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8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海峡西侧海湾-岛屿系统影响下的流场年季变化——以南日水道为例
1
作者 陈宇 林于渟 +6 位作者 束芳芳 蔡鸿泰 李云海 池文琦 何佳 陈智杰 郑斌鑫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4,共12页
台湾海峡地理位置独特,西侧海域海湾-岛屿系统普遍发育,显著影响了海域流场分布。同时,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快速发展对区域海洋动力环境背景场及其变化的精细认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福建莆田南日岛西侧南日水道是连通兴化湾与平海湾的主要... 台湾海峡地理位置独特,西侧海域海湾-岛屿系统普遍发育,显著影响了海域流场分布。同时,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快速发展对区域海洋动力环境背景场及其变化的精细认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福建莆田南日岛西侧南日水道是连通兴化湾与平海湾的主要水道,是区域海洋动力环境的“咽喉”所在,在区域海洋环境保护与科学开发利用中居于至关重要的位置。为了全面认识台湾海峡西侧海湾-岛屿系统影响下区域海洋动力环境背景场的年季变化,本研究利用布放在南日水道的座底观测系统获得的周年海流资料,结合同期气象风场资料,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调和分析、滤波处理和小波变化等手段,研究了南日水道内海流的季节变化规律和驱动余流的动力要素,初步探讨了热带气旋等对海洋动力演化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海域潮流为不正规半日浅海潮流,并具有明显的半月周期,涨潮流大于落潮流,涨潮流主方向为WNW向,落潮流主方向为SE—ESE向。旋转谱结果表明,研究海域以半日潮为主,逆时针能量强于顺时针,惯性周期无明显的谱峰。潮流强度的季节变化特征为冬季最强,秋季、春季次之,夏季最弱。夏、秋季的余流流速较其他季节明显偏大,表层余流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底层余流全年为北向流。观测点余流主要由风引起,二者有很好的相关性,但频率统计结果显示二者方向不一致,表明余流在地形的作用下发生了转向,其中潮致余流对表层余流贡献较小。小波能量图表明,双台风(热带气旋)期间风和余流均存在1 d及6 d左右的周期信号,二者密切相关。本研究成果对于区域海洋环保以及海域科学开发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水文学 潮流 余流 季变化 海湾-岛屿系统 热带气旋 南日水道
下载PDF
乌梁素海富营养化主控因子年季变化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36
2
作者 李畅游 刘廷玺 +1 位作者 高瑞忠 任春涛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17,24,共5页
运用均匀随机数以等级评价标准产生建模样本和验证样本,利用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求解逻辑斯缔曲线(LogisticCurve)水环境评价模型中的参数,建立了富营养化等级评价模型,据此计算了乌梁素海1996~2003年夏初、仲夏、秋末3个时... 运用均匀随机数以等级评价标准产生建模样本和验证样本,利用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求解逻辑斯缔曲线(LogisticCurve)水环境评价模型中的参数,建立了富营养化等级评价模型,据此计算了乌梁素海1996~2003年夏初、仲夏、秋末3个时点的富营养化等级,分析了乌梁素海富营养化主控因子及其等级的年季动态变化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1996~2003年乌梁素海各富营养化主控因子均变化在4级富营养化指标左右,除总磷波动性较大以外,其他各项指标均呈逐年恶化趋势;而综合富营养化等级均超过4级,且呈逐年增加趋势,目前已十分接近5级———极富营养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评价模型 主控因子 季变化 乌梁素海
下载PDF
近50a内蒙古不同植被类型区生长季变化 被引量:14
3
作者 郭灵辉 吴绍洪 +2 位作者 赵东升 冷国勇 张清雨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32-538,共7页
气候生长季是植物生长发育可能进行的理论时段,有针对性地评估不同植被类型区生长季时空变化特征具有很强的指示意义和应用价值。基于内蒙古1961-2010年46个气象站点的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回归与Mann-Kendall(M-K)趋势性检验法探讨... 气候生长季是植物生长发育可能进行的理论时段,有针对性地评估不同植被类型区生长季时空变化特征具有很强的指示意义和应用价值。基于内蒙古1961-2010年46个气象站点的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回归与Mann-Kendall(M-K)趋势性检验法探讨近50 a来内蒙古不同植被类型区生长季时空特征。结果显示:近50 a来,内蒙古荒漠区生长季延长最明显,年际波动最大,分别为22 d和13 d;草原区生长季延长约14 d,以生长季初日提前为主(75%),且由东向西延长幅度增加,年际波动加大;而农业、森林区生长季长度分别增加17d与15d,生长季初日提前与终日推迟幅度相差不大,年际波动小。气候变暖背景下生长季延长不仅可以保证农作物具有较充分的生长时间,而且也将促使高产、优质的晚熟作物品种种植范围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植被类型 生长季变化 内蒙古
