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氏田鼠婚配制度和繁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谢小明 孙儒泳 房继明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62-265,共4页
自内蒙正镶白旗捕获30对越冬鼠,通过在1990年5月至1991年5月的实验研究,尤其是自由配对实验和雌雄鼠双亲行为的检验,证明了布氏田鼠的婚配制度主要是一雄多雌制。母鼠分娩后第一天即能进入发情期,并能交配成功.在实验... 自内蒙正镶白旗捕获30对越冬鼠,通过在1990年5月至1991年5月的实验研究,尤其是自由配对实验和雌雄鼠双亲行为的检验,证明了布氏田鼠的婚配制度主要是一雄多雌制。母鼠分娩后第一天即能进入发情期,并能交配成功.在实验室条件下共产51窝241只幼仔,平均每窝产仔数为4.73±0.29只,比已有报导自然种群的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田鼠 婚配制度 繁殖 双亲行为
下载PDF
田鼠属动物婚配制度的研究范式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亚军 房继明 孙儒泳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7-75,共9页
从社会组织的生态格局、熟悉性、社会等级和交配近况等择偶行为的影响因子,性二型和雄性射精能力等个体特征,配对关系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几方面综述了田鼠属动物婚配制度的研究进展,同时从生态学、比较心理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等方面... 从社会组织的生态格局、熟悉性、社会等级和交配近况等择偶行为的影响因子,性二型和雄性射精能力等个体特征,配对关系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几方面综述了田鼠属动物婚配制度的研究进展,同时从生态学、比较心理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等方面探讨择偶行为研究范式的特点。生态学方法揭示,田鼠属动物具有完整的婚配制度多样性格局,是婚配制度比较研究的理想哺乳动物类群。运用比较心理学方法,通过择偶行为实验可直接比较单配制与混交制田鼠,因而产生了田鼠婚配制度比较研究的二元论。这种流行的二元论择偶实验方法目前尚不能应用到2种多配制及3种婚配制度的比较研究中。当前呈现的热门趋势是探讨单配性草原田鼠配对关系的神经内分泌机制,这集中在加压素、催产素和糖皮质激素对社交行为的调节作用上。这些激素如何相互作用来整合地调节草原田鼠的社交行为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鼠属动物 婚配制度 研究范式
下载PDF
果蝠的婚配制度及繁殖策略 被引量:4
3
作者 唐占辉 盛连喜 +2 位作者 马逊风 张树义 曹敏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3-236,共4页
翼手类(Chiroptera) (俗称蝙蝠)分为小蝙蝠亚目(Microchiroptera)和大蝙蝠亚目(Megachiroptera) ,大蝙蝠又称果蝠或狐蝠,果蝠仅狐蝠科(Pteropodidae) 1科188种。深入地了解其独特的婚配行为机制、独特的繁殖发育机制,对有效地开展果蝠... 翼手类(Chiroptera) (俗称蝙蝠)分为小蝙蝠亚目(Microchiroptera)和大蝙蝠亚目(Megachiroptera) ,大蝙蝠又称果蝠或狐蝠,果蝠仅狐蝠科(Pteropodidae) 1科188种。深入地了解其独特的婚配行为机制、独特的繁殖发育机制,对有效地开展果蝠的保护工作、合理地控制种群数量有积极意义。本文对果蝠的婚配制度及繁殖策略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蝠 婚配制度 繁殖策略 精子 保护 种群控制
下载PDF
黄毛鼠婚配制度初探:熟悉性对两性间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陈琴 刘全生 +3 位作者 秦姣 郭明昉 王登 施大钊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45-849,共5页
为探究黄毛鼠的婚配制度,通过雌雄黄毛鼠对熟悉和陌生异性鼠的选择实验和遭遇实验,分析了熟悉性对两性间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选择实验中雌鼠对陌生雄鼠的关注频次比对熟悉雄鼠的更多;遭遇实验中尽管雌鼠探究和自身修饰行为、雄鼠的活... 为探究黄毛鼠的婚配制度,通过雌雄黄毛鼠对熟悉和陌生异性鼠的选择实验和遭遇实验,分析了熟悉性对两性间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选择实验中雌鼠对陌生雄鼠的关注频次比对熟悉雄鼠的更多;遭遇实验中尽管雌鼠探究和自身修饰行为、雄鼠的活动和攻击行为在遭遇熟悉或陌生异性鼠时有差异,但雌雄鼠的友好行为均无显著差异,暗示黄毛鼠是多配制,但需进一步确定其是否属于混交制、一雄多雌制或一雌多雄制,可为制定野外不育控制黄毛鼠策略提供行为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毛鼠 婚配制度 熟悉性 行为
