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导管辅助全周小梁切开术对PPV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1
作者 杨潇远 王怀洲 +4 位作者 金鑫 马聪慧 崔红培 刘茜 李海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0-526,共7页
目的观察微导管辅助全周小梁切开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PPV)后继发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22年2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和北京同仁医院接受PPV且术后继发青光眼患者17例17眼,其中接受PP... 目的观察微导管辅助全周小梁切开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PPV)后继发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22年2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和北京同仁医院接受PPV且术后继发青光眼患者17例17眼,其中接受PPV的原发病包括视网膜脱离13眼,玻璃体积血3眼,眼内炎1眼。所有患者均行激光微导管辅助全周小梁切开术,包括房角镜下内路小梁切开术6眼、经巩膜瓣途径微导管引导下外路小梁切开术11眼。微导管辅助全周小梁切开范围均≥300°,其中360°者11眼,330°者4眼,300°者2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采用Goldmann眼压计测量眼压;采用标准视力表测定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转换为LogMAR视力;记录术后用药数量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的主要结局指标为眼压和手术成功率,次要结局指标为术后用药数量、BCVA变化和并发症。手术成功定义为术后使用或不使用降眼压药物的情况下眼压<21 mmHg(1 mmHg=0.133 kPa)。结果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34.41±5.11)、(21.88±11.72)、(20.77±7.67)、(19.50±7.01)、(16.32±4.68)mmHg,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779,P<0.001),其中术后各时间点眼压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12个月,14眼眼压较术前降低40%以上。术后6、12个月手术成功率均为76.5%。术后降眼压药物使用数量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80,P<0.001)。术后6个月,术眼BCVA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11,P=0.190)。术眼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导管辅助全周小梁切开治疗PPV术后继发青光眼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青光眼 小梁切开术 微导管辅助 玻璃体切割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外路全周缝线小梁切开术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24h眼压波动规律的影响
2
作者 蔺涛 王佳琦 +1 位作者 丁雨帆 刘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324-1327,共4页
目的:评估外路全周缝线小梁切开术(CST)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24 h眼压波动规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21-03/2022-05在我院就诊的药物治疗眼压控制不佳的POAG患者18例18眼,均行CST治疗,分别在术前,术后1 a进行24 h眼压检... 目的:评估外路全周缝线小梁切开术(CST)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24 h眼压波动规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21-03/2022-05在我院就诊的药物治疗眼压控制不佳的POAG患者18例18眼,均行CST治疗,分别在术前,术后1 a进行24 h眼压检查(选择时间点为9∶00 AM、12∶00 AM、3∶00 PM、6∶00 PM、9∶00 PM、12∶00 PM、3∶00 AM、6∶00 AM),比较术前,术后1 a 24 h眼压均值、峰值及峰值时间、谷值及谷值时间、波动范围及昼夜平均眼压差变化。结果:术前,术后1 a 24 h眼压曲线均呈现日间下降、夜间升高的变化趋势,下午降至波谷,夜间升至波峰;与术前相比,术后1 a 24 h眼压谷值、峰值时间较术前提前,术后1 a 24 h眼压均值、峰值、谷值明显下降,波动范围无明显差异,昼夜平均眼压差明显增加。结论:CST可降低POAG患者眼压,但不改变24 h眼压波动范围,反而升高昼夜平均眼压差,提示CST不能改善POAG患者昼夜眼压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全周缝线小梁切开术 24 h眼压 昼夜眼压波动
下载PDF
外路全周或部分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患者对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海军 任静 +2 位作者 杨潇远 刘茜 董良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43-1146,共4页
