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史·宗室表》编纂考——以皇子封爵为中心的考察
1
作者 王文琛 《镇江高专学报》 2023年第2期86-90,共5页
《金史·宗室表》中始祖以下十帝诸子和太祖到章宗诸子的封爵记载是元人依照金代残存谱牒编写而成的,是对金特定时期谱牒记录的真实还原。卫绍王子和宣宗子的记载可能并非源自金代谱牒,而是元人摘抄其他史料编写而成。《金史·... 《金史·宗室表》中始祖以下十帝诸子和太祖到章宗诸子的封爵记载是元人依照金代残存谱牒编写而成的,是对金特定时期谱牒记录的真实还原。卫绍王子和宣宗子的记载可能并非源自金代谱牒,而是元人摘抄其他史料编写而成。《金史·宗室表》中宗室的缺漏有些可能是元人有意为之,目的是保留金代残存谱牒的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史·宗室表》 谱牒 封爵 缺载
下载PDF
宋代城隍神赐额封爵考释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颋 宋永志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26,共5页
宋代是城隍神信仰迅速发展的时期,北宋末年至整个南宋时期,朝廷通过对城隍神的封爵赐额这一手段对其加以控制和管理,使得宋代城隍神的官方化色彩和人格化形象深入人心,并影响到了元明城隍神信仰的发展。
关键词 宋代 城隍神 封爵 赐额
下载PDF
明代臣僚封爵制度略论 被引量:8
3
作者 曹循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52,共7页
洪武初年定五等爵制,皆须军功,有大功方可封公、侯。武官因袭替制度的存在,故最低封侯,以下世袭指挥使。永乐以后伯爵规格提高,武官有功则封伯。而明初文官在严酷的政治气氛下难获封爵,故子、男长期虚置,逐渐废革。此外,《大明律》文官... 洪武初年定五等爵制,皆须军功,有大功方可封公、侯。武官因袭替制度的存在,故最低封侯,以下世袭指挥使。永乐以后伯爵规格提高,武官有功则封伯。而明初文官在严酷的政治气氛下难获封爵,故子、男长期虚置,逐渐废革。此外,《大明律》文官封公侯条件极高,故此后文官有大功亦止于伯爵。宣德以后,臣僚封爵即落去职事官衔,爵位与职事官衔并立的局面终结,勋臣只出任差委。明代封爵待遇较唐宋优厚,但"祖宗之制"与明中后期政局的变化产生矛盾,文官地位崛起而不许封,武官地位日渐低下而难获封,使爵位在百余年中仅为承荫袭爵者把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封爵制度 文官 武官
下载PDF
唐代宦官封爵问题探微--兼补《二十五史补编:唐宦官封爵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丽梅 杜文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46,共8页
《二十五史补编》中的《唐宦官封爵表》受制于史料匮乏,因此十分简略。近几十年来,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大量的宦官碑志的出土,从而为增补这个表格的内容创造了条件。我们认为,关于宦官的封爵,一般情况下,宦官获得爵位者较少、宦官爵号... 《二十五史补编》中的《唐宦官封爵表》受制于史料匮乏,因此十分简略。近几十年来,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大量的宦官碑志的出土,从而为增补这个表格的内容创造了条件。我们认为,关于宦官的封爵,一般情况下,宦官获得爵位者较少、宦官爵号的得名、食邑与食实封、宦官母妻邑号。宦官封爵都是在唐朝制度下正常运作,既无歧视性的规定,也不存在明显的倾斜性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宦官封爵 食邑与食实封 爵号 邑号
下载PDF
论早期斯图亚特王朝的封爵政策及其后果——17世纪英国革命前的社会矛盾透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晋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6-22,共7页
