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4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工开物》英译本话语逻辑分析
1
作者 陆道夫 周小雅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6-62,共7页
中华典籍英译的重要性与挑战性在全球化语境下越来越不言而喻。借助于案例分析、对比研究等方法,本文着重剖析中国科技典籍《天工开物》英译本话语逻辑的三个维度,亦即语境的逻辑关系、事实的逻辑关系以及叙事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 中华典籍英译的重要性与挑战性在全球化语境下越来越不言而喻。借助于案例分析、对比研究等方法,本文着重剖析中国科技典籍《天工开物》英译本话语逻辑的三个维度,亦即语境的逻辑关系、事实的逻辑关系以及叙事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出与之相对应的英译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正确处理源语文本与目标语文本之间的各种话语逻辑关系,应该成为译者追求高质量译文,实现有效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必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逻辑 天工开物 语境的逻辑关系 事实的逻辑关系 叙事的逻辑关系
下载PDF
古代科学技术与跨学科教学的融合——以《天工开物》中初中物理相关技术为例
2
作者 陈刚 《中学物理》 2024年第14期18-22,共5页
将古代科学技术与跨学科教学相融合,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以《天工开物》为例,具体介绍古代科学技术在跨学科教学中的融入方式,包括创设教学情境、协助教学研讨、推动项目实践和促进交流评价等,并提出合理选择素材... 将古代科学技术与跨学科教学相融合,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以《天工开物》为例,具体介绍古代科学技术在跨学科教学中的融入方式,包括创设教学情境、协助教学研讨、推动项目实践和促进交流评价等,并提出合理选择素材、丰富教学手段和提升教师素养等建议,以增强融合的适切性、多样性和艺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科学技术 跨学科教学 天工开物 初中物理
下载PDF
特色工科文化育人的理论逻辑、现实需要和时代路向——以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天工开物”育人实践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佘磊磊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3期143-147,共5页
“天工开物”特色工科文化建设以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以特色工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切入点,着眼于全面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总结、凝练、涵养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机械工程一流学科特色工科文化,分析其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 “天工开物”特色工科文化建设以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以特色工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切入点,着眼于全面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总结、凝练、涵养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机械工程一流学科特色工科文化,分析其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特殊浸润作用,厘清“天工开物”特色工科文化育人的理论逻辑、现实需求和时代路向,为强国建设贡献高校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工开物 特色工科文化 文化育人 时代路向
下载PDF
《天工开物》中设计美学思想体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奇 邓水兰 《湖南包装》 2024年第1期37-40,共4页
《天工开物》作为中国古典造物理论大总结时期的多向度造物理论著作,是一部中国造物史上鲜有的以济世而“有益于民生日用”为目的、就人民日用器具而穷究本源物质文化的著作。其中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农业、工业与科技等物质生产方面,是其... 《天工开物》作为中国古典造物理论大总结时期的多向度造物理论著作,是一部中国造物史上鲜有的以济世而“有益于民生日用”为目的、就人民日用器具而穷究本源物质文化的著作。其中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农业、工业与科技等物质生产方面,是其显性的表述,而技术与艺术、工艺与设计等造物文化的论述则是隐性的表述,包括造物文化活动为了谁、服务谁的问题。梳理《天工开物》中的造物美学思想,文章采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文献梳理;二是关照设计的现实世界。揭示其所蕴含设计美学思想的内在逻辑。文章从《天工开物》的哲学认识论出发,透过其备物致用的功能观、制器尚俭的形式观等美学思想,揭示了其作为中国传统造物美学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价值内涵,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基于中国古典设计美学思想,营造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国式现代化设计理论体系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与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世 天工开物 设计美学 民生日用
下载PDF
《天工开物》造物艺术“物用观”研究
5
作者 邓水兰 王奇 《湖南包装》 2024年第3期69-71,81,共4页
