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非实害犯的扩张——历次刑法修正案背后的刑事政策解读 |
耿佳宁
|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
2012 |
0 |
|
2
|
中国式刑法立法模式下的结果犯与实害犯 |
陈洪兵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3
|
行为犯·结果犯与危险犯·实害犯两组概念不容混淆——兼析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各罪名所属的犯罪类型 |
陈洪兵
安文录
|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4 |
1
|
|
4
|
论危险驾驶的实害犯——兼论刑法第133条之1第2款的不足与完善 |
王冲
|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
2012 |
0 |
|
5
|
论污染环境罪的实害犯形态 |
刘天
|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
2018 |
0 |
|
6
|
非实害危险犯未遂说实证 |
徐跃飞
|
《社科纵横》
|
2010 |
2
|
|
7
|
妨害兴奋剂管理罪的法益确证及展开——兼与李冠煜商榷 |
孙昊
|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8
|
刑法变革视野下的刑事处罚早期化——走向“实害危险二元立法例” |
唐旭东
陈小炜
|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
2018 |
0 |
|
9
|
对“危险犯属于犯罪既遂形态”之理论通说的质疑 |
陈航
|
《河北法学》
|
1999 |
25
|
|
10
|
论法定危险状态出现之后能否成立中止犯 |
周铭川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0
|
|
11
|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之实证解读 |
贾学胜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12
|
论危险犯的危险 |
马松建
|
《河北法学》
|
2001 |
8
|
|
13
|
危险犯的犯罪中止问题探讨 |
杜英杰
贾万宝
|
《兰州学刊》
|
2004 |
1
|
|
14
|
略论危险状态在危险犯中的地位和作用 |
钊作俊
|
《河北法学》
|
2003 |
3
|
|
15
|
对犯罪既遂后能否成立犯罪中止的探讨 |
王志祥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
1997 |
4
|
|
16
|
过失危险犯与环境犯罪 |
张瑞幸
郭洁
|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0 |
6
|
|
17
|
危险犯初探 |
张明楷
|
《清华法律评论》
|
1998 |
12
|
|
18
|
危险犯既遂后主动排除危险状态行为的定性 |
张华
|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19
|
危险犯之独立性研究 |
肖灵
|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
2015 |
0 |
|
20
|
论“危险状态犯”的犯罪形态问题 |
郑有荣
唐世涛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
1994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