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东亚朱子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吴震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9 |
3
|
|
2
|
朱熹论曾子——兼论朱熹的子学建构 |
冯兵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探索前期中国的精神和观念——“新子学”刍议 |
刘思禾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4
|
“新子学”与跨学科、多学科学术研究 |
孙以昭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5
|
“新子学”与学术“新传统”建设 |
孙少华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6
|
《五论“新子学”》笔谈 |
欧明俊
张涅
杨玲
李华
陈志平
袁朗
|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7
|
磁子学中的拓扑物态与量子效应 |
王振宇
李志雄
袁怀洋
张知之
曹云姗
严鹏
|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8
|
作为一种学术思潮的“新子学”如何可能(下)——“新子学”的定位及其与文化运动的比较 |
王小虎
|
《宜宾学院学报》
|
2024 |
0 |
|
9
|
“新子学”之我见 |
高华平
|
《江淮论坛》
CSSCI
|
2014 |
4
|
|
10
|
论“新子学”的内涵、理念与构架 |
刘韶军
|
《江淮论坛》
CSSCI
|
2014 |
4
|
|
11
|
“新子学”与“新子学主义”:由学术体系到实践方向 |
方达
方勇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2
|
论“新子学”的内涵及其意义——兼谈子学与经学之别 |
揣松森
|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2
|
|
13
|
关于“新子学”几个基本问题的再思考 |
玄华
|
《江淮论坛》
CSSCI
|
2013 |
3
|
|
14
|
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定位与选择——以美国孔子学院为例 |
聂学慧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5
|
回顾、反思与前瞻--两千年“淮南子学史”纲要 |
高旭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7 |
2
|
|
16
|
论方勇的“新子学”理念——读《方山子文集》札记 |
张涅
|
《管子学刊》
|
2021 |
1
|
|
17
|
“新子学”与中华文化认同--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讲演 |
方勇
|
《管子学刊》
|
2020 |
1
|
|
18
|
論“子學思維”與“子學精神” |
歐明俊
|
《诸子学刊》
|
2016 |
3
|
|
19
|
關於“新子學”的思考——以莊子學爲例 |
徐志嘯
|
《诸子学刊》
CSSCI
|
2017 |
1
|
|
20
|
冯友兰视界中的子学、经学与新子学 |
陆建华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