下载PDF
基于NOAA NDVI和MSAVI研究中国北方植被生长季变化 被引量:74
4
作者 王宏 李晓兵 +2 位作者 李霞 莺歌 符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04-515,共12页
利用1982~1999年的NOAA/AVHRRNDVI和MSAVI指数监测了中国北方植被生长季变化规律,主要内容包括:(1)不同植被类型的生长季变化监测。提取植被的1982~1999年NDVI和MSAVI时间序列,利用阈值法和滑动平均法逐年估测植被类型的生长季... 利用1982~1999年的NOAA/AVHRRNDVI和MSAVI指数监测了中国北方植被生长季变化规律,主要内容包括:(1)不同植被类型的生长季变化监测。提取植被的1982~1999年NDVI和MSAVI时间序列,利用阈值法和滑动平均法逐年估测植被类型的生长季的开始、结束日期及长度。对估测的生长季开始、结束时间和长度进行一次线性拟合,得到了18a中植被生长季的开始、结束日期和长度的线性变化趋势;(2)不同区域的植被生长季变化监测。将中国北方13省、区按纬向划分为32~36°N,36~40°N,40~44°N,44~48°N,48-52°N等5个区域。基于最大变化斜率法估测了不同年份的生长季开始、结束和长度;(3)研究区域植被生长季的空间变化监测。利用曲线拟合出1982~1999年像元对应的空间位置的植被平均生长季变化,然后讨论了多年平均的植被生长季的空间分异规律,并利用一次线性拟合分析了这18a的植被生长季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部分植被类型生长季的开始日期提前,结束日期推迟,而生长季长度延长,提前或推迟的天数不一,如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寒温带山地落叶针叶林。而一些植被类型的生长季并没有表现出这样的趋势,而是开始日期延迟或结束日期推迟,如温带落叶阔叶林。不同纬度带的植被生长季变化监测表明,大部分纬度带植被生长季开始日期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前趋势,生长季结束日期表现出推迟的趋势,整个生长季长度表现出延长的趋势。中国北方植被生长季空间变化研究表明,青海、甘肃、陕南地区的植被生长季开始较早。新疆天山、东北北部、青海、甘肃的部分地区植被生长季结束较早。东北、青海、新疆的大部分地区的植被生长季有明显的延长趋势,整个研究区内有一部分地区的植被生长季长度表现出缩短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MSAVI 生长开始日期 生长结束日期 生长长度 生长季变化趋势
下载PDF
东北半干旱区退化草地土壤温度的日、季变化特征 被引量:18
5
作者 涂钢 刘辉志 董文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41-748,共8页
在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究”支持下,吉林通榆“干旱化和有序人类活动”长期观测实验站于2002年10月建成并正式开始观测,该站也是国际协同加强观测计划(CEOP)观测网中36个地面... 在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究”支持下,吉林通榆“干旱化和有序人类活动”长期观测实验站于2002年10月建成并正式开始观测,该站也是国际协同加强观测计划(CEOP)观测网中36个地面站之一。本文利用2002年10月2005年12月高密度连续观测资料,对退化草地下垫面土壤温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在东北半干旱地区,退化草地0~10cm深处土壤温度日变化明显,20cm处日变化较弱(冬季无明显日变化),50cm以下无日变化;土壤温度0~80cm存在明显的年变化周期,20cm以下位相滞后明显,土壤垂直温度梯度经历一个负→转换期→正→转换期→负的年循环。土壤冻结期约96天。太阳辐射是影响土壤温度长期变化的主要因素;土壤表层温度、湿度的日变化对降水事件的响应因降水强度、时间等的不同而不同。太阳辐射是影响土壤温度长期变化的主要因素;土壤温度对降水事件的响应近似一渐变过程,而土壤湿度相对是一快速的跃变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半干旱地区 退化草地 土壤温度 季变化 降水事件
下载PDF
北京大气甲烷季变化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跃思 王明星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7-164,共8页
近年来北京大气中CH4含量仍在上升 ,但平均增长率已从 1985~ 1989年的 1 76 %·a- 1 ,下降到 1990~ 1997年的 0 50 %·a- 1 ;冬季和夏季两次出现峰值 ,表现出明显的双峰模态季节变化。但北京大气CH4变化的最大特点是年际季... 近年来北京大气中CH4含量仍在上升 ,但平均增长率已从 1985~ 1989年的 1 76 %·a- 1 ,下降到 1990~ 1997年的 0 50 %·a- 1 ;冬季和夏季两次出现峰值 ,表现出明显的双峰模态季节变化。但北京大气CH4变化的最大特点是年际季变化不均一 ,12年中 ,北京大气CH4共计增长185× 10 - 9混和体积比 ,其中冬季增长的贡献为 6 9× 10 - 9混和体积比 ,约占总增长的 37% ;而夏季的增长贡献不足 4 0× 10 - 9混和体积比 ,约占总增长的 2 1%。 90年代以后 ,北京大气CH4增长率进一步减慢 ,主要原因是生物源排放不再增加 ,而非生物源排放量的增长是大气CH4继续增长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增长率 变化 年际季变化 大气
