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藏交通廊道崩滑灾害分布及其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鲁晓 祁生文 +13 位作者 郑博文 郭忻怡 李永超 郭松峰 邹宇 唐凤娇 姚翔龙 宋帅华 马丽娜 张琳鑫 刘方翠 罗光明 梁宁 台大平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8-735,共18页
川藏交通廊道雅安到林芝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河流切割强烈、地质环境脆弱、新构造运动活跃,具有山高谷深、坡体稳定性差等特点,是我国崩滑灾害最发育、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了保障廊道内相关工程的顺利建设和... 川藏交通廊道雅安到林芝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河流切割强烈、地质环境脆弱、新构造运动活跃,具有山高谷深、坡体稳定性差等特点,是我国崩滑灾害最发育、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了保障廊道内相关工程的顺利建设和后期安全运营,本文以线路两侧一级分水岭为界,通过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获得川藏交通廊道雅安—林芝段崩滑灾害共4509处,在此基础上,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工程地质岩组、断裂、水系、公路、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降雨共9个因子分析了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发育特征,建立了频率比法与逻辑回归方法耦合模型,并运用到高原山区重大交通廊道崩滑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研究结果表明:(1)廊道沿线各县区段的崩滑灾害面密度在空间上总体呈从西向东递减的趋势。(2)有利于灾害发生的条件分别是:高程1~4 km,坡度大于20°,S、SW和W坡向,较软弱、较坚硬和坚硬岩组,距断裂6.4 km范围内,距水系3.2 km范围内,距公路800 m范围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0g,年均降雨量大于1100 mm。(3)将研究区危险性等级划分为极低危险(18.64%)、低危险(26.18%)、中等危险(24.75%)、高危险(19.82%)、极高危险(10.61%)5级,其中:极高危险区与高危险区主要分布在断裂附近和坡度较陡的区域。(4)耦合模型的AUC值达到了0.737,优于单一的频率比模型的0.712,表明耦合模型的评价结果具有更高的精度。该研究可为川藏交通廊道雅安到林芝段相关工程的规划、建设和未来运营过程中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交通廊道 崩滑灾害 危险性 频率比 逻辑回归
下载PDF
茂县“6·24”特大高位远程崩滑灾害遥感回溯与应急调查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爱农 南希 +3 位作者 张正健 赵银兵 汪士中 刘睿家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3-51,共9页
崩滑灾害在中国广大山区易发且危害严重,针对高位远程崩滑隐患难发现、易忽视的问题,结合其常见发育机理与滑塌后岩土体运动特征,发展了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判识与评估方法,并应用国产高分系列(GF)卫星影像,在茂县"6·24&qu... 崩滑灾害在中国广大山区易发且危害严重,针对高位远程崩滑隐患难发现、易忽视的问题,结合其常见发育机理与滑塌后岩土体运动特征,发展了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判识与评估方法,并应用国产高分系列(GF)卫星影像,在茂县"6·24"特大崩滑灾害应急中进行实证。以遥感回溯的方式,查明灾前隐患上部裂缝发育特征及前缘地表形变迹象,并综合推断隐患岩体中部"锁固段"性状与应力方向;解译得到灾害滑塌、流动、刮铲、堆积和冲击的运动分段,发现1处新成的崩滑隐患,经体积估算与灾损评估,得出此次灾害总方量约1.41×107m3,受灾建筑面积约2.1×104m2,损毁耕地近30 hm2。遥感回溯与应急调查结果表明,高分辨率影像判识与评估方法可以有效解析高位崩滑隐患及灾害运动特征,可为大范围内同类隐患排查和灾害调查提供方法参考与范例,并促进GF等高分辨率光学卫星的地质灾害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滑灾害 隐患 高位 茂县 高分卫星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6·5”重庆武隆鸡尾山崩滑灾害特征及应急救援工程布置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聂洪峰 童立强 +3 位作者 李建存 郭兆成 郑雄伟 程洋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5-121,共7页
