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T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董勤 陆平成 +4 位作者 许冬青 詹臻 刘涛 刘学凤 徐兰凤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20-722,共3页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变态反应性神经炎的机理。方法 :4 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药物组。针刺组取“L4 夹脊”“足三里”“悬钟”穴 ,药物组用泼尼松灌胃给药。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变态反应性神经炎的机理。方法 :4 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药物组。针刺组取“L4 夹脊”“足三里”“悬钟”穴 ,药物组用泼尼松灌胃给药。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CD8+细胞数降低 ,CD4 +/CD8+比值明显升高。针刺组能显著提高CD8+细胞数 ,使CD4 +/CD8+比值接近正常 ,而对CD3+、CD4 +细胞数无明显影响。结论 :针刺疗法能有效调整T细胞亚群的紊乱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T细胞亚群 CD4^+/CD8^+ CD8^+细胞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 正常 大鼠 显影 降低
下载PDF
针刺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TNF-α和IL-4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董勤 詹臻 +2 位作者 刘涛 刘学凤 徐兰凤 《上海针灸杂志》 2004年第7期43-45,共3页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 4 (IL- 4 )与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 (EAN)发病的关系 ,从细胞因子水平研究针刺疗法对本病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4 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药物组 ,建立大鼠 ...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 4 (IL- 4 )与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 (EAN)发病的关系 ,从细胞因子水平研究针刺疗法对本病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4 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药物组 ,建立大鼠 EAN动物模型 ,观察大鼠发病率及致病程度 ,针刺组取腰 4 夹脊、足三里、悬钟穴 ,药物组用泼尼松灌胃给药。采用双抗体夹心 EL ISA法 ,检测大鼠血清的 TNF- α和 IL- 4的含量变化。结果 模型组 TNF- α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针刺组和药物组均能降低TNF- α的含量 ,使其水平接近正常 ,尤以药物组抑制作用明显。IL- 4的含量各组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提示本病存在 Th1/Th2细胞因子间的失衡 ,其中以 Th1型细胞占优势。针刺主要是通过抑制 TNF- α等 Th1细胞 ,来重建细胞因子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4
下载PDF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分泌因子与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周颖 肖波 +3 位作者 周文斌 许念桂 吴治国 梁静慧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0-362,共3页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分泌因子(RANTES)与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发病的关系,探讨EAN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给Wistar大鼠足垫皮下注射兔坐骨神经匀浆建立EAN模型,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A...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分泌因子(RANTES)与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发病的关系,探讨EAN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给Wistar大鼠足垫皮下注射兔坐骨神经匀浆建立EAN模型,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AN大鼠发病不同时间坐骨神经MCP-1和RANTES的表达.结果EAN组的MCP-1表达第9 d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第15 d、21 d、28 dMCP-1的表达与前一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第9 d、15 d、21 d MCP-1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01).EAN组第9 d、15 d、21d RANTES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01),第15 d表达最高.结论MCP-1和RANTES在EAN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MCP-1可能起始动作用,RANTES可能与EAN的病情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分泌因子
下载PDF
针刺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病理改变的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董勤 项晓人 +2 位作者 詹臻 刘涛 徐兰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95-196,共2页
