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批判和缅怀——关于《芳华》小说和电影的文本细读
1
作者 李芳琴 《人文天下》 2019年第24期27-31,共5页
在电影与小说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共同作用下,产生了具有轰动效应的《芳华》。从小说《芳华》到电影《芳华》,命运的哀伤慨叹戏谑,缤纷络绎成留恋美好怅惘。小说演绎的是禁欲下的悲剧,悲剧下的荒芜,而影像凝固的是懵懂青春里的美丑,和理... 在电影与小说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共同作用下,产生了具有轰动效应的《芳华》。从小说《芳华》到电影《芳华》,命运的哀伤慨叹戏谑,缤纷络绎成留恋美好怅惘。小说演绎的是禁欲下的悲剧,悲剧下的荒芜,而影像凝固的是懵懂青春里的美丑,和理想主义散场后的缅怀。一、解读文本的钥匙:舞鞋和解放鞋作品《芳华》文本中,一再出现富有意味的细节意象,比如假手、假胸。但是一双“脚”的细节被凸显,是在小说的封面上和电影的主题海报中。书的封面上(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版)是一双跳舞的脚,同时,这也是电影海报的主题:一只脚穿着芭蕾舞鞋,一只脚穿着解放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华》 电影小说 文本细读 解读文本 轰动效应 电影海报 小说和电影 理想主义
下载PDF
对倒叙事:香港后现代电影和小说的融合剂 被引量:5
2
作者 凌逾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46,157,共10页
对倒叙事开辟出小说与电影跨界的通道。王家卫擅长营造电影镜像时间、空间、声画的对倒,呈现难以言明的错失心理对倒创意,这得灵感于刘以鬯对倒小说的思想和叙事创意,也受启发于欧派灵魂电影的分身、生死、三色对倒创意。香港后现代小... 对倒叙事开辟出小说与电影跨界的通道。王家卫擅长营造电影镜像时间、空间、声画的对倒,呈现难以言明的错失心理对倒创意,这得灵感于刘以鬯对倒小说的思想和叙事创意,也受启发于欧派灵魂电影的分身、生死、三色对倒创意。香港后现代小说电影创设出了新的港派对倒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倒叙事 小说和电影 后现代性 港派对倒
下载PDF
严歌苓小说《天浴》:小说语言与电影语言的完美结合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苗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1-122,共2页
严歌苓是海外华文优秀女作家之一,同时也是美国电影家协会成员。她在小说创作和剧本创作上几乎同时起步,剧本创作经验使她的小说具有鲜明的电影元素特色。具体表现在:小说通过电影式的画面感语言,让读者造成类似旁白、画外音的阅读效果... 严歌苓是海外华文优秀女作家之一,同时也是美国电影家协会成员。她在小说创作和剧本创作上几乎同时起步,剧本创作经验使她的小说具有鲜明的电影元素特色。具体表现在:小说通过电影式的画面感语言,让读者造成类似旁白、画外音的阅读效果,从而达到以悲悯情怀来重述历史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浴》 小说和电影 画面感 悲悯情怀
下载PDF
把故事包括在外——漫谈小说和电影
4
作者 刘秀林 《长江文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34-137,共4页
前段时间有个电子书网站做广告,把电影和原著小说对比,凡是删减部分,就用马克笔在书上狠狠涂黑,意思是:看看你们错过了多少!效果还挺触目,但不见得真能促进阅读。现在的时间宝贵,大家习惯了"快捷"(酒店、键盘)、"浓缩&qu... 前段时间有个电子书网站做广告,把电影和原著小说对比,凡是删减部分,就用马克笔在书上狠狠涂黑,意思是:看看你们错过了多少!效果还挺触目,但不见得真能促进阅读。现在的时间宝贵,大家习惯了"快捷"(酒店、键盘)、"浓缩"(咖啡、橙汁)、"高速"(公路、下载),有工夫欣赏慢动作的,除了老年人打太极,大概就剩下我们这些专门从业者。更何况,电影删掉的部分,可能是关节,也可能只是边角料。反过来,这个广告恰恰在说:看看小说里有多少废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著小说 电子书 边角料 马克笔 小说和电影
原文传递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东英 秦学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2-83,共2页
