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九二六年中共对国民党的三次“妥协退让”主要责任辨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叶昌友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9-13,29,共6页
一九二六年中共对国民党的三次“妥协退让”主要责任辨析叶昌友长期以来,一些教科书及不少研究者在论及1926年上半年中共对国民党新老右派的三次“妥协退让”时,几乎一致认定其主要责任在当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笔者经过... 一九二六年中共对国民党的三次“妥协退让”主要责任辨析叶昌友长期以来,一些教科书及不少研究者在论及1926年上半年中共对国民党新老右派的三次“妥协退让”时,几乎一致认定其主要责任在当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笔者经过对这一段历史的考察,认为这种观点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左派 共产国际 陈独秀 蒋介石 妥协退让 中山舰事件 布勃诺夫 国民党右派 鲍罗廷 维经斯基
下载PDF
“中山舰事件”后的妥协退让苏联顾问应负主要责任
2
作者 黄德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5期68-72,18,共6页
一九二六年三日二十日广州发生的“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为了同无产阶级争夺革命统一战线领导权而制造的反动事件。事件发生后,共产党方面作了全面妥协退让,使蒋介石轻易篡夺了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全部军权。不久,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 一九二六年三日二十日广州发生的“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为了同无产阶级争夺革命统一战线领导权而制造的反动事件。事件发生后,共产党方面作了全面妥协退让,使蒋介石轻易篡夺了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全部军权。不久,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共产党人再次妥协,蒋介石提出的“整理党务案”被全会通过,蒋介石当上了国民党中央军人部部长和组织部部长。这就为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埋下了祸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中山舰事件 苏联顾问 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 共产国际 妥协退让 陈独秀 主要责任 共产党员
下载PDF
试论法国在莱茵兰事件中妥协退让的原因及后果
3
作者 杨凯 陆涛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34-37,共4页
试论法国在莱茵兰事件中妥协退让的原因及后果杨凯,陆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德之间的莱茵边界不仅一直被法国人视为同自己的国家安全密切关联,更视为同维持整个欧洲现状及法国的欧洲大国地位利益相关,在凡尔赛会议上,克里孟梭正是... 试论法国在莱茵兰事件中妥协退让的原因及后果杨凯,陆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德之间的莱茵边界不仅一直被法国人视为同自己的国家安全密切关联,更视为同维持整个欧洲现状及法国的欧洲大国地位利益相关,在凡尔赛会议上,克里孟梭正是为了建立一条在他看来更可靠的莱茵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妥协退让 法国政府 希特勒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经济危机 非军事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 农业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德国
下载PDF
日本局部侵华期间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的妥协退让政策——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新增的一段表述谈起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健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08年第3期102-108,共7页
总体来看,从九一八事变前后到七七事变爆发前的日本局部侵华期间,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的基本上是一种妥协退让政策。但深入分析,这一时期国民党政府对日方针政策的演变,则可进一步划分为"不抵抗主义""一面抵抗,一面交涉&q... 总体来看,从九一八事变前后到七七事变爆发前的日本局部侵华期间,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的基本上是一种妥协退让政策。但深入分析,这一时期国民党政府对日方针政策的演变,则可进一步划分为"不抵抗主义""一面抵抗,一面交涉"和逐渐加强抵抗三个阶段。之所以对日采取长期妥协退让政策,根本原因还是由国民党的阶级性质及其领导人的思想认识所决定的。妥协退让政策的实施,不仅从思想上解除了东北军将领的武装,丧失了东北广袤的领土,造成了华北危机的局面,使中华民族在全面抗战之初就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而且大大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促使其最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国民党政府 不抵抗主义 妥协退让政策
原文传递
民初列强对我国边疆地区的侵略与袁世凯的妥协退让
5
作者 明月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44-46,共3页
