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马国强 周臻臻 杜永良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6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乳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MI并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双色球法分为利多卡因组(n=45)与胺碘酮组(n=45)。利多卡因组给予利...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乳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MI并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双色球法分为利多卡因组(n=45)与胺碘酮组(n=45)。利多卡因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治疗,2组均于心率稳定后停药。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上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心电图[心率、校正后QT间期(QTc)、QT间期离散度(QTd)]及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组总有效率高于利多卡因组(97.78%vs.82.22%,χ^(2)=4.444,P=0.035)。治疗结束后,2组LVEF高于治疗前,LVEDD、LVESD小于治疗前,且胺碘酮组升高/缩小幅度大于利多卡因组(P<0.01);2组室上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少于治疗前,室上性心律失常发作持续时间短于治疗前,且胺碘酮组变化幅度大于利多卡因组(P<0.01);2组心率、QTd低于治疗前,QTc高于治疗前,且胺碘酮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利多卡因组(P<0.05或P<0.01)。利多卡因组与胺碘酮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3%vs.4.44%,χ^(2)=1.235,P=0.266)。结论胺碘酮治疗AMI并室上性心律失常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心室肌复极离散程度,同时减少室上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进而增强临床疗效,但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室上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 利多卡因 心功能 心电图 安全性
下载PDF
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疗效及对血气指标和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龙琴 方凯 +2 位作者 李庆 周春美 周咏梅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疗效及对血气指标和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接受治疗的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出96例,采用随机编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静...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疗效及对血气指标和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接受治疗的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出96例,采用随机编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静脉注射普罗帕酮,观察组静脉注射胺碘酮,比较两组疗效,分析对患者的血气指标及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67%显著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后两组pH值及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但两组治疗后动脉氧分压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动脉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肌肌钙蛋白-I(c 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与对照组8.3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胺碘酮疗效显著优于普罗帕酮,更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减轻对心肌细胞的损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上性心律失常 疗效 胺碘酮 普罗帕酮 血气指标 心肌损伤标志物
下载PDF
静脉应用艾司洛尔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4
3
作者 吴娟 王科峰 王西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250-5251,共2页
β-受体阻滞剂已广泛应用于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但目前临床所用多为口服制剂,起效缓慢,不能及时控制心室率,且药效持续时间久,出现不良反应难以及时终止。寻找一种起效时间快、半衰期短、不良反应少的B一受体阻滞剂具有重要意义。... β-受体阻滞剂已广泛应用于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但目前临床所用多为口服制剂,起效缓慢,不能及时控制心室率,且药效持续时间久,出现不良反应难以及时终止。寻找一种起效时间快、半衰期短、不良反应少的B一受体阻滞剂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拟观察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洛尔 室上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静脉用小剂量艾司洛尔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慧君 王生池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14-316,共3页
目的 :观察静脉用小剂量艾司洛尔对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择室上性心律失常病人 30例 (男性 17例 ,女性 13例 ,年龄 4 8a±s 15a) ,包括窦性心动过速 10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7例 ,心房颤动 9例 ,心房扑动 4例。记录... 目的 :观察静脉用小剂量艾司洛尔对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择室上性心律失常病人 30例 (男性 17例 ,女性 13例 ,年龄 4 8a±s 15a) ,包括窦性心动过速 10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7例 ,心房颤动 9例 ,心房扑动 4例。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 1h的心室率、心电图、血压。静脉推注艾司洛尔 3~ 5mg ,然后 1~ 3mg·min- 1静脉滴注维持。结果 :治疗后 1h的心室率为 (99± 31)次·min- 1,较治疗前 [(147± 16 )次·min- 1]明显降低 (P<0 .0 1) ,总有效率 83% ,对上述 4种室上性心律失常均有较好疗效 ,仅有 1人发生低血压 ,停药后恢复正常。结论 :小剂量艾司洛尔对室上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洛尔 治疗 室上性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 药物疗法
下载PDF
ACC/AHA/ESC的《室上性心律失常治疗指南》 被引量:13
5
作者 沈洪 郭继鸿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9期513-514,共2页
关键词 室上性心律失常 治疗 指南 美国心脏病学会 美国心脏协会 欧洲心脏病协会