下载PDF
鸟类婚配制度的生态学分类 被引量:7
5
作者 倪喜军 郑光美 张正旺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54,共8页
在Emlen和Oring鸟类婚配制度生态学分类系统[1] 的基础上 ,根据近年来鸟类行为生态学研究的成果 ,对鸟类的婚配制度进行了补充分类 ,并强调了应以进化稳定策略的观念来认识鸟类的婚配制度。补充的鸟类婚配制度生态类型包括 :合作型一雄... 在Emlen和Oring鸟类婚配制度生态学分类系统[1] 的基础上 ,根据近年来鸟类行为生态学研究的成果 ,对鸟类的婚配制度进行了补充分类 ,并强调了应以进化稳定策略的观念来认识鸟类的婚配制度。补充的鸟类婚配制度生态类型包括 :合作型一雄一雌制 (cooperativemonogamy)、临界型一雄一雌制(criticalmonogamy)、保卫雌性型一雄一雌制 (femaledefensemonogamy)、多领域型一雄多雌制 ( poly terri torypolygyny)和社群繁殖制。合作型一雄一雌制的鸟类雌雄个体必须通力合作才能保证繁殖的成功 ;临界型一雄一雌制鸟类雌雄个体都有多配倾向 ,但迫于生态压力必须共同抚育后代才能繁殖成功 ;保卫雌性型一雄一雌制的鸟类雄鸟通过保卫一个雌鸟不被其它雄鸟占有而保证繁殖成功 ;多领域型一雄多雌制的雄鸟通过占有多个领域而与多个雌鸟交配 ;社群繁殖制的鸟类由三个以上个体参与或部分参与繁殖 ,所有个体共同抚育一批后代。现有的鸟类婚配制度可以归为一雄一雌制 (monogamy)、一雄多雌制 ( polygyny)、一雌多雄制 ( polyandry)、快速多窝型多配制 (rapid multiple clutchpolygamy)和社群繁殖制(socialbreedingsystem)五大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婚配制度 生态学分类
下载PDF
动物的婚配制度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建军 张知彬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4-89,共6页
婚配制度是动物种群个体为获得配偶普遍采取的一种行为策略。一般分为单配制、一雄多雌制、一雌多雄制和混交制。作为动物的一种进化稳定对策 ,婚配制度又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有时可以逆转 ,有时又是兼性的。配偶外交配主要存在于单配制... 婚配制度是动物种群个体为获得配偶普遍采取的一种行为策略。一般分为单配制、一雄多雌制、一雌多雄制和混交制。作为动物的一种进化稳定对策 ,婚配制度又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有时可以逆转 ,有时又是兼性的。配偶外交配主要存在于单配制物种中特别是单配制鸟类中。其发现表明通过观察个体间联系来确定的“社会性婚配制度”和通过个体实际上的交配对象来描述的“遗传性婚配制度”有可能存在差异。婚配制度影响有害动物的不育控制 ,在存在繁殖性竞争的情况下 ,对单配制和一雄多雌制而言 ,不育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婚配制度 行为策略 单配制 一雄多雌制 一雌多雄制 混交制 不育控制 配偶外交配
下载PDF
田鼠婚配制度的神经内分泌基础 被引量:2
7
作者 唐业忠 王祖望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5-141,共7页
作为繁殖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 ,婚配制度是通过长期进化而形成的 ,具有种属特异性及可遗传性。因此 ,不同的婚配制度具有不同的生理基础。这种生理基础由 3级结构组成 :神经直接启动并维持繁殖行为 ;激素或通过诱导特异神经通路的发育或... 作为繁殖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 ,婚配制度是通过长期进化而形成的 ,具有种属特异性及可遗传性。因此 ,不同的婚配制度具有不同的生理基础。这种生理基础由 3级结构组成 :神经直接启动并维持繁殖行为 ;激素或通过诱导特异神经通路的发育或直接激活神经传导影响繁殖行为 ;基因则可能是通过调节激素的代谢和作用方式来控制与繁殖行为相关的神经系统。田鼠脑中涉及婚配制度的区域集中在视前区中部 ( MPOA) ,腹被盖区 ( VTA) ,膈部及纹状体端部。起作用的激素主要是催产素 ( OT)和后叶加压素 ( AVP)。导致田鼠形成不同婚配制度的最终原因可能是这两种激素受体基因上的差异。受体基因调控区的启动子序列存在变异 ,导致脑中受体基因在表达区域上的差异 ,进而使激素激活不同的神经通路 ,产生不同的繁殖行为及婚配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鼠 婚配制度 神经系统 激素 基因 繁殖行为