1912年2月袁世凯登上临时大总统宝座,帝国主义列强立即以承认袁世凯政府和提供借款相要挟,大肆敲诈勒索,使中国陷入更为深重的危机。在边疆地区,当时沙俄分裂外蒙古和英国扩大对西藏的侵略,是两个最为严重的问题。袁世凯为了得到帝国主... 1912年2月袁世凯登上临时大总统宝座,帝国主义列强立即以承认袁世凯政府和提供借款相要挟,大肆敲诈勒索,使中国陷入更为深重的危机。在边疆地区,当时沙俄分裂外蒙古和英国扩大对西藏的侵略,是两个最为严重的问题。袁世凯为了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一再妥协退让,犯下出卖国家领土主权的罪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妥协退让 临时大总统 哲布尊丹巴 西姆拉会议 领土主权 定边左副将军 喀尔喀 西姆拉条约 通商条约 拉萨条约
原文传递
共产国际与1926年中共在“整理党务案”上的退让
6
作者 赵长胜 《中州大学学报》 2001年第3期3-5,共3页
1926年,中国共产党在“整理党务案”上向蒋介石的妥协退让,客观上为蒋介石叛变革命,把革命打入血泊中提供了条件,面对这一结果,共产国际及其驻中国的代表应负主要的领导责任。因为,妥协符合共产国际和苏联共产党当时的对华政... 1926年,中国共产党在“整理党务案”上向蒋介石的妥协退让,客观上为蒋介石叛变革命,把革命打入血泊中提供了条件,面对这一结果,共产国际及其驻中国的代表应负主要的领导责任。因为,妥协符合共产国际和苏联共产党当时的对华政策,所以“整理党务案”的大多数内容都很容易地得到了共产国际和鲍罗廷的认可。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共产国际代表错误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的阶级状况,过高估计了国民党和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力量,而对中共和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则估计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国际 中国共产党 "整理党务案" 妥协退让政策 成因 1926年 对华政策
下载PDF
共产国际与1926年中共在“整理党务案”上的退让
7
作者 赵长胜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2期7-11,共5页
1926年,中国共产党在“整理党务案”上向蒋介石的妥协退让,客观上为蒋介石叛变革命,把革命打入血泊中提供了条件,面对这一结果,共产国际及其驻中国的代表应负主要的领导责任。因为,妥协符合共产国际和苏联共产党当时的对华政策,所以“... 1926年,中国共产党在“整理党务案”上向蒋介石的妥协退让,客观上为蒋介石叛变革命,把革命打入血泊中提供了条件,面对这一结果,共产国际及其驻中国的代表应负主要的领导责任。因为,妥协符合共产国际和苏联共产党当时的对华政策,所以“整理党务案”的大多数内容都很容易地得到了共产国际和鲍罗廷的认可。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共产国际代表错误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的阶级状况,过高估计了国民党和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力量,而对中共和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则估计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国际 中国共产党 蒋介石 “整理党务案” 妥协退让
下载PDF
妥协还是斗争──评陈独秀《给蒋介石的一封信》 被引量:1
8
作者 叶昌友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36-41,共6页
妥协还是斗争──评陈独秀《给蒋介石的一封信》叶昌友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和5月“整理党务案”后,6月9日,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周报第157期上公开发表了《给蒋介石的一封信》(以下简称《信》)。... 妥协还是斗争──评陈独秀《给蒋介石的一封信》叶昌友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和5月“整理党务案”后,6月9日,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周报第157期上公开发表了《给蒋介石的一封信》(以下简称《信》)。过去,由于受到共产国际、苏联和对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陈独秀 中国共产 中山舰事件 中国国民党 “整理党务案” 共产党 鲍罗廷 布勃诺夫 妥协退让
下载PDF
权利的妥协与利益的互换——二战前后BBC与英国政府关系的衍变
9
作者 徐宁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6-87,共2页
BBC曾被英国舆论界认作国家机构的典型代表,同时也被看作“英国国家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1938年,英国一份全国性报纸盛赞BBC“可信赖又负责任,是国家文化资产的安全的保存之处”。BBC一名工作人员形容BBC的影响力与“王室所发挥的... BBC曾被英国舆论界认作国家机构的典型代表,同时也被看作“英国国家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1938年,英国一份全国性报纸盛赞BBC“可信赖又负责任,是国家文化资产的安全的保存之处”。BBC一名工作人员形容BBC的影响力与“王室所发挥的作用”不相上下。成立数十载,BBC便将自己从“普通的商业企业”成功转型为一个重要的国家机构。而BBC之所以能够短时间拥有深厚的社会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源于BBC与英国政府的妥协退让与利益互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政府 BBC 妥协退让 政府关系 二战前后 利益 社会影响力 衍变
下载PDF
析中共在“中山舰事变”中的退让政策
10
作者 范德伟 《红河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26-31,共6页
