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39篇文章
< 1 2 2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乐死合法性的存在主义哲学辩护
1
作者 张懿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5-49,共5页
安乐死根据执行方式可分为消极安乐死和积极安乐死,根据病人同意方式分为自愿安乐死和非自愿安乐死。存在主义的生命哲学精髓可概括为“存在的超越性和选择的价值性、死亡的自由性和生命的创造性”。从存在主义哲学视角来审视安乐死的... 安乐死根据执行方式可分为消极安乐死和积极安乐死,根据病人同意方式分为自愿安乐死和非自愿安乐死。存在主义的生命哲学精髓可概括为“存在的超越性和选择的价值性、死亡的自由性和生命的创造性”。从存在主义哲学视角来审视安乐死的合法性问题:消极安乐死基于存在的超越性,让生命有尊严、自然地离开;积极安乐死基于选择的价值性,让生命走向本真的存在;自愿安乐死尊重死亡的自由性,让生命死得其时、获得一个圆满的结局;非自愿安乐死从反面论证了生命的创造性,让生命成就社会幸福、实现完美的谐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极安乐死 积极安乐死 自愿安乐死 非自愿安乐死 存在主义哲学
下载PDF
自由与超越: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的存在主义美学——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奥运会
2
作者 甘莅豪 《文化艺术研究》 2024年第4期1-9,110,共10页
从存在主义哲学视角出发,探讨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的美学创新及其对人类的价值,可以看到:相较于东京奥运会以“物哀共情”模式展示的悲情美学,巴黎奥运会开幕式通过存在主义的“自由与超越”理念进行艺术表达,体现了对现代奥运开幕... 从存在主义哲学视角出发,探讨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的美学创新及其对人类的价值,可以看到:相较于东京奥运会以“物哀共情”模式展示的悲情美学,巴黎奥运会开幕式通过存在主义的“自由与超越”理念进行艺术表达,体现了对现代奥运开幕式观念的突破与超越。开幕式中的多个场景,包括巴黎城市剧场、新浪漫主义三人行、变装皇后秀、跑酷表演及艺术作品的创新展示等,都表达了一种萨特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哲学。由此,巴黎奥运会不仅深入探讨了后疫情时代人类存在的意义,深刻反思和谴责了人类战争行为,展示了在荒诞情境中人类的无畏勇气和无限创造力,同时也彰显了对于自由与多元价值的积极追求。进而言之,如果将中国的传统思想,如儒家和道家的自由观念引入讨论,不仅可以丰富对存在主义美学的理解,也可为处理自由与规范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指向了一条兼顾个体自由表达与社会和谐一致的奥运会开幕式观念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奥运会 开幕式 存在主义 美学 萨特
下载PDF
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存在主义哲学思辨
3
作者 霍红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1,111,共7页
译者行为批评理论观照“人”的行为,是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于翻译研究的映射,是翻译活动的认识论,也是翻译研究的方法论。该理论提出的“翻译内”与“翻译外”分野、“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以及“文本—行为—社会”三位一体的评价系... 译者行为批评理论观照“人”的行为,是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于翻译研究的映射,是翻译活动的认识论,也是翻译研究的方法论。该理论提出的“翻译内”与“翻译外”分野、“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以及“文本—行为—社会”三位一体的评价系统,既是对人与“文本”“社会”这两种“在世界之中”的不同存在方式的动态交互分析,也是对人与文本和人与社会双重建构翻译终本的译者行为动态分析。研究译者行为是将“人本性”归还翻译研究的哲学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行为批评 人本 文本 存在主义 哲学
下载PDF
台湾地区话剧《暗恋桃花源》的存在主义蕴涵
4
作者 张剑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台湾地区话剧《暗恋桃花源》的主题与意义生成与二战后兴起的存在主义与当下的种种后现代主义思潮密切相关,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显性故事层面上,通过两段情感展现人类的爱情困境、迷失与寻找;二是在生命意识与存在意识层面揭示世界的... 台湾地区话剧《暗恋桃花源》的主题与意义生成与二战后兴起的存在主义与当下的种种后现代主义思潮密切相关,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显性故事层面上,通过两段情感展现人类的爱情困境、迷失与寻找;二是在生命意识与存在意识层面揭示世界的荒诞、人类对日常生活的厌烦、异己感与死亡意识;三是以“元话剧”的形式对后现代语境下话剧艺术的困境、话剧与生活的关系进行了重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恋桃花源》 存在主义 后现代主义 元戏剧