基于造物艺术过程结构体系,聚焦于《天工开物》的造物艺术本体,将“物用观”贯穿于《天工开物》造物艺术活动的全过程。通过对《天工开物》造物艺术“物用观”的挖掘,将其还原于社会语境,全面地建构与还原了《天工开物》造物艺术的内—... 基于造物艺术过程结构体系,聚焦于《天工开物》的造物艺术本体,将“物用观”贯穿于《天工开物》造物艺术活动的全过程。通过对《天工开物》造物艺术“物用观”的挖掘,将其还原于社会语境,全面地建构与还原了《天工开物》造物艺术的内——外“物用观”生态系统,从而有助于人们从“物用观”的视角充分地认识与了解《天工开物》所体现出的传统造物艺术基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工开物 造物艺术 物用观
下载PDF
《天工开物》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启示
6
作者 陈泓宇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4-48,共5页
《天工开物》被李约瑟誉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书中蕴含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挖掘梳理《天工开物》中的经济伦理思想,对指导乡村振兴、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以及防范系统性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天工开物 经济 伦理
下载PDF
近二十年来《天工开物》研究综述
7
作者 吴建华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9-55,共7页
《天工开物》基于“贵五谷而贱金玉”的理念编写而成,是中国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21世纪以来受到学界关注,对《天工开物》的研究不仅角度多元化,研究形式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从思想研究、插图研究、手工业技术... 《天工开物》基于“贵五谷而贱金玉”的理念编写而成,是中国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21世纪以来受到学界关注,对《天工开物》的研究不仅角度多元化,研究形式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从思想研究、插图研究、手工业技术研究以及成书背景四个方面回顾和总结近些年的研究成果是十分必要的。《天工开物》研究虽日趋深入,但仍然有很大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工开物 生产技术 研究综述
下载PDF
钢城新余 七仙女的下凡地和《天工开物》的诞生
8
作者 王雪 沈海滨(图) 《城市地理》 2024年第6期94-99,共6页
你或许不知道新余,却一定听过“七仙女下凡”的故事。传说中神秘且仙气飘飘的仙女湖,就在江西新余境内。一千多年前,新余点燃了采矿治铁的炉火:四百年前,新余诞生了《天工开物》: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江西钢厂的成立,又成就了新余“钢城... 你或许不知道新余,却一定听过“七仙女下凡”的故事。传说中神秘且仙气飘飘的仙女湖,就在江西新余境内。一千多年前,新余点燃了采矿治铁的炉火:四百年前,新余诞生了《天工开物》: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江西钢厂的成立,又成就了新余“钢城”的美名。这样的新余,值得游客一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工开物 仙女湖 新余 七仙女 诞生
下载PDF
基于目的论的科技典籍英译研究——以《天工开物》为例
9
作者 储可桐 胡洁蓝 +1 位作者 朱利双 许格格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0期14-18,共5页
科技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有效地译介中国科技典籍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该文基于目的论三原则,以《天工开物》大中华文库英译本为例,探讨其在词汇、句法以及语篇层面... 科技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有效地译介中国科技典籍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该文基于目的论三原则,以《天工开物》大中华文库英译本为例,探讨其在词汇、句法以及语篇层面的翻译技巧及衔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论 三原则 科技典籍 天工开物 英译
下载PDF
《天工开物》激发校园文创新灵感
10
作者 张志胜 《文化产业》 2024年第30期109-111,共3页
现以《天工开物》为文化沃土,探究其在当代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推广中的价值与应用。通过对《天工开物》相关文献的深度回顾,挖掘其内蕴的文化元素,结合当下校园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创意产品。实... 现以《天工开物》为文化沃土,探究其在当代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推广中的价值与应用。通过对《天工开物》相关文献的深度回顾,挖掘其内蕴的文化元素,结合当下校园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创意产品。实践过程中,采用创新设计策略和推广手段,有效整合资源,形成符合现代审美和功能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通过在校园中的实际运用,验证了《天工开物》文化元素对提升产品设计创新性和文化价值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拓展了校园文化生态,为传统文化在当代设计教育及产业发展中的融合与创新提供了可行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市场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工开物 促进作用 创新灵感 创意产品 推广手段 可行路径 功能需求 校园文化生态
下载PDF
《天工开物》与工艺美术
11
作者 周郑生 《中华手工》 2024年第4期88-91,共4页
