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1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孙权劝学”说开去
1
作者 吴峰 马晓琳 《政工学刊》 2024年第8期86-86,共1页
《资治通鉴》载,吕蒙是三国时期东吴名将,骁勇善战,屡立战功,被擢升为横夜中郎将。但他能武少文,给吴主孙权写信都要请人代笔。一次,孙权对吕蒙说:你如今身居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以不学习。吕蒙却推托军务繁忙没有时间。孙权说:要说事务... 《资治通鉴》载,吕蒙是三国时期东吴名将,骁勇善战,屡立战功,被擢升为横夜中郎将。但他能武少文,给吴主孙权写信都要请人代笔。一次,孙权对吕蒙说:你如今身居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以不学习。吕蒙却推托军务繁忙没有时间。孙权说:要说事务繁重,谁能比得上我处理的事情多,我还常常读书,感到有很大收获。从此,吕蒙在戎马征战中坚持奋发学习,后通三史、精三略。鲁肃与他讨论天下大事,惊讶地称赞:“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治通鉴》 骁勇善战 三国时期 孙权 身居要职 吕蒙 中郎将 鲁肃
下载PDF
借助知识性支架教学《孙权劝学》
2
作者 王运红 高小静 《湖北教育》 2024年第29期81-82,共2页
知识性支架是教师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从学生既有知识水平出发,为学生提供的与当前所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学习支架。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适时为学生搭建知识性支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七年级《孙权劝学》... 知识性支架是教师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从学生既有知识水平出发,为学生提供的与当前所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学习支架。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适时为学生搭建知识性支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七年级《孙权劝学》为例谈怎样为学生提供知识性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近发展区理论 支架教学 学习支架 孙权劝学》 学习难度 文言文教学 知识性 七年级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学教评一体化”探究——以《孙权劝学》为例
3
作者 刘予清 《中学语文》 2024年第17期17-19,共3页
在“双减”背景下实现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篇目的理解与传承,可以采用“学教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学、教、评分别指向学习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以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为例,探索“学教... 在“双减”背景下实现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篇目的理解与传承,可以采用“学教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学、教、评分别指向学习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以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为例,探索“学教评一体化”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文阅读 学教评一体化 孙权劝学》
下载PDF
孙吴大臣张昭未能拜相与孙权之心理探析
4
作者 杨恩玉 战立娟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8-35,122,共9页
张昭是孙吴德高望重的元老,他两次被众臣推举为丞相,但孙权都没有接受。其中缘由,古今学者多有论述,但众说纷纭,主要有孙权狭隘猜忌的性格说,张昭主降、孙策托孤之言等具体事件说,孙权政治方针说,孙权担心相权太重说等四类观点。实际上... 张昭是孙吴德高望重的元老,他两次被众臣推举为丞相,但孙权都没有接受。其中缘由,古今学者多有论述,但众说纷纭,主要有孙权狭隘猜忌的性格说,张昭主降、孙策托孤之言等具体事件说,孙权政治方针说,孙权担心相权太重说等四类观点。实际上,孙权心胸狭隘、猜忌和独断专行的性格才是张昭未能拜相的原因,张昭主降等事件仅是外因,张昭刚强耿直的性格则是次要原因。张昭崇高的声望、杰出的才干和对孙吴卓著的功勋,都证明他是丞相的最佳人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昭 丞相 孙权 性格
下载PDF
让文言文阅读教学回归语文本色——王君《在孙权的朋友圈学习有效沟通》教学课例品析
5
作者 夏忠敏 《中学语文》 2023年第16期49-52,共4页
王君老师以群文阅读的形式执教《孙权劝学》一课,帮助学生体会人际交流的艺术,整个课堂教学充满了“新意”。然而,从文言文教学的角度来看,该课堂又缺少了该有的“心意”,“非语文”的教学内容涉及过多,语文本色不够凸显。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群文阅读 孙权劝学》
