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明地区献血人群中寨卡病毒、登革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1
作者 张智慧 李茜 +5 位作者 彭沫溱 罗臻 陈璐 高力立 寸伟 杜霞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137-1141,共5页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献血人群中寨卡病毒(ZIKV)、登革病毒(DENV)和基孔肯雅病毒(CHIKV)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8月-2023年10月昆明地区献血者标本10662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qPCR)检测ZIKV RNA、DENV ...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献血人群中寨卡病毒(ZIKV)、登革病毒(DENV)和基孔肯雅病毒(CHIKV)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8月-2023年10月昆明地区献血者标本10662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qPCR)检测ZIKV RNA、DENV RNA和CHIKV RNA。结果10554份标本获得了有效的检测结果,在这次调查中未发现ZIKV、DENV和CHIKV核酸阳性。结论昆明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ZIKV、DENV和CHIKV的感染风险较低,暂时没有必要对昆明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进行ZIKV、DENV和CHIKV的常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卡病毒 登革病毒 基孔肯雅病毒 献血者
下载PDF
含内参的登革和寨卡病毒三重RT-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估
2
作者 曹孟涛 胡潇予 +4 位作者 杨微 李春缘 徐晓立 任瑞文 蒋红霞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7-543,共7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登革病毒以及寨卡病毒并含人类基因为内参的三重RT-qPCR检测方法,可以同时检测出内参、登革病毒以及寨卡病毒。方法 针对登革病毒4种血清型的保守区域和寨卡病毒的NS1基因以及人类各个组织中稳定表达的β-actin... 目的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登革病毒以及寨卡病毒并含人类基因为内参的三重RT-qPCR检测方法,可以同时检测出内参、登革病毒以及寨卡病毒。方法 针对登革病毒4种血清型的保守区域和寨卡病毒的NS1基因以及人类各个组织中稳定表达的β-actin基因,设计3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构建4种血清型的登革病毒、寨卡病毒以及β-actin标准质粒作为阳性质控品,采用L_(9)(3^(4))正交实验方法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对其特异性、灵敏性及覆盖面进行验证与临床评估,并与检测登革病毒的商品化试剂盒进行了一致性评估。结果 本实验建立的三重RT-qPCR检测方法与12种相近虫媒病毒无非特异性交叉反应;对登革病毒与寨卡病毒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2.99和2.18 copies/μL组内和组间重复性变异系数均在1.5%以内;与商品化试剂盒相比较,该检测方法对13株登革流行病毒均可获阳性结果;经过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商品化试剂盒和该方法对临床阳性样本检测结果一致性达到92.59%。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含内参的登革病毒和寨卡病毒三重RT-qPCR检测方法,可作为登革病毒与寨卡病毒感染者的早期快速鉴别诊断的有效工具,也可用于病毒暴发地区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RT-qPCR 登革病毒 寨卡病毒 内参
下载PDF
小鼠抗寨卡病毒包膜蛋白胞外区(Eecto)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3
作者 薛潘 董阳超 +7 位作者 武福星 陈洋 张剑 元航 武苏闪 袁若栋 李宝莉 雷迎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7-454,共8页
目的制备小鼠抗寨卡病毒(ZIKV)包膜蛋白胞外区(Eecto)单克隆抗体。方法首先构建ZIKV Eecto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ZIKV-Eecto,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感受态BL21后,利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重组Eecto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 目的制备小鼠抗寨卡病毒(ZIKV)包膜蛋白胞外区(Eecto)单克隆抗体。方法首先构建ZIKV Eecto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ZIKV-Eecto,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感受态BL21后,利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重组Eecto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过变性、复性和超滤获得纯化的蛋白。将Eecto蛋白3次免疫后,获得多克隆抗体血清,进行效价测定,并利用ZIKV prME真核表达质粒转染的HEK293T细胞进行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法分析。