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74篇文章
< 1 2 2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钟达先生与新中国的奴隶制研究
1
作者 晏绍祥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9,共12页
奴隶制是界定古代世界社会性质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长期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胡钟达研究奴隶制的特点,在于他不仅从马克思等经典作家的论断出发,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或许并未特别明确地提出五种生产方式理论,而且他广泛运用当代学者的... 奴隶制是界定古代世界社会性质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长期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胡钟达研究奴隶制的特点,在于他不仅从马克思等经典作家的论断出发,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或许并未特别明确地提出五种生产方式理论,而且他广泛运用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开展了对古代世界奴隶制的比较研究,试图通过比较研究阐明奴隶制兴起的基本条件:商品经济必要的发展,并指出奴隶制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长期存在的一种剥削形式,但从未在任何社会占据绝对优势,奴隶也未成为任何社会中的主要劳动力。胡先生的研究具有浓厚的现实关怀,获得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对推动奴隶制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钟达 古代奴隶制 奴隶社会形态
下载PDF
奴隶制下非裔美国人民族认同感的形成
2
作者 金海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94,共11页
奴隶制对于非裔美国人民族认同感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它促使黑人从族群发展成种族,将自己的家园认同感从非洲转向美国,在与当地社会的交融中形成了独特的非裔美国人文化,并且接受美国的政治机制作为自己利益的政治载体。奴隶制下非裔美国... 奴隶制对于非裔美国人民族认同感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它促使黑人从族群发展成种族,将自己的家园认同感从非洲转向美国,在与当地社会的交融中形成了独特的非裔美国人文化,并且接受美国的政治机制作为自己利益的政治载体。奴隶制下非裔美国人民族认同感的形成过程,既是非裔美国人自愿或被迫地与当地社会融合的过程,也是非裔美国人在白人文化霸权下尽力维持其自身传承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裔美国人 民族认同 奴隶制
下载PDF
从《红楼梦》看清朝的奴隶制度
3
作者 翟咏华 《上海建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8-29,33,共3页
以传统的社会发展“五阶段论”,从秦到清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阶段。不过,学术界对这一问题观点并不一致。如钱穆在《国史大纲》(1939)的引论中说:“以政制言,中国自秦以下,即为中央统一之局,其下郡、县相递辖,更无世袭之封君,此不足以言... 以传统的社会发展“五阶段论”,从秦到清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阶段。不过,学术界对这一问题观点并不一致。如钱穆在《国史大纲》(1939)的引论中说:“以政制言,中国自秦以下,即为中央统一之局,其下郡、县相递辖,更无世袭之封君,此不足以言‘封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奴隶制 五阶段论
下载PDF
可用的历史——反奴隶制文学研究三人谈
4
作者 史鹏路 乔·洛卡德 威廉·L·安德鲁斯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CSSCI 2023年第4期50-59,共10页
笔者与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诺顿非裔美国文学选集》总主编威廉·安德鲁斯教授和美国反奴隶制文学项目负责人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乔·洛卡德教授以对谈的形式,首先就《反奴隶制文学研究》系列丛书的选本进行详细介绍,接着延展开... 笔者与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诺顿非裔美国文学选集》总主编威廉·安德鲁斯教授和美国反奴隶制文学项目负责人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乔·洛卡德教授以对谈的形式,首先就《反奴隶制文学研究》系列丛书的选本进行详细介绍,接着延展开去,将反奴隶制文学放置在世界文学与美国文学传统中审视,从而凸显出这一文学体系的文学史意义。对谈中对中国学界在反奴隶制文学领域的翻译与研究进行简要梳理,强调了反奴隶制文学对美国文化的塑造力及其在美国民族文学精神中的核心地位,同时探讨了奴隶叙事的学术史及该文类在出版界与美国教学课程改革中的复兴之路,并把反奴隶制文学与现当代美国文学及当下劳动力全球化背景相关联,对北美及跨大西洋奴隶叙事的学术价值做了详尽的评介。对谈确认了反奴隶制文学是历史研究、文学研究的重要资源,并提出跨文化思考在研究与教授中反奴隶制文学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制文学 早期非裔美国文学 奴隶叙事
