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宇宙本体论与本体宇宙论——兼论朱子对《太极图说》的诠释 被引量:9
1
作者 丁为祥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49,共10页
在中国哲学中,宇宙论与本体论代表着人们对生存世界两种不同的把握方式。一般说来,宇宙论是以实然存在及其时空形式的角度指谓生存世界;本体论则以超越时空、超越聚散存亡的角度来概括这个生存世界。至于宇宙本体论与本体宇宙论,则指宇... 在中国哲学中,宇宙论与本体论代表着人们对生存世界两种不同的把握方式。一般说来,宇宙论是以实然存在及其时空形式的角度指谓生存世界;本体论则以超越时空、超越聚散存亡的角度来概括这个生存世界。至于宇宙本体论与本体宇宙论,则指宇宙论与本体论两种不同的结合方式,所谓宇宙本体论是指沿宇宙论进路所形成的本体,但却必然包含着一定的由已知推及未知的弊端;而所谓本体宇宙论,则是通过先确立本体,从而形成在本体之观照、统摄下的宇宙论。在从汉唐到宋明的思想演变中,有无本体论视角构成了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而朱子关于理气关系的规定,则既上承孔子对仁礼关系的思考,从而使其哲学成为一种标准的本体宇宙论;同时,他又通过对周敦颐《太极图说》之本体宇宙论的定性与诠释,从而又使其哲学带上了宇宙本体论的特色,朱子由此成为汉宋学术之集大成者。但朱子本体宇宙论与宇宙本体论的矛盾,又为人们提出了一个本体论究竟应当如何确立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本体 本体宇宙 朱子 《太极图说》
下载PDF
宗密一心二门思维模式与濂溪宇宙本体论建构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煌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0-78,共9页
濂溪哲学是以儒家为立场三教融合的结果,然而三教融合理论的奠基人却是宗密。宗密学说以一心二门为思维模式,贯心性理气为一体,熔儒、释、道三家为一炉,建构出本始纵横的理论结构。濂溪以此为理论基础开创理学的宇宙本体论:援其融合心... 濂溪哲学是以儒家为立场三教融合的结果,然而三教融合理论的奠基人却是宗密。宗密学说以一心二门为思维模式,贯心性理气为一体,熔儒、释、道三家为一炉,建构出本始纵横的理论结构。濂溪以此为理论基础开创理学的宇宙本体论:援其融合心性有无的"空一寂一知"模式立儒家心性合一之诚体;依其融通性相体用、动静染净的"真如一藏识"上下二层构架建天人理性合一的二层心性说;采其一多相摄、会通性相的四德流行说构儒家气性合一的宇宙论。总之,濂溪以宗密"本乎一心"而"始于一气"的"本始"结构为统领,以纵生横含的体用架构为大纲,建构理学的"一心二门"宇宙本体论,即以"诚"为"一心"开"静无而动有"二门和"无极而太极"二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密 一心二门 濂溪 宇宙本体
下载PDF
“究天人之际”——中国史学“宇宙本体论”的失落及其现代重构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天保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2-136,共5页
上古时代"巫史同源",天人相与的大主题,即是史家的份内事;本体论上的探讨,虽朴拙,但坚守之。文字盛世后,一是史以文存,"文史不分";二是经学独尊,史附于经。受此两股变动之冲击,史学日渐把守不住本体论上的向度——... 上古时代"巫史同源",天人相与的大主题,即是史家的份内事;本体论上的探讨,虽朴拙,但坚守之。文字盛世后,一是史以文存,"文史不分";二是经学独尊,史附于经。受此两股变动之冲击,史学日渐把守不住本体论上的向度——先是让"天人之事"陷入汉唐谶纬神学之股掌,后又转手令其沦为宋明理学之专利。迄至近世,史学"科学化"急流勇进,但偏好"阶级关系"之时代倾向,又让史学诸家讳言天人。相反,受近现代"人本主义"激变的史学思潮,重人轻天,终让"天人和合"之史学本体论传统,卒成绝响。故此,21世纪的"大众化"史学,基于"人性论"层面上的已有成就,重建宇宙本体论,它既要引入科学的"天命观",和合天人;又要培育起基层民众的公共意识,推进公共历史学的现代发展;更要"送史下乡",启蒙乡村,合理改写中国民间的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 天人关系 宇宙本体 人性论
下载PDF
“道”:“绝对虚空”与“宇宙密码”的混成——对老子宇宙本体论的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翁银陶 《中州学刊》 CSSCI 2000年第2期66-70,共5页