下载PDF
终身学习隐忧与存在主义出路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媛媛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18,共6页
存在主义是关于人的哲学,是终身学习者存在的人道主义指南,展现出自在、自为、自觉的存在价值。终身学习者是不满足于物质世界提供全部知识的未完成的存在,从存在主义视角重新审视其形象,有利于诠释学习者基本素养,为终身学习的发展方... 存在主义是关于人的哲学,是终身学习者存在的人道主义指南,展现出自在、自为、自觉的存在价值。终身学习者是不满足于物质世界提供全部知识的未完成的存在,从存在主义视角重新审视其形象,有利于诠释学习者基本素养,为终身学习的发展方向提供有效参考。终身学习的大众认可下蕴含着工具理性主导、权利与义务颠覆、自我剥削倾向的社会隐忧。探索终身学习的存在主义出路,就要坚持对自由的追寻,基于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享受真实的生活,学会以对话的形式与他人联结确认自己的存在方位,并承担为全人类自由选择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隐忧 终身学习者 存在主义
下载PDF
“人道主义”的屈折——“十七年”萨特存在主义译介与“人性论”论争 被引量:1
6
作者 辛颖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6,共7页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世界范围内风靡的以萨特为代表的法国战后存在主义逐渐走入中国学界视野。在这一时期,萨特与中国的初步接触微妙而多变:从外部因素来看,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萨特、国际共产主义阵营与新中国关系变化的现实影响;但在内...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世界范围内风靡的以萨特为代表的法国战后存在主义逐渐走入中国学界视野。在这一时期,萨特与中国的初步接触微妙而多变:从外部因素来看,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萨特、国际共产主义阵营与新中国关系变化的现实影响;但在内部,它有一条贯通始终的脉络,将译介与接受的浮沉维系起来,让萨特存在主义在中国的起落与人道主义和人性论讨论紧紧纠缠在一起。这条脉络自始至终与它最被关注的那一部分交织着,曾最被提防也是后来也最易被接纳的,即对于人之存在的定义和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 萨特 “人性论”
下载PDF
基于存在主义逻辑的现代教育生态危机
7
作者 卢洁雯 谢念湘 《当代教研论丛》 2024年第7期16-19,共4页
目前教育生态学说受到广泛关注。类似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危机,教育也面临挑战。教育起源于劳动需要,带有功利主义色彩,并经历了从外在目的到“无目的”的变迁。存在主义视野中的教育生态平衡呼唤着对教师权威角色的辩证态度,审视师生心理... 目前教育生态学说受到广泛关注。类似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危机,教育也面临挑战。教育起源于劳动需要,带有功利主义色彩,并经历了从外在目的到“无目的”的变迁。存在主义视野中的教育生态平衡呼唤着对教师权威角色的辩证态度,审视师生心理契约的自由联结,激发教师浪漫精神,这是救赎教育生态危机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主义 教育浪漫 教育情怀 教育生态
下载PDF
超越生死的界限——存在主义下的《寻梦环游记》
8
作者 许宇程 何圣捷 《艺术家》 2024年第3期148-151,共4页
《寻梦环游记》讲述了一个关于死亡、记忆和家庭的故事。这部电影有着鲜明的存在主义色彩,探索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呈现出对生命、死亡和人性的深入思考。米格尔是一个来自墨西哥的小男孩,他热爱音乐,但是他的家庭却不允许他追求音乐... 《寻梦环游记》讲述了一个关于死亡、记忆和家庭的故事。这部电影有着鲜明的存在主义色彩,探索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呈现出对生命、死亡和人性的深入思考。米格尔是一个来自墨西哥的小男孩,他热爱音乐,但是他的家庭却不允许他追求音乐梦想。在一次误打误撞下,他进入了“死者之地”,这一部分情节突出表达了关于人的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遗忘和记忆的矛盾与补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主义 寻梦 米格尔 人生的意义 游记 热爱音乐 记忆 音乐梦想
下载PDF
电影《第二十条》中的存在主义哲学探析
9
作者 陈超群 郭峰 《声屏世界》 2024年第15期54-56,共3页