取效价较高的小鼠脾脏制备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通过有限稀释法获取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并进一步制备腹水。对腹水进行抗体效价测定、亚类分析。以ZIKV同属病毒日本脑炎病毒(JEV)、黄热病病毒(YFV)、登革病毒1-4(DENV1-4)、蜱传脑炎病毒(TBEV)的Eecto为包被抗原,利用ELISA分析ZIKV单克隆抗体的交叉反应性,进一步对效价高、特异性强的抗体进行特异性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28a-ZIKV-Eecto,并获得纯化的Eecto蛋白,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制备筛选得到1D6、4F11、4H7、4F8四株单克隆抗体,其中三株(1D6、4H7、4F8)为IgGκ型抗体,一株(4F11)为IgMκ,1D6腹水效价大于1∶108;其中1D6和4H7为ZIKV特异性抗体,与其他黄病毒无交叉反应。结论成功制备了小鼠抗ZIKV Eecto单克隆抗体,为后续建立ZIKV检测方法及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实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卡病毒(ZIKV) 包膜蛋白胞外区(Eecto) 原核表达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基于直扩RT-PCR技术的寨卡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4
作者 李浪 古莉冰 +6 位作者 朱丽 何建安 叶颖 张然 李华文 李福缘 顾大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58-364,共7页
目的建立基于直扩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的寨卡病毒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特殊功能的DNA聚合酶,以及优选PCR增强剂,以此建立直扩RT-PCR技术的寨卡病毒快速检测5种样本(全血、血清、唾液、咽拭子和尿)的方法。结果... 目的建立基于直扩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的寨卡病毒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特殊功能的DNA聚合酶,以及优选PCR增强剂,以此建立直扩RT-PCR技术的寨卡病毒快速检测5种样本(全血、血清、唾液、咽拭子和尿)的方法。结果5种样本检测限分别为血清103 PFU/mL,尿、咽拭子和唾液102 PFU/mL,全血104 PFU/mL,标准曲线的拟合优度的可决系数均在0.98以上,扩增效率均在90%~110%;寨卡病毒核酸成功扩增,非寨卡病毒核酸均未能扩增;尿、全血和唾液样本的重复性实验中106 PFU/mL和102 PFU/mL两个浓度的6个重复Ct值的变异系数均<5%。该研究建立的直扩RT-PCR技术的寨卡病毒检测方法与常规RT-PCR技术的检测结果一致,8个寨卡病毒样本,均只检测出2个血清样本,其余62个非寨卡病毒样本及12个阴性样本均未得到扩增。结论成功建立基于直扩RT-PCR技术的寨卡病毒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简便快捷且灵敏度高、特异度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卡病毒 直扩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DNA聚合酶
下载PDF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检测寨卡病毒IgG抗体 被引量:2
5
作者 聂聪 侯宝翠 +1 位作者 王静 杨宇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0年第2期158-164,共7页
目的建立和开发一种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的寨卡病毒IgG抗体的检测方法。方法本研究对寨卡病毒E蛋白核酸序列优化,减低其交叉反应,经过大肠杆菌诱导表达,亲和层析纯化获得特异性蛋白。将获得的寨卡病毒E蛋白抗原喷于检测区捕获样品中的目... 目的建立和开发一种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的寨卡病毒IgG抗体的检测方法。方法本研究对寨卡病毒E蛋白核酸序列优化,减低其交叉反应,经过大肠杆菌诱导表达,亲和层析纯化获得特异性蛋白。将获得的寨卡病毒E蛋白抗原喷于检测区捕获样品中的目标抗体,将羊抗小鼠IgG喷于控制区进行质量控制;将鼠抗体人IgG单克隆抗体标记荧光纳米颗粒(激发谱峰365 nm;发射光谱峰610 nm)作为标记抗体;建立荧光免疫层析试剂,配合荧光免疫检测仪YG10,检测人血清中的寨卡病毒IgG抗体,并对该检测方法进行性能验证。结果寨卡病毒E蛋白经大肠杆菌表达,菌液经过收集并超声后,上清和沉淀分别进行SDS-PAGE鉴定,多存在于沉淀中;纯化后的蛋白经SDS-PAGE鉴定,均呈现较单一的蛋白条带,纯度达到90%以上。建立的荧光层析试剂检测50份正常人血清,荧光免疫检测仪YG1分别扫描读取T、C信号值,读取T/C值,计算平均值(AVERAGE)和标准差(STDEVP),3倍标准差加上平均值作为阳性判断值,即:T/C≥3SD+AVG为阳性;与对比试剂ZIKV IgG酶联免疫试剂盒(Dia.Pro.)同时检测3份寨卡阳性标本均为阳性反应;10份正常人血清均为阴性反应;批内重复性CV≤20%,批间重复性CV≤15%;与相似的蚊媒病毒基孔肯雅病毒、登革病毒、黄热病毒、日本脑炎病毒均无交叉反应。结论该荧光层析试剂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可作为人血清、血浆、全血样本中寨卡病毒IgG抗体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E蛋白 荧光微球 免疫层析技术 寨卡病毒IgG抗体检测
下载PDF
环状RNA hsacirc0000290调控寨卡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的初步探究
6
作者 康澜 叶海艳 +4 位作者 黄怡可 徐敏 陈利民 段晓琼 李世林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89-294,共6页