下载PDF
论孙权 被引量:6
6
作者 张作耀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6-82,共7页
孙权承继父兄之业,年未弱冠而有江南,封王称帝,为政50余年。他善于用人,尤多御将之能。善谋大局,两手对山越,能屈能伸对曹魏,最终以武力把刘备赶出荆州。善于施恩,文武大臣愿为其用,甘为其死;善于用威,不用鲠臣为相,不置长久性军帅,地... 孙权承继父兄之业,年未弱冠而有江南,封王称帝,为政50余年。他善于用人,尤多御将之能。善谋大局,两手对山越,能屈能伸对曹魏,最终以武力把刘备赶出荆州。善于施恩,文武大臣愿为其用,甘为其死;善于用威,不用鲠臣为相,不置长久性军帅,地方上实行军事统制制度。立法严峻,刑辟重切。拓疆土,开发经济,为江南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晚年,政有多失。两次试图整顿吏治,皆因所用非人而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权 述评 军事战略家 开发江南
下载PDF
论孙权与儒学朝臣间政治观念的分歧及其斗争——从一个侧面看孙吴政权之性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永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34-140,共7页
自王夫之以来,人们多以为孙吴统治者为政不重法术,与曹魏、蜀汉不同。实际上,孙权出自寒门,在政治观念上崇尚法家学说,他最推崇的人物是曹操,“以力战为强,以独任为能”,而与儒学士大夫主张仁义德政的政治思想有异。为维护其生前身后的... 自王夫之以来,人们多以为孙吴统治者为政不重法术,与曹魏、蜀汉不同。实际上,孙权出自寒门,在政治观念上崇尚法家学说,他最推崇的人物是曹操,“以力战为强,以独任为能”,而与儒学士大夫主张仁义德政的政治思想有异。为维护其生前身后的君主专制,孙权一再制造政治怨狱,对儒士代表人物进行残酷打击,造成了孙吴政治的动荡和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权 儒学 法家学说 君主专制 政治思想
下载PDF
陆逊与孙权之关系及其政治悲剧之原因考论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永平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2-88,共7页
对于陆逊,人们多视之为孙吴之"英将",而很少探究其一生荣辱之深层政治内涵。陆逊出仕孙吴政权,不仅标志着其家族与孙氏政权关系的改善,而且推动了孙吴政权的江东化。作为江东儒学大族主要之政治代表,陆逊主张施行儒家德政,要... 对于陆逊,人们多视之为孙吴之"英将",而很少探究其一生荣辱之深层政治内涵。陆逊出仕孙吴政权,不仅标志着其家族与孙氏政权关系的改善,而且推动了孙吴政权的江东化。作为江东儒学大族主要之政治代表,陆逊主张施行儒家德政,要求孙权进行政治改革,反对其法术专制,致使双方的政治分歧不断加深,斗争日益激烈,陆逊最终为孙权逼死。陆逊冤死,是孙权政治上走向衰败的一个重要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击逊 孙权 孙吴 儒学 法术
下载PDF
从《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看孙权时期的赐爵制度实况 被引量:3
9
作者 高敏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3-165,共3页
赐爵制度萌生于春秋战国之际,秦孝公时期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成为比较固定的赐爵制度,实行于秦至西汉时期。到东汉末期是否已经废止,我们不得而知。《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的出土和整理出版,证实了赐爵制度在三国... 赐爵制度萌生于春秋战国之际,秦孝公时期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成为比较固定的赐爵制度,实行于秦至西汉时期。到东汉末期是否已经废止,我们不得而知。《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的出土和整理出版,证实了赐爵制度在三国时期仍有残留,同时也反映出孙吴时期赐爵制度对汉制的继承和新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 孙权时期 赐爵制度
下载PDF
孙权立嗣问题考论──从一个侧面看孙权与世家大族的斗争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永平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8-29,共12页
作为颇有作为的一代割据君主,孙权在选择继嗣这一关乎社稷安危的重大问题上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他先立长子登,又宠遇三子和;登早逝,和得立,权却大力扶持四子鲁王霸,以致“二宫”并立,朝臣分化,阵线分明,斗争激烈。之所以如此,直接原因在... 作为颇有作为的一代割据君主,孙权在选择继嗣这一关乎社稷安危的重大问题上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他先立长子登,又宠遇三子和;登早逝,和得立,权却大力扶持四子鲁王霸,以致“二宫”并立,朝臣分化,阵线分明,斗争激烈。之所以如此,直接原因在于孙权长期不立后,“嫡庶不分,闺庭错乱”。而其根源则在于出自寒门的孙权及其统治集团与儒学世族之间的对抗。经过“二宫构争”的较量,以陆逊为代表的世族势力遭到沉重打击,而孙氏皇权虽表面上得以强化,但其统治基础已经动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权 陆逊 立嗣 寒门 世族
下载PDF
