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晚唐辽代天德军史事考释
1
作者 李伟 《历史地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151-159,165,共10页
唐贞元以降,天德军防御使治西受降城,兼任丰州刺史,这与唐代方镇例兼治州刺史的情形不同,却是在军事防御中有效统筹军、民的地方惯例。元和年间,为协调河套平原东部振武镇与西部天德镇的防御体系,天德军防御使、天德军移治天德军故城。... 唐贞元以降,天德军防御使治西受降城,兼任丰州刺史,这与唐代方镇例兼治州刺史的情形不同,却是在军事防御中有效统筹军、民的地方惯例。元和年间,为协调河套平原东部振武镇与西部天德镇的防御体系,天德军防御使、天德军移治天德军故城。五代初,河东李晋政权控制该地。辽朝攻占天德军节度使辖区后,将丰州东迁。丰州军额为天德军,在丰州之外并不存在一个名为天德军的政区,《辽史·地理志》的相关记载有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德军 丰州 中晚唐 辽代
下载PDF
辽代的丰州、天德军和西南面招讨司 被引量:15
2
作者 樊文礼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72-77,共6页
本文对辽代设置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的三个机构——丰州、天德军和西南面招讨司进行了考察。文章认为,丰州的东徙即辽丰州设置的时间,在辽神册五年(公元920年);天德军的地理位置,应该与丰州在同一地点,即今呼和涪特地区,而不在今乌... 本文对辽代设置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的三个机构——丰州、天德军和西南面招讨司进行了考察。文章认为,丰州的东徙即辽丰州设置的时间,在辽神册五年(公元920年);天德军的地理位置,应该与丰州在同一地点,即今呼和涪特地区,而不在今乌拉特前旗明安川一带;西南面招讨司的辖境,在今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而没有到达大兴安岭南部一带,它的官属除招讨使外,尚有招讨副使、都监、拽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 丰州 天德军 西南面招讨司
下载PDF
唐天德军都防御使辖区考辨 被引量:1
3
作者 付先召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66-69,共4页
关于唐代天德军都防御使所辖,诸书记载有异,尤其是天德镇设置之初所辖范围,学界说法不一。经考证认为:贞元十二年(796)置天德军都防御使,领丰、会二州,东、中、西三受降城。最迟元和六年(811)割出会州,至迟元和八年割出东受降城,领丰州... 关于唐代天德军都防御使所辖,诸书记载有异,尤其是天德镇设置之初所辖范围,学界说法不一。经考证认为:贞元十二年(796)置天德军都防御使,领丰、会二州,东、中、西三受降城。最迟元和六年(811)割出会州,至迟元和八年割出东受降城,领丰州和西、中二受降城。至唐末,天德军都防御使辖区几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天德军 辖区
下载PDF
唐代西受降城、天德军的置废和建制沿革考述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虎 《阴山学刊》 2011年第3期83-86,共4页
为了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唐朝在河套地区先后修建了西受降城和天德军等两座军事城镇。两城设立之初,在唐朝的北疆防御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西受降城建成后不久即因水患而遭废弃并在旧址以东另筑新城,天德军也因在安史之乱中遭到... 为了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唐朝在河套地区先后修建了西受降城和天德军等两座军事城镇。两城设立之初,在唐朝的北疆防御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西受降城建成后不久即因水患而遭废弃并在旧址以东另筑新城,天德军也因在安史之乱中遭到破坏而一度被废弃并移至西受降城。后来设立天德镇专门负责河套西部地区的防务,其辖区几经变化,最后领有天德军、丰州和中、西二受降城。唐代后期两城地位下降,最终于五代初期为辽国占领并被废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受降城 天德军 天德 置废 地望 辖区
下载PDF
辽天德军地理位置考 被引量:2
5
作者 樊文礼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21-23,共3页