目的比较外路微导管辅助全周小梁切开术(microcatheter assisted circumferential trabeculotomy,MAT)与Harm刀辅助部分小梁切开术(conventional partial trabeculotomy,CPT)治疗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primary congenital glaucoma,PCG)... 目的比较外路微导管辅助全周小梁切开术(microcatheter assisted circumferential trabeculotomy,MAT)与Harm刀辅助部分小梁切开术(conventional partial trabeculotomy,CPT)治疗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primary congenital glaucoma,PCG)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PCG患儿,按初次手术方式分为2组,即MAT组与CPT组,术后随访均不少于2 a,观察眼压、并发症、降眼压药物使用情况及角膜透明度等指标,比较两种术式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共纳入34例(41眼)患儿,MAT组18例(22眼),CPT组16例(19眼),年龄(30.1±28.8)周,MAT组和CPT组术前基线眼压分别为(28.45±3.87)mmHg(1 kPa=7.5 mmHg)、(29.05±2.52)mmHg;末次随访时MAT组和CPT组眼压分别为(15.80±5.69)mmHg、(19.28±7.65)mmHg,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均为P<0.05),但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6)。末次随访时MAT组和CPT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6.36%和78.95%(Z=-1.93,P=0.847),MAT组2 a累积生存率为81.3%,CPT组2 a累积生存率为73.2%,采用K-M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示,χ^2=0.584,P=0.445。MAT组角膜直径术前(12.3±1.2)mm,术后降低至(11.4±0.9)mm(P=0.004),CPT组从术前(12.4±1.5)mm降为(11.9±1.1)mm(P=0.002),术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5)。术后MAT组角膜混浊率从54.55%降为40.91%(P=0.761),CPT组从52.63%降为42.11%(P=0.744),术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1)。末次随访时两组间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8)。术后所有患眼均发生前房积血,CPT组发生白内障、脉络膜脱离各1眼,MAT组未见脉络膜脱离及白内障发生。结论MAT和CPT均能有效控制PCG患儿眼压,且MAT较CPT降压幅度更大,远期有效率更高,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导管辅助全周小梁切开术 部分小梁切开术 先天性青光眼
下载PDF
外路小梁切开术治疗婴幼儿型青光眼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兴怀 郑应昭 嵇训传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3-15,共3页
外路小梁切开术(External trabeculotomy,简称小梁切开术)是治疗婴幼儿型青光眼的首选显微手术之一,我们自1986年起开展此项手术治疗发育性青光眼,并于1989年在国内首次报道了小梁切开术治疗发育性青光眼的初步疗效及体会,迄今已施行该... 外路小梁切开术(External trabeculotomy,简称小梁切开术)是治疗婴幼儿型青光眼的首选显微手术之一,我们自1986年起开展此项手术治疗发育性青光眼,并于1989年在国内首次报道了小梁切开术治疗发育性青光眼的初步疗效及体会,迄今已施行该手术120余例,现将术后随访一年以上的婴幼儿型青光眼病例作分析总结。材料与方法 1986年~1991年12月间,作小梁切开术治疗婴幼儿型青光眼80例128眼。随访至少一年的共41眼(27例),其中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38眼(24例)伴其他眼部先天异常的,继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Sturge—weber综合征)3眼(3例)。手术时平均年龄2.6岁(2个月~11岁),男18例,女9例,单眼13例,双眼14例。所有病例术前均有畏光、流泪、大角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眼外科手 小梁切开术
下载PDF
黏弹物质小管扩张术联合90°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 被引量:1
5
作者 于泳 曹蕾 +2 位作者 刘晨伟 李露瑶 聂庆珠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878-882,共5页
目的:评价黏弹物质小管扩张术联合90°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primary congenital glaucoma,PCG)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将37例50眼首次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患者分为两组,试验... 目的:评价黏弹物质小管扩张术联合90°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primary congenital glaucoma,PCG)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将37例50眼首次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25眼行黏弹物质小管扩张术联合90°小梁切开术;对照组25眼行180°小梁切开术。观察比较的指标包括:术前及术后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角膜直径、杯/盘比(C/D),随访时间点为1wk,1、3、6mo。患儿均在水合氯醛灌肠下用Schiots眼压计测量眼压、用双脚圆规测量角膜的横径,用检眼镜记录眼底杯盘比值。结果:术后随访6mo,黏弹物质小管扩张术联合90°小梁切开术组术后1wk,1、3、6mo的平均眼压分别为7.51±3.68、11.79±1.84、13.97±2.76、14.51±0.97mm Hg,180°小梁切开术组分别为8.47±2.66、13.88±6.32、15.74±3.20、16.51±2.44mm Hg,均较术前眼压30.74±4.68、31.96±5.15mm Hg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黏弹物质小管扩张术联合90°小梁切开术组术后3mo平均角膜横径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2眼的杯盘比减小,28眼的杯盘比不进展。手术成功者其杯/盘比值明显减小(术前0.72±0.19,术后0.60±0.24,P=0.007);患者50眼中,术中前房出血11眼(22%),前房是否出血与术后眼压降低情况无关。余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无浅前房、低眼压、角膜后弹力膜脱离、脉络膜脱离、玻璃体脱出、虹膜粘连及眼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黏弹物质小管扩张术联合90°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具有术后眼压控制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 黏弹物质小管扩张 小梁切开术 眼内压
