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旨向与实践超越
1
作者 楼俊超 姚志才 《观察与思考》 2024年第6期38-46,共9页
党的二十大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作出了深刻阐释,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于牢牢把握和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高原则、根本遵循、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更进一步而论,在理论... 党的二十大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作出了深刻阐释,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于牢牢把握和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高原则、根本遵循、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更进一步而论,在理论旨向上,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回应和走出了一条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发展道路;在实践维度上,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模式证实了对于“西式”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东方社会理论 跨越“卡夫丁峡谷” 实践超越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生态逻辑的理论意蕴、实践超越与世界意义
2
作者 黄佩娜 《领导科学论坛》 2024年第5期26-29,共4页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逻辑是贯穿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条主线,兼具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超越性。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生态思想的指导下,美丽中国建设以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为基础,以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以构建人...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逻辑是贯穿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条主线,兼具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超越性。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生态思想的指导下,美丽中国建设以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为基础,以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国际责任,实现了“绿色颜值”和“绿色产值”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逻辑在生产方式和价值旨归等方面超越了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为解决全球生态问题提供了理论启示和实践示范,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逻辑 理论意蕴 实践超越 世界意义
下载PDF
自然“内在价值”驳诘与生态实践超越 被引量:1
3
作者 牛庆燕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3-46,共4页
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迫使人们开始从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深层寻找根源,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针对自然“内在价值”问题展开了论争,提出了彼此迥异的道德理由和伦理依据,然而,论诘的落脚点都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本文尝试站... 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迫使人们开始从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深层寻找根源,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针对自然“内在价值”问题展开了论争,提出了彼此迥异的道德理由和伦理依据,然而,论诘的落脚点都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本文尝试站在超越此种论争的高度,从人地和谐的伦理实践层面提出确立生态文化价值根基、提供生态恢复的伦理补偿,并对生产生活方式进行生态价值引领,以此作为我们实践理性思维的行动规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内在价值 人类中心论 非人类中心论 实践超越
下载PDF
儒家社会主义:现实性抑或乌托邦?——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超越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洪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5-9,共5页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儒家社会主义"有其内在积极价值,其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供了理念根基,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善提供了思想理论资源。但"儒家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其理论根基也缺乏对...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儒家社会主义"有其内在积极价值,其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供了理念根基,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善提供了思想理论资源。但"儒家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其理论根基也缺乏对人民主体性的正视,自身也缺乏科学的实践发展路径,这决定了其本质上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于基本经济制度、民主政治制度、依法治国方略和"三步走"发展战略,实现了对"儒家社会主义"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实性 乌托邦 实践超越
下载PDF
制度理性视阈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超越与价值呈现
5
作者 邓建华 孙镇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38-41,共4页
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实践维度完成了对西方旧式政党制度的扬弃,并呈现出其自身的内在价值。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超越主要体现在政治整合、政治决策和政治执行三个维... 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实践维度完成了对西方旧式政党制度的扬弃,并呈现出其自身的内在价值。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超越主要体现在政治整合、政治决策和政治执行三个维度,而其价值呈现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了全过程民主的实现、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的“和合”思想、开创了政党制度的新形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制度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理性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实践超越 价值呈现
下载PDF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后学困厄”及其实践超越 被引量:11
6
作者 朱荣英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9-73,共5页
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邂逅与牵手,究竟是为马克思主义开辟了诸多自我生成之域并赢得了全面性胜利,还是造成了它的意义放任、思想低迷并陷入合法化危机?面对后现代主义的质疑和拷问,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应执行一种退行性的收敛、紧缩... 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邂逅与牵手,究竟是为马克思主义开辟了诸多自我生成之域并赢得了全面性胜利,还是造成了它的意义放任、思想低迷并陷入合法化危机?面对后现代主义的质疑和拷问,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应执行一种退行性的收敛、紧缩策略抑或是一种积极的扩张、开放计划?时下,关于此类问题的论争,至少有两点已初见分晓:(1)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暂时性合拍,其实对双方而言,都试图实现某种层次上的跃进。(2)"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同义语,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自我彰显和自我生成,压根无须借助任何"后"学的添加和补充,而是在深入生活、参与实践变革中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后学困厄” 实践超越