下载PDF
略论美国南部奴隶制棉花种植园的性质和生存逻辑
5
作者 高春常 《怀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9-63,共5页
美国内战前南部的奴隶制棉花种植园经济扎根于全球资本主义的土壤之中,并发挥了自身“野蛮资本主义”在土地获得、资本抵押、人口繁殖以及劳动组织等方面的优势,尤其是依托了主人对奴隶的人身占有这种最根本的因素。暴力因素与各生产要... 美国内战前南部的奴隶制棉花种植园经济扎根于全球资本主义的土壤之中,并发挥了自身“野蛮资本主义”在土地获得、资本抵押、人口繁殖以及劳动组织等方面的优势,尤其是依托了主人对奴隶的人身占有这种最根本的因素。暴力因素与各生产要素进行扭曲性结合的后果是,南部经济获得了虚假的繁荣,种植园主阶级的政治和社会特权地位得到强化,不过这也埋下了与北部工业资本主义互相冲突的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南部 奴隶制棉花种植园 野蛮资本主义 人身占有
下载PDF
奴隶制时代宗法式家族制度的历史考察
6
作者 李明徽 李永芳 《炎黄地理》 2023年第6期8-10,共3页
奴隶制社会的宗法式家族至迟在商代即已兴起,时至周代发展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主要体现为将大宗和小宗加以区分,从而确定宗族与宗族之间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将嫡长子和别子加以区分,从而确定一个宗族内部族众之间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对... 奴隶制社会的宗法式家族至迟在商代即已兴起,时至周代发展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主要体现为将大宗和小宗加以区分,从而确定宗族与宗族之间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将嫡长子和别子加以区分,从而确定一个宗族内部族众之间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对宗族、宗庙实行百世不迁和五世则迁的原则;规范宗庙别子为祖和继别为宗;规定五等服制以表示血缘关系的等级;实行大功同财以从经济上团结族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制社会 家族制度 血缘关系 奴隶制时代 宗法 宗庙 族众 宗族
下载PDF
郭沫若对中国古代史分期难点的考据——以《奴隶制时代》为例
7
作者 高翊凯 《陕西国防职教研究》 2023年第4期30-35,共6页
中国古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建国后中国史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郭沫若在其代表作《奴隶制时代》中,依据唯物史观将生产关系及由此产生的社会主要矛盾作为划分历史阶段的标准,对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进行了细致研究,论证了“井田制”是殷周... 中国古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建国后中国史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郭沫若在其代表作《奴隶制时代》中,依据唯物史观将生产关系及由此产生的社会主要矛盾作为划分历史阶段的标准,对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进行了细致研究,论证了“井田制”是殷周奴隶制社会下的土地制度、殷周时期是奴隶制社会、中国奴隶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交界在春秋战国之际等一系列重要结论,展现了当时的中国史学家们为探寻历史真相而进行的艰难求索和大胆攀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制社会 封建社会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
下载PDF
义务、尊重、爱和感激:萨尔瓦多19世纪奴隶制社会中的性别化情感
8
作者 骆倪缘(译) 朱联璧(校译) 《世界历史评论》 CSSCI 2023年第4期155-176,294,共23页
本文在借鉴情感史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分析三份遗嘱,探讨了在19世纪巴伊亚州萨尔瓦多市中获得自由的非洲妇女与她们过去的女主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大西洋世界的奴隶社会中,对社区建设的不断追求主导了非洲人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 本文在借鉴情感史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分析三份遗嘱,探讨了在19世纪巴伊亚州萨尔瓦多市中获得自由的非洲妇女与她们过去的女主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大西洋世界的奴隶社会中,对社区建设的不断追求主导了非洲人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自由的非洲妇女与她们的前女主人似乎建立了深厚的联系。自由在二者的复杂关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它从来不是一种恩赐或权利,而是一份礼物和一种特权,并且必须包含感激与尊重。获得自由的女奴(libertas)的遗嘱展示了她们基于互惠的道德义务和社会尊重规范的复杂情感动态,以及面对死亡和来世时维护个人荣誉的深刻需求。这些遗嘱还揭示了获得自由的女奴和前女主人之间可能产生的各种人际关系,包括义务、感激,以及真正的依恋或爱。在奴隶社会中,对女性之间关系的理解受性别认知影响,而这些认知进一步调和了对奴隶身份的社会和文化期待。在这种情境下,奴隶制度和父权制度作为密切相关的支配形式相互加强并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 巴伊亚州的萨尔瓦多 19世纪 遗嘱 奴隶制 情感史 性别 获得自由的奴隶