下载PDF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被引量:2
6
作者 罗红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4期351-352,共2页
目的观察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12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小梁切开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术后观察视力、前房反应、眼压、滤过泡情况,随诊时间3月。结... 目的观察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12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小梁切开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术后观察视力、前房反应、眼压、滤过泡情况,随诊时间3月。结果10例12眼术前眼压(36.6±11.8)mmHg(1kPa=7.5mmHg),术后1d(6.2±2.8)mmHg,术后1周(7.3±3.7)mmHg,术后2周(9.6±4.2)mmHg,术后1月(12.7±4.7)mmHg,术后2月(11.5±4.2)mmHg,术后3月(12.2±4.4)mmHg。术后视力均达到或高于术前水平。12眼均有功能型滤泡。术中、术后均未出现浅前房及前房炎症反应。有1例术中少量前房出血,于术后1d全部吸收。结论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小梁切开术能安全、有效地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成功率高于单纯性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非穿透小梁 小梁切开术
下载PDF
外路小梁切开术治疗发育性青光眼的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文毅 孙兴怀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1997年第4期88-90,共3页
目的:评价外路小梁切开术治疗发育性青光眼的长期疗效的稳定性。方法:通过随访外路小梁切开术后5年以上的发育性青光眼患者37例55眼,分析其成功率、小梁切开术次数、角膜横径、视乳头杯盘比值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发育性青光眼总成... 目的:评价外路小梁切开术治疗发育性青光眼的长期疗效的稳定性。方法:通过随访外路小梁切开术后5年以上的发育性青光眼患者37例55眼,分析其成功率、小梁切开术次数、角膜横径、视乳头杯盘比值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发育性青光眼总成功率为81.82%,其中婴幼儿型青光眼为87.23%,青少年型青光眼为50%;平均手术次数为1.31次/眼;婴幼儿型青光眼角膜横径平均缩小0.78±0.25mm(22眼)视乳头杯盘比值平均缩小0.15±0.06(15眼),所有病例均未见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外路小梁切开术治疗发育性青光眼疗效肯定而稳定,远期并发症极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开术 发育性青光眼 长期疗效
下载PDF
外路小梁切开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 被引量:4
8
作者 孙兴怀 嵇训传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1992年第3期133-138,共6页
外路小梁切开术是已公认的治疗先天性青光眼或发育性青光眼的理想手术,尤其对因角膜混浊而无法施行房角切开术的先天性青光眼更是首选手术。该手术操作较房角切开本简便,易于掌握,值得推广。本文就外路小梁切开术的手术器械,操作方法,... 外路小梁切开术是已公认的治疗先天性青光眼或发育性青光眼的理想手术,尤其对因角膜混浊而无法施行房角切开术的先天性青光眼更是首选手术。该手术操作较房角切开本简便,易于掌握,值得推广。本文就外路小梁切开术的手术器械,操作方法,手术成败的关键以及手术的适应证,并发症和疗效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开术
下载PDF
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的远期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9
作者 甘小林 黄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760-1762,共3页