目的探究可经血液传播的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在体外感染细胞后对环状RNA hsa_circ_0000290表达的影响及hsa_circ_0000290对寨卡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ZIKV感染A549或U251细胞后,连续1~4 d收集细胞并提取细胞总RNA。通过RT-qPCR检测... 目的探究可经血液传播的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在体外感染细胞后对环状RNA hsa_circ_0000290表达的影响及hsa_circ_0000290对寨卡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ZIKV感染A549或U251细胞后,连续1~4 d收集细胞并提取细胞总RNA。通过RT-qPCR检测hsa_circ_0000290的表达变化;hsa_circ_0000290由PDHX转录产生。通过转染siRNA敲低hsa_circ_0000290的表达后,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对ZIKV和PDHX表达的影响。通过核质定位实验验证hsa_circ_0000290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sa_circ_0000290在感染ZIKV 1~4 d的A549和U251细胞中表达上调;hsa_circ_0000290主要定位于细胞核,敲低细胞内hsa_circ_0000290的表达水平可以抑制ZIKV RNA复制和ZIKV NS1蛋白的表达,促进PDHX的表达。结论ZIKV感染细胞后,hsa_circ_0000290表达水平显著升高;hsa_circ_0000290定位于细胞核中,特异性敲低hsa_circ_0000290表达水平后,明显抑制ZIKV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卡病毒 输血传播 环状RNA hsa_circ_0000290 病毒复制
下载PDF
亚洲系与非洲系寨卡病毒株对神经胶质细胞感染性及稳定性差异研究
7
作者 于玉凤 何振瑞 +3 位作者 乔绍俊 范秀玲 王珊 王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80-1086,共7页
目的明确亚洲系ZIKV与非洲系ZIKV感染性与稳定性的差异。方法选择亚洲系SZ01与非洲系MR766病毒株在神经胶质细胞中展开研究。使用CCK8法检测SZ01与MR766对星形胶质细胞U251、U87和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细胞T98G感染性差异;qRT-PCR或病毒空... 目的明确亚洲系ZIKV与非洲系ZIKV感染性与稳定性的差异。方法选择亚洲系SZ01与非洲系MR766病毒株在神经胶质细胞中展开研究。使用CCK8法检测SZ01与MR766对星形胶质细胞U251、U87和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细胞T98G感染性差异;qRT-PCR或病毒空斑法检测SZ01与MR766在游离状态和感染细胞状态时,对37℃和40℃的耐受能力;最后,通过使用病毒空斑法检测反复冻融对SZ01与MR766稳定性的影响。结果ZIKV对U251、U87的感染性高于T98G,SZ01对星形神经胶质细胞的感染性强于MR766;游离状态下,SZ01对40℃的耐受能力高于MR766;在40℃高温下,SZ01在神经胶质细胞内的增殖速度快于MR766;SZ01对于反复冻融的耐受性高于MR766。结论亚洲系ZIKV的感染性及稳定性均显著高于非洲系ZIKV,或与其持续性感染致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卡病毒 神经胶质细胞 感染性 稳定性
下载PDF
寨卡病毒核酸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智慧 王志江 +2 位作者 彭沫溱 李茜 苏品璨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3期187-190,共4页
寨卡病毒(ZIKV)为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一种单链RNA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也可通过血液、性、母婴等途径传播。传播ZIKV的蚊虫在我国分布广泛,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人员往来日益频繁,ZIKV在我国有潜在传播的可... 寨卡病毒(ZIKV)为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一种单链RNA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也可通过血液、性、母婴等途径传播。传播ZIKV的蚊虫在我国分布广泛,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人员往来日益频繁,ZIKV在我国有潜在传播的可能性。核酸检测技术是实验室快速检测的有效手段,对预防和控制ZIKV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ZIKV基因组结构,并对ZIKV核酸检测的样本特点及方法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卡病毒 核酸检测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逆转录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
下载PDF
寨卡病毒病 被引量:10
9
作者 林丹 严延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9-218,共10页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体因受携带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得病,为自限性疾病,隐性感染率高,症状轻,但有可能引起胎儿/婴儿小头畸形和格林-巴利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PCR检测病毒RNA和检测血清中的...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体因受携带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得病,为自限性疾病,隐性感染率高,症状轻,但有可能引起胎儿/婴儿小头畸形和格林-巴利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PCR检测病毒RNA和检测血清中的病毒抗体(IgM)。该疾病目前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一般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即可痊愈。寨卡病毒病的预防措施与其他虫媒病毒相同,即预防蚊虫叮咬和采取虫媒控制措施。该病上世纪中叶起源于非洲,2007年起传播范围不断扩大,速度不断加快。截止2015年3月,全球共有52个国家和地区有寨卡病毒本地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 小头畸形 格林-巴利综合征 蚊媒