下载PDF
19世纪跨大西洋废奴运动中的女性参与问题——以世界反奴隶制大会为中心
9
作者 李丹 朱子悦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9,共9页
19世纪二三十年代,英、美废奴运动由渐进废奴转为立即废奴,以柳克丽霞·莫特为代表的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废奴运动中。女性的参与引起了废奴主义者之间的争议,1840年在伦敦召开的第一届世界反奴隶制大会将女性代表排除在外,莫特等... 19世纪二三十年代,英、美废奴运动由渐进废奴转为立即废奴,以柳克丽霞·莫特为代表的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废奴运动中。女性的参与引起了废奴主义者之间的争议,1840年在伦敦召开的第一届世界反奴隶制大会将女性代表排除在外,莫特等女性代表对大会的决定予以有力回击,并在英国广泛交游,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友人,她与斯坦顿的合作为日后美国女权运动的独立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克丽霞·莫特 废奴运动 女性权利 世界反奴隶制大会
下载PDF
论西方与东方奴隶制的差异──对“扶南封建论”的续答辩
10
作者 陈显泗 《学术界》 CSSCI 1995年第4期26-31,共6页
论西方与东方奴隶制的差异──对“扶南封建论”的续答辩陈显泗在柬埔寨古代历史发展中,围绕着奴隶制与封建制轨先轨后的问题,主张由奴隶制依次向封建制发展,被主张先封建制后奴隶制的“扶南封建论”者指斥为把马列主义关于人类社会... 论西方与东方奴隶制的差异──对“扶南封建论”的续答辩陈显泗在柬埔寨古代历史发展中,围绕着奴隶制与封建制轨先轨后的问题,主张由奴隶制依次向封建制发展,被主张先封建制后奴隶制的“扶南封建论”者指斥为把马列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奉为一种公式”,并用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制 封建论 封建制 东南亚地区 共同规律 奴隶社会 上层建筑 东方家庭奴隶制 古代劳动奴隶制 所有制
下载PDF
英属大西洋与西属大西洋的奴隶制比较研究
11
作者 金海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8,共10页
近代西方奴隶制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西方各国在其殖民地区建立的一种重要制度。西班牙和英国作为历史最悠久和面积最广阔的两个殖民帝国,它们在其所属领土内建立的奴隶制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由于地理、历史、人文、经济和社会等因... 近代西方奴隶制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西方各国在其殖民地区建立的一种重要制度。西班牙和英国作为历史最悠久和面积最广阔的两个殖民帝国,它们在其所属领土内建立的奴隶制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由于地理、历史、人文、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的作用,英属大西洋和西属大西洋地区的奴隶制在具有共同性的同时,也表现出许多独有的特征。通过对它们进行地区性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于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属大西洋 西属大西洋 奴隶制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论林肯从限制奴隶制向废除奴隶制立场的转变
12
作者 韩风 崔艳红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6期60-62,共3页
1961至19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是“现代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战争.”①它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用资产阶级民主方法解决了土地问题,为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对美国后... 1961至19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是“现代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战争.”①它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用资产阶级民主方法解决了土地问题,为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对美国后来的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从历史事实中可以看出,林肯对奴隶制的态度前后不一,他从开始的奴隶制反对者转变成为一个废奴主义者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内战前至1862年3月为第一阶段,这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制的废除 废除奴隶制 《解放宣言》 废奴主义者 反对奴隶制 解放奴隶 黑人奴隶制 资产阶级革命 奴隶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下载PDF