目的:观察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的远期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临床纳入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患儿172例257眼。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于术后对患儿进行临床随访,观察术后眼压变化情况,以术后眼压升高且使... 目的:观察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的远期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临床纳入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患儿172例257眼。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于术后对患儿进行临床随访,观察术后眼压变化情况,以术后眼压升高且使用1或2种局部降压药无效时作为手术失败的标准。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小梁切开术失败的危险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能够影响手术成功时间的相关因素以及各时点手术成功率曲线的描记。 结果:患儿中位数随访时间为30.7(8.4~57.9)mo,随访率为89.0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眼压、角膜透明度是导致小梁切开术失败的高危因素(P〈0.05);Cox回归生存分析显示,角膜透明度属于与手术成功时间相关的因素(P〈0.05)。 结论:术前角膜透明度与眼压相比,更能够稳定的反映出婴幼儿型青光眼病情的严重程度。通过对患儿进行术前角膜透明度评分以及眼压水平检测,能够作为预测术后眼压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开术 婴幼儿型青光眼 远期疗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小梁切开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陈银 黄振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168-169,共2页
目的 :观察小梁切开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疗效。 方法 :先天性青光眼 30例 ( 6 0只眼 )分为两组。A组小梁切开术 15例 ( 30只眼 ) ;B组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 15例 ( 30只眼 ) ,分别观察术后眼压、并发症 ,随访时间多于 6个月。 结... 目的 :观察小梁切开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疗效。 方法 :先天性青光眼 30例 ( 6 0只眼 )分为两组。A组小梁切开术 15例 ( 30只眼 ) ;B组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 15例 ( 30只眼 ) ,分别观察术后眼压、并发症 ,随访时间多于 6个月。 结果 :两组术后眼压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前房积血平均吸收的天数 A组小于 B组 ( P<0 .0 5 )。 结论 :采用小梁切开术创伤小 ,并发症少 ,优于联合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天性青光眼 小梁切开术 小梁切除 治疗
下载PDF
微导管引导下小梁切开术治疗儿童青光眼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潇远 王怀洲 +3 位作者 高传文 王博 李海军 董仰曾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67-471,共5页
目的观察微导管引导下小梁切开术治疗儿童青光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系列病例观察研究设计,纳入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和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6例22眼儿童青光眼患者,其中男9例12眼,女7例10眼;年龄... 目的观察微导管引导下小梁切开术治疗儿童青光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系列病例观察研究设计,纳入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和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6例22眼儿童青光眼患者,其中男9例12眼,女7例10眼;年龄6个月~8岁,中位数年龄为4岁。所有患儿均接受微导管引导下小梁切开术。分别于术前,术后7 d、1个月、6个月观察并比较患儿眼压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眼中成功完成微导管引导下小梁切开术14例20眼,成功率为90.91%,其中行全切开(切开范围为360°)手术12眼,行次全切开(切开范围为180°~330°)手术8眼,2眼因微导管通过不到90°,术中改行传统Harms刀小梁切开+切除术。完成微导管引导下小梁切开术的20眼术前,术后7 d、1个月和6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26.55±4.38)、(20.48±3.62)、(13.71±6.35)和(12.67±5.37)mmHg(1mmHg=0.133 kP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771,P<0.001)。末次随访18眼眼压得到控制,其中16眼眼压完全控制,2眼使用降眼压药物后眼压降至正常;2眼术后眼压再次升高,联合应用降眼压药物,眼压仍不能控制至正常水平。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16眼在术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前房出血,均在术后l周内吸收。结论微导管引导下小梁切开术治疗儿童青光眼患者降眼压效果良好,并且无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开术 儿童青光眼 微导管 眼压
下载PDF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开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
12
作者 申世鹏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68-369,共2页
