6
作者 陶永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85-0088,共4页
分析成分输血应用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从医院挑选出需要大量输血治疗的120例患者当作是研究对象,并严格根据输血方案对患者作出分组,对于按照冰冻血浆和红细胞悬液比例超过1.0输血的40例患者设为研究1组,对于按... 分析成分输血应用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从医院挑选出需要大量输血治疗的120例患者当作是研究对象,并严格根据输血方案对患者作出分组,对于按照冰冻血浆和红细胞悬液比例超过1.0输血的40例患者设为研究1组,对于按照冰冻血浆和红细胞悬液比例在0.6-1.0以内输血的40例患者设为研究2组,对于按照冰冻血浆和红细胞悬液比例为0.5输血的40例患者设为研究3组,观察三组输血情况。结果 本次所有患者经过输血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以及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相比输血前都得到明显提高,且研究1组和研究2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比研究3组患者高,而研究3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比研究1组、2组患者高,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水平上三组患者没有表现出较大差异。结论 大量输血患者在进行成分输血过程中,按照不同比例进行输血均会取得不同的效果,相对而言低比例成分输血所取得的输血方案优势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输血 大量输血 血常规指标 不良反应 血红蛋白
下载PDF
不同比例成分大量输血对产后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王滨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成分大量输血对产后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3年2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大量输血治疗,输注>8 U的红细胞,按照悬浮红细胞∶血浆比例的不同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成分大量输血对产后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3年2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大量输血治疗,输注>8 U的红细胞,按照悬浮红细胞∶血浆比例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悬浮红细胞∶血浆=1.5∶1)、对照组(60例,悬浮红细胞∶血浆=2.5∶1),比较两组的凝血功能。结果观察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短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大量输血时,悬浮红细胞与血浆输注比例1.5∶1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与血浆比例 大量输血 产后出血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大量输血前后患者常用检验指标的分析
8
作者 史丽霞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7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前后患者血液及生化检验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23年1—5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5例接受大量输血患者为对象,观察记录输血前后凝血酶原时间、活血部分凝血酶时间、血小板、血清钙(Ca^(2+))、钾(K^(+))、钠(Na^(+)...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前后患者血液及生化检验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23年1—5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5例接受大量输血患者为对象,观察记录输血前后凝血酶原时间、活血部分凝血酶时间、血小板、血清钙(Ca^(2+))、钾(K^(+))、钠(Na^(+))及纤维蛋白(FIB)水平等常见检验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大量输血后,患者血小板和Ca^(2+)水平明显下降,与输血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时间在输血后均有所增长,同输血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前后,患者血清钾(K^(+))、血清钠(Na^(+))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变化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量输血会对患者的凝血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密切监测患者在接受大量输血前后的各项检验指标对于预防和减少由大量输血所带来的潜在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量输血 常用检验指标 变化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TEG)指导和大量输血方案(MTP)在围手术期大量输血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陈映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6期60-62,共3页
探究血栓弹力图(TEG)指导和大量输血方案(MTP)在围手术期大量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我院2020年5月~2022年4月收治的72例围术期输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比较观察组(血栓弹力图输血方案)和对照组(大量输血方案)的临床效果。结... 探究血栓弹力图(TEG)指导和大量输血方案(MTP)在围手术期大量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我院2020年5月~2022年4月收治的72例围术期输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比较观察组(血栓弹力图输血方案)和对照组(大量输血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的各项凝血功能波动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临床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血制品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5.56%)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2.22%),P<0.05。结论:在围手术期大量输血中,以血栓弹力图展开输血指导,凝血功能波动幅度较小,血制品用量较少,临床结局普遍较好,输血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大量输血方案 围手术期 大量输血