下载PDF
北京大气中异戊二烯的季变化、日变化形式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亮 吴方堃 孟晓艳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0-124,共5页
对2005年北京大气中异戊二烯进行了一年的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异戊二烯体积分数年平均值为0.58×10-9,月平均值为0.1×10-9~1.8×10-9,7月最高,1月最低。春、秋、冬三季,异戊二烯日变化形式呈三峰形,分别在14:00、18:00、0... 对2005年北京大气中异戊二烯进行了一年的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异戊二烯体积分数年平均值为0.58×10-9,月平均值为0.1×10-9~1.8×10-9,7月最高,1月最低。春、秋、冬三季,异戊二烯日变化形式呈三峰形,分别在14:00、18:00、02:00;18:00、02:00、08:00;02:00、10:00、16:00出现峰值;夏季异戊二烯体积分数日变化呈现白天高夜晚低且在14:00出现峰值。夏季异戊二烯源排放主要由生物排放控制,其日变化形式受温度、辐射影响大;春季和秋季异戊二烯源排放受汽车尾气和生物排放共同控制,其日变化形式受汽车尾气影响大,温度、辐射也有一定影响;冬季异戊二烯源排放主要由汽车尾气控制,其日变化形式主要受汽车尾气影响。不同季节北京大气中的异戊二烯体积分数日变化形式与PM2.5浓度日变化形式大致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二烯 季变化 变化 生物排放 汽车尾气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退耕草地土壤稳定入渗率生长季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王长燕 郁耀闯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7-113,共7页
运用双环法,探讨了黄土丘陵区退耕草地土壤稳定入渗率生长季的变化。结果表明:(1)赖草地土壤稳定入渗率在生长季内呈现出"W"型显著的季节变化趋势(P<0.05),紫花苜蓿地土壤稳定入渗率则无显著的生长季变化(P>0.05)。在... 运用双环法,探讨了黄土丘陵区退耕草地土壤稳定入渗率生长季的变化。结果表明:(1)赖草地土壤稳定入渗率在生长季内呈现出"W"型显著的季节变化趋势(P<0.05),紫花苜蓿地土壤稳定入渗率则无显著的生长季变化(P>0.05)。在草地生长季,赖草地土壤稳定入渗率值的变化范围为1.61~4.53 mm·min^(-1),平均值为2.89 mm·min^(-1)。赖草地土壤稳定入渗率最小值出现在抽穗期(1.61 mm·min^(-1)),最大值出现在种子成熟期(4.53 mm·min^(-1))。紫花苜蓿地土壤稳定入渗率值的变化范围为2.12~2.3 mm·min^(-1),平均值为2.23 mm·min^(-1)。紫花苜蓿地土壤稳定入渗率最小值出现在种子成熟初期,在旁枝形成期、开花期和种子成熟末期出现最大值2.3mm·min^(-1)。(2)赖草地与裸地的土壤稳定入渗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紫花苜蓿地与裸地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赖草地的平均土壤稳定入渗率最大(2.89±1.03 mm·min^(-1)),其次是紫花苜蓿地(2.23±0.09 mm·min^(-1));(3)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等土壤属性生长季的变化是影响黄土丘陵区退耕草地土壤稳定入渗率生长季变化的主要因素;(4)利用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等参数可以很好地模拟黄土丘陵区退耕草地土壤稳定入渗率生长季的变化(R2>0.86,NSE>0.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稳定入渗率 退耕草地 生长季变化 土壤物理性质 黄土丘陵区
下载PDF
低频天波远距离传播日、季变化的观测与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田育庶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31-238,共8页
本文给出了1987年6月至1988年9月间在新多对琉璜岛罗兰-C导航发射台的100kHz低频信号一跳天波“影区”传播的日变化与季变化特性所做观测的基本结果并对其做了分析。通过分析揭示出了我国中纬地区低频天波远距离传播日变化、季变化、幅... 本文给出了1987年6月至1988年9月间在新多对琉璜岛罗兰-C导航发射台的100kHz低频信号一跳天波“影区”传播的日变化与季变化特性所做观测的基本结果并对其做了分析。通过分析揭示出了我国中纬地区低频天波远距离传播日变化、季变化、幅度跌落效应与干涉效应的产生机制与变化规律;还揭示了我国中纬地区白天低电离层所具有的双层结构特性:在D层下C层的存在以及它们的某些形态特性与季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天波 变化 季变化 幅度跌落
下载PDF
利用测高卫星观测数据计算全球海平面季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福娟 《地理空间信息》 2007年第5期39-41,共3页