目的 研究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开术的优点。方法 我们针对开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实施了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开术 18人 2 5眼 ,其中 9男 (13眼 )9女 (12眼 ) ,平均年龄为 73岁 (4 5~ 87岁 ) ,平均... 目的 研究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开术的优点。方法 我们针对开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实施了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开术 18人 2 5眼 ,其中 9男 (13眼 )9女 (12眼 ) ,平均年龄为 73岁 (4 5~ 87岁 ) ,平均发病时间为 14个月 (6~ 2 4个月 )。结果 术前眼压为(2 1.4± 3.7)mmHg ,术后 6个月眼压为 (12 .8± 3.4 )mmHg,2眼术后压力峰值 >30mmHg。 6个月后所有术眼眼压均控制在 2 1mmHg以下 ,其中 18眼眼压低于 16mmHg。屈光偏差为 +0 .2 9± 0 .5 4D(从 -0 .5 2到 +1.1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小梁切开术 开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并发症
下载PDF
内路房角镜辅助经管腔内小梁切开术治疗多次手术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海军 任静 +2 位作者 杨潇远 董良 刘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32-736,共5页
目的评价内路房角镜辅助经管腔内小梁切开术(GATT)治疗多次手术开角型青光眼(OAG)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共纳入OAG患者57例(57眼),按手术治疗史分为初次手术组18例(18眼)和多次手术组39例(39眼),均予以GATT治疗... 目的评价内路房角镜辅助经管腔内小梁切开术(GATT)治疗多次手术开角型青光眼(OAG)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共纳入OAG患者57例(57眼),按手术治疗史分为初次手术组18例(18眼)和多次手术组39例(39眼),均予以GATT治疗,术后随访至少1年。记录术前及术后1年内各随访时间点的眼压、使用的降眼压药物数量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并分析手术成功率。结果术后12个月时,初次手术组患者眼压由术前的(32.12±4.14)mmHg(1 kPa=7.5 mmHg)降低至(18.23±2.88)mmHg,多次手术组患者眼压由术前的(33.49±4.78)mmHg降低至(18.51±6.62)mmHg,各随访时间点患者眼压同基线平均眼压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间不同时间点眼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2个月,初次手术组、多次手术组患者完全成功率分别为55.6%、38.5%,条件成功率分别为22.2%、20.5%,失效率分别为22.2%、41.0%,两组患者间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04,P=0.160),完全成功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4.4%、38.5%(χ^(2)=0.364,P=0.546),条件成功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7.8%、57.1%(χ^(2)=1.534,P=0.215)。初次手术组患者使用抗青光眼药物种类由术前的3.003,4种减少为0.000,2种,多次手术组患者使用抗青光眼药物种类由术前的2.753,4种减少为1.101,2种(Z=-2.080,P=0.037)。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均以前房积血为主,一过性眼压升高次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GATT是初次手术与多次手术OAG患眼的有效治疗方式,术后并发症以短暂性前房积血与一过性眼压增高为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角镜辅助经管腔内小梁切开术 开角型青光眼 眼压
下载PDF
非穿透小梁切除联合缝线引导的小梁切开术对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亚 陈志钧 +3 位作者 周青 嵇芳芳 孙红 袁志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69-873,共5页
目的观察非穿透小梁切除联合缝线引导的近全周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1—11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和南京市儿童医院诊断为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的患儿共29例50眼,其中... 目的观察非穿透小梁切除联合缝线引导的近全周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1—11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和南京市儿童医院诊断为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的患儿共29例50眼,其中男21例35眼,女8例15眼;年龄1个月~4岁,年龄中位数为6个月。采用非穿透小梁切除的方法打开Schlemm管后,用麻花状6-0聚丙烯缝线引导完成近全周小梁切开术,并记录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的眼压、角膜直径、杯盘比和并发症,记录术中缝线成功穿过全周Schlemm管的患儿比例及术后手术成功率。结果缝线成功穿过全周Schlemm管的患儿比例为90%,未成功的病例改行Harms刀完成小梁切开术。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患儿平均眼压分别为(35.0±9.5)、(9.9±4.4)、(10.0±4.2)、(9.7±4.4)、(9.0±2.9)、(9.4±4.2)、(9.3±3.3)和(9.5±3.8)mmHg(1 mmHg=0.133 kPa),角膜直径分别为(13.7±1.4)、(13.3±1.4)、(12.9±1.4)、(12.8±1.3)、(12.7±1.2)、(12.6±1.1)、(12.6±1.1)和(12.8±0.4)mm,杯盘比分别为0.81±0.15、0.55±0.22、0.48±0.23、0.45±0.22、0.43±0.21、0.41±0.20、0.40±0.21和0.31±0.19,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1.56、4.55、21.07,均P<0.01)。术后不同时间点患儿眼压、角膜直径和杯盘比均较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12个月,手术完全成功率为93.3%(42/45),条件成功率为100%(45/45)。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非穿透小梁切除联合缝线引导的近全周小梁切开术能够有效治疗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且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 非穿透小梁切除 小梁切开术 缝线 眼压