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先生于公元1634年-1637年,用近4年时间写出的举世闻名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在业内外被大家高度推崇。《天工开物》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百科全书。在我国几千年漫长的农耕社会里,由于农业... 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先生于公元1634年-1637年,用近4年时间写出的举世闻名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在业内外被大家高度推崇。《天工开物》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百科全书。在我国几千年漫长的农耕社会里,由于农业是老百姓的命脉,手工业是老百姓财富的来源,所以,农业和手工业一直是当时社会最为重要的生产方式和主要的生产生活手段,手工技艺(技术、工艺和艺术)则是农业和手工业不可或缺的先进技艺主体,是社会进步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极大地带动了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工业生产 天工开物 农耕社会 宋应星 工艺美术 手工技艺 生产方式 百科全书
下载PDF
生物与分子智造研究院:开启天工开物新时代
12
作者 吴健 《杭州科技》 2024年第1期15-17,共3页
建设背景.合成生物学是催生原创突破、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沿学科,成为继“DNA双螺旋发现”所催生的分子生物学革命、“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所催生的基因组学革命之后的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2022年5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 建设背景.合成生物学是催生原创突破、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沿学科,成为继“DNA双螺旋发现”所催生的分子生物学革命、“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所催生的基因组学革命之后的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2022年5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打造国家生物技术战略科技力量,加快突破生物经济发展瓶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2023年2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致力打造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制造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药产业 未来产业 自立自强 国家发改委 天工开物 人类基因组计划 合成生物学 学科交叉融合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以《典籍里的中国》之《天工开物》篇为例
13
作者 韩宇阳 《声屏世界》 2024年第4期50-52,共3页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千年历久弥新,是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典籍里的中国》以优秀典籍为范本,创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表达。文章以《典籍里的中国》之《天工开物》篇为例,从题材选择、场景营造、人物塑造三方面探究新型演绎形式下中国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千年历久弥新,是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典籍里的中国》以优秀典籍为范本,创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表达。文章以《典籍里的中国》之《天工开物》篇为例,从题材选择、场景营造、人物塑造三方面探究新型演绎形式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总结文艺节目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创新表达 天工开物
下载PDF
明《天工开物》之“风吹成粉”工法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戴仕炳 钟燕 +1 位作者 胡战勇 石登科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6-113,共8页
1637年(明崇祯十年)出版的《天工开物》记录了我国古代建筑石灰的消解采用"置于风中,久自吹化成粉"的工艺,"用以砌墙石,则筛去石块,水调黏合"。为复配"风吹成粉"工法并研究采用这种工法得到的石灰性能,... 1637年(明崇祯十年)出版的《天工开物》记录了我国古代建筑石灰的消解采用"置于风中,久自吹化成粉"的工艺,"用以砌墙石,则筛去石块,水调黏合"。为复配"风吹成粉"工法并研究采用这种工法得到的石灰性能,实验采用传统立窑对源自浙-皖交界处原材料"青石"烧制而成的生石灰使用"风吹法"消解,并参照现代标准BS-EN-459-2015等相关检测方法进行性能研究。结果发现"风吹法"消解的石灰含有水硬性组分如硅酸二钙等,并具有凝结时间短、强度适中等特点。研究表明,"风吹"20~30天左右得到的石灰性能相当于欧洲标准的天然水硬石灰NHL1或NHL2。研究还表明,"风吹成粉"的石灰可以用作砌筑、修复、注浆等粘合剂,其快凝等特性非常有利于湿冷环境下的施工。若对文献、明及以前的建筑进一步考证并采取系统全面的深化研究,有望考证出我国380年前的明朝对天然水硬石灰消解及应用技术的掌握程度,并开发出融合中华传统智慧的文物建筑保护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工开物 风吹成粉 天然水硬石灰 文物保护 传统智慧
下载PDF
科技典籍《天工开物》中修辞格及其风格英译之译者行为批评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烟朦 许明武 《山东外语教学》 2020年第2期105-113,共9页