崩滑灾害是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不同的崩滑灾害个体各有其成灾特点,应急救援时也各有侧重点。利用灾后航空正射影像图及崩滑前后的数字高程模型,采用数字滑坡技术,定量解译并提取了2009年"6·5"重庆武隆鸡尾山... 崩滑灾害是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不同的崩滑灾害个体各有其成灾特点,应急救援时也各有侧重点。利用灾后航空正射影像图及崩滑前后的数字高程模型,采用数字滑坡技术,定量解译并提取了2009年"6·5"重庆武隆鸡尾山崩滑的规模、地形变化特征、运动方向、灾害特征及影响范围等信息,确定鸡尾山崩滑为崩滑—铲刮—碎屑流—堰塞湖复合型特大灾害。根据被掩埋矿井的灾情特点,利用收集到的共和铁矿矿井分布图和针对性的遥感解译,从理论上探讨了对被掩埋井下矿工的最佳施救工程位置,可为今后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崩滑灾害特征及应急救援工程布置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崩滑灾害 灾害特征 应急救援工程
下载PDF
岩溶山区崩滑灾害变形破坏地质模式分类 被引量:4
4
作者 郭静芸 李守定 +3 位作者 李滨 李晓 毕鑫涛 方然可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8-491,共14页
岩溶山区特殊的地质结构导致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时常发生,带来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社会损失。研究岩溶山区崩滑灾害特征,建立相应的变形破坏地质模式,对于岩溶山区崩滑灾害风险防控与治理工程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指导价值。文章以... 岩溶山区特殊的地质结构导致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时常发生,带来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社会损失。研究岩溶山区崩滑灾害特征,建立相应的变形破坏地质模式,对于岩溶山区崩滑灾害风险防控与治理工程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指导价值。文章以典型地质灾害形成演化过程为例,在系统地分析研究区典型崩滑灾害地质背景、影响因素、动力学与运动学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岩溶山区崩滑灾害变形破坏地质模式,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影响崩滑成灾基本因素(崩滑灾害体势能、岩溶结构面、岩组结构、斜坡地貌和斜坡结构)、影响因素(水文地质条件、工程活动、地震、降雨)和变形运动特征(运动形式和变形机制)三个方面,据此建立了岩溶山区崩滑灾害地质分类指标体系。(2)结合研究区特征对模型体系里面的每个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崩滑灾害的发生是各个要素相互组合、相互作用的结果。(3)总结了研究区内5种典型崩滑地质模式:高势能反倾降雨型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模型、高势能斜倾视向采矿型高速远程崩滑灾害模型、超高势能横向陡倾地震型高速远程滑坡、高势能采矿型高速崩塌—碎屑流模型、低势能差异风化崩塌模型。为后续开展物理模拟、数值模拟、稳定性计算和变形破坏预测等工作奠定基础。下一步将更加深入全面地建立研究区的崩滑灾害模式,并进行崩滑灾害的危险性分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山区 崩滑灾害 地质模式 变形破坏
下载PDF
汶川强震区公路沿线地震崩滑灾害发育规律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程强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47-1760,共14页
汶川强震区地处龙门山区,在深切河谷地貌条件下,地震诱发大量崩塌及滑坡地质灾害,给沿河谷布线的公路造成严重损毁。在调查掌握约6 056 km灾区公路沿线地震崩滑灾害详细资料基础上,根据地质构造、地震烈度进行段落划分,研究分析各段灾... 汶川强震区地处龙门山区,在深切河谷地貌条件下,地震诱发大量崩塌及滑坡地质灾害,给沿河谷布线的公路造成严重损毁。在调查掌握约6 056 km灾区公路沿线地震崩滑灾害详细资料基础上,根据地质构造、地震烈度进行段落划分,研究分析各段灾害特征及其与地质构造部位、地震烈度、岩性等之间的关系,统计分析各段落灾害点密度及平均规模。提出汶川地震崩滑灾害分区,将受灾区划分为极强烈发育区、强烈发育区、较强烈发育区、中等发育区和弱发育区等5个区域。得出汶川地震崩滑灾害如下发育规律:(1)3条断裂带对崩滑灾害发育的控制作用:前山断裂都江堰—竹园坝段为山前弱发育区和上盘中等~强烈发育区的明显界线,竹园坝NE方向则控制作用减弱;中央主断裂自映秀至东河口段上下盘灾害有显著差异,2个极强烈发育区均位于上盘,且被后山断裂及重要岩性界线所严格限制,东河口NE方向控制作用减弱;后山断裂之茂汶断裂为极强烈发育区和较强烈发育区的明显界线;后山断裂之青川—平武断裂在青川—沙洲段呈现出明显的断层上盘效应。(2)岩性控制作用:不同岩性类别地震崩滑灾害发育程度有显著差异,侵入岩体和灰岩、白云岩类地震地质灾害发育密度最高、平均规模最大,千枚岩类灾害发育密度最低、规模最小,碎屑岩类和砂板岩类介于其间。(3)地貌控制作用:河谷岸坡相对高差越大、地面横坡越陡峻,地震崩滑灾害越发育。陡坡硬岩段为地震崩滑灾害高发区,失稳主要发生在斜坡中上部、陡缓变坡点附近。(4)399条实测地质剖面的统计分析表明,地震诱发崩塌失稳部位坡度一般在40°以上。(5)动力条件下,坡体结构是边坡岩土体变形破坏的控制性因素,土层及强风化层-基岩斜坡、发育外倾结构面斜坡更易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汶川地震 强震区 公路 地震崩滑灾害 发育规律 断层控制作用 岩性控制作用
