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海堂拟和诗创作的诗法宗尚及其诗学意义
1
作者 魏雨柔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1-45,91,共6页
拟和诗是广州学海堂诗歌课艺中不容忽视的构成要素。它以杜韩苏黄四人作为摹拟的主要标尺,承袭其务求争新出奇、擅长点化铸造、讲求章法布局的“诗法”。在运用各类典故与稀见字面来遵循以学为诗、以故为新的学术路径的同时,也具有包容... 拟和诗是广州学海堂诗歌课艺中不容忽视的构成要素。它以杜韩苏黄四人作为摹拟的主要标尺,承袭其务求争新出奇、擅长点化铸造、讲求章法布局的“诗法”。在运用各类典故与稀见字面来遵循以学为诗、以故为新的学术路径的同时,也具有包容通变的学术理念,“黄雀在后”的又一重视角、主题的拓宽与改写、论述的补充和完善使学海堂的拟和诗得以在传统“诗法”轨迹上臻于至善,使其成为“宗宋派”一脉之传衍创变的继承者、促进宗唐界宋门庭观念消解的推动者、广州文化场域诗学体系建构的参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海堂 拟和诗 诗法 学海堂集》
下载PDF
学海堂与晚清岭南词坛考论
2
作者 莫岸洪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48-61,共14页
学海堂词人群体指的是学海堂师生或因地缘、血缘、学缘而参与学海堂词学活动的词人集团。由于其成员之间在地缘、血缘、学缘上的密切联系以及学海堂崇尚“实学”的词学价值观,注重朴学课业的词学养成和稼轩词风的受容与宗奉先贤的审美导... 学海堂词人群体指的是学海堂师生或因地缘、血缘、学缘而参与学海堂词学活动的词人集团。由于其成员之间在地缘、血缘、学缘上的密切联系以及学海堂崇尚“实学”的词学价值观,注重朴学课业的词学养成和稼轩词风的受容与宗奉先贤的审美导向,使学海堂词人群体的词作和词学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创作上继承岭南先贤崔与之、李昴英等词家创辟的“雄健”岭南词风,拓展词体纪史言志的功能,也因为受浙派和常派词风的影响,呈现“清雅”和“雄健”并存的特色;理论上“推尊词体、重视词律”,在词作和词学上具有浓郁的词史意识和学人本色。学海堂词人群体人数众多,在晚清传承流衍不断,成就卓著,在晚清词史上起到引领粤词及岭南词学的兴盛与转向的作用,其对晚清词坛及整个近代词坛的功绩不可磨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海堂 词人群体 晚清 岭南词坛
下载PDF
诂经精舍、学海堂中的词义训诂教育及其价值
3
作者 程嫩生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2期139-149,共11页
诂经精舍、学海堂是清代著名学者阮元分别在杭州、广州创建的两所重要书院。这两所书院都重视词义训诂教育,其词义训诂教育成果体现在各自的课艺集中。这两所书院师生在词义训诂方面善于使用以形索义、因声求义、文例证义的方法:通过以... 诂经精舍、学海堂是清代著名学者阮元分别在杭州、广州创建的两所重要书院。这两所书院都重视词义训诂教育,其词义训诂教育成果体现在各自的课艺集中。这两所书院师生在词义训诂方面善于使用以形索义、因声求义、文例证义的方法:通过以形索义来求得词的本义、辨析近义词以及校勘文字,通过因声求义来破通假、探语源,通过文例证义来作比较研究而求得词义确解。诂经精舍、学海堂重视质疑问难的教学方式,对词义训诂的不同观点兼收并蓄,有利于开发生徒的智慧,提高生徒独立思考的能力。诂经精舍、学海堂中的词义训诂教育价值不小,关注清代训诂学的当今学者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元 诂经精舍 学海堂 词义训诂教育 价值
下载PDF
论学海堂“学长制”教学管理模式
4
作者 潘华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92-96,共5页
学海堂是晚清时期广东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它不设山长(类似于校长),只设学长(类似于首席教授),由学长轮流代行校长职责,在当时的官办学堂中独树一帜。其“学长制”教学管理模式与“教授治校”本质特征一致,是中国本土传统书院模式的“... 学海堂是晚清时期广东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它不设山长(类似于校长),只设学长(类似于首席教授),由学长轮流代行校长职责,在当时的官办学堂中独树一帜。其“学长制”教学管理模式与“教授治校”本质特征一致,是中国本土传统书院模式的“教授治校”。学界一般认为中国的“教授治校”始于京师大学堂,而学海堂的“学长制”将中国“教授治校”的起始时间提前了大半个世纪。此管理模式由八位学长组团对学堂进行轮值管理,摒弃为科举办学的目的,由学长按其研究所长进行细分科目教学,培养实学人才,走出一条独特办学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海堂 学长制 教授治校 教学管理
下载PDF
邹伯奇与学海堂述论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志国 倪根金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5-142,共8页