下载PDF
基于睾丸尺寸比较研究中缅树鼩的婚配制度 被引量:1
8
作者 谌立新 张浩 +2 位作者 刘璐 朱万龙 王政昆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1-288,共8页
哺乳动物婚配制度的研究是行为生态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领域之一。研究表明,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的婚配制度主要有一雄一雌制和一雄多雌制2种。为了揭示野外环境下中缅树鼩的婚配制度,本文在繁殖季节测定了雄性中缅树鼩的睾丸质量... 哺乳动物婚配制度的研究是行为生态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领域之一。研究表明,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的婚配制度主要有一雄一雌制和一雄多雌制2种。为了揭示野外环境下中缅树鼩的婚配制度,本文在繁殖季节测定了雄性中缅树鼩的睾丸质量和体质量,再结合一雄一雌制、一雄多雌制和一雌多雄制的60个灵长类物种进行睾丸质量和体质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对象的睾丸质量均随体质量增加而增大(r=0.31,P<0.05),睾丸质量和体质量在3种婚配类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睾丸质量:F=11.36,P<0.01;体质量:F=4.09,P<0.05)。不同婚配制度的物种的睾丸尺寸存在差异,中缅树鼩可能属于一雄一雌制婚配动物。研究结果还暗示,哺乳动物的睾丸尺寸可以作为预测其婚配制度的一个“可靠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缅树鼩 睾丸尺寸 婚配制度 一雄一雌制
下载PDF
马科动物的婚配制度 被引量:5
9
作者 胡德夫 马建章 吴建平 《野生动物》 1998年第6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马科动物 繁殖 婚配制度
下载PDF
明藩王婚配制度考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江 《东南文化》 CSSCI 1991年第1期87-95,共9页
有明二百余年,自朱元璋十六子宁王朱权“水乐元年三月初二日移国江西南昌府”始,江西境内先后封建宁、淮、益三藩、宁王传祚五世至朱宸濠“正德十四年反逆伏诛”国除,淮王传嗣九世,益王则传国八世,与明室共荣枯.“贤愚杂出”.生息蕃衍... 有明二百余年,自朱元璋十六子宁王朱权“水乐元年三月初二日移国江西南昌府”始,江西境内先后封建宁、淮、益三藩、宁王传祚五世至朱宸濠“正德十四年反逆伏诛”国除,淮王传嗣九世,益王则传国八世,与明室共荣枯.“贤愚杂出”.生息蕃衍王子王孙及郡主县主无算,现据江西历年出土的明三藩王室墓志,对明藩王婚配制度略作勾稽隅证,或举一反三,有裨于明藩王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配制度 藩王 元妃 考略 墓志 三藩 王朱 妃嫔 朱权 万历
下载PDF
哺乳动物的婚配制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春燕 谌立新 +1 位作者 王政昆 朱万龙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6期5-9,共5页
指出了婚配系统是物种的一种基本进化策略。目前动物的婚配制度逐步被视为个体为获得最大生殖成功率而采取的一种普遍的行为,最终婚配制度被定义为动物种群中的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下获取配偶的一种行为策略。哺乳动物的婚配制度的研究最... 指出了婚配系统是物种的一种基本进化策略。目前动物的婚配制度逐步被视为个体为获得最大生殖成功率而采取的一种普遍的行为,最终婚配制度被定义为动物种群中的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下获取配偶的一种行为策略。哺乳动物的婚配制度的研究最早始于灵长类动物,经典的婚配制度的类型常常根据交配方式、获得配偶方式和数量等方面的行为特征进行划分为五种主要类型。主要阐述了哺乳动物的婚配制度研究一般情况、影响动物婚配制度的因素、精子竞争与婚配制度和一夫一妻制度中的EPP等四个方面,最终可为动物的婚配制度的研究提供一些基础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婚配制度 精子竞争
下载PDF
关于动物婚配制度
12
作者 武模戈 侯建军 《四川动物》 CSCD 2001年第1期20-22,共3页
本文从动物婚配制度的分类、婚配制度的进化、影响婚配制度的生态因子以及啮齿动物婚配制度的测定方法等方面综述了关于动物婚配制度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婚配制度 分类 进化 生态因子 测定方法 动物
下载PDF
