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型尿素酶抑制剂对土壤尿素酶活性及大豆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雪崧 胡超 +2 位作者 白铁军 马国宝 孙庆元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1-44,共4页
研究了粉剂(DP)和水剂(AS)尿素酶抑制剂对土壤中尿素水解和大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不同剂型的尿素酶抑制剂对尿素酶活性和尿素水解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大豆根系活力有促进作用,并随着尿素酶抑制剂施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试... 研究了粉剂(DP)和水剂(AS)尿素酶抑制剂对土壤中尿素水解和大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不同剂型的尿素酶抑制剂对尿素酶活性和尿素水解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大豆根系活力有促进作用,并随着尿素酶抑制剂施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试验浓度范围内,未发现尿素酶抑制剂对大豆株高有明显的不利影响。粉剂和水剂尿素酶抑制剂对尿素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和对大豆根系活力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酶抑制剂 土壤尿素 大豆 生长发育
下载PDF
尿素酶抑制剂NBPT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庆元 蒙敏 +2 位作者 张雪崧 赵略 刘娜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7-901,共5页
尿素作为底肥在土壤尿素酶的作用下快速水解,对大豆幼苗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尿素酶抑制剂NBPT可抑制土壤尿素酶的活性,但是如何施用NBPT既抑制了土壤尿素酶的活性,又不影响大豆幼苗的生长还少有报道。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NBPT对尿素水解... 尿素作为底肥在土壤尿素酶的作用下快速水解,对大豆幼苗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尿素酶抑制剂NBPT可抑制土壤尿素酶的活性,但是如何施用NBPT既抑制了土壤尿素酶的活性,又不影响大豆幼苗的生长还少有报道。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NBPT对尿素水解速度、大豆出苗、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BPT对土壤脲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有效浓度在0.1%~2%之间。与尿素配合施用NBPT有效地减缓了只施用尿素对幼苗的毒害作用,NBPT与尿素配比为1∶100时对大豆出苗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可提高20.7%。配施NBPT对大豆幼苗的生长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将NBPT比尿素先施2d显示了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尿素酶抑制剂 NBPT 大豆幼苗生长
下载PDF
尿素酶抑制剂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娜 扬红 孙庆元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26-29,共4页
研究了尿素酶抑制剂NBPT与尿素配合施用对大豆作物生长过程中种子出苗、大豆根瘤、植株全氮以及大豆产量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配施NBPT能够有效抑制施用的尿素前期对幼苗的毒害作用并且增加了尿素氮对大豆作物作用的有效性,使出苗... 研究了尿素酶抑制剂NBPT与尿素配合施用对大豆作物生长过程中种子出苗、大豆根瘤、植株全氮以及大豆产量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配施NBPT能够有效抑制施用的尿素前期对幼苗的毒害作用并且增加了尿素氮对大豆作物作用的有效性,使出苗率可提高20.00%,植株对N的吸收能力可提高18.23%,促进大豆根瘤生长,从而提高大豆单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酶抑制剂 大豆 根瘤
下载PDF
3-羟基-3-(2-羟基-5-氯苯基)丙酰氧肟酸作为尿素酶抑制剂的合成、活性测试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邓瑞成 魏伟 +1 位作者 王旭东 肖竹平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189-2194,共6页
目的:寻找新型、高效的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抑制剂。方法:通过reformatsky反应和肟化反应合成新化合物3-羟基-3-(2-羟基-5-氯苯基)丙酰氧肟酸(Ⅵ);使用靛酚法测定其尿素酶抑制活性;利用双倒数法研究其抑制尿素酶的作用机制;采用双曲线斜... 目的:寻找新型、高效的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抑制剂。方法:通过reformatsky反应和肟化反应合成新化合物3-羟基-3-(2-羟基-5-氯苯基)丙酰氧肟酸(Ⅵ);使用靛酚法测定其尿素酶抑制活性;利用双倒数法研究其抑制尿素酶的作用机制;采用双曲线斜率对抑制剂浓度作图法确定其动力学常数K_i。结果:Ⅵ抑制幽门螺杆菌尿素酶的IC_(50)达1.18μmol·L^(-1),活性比市场药乙酰氧肟酸(IC_(50)=17.0μmol·L^(-1))高一个数量级;Ⅵ是尿素酶的混合型抑制剂,表现出快速抑制行为,K_i为1.13μmol·L^(-1)。结论:Ⅵ是一种具有较高活性的新型尿素酶抑制剂,具有潜在的药用开发价值,可作为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导致的胃炎、胃溃疡等疾病药物的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肟酸 合成 尿素酶抑制剂 幽门螺旋杆菌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混合型尿素酶抑制剂3-羟基-3-(2-羟基-5-氯苯基)丙酰氧肟酸动力学常数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师维康 邓瑞成 +5 位作者 魏伟 彭佳 刘婵 邓敏 林肖依 肖竹平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15年第5期416-420,共5页
探讨尿素酶抑制剂3-羟基-3-(2-羟基-5-氯苯基)丙酰氧肟酸动力学常数测定的影响因素,测定其混合型抑制的非竞争属性动力学常数Ki'。通过合理选取尿素浓度来消除其反馈抑制的干扰,并通过采用酶动力学方程直接对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V-... 探讨尿素酶抑制剂3-羟基-3-(2-羟基-5-氯苯基)丙酰氧肟酸动力学常数测定的影响因素,测定其混合型抑制的非竞争属性动力学常数Ki'。通过合理选取尿素浓度来消除其反馈抑制的干扰,并通过采用酶动力学方程直接对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V-[S]图进行非线性拟合的方法,来测定混合型尿素酶抑制剂的动力学常数Ki'。结果表明,选用适宜的底物浓度可以使基于线性拟合的双倒数曲线更好的相交于一点,虽然能有效的提高求取(混合型抑制的竞争属性动力学常数)Ki的精度,但不能求取Ki';相反,基于酶动力学方程,对相同的实验数据以反应速度V对尿素浓度[S]进行非线性拟合,能有效的同时确定混合型抑制的动力学常数Ki和K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酶抑制剂 混合型抑制 动力学常数 底物抑制 非线性拟合 3-羟基-3-(2-羟基-5-氯苯基)丙酰氧肟酸
原文传递