目的 :探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 (EAN)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及针刺疗法对病理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4 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药物组 ,建立大鼠EAN动物模型。针刺组取腰4夹脊、足三里、悬钟穴 ,药物组用泼尼松灌胃给药... 目的 :探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 (EAN)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及针刺疗法对病理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4 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药物组 ,建立大鼠EAN动物模型。针刺组取腰4夹脊、足三里、悬钟穴 ,药物组用泼尼松灌胃给药。 30天后 ,动物处死取坐骨神经 ,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病理改变。结果 :模型组呈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节段性脱髓鞘改变 ,主要是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针刺组和药物组神经纤维中偶见炎性细胞的浸润 ,出现再髓鞘化。结论 :建立的病理模型与格林一巴利综合征 (GBS)的病理特征相类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 病理学 病理形态学 中医治疗
下载PDF
马钱子总生物碱对家兔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细胞免疫机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黎明全 关树文 +2 位作者 赵建军 张炜煜 任重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5-447,共3页
目的通过马钱子总生物碱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家兔淋巴细胞转化影响的实验研究,初步探讨马钱子总生物碱对家兔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治疗作用的细胞免疫机制。方法应用牛坐骨神经提取的MBP(髓鞘碱性蛋白)免疫家兔建立EAN动物... 目的通过马钱子总生物碱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家兔淋巴细胞转化影响的实验研究,初步探讨马钱子总生物碱对家兔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治疗作用的细胞免疫机制。方法应用牛坐骨神经提取的MBP(髓鞘碱性蛋白)免疫家兔建立EAN动物模型,应用国际分级标准和临床评分对发病家兔进行临床评定。采用MTT法测取家兔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率,获取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通过统计学处理,体内外实验均表明该药能够明显降低家兔T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结论马钱子总生物碱调节亢进的T淋巴细胞反应性,降低增值能力,可能是该药治疗GBS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总生物碱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 细胞免疫
下载PDF
雷公腾多甙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周围神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建萍 吕传真 乔凯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2-87,共6页
目的:了解雷公腾多甙(Tripterygium polyglucoside,TPG)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neuritis,EAN)周围神经的影响。方法:在模型大鼠出现EAN临床症状后连续给予TPG14d,观察EAN临床症状、周围神经电生理与组织病理... 目的:了解雷公腾多甙(Tripterygium polyglucoside,TPG)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neuritis,EAN)周围神经的影响。方法:在模型大鼠出现EAN临床症状后连续给予TPG14d,观察EAN临床症状、周围神经电生理与组织病理的变化。结果:免疫后23d EAN坐骨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的波幅明显降低,潜伏期和时限显著延长(P<0.05,与对照组比较)。大量炎性细胞侵入坐骨神经,多数神经纤维呈现严重的髓鞘脱失和相当程度的轴索变性;位于郎飞结间隙和近结旁段的轴膜钠、钾离子通道基本检测不到(P<0.05,与对照组比较)。TPG干预显著减轻了CMAP波幅的降低和潜伏期与时限的延长,坐骨神经炎性反应和脱髓鞘减轻,部分轴膜钠、钾离子通道得以保留(P<0.05与EAN组比较)。结论:TPG作为一种可能减少格林-巴利综合征持久性神经功能损害的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腾多甙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 轴膜离子通道
下载PDF
趋化因子mRNA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文斌 黄琼 +3 位作者 杨欢 朱世聿 肖波 谢光洁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0年第5期257-261,共5页
目的: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是一类T细胞介导的周围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病,可用牛坐骨神经加完全氟氏佐剂诱导而成。本文研究趋化因子mRNA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中的表达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方法:用兔坐骨神经匀浆免疫Wis... 目的: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是一类T细胞介导的周围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病,可用牛坐骨神经加完全氟氏佐剂诱导而成。本文研究趋化因子mRNA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中的表达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方法:用兔坐骨神经匀浆免疫Wistar大鼠,诱导格林巴利综合症(GBS)的动物模型EAN;采用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检测EAN病变神经组织浸润细胞上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IP-1β)mRNA表达情况。结果:MCP-1mRNA在临床症状出现前1-2天(14天)水平最高,随后逐渐下降;MIP-1 βmRA在临床症状出现前1-2天水平开始升高,在临床症状达到高峰时(21天)最高,进入恢复期后降至基础水平。结论:趋化因子在EAN的炎性细胞迁移及浸润进入神经细胞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 反应
下载PDF
整合素α6β4和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
8
作者 谢志刚 钟延丰 +4 位作者 杨金辉 张黔英 王盛兰 王薇 郭笑磊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5-608,共4页