下载PDF
血浆与红细胞不同输注比例对创伤性失血患者大量输血救治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周洁 吕科 +4 位作者 滕方 姚元章 王杉 卢尧 文爱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44-847,共4页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时,输注不同比例的血浆和红细胞对创伤性失血患者救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1年8月间,因创伤性失血需要输注悬浮红细胞10U以上的患者131例次。根据入院24h内输注血浆与悬浮红细胞(FP∶RBC)的比例,...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时,输注不同比例的血浆和红细胞对创伤性失血患者救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1年8月间,因创伤性失血需要输注悬浮红细胞10U以上的患者131例次。根据入院24h内输注血浆与悬浮红细胞(FP∶RBC)的比例,将患者分为高比例组(FP∶RBC≥1∶1,n=56)、中比例组(FP∶RBC=1∶2~1∶1,n=43)、低比例组(FP∶RBC≤1∶2,n=32)。采用单变量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和Kaplan-Meier的统计方法,比较患者大量输血前后和3组之间凝血功能指标、在院期间红细胞输注总量、生存率的差异。结果与输血前相比,高比例组和中比例组患者输血后APTT、PT-INR均无明显变化,低比例组APTT、PT-INR均明显升高(P<0.01)。3组之间输血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在院期间红细胞输注总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输血后APTT,高vs中vs低:(37.3±12.4)vs(41.1±11.5)vs(49.9±14.0),P<0.05;输血后PT-INR,高vs中vs低:(1.11±0.19)vs(1.20±0.37)vs(1.66±0.62),P<0.05;在院期间红细胞输注总量,高vs中vs低:(19.8±6.3)vs(25.8±11.3)vs(26.6±8.0),P<0.01],但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血后高、中比例组凝血功能均显著优于低比例组(P<0.05),高比例组在院期间红细胞输注总量显著少于其他2组,低比例组与中比例组相比无差异。结论大量输血时,较高比例地输注血浆,有利于预防创伤性失血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降低患者住院期间红细胞输注总量,达到节约血液资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失血 大量输血 冰冻血浆 输注比例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大量输血时血浆与红细胞的比例探讨 被引量:16
11
作者 文贤慧 刘凤霞 +1 位作者 张军华 桂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25-828,共4页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大量输血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新鲜冰冻血浆与红细胞的合适比例。2011年1月-2013年1月,因各种原因需要大量输血的患者151例,按照凝血功能正常与否,分为凝血功能正常组(138例)和凝血功能异常组(13例),以新鲜冰...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大量输血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新鲜冰冻血浆与红细胞的合适比例。2011年1月-2013年1月,因各种原因需要大量输血的患者151例,按照凝血功能正常与否,分为凝血功能正常组(138例)和凝血功能异常组(13例),以新鲜冰冻血浆与红细胞之比为1∶1作为分界,每组均分为高血浆(2∶1)、中血浆(1∶1)、低血浆(<1∶1)3个比例组。输血前和大量输血后24 h检测凝血功能。结果表明,大量输血24 h后,凝血功能正常组的低血浆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明显降低(均P<0.05);高﹑中血浆组凝血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凝血功能异常组的中血浆和低血浆组在大量输血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仍在异常水平(P>0.05),高比例组的凝血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大量输血时,血浆与红细胞比例应根据患者凝血功能进行调整,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建议新鲜冰冻血浆与红细胞的比例为2∶1,以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建议冰冻血浆与红细胞的比例为1∶1,减少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和高血容量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功能 大量输血 新鲜冰冻血浆 红细胞
下载PDF
输注高/低比例血浆及红细胞对创伤后需大量输血救治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虞芳 钟涛 武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9-123,共5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高/低比例(≥1∶2/<1∶2)输注血浆及红细胞对创伤后需大量输血救治患者的疗效。方法系统性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时间为2009年1月~2016年4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高/低比例(≥1∶2/<1∶2)输注血浆及红细胞对创伤后需大量输血救治患者的疗效。方法系统性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时间为2009年1月~2016年4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5.3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指标包括患者24 h及30 d死亡率、24 h生存率。结果纳入5篇文献,共计1024例患者,两组创伤严重程度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显示,高比例组患者24 h死亡率明显降低(OR0.35,95%CI[0.25,0.48],P<0.000 01);高比例组患者30 d死亡率仍明显低于低比例组(OR0.55,95%CI[0.41,0.75],P=0.0001);高比例组患者24 h生存率也显著提高(HR2.34,95%CI[1.46,3.73],P=0.000 01)。结论输注高比例血浆及红细胞可显著降低创伤后需要大量输血救治患者短期和长期死亡率,提高患者短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大量输血 血浆 META分析 创伤性凝血病