下载PDF
微导管辅助的小梁切开术治疗激素性青光眼的长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仁杰 张文静 +1 位作者 黄雪桃 祁颖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89-293,共5页
目的观察微导管辅助的小梁切开术(MAT)治疗激素性青光眼(SIG)患者的长期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40岁明确诊断为SIG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MAT治疗并完成36... 目的观察微导管辅助的小梁切开术(MAT)治疗激素性青光眼(SIG)患者的长期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40岁明确诊断为SIG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MAT治疗并完成360°小梁切开手术。术后随访不少于12个月,观察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使用抗青光眼药物种类、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共纳入15例18眼,其中男8例(53.3%,9眼),女7例(46.7%,9眼),患者手术时年龄为11~39(25.7±9.6)岁,术后随访时间为12~15(12.9±0.9)个月。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IOP为(14.44±3.10)mmHg(1 kPa=7.5 mmHg),较术前基线IOP(38.41±9.69)mmHg显著降低(P<0.0001)。使用的抗青光眼药物种类的中位数由术前的3(1~4)种降至0(0~1)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的BCVA(logMAR)为0~5.0(1.12±1.31),与术前0~5.0(1.54±1.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84)。术后12个月时,患者手术的条件成功率为100.0%,完全成功率为88.9%。术后18眼(100.0%)均发生一过性前房积血(0~II级),4眼(22.2%)发生一过性浅前房,1眼(5.6%)发生一过性低IOP,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MAT治疗年轻SIG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高,具有良好的远期降IOP效果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导管辅助的小梁切开术 激素性青光眼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活瓣式小梁切开术治疗青光眼 被引量:5
16
作者 金庆新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2期118-119,共2页
目的 评价活瓣式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 4 8例 5 2眼原发性青光眼施行活瓣式小梁切开术。对术后降眼压效果及并发症等进行了观察。全部病例随访 37~ 6 8个月 (平均 4 a)。结果 近期降眼压成功率为 10 0 % ... 目的 评价活瓣式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 4 8例 5 2眼原发性青光眼施行活瓣式小梁切开术。对术后降眼压效果及并发症等进行了观察。全部病例随访 37~ 6 8个月 (平均 4 a)。结果 近期降眼压成功率为 10 0 % ,远期降眼压成功率为 90 . 38% .术后无 1例发生前房延缓形成。结论 该术式安全、并发症少、可促进前房早日形成 ,降眼压效果满意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青光眼滤过性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瓣式小梁切开术 青光眼 眼压
下载PDF
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联合小梁切开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 被引量:3
17
作者 董晓云 高晓唯 +1 位作者 王瑞夫 马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99-201,共3页
目的:探讨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联合小梁切开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1例(37眼)先天性青光眼行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联合小梁切开术。术后观察眼压、角膜横径、杯盘比值、滤过泡及并发症。病例随访12~24mo。结果:术前平... 目的:探讨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联合小梁切开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1例(37眼)先天性青光眼行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联合小梁切开术。术后观察眼压、角膜横径、杯盘比值、滤过泡及并发症。病例随访12~24mo。结果:术前平均眼压28.5±6.5mmHg,最后一次随访时眼压15.2±5.5mmHg,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手术成功率94%(IOP<21mmHg)。术后28眼有功能性滤过泡,所有病例角膜横径和杯盘比值稳定,无浅前房,玻璃体脱出,虹膜粘连及眼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非穿透小梁切除联合小梁切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先天性 非穿透小梁切除 小梁切开术