目的 :研究整合素α6和 β4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 (experimentalallergicneuritis,EAN)中的表达变化 ,探讨其表达变化与病变过程中髓鞘损伤和修复的关系。方法 :建立Lewis大鼠EAN动物模型 ,分别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的模型鼠坐骨神经 ,... 目的 :研究整合素α6和 β4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 (experimentalallergicneuritis,EAN)中的表达变化 ,探讨其表达变化与病变过程中髓鞘损伤和修复的关系。方法 :建立Lewis大鼠EAN动物模型 ,分别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的模型鼠坐骨神经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α6、β4及层黏连蛋白的蛋白表达状况 ;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α6 β4的mRNA的表达状况。 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表明 ,β4在急性期表达减少 (P <0 .0 5 ) ,恢复期表达无明显变化(P =0 6 84 0 )。α6和层黏连蛋白在病变急性期和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变化均不明显 (α6P =0 .0 75 1 ,层黏连蛋白P=0 .2 0 4 7) ,原位杂交也得出相似结论 (急性期 β4P <0 .0 5 ,恢复期β4P =0 .82 3;α6P =0 .81 )。 结论 :炎症损伤影响了施万细胞 (Schwanncell,SC)整合素的表达 ,其表达模式与周围神经的胚胎发育过程中α6 ,β1及β4的表达变化相似 ,推测 β4与髓鞘再形成的关系更加密切。α6和 β4表达变化与髓鞘的损伤和修复过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Α6Β4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 施万细胞 髓鞘损伤 修复 动物模型
下载PDF
OX40/OX40L mRNA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中的动态变化
9
作者 张宁 李刚 +4 位作者 肖波 刘运海 蔡艳 孙新刚 梁静慧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64-968,共5页
目的:研究Oxford 40(OX40)和Oxford 40 ligand(OX40L)mRNA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xperimental allegic neuritis,EAN)大鼠坐骨神经、脾脏、外周血和淋巴结中的动态变化。方法:36只Lewis大鼠随机分为EAN模型组和完全弗氏佐剂对照组(... 目的:研究Oxford 40(OX40)和Oxford 40 ligand(OX40L)mRNA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xperimental allegic neuritis,EAN)大鼠坐骨神经、脾脏、外周血和淋巴结中的动态变化。方法:36只Lewis大鼠随机分为EAN模型组和完全弗氏佐剂对照组(CFA组)。分别在第9天、第17天、第26天处死动物,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坐骨神经根、脾脏、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淋巴结中OX40和OX40L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EAN组大鼠在抗原免疫后第17天达到发病高峰,OX40和OX40LmRNA在第9天(发病早期)和第17天时表达均较高,与第26天(恢复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FA组大鼠无症状;EAN组中OX40和OX40LmRNA在坐骨神经和淋巴结中各时间点表达均升高,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微量表达。结论:OX40/OX40L可能与EAN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 吉兰-巴雷综合征 OX40:OX40L
下载PDF
P2蛋白及其合成肽与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郭向东 许贤豪 +4 位作者 林嘉友 高扬 董书魁 李成文 潘和平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25-27,共3页
概述了 P2蛋白及其合成肽 SP2 6的免疫学特性 ,对 P2的理化性质、结构、体内分布以及 P2 -EAN模型进行分析 ,探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的发病机制 ,以期提高吉兰 -巴雷综合征诊断、治疗、预防水平。
关键词 P2蛋白 合成肽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
下载PDF
益髓通经方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家兔神经电生理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玉娟 黎明全 +1 位作者 赵建军 张炜煜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第5期401-402,405,共3页
目的探讨益髓通经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治疗前后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改变及F波异常出现率的变化。方法将80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益髓通经方组和免疫球蛋白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造成EAN动物模型,各... 目的探讨益髓通经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治疗前后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改变及F波异常出现率的变化。方法将80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益髓通经方组和免疫球蛋白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造成EAN动物模型,各组予相应药物。应用肌电图机对各组EAN家兔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及F波出现率进行测定。结果14 d时益髓通经方组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异常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免疫球蛋白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14 d后益髓通经方组、免疫球蛋白组与模型组F波异常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髓通经方能有效恢复EAN家兔的运动神经传导功能,对EAN家兔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髓通经方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 神经电生理