下载PDF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对阵发性心房颤动自然发作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明龙 单其俊 +5 位作者 邹建刚 陈椿 杨兵 朱莉 李文奇 曹克将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 观察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对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自然发作的影响 ,探讨房颤发生的可能电生理机制。方法  31例室上性心律失常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 ,其中男性2 0例 ,女性 11例 ,年龄 5 4± 12 (2 4~ 6 9)岁 ,病... 目的 观察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对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自然发作的影响 ,探讨房颤发生的可能电生理机制。方法  31例室上性心律失常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 ,其中男性2 0例 ,女性 11例 ,年龄 5 4± 12 (2 4~ 6 9)岁 ,病程 9± 5 (1~ 19)年。 31例患者经电生理检查证实 :5例为典型心房扑动 (AFL) ;17例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包括显性预激综合征 7例 ;9例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术前 1年内房颤平均发作 6± 5 (2~ 18)次。对于典型AFL者 ,线性消融下腔静脉 三尖瓣环峡部致双向传导阻滞 ;AVRT者行旁道消融术 ;AVNRT者行慢径改良术。平均随访39± 19(12~ 72 )月。结果  31例患者中 ,2 3例消融术后房颤不再发生 ,占研究组的 74 19%。 5例AFL者术后 3例不再有AFL及房颤发生 ,2例术后房颤发生的频度与术前无变化 (其中 1例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有频繁房性早搏并有房早触发房颤现象 )。 2 6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术后 2 0例无房颤发作 ;6例术后仍有阵发性房颤 ,但 2例发作频度较术前明显减少 ,3例无变化 (其中 1例为高血压合并左心房轻度扩大者 ) ,1例动态检查示有频繁房性早搏及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结论 AFL可能与房颤具有共同的发生基质 ,也可以是房颤的触发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射频消融 室上性心律失常 阵发性心房颤动 电生理机制 心房扑动
下载PDF
β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室上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刘艳群 黄晶 万翔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24期2966-2968,共3页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3年4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室上性心律失常病人9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3年4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室上性心律失常病人9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改善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观察组1例有恶心呕吐症状,1例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对照组2例有消化道系统症状,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变化主要表现在ST-T段的变化,两组治疗后心电图改善情况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室上性心律失常效果较佳,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改善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上性心律失常 Β受体阻滞剂 心电图 症状改善
下载PDF
艾司洛尔治疗体外循环术后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
8
作者 韩宏光 张南滨 +3 位作者 朱洪玉 汪曾炜 宫汉东 王辉山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567-569,共3页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治疗体外循环术后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体外循环术后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艾司洛尔治疗的资料。结果:快速室上心律失常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9%(29/35),平均治愈时间为5 h。1...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治疗体外循环术后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体外循环术后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艾司洛尔治疗的资料。结果:快速室上心律失常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9%(29/35),平均治愈时间为5 h。14.2%患者用药后动脉收缩压较用药前降低>20 mmHg,但持续时间短暂,主要发生于术后合并低心输出量综合征患者。结论:艾司洛尔治疗体外循环术后心律失常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体外循环术 术后 艾司洛尔 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患者 疗效 安全性 总有效率 低心输出量综合征
下载PDF
不同途径应用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冰 郭占领 陈平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11期1153-1154,共2页
目的:探讨经深浅静脉途径应用胺碘酮治疗围手术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138例围手术期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经深静脉途径应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经浅静脉途径应用胺碘酮治疗。结... 目的:探讨经深浅静脉途径应用胺碘酮治疗围手术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138例围手术期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经深静脉途径应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经浅静脉途径应用胺碘酮治疗。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的疗效相当(H=1.372,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心率均较用药前有所好转,接近于正常值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心率的差值相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深静脉与经浅静脉途径应用胺碘酮治疗围手术期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相当,无浅表静脉炎的副作用,依从性较好,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与浅静脉 胺碘酮 围手术期 室上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新斯的明与艾司洛尔在冠脉搭桥术中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洪英才 麻伟青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1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静脉注射新斯的明与艾司洛尔治疗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G)中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择20例行OPCABG病人,随机分为新斯的明组和艾司洛尔组,每组10例。术中分别用新斯的明和艾司洛尔控制心率在50~70次/min,... 目的观察比较静脉注射新斯的明与艾司洛尔治疗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G)中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择20例行OPCABG病人,随机分为新斯的明组和艾司洛尔组,每组10例。