从世界史角度看古代中国由奴隶制向半奴隶制社会的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宇虹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25,共9页
笔者的恩师林志纯先生多年来研究世界历史的轨迹是走了否定之否定的升华路线.他先研究了中国古代社会,希望能够发现和证实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规律: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西欧模式的封建社会,以后便... 笔者的恩师林志纯先生多年来研究世界历史的轨迹是走了否定之否定的升华路线.他先研究了中国古代社会,希望能够发现和证实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规律: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西欧模式的封建社会,以后便是我们熟知的资本主义社会和努力实践的社会主义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史 古代 中国 奴隶制社会 奴隶制
下载PDF
奴隶制是否人类社会一个独立发展阶段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庆钧 《云南社会科学》 1988年第1期53-60,共8页
作者认为,考察奴隶制或者任何社会制度,必须考察整个体系或系统。仅从其中的某一方面,例如某一种人口数字的多少,或者某种工具的性质,都不可能获得正确的答案。在下列三个问题上,奴隶制度有自己的特点,不能以此混淆奴隶与封建农奴或者... 作者认为,考察奴隶制或者任何社会制度,必须考察整个体系或系统。仅从其中的某一方面,例如某一种人口数字的多少,或者某种工具的性质,都不可能获得正确的答案。在下列三个问题上,奴隶制度有自己的特点,不能以此混淆奴隶与封建农奴或者封建依附农的界限:一、财产问题。在奴隶社会里的确存在一种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奴隶,这就是所谓古典奴隶或者物化奴隶(Chattel Slavery);然而更多的是拥有独立经济的、拥有彼库里(特有产)的授产奴隶;二、地租剥削问题。自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低级地租以来,地租是阶级社会所共有的一种剥削方式;三、统治的两手问题。在绝大部分奴隶主敲榨勒索激化矛盾的同时,也有些奴隶主以和颜悦色的面孔出现,充当缓和社会矛盾的代表。奴隶主既可以把奴隶视同老畜加以屠杀,也可以把奴隶视同幼畜加以恩养,有的奴隶甚至被提到位极人臣的地位。马克思在许多地方以奴隶与农奴或奴隶制与农奴制并提,所云的奴隶系指一般所说的古典奴隶或物化奴隶,所云的农奴系指一般所说的授产奴隶或分居奴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制 发展阶段 人类社会 奴隶社会 奴隶 马克思 农奴制 奴隶制 社会制度 依附农
下载PDF
略论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国家警察管理
15
作者 何瑞林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71-73,共3页
略论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国家警察管理何瑞林一、关于警察史学的几个范畴问题(一)“警察”一词的出现及含义警察二字在我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是分开使用的,警即戒之以言,《辞源》解释为戒备,告戒,报告危急信息,警醒,敏捷等。察即反... 略论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国家警察管理何瑞林一、关于警察史学的几个范畴问题(一)“警察”一词的出现及含义警察二字在我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是分开使用的,警即戒之以言,《辞源》解释为戒备,告戒,报告危急信息,警醒,敏捷等。察即反复详审,《辞源》解释为观察,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管理 奴隶制社会 警察职能 警察机关 安机关 甘肃政法学院 国家安全 协调活动 警察史 奴隶制国家
下载PDF
试论美国的种植园奴隶制
16
作者 张大化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50-54,共5页