下载PDF
患者大量输血时凝血功能的监测和维持 被引量:15
13
作者 梁辉 王德祥 王保国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56-758,共3页
关键词 患者 大量输血 血容量 凝血功能 大出血 红细胞悬液 监测 输入 一般 速度
下载PDF
大量输血时可能出现的代谢问题 被引量:39
14
作者 聂咏梅 李志强 徐文皓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71-374,共4页
关键词 大量输血 代谢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大量输血导致血钾变化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伍玉容 李朝金 +2 位作者 李玲 郑强 王逊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与血清钾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所有非挤压伤病人大量输血(观察组)和非输血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输血前后血钾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手术和输血前、后两组血...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与血清钾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所有非挤压伤病人大量输血(观察组)和非输血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输血前后血钾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手术和输血前、后两组血清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12 h内观察组的高钾血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12 h后两组高血钾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高血钾(P<0.05)和术后低pH值(P<0.05)是导致术后高钾血症的主要原因,而与大量输血治疗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非挤压伤病人大量输血并不是导致高钾血症的发生的直接原因,但同样需要动态监测输血前后的血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量输血 血钾 相关性
下载PDF
329例大量输血患者成分输血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燕 陈方祥 +1 位作者 滕方 何静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33-1433,1452,共2页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利用发血记录本和军字1号网络信息中心及病历资料,查阅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大量输血(>5000 mL)病例329例,分析红细胞悬液、全血、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等成分血使用情况。结果32...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利用发血记录本和军字1号网络信息中心及病历资料,查阅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大量输血(>5000 mL)病例329例,分析红细胞悬液、全血、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等成分血使用情况。结果329例中输注红细胞制品72%,血浆25%,其他3%。经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避免了大量输血的并发症,并获得了很好的疗效。结论本院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输注血液成分已得到临床医生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输血 大量输血
下载PDF
大量输血前后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贵强 林新梅 +5 位作者 杨盛泉 冯均建 雷贤英 卫茂华 陈萍 章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88-892,89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在大量输血患者中对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的诊断、病情评估价值和对临床选择合适的血制品输注的指导价值。方法 42例大量输血患者在输血前、输血完毕6 h均进行血浆B型利钠肽(BNP)测定、动脉... 目的探讨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在大量输血患者中对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的诊断、病情评估价值和对临床选择合适的血制品输注的指导价值。方法 42例大量输血患者在输血前、输血完毕6 h均进行血浆B型利钠肽(BNP)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床旁胸部X检查、Murray肺损伤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法(ELISA)检测血清KL-6水平,记录血制品输注的种类与数量;根据是否发生TRALI分为TRALI组和非TRALI组,比较血清KL-6在大量输血前后的变化,分析血清KL-6与氧合指数、Murray肺损伤评分和不同血液制品输注量的相关性。