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0篇文章
< 1 2 1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乙酰氨基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擎 王雷原 +2 位作者 王标 何亮 彭慧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探讨对乙酰氨基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管理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LC患者90例,男42例,女48例,年龄18~78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对乙酰氨基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管理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LC患者90例,男42例,女48例,年龄18~78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乙酰氨基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组(AK组)和纳布啡组(NA组),每组45例。麻醉诱导前15 min,AK组静脉泵注对乙酰氨基酚500 mg(稀释至50 ml)后缓慢推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稀释至10 ml);NA组于相同时点静脉泵注生理盐水50 ml后缓慢推注纳布啡0.2 mg/kg(稀释至10 ml)。记录术后0.5、3、6、12、24 h的VAS疼痛评分(非劣效性界值Δ=1.0分),手术当晚睡眠质量评分,术后24 h内补救镇痛例数,术后0.5、3、6 h的Ramsay镇静评分,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总体满意度。结果与NA组比较,术后0.5 h AK组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两组VAS疼痛评分差值的95%CI上限低于非劣效性界值(P<0.05)。AK组手术当晚睡眠质量评分、患者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NA组(P<0.05)。两组术后24 h内补救镇痛率、不同时点Ramsay镇静评分、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乙酰氨基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可有效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疼痛,不增加恶心呕吐发生率,效果不劣于纳布啡,且患者术后当晚睡眠质量评分和总体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酮咯酸氨丁三醇 纳布啡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镇痛
下载PDF
艾司奥美拉唑对对乙酰氨基酚药动学与肠道菌群的影响
2
作者 贾茹 王怡帆 +4 位作者 陈文华 张文萍 贺少龙 党宏万 魏世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2-866,共5页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艾司奥美拉唑(EMZ)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药动学与肠道菌群生态平衡的作用。方法将14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APAP组、APAP+EMZ组,每组7只;将APAP+EMZ组大鼠置于代谢笼中饲养。APAP+EMZ组灌胃给予EMZ 3.6 mg...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艾司奥美拉唑(EMZ)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药动学与肠道菌群生态平衡的作用。方法将14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APAP组、APAP+EMZ组,每组7只;将APAP+EMZ组大鼠置于代谢笼中饲养。APAP+EMZ组灌胃给予EMZ 3.6 mg·kg^(-1)·d^(-1),APAP组以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代替,连续灌胃14 d;分别在给予EMZ前和给药14 d后收集大鼠粪便进行微生物16SrRNA测序。第15天APAP组和APAP+EMZ组灌胃EMZ后同法给予APAP 44.82 mg·kg^(-1)。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样品中APAP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并统计分析,比较APAP组和APAP+EMZ组APAP药动学参数。结果①两组APAP的达峰浓度(C ma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PAP组比较,APAP+EMZ组C max增加120.38%。两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0-∞)))、清除率(CL)、消除半衰期(t_(1/2))和达峰时间(t_(max))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使用EMZ后乳酸杆菌属、拟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和埃希杆菌属相对丰度较用药前减少,而双歧杆菌属增加。但上述菌群相对丰度在EMZ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Z与APAP联用时,影响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菌群相对丰度有一些变化,EMZ对APAP的C_(max)有影响;使用EMZ 2周不通过影响肠道菌群而改变APAP的药动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艾司奥美拉唑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药动学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调督通脉针灸法辅助甲氨蝶呤及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张秀荣 崔欣美 +3 位作者 赵海燕 戴缙 付佳新 王博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究调督通脉针灸法辅助甲氨蝶呤、对乙酰氨基酚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RA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目的探究调督通脉针灸法辅助甲氨蝶呤、对乙酰氨基酚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RA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针对疼痛难忍者临时给予对乙酰氨基酚片,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调督通脉针灸法。