术中分别用新斯的明和艾司洛尔控制心率在50~70次/min,分别记录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术前基础心率、控制心律失常有效率、心室率下降幅度、平均用药起效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硝酸甘油用药量、去氧肾上腺素用药量。结果新斯的明组心室率下降幅度明显高于艾司洛尔组(P<0.05),平均用药起效时间短于艾司洛尔组(P<0.05),硝酸甘油用药量大于艾司洛尔组(P<0.05),而去氧肾上腺素用药量小于艾司洛尔组(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新斯的明用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中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比艾司洛尔效果更好、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斯的明 艾司洛尔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 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磁导航技术应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消融治疗的初步经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磊 薛桥 +5 位作者 颜伟 周圣华 陈瑞 刘鹏 翟金月 卢才义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9年第6期503-505,共3页
目的探讨磁导航技术应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不同类型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电生理标测的基础上,采用NiobeⅡ磁导航系统(Stereotaxis,Inc)遥控操作进行温控射频消融治疗。5例入院诊断室上性心律失常患... 目的探讨磁导航技术应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不同类型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电生理标测的基础上,采用NiobeⅡ磁导航系统(Stereotaxis,Inc)遥控操作进行温控射频消融治疗。5例入院诊断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45±18)岁。2例有器质性心脏病病史。心内电生理诊断心房扑动2例,其中1例合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右后间隔显性房室旁道1例,左后游离壁隐匿性旁道1例。结果5例利用常规心内电生理标测后均采用磁导航系统遥控操作精确标测靶点并行射频消融,4例成功。操作时间(116±31)min,术者X光曝光时间仅为(4.5±1.5)min。5例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对不同类型室上性心律失常,初步研究表明,采用磁导航技术均可安全与有效地实施遥控标测和消融治疗,并且明显降低术者的X光曝光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射频消融 磁导航系统 室上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艾司洛尔治疗COPD并发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明明 杨海波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3年第5期38-40,共3页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 (Esm)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并发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6例重度、急性加重期COPD并发SVT的病人 (心室率在 16 0~ 2 0 0次 /分 )应用Esm针 ,先以 5 0 0 μg/kg的剂量1分钟静脉推完 ...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 (Esm)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并发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6例重度、急性加重期COPD并发SVT的病人 (心室率在 16 0~ 2 0 0次 /分 )应用Esm针 ,先以 5 0 0 μg/kg的剂量1分钟静脉推完 ,若发作终止转为窦性或心室率小于 12 0次 /分 ,则仅予以心电持续监护 ;若 30分钟内再次发作 ,则重复予以 5 0 0 μg/kg的剂量 ,并随后以 5 0~ 2 5 0 μg/(kg·min)的剂量维持 ,控制心室率在 12 0次 /分以下 ,Esm最长维持时间不超过 4 8小时。Esm应用前后半小时行动脉血气检测 ,整个治疗过程予心电、血压监护等。结果  ( 1)显效 4例 ( 2 5 0 % ) ,有效 10例 ( 6 2 5 % ) ,无效 2例 ( 12 5 % ) ,总有效率 (显效 +有效 ) 87 5 %。 10例有效病例的平均维持时间为 2 2 90± 11 80小时。 ( 2 )Esm治疗前后半小时的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在治疗中 ,有 7例出现血压轻微下降 ,有 1例出现一过性低血压反应 ,10分钟内恢复正常 ;未出现心功能加重的表现。结论 Esm对COPD并发的大多数SVT的治疗是有效、安全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洛尔 药物治疗 COPD 并发症 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慢性阻塞性肺病
下载PDF
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后长间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振 苏 +3 位作者 韩宏伟 游斌权 蒋萍 王三娣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5年第2期114-116,共3页
分析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后长间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1350例射频消融术患者中,有12例表现为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后长间歇及反复黑矇/晕厥,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临床症状、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结果进行随访。结果:12例... 分析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后长间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1350例射频消融术患者中,有12例表现为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后长间歇及反复黑矇/晕厥,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临床症状、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结果进行随访。结果:12例患者电生理检查提示窦房结功能正常,均成功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其中房室旁道5例,左、右房性心动过速各1例,房室结双径路1例,I型心房扑动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3例。射频消融术后随访,阵发性房颤组有1例(1/3,占33.3%)仍见短阵房颤或房性早搏后长间歇,另1例患者安装永久起搏器治疗,其他未见缓慢性心律失常及晕厥发作。结论: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后长间歇,可能是独立于病窦综合征之外的一种临床疾病。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后,一般可改善缓慢性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室上性心律失常 长间歇 临床特点 病窦综合征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0
14