张艺谋执导的现实主义电影《第二十条》以正当防卫为切入点,通过三条叙事脉络探讨了法理与情理之间的矛盾与抉择,在呈现社会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一定的哲学之思。文章从存在主义视角入手,从“此在”与“共在”相互作用体现其价值、... 张艺谋执导的现实主义电影《第二十条》以正当防卫为切入点,通过三条叙事脉络探讨了法理与情理之间的矛盾与抉择,在呈现社会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一定的哲学之思。文章从存在主义视角入手,从“此在”与“共在”相互作用体现其价值、“此在”存在于“本真”与“非本真”两种状态下、个体自由选择所面临的焦虑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揭示影片中蕴含的哲理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十条》 存在主义 海德格尔 自由选择
下载PDF
自由、共在与责任--法国存在主义与精神分析视域下的伦理主体
10
作者 卢毅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81,共8页
法国存在主义强调自由,并将其视为人的本性以及人作为主体的伦理基础;精神分析看似否定自由,却在其心理决定论的外表下蕴含着对自由的深刻洞见与创新理解。法国存在主义认为,人的自由有其现实处境,而该处境的基本特征便是与他者共在;精... 法国存在主义强调自由,并将其视为人的本性以及人作为主体的伦理基础;精神分析看似否定自由,却在其心理决定论的外表下蕴含着对自由的深刻洞见与创新理解。法国存在主义认为,人的自由有其现实处境,而该处境的基本特征便是与他者共在;精神分析通过描绘主体与他者之间的对象关系,从发生学的角度揭示了共在对于主体的生存论意义。法国存在主义重视主体伴随自由与共在而来的对自身以及他者的责任;精神分析则通过深化对主体与他者的理解,赋予了责任新的伦理内涵。自由、共在与责任,构成了法国存在主义与精神分析视域下伦理思考的共同要素,并为构想一种新的伦理主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存在主义 精神分析 伦理 主体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哲学的转向——论存在主义教育的合理性与可能性
11
作者 崔向平 魏玲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7,共7页
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促使数字技术不断赋能教育,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挑战,传统理性主义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以某种外部指标为导向,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存在主义哲学关注人的存在,其教育理论... 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促使数字技术不断赋能教育,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挑战,传统理性主义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以某种外部指标为导向,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存在主义哲学关注人的存在,其教育理论在人工智能时代具有合理性,包括人机关系中人的主体危机要求激发人的存在意识、智能技术进步引发的能力危机促逼创造力和批判力的培养、科技知识霸权隐藏的价值危机呼吁价值理性的回归。人工智能技术也为存在主义教育的实践提供了可能,包括智能在线教育推动教育范式从模式化走向个性化与自主化、人机协同助力教学方法从被动输入走向对话启发、虚拟交互技术拓展真实化与沉浸式育人的新场域,从而有效化解智能时代教育产生的三大危机,使智能教育回归“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应用存在主义教育观时,需要注意避免走向片面的存在主义、极端的主观主义和过于理想的自由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ChatGPT 存在主义 教育哲学 合理性 可能性
下载PDF
本质主义还是存在主义?——重思异化理论的方法论潜能
12
作者 罗譞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1,共8页
随着拉埃尔·耶吉《异化》一书的问世,以及关于互联网社会中“人机关系”“数字鸿沟”“数字劳动”等新问题的广泛讨论,异化理论所具有的社会批判潜能又得以被重新发现。大批国内外学者开始重拾“异化”这一理论武器,对当下的数字... 随着拉埃尔·耶吉《异化》一书的问世,以及关于互联网社会中“人机关系”“数字鸿沟”“数字劳动”等新问题的广泛讨论,异化理论所具有的社会批判潜能又得以被重新发现。大批国内外学者开始重拾“异化”这一理论武器,对当下的数字社会现实展开批判性思考。然而,伴随异化理论复兴而来的是一场关于“如何判定异化”的路径之争。尽管异化理论在阐释和批判当下的新社会语境时依旧蕴含着巨大的理论潜力,但要想激发这一潜力,就需要对两条路径重新整合,探寻异化理论本身所具有的方法论潜能,明晰两条路径分别适用的问题域。异化理论的两条路径在问题意识的起点和方法论支点上保持了高度一致,前者诉诸伦理,后者落脚于关系,由此,一套“围绕现存社会关系展开伦理批判”的方法论内核便得以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 本质主义 存在主义 伦理学
下载PDF
安宁疗护工作者死亡教育框架设计与探讨——基于存在主义视角的分析
13
作者 李志豪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2-36,40,共6页