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及疾病活动度(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DAS28)评分、实验室指标[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e peptide antibody,抗CCP抗体)、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水平。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两组患者晨僵、屈伸不利、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疗效: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4.00%(47/50)高于对照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疼痛程度及疾病活动度:治疗后两组患者VAS、DAS28分值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室指标:治疗后两组患者RF、CRP、TNF-α、抗CCP抗体、ES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异常,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4/50)与对照组4.00%(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调督通脉针灸法辅助甲氨蝶呤、对乙酰氨基酚对RA患者实施干预,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疼痛程度及疾病活动度,调节相关生化指标水平,提升疾病治疗效果,且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督通脉针灸法 甲氨蝶呤 对乙酰氨基酚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下载PDF
由4-羟基苯乙酮制备对乙酰氨基酚的两步合成实验设计
4
作者 匡永清 刘劼 +3 位作者 冯见君 杨文 蔡双莲 史玲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8期331-337,共7页
设计了由4-羟基苯乙酮制备对乙酰氨基酚的两步合成实验,并应用于本科教学。先由4-羟基苯乙酮与羟胺缩合产生4-羟基苯乙酮肟,再由三聚氯氰催化4-羟基苯乙酮的Beckmann重排反应得到对乙酰氨基酚。实验应用了回流、萃取、干燥、过滤、旋转... 设计了由4-羟基苯乙酮制备对乙酰氨基酚的两步合成实验,并应用于本科教学。先由4-羟基苯乙酮与羟胺缩合产生4-羟基苯乙酮肟,再由三聚氯氰催化4-羟基苯乙酮的Beckmann重排反应得到对乙酰氨基酚。实验应用了回流、萃取、干燥、过滤、旋转蒸发、薄层色谱和柱层析等重要有机实验操作,可综合训练学生的有机合成技术。通过制备具有重要医学和经济价值的目标化合物,向学生展示了有机合成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Beckmann重排采用了有机小分子催化剂,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有机催化的意义和Beckmann重排反应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酮肟化 BECKMANN重排 有机催化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片中硫脲
5
作者 崔业波 马晓静 +2 位作者 宋瑩 王丹彧 马彧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4年第5期96-100,共5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片中硫脲的含量。样品用流动相提取后,用Shim-pack GIST C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离,以磷酸盐缓冲液-甲醇(体积比为90∶10)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量为0.5 mL/min,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3...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片中硫脲的含量。样品用流动相提取后,用Shim-pack GIST C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离,以磷酸盐缓冲液-甲醇(体积比为90∶10)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量为0.5 mL/min,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36 nm,进样体积为10μL。硫脲的质量浓度在0.102~10.205μ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9,方法检出限为3.4μg/g,定量限为8.5μg/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n=6),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9.3%。该方法处理简便,检测高效,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硫脲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水溶性基质对乙酰氨基酚泡腾栓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6
作者 张传香 喻娅婷 于倩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0-22,共3页
目的:制备对乙酰氨基酚泡腾栓并拟定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泡腾栓处方,并制备对乙酰氨基酚泡腾栓。按《中国药典》通则栓剂项下的规定检查其性状外观、质量差异和融变时限等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泡腾栓对... 目的:制备对乙酰氨基酚泡腾栓并拟定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泡腾栓处方,并制备对乙酰氨基酚泡腾栓。按《中国药典》通则栓剂项下的规定检查其性状外观、质量差异和融变时限等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泡腾栓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结果:对乙酰氨基酚泡腾栓为乳白色子弹型栓剂,质量差异、融变时限符合《中国药典》规定,最大发泡量>10 mL,对乙酰氨基酚含量为49.69 mg/g,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n=9)。结论:该泡腾栓制备工艺简单易行,质量控制方法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对乙酰氨基酚 泡腾栓 直肠给药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对乙酰氨基酚致大鼠急重症药物性肝损伤的细胞因子变化研究