邹伯奇是近代中国现代数理科学的先行者。学海堂作为当时广东学术文化活动的中心,邹伯奇与之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出任学海堂的学长,担任算学科老师,培养专门人才;而且在学海堂遭受危难之际伸出援助之手,抢救和保存山堂所藏书板,又力促... 邹伯奇是近代中国现代数理科学的先行者。学海堂作为当时广东学术文化活动的中心,邹伯奇与之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出任学海堂的学长,担任算学科老师,培养专门人才;而且在学海堂遭受危难之际伸出援助之手,抢救和保存山堂所藏书板,又力促学海堂的复建。在邹伯奇的一生当中,与学海堂张维屏、陈澧、陈璞、金锡龄、谭莹、黄培芳等多位学长都有着密切的交往,彼此之间互相砥砺,切磋学问,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伯奇 学海堂 陈澧
下载PDF
清代学海堂中的小学教育与小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海燕 程嫩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6-160,共5页
阮元任两广总督期间创建学海堂,学海堂从事经史、小学以及文学教育,不课试科举文,其中,小学教育是一项重要内容。学海堂通过解、考、说、释、跋以及阐述小学经典著作的体例或者增补小学经典著作的内容等形式,来进行小学教育与小学研究,... 阮元任两广总督期间创建学海堂,学海堂从事经史、小学以及文学教育,不课试科举文,其中,小学教育是一项重要内容。学海堂通过解、考、说、释、跋以及阐述小学经典著作的体例或者增补小学经典著作的内容等形式,来进行小学教育与小学研究,包括文字、音韵、训诂各个方面,涉及经、史、子、集多种门类。为了配合小学教育,学海堂重视咏物题材的诗赋训练。此外,不少诗文课艺附有有关内容的解释。学海堂不立山长,而是设立八名学长,很多学长精通小学,通过教育培养出一些有着较高小学素养的生徒,有力地推动了广东语言学的发展,也有力地促进了清代考据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海堂 小学教育 小学研究 咏物诗赋 广东语言学 清代考据学
下载PDF
科考与经解——诂经精舍、学海堂的设置与运思 被引量:8
7
作者 於梅舫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89,共14页
嘉道时期,阮元先后在杭州、广州创办诂经精舍、学海堂,规定只课经解辞赋,不试时文。稍后的仿效者或晚近的研究者,大都以为阮元意在远离科举,以振兴经解之学。这与其本意颇有距离。阮元通过科考相关活动,抬升与经史学问关系更为紧密的二... 嘉道时期,阮元先后在杭州、广州创办诂经精舍、学海堂,规定只课经解辞赋,不试时文。稍后的仿效者或晚近的研究者,大都以为阮元意在远离科举,以振兴经解之学。这与其本意颇有距离。阮元通过科考相关活动,抬升与经史学问关系更为紧密的二三场经解策论的地位,引人入于经解之学。诂经、学海专课经解辞赋不课时文,与科考重二三场轻头场一一对应,正是同一运思的不同显现。在此前后,阮元组织士子编撰《经籍籑诂》等书籍,确立治经的规矩与法式,奠立并扩张阮氏经解之学。相关诸事关系阮元的学术抱负与趣向,影响之后浙粤乃至全国学术的走向,乃晚近学术史一大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元 科考 经解 诂经精舍 学海堂
下载PDF
岭南学海堂书院的文学教学 被引量:10
8
作者 宋巧燕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1-105,共5页
学海堂是阮元创办的书院 ,虽然崇尚汉学 ,但文学教学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其文学教学有明显的朴学倾向 :受阮元骈文理论的影响 ,注重骈文的教学和研究 ;营造文学创作的氛围 ,注重雅集。
关键词 学海堂书院 文学教学 骈文 雅集 文学创作教学目的 课程设置
下载PDF
清代书院文学教育制度述论——以诂经精舍、学海堂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5
9
作者 宋巧燕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5-149,共5页
在清代各种书院类型中,以诂经精舍、学海堂为代表的博习经史词章类书院,体现了清代学风和学术思想的特色,因而研究清代书院的文学教育制度,以诂经精舍和学海堂为考察对象,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突出的典型性。两书院的文学教育制度体现为... 在清代各种书院类型中,以诂经精舍、学海堂为代表的博习经史词章类书院,体现了清代学风和学术思想的特色,因而研究清代书院的文学教育制度,以诂经精舍和学海堂为考察对象,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突出的典型性。两书院的文学教育制度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办学宗旨上明确推崇纯正高雅的古体诗词文赋;二,在文学教育实施过程中,两书院的考课制度最为完善和严密;三,学生自学、教师讲授、师生讨论,是两书院文学教育制度中最根本有效的教育方式;四,雅集是两书院文学教育制度中最符合文人习性的一种教育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书院 诂经精舍 学海堂 文学教育 制度
下载PDF