下载PDF
国家荣誉制度建设的时代诉求、逻辑遵循与实践超越 被引量:5
7
作者 郭根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0-165,共6页
建立国家荣誉制度是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认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诉求,在理论上体现了尊重劳动创造、践行创新发展新理念的价值逻辑。推进制度供给侧改革,... 建立国家荣誉制度是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认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诉求,在理论上体现了尊重劳动创造、践行创新发展新理念的价值逻辑。推进制度供给侧改革,服务治国理政新实践的制度逻辑以及遵循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确证社会主义价值评判命题的学理逻辑,在治国理政实践中,集中表现为对礼治社会道德教化和资本社会虚幻法治的扬弃和超越,并最终实现了从传统德治走向现代法治、从法律之治回归德法共治的总体目标,彰显了党和国家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和尊重创造的时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荣誉制度 时代诉求 逻辑遵循 实践超越 政治制度
下载PDF
智能时代因材施教的价值复归与实践超越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琳 《基础教育课程》 2023年第1期73-77,共5页
复归并强化因材施教思想的价值,不仅对当今教学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可为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实现智能时代因材施教的复归与超越,需关注其在破解人才培养与传统教学的矛盾,缓和规模教育与个性发展的冲突,弥... 复归并强化因材施教思想的价值,不仅对当今教学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可为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实现智能时代因材施教的复归与超越,需关注其在破解人才培养与传统教学的矛盾,缓和规模教育与个性发展的冲突,弥合技术至上与教育本真的疏离方面的价值;未来,应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推动新技术成果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时代 因材施教 价值复归 实践超越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超越、文化滋养及重大意义
9
作者 张保和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66-74,共9页
长期以来,人们对西方现代化的认识,存在着理论误区,西方现代化尽管曾经起过进步的作用,但实践上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实践超越,是有风格、有气派、有价值、有气度、有情怀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汲取... 长期以来,人们对西方现代化的认识,存在着理论误区,西方现代化尽管曾经起过进步的作用,但实践上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实践超越,是有风格、有气派、有价值、有气度、有情怀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汲取了中华文化的民为邦本、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等思想丰富的文化滋养。中国式现代化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指明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方向,打破了西方现代化道路的神话,树立了非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实践超越 文化滋养 重大意义
下载PDF
实践唯物论、实践本体论和实践超越论─—哲学改革三阶段简议
10
作者 朱宝信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3期27-32,共6页
实践唯物论、实践本体论和实践超越论─—哲学改革三阶段简议朱宝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倡导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启了哲学百家争鸣的新局面。十余年的哲学改革历程,以1986年为界可划分为两个很不相同的时期,前一时期是由“实践标准... 实践唯物论、实践本体论和实践超越论─—哲学改革三阶段简议朱宝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倡导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启了哲学百家争鸣的新局面。十余年的哲学改革历程,以1986年为界可划分为两个很不相同的时期,前一时期是由“实践标准”的讨论所引发的对极左思潮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本体论 旧唯物主义 物质本体论 实践超越 反对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哲学 实践唯物论 精神本体论
下载PDF
实践超越论质疑
11
作者 曹润生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57-60,共4页
由于对唯物论与唯心论对立的实质和科学实践观理论意义的非马克思主义的因而也是错误的理解,实践超越论误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唯心论和唯物论等理论上的对立在理论的范围内是无法解决和超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超越唯物唯心... 由于对唯物论与唯心论对立的实质和科学实践观理论意义的非马克思主义的因而也是错误的理解,实践超越论误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唯心论和唯物论等理论上的对立在理论的范围内是无法解决和超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超越唯物唯心之上的实践哲学,而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不是科学的实践观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而是相反,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超越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实践
下载PDF
颠覆性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境遇及实践超越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志勇 李霞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2-147,共6页
颠覆性技术以“重塑未来格局”的变革性力量潜移默化地重塑着人们的思想认知、行为特征和思维方式,深刻改变着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并衍生出了智能、精准、虚拟样态。同时也面临着技术依赖弱化教育主体人文关怀、信息茧房虚化教育客体... 颠覆性技术以“重塑未来格局”的变革性力量潜移默化地重塑着人们的思想认知、行为特征和思维方式,深刻改变着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并衍生出了智能、精准、虚拟样态。同时也面临着技术依赖弱化教育主体人文关怀、信息茧房虚化教育客体价值判断、智能传播软化教育过程伦理责任、流量至上淡化教育内容的思想引领等现实境遇。对此,必须理顺颠覆性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末关系,推动颠覆性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从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从技术本位转向育人本位、从外部驱动转向内生驱动,并通过以道御术、双向赋能、技术规约、动能供给的实践超越,推动颠覆性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场域有效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 思想政治教育 新样态 价值转向 实践超越
原文传递
论马克思哲学对绝对超越论的实践超越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国富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14,共3页
绝对超越理论把精神夸大为绝对超越的存在,导致精神变成脱离感性存在的独立实体,致使超越理论无法超出纯粹思维领域,陷入抽象化和绝对化的困境。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在实践基础上批判绝对超越理论的绝对性和抽象性,指出超越从来都... 绝对超越理论把精神夸大为绝对超越的存在,导致精神变成脱离感性存在的独立实体,致使超越理论无法超出纯粹思维领域,陷入抽象化和绝对化的困境。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在实践基础上批判绝对超越理论的绝对性和抽象性,指出超越从来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超越,论述了超越的历史性和有限性,完成对绝对超越存在的终极追求向改善人的生存状态的实践转向,实现哲学向感性生活世界的复归,开创了把握超越问题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绝对超越 实践超越