死亡教育是培养安宁疗护工作者死亡素养的必要途径,能够有效应对安宁疗护工作者的职业倦怠和死亡焦虑问题。将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理论作为参照理论,以中国文化为教育底色,可以构建出符合我国本土文化情境的安宁疗护工作者死亡教育框架。... 死亡教育是培养安宁疗护工作者死亡素养的必要途径,能够有效应对安宁疗护工作者的职业倦怠和死亡焦虑问题。将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理论作为参照理论,以中国文化为教育底色,可以构建出符合我国本土文化情境的安宁疗护工作者死亡教育框架。具体的死亡教育框架由“直面死亡问题”“幻灭”“发现死亡意义”“塑造生死观”和“承诺”五个阶段构成,在每个阶段都匹配了操作化的教育方法。以此丰富我国的死亡教育研究,实现提高安宁疗护工作者工作能力并维护其身心健康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疗护工作者 职业倦怠 死亡焦虑 死亡教育 存在主义社会工作
下载PDF
内心秩序的重构——存在主义视野下的《失控玩家》
14
作者 马宇洲 周雪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58-162,共5页
电影《失控玩家》(Free guy,2021)的商业片外壳下,暗含的是一部存在主义寓言。导演无不聚焦于个人的具体存在,通过电影镜头展现了主人公盖困厄挣扎的生存图景和极端隔膜的社会环境,在为观者带来异样的生存体验之外,也为心灵留下佶问。... 电影《失控玩家》(Free guy,2021)的商业片外壳下,暗含的是一部存在主义寓言。导演无不聚焦于个人的具体存在,通过电影镜头展现了主人公盖困厄挣扎的生存图景和极端隔膜的社会环境,在为观者带来异样的生存体验之外,也为心灵留下佶问。居于一个“他人即地狱”式的世界里,人与人的关系被异化,自我的精神世界被压缩,生存本身又有何意义--这正是导演在电影文本中传达的存在之思。因此,以存在主义关照《失控玩家》不失为一个合理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控玩家》 存在主义 荒诞 萨特
下载PDF
存在主义视域下教师主体性的反思与复归
15
作者 赵超琳 史仁民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21,共4页
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征,教师身为教育活动中鲜活的“人”的存在,主体性理应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根本属性。在审视当下教师主体性所面临的诸多困境中,其中最突出的是教师身为“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迷失,主要表现在教师主体性的定位模... 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征,教师身为教育活动中鲜活的“人”的存在,主体性理应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根本属性。在审视当下教师主体性所面临的诸多困境中,其中最突出的是教师身为“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迷失,主要表现在教师主体性的定位模糊、教师主体性的被迫让渡以及教师主体性的发展受限。以传统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中国社会制度及教研的二元分离为立足点检视其内在的成因,试图以存在主义的视角,为教师主体性的复归觅得新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主义 教师主体性 教师发展
下载PDF
从《卡利古拉》看加缪的存在主义历史观
16
作者 熊元华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03-107,共5页
加缪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其作品中很好地体现了反抗哲学的思想。《卡利古拉》是一部四幕历史剧,剧中以罗马皇帝卡利古拉一系列荒谬的行径,体现了对于荒谬世界的反抗精神以及对生与死的思考。透过《卡利古拉》可见加缪... 加缪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其作品中很好地体现了反抗哲学的思想。《卡利古拉》是一部四幕历史剧,剧中以罗马皇帝卡利古拉一系列荒谬的行径,体现了对于荒谬世界的反抗精神以及对生与死的思考。透过《卡利古拉》可见加缪的存在主义历史观:历史的本质是荒谬的,故而要反抗历史;历史的存在与时间有关;历史是运动的;相对于永恒的历史,人是卑微的存在。加缪的存在主义历史观是其反抗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加缪的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利古拉》 加缪 存在主义 法国文学
下载PDF
无意义世界中的可能选择——《庆祝无意义》的存在主义解读
17
作者 曾宪文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1-76,共6页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以其睿智的思考、幽默的叙事著称于世,其晚年出版的小说《庆祝无意义》可以看作他小说创作的总结。其小说既继承了自塞万提斯以来的小说美学,也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从存在主义的视角对《庆祝无意义》进行解读,...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以其睿智的思考、幽默的叙事著称于世,其晚年出版的小说《庆祝无意义》可以看作他小说创作的总结。其小说既继承了自塞万提斯以来的小说美学,也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从存在主义的视角对《庆祝无意义》进行解读,可以发现小说为我们呈现了无意义世界的可能选择,揭示了坚持对无意义世界的爱,乃是要贴近“存在”本身之美,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昆德拉 《庆祝无意义》 存在主义 荒谬