利用了美国宇航局和法国空间局联合公布的Jason-1第1周期至第129周期卫星测高数据,采用共线平差的方法计算了2002年至2005年全球海平面的季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全球海平面高第一、四季度上升,第二、三季度下降,且第三季度下降明显。
关键词 JASON-1 卫星测高 海平面季变化
下载PDF
宜昌市酸雨的年季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海燕 毛成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期213-216,共4页
利用宜昌市1994年1月至2007年2月的酸雨观测月数据文件,分析了酸雨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宜昌市夏季酸雨污染最轻,冬季、春季酸雨污染最重;1998—2006年降水的酸性减弱趋稳;2000—2006年,中雨、大雨、暴雨的洁净程度越来... 利用宜昌市1994年1月至2007年2月的酸雨观测月数据文件,分析了酸雨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宜昌市夏季酸雨污染最轻,冬季、春季酸雨污染最重;1998—2006年降水的酸性减弱趋稳;2000—2006年,中雨、大雨、暴雨的洁净程度越来越差;2001年以前,降水pH值和K值各季节之间的变化和各季节的年际变化明显,有明显的变化周期;2001年以后,降水pH值和K值各季节之间的变化和各季节的年际变化差异均减小,没有明显的变化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PH值 K值 变化 季变化 特征分析 湖北宜昌
下载PDF
福建省四十年气温年季变化的小波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滨 《福建气象》 2002年第2期29-32,共4页
1引言 气候变化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专家指出自十九世纪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3~0.6℃,尤其是近1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幅度之大,已创过去百年来的最高记录,而这其中暖冬尤其明显。从局部地区来看气温的变化也是随着全球... 1引言 气候变化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专家指出自十九世纪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3~0.6℃,尤其是近1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幅度之大,已创过去百年来的最高记录,而这其中暖冬尤其明显。从局部地区来看气温的变化也是随着全球的大环境而变化的,福建省近十年来也经历了异常暖冬、异常凉夏等气温的巨大变化。由于气候变化的多尺度性,导致气候变化极其复杂,其变化无固定的周期性,我们在研究其变化规律时只能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下来研究。目前小波分析的方法正是适应了这种多尺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因此本文应用这种目前较普遍应用的气候诊断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在多尺度下福建省年平均及季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升高 小波分析 福建省 季变化 平均气温 气候变化 气候诊断分析 变化规律
下载PDF
朝阳地区降水量年季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鸣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0年第6期20-22,共3页
利用正交经验函数对朝阳地区年季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朝阳地区年降水量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达到70%,4个季节前3个主成分累积方程方差为55%~75%,均呈现总体变化一致性。除冬季外,各季节降水时空变化与年降水变化具有一致性... 利用正交经验函数对朝阳地区年季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朝阳地区年降水量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达到70%,4个季节前3个主成分累积方程方差为55%~75%,均呈现总体变化一致性。除冬季外,各季节降水时空变化与年降水变化具有一致性,冬季降水总体呈现略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经验函数 降水量 季变化 变化特征 朝阳地区
下载PDF
正交经验函数在降水量年季变化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燕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0年第3期4-5,共2页