下载PDF
汶川地震崩滑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程强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1年第3期1-6,共6页
为研究汶川地震崩滑灾害主要影响因素,在掌握汶川地震灾区公路沿线地震崩滑灾害资料基础上,选取典型段进行灾害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动力条件下斜坡失稳主要受斜坡岩体结构特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斜坡动力响应特征三方面因素影响。地震... 为研究汶川地震崩滑灾害主要影响因素,在掌握汶川地震灾区公路沿线地震崩滑灾害资料基础上,选取典型段进行灾害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动力条件下斜坡失稳主要受斜坡岩体结构特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斜坡动力响应特征三方面因素影响。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越高,地震崩滑灾害越发育。斜坡动力响应特征主要取决于地形地貌和地层岩性,陡坡硬岩段为地震崩滑灾害高发区。斜坡岩体结构是控制斜坡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从研究斜坡动力失稳角度,提出了斜坡岩体结构类型的划分,分为土层及强风化层——基岩二元结构、块状结构、层状及似层状结构、碎裂结构、土层等5个大类12个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崩滑灾害 影响因素 地形地貌 地层岩性 斜坡岩体结构
下载PDF
长江链子崖危岩区崩滑灾害灾情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徐卫亚 《灾害学》 CSCD 1993年第1期28-33,共6页
本文对长江链子崖危岩区崩滑地质灾害灾情进行历史回顾,并分析链子崖危岩体潜在崩滑地质灾害灾情,最后讨论其防治效益。
关键词 链子崖危岩区 崩滑灾害 长江
下载PDF
基于数量化理论Ⅲ的地震次生崩滑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赵伟华 巨能攀 +1 位作者 赵建军 黄润秋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1年第4期166-169,共4页
"5.12"地震触发了大量次生地质灾害,通过遥感解译分析,雎水河流域共触发次生崩滑灾害759处,影响因素是其控制与形成机理的综合体现,对主控因素及影响权重的分析可为防灾减灾提供一定的地质依据。本文以雎水河流域的地震次生... "5.12"地震触发了大量次生地质灾害,通过遥感解译分析,雎水河流域共触发次生崩滑灾害759处,影响因素是其控制与形成机理的综合体现,对主控因素及影响权重的分析可为防灾减灾提供一定的地质依据。本文以雎水河流域的地震次生崩滑灾害为例,采用数量化理论Ⅲ对灾害发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震次生崩滑灾害主控因素是断层上下盘、距发震断裂距离和地震烈度,起重要作用因素是岩性、坡体结构和高程,坡向和坡度影响作用最小;各影响类目中起主控作用的是F2下盘,F3上盘和碳酸盐岩岩性、距龙门山前山断裂4~7km范围和横向坡体结构;数量化理论Ⅲ计算结果与数理统计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了数量化理论Ⅲ对于分析灾害发育主控因素和主控类目分析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次生崩滑灾害 数量化理论Ⅲ 影响因素 影响权重
下载PDF
山区沿河公路崩滑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及应用——以横断山区美姑河流域公路崩滑灾害为例
9
作者 陈远川 陈洪凯 唐红梅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13年第3期217-224,共8页
出于山区沿河公路崩滑灾害防治决策的需要,针对山区沿河公路沿线区域崩滑灾害发育的特点,从崩滑灾害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两方面对山区沿河公路崩滑灾害危险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以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解译为手段,建立崩滑灾害编录和因素基础... 出于山区沿河公路崩滑灾害防治决策的需要,针对山区沿河公路沿线区域崩滑灾害发育的特点,从崩滑灾害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两方面对山区沿河公路崩滑灾害危险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以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解译为手段,建立崩滑灾害编录和因素基础数据库、遴选评价指标;以历史崩滑灾害面积分布信息熵为基础,计算指标权重;并在统计量化指标崩滑信息指数的基础上,建立了山区沿河公路崩滑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将该方法用于美姑河省道公路沿线的崩滑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实际灾情比较吻合,可为山区沿河公路崩滑灾害减灾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河公路 危险性评价 崩滑灾害 信息熵 美姑河流域