7
作者 何玲玲 黄庭龙 谢龙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22期3786-3790,共5页
目的了解大鼠模型中对乙酰氨基酚致肝急性损伤的细胞因子变化,为临床提供诊疗思路。方法将12只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空白组和对乙酰氨基酚组(实验组)各6只。实验组每只大鼠用750 mg/kg对乙酰氨基酚腹腔注射,12 h后可造模成功,观察大鼠肝... 目的了解大鼠模型中对乙酰氨基酚致肝急性损伤的细胞因子变化,为临床提供诊疗思路。方法将12只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空白组和对乙酰氨基酚组(实验组)各6只。实验组每只大鼠用750 mg/kg对乙酰氨基酚腹腔注射,12 h后可造模成功,观察大鼠肝组织损伤程度;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检测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肝组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的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趋化因子(CXCL)-10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大鼠肝脏损伤评分[(5.3±0.8)分]高于空白组(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大鼠肝脏组织AST、ALT水平[分别为(107.6±16.7)、(35.1±5.2)U/g]低于空白组[分别为(178.8±21.6)、(58.9±6.8)U/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大鼠血清中IL-6的表达水平[(67.9±4.8)pg/mL]明显高于空白组[(4.8±0.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大鼠肝脏组织中TNF-α、CXCL-10表达水平[分别为(3.34±0.50)、(4.15±0.54)]均高于空白组[分别为(1.00±0.14)、(1.00±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乙酰氨基酚可造成大鼠药物性肝损伤,检测血清IL-6水平、肝组织中AST、ALT的表达及TNF-α、CXCL-10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重症 对乙酰氨基酚 药物性肝损伤 细胞因子 大鼠
下载PDF
基于FAERS的对乙酰氨基酚药物不良反应性别差异信号分析
8
作者 崔润丽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挖掘和分析对乙酰氨基酚不良反应(ADR)性别差异的信号。方法: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反应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中提取2004年—2022年的对乙酰氨基酚不良反应报告数据。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进行数据挖掘,主要分析检测对乙酰... 目的:挖掘和分析对乙酰氨基酚不良反应(ADR)性别差异的信号。方法: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反应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中提取2004年—2022年的对乙酰氨基酚不良反应报告数据。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进行数据挖掘,主要分析检测对乙酰氨基酚相关的不良反应在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性。结果:纳入分析的ADR报告女性和男性分别为132244,85643份。挖掘分析发现女性更易出现恶心[ROR=1.47,95%CI:1.35~1.60,比例报告比值比(PRR)=1.46,95%CI:1.34~1.59,IC=0.19,IC025=0.18,EBGM=1.14,EBGM05=1.06]、呕吐(ROR=1.30,95%CI:1.19~1.42,PRR=1.30,95%CI:1.18~1.41,IC=0.14,IC025=0.13,EBGM=1.10,EBGM05=1.02)、头痛(ROR=1.69,95%CI:1.52~1.88,PRR=1.68,95%CI:1.52~1.87,IC=0.25,IC025=0.23,EBGM=1.19,EBGM05=1.09)等不良反应。男性更易出现低血压(ROR=1.56,95%CI:1.38~1.75,PRR=1.55,95%CI:1.38~1.75,IC=0.35,IC025=0.31,EBGM=1.27,EBGM05=1.15)、胸痛(ROR=1.02,95%CI:1.00~1.64,PRR=1.02,95%CI:1.20~1.64,IC=0.02,IC025=0.02,EBGM=1.01,EBGM05=0.92)、肾功能衰竭(ROR=3.05,95%CI:2.68~3.45,PRR=3.04,95%CI:2.68~3.44,IC=0.67,IC025=0.59,EBGM=2.52,EBGM05=2.27)等不良反应。结论:对乙酰氨基酚不良反应信号存在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不良反应 性别差异 FAERS数据库
下载PDF
木犀草素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治杰 潘阳阳 +6 位作者 姚亚乐 王中一 陈国雯 范碧玥 安志霞 马小燕 王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31,共11页