传统的观点认为,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在“中山舰事变”中实行不反击而妥协的退让政策,这是失策。本文分析的结果认为:事变后进行反击的条件不充足,只有妥协一途,但在蒋介石迫诱和共产国际的压力下,中共实行了一条妥协退让以容忍同... 传统的观点认为,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在“中山舰事变”中实行不反击而妥协的退让政策,这是失策。本文分析的结果认为:事变后进行反击的条件不充足,只有妥协一途,但在蒋介石迫诱和共产国际的压力下,中共实行了一条妥协退让以容忍同蒋介石修和的政策,而不是妥协退让以准备独立的武装力量同蒋介石对抗的政策,这才是失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妥协退让 苏联顾问 广州国民政府 军事委员会 王柏龄 切列潘诺夫 整理党务案 国民革命 季山嘉 汪精卫
下载PDF
抗战前期国民政府对日外交政策的演变(1932-1935)
11
作者 毛健 黄民文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0-76,共7页
从一·二八事变到华北事变期间,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发生反复显著变化,主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1933年《塘沽协定》签订之前,国民政府对日本采取“一面交涉,一面抵抗”的策略;二是国民政府在善后谈判的过程中采取妥协求和的外交政策,... 从一·二八事变到华北事变期间,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发生反复显著变化,主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1933年《塘沽协定》签订之前,国民政府对日本采取“一面交涉,一面抵抗”的策略;二是国民政府在善后谈判的过程中采取妥协求和的外交政策,日本暂时停止在华北地区扩大军事侵略行为;三是广田弘毅提出“中日亲善、经济提携”的外交方针,国民政府试图推动中日和平合作、亲善提携。国民政府对日外交政策之所以如此变幻不定,主要原因在于中日两国军事力量过分悬殊,国民政府面对日军武力侵略,首先寄希望于国联调停、英美等西方列强居间斡旋,然而苏俄、英美等国并没有给予国民政府实质的军事援助,国民政府在军事上孤立无援、节节失利,转而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开始选择一条消极抵抗、妥协求和的应对之道。但由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性,尤其是关东军挑起华北事变,中日关系急剧恶化,国民政府对日谋求和平合作的希望再次化为泡影。全民族抗战最终爆发,国民党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华民族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政府 对日政策 消极抵抗 妥协退让 亲善提携
下载PDF
天津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纪念馆
12
作者 白琳 《求知》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天津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纪念馆位于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街道王兰庄村。1935年12月9日,为揭露日本妄图吞并中国的侵略阴谋,抗议国民党政府妥协退让政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 天津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纪念馆位于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街道王兰庄村。1935年12月9日,为揭露日本妄图吞并中国的侵略阴谋,抗议国民党政府妥协退让政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天津学生积极响应,组织游行集会,进行抗日宣传,支援前线抗战,深入农村开展义务教育,培养抗日骨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救亡运动 抗日救国 抗日宣传 示威游行 妥协退让 纪念馆 支援前线 天津市西青区
下载PDF
驻藏大臣有泰评述 被引量:6
13
作者 平措达吉 中德吉 +2 位作者 旺宗 次旺 达瓦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97-102,共6页
自1888年英帝国主义对我国西藏发动第一次武装侵略后,以通商为主要手段,开始了对西藏地方长时间的经济侵略。后来英印政府又策划对中国西藏进行"直接交往"的阴谋遭到失败后,发动了第二次武装入侵西藏的战争。这一时期恰好是... 自1888年英帝国主义对我国西藏发动第一次武装侵略后,以通商为主要手段,开始了对西藏地方长时间的经济侵略。后来英印政府又策划对中国西藏进行"直接交往"的阴谋遭到失败后,发动了第二次武装入侵西藏的战争。这一时期恰好是有泰担任驻藏大臣并在西藏地方主持政务的时期。面对英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驻藏大臣有泰不顾清朝中央政府命他即刻赴边谈判的旨意,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最终使西藏地方被迫与英帝国主义签订《拉萨条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藏大臣 有泰 态度 妥协退让
下载PDF
本田事件:中国劳工维权的理性标本 被引量:3
14
作者 颜昌武 朱泳东 《决策》 2010年第8期56-57,共2页
本田罢工事件可圈可点之处,在于劳资双方妥协退让,地方政府中立克制,劳资专家积极协调。对比富士康等触目惊心的维权事件,本田事件堪称近年中国劳工维权的理性标本。
关键词 罢工事件 中国劳工 维权 本田 标本 理性 劳资双方 妥协退让
下载PDF
蒋介石与“攘外必先安内”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建超 《党史研究与教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2-67,34,共7页