穿越文言文这块玉米地——以《孙权劝学》为例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被引量:3
11
作者 丁丽娟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25,共4页
文言文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它的博大精深,它的隽永内涵,就像是一片果实累累的玉米地,穿越它,即可以积累丰厚的学养,获得提高语文、人文等方面的硕大“玉米”。但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又存在着种种困难,特别是语言的障碍很多,... 文言文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它的博大精深,它的隽永内涵,就像是一片果实累累的玉米地,穿越它,即可以积累丰厚的学养,获得提高语文、人文等方面的硕大“玉米”。但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又存在着种种困难,特别是语言的障碍很多,从字音到词义直到句子,犹如玉米地里的重重陷阱一般,学生往往望而却步。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能够“快速、有效”地摘到文言文这块玉米地中“又多又好的玉米”,而不被应试教学“划得伤痕累累”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孙权劝学》 玉米 初中 优秀文化 教学过程 教学时间 应试教学
下载PDF
张昭政治地位之变迁及其与孙权冲突之原因考论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永平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6-24,共9页
张昭作为孙吴之重臣辅助孙策、孙权兄弟平定江东,确立孙权的统治地位。但随着北方局势稳定,张昭主张顺应曹操的招降,而与孙权的割据战略发生冲突,从而被排挤出军政决策中心。孙权称帝后,张昭位终不至丞相,且不断下降。作为儒学士大夫的... 张昭作为孙吴之重臣辅助孙策、孙权兄弟平定江东,确立孙权的统治地位。但随着北方局势稳定,张昭主张顺应曹操的招降,而与孙权的割据战略发生冲突,从而被排挤出军政决策中心。孙权称帝后,张昭位终不至丞相,且不断下降。作为儒学士大夫的代表,张昭有良好的文化修养,他与孙权及其亲信的冲突,有深刻的思想文化根源。张昭对孙吴学术文化也有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昭 孙权 世族 文化
下载PDF
孙权决计抗曹过程考——从《建康实录》、《资治通鉴》的有关描述说起 被引量:1
13
作者 裴传永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9-74,共6页
孙、刘联合在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但史料关于孙权决计抗曹过程的描述却有不同,《建康实录》将诸葛亮排除在这个过程之外,《资治通鉴》则以之为促使孙权决计抗曹的第一人。其实,由于主、客观多方面原因,两说均... 孙、刘联合在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但史料关于孙权决计抗曹过程的描述却有不同,《建康实录》将诸葛亮排除在这个过程之外,《资治通鉴》则以之为促使孙权决计抗曹的第一人。其实,由于主、客观多方面原因,两说均存在一定错误。本文认为,孙权一开始态度就是明确、坚决的,只是由于他急于与群臣商讨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权 诸葛亮 赤壁之战
下载PDF
趣学文言故事——《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柳咏梅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57,共4页
【设计意图】 《孙权劝学》文章简短,教材注释比较丰富,学生理解起来不会有文意上的困难。但是,因其短小,它的文学价值也容易被忽略。如何感受到它的文学魅力.则需要教师在深入解读后,通过生动的教学形式带领学生一道走进文本.... 【设计意图】 《孙权劝学》文章简短,教材注释比较丰富,学生理解起来不会有文意上的困难。但是,因其短小,它的文学价值也容易被忽略。如何感受到它的文学魅力.则需要教师在深入解读后,通过生动的教学形式带领学生一道走进文本.品析欣赏。笔者通过反复解读和剖析,挖掘出短文里藏有的多个“三”,这些“三”包含了文章结构、人物形象、艺术手法、文化背景等多项内容,于是,以“找寻三”趣学文言故事作为此设计的总构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权劝学》 教学设计 故事 文言 文章结构 设计意图 文学价值 文学魅力
下载PDF
曹操、孙权、刘备“能服于人”的不同境界 被引量:1
15
作者 付开镜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0-93,共4页
曹操"能服于人"的方式,是以利诱人、以诈欺人,处于利益诱惑、权谋欺诈的境界。孙权"能服于人"的方式,是以情感人、先恩后惩,处于国危重情、国安情弛的境界。刘备"能服于人"的方式,是以仁待人、以德服人,... 曹操"能服于人"的方式,是以利诱人、以诈欺人,处于利益诱惑、权谋欺诈的境界。孙权"能服于人"的方式,是以情感人、先恩后惩,处于国危重情、国安情弛的境界。刘备"能服于人"的方式,是以仁待人、以德服人,达到了讲究诚信、布施仁义的境界。三人的出身与所处的政治处境不同,政治理想不同,以及东汉末年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成为他们"能服于人"处于不同境界的基本原因。三人中,曹操"服人"的境界劣性最强,孙权"服人"境界的优劣俱存,而刘备"服人"的境界堪称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操 孙权 刘备 “能服于人” 境界