对专制秩序的狂热追求和政治上腐败、无能是早期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两大特征。面对国会的坚强抵制,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父子两代君王秉持着相对慷慨、宽松的封爵政策,力图以此来笼络社会上层中的各种力量,以达到强固王权的政治目的... 对专制秩序的狂热追求和政治上腐败、无能是早期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两大特征。面对国会的坚强抵制,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父子两代君王秉持着相对慷慨、宽松的封爵政策,力图以此来笼络社会上层中的各种力量,以达到强固王权的政治目的。由于过分宠信佞臣、鬻卖爵秩等失误所致,这一政策不仅未达到王朝的初衷,反而促使17世纪前期的英国社会的矛盾、冲突更为错综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斯图亚特王朝 封爵政策 鬻卖爵秩 专制秩序
下载PDF
明代罪宗的请复及其子女的袭封爵问题 被引量:4
6
作者 雷炳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69,共7页
贬废罪宗名爵及其子女袭、封爵的议处,是朝廷对犯罪宗亲的善后处理。明代罪宗请复有一个灵活处理到明令禁止的过程,但禁后仍有"法"外施恩。对贬革罪宗子女的袭、封爵,明王朝有一个从"例"到"制"的处理变化... 贬废罪宗名爵及其子女袭、封爵的议处,是朝廷对犯罪宗亲的善后处理。明代罪宗请复有一个灵活处理到明令禁止的过程,但禁后仍有"法"外施恩。对贬革罪宗子女的袭、封爵,明王朝有一个从"例"到"制"的处理变化,弘治以前有一定的随意性,弘治以后,作了两度调整,但例外情形并不少见。违制婚娶的宗藩,不同于罪宗,由于其所生子女,妨碍了皇家血统的纯正,明廷对其子女请封的限制,明显严于普通罪宗子女,万历时,更是禁止所生子女载入宗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藩 犯罪 革爵 庶人 复爵 封爵 袭爵
下载PDF
曹魏的封爵制度与食封支出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明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5-61,共7页
建安时期是曹魏代汉的政治过渡期,其封爵制度在爵级、爵称、封赏对象等方面大体沿用东汉之制。不过 囿于户口严重减耗,从田租户调获得的财政收入相当有限,为优先保证军费开支,曹魏的列侯食封制度作为一项财政 支出制度,比东汉有较大变... 建安时期是曹魏代汉的政治过渡期,其封爵制度在爵级、爵称、封赏对象等方面大体沿用东汉之制。不过 囿于户口严重减耗,从田租户调获得的财政收入相当有限,为优先保证军费开支,曹魏的列侯食封制度作为一项财政 支出制度,比东汉有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乡亭侯食封户数大为减少。同时,建安时期曹魏极少用进封爵级酬赏军 功,并创设四种“皆不食租”的爵级,也都是出于减少财政支出的考虑。曹魏代汉之后,财政状况大为好转,列侯封 爵制度基本沿用建安之制。不过,由于授封标准放宽,增加了县侯、王侯二类享受大量食邑户的封爵对象,加上曹魏 后期逐步控制政权的司马氏集团,加紧改朝换代的准备,有意将封爵食封作为笼络人心的政治手段和财政手段加以运 用,以致食封支出继续增长。曹魏代汉之后食封支出得以持续增长,是以在籍户口及其租调收入逐渐增多为财政基础 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魏 封爵 食封 财政支出
下载PDF
五代十国封爵制度初探 被引量:5
8
作者 杜文玉 王丽梅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3年第4期86-91,共6页
五代封爵制度在承袭唐制的基础上,又发生了许多变化,产生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五代封爵所给的食邑户数与唐制相比,实际上处是在一种混乱状态之中;实食封的户数普遍低于唐代水平,这与五代社会经济衰退有直接的关系;五代爵制主要沿... 五代封爵制度在承袭唐制的基础上,又发生了许多变化,产生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五代封爵所给的食邑户数与唐制相比,实际上处是在一种混乱状态之中;实食封的户数普遍低于唐代水平,这与五代社会经济衰退有直接的关系;五代爵制主要沿袭了唐后期的制度,增加了郡侯这一级爵位;受封者所得爵名与其籍贯并无必然关系,其得名通常与郡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十国 封爵 食邑 食实封
下载PDF
两晋宗室始封爵考论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兴成 庞骏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81-85,共5页