正交经验函数可综合考虑地理空间对降雨特征的影响。结合正交经验函数,基于阜新地区1964-2018年降水量数据,对其降水量年季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阜新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变幅为63%,总体呈现递增变化,但增幅较小。夏季降水空间变化... 正交经验函数可综合考虑地理空间对降雨特征的影响。结合正交经验函数,基于阜新地区1964-2018年降水量数据,对其降水量年季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阜新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变幅为63%,总体呈现递增变化,但增幅较小。夏季降水空间变化最为明显,且东部递增幅度较大,南部呈递减趋势,空间上总体呈现相反变化。冬季各区域降水量总体递减,空间变化较为一致。研究成果对于阜新地区旱涝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经验函数 降水量 季变化特征 空间变化分析
下载PDF
四季变化与养生
15
作者 贺光文 《今日科苑》 2000年第12期30-30,共1页
在人类繁衍生息的这个星球上,人们的生活与大气状态无疑有着密切的关系,天气、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人们的生理和心理活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重视天气、气候的变化,越来爱惜生命,珍惜健康,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哪么,天气、气候... 在人类繁衍生息的这个星球上,人们的生活与大气状态无疑有着密切的关系,天气、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人们的生理和心理活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重视天气、气候的变化,越来爱惜生命,珍惜健康,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哪么,天气、气候及四季变化与房事养生有什么关系呢?祖国医生强调:“人与天地相参与,与日月相应也”。天地相交而生万物。男女相交而生子女。明确地指出了人体健康与大自然的协调关系,即使人体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应同步。因此,随自然界的天气、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影响 气候变化 季变化 养生 生活质量 天气 大气状态 人体健康 心理活动 自然环境
下载PDF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长季热量平衡变化特征 被引量:29
16
作者 关德新 吴家兵 +5 位作者 王安志 赵晓松 金明淑 徐浩 戴冠华 何秀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828-1832,共5页
根据长白山阔叶红松林 2 0 0 1年 5月下旬至 10月上旬微气象梯度观测资料和辐射、土壤热通量资料 ,用波文比 -能量平衡方法 (BREB方法 )计算了森林的显热通量和感热通量 ,并计算了森林大气和植被体的储热量 ,分析了阔叶红松林热量平衡... 根据长白山阔叶红松林 2 0 0 1年 5月下旬至 10月上旬微气象梯度观测资料和辐射、土壤热通量资料 ,用波文比 -能量平衡方法 (BREB方法 )计算了森林的显热通量和感热通量 ,并计算了森林大气和植被体的储热量 ,分析了阔叶红松林热量平衡各项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结果发现 ,热量平衡 (净辐射 )与太阳总辐射呈线性关系 ;热量平衡各项都与净辐射有相同的日变化特征 ,为昼正夜负的曲线 .各项的绝对值一般表现为净辐射 >潜热通量 >感热通量 >储热变化 .受日照时间的影响 ,6~ 10月各分量正值的日持续时间逐渐缩短 .月平均结果 ,白天净辐射 6月份最大 ,10月上旬最小 ,变化于 0~ 5 2 7W·m-2 ,夜间的净辐射在 0~ - 12 1W·m-2 .潜热通量白天和夜间分别在 0~ 4 4 1、0~ - 81W·m-2 ,感热通量昼夜分别在 0~80、0~ - 2 6W·m-2 .储热变化则为 0~ 4 4、0~ - 2 6W·m-2 .白天潜热通量占净辐射的比例 8~ 10月逐渐下降 ,而感热通量和储热变化的比例 9~ 10月明显上升 ,特别在严霜后 2~ 3d ,出现潜热通量比例突减、感热通量比例突增的现象 .文中还对通量观测仪器、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量平衡 潜热 感热 储热量 变化 生长季变化
下载PDF
黄土塬区麦田CO_2通量季节变化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双江 刘文兆 +5 位作者 高桥厚裕 桧山哲哉 福岛义宏 李志 刘志红 张红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87-1992,共6页
利用涡度相关法对黄土塬区小麦地CO2通量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麦CO2通量日变化与生育期、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温度密切相关。(2)小麦各生育期CO2的平均日收支由大到小依次为拔节孕穗期>返青期>起身期>抽穗期>... 利用涡度相关法对黄土塬区小麦地CO2通量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麦CO2通量日变化与生育期、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温度密切相关。(2)小麦各生育期CO2的平均日收支由大到小依次为拔节孕穗期>返青期>起身期>抽穗期>成熟期>灌浆期>出苗分蘖期>越冬期。(3)白昼CO2通量与光合有效辐射在出苗分蘖期、起身期、成熟期几乎不相关,在灌浆期低度相关,在其他生育期内都达到了显著相关。CO2通量与夜间2cm土壤温度在越冬、起身、拔节孕穗期显著相关,其他5个生育期内为低度相关。(4)小麦收割后表现为碳源,各天具体状况与前一天是否降雨、当天的天气状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通量 涡度相关法 黄土塬区 变化 季变化 CO2收支