结果与输血前比较,TRALI组在大量输血后6 h氧合指数更低,血清KL-6水平、Murray肺损伤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非TRALI组输血前后氧合指数、Murray肺损伤评分、KL-6水平及BNP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大量输血后6 h,TRALI组血清KL-6水平明显高于非TRALI组(P <0.01);血清KL-6水平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0.648,P <0.01),与Murray肺损伤评分呈正相关(r=0.895,P <0.01);与非TRALI组比较,TRALI组新鲜冰冻血浆(FFP)的输注量、库存大于1周红细胞悬液的输注量更多,去白红细胞输注量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大量输血后6 h血清KL-6水平与FFP输注量、库存大于1周红细胞悬液输注量均呈正相关(r=0.654,P <0.01;r=0.741,P <0.01)、与去白红细胞输注量呈负相关(r=-0.826,P <0.01)。结论血清KL-6在大量输血患者中有助于TRALI诊断和严重程度评估,对血液制品种类的合理选择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量输血 涎液化糖链抗原-6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两种输血方案在择期手术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陈冠伊 欧阳锡林 +1 位作者 吴靖辉 王丽华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21期3173-3176,共4页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患者术中采用血栓弹力图试验(TEG)监测止凝血功能指导输血和大剂量输血方案(MTP)输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6月实施择期手术并于术中大量输血(输血量>8 U红细胞/24 h)的72例患者,按输血方案不...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患者术中采用血栓弹力图试验(TEG)监测止凝血功能指导输血和大剂量输血方案(MTP)输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6月实施择期手术并于术中大量输血(输血量>8 U红细胞/24 h)的72例患者,按输血方案不同分组,A组34例术中检测TEG指导输血,B组38例按大剂量输血方案输血。术前和术后24 h分别采集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四项、出血量及异体血用血量等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 A、B两组术后24 h内的血红蛋白(Hb)、血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降低或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检测显示,A组Fib浓度高于B组,PT时间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 h内的出血量和异体血输入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EG监测发现大量输血后最大振幅(MA)低于参考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指导输血,患者术后24 h内出血量和输血量基本一致,术后凝血功能较术前均有所降低,但仍在正常参考范围内,证明两种方法指导输血都可以维持患者较稳定的凝血功能,避免大出血和大量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量输血 血栓弹力图试验 输血管理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大量输血患者用血情况及血液检测指标变化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韩冰 谭斌 +1 位作者 李毓龙 黄春妍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8-500,共3页
目的分析大量输血患者的血液使用情况,了解大量输血患者血液检测指标的变化以及并发症和死亡率,为临床总结大量输血患者的输血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共155例大量输血病例进行分析,包括红细胞悬液、血浆、血小板... 目的分析大量输血患者的血液使用情况,了解大量输血患者血液检测指标的变化以及并发症和死亡率,为临床总结大量输血患者的输血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共155例大量输血病例进行分析,包括红细胞悬液、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等成分血使用及输血前后血液检测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在155例输血病例中,红细胞平均用量为23 U,血浆平均用量为2 500 m L,23名患者使用了血小板,94名患者使用了冷沉淀。血液的发放多以红细胞4 U+血浆400-800 m L输血包方式。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输血后24 h的Hb存在明显差异,(70.9±21.5)g/L vs(81.2±21.2)g/L(P<0.05)。结论以红细胞4 U+血浆400-800 m L输血包方式的大量输血方案在临床应用广泛,且更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量输血 输血策略 血液检测
下载PDF
大量输血前后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变化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蔡振华 方伟祯 +2 位作者 孙六娜 蓝红云 杨平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2期3301-3303,共3页
目的了解大量输血后患者血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变化。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147例患者输血前后血清K+、Ca2+、Na+、二氧化碳总量(TCO2)、H+和全血乳酸进行分析。结果与输血前相比,大量输血后K+、Ca2+、TCO2、pH明显降低,乳酸水平... 目的了解大量输血后患者血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变化。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147例患者输血前后血清K+、Ca2+、Na+、二氧化碳总量(TCO2)、H+和全血乳酸进行分析。结果与输血前相比,大量输血后K+、Ca2+、TCO2、pH明显降低,乳酸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量和输血后K+、Ca2+、TCO2、H+、乳酸各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大量输血时要及时检测电解质和酸碱相关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尽快采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量输血 电解质 酸碱平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