【目的】基于内质网应激(ERS)和氧化应激途径,探讨木犀草素(luteolin)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肝损伤的保护效果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昆明小白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C)、木犀草素对照组(MD)、APAP肝损伤模... 【目的】基于内质网应激(ERS)和氧化应激途径,探讨木犀草素(luteolin)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肝损伤的保护效果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昆明小白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C)、木犀草素对照组(MD)、APAP肝损伤模型组(APAP)以及木犀草素低、中、高剂量组(ML、MM、MH),每组8只小鼠,NC和MD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小鼠按300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APAP注射液,每天2次,连续注射4 d,给药4 d后NC组和APAP组灌胃生理盐水,MD、ML、MM、MH小鼠分别按照100,25,50,100 mg/kg的剂量灌胃木犀草素药液,每天2次,连续灌胃3 d,最后一次灌胃12 h后,分别检测小鼠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肝脏中的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过氧化氢(H 2O 2)、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并采用探针药物法测定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2E1酶(CYP2E1)活性,采用qRT-PCR检测CYP2E1 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增强子CCAAT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CYP2E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相比,APAP模型组的ALT和AST活性极显著升高,MD组上述2种酶活性无显著变化。与APAP模型组相比,MM、MH组ALT和AST活性显著或极显著下降。与APAP模型组相比,ML、MM、MH组的GSH含量和SOD活性均明显增加,MDA和H 2O 2含量均明显降低。小鼠肝组织病理形态显微观察结果表明,MM、MH组可以改善APAP导致的肝索消失以及肝细胞排列散乱和细胞核溶解等病理症状。探针药物法测定结果显示,0.1,0.01和0.001 mg/mL的木犀草素可以显著降低CYP2E1活性。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木犀草素可以显著或极显著降低CYP2E1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GRP78和CHOP蛋白表达水平。【结论】木犀草素具有明显的抗APAP诱导的肝损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CYP2E1的表达、减轻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水平,从而减轻APAP诱导的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对乙酰氨基酚肝损伤 内质网应激 氧化应激
下载PDF
高密度自由羧基氧修饰孔壁的锌基金属有机骨架靶向电化学传感对乙酰氨基酚
10
作者 续璐 张丞雨 +2 位作者 籍文娟 杨海英 付云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7-918,共12页
基于刚性苯多羧酸H4BPTC(联苯-3,3′,5,5′-四甲酸),构筑了一例孔壁修饰高密度自由羧基氧的三维刚性锌基金属有机骨架:{[Zn2(BPTC)(H_(2)O)(DMF)2]·DMF·H_(2)O}n(SXNU-5-Zn)。SXNU-5-Zn具有好的酸碱稳定性(pH=3~8)和热稳定性... 基于刚性苯多羧酸H4BPTC(联苯-3,3′,5,5′-四甲酸),构筑了一例孔壁修饰高密度自由羧基氧的三维刚性锌基金属有机骨架:{[Zn2(BPTC)(H_(2)O)(DMF)2]·DMF·H_(2)O}n(SXNU-5-Zn)。SXNU-5-Zn具有好的酸碱稳定性(pH=3~8)和热稳定性。以SXNU-5-Zn构建了基于纯MOFs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SXNU-5-Zn/GCE),其可高灵敏、选择性的检测对乙酰氨基酚(AC),检测的线性范围宽(0.02~765μmol·L^(-1)),检测限低至0.0138μmol·L^(-1)(S/N=3)。此外,所制备的SXNU-5-Zn/GCE传感器已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AC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电化学传感器 对乙酰氨基酚
下载PDF
UV_(222)/PDS体系降解对乙酰氨基酚的效能及机制研究
11
作者 秦玢 郑伟杰 +5 位作者 张传东 罗从伟 武道吉 王洪香 冯树兴 陈飞勇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70,共8页
以UV_(222)/过硫酸盐(PDS)为研究体系,考察了对非甾体类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ACT)的降解效能。研究了PDS浓度、pH、天然有机物(NOM)、阴离子(Cl^(-)、HCO_(3)^(-)/CO_(3)^(2-))对ACT降解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独UV_(222)或PDS体系中... 以UV_(222)/过硫酸盐(PDS)为研究体系,考察了对非甾体类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ACT)的降解效能。研究了PDS浓度、pH、天然有机物(NOM)、阴离子(Cl^(-)、HCO_(3)^(-)/CO_(3)^(2-))对ACT降解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独UV_(222)或PDS体系中ACT稳定性较强,而在UV_(222)/PDS体系中,由于催化产生了活性物质(如HO·、SO_(4)^(·-)、^(1)O_(2)、O_(2)^(·-)),ACT降解效率明显升高。体系中提高氧化剂投加量或增加溶液pH,均能够提高ACT降解速率;NOM对UV_(222)遮光作用较强,导致其对UV_(222)/PDS降解ACT的抑制作用较明显;水体中存在的Cl^(-)对ACT的降解影响随着浓度增加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效果;而HCO-3/CO_(3)^(2-)能够显著促进ACT的降解。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急性毒性研究结果显示,ACT在UV_(222)/PDS体系降解过程中生成的有机产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_(222) 过硫酸盐 对乙酰氨基酚 降解动力学 毒性评价
下载PDF
等离子体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对乙酰氨基酚机理研究
12
作者 叶朝兵 许子牧 +2 位作者 胡淑恒 兰彦 程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2-397,共6页