下载PDF
白龙江流域崩滑灾害孕灾因子聚类分区与道路工程扰动效应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晓锐 廖小辉 +1 位作者 张路青 曾庆利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72-687,共16页
为探究白龙江流域内崩滑灾害的孕灾因子,以及道路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扰动效应,本文通过野外考察和资料收集获取了2730个崩滑灾害点,使用GIS空间分析和遥感解译提取了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多个孕灾因子。基于信息量模... 为探究白龙江流域内崩滑灾害的孕灾因子,以及道路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扰动效应,本文通过野外考察和资料收集获取了2730个崩滑灾害点,使用GIS空间分析和遥感解译提取了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多个孕灾因子。基于信息量模型,分析了各因子的孕灾作用;采用空间约束多元聚类分析方法,依据各因子的特征和地理位置将崩滑灾害聚类,并利用随机森林算法获取了各类集群中各因子的重要性,分析了道路工程对崩滑灾害的扰动效应。结果表明,崩滑事件受海拔、坡度、坡向、降雨、岩性、断层、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和道路工程扰动等多因子的共同作用。崩滑灾害可以被聚类为4个集群,不同集群区域内各孕灾因子对崩滑事件所起的重要性不同:多年平均降雨量对白龙江中游的A类集群重要性最高;海拔对白龙江上游的B类集群重要性最高;距断层距离对宕昌东北向的C类集群重要性最高;距公路距离对白龙江下游D类集群的重要性最高。道路工程的扰动效应表现为在地质环境脆弱的区域重要性较低,而在地质环境条件较好的区域重要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流域 崩滑灾害 孕灾因子 聚类分区 工程扰动
下载PDF
四川省北川县崩滑灾害孕灾地质条件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腾 任蕊 +3 位作者 匡野 杨成程 易鹏飞 陶鲭宇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2年第6期59-66,共8页
受龙门山断裂构造带及“5·12”特大地震震后效应影响,北川县地质环境表现出异常的复杂性及脆弱性,区内每逢汛期地质灾害频发。在野外孕灾地质条件调查的基础上,收集历年地质灾害资料,总结了区内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的总体特征。基于GI... 受龙门山断裂构造带及“5·12”特大地震震后效应影响,北川县地质环境表现出异常的复杂性及脆弱性,区内每逢汛期地质灾害频发。在野外孕灾地质条件调查的基础上,收集历年地质灾害资料,总结了区内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的总体特征。基于GIS平台,对崩塌和滑坡地质灾害进行了孕灾地质条件分析,研究了崩滑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条件(高程、高差、坡度、平剖面曲率、地势起伏度、沟壑密度、距水系距离)、地层岩性条件(工程地质岩组)、地质构造条件(断层)、地震后效应(地震烈度)、斜坡结构以及人类工程活动(距道路距离)等孕灾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地质构造、土地利用类型、斜坡结构、坡度及剖面曲率是孕育滑坡最主要的地质条件,给出了各孕灾条件中致使滑坡发育的优势区间;崩塌则受控于工程地质岩组,与距河流距离以及地震烈度也有一定关系。综合考虑北川县内主要孕灾条件,全县可分为5大孕灾地质条件区,并对每个区内的灾害孕灾特征及发育规律进行了详细阐述。进一步认识北川县崩滑灾害孕灾地质背景条件,能更好地助力于地方防灾减灾体系提升,也可为其他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川县 崩滑灾害 孕灾条件 孕灾分区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巴经济走廊崩滑灾害危险性动态评价及预测
12
作者 余文秀 李秀珍 +1 位作者 姚杰 郑玲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5期15518-15527,共10页