电影和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女主人公通过书信的形式表白了自己为钟爱的男人默默无闻、毫无怨言的奉献的一生,甚至在临终前亦无怨无悔,并为争取爱情做着自己的抗争。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这一典型的女性形象,揭示了在男... 电影和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女主人公通过书信的形式表白了自己为钟爱的男人默默无闻、毫无怨言的奉献的一生,甚至在临终前亦无怨无悔,并为争取爱情做着自己的抗争。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这一典型的女性形象,揭示了在男权社会中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探讨了女性不幸的社会根源和自身的原因,旨在为女性提高自我意识,争取男女在经济生活、精神生活,特别是在爱情过程中真正平等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小说和电影
下载PDF
从几种“真实”浅议《活着》的影视改编
6
作者 张焱 《戏剧之家》 2016年第19期137-138,共2页
《活着》作为余华改变风格之作,在创作上放弃了先锋前卫的笔法而转向平实的叙述,通过描绘小人物的一生,谱写了一则平和而凛冽的生命寓言。导演张艺谋在小说原著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动,呈现出另一种生命的存在形态。
关键词 《活着》 小说和电影 真实
下载PDF
个人经验、世界文学和跨媒介写作实践--李春平和裴亚莉对谈录(一)
7
作者 李春平 裴亚莉 《西安翻译学院论坛》 2021年第4期43-49,共7页
写在前面这是一次在作家李春平和文学学者裴亚莉之间进行的学术访谈,主要围绕作家李春平文学观念的形成过程中个人经历以及中外文学的影响、上海经历、政治小说的写作意义以及小说和电影之间的跨界互动等专题展开。李春平,著名作家,安... 写在前面这是一次在作家李春平和文学学者裴亚莉之间进行的学术访谈,主要围绕作家李春平文学观念的形成过程中个人经历以及中外文学的影响、上海经历、政治小说的写作意义以及小说和电影之间的跨界互动等专题展开。李春平,著名作家,安康学院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文学 李春平 安康学院 写作意义 文学观念 个人经历 小说和电影 学术访谈
下载PDF
舞台带来的新体验--评话剧《我不是潘金莲》
8
作者 王津京 《艺海》 2022年第7期11-12,共2页
这是一部原著流传甚广,又有电影珠玉在前的话剧作品。李雪莲告状二十年的故事引发了很多社会话题,如女性社会地位、法律与道德、官场潜规则等,甚至还有人的尊严、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人生意义等哲学话题。这些话题都是可供话剧创作者选... 这是一部原著流传甚广,又有电影珠玉在前的话剧作品。李雪莲告状二十年的故事引发了很多社会话题,如女性社会地位、法律与道德、官场潜规则等,甚至还有人的尊严、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人生意义等哲学话题。这些话题都是可供话剧创作者选择的意义目标。我们要关注的是这部以舞台为呈现空间的新作如何为这个故事带来全新的表达。它比起小说和电影,给了我们怎样全新的体验?或者是否因舞台的特殊性带来新的意义和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不是潘金莲》 女性社会地位 人生意义 审美价值 李雪莲 人的尊严 小说和电影 法律与道德
下载PDF
哪吒的传说
9
作者 侯印国 《书摘》 2023年第5期83-85,共3页
《哪之魔童降世》当年热映,这部电影在传统故事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成功圈粉不少“自来水”,口碑一路上扬。看过这个电影,很多人觉得其中的哪吒和自己心目中原有的哪吒形象大为不同,也有人认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恶搞”。其实,很多人对哪... 《哪之魔童降世》当年热映,这部电影在传统故事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成功圈粉不少“自来水”,口碑一路上扬。看过这个电影,很多人觉得其中的哪吒和自己心目中原有的哪吒形象大为不同,也有人认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恶搞”。其实,很多人对哪吒的印象来自小时候的动画片《哪吒闹海》以及《封神演义》《西游记》等小说和电影。事实上,唐代以来,哪吒形象经历了多次变化,关于他的神话故事也有着多个源头,故事本身也一直在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神演义》 神话故事 哪吒 大胆创新 《哪吒闹海》 小说和电影 《西游记》 动画片
原文传递
用2D文字塑造3D人物
10
作者 顾霞 《传媒观察》 2018年第3期61-62,共2页
每个行色匆匆的人,都有故事。在新闻中,最难写的是人,最吸引读者的也是人。人物特写,是将时代的颗粒放大,从时空背景的巨大石块中,凿出立体的人。记者试图通过文字,带读者抵达现场和心理层面,挖掘人性,渗透到行业领域,从而引... 每个行色匆匆的人,都有故事。在新闻中,最难写的是人,最吸引读者的也是人。人物特写,是将时代的颗粒放大,从时空背景的巨大石块中,凿出立体的人。记者试图通过文字,带读者抵达现场和心理层面,挖掘人性,渗透到行业领域,从而引发思考,产生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采访 细致观察 五官感受 借鉴小说和电影的表达与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