过硫酸盐(persulfate,PS)可被活化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硫酸根自由基(SO_(4)^(-)·),利用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活化PS降解水中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研究AP初始质量浓度、工作气体流量... 过硫酸盐(persulfate,PS)可被活化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硫酸根自由基(SO_(4)^(-)·),利用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活化PS降解水中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研究AP初始质量浓度、工作气体流量和PS投加量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可能的降解产物和降解路径进行分析和推测。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PS能有效去除水中AP,AP的去除率随着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气体流量对降解效果影响较大,适当增加流量可促进AP的降解,当流量超过50 L/h后,促进效果逐渐减弱,PS的加入能加速AP的降解,当PS投加量为0.75 g/L时,处理效果最佳。实验处理废水过程中,AP会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CO_(2)和H_(2)O,在添加PS后,矿化率是单独等离子体处理的2.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DBD) 对乙酰氨基酚(AP) 过硫酸盐(PS) 降解 低温等离子体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13
作者 张锦华 张家祺 张立超 《肝脏》 2024年第5期609-613,共5页
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也被称为扑热息痛,可用于治疗发热、疼痛和炎症。而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会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甚至需要肝移植。目前临床治疗APAP导致的肝损伤是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通过补... 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也被称为扑热息痛,可用于治疗发热、疼痛和炎症。而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会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甚至需要肝移植。目前临床治疗APAP导致的肝损伤是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通过补充肝细胞内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储存发挥保肝的作用。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是一类大量存在于食物和中药中的单体,可以通过恢复细胞的抗氧化防御系统、限制氧化应激、改善炎症、减轻坏死细胞死亡等来保护APAP诱导的肝毒性。本文针对黄酮类化合物减轻APAP引起肝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和相关靶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肝损伤 黄酮类化合物 氧化应激 炎症
下载PDF
急性摄入对乙酰氨基酚对运动表现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4
作者 史雨轩 信泽坤 吴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2-413,共12页
对乙酰氨基酚(APAP)又名扑热息痛,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之一。研究表明,耐力项目运动员服用APAP较为常见,该药物不仅具有镇痛解热作用,同时也展现出潜在的机能增强效应。然而有调查发现,运动员在服用APAP前对其... 对乙酰氨基酚(APAP)又名扑热息痛,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之一。研究表明,耐力项目运动员服用APAP较为常见,该药物不仅具有镇痛解热作用,同时也展现出潜在的机能增强效应。然而有调查发现,运动员在服用APAP前对其预期用途或副作用并没有充分的了解,甚至因为过度追求疗效导致过量摄入从而损害健康。因此,本文就急性摄入APAP对运动表现影响的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结果发现,APAP对耐力、短跑和抗阻运动表现均有影响:1)运动前摄入APAP对高温下耐力运动表现具有一定的益处,这可能是由APAP的解热作用介导的;2)机体在运动性疲劳状态下摄入APAP可以改善单次短跑成绩;3)摄入APAP有助于减轻最大用力收缩运动时肌肉力量的下降;4)运动前30至60分钟摄入1500毫克的APAP对提高运动表现具有积极影响;5)过量摄入APAP会导致肝中毒。尽管APAP可能通过降低机体的核心温度、减少疼痛传递和提高神经肌肉募集水平对运动表现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建议运动员在没有明确适应症的情况下谨慎使用APAP,因为在提高成绩方面,其潜在的不利影响可能超过了有限的优势。此外,虽然摄入APAP可以短期缓解疼痛,但在长期治疗或根治时,应考虑副作用更小的其他方法。同时,APAP对运动表现影响的相关作用机制有待深入挖掘,其摄入剂量、摄入时间,以及在女性和精英运动员中的应用效果也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解热镇痛 耐力运动 运动表现
下载PDF
肝再生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肝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15
作者 莫胤康 范子豪 任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02-1907,共6页
肝再生在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肝损伤后恢复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APAP过量服用后,通常是肝损伤程度越大,再生的程度就越大,从而导致肝损伤的消退和大多数情况下的自发恢复。然而,严重APAP过量会导致肝再生受损和无法控制的肝损伤... 肝再生在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肝损伤后恢复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APAP过量服用后,通常是肝损伤程度越大,再生的程度就越大,从而导致肝损伤的消退和大多数情况下的自发恢复。然而,严重APAP过量会导致肝再生受损和无法控制的肝损伤,导致无法恢复,甚至死亡。在APAP肝损伤后,肝脏中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再生反应非常重要。肝再生由多种增殖信号通路共同调控,这些通路涉及激酶、核受体、转录因子、转录共激活因子。严重的APAP过量后会抑制增殖信号通路的激活,导致细胞周期停滞和肝再生受损。虽然肝再生在APAP肝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但目前其发挥作用的潜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已有的相关研究对肝再生在APAP诱导的肝损伤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的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 对乙酰氨基酚 信号传导 修复