下载PDF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和病理特点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翠娣 郭玉璞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02-205,共4页
参照Y.London方法,用牛的新鲜坐骨神经制备髓鞘碱性蛋白(MBP),并对所提取的MBP进行生化及生物活性鉴定,测得MBP的分子量为14400~20000道尔顿之间,用所提取的MBP免疫新西兰白兔,观察临床表现并行... 参照Y.London方法,用牛的新鲜坐骨神经制备髓鞘碱性蛋白(MBP),并对所提取的MBP进行生化及生物活性鉴定,测得MBP的分子量为14400~20000道尔顿之间,用所提取的MBP免疫新西兰白兔,观察临床表现并行病理检查,10只兔子有7只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发病率达70%,病理检查发现,发病兔炎细胞浸润以颈神经根、腰神经根、马尾神经损害重于坐骨神经干(P<0.01),单神经纤维分离,半薄切片及电镜下均发现以脱髓鞘改变为主,少数重症动物有轴索变性,脑脊膜有轻度充血及少量炎细胞浸润,脑实质内未见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炎 动物模型 变态反应 病理
下载PDF
原位末端标记检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胸腺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永 肖波 +3 位作者 资小宏 冯德云 杨欢 谢光洁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44-346,共3页
目的为了探讨地塞米松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小鼠胸腺细胞的影响。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和电镜检测EAN小鼠胸腺细胞的凋亡。结果以上两种方法均发现地塞米松处理组胸腺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自然病程组和正常对照组。结... 目的为了探讨地塞米松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小鼠胸腺细胞的影响。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和电镜检测EAN小鼠胸腺细胞的凋亡。结果以上两种方法均发现地塞米松处理组胸腺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自然病程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地塞米松可明显增强EAN小鼠胸腺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 神经炎 胸腺细胞 原位末端标记法
下载PDF
硫脂致敏的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病理和电生理特点
14
作者 管阳太 秦震 曹小定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硫脂诱导的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病理和电生理特点。方法以硫脂免疫豚鼠,观察其周围神经电生理、病理及免疫细胞化学的变化。结果被致敏动物坐骨神经、脊神经根发生脱髓鞘改变,神经鞘膜IgG荧光沉积明显,有的同时伴有髓... 目的探讨硫脂诱导的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病理和电生理特点。方法以硫脂免疫豚鼠,观察其周围神经电生理、病理及免疫细胞化学的变化。结果被致敏动物坐骨神经、脊神经根发生脱髓鞘改变,神经鞘膜IgG荧光沉积明显,有的同时伴有髓鞘再生,病损区CD11b+细胞显著增加而CD5+细胞增加不明显,坐骨神经传导阻滞及传导速度减慢。结论硫脂致敏的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与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更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脂 变态反应 神经炎 豚鼠 病理 电生理
下载PDF
豚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模型的建立及电生理、免疫等指标的观察
15
作者 吴抒见 陈娟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CSCD 1995年第6期366-369,共4页
实验以牛的坐骨神经为原料,提取并鉴定碱性髓鞘蛋白,并以此为免疫原,免疫豚鼠诱发出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发病率达78%,动物发病后运动迟缓,肢体瘫痪,病理显示外周神经组织淋巴及单核细胞浸润,有髓纤维节段性脱髓鞘,电生... 实验以牛的坐骨神经为原料,提取并鉴定碱性髓鞘蛋白,并以此为免疫原,免疫豚鼠诱发出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发病率达78%,动物发病后运动迟缓,肢体瘫痪,病理显示外周神经组织淋巴及单核细胞浸润,有髓纤维节段性脱髓鞘,电生理检查显示复合肌电幅度减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免疫功能检查显示特异及非特异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血清中出现特异的抗MBP-IgG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炎 变态反应 神经电生理学 免疫学 豚鼠
下载PDF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中整合素α6β4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志刚 钟延丰 +4 位作者 杨金辉 王盛兰 王薇 张伟 郭笑磊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 研究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中整合素α6β4的mRNA表达变化,探讨α6β4与许旺细胞功能状态的关系,以及其表达变化与髓鞘损伤和修复过程的关系。方法 建立Lewis大鼠EAN动物模型,取18只模型鼠坐骨神经,用原位杂交和半定量逆转录... 目的 研究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中整合素α6β4的mRNA表达变化,探讨α6β4与许旺细胞功能状态的关系,以及其表达变化与髓鞘损伤和修复过程的关系。方法 建立Lewis大鼠EAN动物模型,取18只模型鼠坐骨神经,用原位杂交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模型的不同时期Lewis大鼠神经局部的整合素。α6β4表达,以正常鼠(3只)为空白对照。结果原位杂交结果表明在EAN的发病过程中,α6的表达未见明显变化,而β4的表达在急性期明显减弱,恢复期或后期逐渐恢复。β4表达减弱主要体现为阳性信号的稀疏而不反映为单个信号的量的变化。以GAPDH为内参照,对整合素。α6β4的mRNA水平做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EAN病变过程中,α6的mRNA表达变化不明显,而β4的mRNA呈现早期减少后期逐渐恢复进而高于正常的变化过程。结论 炎症因素造成了许旺细胞变性损伤,影响其整合素的表达,许旺细胞出现了与胚胎发育过程类似的表型转换。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把α6β4看作许旺细胞分化状态的一个标志,至少可以看作是标志EAN病变过程的一个重要分子。α6β4表达变化与髓鞘的损伤和修复过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 整合素Α6Β4 表达 许旺细胞