下载PDF
寨卡病毒感染 被引量:3
10
作者 孟秀娟 吴安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3-288,共6页
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该病毒最早于1947年通过黄热病监测网络偶然在乌干达维多利亚湖畔寨卡丛林的恒河猴身上发现,随后于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人群中发现[1]。2014年2月份开始,美洲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确... 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该病毒最早于1947年通过黄热病监测网络偶然在乌干达维多利亚湖畔寨卡丛林的恒河猴身上发现,随后于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人群中发现[1]。2014年2月份开始,美洲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确认存在寨卡病毒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感染 伊蚊 格林巴利综合征 小头畸形 流行 预防
下载PDF
寨卡病毒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管晓庆 陈志海 《传染病信息》 2017年第1期15-19,共5页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自限性急性传染病。寨卡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有证据表明也可通过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发热、关节痛或结膜炎等非特异性症状,但寨卡病毒感染与新生儿小头畸形、...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自限性急性传染病。寨卡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有证据表明也可通过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发热、关节痛或结膜炎等非特异性症状,但寨卡病毒感染与新生儿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等存在密切关系。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核酸和ELISA检测Ig M抗体。该疾病目前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预防措施主要为预防蚊虫叮咬和采取虫媒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 小头畸形 格林-巴利综合征
下载PDF
基于Web of Science的寨卡病毒病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小洁 张智芳 +3 位作者 王晓欢 林丹 黄丰 严延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03-1109,共7页
目的从1990—2016年全球科研文献产出的角度揭示寨卡病毒病的研究进展。方法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提供的文献检索和分析功能,分别对不同年份、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机构和不同作者的发文情况,以及文献来源出版物、文献研究方向、文... 目的从1990—2016年全球科研文献产出的角度揭示寨卡病毒病的研究进展。方法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提供的文献检索和分析功能,分别对不同年份、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机构和不同作者的发文情况,以及文献来源出版物、文献研究方向、文献被引频次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0—2016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共收录寨卡病毒病相关文献1 818篇,其中2016年发表论文1 685篇(92.68%),文献类型以论著为主(747篇,41.09%)。发文量居前3的国家是美国(661篇)、巴西(274篇)和法国(120篇);发文量居前3的机构是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6篇)、巴西圣保罗大学(50篇)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加尔维斯顿医学分校(43篇);发文量居前3的作者是中国海南医学院的Wiwanitkit Viroj(45篇)、法属波利尼西亚Inst Louis Malarde的Musso Didier(32篇)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Jamieson Denise J(23篇);总被引频次居前3位的作者分别为法属波利尼西亚Inst Louis Malarde的Musso Didier(1 999次)、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Fischer Marc(1 290次)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Jamieson Denise J(1 018次)。中国累计发文111篇,位列世界第5,总被引频次727次,篇均被引频次6.5次。结论 1990—2016年美国、巴西、法国关于寨卡病毒病开展的研究较多,在推动科学发展和学术交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在本病研究上虽然起步较晚,但在短时间内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 文献计量学分析 WEB of SCIENCE