论灵长类的婚配制度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乘明 卢立仁 李春瑶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4期78-83,共6页
婚配制度是动物繁衍后代,维持种群稳定的一种重要机制.在灵长类中,婚配制度有多种形式,有一雄一雌型、一雄多雌型和多雄多雌型等.在不同的类型中,成年雌体和成年雄体在群中的作用不完全相同,群中个体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
关键词 灵长类 婚配制度 繁殖
全文增补中
有性繁殖与婚配制度(下篇)
14
作者 郑也夫 《社会学家茶座》 2003年第3期93-98,共6页
关键词 有性繁殖 婚配制度 选择 灵长目动物 人类 一夫一妻制 补偿 变形
下载PDF
有性繁殖与婚配制度——社会生物学杂记之一
15
作者 郑也夫 《社会学家茶座》 2003年第2期87-93,共7页
关键词 有性繁殖 婚配制度 社会生物
下载PDF
自由生活橙腹田鼠的社会组织和婚配制度(英文)
16
作者 Lowell L.GETZ Betty McGUIRE C.Sue CARTER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8-186,共9页
在美国伊利诺伊州中东部地区对橙腹田鼠(Microtus ochrogaster) 进行的广泛研究基础上, 我们对该鼠的社会组织和婚配制度进行了总结。橙腹田鼠的基本社会组织由最初的雌雄配偶或者单一的雌鼠(常为一对配偶的幸存者) 与留居的后代和非亲... 在美国伊利诺伊州中东部地区对橙腹田鼠(Microtus ochrogaster) 进行的广泛研究基础上, 我们对该鼠的社会组织和婚配制度进行了总结。橙腹田鼠的基本社会组织由最初的雌雄配偶或者单一的雌鼠(常为一对配偶的幸存者) 与留居的后代和非亲缘成体的同居群组成。留居的后代占了原始繁殖单位之外的70%。另外, 直到至少两个留居后代达到成年后, 多数(80%) 的非亲缘个体才加入家族群。因此, 同居群的形成是以高水平的留居为基础的。雌雄配偶表现出与行为单配制有关的特征, 包括共享一个巢穴和家域, 雄性保卫配偶, 以及双亲行为(修饰, 拥抱和衔回幼鼠)。同居群的成员也保卫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腹田鼠 社会组织 婚配制度 同居群 单配制
下载PDF
鸟类的婚配制度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之明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10,共3页
鸟类的婚配制度复杂多样。简要叙述了鸟类婚配制度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关键词 鸟类 繁殖 婚配制度
下载PDF
蛇类的婚配制度和多父本格局
18
作者 杜宇 陈策 林炽贤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10期462-465,471,共5页
蛇类的婚配制度和多父本格局是进化生态学的研究热点。蛇类同窝多父本现象的成因、同窝不同父权后代的适合度差异、多父本的进化适应意义是学术界普遍感兴趣且尚待解答的重要科学问题,但相关研究十分匮乏,迫切需要利用恰当的模型动物开... 蛇类的婚配制度和多父本格局是进化生态学的研究热点。蛇类同窝多父本现象的成因、同窝不同父权后代的适合度差异、多父本的进化适应意义是学术界普遍感兴趣且尚待解答的重要科学问题,但相关研究十分匮乏,迫切需要利用恰当的模型动物开展深入的研究,以便获得规律性的认识。本文综述了蛇类的婚配制度和多父本格局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配制度 多父本 进展
原文传递
布氏田鼠婚配制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越华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9,共3页
简述了动物婚配制度的分类、适应意义及研究方法,然后从布氏田鼠的巢域行为、双亲行为、配偶选择、嗅觉通讯和其他相关方面回顾了已有的研究工作,最后结合布氏田鼠的野外生态和社会因素探讨了该鼠的婚配制度,提出该鼠为兼性的一雄多雌... 简述了动物婚配制度的分类、适应意义及研究方法,然后从布氏田鼠的巢域行为、双亲行为、配偶选择、嗅觉通讯和其他相关方面回顾了已有的研究工作,最后结合布氏田鼠的野外生态和社会因素探讨了该鼠的婚配制度,提出该鼠为兼性的一雄多雌制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田鼠 婚配制度 双亲行为 配偶选择 巢域行为
下载PDF
啮齿动物的婚配制度及其机制
20
作者 杨海英 柴淑芳 +1 位作者 孙丽丽 朱宝长 《生物学通报》 2007年第4期19-20,共2页
婚配制度是动物行为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概述了啮齿动物婚配制度的定义、类型和婚配制度的可变性,婚配制度形成的内在调节机制,对有关啮齿动物婚配制度研究作了评述。
关键词 啮齿动物 婚配制度 可变性 调节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