中巴经济走廊地处高山峡谷冰川地带,是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和复杂的地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走廊内冰川融化、降雨增加,崩滑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安全和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以中巴经济走廊北部山区为研究区,在分... 中巴经济走廊地处高山峡谷冰川地带,是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和复杂的地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走廊内冰川融化、降雨增加,崩滑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安全和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以中巴经济走廊北部山区为研究区,在分析区域自然地质环境和崩滑灾害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选取相对高差、坡度、坡向、曲率、岩组、断裂带密度、河网密度、距冰川距离、地震加速度、土地利用10个评价因子,通过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对研究区进行了崩滑灾害静态危险性评价。在验证模型可靠性的基础上,引入动态降雨及气温对崩塌滑坡危险性的影响,进行了动态危险性评价和预测。结果表明:中巴经济走廊北部山区崩滑灾害的较高危险区主要集中在红其拉甫至哈维连一带坡度陡峭的山区和地形起伏大的河谷两岸。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区较高危险区面积占比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相关成果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发展规划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巴经济走廊 崩滑灾害 动态危险性评价及预测 气候变化背景
下载PDF
基于MaxEnt和斜坡单元的崩滑灾害易发性评价——以云南省孟连县为例
13
作者 汪木林 郭婷婷 +3 位作者 杨彦武 周旭萌 杨宏 张智伟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24年第3期11-17,共7页
为验证基于MaxEnt和斜坡单元崩滑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的可行性与准确性,以云南省孟连县为例,选取高程、坡度、坡向、距断层距离、距公路距离、距河流距离、降水量、工程地质岩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9个评价因子,基于MaxEnt模型,对划分... 为验证基于MaxEnt和斜坡单元崩滑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的可行性与准确性,以云南省孟连县为例,选取高程、坡度、坡向、距断层距离、距公路距离、距河流距离、降水量、工程地质岩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9个评价因子,基于MaxEnt模型,对划分的800个斜坡单元进行易发性评价,将评价结果与基于栅格单元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孟连县崩滑灾害极低易发区面积占37.44%;低易发区占29.08%;中易发区占17.67%;高易发区占11.26%;极高易发区占4.54%。(2)针对因子贡献率,基于斜坡单元和栅格单元的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相似性,均说明人类工程活动和地质构造是孟连县崩滑灾害的主要诱因。(3)基于斜坡单元和栅格单元的评价结果AUC值分别为0.858和0.872,z统计量计算结果表明两者结果精确度相同,但基于斜坡单元更符合现实调查的实际意义。证明基于MaxEnt模型和斜坡单元的崩滑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ENT 斜坡单元 崩滑灾害 易发性评价 孟连县
原文传递
基于GIS的崩滑地质灾害孕灾地质条件分析——以西藏嘉黎县为例
14
作者 孙小勇 魏龙 +1 位作者 唐华 刘子畅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4年第4期92-100,共9页
嘉黎县内构造作用强烈,地势陡峭,地质环境条件较差,加之2018—2022年修建国道G349对原有地形的破坏,使得县域内地质灾害数量剧增,每逢汛期或遇强降雨天气,区内地质灾害频发。通过收集嘉黎县2018—2023年地质灾害资料,结合野外实地调查,... 嘉黎县内构造作用强烈,地势陡峭,地质环境条件较差,加之2018—2022年修建国道G349对原有地形的破坏,使得县域内地质灾害数量剧增,每逢汛期或遇强降雨天气,区内地质灾害频发。通过收集嘉黎县2018—2023年地质灾害资料,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基于GIS平台对县域内的地质灾害发育分布情况和孕灾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分析。