下载PDF
寨卡病毒病疫情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11
13
作者 贾德胜 谭伟龙 +2 位作者 曹勇平 韩招久 王长军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6年第2期109-113,共5页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目前的寨卡病毒病疫情列为全球紧急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已报告多例寨卡病毒病输入性病例。为加强我国寨卡病毒病的防控工作,本文介绍了寨卡病毒病的病原学和临床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和疫情分布情况,分析了寨卡病毒病疫...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目前的寨卡病毒病疫情列为全球紧急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已报告多例寨卡病毒病输入性病例。为加强我国寨卡病毒病的防控工作,本文介绍了寨卡病毒病的病原学和临床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和疫情分布情况,分析了寨卡病毒病疫情对我国的威胁,提出我国应对寨卡病毒病疫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卡病毒 临床 流行病学 特征 预防控制
下载PDF
寨卡病毒病的流行及防控现状 被引量:6
14
作者 汪邦芳 郑江花 +1 位作者 兰俊 卢洪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5-351,共7页
1947年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首次分离自乌干达寨卡森林中的恒河猴,1948年初,人们从当地非洲伊蚊体内分离出ZIKV,血清学研究证实,人类也会被感染。1952年Dick等报道ZIKV通过小鼠脑内传代可产生小鼠适应株,仅7日龄以下的幼鼠能被感... 1947年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首次分离自乌干达寨卡森林中的恒河猴,1948年初,人们从当地非洲伊蚊体内分离出ZIKV,血清学研究证实,人类也会被感染。1952年Dick等报道ZIKV通过小鼠脑内传代可产生小鼠适应株,仅7日龄以下的幼鼠能被感染,且感染重复性不好,但2周龄小鼠即使采用大剂量病毒也不能被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卡病毒 流行现状 诊断治疗 防控措施
下载PDF
孕妇感染寨卡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畸形症有关 被引量:4
15
作者 严延生 邓艳琴 翁育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7-108,共2页
2015年5月起寨卡病毒病流行快速增长,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为全球需应对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目前认为,孕妇感染该病毒主要引起新生儿小头畸形,病毒感染后还可发生格林—巴利综合征。近期有研究证据明确了孕妇感染与新生儿小头畸形症的关... 2015年5月起寨卡病毒病流行快速增长,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为全球需应对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目前认为,孕妇感染该病毒主要引起新生儿小头畸形,病毒感染后还可发生格林—巴利综合征。近期有研究证据明确了孕妇感染与新生儿小头畸形症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寨卡病毒 新生儿小头畸形症
下载PDF
寨卡病毒与寨卡病毒病 被引量:3
16
作者 彭浩然 狄弘玮 +1 位作者 唐海琳 戚中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93-798,共6页
寨卡病毒为有包膜的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成员,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寨卡森林的恒河猴中发现,此后主要在非洲、美洲、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散发流行。2015年起,寨卡病毒病疫情在中南美洲(主要是巴西)快速... 寨卡病毒为有包膜的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成员,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寨卡森林的恒河猴中发现,此后主要在非洲、美洲、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散发流行。2015年起,寨卡病毒病疫情在中南美洲(主要是巴西)快速扩散,该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皮疹、关节痛或结膜炎,并与新生儿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有关。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PCR检测病毒RNA和检测血清中的中和抗体IgM。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主要的预防措施是提高个人防护意识,防止蚊虫的叮咬。本文从流行病学、生物学、致病机制与检测方法等方面综述了寨卡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这种新发病原体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卡病毒 病毒基因组 致病性 预防
下载PDF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寨卡病毒病防控指南解读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宁 郭宪立 +2 位作者 刘跃 袁胜芳 贾伟华 《临床荟萃》 CAS 2016年第4期423-429,共7页