下载PDF
姜黄素调控Trx-1/TXNIP复合体防治对乙酰氨基酚诱导小鼠肝损伤的研究
16
作者 张维 雷欢 +4 位作者 张运超 邓琴 余泽军 邱银生 徐凌云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98,120,共9页
为了探讨姜黄素(CUR)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试验将60只ICR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N-乙酰半胱氨酸组(按体重150 mg/kg灌胃N-乙酰半胱氨酸)、姜黄素低剂量组(按体重50 mg/kg灌胃CUR)、姜黄素... 为了探讨姜黄素(CUR)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试验将60只ICR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N-乙酰半胱氨酸组(按体重150 mg/kg灌胃N-乙酰半胱氨酸)、姜黄素低剂量组(按体重50 mg/kg灌胃CUR)、姜黄素中剂量组(按体重100 mg/kg灌胃CUR)和姜黄素高剂量组(按体重200 mg/kg灌胃CUR),对模型组、N-乙酰半胱氨酸组及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灌胃10 d,然后一次性按体重300 mg/kg腹腔注射APAP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24 h后,摘眼球取血并处死各组小鼠,计算小鼠肝脏指数,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以及肝脏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活性氧(ROS)水平;并取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通过RT-qPCR方法检测肝脏中Trx-1/TXNIP/NLRP3通路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肝脏指数,血清ALT、AST、LDH活性,肝脏组织MDA含量、ROS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肝脏组织GSH含量和CAT、S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Trx-1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TXNIP、NLRP3、ASC、Caspase-1和IL-1β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ALT、AST、LDH活性,肝脏指数和肝脏组织MDA、ROS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肝脏组织CAT、SOD活性和GSH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Trx-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TXNIP、NLRP3、ASC、Caspase-1和IL-1β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模型组肝脏组织肝索紊乱,肝细胞大量坏死,核溶解,肝窦炎性浸润和充血;姜黄素各剂量组肝索结构基本正常,肝细胞坏死减少。说明姜黄素通过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对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发挥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Trx-1表达量增加和TXNIP表达量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对乙酰氨基酚 急性肝损伤 Trx-1/TXNIP 氧化应激 炎症
下载PDF
楮实子预处理对对乙酰氨基酚致L0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17
作者 韩世诚 王婷婷 +2 位作者 张一昕 王茜 柴天川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楮实子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引起的L0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0.1、0.3、1.0、3.0、10.0 mg/ml)楮实子水提物溶液对正常L02细胞的存活率。L02细胞APAP染毒后,取对数生长期的L02细胞,分为正常组、APAP组(4... 目的探讨楮实子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引起的L0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0.1、0.3、1.0、3.0、10.0 mg/ml)楮实子水提物溶液对正常L02细胞的存活率。L02细胞APAP染毒后,取对数生长期的L02细胞,分为正常组、APAP组(40 mmol/L)、楮实子组(1 mg/ml),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采用DCFA-DH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罗丹明123染色检测L02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JNK、p-JNK、78GRP78、CHOP的表达水平。结果与0.1 mg/ml楮实子水提物比较,0.3、1.0、3.0、10.0 mg/ml楮实子水提物细胞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组比较,APAP组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凋亡平均荧光强度值升高(P<0.05);与APAP组比较,1 mg/ml楮实子水提物细胞存活率升高,细胞凋亡平均荧光强度值降低(P<0.05)。APAP组ROS荧光强度值高于正常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楮实子组ROS荧光强度值低于APAP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PAP组线粒体膜电位平均荧光强度值低于正常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楮实子组线粒体膜电位平均荧光强度值高于APAP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JNK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APAP组p-JNK、GRP78、CHOP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APAP组比较,楮实子组p-JNK、GRP78、CHOP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结论楮实子可能通过抑制JNK活化,修复线粒体膜通透性,抑制内质网应激,减少ROS含量,抑制细胞凋亡,发挥保护APAP致L02细胞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楮实子 药物性肝损伤 线粒体功能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美敏伪麻溶液联合对乙酰氨基酚片治疗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18