黄酮C-7接枝氧肟酸的合成及尿素酶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琦 师维康 +7 位作者 倪伟伟 龚思华 刘文润 徐宁 李腾飞 孙玉文 李玲霞 肖竹平 《化学试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63-1267,共5页
某些天然黄酮具有尿素酶抑制活性,为强化黄酮类化合物的尿素酶抑制作用,通过烷基化、肟化等步骤对7-羟基黄酮、白杨素、刺芒柄花素和大豆苷元进行了接枝衍生,分别用1HNMR、13CNMR、MS等方法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研究其尿素酶抑制活性。... 某些天然黄酮具有尿素酶抑制活性,为强化黄酮类化合物的尿素酶抑制作用,通过烷基化、肟化等步骤对7-羟基黄酮、白杨素、刺芒柄花素和大豆苷元进行了接枝衍生,分别用1HNMR、13CNMR、MS等方法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研究其尿素酶抑制活性。活性测定表明,化合物4'-甲氧基异黄酮-7-基-O-乙酰氧肟酸和4'-羟基异黄酮-7-基-O-乙酰氧肟酸对尿素酶的抑制活性比阳性对照乙酰氧肟酸更好。其中,4'-羟基异黄酮-7-基-O-乙酰氧肟酸的IC50=(6.21±0.82)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 结构改造 氧肟酸 幽门螺旋杆菌 尿素酶抑制剂
下载PDF
抑制肠道中的氨水平可减少腹水症的发生和死亡 被引量:1
7
作者 常建平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1994年第5期44-45,共2页
在肉鸡日粮中添加尿素酶抑制剂大大降低了腹水症死亡率。
关键词 鸡病 尿素酶抑制剂 水肿病
下载PDF
染料木素及其衍生物的尿素酶抑制活性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郑大贵 彭知云 +3 位作者 王旭东 周银 黄莘 肖竹平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51-955,共5页
目的:观察染料木素及其衍生物对幽门螺杆菌尿素酶的抑制作用,探讨染料木素抑制尿素酶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靛酚法测定目标化合物的尿素酶抑制活性;双曲线法研究目标化合物抑制尿素酶的作用机制;双倒数曲线的斜率对抑制剂浓度作图法确... 目的:观察染料木素及其衍生物对幽门螺杆菌尿素酶的抑制作用,探讨染料木素抑制尿素酶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靛酚法测定目标化合物的尿素酶抑制活性;双曲线法研究目标化合物抑制尿素酶的作用机制;双倒数曲线的斜率对抑制剂浓度作图法确定目标化合物的动力学常数Ki。结果:染料木素的羟基被甲氧基等取代,将导致活性的降低;染料木素抑制幽门螺杆菌尿素酶的IC50达13.7μmol.L-1,活性与阳性对照乙酰氧肟酸相当;染料木素是尿素酶的非竞争抑制剂,Ki为13.4μmol.L-1。结论:染料木素具有良好的抑制幽门螺杆菌尿素酶的活性,长期食用富含染料木素的食物,将有助于防止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或对消化性溃疡有辅助治疗的作用;染料木素可以作为寻找新型高效尿素酶抑制剂的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素 合成 幽门螺杆菌 尿素酶抑制剂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Gaseous Loss of Nitrogen from Fertilizers Applied to a Paddy Soil in Southeastern China 被引量:9
9
作者 CAIGUI-XIN YANGHAN-CHA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1992年第3期209-217,共9页
Total nitrogen (N) loss and ammonia volatilization from urea applied to flooded rice grown on a paddy soil in Zhejiang Province were measured by 15N balance and micro-meteorological methods, respectively. Floodwater p... Total nitrogen (N) loss and ammonia volatilization from urea applied to flooded rice grown on a paddy soil in Zhejiang Province were measured by 15N balance and micro-meteorological methods, respectively. Floodwater properties and ammonia loss from the circular plot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the microplot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urease inhibitor, NBPT [N-(n-butyl) thiophosphonc triamide], was also test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losses from urea broadcast and incorporated at transplanting (basal dressing) were similar with those from urea broadcast 12 days after transplanting (top-dressing) (51.5% and 48%, respectively, of applied N), and ammonia losses were low, the corresponding figures were 10.8% and 7.0% of applied N, respectively. Thus, denitrification was a much more important pathway of nitrogen loss than ammonia volatilization under the particular conditions. Addition of NBPT retarded urea hydrolysis, reduced pHs and ammoniacal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of floodwater for either the application of urea as basal or as top-dressing, but these effects were not translated into the reduction of total nitrogen loss. Floodwater pHs and ammonia loss in the microplots were appare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ircular plot from urea applied as basal dressing; however, such differences were not found when urea was top-dressed. The frequently raining days occurred after top-dressing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e insignificant effect of plot size on floodwater pHs and ammonia volatilization. It seems that the effects of plot size on floodwater properties and ammonia loss mainly depend on weather conditions, in addition to the height and leaf area index of the cr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monia volatilization flooded rice INHIBITOR N loss URE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