被誉为晚明四大科技典籍之一的《天工开物》系统地记录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但是作品的遣词立意继承文学传统,践行了诸多构成风格标记的修辞格。本文从译者行为批评的视阈描写和对比任以都、孙守全英译本和李乔苹英译本对引... 被誉为晚明四大科技典籍之一的《天工开物》系统地记录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但是作品的遣词立意继承文学传统,践行了诸多构成风格标记的修辞格。本文从译者行为批评的视阈描写和对比任以都、孙守全英译本和李乔苹英译本对引用、拟人和明喻三种典型修辞格的翻译以及相应的风格传达。结果表明,在译者主观因素和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任以都、孙守全努力在“求真-务实”连续统上寻求平衡,表现出较高的译者行为合理度,而李乔苹英译本则偏向社会性务实。文章也借此呼吁科技典籍中非科技价值的英译在求取语言真相和务实于读者之间达到有机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典籍 天工开物》英译本 修辞格 风格 译者行为批评
下载PDF
《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之《天工开物》英译者访谈录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烟朦 王海燕 +1 位作者 王义静 刘迎春 《外国语文研究》 2019年第1期1-8,共8页
通过对科技典籍《天工开物》英译者王义静、王海燕和刘迎春教授进行访谈,本文探究了《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之《天工开物》英译过程中影响译者翻译该部科技典籍的几个重要因素,并邀请三位译者对科技典籍和《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丛书... 通过对科技典籍《天工开物》英译者王义静、王海燕和刘迎春教授进行访谈,本文探究了《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之《天工开物》英译过程中影响译者翻译该部科技典籍的几个重要因素,并邀请三位译者对科技典籍和《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丛书的翻译和出版进行了评价。希望本访谈能够对国内译界开展中国典籍的译者研究和翻译批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华文库 天工开物 译者访谈
下载PDF
基于《天工开物》英译本的科技典籍重译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许明武 王烟朦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17年第2期64-69,共6页
1948年至2011年的半个多世纪中,先后出现李乔苹、任以都和孙守全夫妇及大中华文库等《天工开物》英文节译本和全译本。译本各具特色,有力地向世界传播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文章辨析"重译"的名称和内涵,并肯定科技典籍重译的... 1948年至2011年的半个多世纪中,先后出现李乔苹、任以都和孙守全夫妇及大中华文库等《天工开物》英文节译本和全译本。译本各具特色,有力地向世界传播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文章辨析"重译"的名称和内涵,并肯定科技典籍重译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重点以李乔苹英译《天工开物》实践为例,探讨其重译《天工开物》的社会、历史和个人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工开物 重译 科技典籍 李乔苹
下载PDF
《天工开物》科技插图的图学探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罗玲玲 张慧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5-19,共5页
以《天工开物》科技插图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天工开物》科技插图中的背景和布局、插图的表现形式、插图的绘图技术、插图的绘画风格等方面内容,总结出其图学特征为:构图布局与《天工开物》的哲学思想统一;绘图技术与中国古代经验科学... 以《天工开物》科技插图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天工开物》科技插图中的背景和布局、插图的表现形式、插图的绘图技术、插图的绘画风格等方面内容,总结出其图学特征为:构图布局与《天工开物》的哲学思想统一;绘图技术与中国古代经验科学的特点相吻合;白描式绘图形式充分体现了中国绘画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工开物 科技插图 图学特征
下载PDF
《天工开物》版本考 被引量:14
19
作者 潘吉星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2年第1期40-54,共15页
《天工开物》是我国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公元1587年生)的主要作品,也是我国科学史中的一部有代表性的重要著作。自从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本书初版问世以来,至1977年已有340年。据笔者统计,在这期间,中外共出了12版,重印18次,足见此... 《天工开物》是我国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公元1587年生)的主要作品,也是我国科学史中的一部有代表性的重要著作。自从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本书初版问世以来,至1977年已有340年。据笔者统计,在这期间,中外共出了12版,重印18次,足见此书在科技史上的重要性。为了了解此书在国内外的流传情况及其在科学史中的影响,有必要考察一下此书的各种版本及其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工开物 图书馆 宋应星 版本 科学史 出版 相互关系 五十年代 插图 初刻本
下载PDF
《天工开物》农学思想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2
20
作者 廖丽华 胡新富 赖芬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6-118,共3页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阐述了一系列农学思想,这些思想对今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通过吸收这些传统思想文化的精华,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繁荣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天工开物 生态经济区 农学思想 鄱阳湖 思想文化 区域经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