原文传递
协同刺激分子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发病中的作用及雷公藤多甙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肖波 邵宏元 +4 位作者 谢光洁 李静 杨欢 周文斌 吴志国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1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 探讨协同刺激分子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 (EAN)发病中的作用及雷公藤多甙的影响。方法 用兔坐骨神经匀浆免疫小鼠建立EAN模型 ,雷公藤多甙 (TWP)灌胃治疗 ,观察小鼠发病情况和病理改变 ;通过流式细胞计检测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 目的 探讨协同刺激分子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 (EAN)发病中的作用及雷公藤多甙的影响。方法 用兔坐骨神经匀浆免疫小鼠建立EAN模型 ,雷公藤多甙 (TWP)灌胃治疗 ,观察小鼠发病情况和病理改变 ;通过流式细胞计检测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CD2 8、CTLA 4、B7 1、B7 2蛋白的表达 ;用RT PCR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B7 1和B7 2mRNA的表达。结果 EAN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上协同刺激分子CD2 8、CTLA 4、B7 1、B7 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 ,B7 1和B7 2mRNA表达与蛋白的增加相平行。雷公藤多甙治疗组的发病率及病变程度均明显降低 ,同时伴随CD2 8、B7 1、B7 2蛋白的表达及B7 1、B7 2、mRNA表达的水平降低。结论 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对T细胞活化起重要作用 ;雷公藤多甙能减轻ENA的病变程度 ,可能与抑制了B7 1及B7 2的基因转录或转录以上环节和抑制了CD2 8翻译或翻译以上环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刺激分子 小鼠 雷公藤多甙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 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流式细胞计
原文传递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的大鼠淋巴细胞钾离子通道与细胞及体液免疫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建萍 吕传真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6年第2期139-145,共7页
目的:观察淋巴细胞K+通道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大鼠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细胞和体液免疫的关联。方法:RT-PCR测定淋巴结和脾脏细胞Kv1.3和IKCa1的mRNA表达量,流式细胞分析相应细胞的增殖能力,间接ELISA测定特异性抗体水平,计算... 目的:观察淋巴细胞K+通道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大鼠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细胞和体液免疫的关联。方法:RT-PCR测定淋巴结和脾脏细胞Kv1.3和IKCa1的mRNA表达量,流式细胞分析相应细胞的增殖能力,间接ELISA测定特异性抗体水平,计算相关系数。结果:淋巴细胞Kv1.3和IKCa1的表达水平与细胞增殖能力紧密相关,与EAN临床严重程度无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EAN的总体细胞免疫水平。结论:淋巴细胞K+通道可以在以细胞免疫为主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作为一个潜在的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 淋巴细胞 钾离子通道
原文传递
β-榄香烯对早期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小鼠视神经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荣伟 陈蕾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10期1128-1132,共5页
目的:探讨β-榄香烯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早期视神经炎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EAE模型组及β-榄香烯干预组小鼠视神经的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二组视神经... 目的:探讨β-榄香烯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早期视神经炎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EAE模型组及β-榄香烯干预组小鼠视神经的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二组视神经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β,β-APP)、2,3-环核苷3磷酸二酯酶(2,3-cyclic nucleopide 3-phosphdiesterase,CNPase)蛋白表达。结果:β-榄香烯干预组小鼠视神经的炎症反应较模型组明显减轻,正常髓鞘蛋白CNPase的表达较模型组增加(31.8±1.0vs10.6±0.7,P<0.05),轴索损害的标志物β-APP蛋白的表达较模型组减少(80.4±9.4vs182.7±9.1,P<0.05)。结论:β-榄香烯可保护EAE小鼠视神经的髓鞘及轴索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 实验性变态反应脑脊髓炎 Β淀粉样前体蛋白 2 3-环核苷3磷酸二酯酶
下载PDF
协同刺激分子及其抗体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中的作用
20
作者 杨欢 肖波 +3 位作者 谢光洁 彭永 李静 王容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神经炎 变态反应 协同刺激分子 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