老子宇宙本体论中的“道”是由绝对虚空与宇宙密码混融而成的。绝对虚空与宇宙密码是绝对的存在、绝对的无、绝对的大。绝对虚空的“大”表现为无边无际 ,宇宙密码的“大”则表现为无处不在。绝对虚空与宇宙密码是非物质的 ,因为二者都... 老子宇宙本体论中的“道”是由绝对虚空与宇宙密码混融而成的。绝对虚空与宇宙密码是绝对的存在、绝对的无、绝对的大。绝对虚空的“大”表现为无边无际 ,宇宙密码的“大”则表现为无处不在。绝对虚空与宇宙密码是非物质的 ,因为二者都是绝对的无 ,而且也是非精神的 ,因为二者都不蕴含是非准则、价值判断。它们共同创造宇宙万物 ,绝对虚空为宇宙万物提供生存活动空间 ,而宇宙密码则决定该物所属种类、外在形貌及内在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 绝对虚空 宇宙密码 老子 宇宙本体
下载PDF
中国古典美学宇宙本体论的哲学探源 被引量:3
5
作者 樊波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6期98-102,共5页
关键词 中国哲学 中国古典美学 宇宙本体 黑格尔 西方哲学 宇宙万物 宇宙 中心范畴 “是” 哲学范畴
下载PDF
朱熹对周敦颐宇宙本体论的继承与改造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代湘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4-28,共5页
朱熹的宇宙本体论是对周敦颐学说的继承和改造。朱熹将周敦颐哲学中形而下的“太极”提升为形而上的本体 ,并对其内容作了重大改造。周敦颐的无极和太极的关系相当于朱熹的理气关系 ,其动静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动静 ,即显与隐、实现与不实现。
关键词 朱熹 周敦颐 宇宙本体 继承 改造 理气关系 "太极" 本体
下载PDF
宇宙本体论·理性本体论·人类学本体论——西方悲剧理论嬗变新探 被引量:1
7
作者 郭玉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7,共7页
西方哲学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宇宙本体论、理性本体论和人类学本体论三个阶段 ,其美学和悲剧理论也进行了同样的嬗变过程。西方哲学和美学的发展历程证明 ,只有在马克思。
关键词 西方 悲剧理论 宇宙本体 理性本体 人类学本体
下载PDF
“有生于无”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宇宙本体——兼论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8
作者 魏义霞 《理论与现代化》 2003年第5期57-61,共5页
“有生于无”是中国古代本体哲学的重要命题,道家、玄学和宋明理学都曾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论证了这一命题。正是各个流派千差万别、迥然相异的具体解释和界定,使“有生于无”成为中国古代哲学共同的话语结构和表述方式。“有生于无”的出... “有生于无”是中国古代本体哲学的重要命题,道家、玄学和宋明理学都曾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论证了这一命题。正是各个流派千差万别、迥然相异的具体解释和界定,使“有生于无”成为中国古代哲学共同的话语结构和表述方式。“有生于无”的出现,与中国古代哲学推崇的宇宙本体及其特征密切相关,是朦胧抽象、大而化之的宇宙本体派生万物的逻辑展开和具体运作。“有生于无”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共同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流露出中国古代哲学一贯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生于无 中国古代哲学 宇宙本体 思维方式 价值取向
下载PDF
老子宇宙本体“道”探源
9
作者 陈维荣 《甘肃高师学报》 2002年第1期53-56,共4页
根据较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春秋时期人们思维所能达到的深度 ,可从老子“道”论的内在逻辑、老子与道教联系导出 :老子宇宙本体“道”来源于其养生实践中的神秘的精神体验。此结论得到道教徒养生实践精神体验和现代内养功知识的支持 。
关键词 老子 宇宙本体 "道"论 精神体验 中国古代哲学 养生实践 现代内养功
下载PDF