作者 何蕊 林航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30期71-74,共4页
目的观察美敏伪麻溶液联合对乙酰氨基酚片治疗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联合组(n=40)。对照组予以对... 目的观察美敏伪麻溶液联合对乙酰氨基酚片治疗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联合组(n=40)。对照组予以对乙酰氨基酚片直至退热,联合组在对照组联合美敏伪麻溶液连续用药5 d。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用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0%vs.80.00%,χ^(2)=4.114,P=0.043)。联合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咳嗽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用药后,2组血清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降低,GQOL-74中的精神、生理、情感、社会关系评分升高,且联合组低/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0%vs.10.00%,P=1.000)。结论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美敏伪麻溶液联合对乙酰氨基酚片治疗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促进疾病快速恢复,提升生活质量,同时联合用药并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老年人 美敏伪麻溶液 对乙酰氨基酚 炎性因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HP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19
作者 马彦博 王美银 +3 位作者 彭路路 张枢 李小川 段小群 《海峡药学》 2024年第8期73-77,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可以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方法选用对乙酰氨基酚-d_(3)和布洛芬-d_(3)为内标,采用甲醇蛋白沉淀法处理血浆样品。色谱柱采用ZORBAX Extend C_(18)(4.6×150 mm,3.5... 目的建立一种可以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方法选用对乙酰氨基酚-d_(3)和布洛芬-d_(3)为内标,采用甲醇蛋白沉淀法处理血浆样品。色谱柱采用ZORBAX Extend C_(18)(4.6×150 mm,3.5μm),选用梯度洗脱方式,流动相A为5 mM乙酸铵水溶液,流动相B为甲醇;采用电喷雾离子化多反应监测模式:0~3.50 min,以正离子检测对乙酰氨基酚和对乙酰氨基酚-d_(3),3.5~5.5 min,以负离子检测布洛芬和布洛芬-d_(3)。结果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分别在0.0400~10.0μg·mL^(-1)、0.100~25.0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且精密度、回收率、稳定性等考察均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准确且选择性好,适用于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MS/MS 对乙酰氨基酚 布洛芬 药动学
下载PDF
基于抗炎、抗氧化反应探讨石斛多糖改善对乙酰氨基酚致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20
作者 敬悦 王有根 +1 位作者 杨志慧 曾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39-1545,共7页
目的探讨石斛多糖(dendrobium polysaccharide,DOP)拮抗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致小鼠肝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PAP模型组,DOP低、中、高剂量干预组(225、450、900 mg·kg^(-1))、... 目的探讨石斛多糖(dendrobium polysaccharide,DOP)拮抗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致小鼠肝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PAP模型组,DOP低、中、高剂量干预组(225、450、900 mg·kg^(-1))、DOP对照组,其中APAP组每天灌胃300 mg·kg^(-1),DOP干预组灌胃DOP 2 h后再灌胃APAP,其余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连续灌胃7 d,末次给药后20 h处死小鼠收集血清、肝脏。检测小鼠肝脏大体形态及肝脏系数;TUNEL和HE染色观察肝脏细胞凋亡和病理组织学;试剂盒检测相关指标;Western blot分析肝脏中氧化应激、炎症和凋亡相关蛋白水平。结果APAP组小鼠肝脏系数明显增加,肝脏空泡性坏死、凋亡细胞数增多,血清ALT、AST水平明显增加;与APAP组相比,DOP干预后尤其以900 mg·kg^(-1)组小鼠肝脏系数、血清ALT、AST水平明显降低,肝脏病理变化得到改善;且APAP组氧化应激、炎症水平升高,肝脏中凋亡、炎症和氧化应激相关蛋白表达失衡;DOP干预后尤其以900 mg·kg^(-1)组能够明显逆转APAP诱导的肝脏氧化应激、凋亡增加及炎症反应,并升高Nrf2、HO-1表达但降低NLRP3、HMGB1表达水平。结论DOP的保肝作用机制主要在于其抗氧化与抗炎反应,可能与DOP激活Nrf2/HO-1通路及抑制HMGB1/NLRP3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肝损伤 石斛多糖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