诂经精舍、学海堂两书院的骈文教学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巧燕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19,共6页
和阮元倡导的"文、笔"骈文理论相呼应,诂经精舍和学海堂两书院非常重视骈文教学。诂经精舍、学海堂两书院所选教师和学生,多是骈文高手;骈文是两书院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两书院的骈文写作有以下的特点:骈文中赋体占据重要比重... 和阮元倡导的"文、笔"骈文理论相呼应,诂经精舍和学海堂两书院非常重视骈文教学。诂经精舍、学海堂两书院所选教师和学生,多是骈文高手;骈文是两书院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两书院的骈文写作有以下的特点:骈文中赋体占据重要比重,学海堂多作古赋,诂经精舍多作律赋;常用骈文拟写序跋、读书志、碑、记等各种应用文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院 诂经精舍 学海堂 骈文
下载PDF
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晚清学海堂文学教学 被引量:3
11
作者 翁筱曼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0-174,共5页
晚清学海堂以经史考据和辞赋为教学内容,其文学教学特色鲜明,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利用,充分体现了学海堂的地域文化身份。这种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教学策略在晚清岭南的凸显,是时代裂变之际地方"乡土"认同和"国家"观念... 晚清学海堂以经史考据和辞赋为教学内容,其文学教学特色鲜明,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利用,充分体现了学海堂的地域文化身份。这种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教学策略在晚清岭南的凸显,是时代裂变之际地方"乡土"认同和"国家"观念重构的投射,亦是历代岭南士人"吾粤"认同不断深化与自觉的表现,是学海堂身兼书院与地方学术共同体的身份驱使下的文化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海堂 文学教学 地域认同 文学地理学
下载PDF
晚清学海堂文学教学与先贤宗奉情结 被引量:2
12
作者 翁筱曼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6-161,164,共6页
在岭南诗学发展过程中,先贤宗奉情结根深蒂固,这种宗奉前贤的方式,是一乡之人地域意识的集体投射。作为晚清岭南的著名书院,学海堂通过在文学教学中渗透和加深这种先贤典范的力量,深化了士子的地域认同和文化精神。
关键词 学海堂 文学教学 先贤宗奉 岭南诗学
下载PDF
阮元创办学海堂之因初探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铁柱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3-96,共4页
学海堂使广东在19世纪从文化的边缘地带变成学术运动的中心。通常学者将学海堂的作用归功于阮元,但是对于其创建学海堂的原因的解释却大多留于片面。阮元身兼思想家、学者、官员以及学术资助者四重身份,又身处乾隆晚期到道光早期清代开... 学海堂使广东在19世纪从文化的边缘地带变成学术运动的中心。通常学者将学海堂的作用归功于阮元,但是对于其创建学海堂的原因的解释却大多留于片面。阮元身兼思想家、学者、官员以及学术资助者四重身份,又身处乾隆晚期到道光早期清代开始衰落之际。其各个角色对时代的回应给我们提供了解读学海堂创建原因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元 幕府 学海堂
下载PDF
诂经精舍、学海堂两书院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巧燕 张承刚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11-116,160,共7页
诂经精舍和学海堂两书院是清代著名学者、官员阮元所创建,在清代书院教育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关注两书院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对两书院的研究在建国前突出表现在文献资料的梳理、保存与挖掘上,为后来的学者深入考察和关注... 诂经精舍和学海堂两书院是清代著名学者、官员阮元所创建,在清代书院教育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关注两书院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对两书院的研究在建国前突出表现在文献资料的梳理、保存与挖掘上,为后来的学者深入考察和关注两书院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成果依据和研究基础;建国以后专门针对诂经精舍、学海堂的研究成果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21世纪以来关于两书院的专题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在关于书院、清代学术和阮元研究专著中常论及诂经精舍与学海堂,也是两书院研究重要的学术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诂经精舍 学海堂 书院 综述