下载PDF
外路微导管辅助的小梁切开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娜 刘建荣 +2 位作者 王伟伟 王双梅 杨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96-1899,共4页
目的:评估外路微导管辅助的小梁切开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08/2019-11在西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行外路微导管辅助的小梁切开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患儿20例22眼。随访12mo,观察手术... 目的:评估外路微导管辅助的小梁切开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08/2019-11在西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行外路微导管辅助的小梁切开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患儿20例22眼。随访12mo,观察手术前后眼压、使用降眼压药物数量、角膜直径、视神经杯盘比、并发症。结果:平均眼压术前为33.4±9.1mmHg,末次随访时为14.4±5.2mmHg(P<0.001),术前使用降眼压药物为2(2,4)种,术后12mo为0(0,2)种(P<0.001)。角膜直径术前为13.34±0.89mm,术后12mo为13.27±0.78mm(P>0.05)。术前视神经杯盘比为0.85±0.17,术后12mo为0.84±0.16(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外路微导管辅助的小梁切开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路微导管辅助的小梁切开术 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 眼压
下载PDF
房角镜辅助的内路360°小梁切开术治疗青光眼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彩霞(综述) 何宇(审校) 《眼科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478-488,共11页
房角镜辅助的内路360°小梁切开术(gonioscopy-assisted transluminal trabeculotomy,GATT)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新型微创青光眼手术,是一种改良的小梁切开术。GATT将微导管(iTrack)环穿Schlemm’s管后,利用微导管张力全周切开小梁... 房角镜辅助的内路360°小梁切开术(gonioscopy-assisted transluminal trabeculotomy,GATT)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新型微创青光眼手术,是一种改良的小梁切开术。GATT将微导管(iTrack)环穿Schlemm’s管后,利用微导管张力全周切开小梁网及Schlemm’s管内壁,重建生理性房水流出通道,避免小梁网阻力,实现房水从前房直接进入集液管,通过增加房水流出机制降低眼压。GATT适应证广泛,主要应用于开角型青光眼,包括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同时可运用于闭角型青光眼。GATT微创且不依赖滤过泡,能明显减少降眼压药物的使用,中远期疗效稳定,安全性高,较少发生威胁视力的并发症,可作为开角型青光眼的首选手术方式。该文对GATT在青光眼中的应用、手术步骤、作用机制、有效性、并发症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等进行综述,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开术 房角镜 内路 照明微导管 前房积血
下载PDF
巩膜咬切术联合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远期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海燕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1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巩膜咬切术联合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远期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随机选取2003年12月~2006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25例(29只眼),施行巩膜咬切术联合小梁切开术,观察比较术前、术后眼压及视力的变化.结果术后... 目的探讨巩膜咬切术联合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远期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随机选取2003年12月~2006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25例(29只眼),施行巩膜咬切术联合小梁切开术,观察比较术前、术后眼压及视力的变化.结果术后追踪观察36~84个月,平均眼压为(14.32±3.43)mmHg,低于术前的(38.33±5.3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病例术后5只眼发生角膜内皮线状混浊,前房少量出血,3只眼前房形成迟缓,2只眼术后28个月发生白内障,未发现低眼压、脉络膜剥离、黄斑囊样水肿、眼内炎等并发症.结论巩膜咬切术联合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不切除小梁,组织损伤少,术后并发症少,能维持正常眼压,提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咬切 小梁切开术 原发性青光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