近期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布了针对寨卡病毒(ZIKV)流行期间新生儿、婴儿、青少年儿童、孕妇ZIKV感染的评估检测和防控指南,以及ZIKV性传播防控指南,本文即结合目前国内外ZIKV的研究进展对上述指南进行解读,内容涵盖了ZIKV生物... 近期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布了针对寨卡病毒(ZIKV)流行期间新生儿、婴儿、青少年儿童、孕妇ZIKV感染的评估检测和防控指南,以及ZIKV性传播防控指南,本文即结合目前国内外ZIKV的研究进展对上述指南进行解读,内容涵盖了ZIKV生物学特征、流行趋势、临床表现、传播途径、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预防治疗及特殊人群防控策略等,以提高临床医师对ZIKV及寨卡病毒病(ZVD)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 寨卡病毒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临床方案 指南
下载PDF
寨卡病毒与不同血型红细胞的粘附作用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莫琴 张博 +3 位作者 王迅 伍晓菲 贾尧 黄宇闻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874-877,共4页
目的探讨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与不同血型红细胞的粘附作用。方法选取A型、B型、O型及AB型全血各5 U,离心后去除白膜层与血浆,红细胞经生理盐水洗涤后重悬于等体积的同型血浆,添加一定比例的寨卡病毒,置37℃孵育箱孵育。3 d后,分... 目的探讨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与不同血型红细胞的粘附作用。方法选取A型、B型、O型及AB型全血各5 U,离心后去除白膜层与血浆,红细胞经生理盐水洗涤后重悬于等体积的同型血浆,添加一定比例的寨卡病毒,置37℃孵育箱孵育。3 d后,分别留取各血液成分血样,其中红细胞以生理盐水洗涤后重悬。抽提全血、红细胞以及血浆中的核酸并定量检测病毒载量。结果所有血型的红细胞和血浆中均能够检测到载量>10~8 copies/mL的寨卡病毒RNA;且O型红细胞中的RNA拷贝数高于血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AB型红细胞中的RNA拷贝数则显著低于血浆(P<0.05)。结论寨卡病毒对红细胞具有一定的粘附作用,且该作用在不同血型的红细胞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 红细胞 寨卡病毒 粘附
下载PDF
寨卡病毒与登革热病毒交叉反应抗体引发严重性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严延生 翁育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3-97,共5页
登革病毒(DENV)不同血清型感染后,易导致抗体依赖增强反应(ADE)的严重性疾病发生。2015年5月巴西流行寨卡病毒(ZIKV)后,截止至2016年11月,流行已扩散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毗邻我国的一些东南亚国家也有报告ZIKV感染病例。近期有研究显示,... 登革病毒(DENV)不同血清型感染后,易导致抗体依赖增强反应(ADE)的严重性疾病发生。2015年5月巴西流行寨卡病毒(ZIKV)后,截止至2016年11月,流行已扩散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毗邻我国的一些东南亚国家也有报告ZIKV感染病例。近期有研究显示,ZIKV和DENV的包膜(E)蛋白EDI和EDII两表位引发的抗体或由此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具有很强的交叉反应性,易引起ADE的发生。我国沿海省份历年时有DENV病毒流行,今后ZIKV流行事件极有可能发生,因此,由该病毒流行引起的严重性疾病发生我们必须要关注和提出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寨卡病毒 交叉反应蛋白 严重性疾病
下载PDF
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寨卡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莫琴 张博 +5 位作者 伍晓菲 贾尧 马荣钠 刘鸿 王迅 黄宇闻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28-331,共4页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反应对血浆中寨卡病毒的灭活效果。方法血浆中加入寨卡病毒后,使用一次性病毒灭活输血过滤器材在病毒灭活照射仪内进行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亚甲蓝浓度为1μM、照射强度为35000 Lx、灭活时间为30 min)。分别在...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反应对血浆中寨卡病毒的灭活效果。方法血浆中加入寨卡病毒后,使用一次性病毒灭活输血过滤器材在病毒灭活照射仪内进行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亚甲蓝浓度为1μM、照射强度为35000 Lx、灭活时间为30 min)。分别在灭活处理前以及灭活处理的第5、15、30 min留样。所取样品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滴度,并用RT-qPCR检测病毒RNA载量。结果灭活前,血浆中寨卡病毒的滴度和核酸载量分别为(5.55±0.18)log TCID50/0.1mL和(9.08±0.75)log copies/mL。灭活后以及经过Vero细胞连续3代培养后,均未检测到病毒感染性,滴度下降(5.05±0.19)log TCID50/0.1mL。病毒RNA载量在灭活后仍有(8.07±0.68)log copies/mL,传代培养从第1代到3代,都没有检测到病毒RNA。结论亚甲蓝光化学法能有效灭活血浆中的寨卡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免疫荧光 RT-QPCR 寨卡病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