下载PDF
苏轼与岭南文学——由清代学海堂之文学教学谈起 被引量:2
15
作者 翁筱曼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6期50-55,共6页
清代岭南著名书院学海堂的文学教学对岭南文学有重要意义,给合相关的著述和史料,分析其文学教学的课题课卷中所呈现出来的,师法苏轼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进一步探讨苏轼■粤对岭南文学的丰富和拓展。
关键词 苏轼 岭南文学 学海堂 文学教学
下载PDF
晚清学海堂文人群体群聚组合的地域因缘 被引量:2
16
作者 翁筱曼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57-63,95,共7页
围绕着学海堂聚合起来的学海堂文人群体,确立了新的身份认同与主流文化圈的构成,象征着晚清广东学术格局的新变。在学海堂文人群体群聚组合的过程中,地域的纽带是铺展和联结起这一群学人最为天然且坚韧的因素。考察学海堂人的籍贯、师... 围绕着学海堂聚合起来的学海堂文人群体,确立了新的身份认同与主流文化圈的构成,象征着晚清广东学术格局的新变。在学海堂文人群体群聚组合的过程中,地域的纽带是铺展和联结起这一群学人最为天然且坚韧的因素。考察学海堂人的籍贯、师从、交游等,归结出地缘、血缘、学缘这三个基本的因缘关系,探析地域机缘生发的牵绊对于学海堂文人群体聚合与发展产生的影响,并借此一窥晚清省城学术文化生态的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学海堂 文人群体 地域因缘
下载PDF
诂经精舍和学海堂的朴学教学 被引量:3
17
作者 宋巧燕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07-111,共5页
阮元创办的诂经精舍和学海堂两书院以朴学教学为宗旨,不同于当时专为科举而设的其它书院,教学内容以经史考据学为主,兼及文学等其它学科,而两书院的文学教学有着明显的朴学特色;两书院延请朴学名家入院教学,选择志在实学、有实学基础的... 阮元创办的诂经精舍和学海堂两书院以朴学教学为宗旨,不同于当时专为科举而设的其它书院,教学内容以经史考据学为主,兼及文学等其它学科,而两书院的文学教学有着明显的朴学特色;两书院延请朴学名家入院教学,选择志在实学、有实学基础的学生入院肄业;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朴学基本功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诂经精舍 学海堂 朴学教学
下载PDF
清末学海堂与科举的关系新解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瑜瑜 《教育与考试》 2009年第6期49-52,78,共5页
清末学海堂在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课内容和方式以及专科肄业生制度四个方面体现了其不以科举为目的的教学方式,而仅把科举作为向国家输送人才的手段。学海堂与科举的关系对于如何处理教育与高考关系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学海堂 教学方式 科举 高考
下载PDF
清代著名高等学府学海堂的教学特色 被引量:1
19
作者 苏启敏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20-22,共3页
本文着重介绍清代著名高等学府学海堂的教学实践及其特色,目的在于,通过论述,一方面勾画出学海堂教学区别于旧式书院的创新意义,另一方面,为当代高等教育的教学活动提供某些值得借鉴之处。
关键词 清代 高等学府 学海堂 教学特色
下载PDF
谈谈广州学海堂的首任八位学长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琳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8年第12期166-167,共2页
[]学海堂是清朝道光年间广州著名的书院,由时任两广总督的阮元创办,曾一度成为广州的学术中心。与其他书院有明显不同之处是,在教学内容上,学海堂不授举业,以经古学课士、专勉实学;另外,在体制上创新,改书院山长负责制为学长集体负责制... []学海堂是清朝道光年间广州著名的书院,由时任两广总督的阮元创办,曾一度成为广州的学术中心。与其他书院有明显不同之处是,在教学内容上,学海堂不授举业,以经古学课士、专勉实学;另外,在体制上创新,改书院山长负责制为学长集体负责制。阮元在离任广州前夕,颁布《学海堂章程》,于第一条指定了学海堂的首任八位学长,与其他省会大书院聘请进士或翰林院学士为山长相比,学海堂学长在科举上表现平平,八人多是举人,还有贡生,那么到底什么是学海堂选拔学长的标准呢?本文试从学术、政治方面来考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海堂 首任学长 广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