下载PDF
论孙权太子孙登与世族朝臣之关系及其政治境遇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永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1-106,共6页
孙登是孙权之长子,先后被立为王太子和皇太子,深受儒家学说的熏陶,与儒学士大夫人物同声共气, 是一位难得的继嗣人选。但他常想让位于其弟孙和。何以故?究其原因,一是孙登在孙权立皇后问题上,意在养母徐氏,与孙权不合;二是在政治观念上... 孙登是孙权之长子,先后被立为王太子和皇太子,深受儒家学说的熏陶,与儒学士大夫人物同声共气, 是一位难得的继嗣人选。但他常想让位于其弟孙和。何以故?究其原因,一是孙登在孙权立皇后问题上,意在养母徐氏,与孙权不合;二是在政治观念上,孙登支持儒学朝臣的改革要求,反对孙权的法术之治,令孙权担忧。幸登早逝,否则难逃被废黜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权 孙登 孙吴 士大夫
下载PDF
“天下打拼”说孙权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承宗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65-68,共4页
三国时代,群雄奋起,孙权与曹操、刘备相比,在"天下打拼"中属于晚辈,但他继承父兄之基业,不负重托,不仅靠自己"打拼",还善于用人,国力逐步增长。在决定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中,他采取灵活机动的外交策... 三国时代,群雄奋起,孙权与曹操、刘备相比,在"天下打拼"中属于晚辈,但他继承父兄之基业,不负重托,不仅靠自己"打拼",还善于用人,国力逐步增长。在决定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中,他采取灵活机动的外交策略、后发制人以少胜多的军事方略,都取得了胜利。孙权不愧是一位务实的目标明确的政治家与军事家。在曹操、刘备、曹丕相继去世后,孙权失去了竞争对手,虚骄之心日益滋长。他称帝后好大喜功,处理家事不当,造成公主干政,"二宫构争"的局面,成为国家纷乱的先兆。"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 打拼 孙权
下载PDF
三国英雄读书论——以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付开镜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5-9,共5页
三国英雄在读书生活中形成了五类读书方式:一是终身手不释卷与博览群书型,以曹操为代表;二是重视修身与益智并举型,以刘备为代表;三是涉猎往事和急读要籍型,以孙权为代表;四是隐居耕读和观其大端型,以诸葛亮为代表;五是独好一部儒家经典... 三国英雄在读书生活中形成了五类读书方式:一是终身手不释卷与博览群书型,以曹操为代表;二是重视修身与益智并举型,以刘备为代表;三是涉猎往事和急读要籍型,以孙权为代表;四是隐居耕读和观其大端型,以诸葛亮为代表;五是独好一部儒家经典型,以关羽为代表。英雄们出身的不同造成了他们读书方式的不同,而不同的读书方式对他们的人生和事业又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 读书方式 曹操 刘备 孙权 诸葛亮 关羽
下载PDF
襄樊之战刘备不救关羽原因新论——兼论孙权执意杀害关羽的原因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寅潇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40-44,共5页
在襄樊之战长达半年的时间内,刘备之所以不救关羽,除了战场形势遽然变化、蜀道曲折遥远等原因外,刘备对孙权不会杀害关羽抱有幻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他误以为孙权的战略目标在于夺取荆州,即便活捉关羽,也不会(或不敢)轻易杀害关羽。于是... 在襄樊之战长达半年的时间内,刘备之所以不救关羽,除了战场形势遽然变化、蜀道曲折遥远等原因外,刘备对孙权不会杀害关羽抱有幻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他误以为孙权的战略目标在于夺取荆州,即便活捉关羽,也不会(或不敢)轻易杀害关羽。于是,刘备用不救援关羽传达出期望孙权如果抓住关羽能够顾及昔日同盟情义而留存关羽性命的信息。但未料到孙权摄于关羽威名,加上孙权与刘备间的国家矛盾、与关羽之间的私人恩怨以及孙权个人性格等原因执意杀害关羽。在兴复汉室的目标尚未实现之前,无论刘备还是诸葛亮都没有借刀杀关羽的动机,更不会以丢掉整个荆州作为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备 关羽 襄樊之战 孙权 三国
下载PDF
以《孙权劝学》为例谈课堂延伸之道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X期36-38,共3页
文言文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虽然教师教授的内容是传统文化,但教师授课却不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否则只能事倍功半。因此,文言文教学应该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将传统的内容赋予新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 孙权劝学》 课堂延伸 文言文教学 教师授课 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教学模式 学习兴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