作者 余祖善 缪荣华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08-210,共3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各39例,分别给予胺碘酮和利多卡因治疗。根据24 h动态心电图观察两组治疗后7 d 24 h内室性心...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各39例,分别给予胺碘酮和利多卡因治疗。根据24 h动态心电图观察两组治疗后7 d 24 h内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QRS波时间、PR间期,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胺碘酮组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利多卡因组82.05%(P<0.05);两组在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QRS波时间上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胺碘酮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利多卡因组(P<0.05);胺碘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5%,明显低于利多卡因组33.33%(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上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且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利多卡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室上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 利多卡因
下载PDF
老年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和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利 尚延忠 +1 位作者 曹剑 郝卫军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2年第2期81-82,94,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老年人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89例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根据病因,全身基础状况及个体差异,分别选用了胺碘酮、普罗帕酮、地尔硫、维拉帕米治疗。结果四种药物对室上...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老年人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89例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根据病因,全身基础状况及个体差异,分别选用了胺碘酮、普罗帕酮、地尔硫、维拉帕米治疗。结果四种药物对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房扑动治疗的总有效率均在75%以上。其中地尔硫、维拉帕米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总有效率分别为86%和100%。结论上述四种药物治疗老年人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是安全有效的,但要注意给药方法和个体化用药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 药物治疗 临床观察 老年人
下载PDF
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老年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彦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 疗效比较 西地兰 胺碘酮 老年 治疗 阵发性室上速 心血管内科
下载PDF
ACC/AHA/ESC关于诊治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指南(上) 被引量:8
17
作者 方丕华 《中国医刊》 CAS 2004年第2期46-49,共4页
关键词 ACC AHA ESC 室上性心律失常 诊断 治疗 美国心脏病学会 美国心脏协会 欧洲心脏病学会
下载PDF
ACC/AHA/ESC关于诊治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指南(下) 被引量:4
18
作者 方丕华 《中国医刊》 CAS 2004年第3期44-47,共4页
关键词 ACC AHA ESC 室上性心律失常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索他洛尔治疗慢性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44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解玉水 程纯 吴士尧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 :观察索他洛尔 (So)治疗难治性慢性室性早搏 (VPC)和症状性阵发性心房颤动 (PAF)的疗效、作用特点和不良反应。方法 :2 8例慢性 VPC患者和 16例 PAF患者接受 So治疗 ,起始剂量 12 0~ 16 0 m g/ d,无效则递增 ,最大剂量 32 0 mg/ ... 目的 :观察索他洛尔 (So)治疗难治性慢性室性早搏 (VPC)和症状性阵发性心房颤动 (PAF)的疗效、作用特点和不良反应。方法 :2 8例慢性 VPC患者和 16例 PAF患者接受 So治疗 ,起始剂量 12 0~ 16 0 m g/ d,无效则递增 ,最大剂量 32 0 mg/ d。根据 2 4h Holter监测的早搏数量减少评价 VPC疗效 ,以立方根法计算 QTc间期。结果 :So治疗 VPC的总有效率为 78.6 % ,短期 (8wk)内预防 PAF发作的有效率为 31.3% ,伴有 SBP降低、HR减慢和 QT间期、QTc间期延长、QT间期离散度 (QTd)明显缩短 (P<0 .0 1) ,但缩短程度在治疗有效和无效者差异不显著 (P>0 .0 5 )。全组未见心律失常恶化 ,但 13.6 % (6 / 44 )的患者出现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 ,仅有的 1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于服药 wk 2出现心衰恶化。其余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So治疗难治性 VPC的作用较好 ,可作为一线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 ,但预防 PAF发作的疗效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他洛尔 室性心律失常 室上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室上性心律失常与心房颤动关系再认识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燕 韩明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2期155-157,共3页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室上性心律失常常见的合并症。与普通人群相比,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AF发生率显著升高,且一般表现为阵发性AF。但迄今为止,AF发生的电生理机制并不十分明朗,其机制有多种学说,如多子波...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室上性心律失常常见的合并症。与普通人群相比,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AF发生率显著升高,且一般表现为阵发性AF。但迄今为止,AF发生的电生理机制并不十分明朗,其机制有多种学说,如多子波折返学说、异常自律性增高学说、主导转子学说、局灶触发学说等。但不管何种学说,AF的发生必须依赖两个因素,即发生机制和维持机制,两者缺一不可。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F的机制很可能是局灶驱动伴向周围的颤动样传导,多发子波折返仅仅是AF时心房激动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不是其维持的关键因素。驱动AF的局部兴奋可以使一个或多个局灶的自律性升高或触发活动,但更可能是位于心房某个固定解剖部位(特别是肺静脉前庭部位)具有完整折返环路的折返激动。本文就室上性心律失常,包括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AVRT)、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AFL)、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atrloventricular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和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与AF的关系作一分析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上性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异常自律性 折返激动 触发活动 心律失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