西晋宗室始受封爵位以王爵为主要方面,西晋封授宗室爵位阶段性特征较为显著,始受封者由前期以大功亲以上宗室为主转为后期以小功亲以下宗室为主,由功而王始终是一重要封爵原则,始受封爵年龄较小,始封王封国等第并非固定不变,存在一个动... 西晋宗室始受封爵位以王爵为主要方面,西晋封授宗室爵位阶段性特征较为显著,始受封者由前期以大功亲以上宗室为主转为后期以小功亲以下宗室为主,由功而王始终是一重要封爵原则,始受封爵年龄较小,始封王封国等第并非固定不变,存在一个动态调整过程,始封爵与前朝旧爵也有一定联系。东晋宗室始受封爵者人数较西晋大大减少,始封王爵者更是寥若晨星,宗室因亲获封概率降低。由西晋而东晋,宗室封爵经历了由皇帝主导、到宗王主导、再到门阀主导的的历程,王爵分封范围由泰始初年由授予小功亲以上到咸宁三年确立非皇子不得为王原则、再到惠帝时期王爵分封延展到缌麻亲,及至东晋,王爵分封的范围又收缩到周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代 宗室 封爵
下载PDF
论北魏实封爵的实行及其爵位等级的确立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鹤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68,共7页
北魏太和十六年,孝文帝开始爵位改革,并实行实封爵制。北魏孝文帝为实封爵规定了明确的品级序列。这一品级序列以王爵为最高爵位,并包括不同品级的开国爵。在后《职员令》制定前,实封爵与虚封爵有各自的品级序列,但与国家的职官体系没... 北魏太和十六年,孝文帝开始爵位改革,并实行实封爵制。北魏孝文帝为实封爵规定了明确的品级序列。这一品级序列以王爵为最高爵位,并包括不同品级的开国爵。在后《职员令》制定前,实封爵与虚封爵有各自的品级序列,但与国家的职官体系没有联系。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后《职员令》制定后,将实封爵与虚封爵(散爵)的级别相互交错编制一起,构成新的特殊品级序列,并将这一爵位品级序列融入职官品级体系中,因而形成了官、爵一体化体制。但国家在爵位的封授上,只能依据实封爵本身的品级序列,因此,实封爵的等级表现出明显的两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封爵 实行 爵位等级 确立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姓氏与封爵称谓——从吴简中的“步侯”、“吕侯”说起 被引量:2
11
作者 苏俊林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35,共6页
吴简中的"步侯"、"吕侯",分别为临湘侯步骘、番禺侯吕岱的封爵称谓。这种在封爵称谓中使用受封者姓氏的情况,秦汉时期还极为少见。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逐渐普遍化的倾向。王爵、公爵、侯爵甚至男爵的封爵称谓... 吴简中的"步侯"、"吕侯",分别为临湘侯步骘、番禺侯吕岱的封爵称谓。这种在封爵称谓中使用受封者姓氏的情况,秦汉时期还极为少见。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逐渐普遍化的倾向。王爵、公爵、侯爵甚至男爵的封爵称谓中,都有使用受封者姓氏的现象。此现象在南、北政权中都有存在。这种现象既是此时期世家大族强大、家族姓氏受到重视的社会现实的反映,也会进一步推动姓氏在社会等级识别中所发挥的作用。与家族相关的、带有私有属性的姓氏,其使用范围从官职扩展到封爵等国家公器上,说明家族等私人势力对国家事务影响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姓氏 封爵称谓 吴简 步侯 吕侯
下载PDF
两晋宗室封爵承封谳议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兴成 《阅江学刊》 2012年第5期107-116,共10页
两晋宗室承封王深刻影响了两晋政治发展。两晋宗室封爵主要以嫡子、嫡孙承封,辅之以庶子、庶孙承封,嗣王承封时间以逾年承封为准。两晋宗室承封王的封国等第和封户数额随世数而有变动,但未形成定制。由西晋而东晋,宗室封爵承封由庶子、... 两晋宗室承封王深刻影响了两晋政治发展。两晋宗室封爵主要以嫡子、嫡孙承封,辅之以庶子、庶孙承封,嗣王承封时间以逾年承封为准。两晋宗室承封王的封国等第和封户数额随世数而有变动,但未形成定制。由西晋而东晋,宗室封爵承封由庶子、庶孙承封者人数有所增加,承封亲属范围扩大,但两晋宗室封爵承封仍然严格限制在五服之内。两晋宗室封爵并不严格贯彻长子承袭原则,长子出继现象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晋 宗室 封爵 承封
下载PDF
两晋宗室封爵与地方行政体系变迁略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兴成 《阅江学刊》 2013年第5期83-88,共6页