董仲舒宇宙本体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佳哲 《衡水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0-12,9,共4页
董仲舒的哲学被称为天的哲学,但对于董仲舒哲学中宇宙本体的探讨,学术界历来存在有"天""元"两种不同的观点。董仲舒哲学思想中的"天"满足了中国古代哲学对于宇宙本根的要求,是董仲舒思想中真正的宇宙本体。
关键词 董仲舒 哲学思想 宇宙本体
下载PDF
道:宇宙本体与价值论的统一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明武 《中州学刊》 CSSCI 2003年第1期142-143,共2页
做人必须遵守一定的规矩。制定这个规矩到底应该以什么为参照坐标 ?《周易》与其他几部重要经典有个一致的结论 ,即价值标准应该以生生之源为参照坐标。生生之源 ,在《周易》里被表述为自然存在的道。道在《周易》《论语》《道德经》里... 做人必须遵守一定的规矩。制定这个规矩到底应该以什么为参照坐标 ?《周易》与其他几部重要经典有个一致的结论 ,即价值标准应该以生生之源为参照坐标。生生之源 ,在《周易》里被表述为自然存在的道。道在《周易》《论语》《道德经》里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天地万物从这里发源 ,人的价值标准从这里诞生。老子主张“人法道” ;孔子说“朝闻道 ,夕死可矣” ,价值至境与宇宙本体在《周易》与儒、道两家的文化里是统一的。如何做人有一个价值判断问题 ,如何做事也有一个价值判断问题。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内 ,同样有一个“该不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本体 价值
下载PDF
先秦思想史中的“气”与宇宙本体
12
作者 张运华 《管子学刊》 1993年第4期47-50,共4页
气,作为哲学范畴、具有哲学意味始于西周末年伯阳父用阴阳之气论三川地震。他说:“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这里,伯阳父用“气”
关键词 宇宙本体 五行 气一元论 精气说 春秋时期 哲学范畴 物质性 管子 自然界 六气
下载PDF
从“宇宙本体”到“系统哲学”——刘述先对“理一分殊”的现代阐释
13
作者 黎汉明 《科技视界》 2015年第26期176-176,共1页
"理一分殊",最早由北宋理学家程颐提出,他将儒家的"仁体"视为"万物的本体",这一解释道出了儒家哲学的宇宙本体论色彩,也为儒家人伦道德找到了形而上依据。此后的宋儒理学者诸如周敦颐、朱熹等,他们对理... "理一分殊",最早由北宋理学家程颐提出,他将儒家的"仁体"视为"万物的本体",这一解释道出了儒家哲学的宇宙本体论色彩,也为儒家人伦道德找到了形而上依据。此后的宋儒理学者诸如周敦颐、朱熹等,他们对理一分殊的释义,也基本离不开宇宙本体论的框架。不同于宋儒理学者,刘述先从"系统哲学"的思路去阐释"理一分殊","理一"不能脱离"分殊",只有以动态的、发展的、有机的整体观去把握"理一分殊",才能在现代社会中为传统的儒家思想找到合理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一分殊 宇宙本体 形而上 系统哲学 刘述先
下载PDF
老子的宇宙本体美学观及其对后世文艺美学的影响
14
作者 潘繁生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9-233,共5页
"自然"、"无"、"虚静"是老子宇宙本体论美学观的核心内容;老子的"无"是中国古代艺术精神的哲学根据,"虚静"是中国古代诗性思维。老子的宇宙本体论美学观对后世文艺美学精神产生了深... "自然"、"无"、"虚静"是老子宇宙本体论美学观的核心内容;老子的"无"是中国古代艺术精神的哲学根据,"虚静"是中国古代诗性思维。老子的宇宙本体论美学观对后世文艺美学精神产生了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宇宙本体美学观 文艺美学 影响
下载PDF
历史个体与宇宙本体——《鲁迅的文化价值观》导论
15
作者 王乾坤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2年第9期4-11,共8页
思维方式是一个人展开自己的内在轴心或枢纽。从释义的角度讲,它又是研究者把握研究对象的锁钥。本书立足点的敲定,曾受益于鲁迅的思维方式;本书的写作准备、中心立意乃至结构谋篇,都是在对思维方式的追问中完成的。因此,本书尽管无意... 思维方式是一个人展开自己的内在轴心或枢纽。从释义的角度讲,它又是研究者把握研究对象的锁钥。本书立足点的敲定,曾受益于鲁迅的思维方式;本书的写作准备、中心立意乃至结构谋篇,都是在对思维方式的追问中完成的。因此,本书尽管无意于专门讨论哲学思维问题,但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讲,又都不得不以此为引子。能构成一个思想者思维轴心的,是他对于世界本质的理解。在思想史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方式 宇宙本体 价值观 哲学思维 世界本质 研究对象 思想史 鲁迅 思想者 轴心