据《辽史·地理志》丰州条载,辽天德军与丰州同置一地,即都在今呼和浩特地区;而同卷“天德军”条又载,辽天德军的地理位置与唐天德军完全相同,都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期明安川一带。而据《辽史》所载,辽代并无二个天德军设置,所谓“... 据《辽史·地理志》丰州条载,辽天德军与丰州同置一地,即都在今呼和浩特地区;而同卷“天德军”条又载,辽天德军的地理位置与唐天德军完全相同,都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期明安川一带。而据《辽史》所载,辽代并无二个天德军设置,所谓“天德军’即“天德军节度使”,辽代仅此一机构。那么,辽代天德军的地理位置究竟在何处?笔者通过对辽初史料的稽查,核对与考证,有理由认为,辽代天德军的地理位置应与辽代丰州同治,因而,《地理志》“天德军”条,显系舛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 辽代 地理 天德军 丰州
下载PDF
内蒙古后套平原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兼考唐西受降城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北辰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68-74,共7页
今内蒙巴彦淖尔盟境内,阴山山脉以南,由黄河与乌加河冲积而成的一片平原,通称为后套平原。它北抵阴山、南限黄河、西起磴口、东至乌梁素海,面积约一万多平方公里,是内蒙的主要农业区,也是我国著名的平原之一。这片平原在行政区划上位于... 今内蒙巴彦淖尔盟境内,阴山山脉以南,由黄河与乌加河冲积而成的一片平原,通称为后套平原。它北抵阴山、南限黄河、西起磴口、东至乌梁素海,面积约一万多平方公里,是内蒙的主要农业区,也是我国著名的平原之一。这片平原在行政区划上位于巴盟境内,分属磴口、临河、五原三县和杭锦后旗、乌拉特前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受降城 天德军 朔方军 古城 故城 河套平原 阳山 阴山 历史地理 三受降城
下载PDF
沙州归义军政权大中五年入朝路再释 被引量:2
7
作者 白玉冬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3-87,共5页
《大中五年天德军奏状》记录的沙州使节,因党项阻碍灵州路与夏州路,极可能是经由振武入长安。时任振武节度使的李丕,就沙州遣使一事亦向朝廷做了汇报。《新唐书·吐蕃传》混淆了天德军使状文与李丕状文。据契丹攻陷天德军以及沙州... 《大中五年天德军奏状》记录的沙州使节,因党项阻碍灵州路与夏州路,极可能是经由振武入长安。时任振武节度使的李丕,就沙州遣使一事亦向朝廷做了汇报。《新唐书·吐蕃传》混淆了天德军使状文与李丕状文。据契丹攻陷天德军以及沙州遣使中原的时间而言,李盛铎旧藏第32号写本《驿程记》记录的沙州遣使一事应发生在大中五年。《驿程记》作者一行中,包括杜牧《沙州专使押衙吴安正二十九人授官制》中提到的吴安正等人,但未必包括张议潭。大中五年,极可能共有4批沙州使者入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德军 振武 党项 沙州专使
下载PDF
陕西古代交通概述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开 《人文杂志》 1985年第3期94-97,共4页
陕西省丰镐、咸阳、长安等地,为西周、秦、西汉、新莽、隋、唐等统一王朝建都的地方,历时九百三十七年之久。历代王朝的都城选择,从军事上考虑,必须是进可攻,退易守,以保中枢安全;从政治上考虑,必须是四出有路,能联结全国各地,便于政令... 陕西省丰镐、咸阳、长安等地,为西周、秦、西汉、新莽、隋、唐等统一王朝建都的地方,历时九百三十七年之久。历代王朝的都城选择,从军事上考虑,必须是进可攻,退易守,以保中枢安全;从政治上考虑,必须是四出有路,能联结全国各地,便于政令畅达;从经济上考虑,必须是当地物产丰富,外地接济便捷。这都与交通运输密切相关。“京邑所居,五方辐凑”。“凡万国之会,四夷之来,天下之道涂,毕出于邦畿之内”。因此,陕西长安、咸阳等地,自然就是当时交通中心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 漕运 古代交通 渭水 关中 邮驿 咸阳 驰道 陕西 天德军
下载PDF
读《杏雨书屋藏敦煌秘笈》社会文书札记(一)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国灿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CSSCI 2012年第1期249-262,共14页