美国一贯以“人权卫士”自居。但在美国建国后的80多年里,野蛮、腐朽的种植园奴隶制却长期保留下来。这给美国的人权记录留下极不光彩的一页。美国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经济和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矛盾冲突日益加剧,终于导致了南北战争。南方... 美国一贯以“人权卫士”自居。但在美国建国后的80多年里,野蛮、腐朽的种植园奴隶制却长期保留下来。这给美国的人权记录留下极不光彩的一页。美国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经济和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矛盾冲突日益加剧,终于导致了南北战争。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终于以一种可耻方式结束了。本文试就此现象作一浅析。两种社会制度的起源美国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和种植园奴隶制都源于殖民地时期。15世纪末哥伦布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后,富饶辽阔的美洲大陆立即成为西方殖民者角逐的场所。英国在北美的殖民活动迟至17世纪初才开始。从1607年至1733年英国在今日美国东部沿海地区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园奴隶制 奴隶制 奴隶 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 种植园经济 种植园主 废除奴隶制 契约奴 北美殖民地
下载PDF
中国古代奴隶制文明的特征
17
作者 冷鹏飞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4-49,共6页
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古代奴隶制文明孕育于青铜时代。约公元前二十二世纪夏国家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奴隶制文明的形成,商和西周王朝是奴隶制文明完善与发展时期,春秋时代为奴隶制文明向封建社会文明过渡时期。由于我国古代文明是在四周具... 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古代奴隶制文明孕育于青铜时代。约公元前二十二世纪夏国家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奴隶制文明的形成,商和西周王朝是奴隶制文明完善与发展时期,春秋时代为奴隶制文明向封建社会文明过渡时期。由于我国古代文明是在四周具有自然屏障的地理环境中,以中原地区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早熟文明”,几乎没有受外来文明的影响和冲击,因此中国古代奴隶制文明展现出自身独特的风彩。本文拟从三个方面阐述我国古代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制国家 中国古代文明 中原地区 罗马文明 我国古代 中国文明 生产力水平 普遍奴隶制 家庭奴隶制 社会文明
下载PDF
关于古希腊罗马奴隶制社会的若干问题──与廖学盛同志商榷
18
作者 朱晞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5期51-57,共7页
关键词 奴隶制生产方式 恩格斯 奴隶制社会 亚细亚生产方式 商业资本 马克思 生产关系 奴隶制 原始社会 古希腊罗马
下载PDF
浅议种植园奴隶制在美国经济中的作用
19
作者 关颖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23-25,共3页
美国的种植园奴隶制经济是随着北美殖民地的建立而建立,并随其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它是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就其性质来说,它是以落后的生产方式为新的生产关系服务,也就是以奴隶劳动为基础,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生产;从其产品来讲,... 美国的种植园奴隶制经济是随着北美殖民地的建立而建立,并随其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它是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就其性质来说,它是以落后的生产方式为新的生产关系服务,也就是以奴隶劳动为基础,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生产;从其产品来讲,是农业商品化,主要为了获取现金而专门从事一种或几种作物的生产,以其现金收入购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奴隶制度是人类社会经济形态中,最落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经济 种植园奴隶制 奴隶劳动 奴隶制 种植园经济 资本主义 奴隶制经济 十八世纪 经济的 北美殖民地
下载PDF
论林肯废奴思想和奴隶制的废除
20
作者 王世珍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36-38,共3页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与"合众国之父"华盛顿齐名。在废除黑人奴隶制度和维护联邦统一的战争中,林肯以政治家敏锐的眼光,顺应形势,把握时机,排除障碍,坚定废奴思想推动美国北方走向胜利,完成了第二次资产阶级革...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与"合众国之父"华盛顿齐名。在废除黑人奴隶制度和维护联邦统一的战争中,林肯以政治家敏锐的眼光,顺应形势,把握时机,排除障碍,坚定废奴思想推动美国北方走向胜利,完成了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肯 奴隶制废除 资产阶级革命 黑人奴隶制 废奴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