下载PDF
佛教宇宙本体论的意义
16
作者 陈代湘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17-19,共3页
本文论述了佛教宇宙本体论“缘起性空”的意义。指出:“缘起性空”否定了一切神格或理性的本体,把佛教推上重义理、倡内省的道路;使佛教与中国本上思想融为一体,从而使佛教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扎根开花。
关键词 宇宙本体 佛教 缘起性空 伊斯兰教 基督教 无自性 中国传统社会 现象论 道家思想 宇宙万物
下载PDF
宇宙本体与哲学真理
17
作者 涂玉成 《科技潮》 1994年第10期46-47,共2页
从每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从人类产生的那一刻起,个人和人类就舍身于这浩渺的宇宙而无一息或离。人们对宇宙已不知道产生过多少次冲动——观测、冥想、假设、推求,就连这些冲动本身也一无例外地融入宇宙的广袤之中。目前,虽然就观测和理... 从每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从人类产生的那一刻起,个人和人类就舍身于这浩渺的宇宙而无一息或离。人们对宇宙已不知道产生过多少次冲动——观测、冥想、假设、推求,就连这些冲动本身也一无例外地融入宇宙的广袤之中。目前,虽然就观测和理论两方面而言,宇宙探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离宇宙本体的最后解决还相当遥远。所谓宇宙的本体解决,就是以宇宙的根本特征——广大的时空范围为前提来构建新韵理论。过去,人们由于观测手段的限制而未能涉猎如此广大的时空领域,所以也就没有真正地建立起相应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本体 宇宙 哲学 哈勃红移 康德 二律背反 宇宙观测
下载PDF
“有无”、“域”与“道”——《道德经》中的宇宙本体论
18
作者 佟艺辰 《华夏文化》 2014年第2期53-55,共3页
“道”是《道德经》的核心概念。在《道德经》的宇宙论中,道生出了天地万物。然而,对于老子宇宙论的实质与展开,学者们却有不同的意见。本文试图通过对“有无”、“生”、“域”与“道”的内涵的探讨,来阐释《道德经》中的本体宇宙论。
关键词 《道德经》 宇宙本体 “有无” “道” 宇宙 “生” 万物 天地
下载PDF
老子哲学宇宙本体论试探
19
作者 朱平安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15-19,共5页
一 截止目前,学术界对于老子哲学思想的研究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所以产生分歧,我认为有下面几个原因。 (一)两种思维方式的冲突。 老子的思维方式是中国古代传统的重视“内视”(即躬身印证体验)为基础的整体思维方式,其明显特征是“... 一 截止目前,学术界对于老子哲学思想的研究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所以产生分歧,我认为有下面几个原因。 (一)两种思维方式的冲突。 老子的思维方式是中国古代传统的重视“内视”(即躬身印证体验)为基础的整体思维方式,其明显特征是“天人合一”。其思维方向是由微观世界的感悟进而推广于对宏观世界的观察。这种整体思维方式在语言表达中必然带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而我们现在却往往习惯于以西方严密的科学实验为基础的个体思维方式,其明显特征是缺乏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哲学 宇宙本体 化生万物 阴阳二气 老子思想 思维方向 中国古代传统 无为而无不为 个体思维 内视
下载PDF
儒家宗法模式的宇宙本体论──从张载的《西铭》谈起 被引量:20
20
作者 何炳棣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64-69,共6页
关键词 宇宙本体 《西铭》 “大君” 宗法制度 中国思想史 “有教无类” 儒家思想 当代新儒家 宇宙 易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