<正>日本大阪(财)武田科学振兴财团所藏的一批敦煌遗书,原为中国李盛铎之旧藏,1935年为日本武田家族购得。早年曾由京都大学敦煌学家羽田亨教授做过订题编目,近年由《杏雨书屋》馆长吉川忠夫氏负责编辑成《敦煌秘笈》影片册公开出... <正>日本大阪(财)武田科学振兴财团所藏的一批敦煌遗书,原为中国李盛铎之旧藏,1935年为日本武田家族购得。早年曾由京都大学敦煌学家羽田亨教授做过订题编目,近年由《杏雨书屋》馆长吉川忠夫氏负责编辑成《敦煌秘笈》影片册公开出版~①,使世人得以寓目于这批早有声誉于外的珍藏秘笈。本人在阅读学习中,较多地关注于社会文书,随读随记,也积下一鳞半爪的心得体会,现将其稍加整理,以与同好者共飨。一、关于《敦煌郡敦煌县龙勒乡都乡里天宝六载籍》(羽024R号,第一册188页)本件存16行,现订名为《敦煌县敦煌郡龙勒乡都乡里卑娄罗天宝六载籍》当然可以,不过'敦煌县'名宜置于'敦煌郡'名之后,年号宜置于题前,则更为规范,即《唐天宝六载敦煌郡敦煌县龙勒乡都乡里卑娄罗籍》。为便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雨书屋 敦煌郡 张议潮 敦煌 沙州刺史 张义潭 天德军 敦煌县 户状 文书
下载PDF
辽代夹山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武成 燕晓武 《内蒙古文物考古》 2009年第2期78-84,共7页
史学界对辽代"夹山"的具体位置众说纷纭,未有定论,《山西通志》及《绥远省通志稿》把夹山定在今包头市东五当召谷,与史料记载及考古调查的实际情况不符,这是受《辽史·地理志》的错误造成的。另有认为"
关键词 辽代 辽宋金元时代 天祚帝 耶律大石 大青山区 天德军 蜈蚣坝 夹山 云内州 武川县 山金司 山阴司
下载PDF
鄯廓归唐
11
作者 卫心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2年第3期85-86,共2页
历史发展到公元九世纪40年代,吐蕃王朝进入她的末期,灾荒连年,“人饥疫,死者相枕藉”。吐蕃最后一位赞普达玛838年继位后国内危机四伏。他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兴本灭佛运动,从而激起了佛教徒的憎恨,在842年遇刺身亡。达玛死后,吐蕃内部发... 历史发展到公元九世纪40年代,吐蕃王朝进入她的末期,灾荒连年,“人饥疫,死者相枕藉”。吐蕃最后一位赞普达玛838年继位后国内危机四伏。他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兴本灭佛运动,从而激起了佛教徒的憎恨,在842年遇刺身亡。达玛死后,吐蕃内部发生了王后与王妃各挟其子,各有党羽,互争王位的斗争。从此吐蕃王室分裂,互相攻伐,境内分崩离析。吐蕃在各地的统兵将领也拥兵自雄,彼此争战不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 凉州 沙州 河陇 洮岷地区 起义 节度使 天德军 鄯州 李明
下载PDF
浩浩丰州 巍巍古塔为马可·波罗作证
12
作者 伊克 《丝绸之路》 1998年第5期48-49,共2页
鉴于近年来英国学者伍德女士发表专著,否认马可·波罗曾来到过中国,引起国际舆论的极大关注。作为蒙元文化发祥地的内蒙古自治区的学者们,有责任从历史和考古学方面提出明确论据,以证实《马可·波罗游记》这部巨著的真实性... 鉴于近年来英国学者伍德女士发表专著,否认马可·波罗曾来到过中国,引起国际舆论的极大关注。作为蒙元文化发祥地的内蒙古自治区的学者们,有责任从历史和考古学方面提出明确论据,以证实《马可·波罗游记》这部巨著的真实性。最近,内蒙古文物考古学者王大方先生向笔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可·波罗游记》 丰州 天德军 呼和浩特 真实性 《游记》 白塔 古叙利亚 成吉思汗 托克托县
下载PDF
唐天德镇领三受降城说质疑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利平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89年第1期123-130,共8页
天德镇始成立于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史籍对这个藩镇辖区范围的记载颇为混乱。问题集中在它到底领有几个受降城。对此,宋代人们已不清楚,后人也鲜有考证。
关键词 三受降城 天德军 东受降城 辖区范围 唐德宗 问题集 西受降城 藩镇 中受降城 史籍
原文传递
唐代西受降城地望考——兼论西受降城在北疆治理过程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孟洋洋 《唐史论丛》 2019年第1期95-106,共12页