原文传递
评“实践超越论”
14
作者 徐崇温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2期91-93,共3页
马克思创立的新世界观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这一点正在越来越广泛的范围内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不同的人们对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涵义所作解释又是各不相同的,过度膨胀它的实践方面的人,往往忽视或者贬低它的唯物主义的基础。继“实践本... 马克思创立的新世界观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这一点正在越来越广泛的范围内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不同的人们对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涵义所作解释又是各不相同的,过度膨胀它的实践方面的人,往往忽视或者贬低它的唯物主义的基础。继“实践本体论”、“实践一元论”之后,有人在最近提出的“实践超越论”,就是这个方面的又一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超越 新唯物主义 马克思的实践 唯心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旧唯物主义 唯物论 实践的唯物主义 唯心论 黑格尔
原文传递
算法推荐视域下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困境及其超越
15
作者 葛彬超 赵静芳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4年第1期292-300,342,共10页
算法技术通过“智能推荐”潜移默化地重塑着青年的思想认知和行为方式,也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带来新的契机和挑战。算法不仅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传播和效果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持,而且为深入挖掘青年爱国主义话语资源、增进话语主体有... 算法技术通过“智能推荐”潜移默化地重塑着青年的思想认知和行为方式,也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带来新的契机和挑战。算法不仅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传播和效果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持,而且为深入挖掘青年爱国主义话语资源、增进话语主体有效互动提供了动力。但是,由于工具理性的过分彰显,算法也潜藏着消解教育内容、割裂教育空间、疏离教育主体以及弱化教育效果的风险。弥补算法价值理性的缺失、发挥算法的技术优势,是摆脱当前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困境、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任务。为此,须从促进内容智能化传播、推动话语表达转换、设定算法的价值前提和加快教育方法革新等方面,探寻对算法推荐视域下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困境的实践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推荐 青年爱国主义教育 现实困境 实践超越
下载PDF
论毛泽东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超越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浩斌 王飞南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1-15,共5页
毛泽东围绕着"进行什么性质的革命?如何进行革命"这一实践主题,在中国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性实践超越和实质性实践超越,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促进了马克思主... 毛泽东围绕着"进行什么性质的革命?如何进行革命"这一实践主题,在中国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性实践超越和实质性实践超越,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科学诠释 马克思主义 实践超越
下载PDF
试论邓小平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超越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浩斌 王飞南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34-38,共5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党的领导集体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邓小平同志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在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科学诠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党的领导集体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邓小平同志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在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性实践超越和实质性实践超越,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科学诠释 马克思主义 实践超越
下载PDF
试论邓小平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超越
18
作者 王浩斌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28-32,共5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党的领导集体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邓小平同志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在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科学诠释马...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党的领导集体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邓小平同志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在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性实践超越和实质性实践超越,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 实践超越
下载PDF
试论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超越
19
作者 王浩斌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76-80,共5页
胡锦涛同志紧紧围绕着"什么样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这一实践主题,在不断推进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性实践超越和实质... 胡锦涛同志紧紧围绕着"什么样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这一实践主题,在不断推进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性实践超越和实质性实践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锦涛 马克思主义 实践超越
下载PDF
试论江泽民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超越
20
作者 王浩斌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江泽民同志紧紧围绕着“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实践主题,在哲学发展观、社会发展观以及人的发展问题上,成功地实现了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性实践超越;同时,... 江泽民同志紧紧围绕着“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实践主题,在哲学发展观、社会发展观以及人的发展问题上,成功地实现了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性实践超越;同时,江泽民同志实现了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治国理念以及共同富裕思想的实质性实践超越,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泽民 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 实践超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