下载PDF
近14年西南地区植被季节变化及与气候关系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国斌 张勃 +2 位作者 王东 季定民 王国强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9-95,共7页
针对我国西南地区植被对气候的适应性及对气候反馈的问题,基于1999~2012年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结合同期气温和降水资料,探究该区主要植被类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式。运用GIS和RS技术,采用最大值合成和变化斜率法,从季节尺度分析该区近1... 针对我国西南地区植被对气候的适应性及对气候反馈的问题,基于1999~2012年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结合同期气温和降水资料,探究该区主要植被类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式。运用GIS和RS技术,采用最大值合成和变化斜率法,从季节尺度分析该区近14年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与气温、降水关系。结果表明:1)近14年该区植被覆盖度四季均呈现增加趋势,其中春季增加速率最快(8.7%/10a)、趋势最为显著(P〈0.001),秋季次之,夏季最小(4%/10a)。2)该区植被以生长季提前为主要特征,气温是影响生长季提前的主要自然因素,降水增加则促使生长季振幅增大。所有植被类型(除农林交错植被)均表现为生长季提前,农林交错植被以生长季延长为主要特征。3)植被覆盖度增加以春季为主的区域面积最大(47.39%),分析表明生长季提前是该区植被对近14年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响应方式,但这种季节响应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若尔盖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西部及广西丘陵大部的植被主要表现为生长季提前,而四川盆地和广西丘陵中部、及云贵高原中东部表现为生长季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植被 生长季变化 NDVI 气候因素 西南地区
下载PDF
乌梁素海水质富营养化评价及其年季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23
19
作者 李畅游 高瑞忠 +1 位作者 刘廷玺 任春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5年第2期11-15,共5页
运用均匀随机数以富营养化等级评价标准产生建模样本和验证样本,利用实码加速遗传算法(RAGA)优化Sheperd水质评价模型中的参数,建立了Sheperd-RAGA富营养化等级评价模型,据此计算了乌梁素海1996~2003年夏初、仲夏、秋末3个时点的富营... 运用均匀随机数以富营养化等级评价标准产生建模样本和验证样本,利用实码加速遗传算法(RAGA)优化Sheperd水质评价模型中的参数,建立了Sheperd-RAGA富营养化等级评价模型,据此计算了乌梁素海1996~2003年夏初、仲夏、秋末3个时点的富营养化等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乌梁素海富营养化等级的年季动态变化特征以及与富营养化主控因子之间的影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水质评价 季变化 乌梁素海
下载PDF
胶州湾水母类生态的初步研究Ⅰ.群落结构及其年季变化 被引量:12
20
作者 马喜平 孙松 高尚武 《海洋科学集刊》 CAS 2000年第1期91-99,共9页
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表明,水母类在某些近岸海域或半封闭型海湾,如美国的Narragansett湾和Cheseapeake湾,加拿大的新斯科舍省沿岸和Kulleet湾,德国的Kiel湾等,是影响浮游动物种群数量和鱼类补充量的重要因子(Denson,1982;Matsakis,et al.,... 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表明,水母类在某些近岸海域或半封闭型海湾,如美国的Narragansett湾和Cheseapeake湾,加拿大的新斯科舍省沿岸和Kulleet湾,德国的Kiel湾等,是影响浮游动物种群数量和鱼类补充量的重要因子(Denson,1982;Matsakis,et al.,1991;Purcell,et al.,1990,1994;Schneider,et al.,1998)。由于以上海域食物丰富,海流对水母类的驱散作用较小,而且为水螅体提供了底栖生活的附着条件,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水母类 群落结构 管水母 季变化 浮游动物 年际变化 种类组成 相异性 半封闭型海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