两晋宗室封爵,尤其王爵封授过差,由此引起郡县析置并合、郡名改易、郡县行政隶属关系复杂化及管理幅度盈缩等变化。总体而言,西晋太康十年以前,宗王分封对地方行政体系影响较大,尤以郡王分封为最,其后消极影响弱化。两晋宗室政策不同,... 两晋宗室封爵,尤其王爵封授过差,由此引起郡县析置并合、郡名改易、郡县行政隶属关系复杂化及管理幅度盈缩等变化。总体而言,西晋太康十年以前,宗王分封对地方行政体系影响较大,尤以郡王分封为最,其后消极影响弱化。两晋宗室政策不同,皇权政治与门阀政治体制相异,这些都关乎宗室封爵对地方行政体系变迁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代 封爵 地方行政建制 封国
下载PDF
西夏官吏酬劳——封爵、俸禄及致仕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淑霞 陈燕 《西夏研究》 2012年第3期54-63,共10页
封爵、俸禄、致仕是官吏酬劳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夏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其酬劳制度虽有承袭中原传统职官制度的成分,但在具体的规定和运作中又呈现出独特的一面。本文在现有的汉文献、碑刻、黑水城出土文书、律令等史料记载的基础上,结... 封爵、俸禄、致仕是官吏酬劳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夏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其酬劳制度虽有承袭中原传统职官制度的成分,但在具体的规定和运作中又呈现出独特的一面。本文在现有的汉文献、碑刻、黑水城出土文书、律令等史料记载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从职官制度文化视角入手对西夏官吏的封爵、俸禄、致仕等进行了探讨,从侧面反映了西夏职官制度的运行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 职官 封爵 俸禄 致仕
下载PDF
中国历代外戚封爵食禄制度述论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子彦 《史林》 CSSCI 1996年第4期3-7,共5页
中国历代外戚封爵食禄制度述论朱子彦关于封建社会外戚擅权问题,一直得到史家的重视和关注,有关论著已不少见。但外戚封爵食禄制度的研究,迄今尚未有专文论及。笔者不揣浅陋,试就这一问题进行考察,以就正于方家。早在西周时期,周... 中国历代外戚封爵食禄制度述论朱子彦关于封建社会外戚擅权问题,一直得到史家的重视和关注,有关论著已不少见。但外戚封爵食禄制度的研究,迄今尚未有专文论及。笔者不揣浅陋,试就这一问题进行考察,以就正于方家。早在西周时期,周天子就实行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戚势力 中国历代 封爵 述论 军功爵制 食实封 长公主 吕氏集团 白马之盟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下载PDF
论带“五等”字号的虚封爵——晋宋之际国家官爵制度上的变化之一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芬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75-79,共5页
晋宋之际,国家官爵制度上发生的重要变化之一就是带"五等"字号虚封爵的出现。晋末特殊军事政治形势之下,京口北府集团凭借强势军功击败高门士族,取得压倒性的军事政治优势,京口北府军功受益阶层由此形成。带"五等"... 晋宋之际,国家官爵制度上发生的重要变化之一就是带"五等"字号虚封爵的出现。晋末特殊军事政治形势之下,京口北府集团凭借强势军功击败高门士族,取得压倒性的军事政治优势,京口北府军功受益阶层由此形成。带"五等"字号虚封爵适时地出现则成为这个现实政治变化的典型表现之一。笔者从这种虚封爵产生的时间和目的进行详细分析,以为正是出于酬赏义熙初年京口北府集团建义之功,朝廷才创设了这种虚封爵。这种虚封爵突破既有的门阀制度优势,确立了以军功为核心的分享军事政治利益的价值导向。这使得京口北府集团凭借军功所获取的军事政治利益不仅在制度层面上得到保障,而且在价值层面上取得其正当性和合法性,也就在这个时候,京口北府军功利益阶层得以成立。酬赏军功的这一目的也直接决定了虚封爵的若干特点,对此,笔者也予以分析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宋之际 五等 封爵 北府军功受益阶层
下载PDF