唐朝曾在关内道北部边疆地带建有东、中、西三座受降城。三座受降城是张仁愿收复漠南地区后,为阻止突厥穿越阴山山脉入寇而于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在阴山之南、黄河之北的津渡要冲之地建立的三座驻防城[1]。其中,西受降城在今后套地区,... 唐朝曾在关内道北部边疆地带建有东、中、西三座受降城。三座受降城是张仁愿收复漠南地区后,为阻止突厥穿越阴山山脉入寇而于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在阴山之南、黄河之北的津渡要冲之地建立的三座驻防城[1]。其中,西受降城在今后套地区,并于开元十年(722)发生过迁徙。因此,唐代共有旧、新两座西受降城。西受降城是唐代北疆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唐朝北疆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受降城 乌拉特中旗 张仁愿 天德军 古城乡
原文传递
耶律大石北奔年代考 被引量:2
15
作者 柴平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71-175,共5页
治辽史者每据《辽史·天祚纪三》(以下简称《纪三》)所记保大四年(1124年)秋七月,耶律大石于天祚不从其谏之后,“遂杀乙薛及坡里括,置北、南面官属,自立为王,率所部西去”一句,论述大石北奔之事。然《纪三》此句本摘自《天祚纪四》... 治辽史者每据《辽史·天祚纪三》(以下简称《纪三》)所记保大四年(1124年)秋七月,耶律大石于天祚不从其谏之后,“遂杀乙薛及坡里括,置北、南面官属,自立为王,率所部西去”一句,论述大石北奔之事。然《纪三》此句本摘自《天祚纪四》(以下简称《纪四》)所附耶律大石事迹中:“大石不自安,遂杀肖乙薛、坡里括,自立为王,率铁骑二百宵遁。北行三日,过黑水,见白达达详稳床古儿。……西至可敦城,驻[安]北(庭)都护府,会威武……等七州及……十八部王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律大石 标点本 《辽史》 《金史》 安北都护府 中国历史地图集 诸事 可敦城 天德军 契丹
原文传递
浅析靖边县境内的古道
16
作者 李宁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7年第9X期16-17,共2页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历史文化悠久,据小桥畔等古文化遗址考证,早在旧石器时代,境内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公元前16世纪一公元前7世纪时,其境内为猃狁居地;春秋时为白翟所居;秦统一后,隶属于上郡。鉴于其地理位置的重要,历朝各代都在此设立行...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历史文化悠久,据小桥畔等古文化遗址考证,早在旧石器时代,境内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公元前16世纪一公元前7世纪时,其境内为猃狁居地;春秋时为白翟所居;秦统一后,隶属于上郡。鉴于其地理位置的重要,历朝各代都在此设立行政机构来管辖。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始设靖边卫,此为靖边名称之由来。靖边古为边塞,人烟稀少,且沙漠绵亘,交通十分不便。查阅相关史载,有迹可循的古道除了秦直道外,还有长安通往夏州的夏州道,清代从北京到新疆的塘路,以及因自然因素形成的由县内通往临近各省、市、区、县的几条驮道,即绥靖路、三马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边县 天德军 大同城 定边县 秦直道 乌审旗 芦子关
原文传递
辽代丰州治理述论
17
作者 袁梦瑶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96-100,共5页
兴起于唐末五代的辽统辖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区,于神册五年(920)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始设丰州,军号天德军,治理呼和浩特地区达200多年。丰州下辖富民县、振武县,其人户俘自原唐代丰州、天德军等地。丰州官员一般为耶律氏与萧氏,主管当地军政... 兴起于唐末五代的辽统辖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区,于神册五年(920)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始设丰州,军号天德军,治理呼和浩特地区达200多年。丰州下辖富民县、振武县,其人户俘自原唐代丰州、天德军等地。丰州官员一般为耶律氏与萧氏,主管当地军政、民政,并多受差遣出使北宋。在辽的治理下,丰州成为辽代军事要地与通衢重镇,其农牧业、矿冶业、手工业、商业也得到充分发展,开启了金、元丰州繁荣的局面。厘清辽经营丰州的问题,是研究呼和浩特历史文化不可忽视的内容,也具有辽代探究行政区划特点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 丰州 天德军节度使 呼和浩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