下载PDF
存在主义教育对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观点以及启示
18
作者 朱育惠 《创新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122-126,共5页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我国当前教育问题中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师生关系问题,师生关系问题不仅是人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对关系,而且师生关系还涉及学校的教学效果、教学发展、学生成长等问题。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问题,在教育改革之中是...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我国当前教育问题中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师生关系问题,师生关系问题不仅是人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对关系,而且师生关系还涉及学校的教学效果、教学发展、学生成长等问题。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问题,在教育改革之中是非常迫切的一个问题。因此,本文将对西方的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流派关于师生问题所提出来的观点进行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从而建立起适合我国的新型师生观,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主义教育 教师 学生 师生关系
下载PDF
尘烟中的自由和尊严——《隐入尘烟》的存在主义解读
19
作者 李婷婷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5期153-155,共3页
电影《隐入尘烟》以边缘人群的生存状态为视角,透露出导演对这一人群的自由与尊严的介入式关怀,赋予了评论者以存在主义哲学的思考角度解读影片的可能。存在主义哲学是关注人的哲学,它认为,人在虚无荒诞的现实中,通过自主行动、承担责任... 电影《隐入尘烟》以边缘人群的生存状态为视角,透露出导演对这一人群的自由与尊严的介入式关怀,赋予了评论者以存在主义哲学的思考角度解读影片的可能。存在主义哲学是关注人的哲学,它认为,人在虚无荒诞的现实中,通过自主行动、承担责任,掌握自己的命运,获得作为人的尊严。本文从“人的尊严”“自由选择”和“他人即地狱”三个方面阐释此电影的存在主义元素,分析导演创作与剧中情节、人物行为所传达出的存在主义之思。从存在主义角度解读影片的哲学主题,强调了哲学作为一种解码工具在电影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也为国内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多元化的参考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入尘烟》 存在主义 自由 尊严
下载PDF
存在主义视角下的莎士比亚戏剧研究
20
作者 房仪成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0期11-13,共3页
存在主义哲学起源于19世纪,并在20世纪成为西方哲学的重要思想。作为非理性哲学的代表,存在主义观点在文学、美术、音乐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存在主义也是一种适合以自由艺术形式表达的哲学思想。因此,20世纪大量的戏剧... 存在主义哲学起源于19世纪,并在20世纪成为西方哲学的重要思想。作为非理性哲学的代表,存在主义观点在文学、美术、音乐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存在主义也是一种适合以自由艺术形式表达的哲学思想。因此,20世纪大量的戏剧与文学作品中或多或少都蕴含存在主义的观点,透过存在主义的视点便能把握其主旨。这一观点也反映在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一些戏剧中,这些戏剧在戏剧冲突和情节的设计中隐含地思考了经典的存在主义哲学问题,如存在以及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以存在主义作为研究视角,主要运用海德格尔、萨特等哲学家的存在主义理论观点,通过对莎士比亚具体剧目的深入研究,探讨莎士比亚戏剧与现代哲学思潮的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主义 莎士比亚 自由选择 莎士比亚戏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