一“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国民政府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究其原因,除了蒋介石认为“中国武器不如人”、“抗日三天就亡国”和“依赖国联公理裁决”外,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攘外必先安内”.这里的“攘外”即是对... 一“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国民政府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究其原因,除了蒋介石认为“中国武器不如人”、“抗日三天就亡国”和“依赖国联公理裁决”外,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攘外必先安内”.这里的“攘外”即是对日军的侵略妥协退让;“安内”则是压迫各异己力量和民众的抗日运动,“围剿”苏维埃红军,而“剿共”被当作抗日的前提.“攘外必先安内”作为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理论依据,从提出到确立,有个过程.早在1927年春,蒋介石与日本天皇互派心腹密谋,达成默契:蒋介石反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集团 不抵抗政策 妥协退让 攘外必先安内 抗日运动 日本帝国主义 日本天皇 帝国主义侵略 十九路军 安内攘外
下载PDF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策略思想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晓岚 《党史研究与教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8-32,共5页
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成功地运用新闻宣传扩大了影响,打击了敌人,赢得了群众,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本文试就这一时期党关于新闻宣传的策略思想做一初步探讨,就教于诸位学者先生.一国民党“一大”后,中国共产党党员加入了国... 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成功地运用新闻宣传扩大了影响,打击了敌人,赢得了群众,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本文试就这一时期党关于新闻宣传的策略思想做一初步探讨,就教于诸位学者先生.一国民党“一大”后,中国共产党党员加入了国民党并在其组织机构中担任一些要职.为了指导这些在国民党中工作的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于1924年2月在第二次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上通过了《同志们在国民党工作及态度决议案》.决定“本党以后一切宣传,出版,人民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次国共合作 国民革命 宣传策略 中国共产党党员 中央执行委员会 组织机构 策略思想 妥协退让 戴季陶 反革命政变
下载PDF
曾国藩洋务思想变化探析
17
作者 李丹 张海鹏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4,共2页
19世纪四五十年代,初入官场的曾国藩恪守"夷夏大防"的思想,对"夷务""嗤之以鼻".60年代他积极主张"师夷长技",率先筹建了中国第一家近代军事工业,积极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同时在"借师... 19世纪四五十年代,初入官场的曾国藩恪守"夷夏大防"的思想,对"夷务""嗤之以鼻".60年代他积极主张"师夷长技",率先筹建了中国第一家近代军事工业,积极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同时在"借师助剿"、"阿思本舰队"、开矿等问题的处理上,表现了一定的爱国热院.然而1870年曾国藩在处理天津教案过程中,妥协退让,被舆论斥为"卖国贼"、"汉奸".何以一个人的思想前后会如此不一致,如此矛盾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务 思想变 曾国藩 中国近代化 夷夏大防 五十年代 妥协退让 师夷长技 人的思想 军事工业 借师助剿 处理 卖国贼 舆论 夷务 问题 天津 世纪 矛盾 开矿
下载PDF
以张之洞的眼光看档案
18
作者 李文以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9-39,共1页
张之洞(1837—1909年),字孝达,又字香涛,直隶(河北)南皮人,曾是洋务运动的后期领袖,也是晚清政坛上的著名人物。他为官40多年,尽管在大多数的时间里没有直接参与档案工作,但他对待档案及档案工作的态度却令人瞩目... 张之洞(1837—1909年),字孝达,又字香涛,直隶(河北)南皮人,曾是洋务运动的后期领袖,也是晚清政坛上的著名人物。他为官40多年,尽管在大多数的时间里没有直接参与档案工作,但他对待档案及档案工作的态度却令人瞩目。张之洞非常重视文书、档案工作,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档案工作人员 中越边界 《公牍学史》 辜鸿铭 清政府 越南 许同莘 妥协退让 洋务运动
全文增补中
《马关条约》卖国求和的罪责应由谁来承担
19
作者 王金香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84-88,68,共6页
李鸿章因签订了屈辱卖国的《马关条约》,百年来一直被斥为汉奸、卖国贼。本文认为,从甲午战争前清政府对外一贯妥协退让的政策和马关谈判中李鸿章的表现及中日双方的态度来看,签订《马关条约》卖国求和的主要罪责在清政府,而不应由... 李鸿章因签订了屈辱卖国的《马关条约》,百年来一直被斥为汉奸、卖国贼。本文认为,从甲午战争前清政府对外一贯妥协退让的政策和马关谈判中李鸿章的表现及中日双方的态度来看,签订《马关条约》卖国求和的主要罪责在清政府,而不应由李鸿章一个人来承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清政府 《马关条约》 日本 谈判 总理衙门 妥协退让 军机大臣 停战 甲午中日战争
下载PDF
贵州辛亥革命失败始末
20
作者 张明 《当代贵州》 2011年第36期67-67,共1页
在革命党人妥协退让、政权内部分裂扩大、革命同盟解体的情况之下,立宪党人与云南军阀里外夹击,贵州辛亥革命被扼杀在摇篮中。
关键词 辛亥革命 贵州 失败 革命党人 妥协退让 政权 立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