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校女生节的性别文化思考 |
邸晓星
李海燕
|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2
|
社会性别视角下当代高校女生节现象研究 |
朱峰
杨卫华
|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11 |
11
|
|
3
|
人造节日的文化传播分析:以校园女生节为重点 |
朱晓兰
杨嘉石
|
《新闻研究导刊》
|
2017 |
3
|
|
4
|
当代大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现状分析——以高校女生节节庆标语为例 |
吴萍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7 |
3
|
|
5
|
交叉性视角下的性别文化——基于女生节的分析 |
王瑶
甘满堂
|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
2020 |
2
|
|
6
|
大学“女生节”现象的社会心理学思考 |
曾珍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7
|
一个被拒绝的节日——由“妇女节”到“女生节”“女神节” |
陈舒楠
|
《长江文艺评论》
|
2018 |
0 |
|
8
|
透视“女生节”走俏高校校园的秘密 |
张彩者
|
《当代青年研究》
|
2013 |
0 |
|
9
|
浅谈高校女生节标语的语言特色 |
魏露
|
《科教导刊(电子版)》
|
2019 |
0 |
|
10
|
女生节最受欢迎的五款APP |
刘胜强
|
《计算机与网络》
|
2015 |
0 |
|
11
|
从“女生节”谈平等-“女生节”是倡导女权保护还是消费主义的阴谋,亦或是男权主义的泛滥? |
龚紫兰
|
《丝路视野》
|
2017 |
0 |
|
12
|
民俗学视角下的新兴节日探究——以校园女生节为例 |
高科
|
《今古文创》
|
2021 |
0 |
|
13
|
身份认同与校园节日:高校女生节的讨论 |
宋少鹏
管田欣
史雅楠
林凡力
张枭
张月
周艳丽
戢云倩
马艺桐
姜浩薇
毛一帆
李幸
于露
侯津柠
张露露
吴成园
罗曼文
黎羽裳
|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14
|
“女生节”高校条幅语言使用的批评话语分析与思考 |
朱蕾
王慧美
|
《话语研究论丛》
|
2019 |
3
|
|
15
|
我是女生,不一样的精彩——记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首届女生节 |
王海健
|
《音乐生活》
|
2007 |
0 |
|
16
|
女生节快乐! |
姚诗
|
《家庭药师》
|
2010 |
0 |
|
17
|
过女生节还是妇女节:如何让女孩幸福 |
孟迁
韩铭
|
《祝你幸福(最家长)》
|
2016 |
0 |
|
18
|
等待真爱True love waits你我同行——“温州首届网络女生节”正式启动 |
|
《温州人》
|
2010 |
0 |
|
19
|
女生节一日 |
卢璇
兰旻皓
|
《大学生》
|
2017 |
0 |
|
20
|
美好的“玉泉女生节” |
|
《军事文摘》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