西晋初封爵制度的演变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慧秀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2年第1期45-50,共6页
泰始元年(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即位为帝,成功实现了魏晋皇权的更替。为了奖励禅代功臣,巩固统治,晋武帝即位后就对咸熙元年创立的五等爵制进行改革。从咸熙元年到泰始元年五等爵制的变化,充分说明了封爵制就是统治者手中掌握的、为... 泰始元年(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即位为帝,成功实现了魏晋皇权的更替。为了奖励禅代功臣,巩固统治,晋武帝即位后就对咸熙元年创立的五等爵制进行改革。从咸熙元年到泰始元年五等爵制的变化,充分说明了封爵制就是统治者手中掌握的、为统治服务的一大法宝这一特性,同时也反映了司马氏从篡夺政权到巩固政权的政治使命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始元年 司马炎 封爵制度 演变
下载PDF
金代五等封爵的爵称与爵序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红梅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50-53,82,共5页
五等封爵作为中国古代封爵制度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经历了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并最终成为中国古代封爵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金熙宗天眷元年"定封国制",五等封爵作为封爵制度的重要内容得以确立。《金史·... 五等封爵作为中国古代封爵制度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经历了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并最终成为中国古代封爵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金熙宗天眷元年"定封国制",五等封爵作为封爵制度的重要内容得以确立。《金史·百官志》对金代的封爵制度有较清晰的记载,但并不准确,其中关于金代五等爵爵称的记载就有阙失,未能真实反映出金代五等封爵体系的全貌。《金史》除了对国公封爵有较多记载,其他五等爵封史料较少,有的爵封甚至根本无载。查阅碑刻资料,发现了较多关于金代五等爵封的信息,由此得出金代五等封爵先后共有十一个爵称,六个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五等封爵 爵称 爵序
下载PDF
晋室封爵历史渊源略探
19
作者 张兴成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87-92,共6页
两晋宗室封爵制度的历史渊源有二:一则依准儒家经典,一则遵承汉魏故事。晋代宗室王国分大、中、小三等,名山大泽不封,封授宗王时临轩策拜,宗室袭爵逾年承封,凡此均为承袭经典而加以润色缘饰。宗王因功而王,以郡为国,弱龄受封,近支获封... 两晋宗室封爵制度的历史渊源有二:一则依准儒家经典,一则遵承汉魏故事。晋代宗室王国分大、中、小三等,名山大泽不封,封授宗王时临轩策拜,宗室袭爵逾年承封,凡此均为承袭经典而加以润色缘饰。宗王因功而王,以郡为国,弱龄受封,近支获封齐王、秦王,追封,凡此均因循汉魏故事。晋室宗室封爵制度的这种历史特点的形成与司马氏家族学术门风息息相关,实是有由而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晋 封爵 经典 汉魏旧制
下载PDF
清初八旗勋臣追赠及其家族的封爵问题
20
作者 雷炳炎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79-83,共5页
八旗勋臣集团作为满清特权阶层,始终受到清王朝的青睐和眷顾。这不仅反映在清廷对该集团给予法律上的免死、减罪、经济上的优赏等,还体现在从政治上维系勋臣势力的核心统治地位。表现在世爵世职的封赠上,清廷给予勋臣及其家族的优遇,也... 八旗勋臣集团作为满清特权阶层,始终受到清王朝的青睐和眷顾。这不仅反映在清廷对该集团给予法律上的免死、减罪、经济上的优赏等,还体现在从政治上维系勋臣势力的核心统治地位。表现在世爵世职的封赠上,清廷给予勋臣及其家族的优遇,也非普通八旗官兵和绿营子弟所能比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八旗勋臣 追赠 家族 封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