孕灾地质条件的分析主要选取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土地利用类型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选取的孕灾因子有高程、坡度、剖面曲率、断层密度、水系密度、工程地质岩组、土地利用类型和距公路距离。分析结果表明:县域内最主要的孕灾地质条件为人类工程活动、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岩组、土地利用类型等。结合县域内各孕灾地质条件特征分成5个孕灾分区,并详细阐述各个分区内地质灾害分布发育规律和孕灾地质条件特征。通过对嘉黎县的孕灾地质条件分析,有利于认识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和风险管控体系,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黎县 地质灾害 孕灾条件 孕灾分区 孕灾因子
下载PDF
大比例尺评价尺度强震条件下崩滑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伟 许强 唐告生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36,共5页
通过收集并分析大量国内外有关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文献资料,通过实地野外调查,结合汶川地震这一极端事件,展开对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分布特征及成因机理的研究,选取了2类共10个评价因子,包括:坡度、剖面形态、平面形态、高程、... 通过收集并分析大量国内外有关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文献资料,通过实地野外调查,结合汶川地震这一极端事件,展开对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分布特征及成因机理的研究,选取了2类共10个评价因子,包括:坡度、剖面形态、平面形态、高程、水系、岩组、岩体结构、断层性质、断层距离和斜坡方向,建立了一套针对地震条件下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结合汶川县城研究区,进行了大比例尺评价尺度强震条件下崩滑灾害易发性评价,评价结果可为城镇建设及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和减灾防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比例尺 强震条件 崩滑灾害 易发性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突变理论的湟水河流域崩滑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彬 周金喜 +2 位作者 吴钶桥 马建全 祁汉文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3年第6期116-126,共11页
湟水河流域是黄河上游重要支流,是青海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省地质灾害高发区域。流域内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较大。流域内地质灾害分布有一定地域特征,通过对湟水河流域地形地貌、地质岩组、地质构造、水文... 湟水河流域是黄河上游重要支流,是青海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省地质灾害高发区域。流域内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较大。流域内地质灾害分布有一定地域特征,通过对湟水河流域地形地貌、地质岩组、地质构造、水文气象、人类工程活动分析,构建了地质灾害易发性划分标准,将湟水河流域崩滑灾害易发性分为极高易发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极低易发区5个等级。基于MATLAB编程的突变级数理论平台,充分考虑了各评价因子的内在关系,将单点灾害危险性评价扩展到区域灾害易发性评价。通过ROC对评价结果验证表明,该方法准确率高,可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湟水河流域 崩滑灾害 突变级数理论 危险性评价
下载PDF
崩滑地质灾害监测网(站)建网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开祥 黄学斌 +2 位作者 程温呜 李辉武 陶文华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83-86,90,共5页
本文提出了对崩滑地质灾害监测网 (站 )建网方案进行优选设计的主要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其中包括地质分折、监测对象的选择、监测项目和监测内容的选择、监测方法的选择、监测仪器的选择、监测网点的布设、监测预报系统等方面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 建网方案 监测网(站) 地质灾害
下载PDF
三峡库区崩滑地质灾害GPS监测试验(示范)的精度评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小红 李征航 徐绍铨 《铁路航测》 2000年第1期41-44,共4页
为了客观全面地评定三峡库区崩滑地质灾害 GPS监测的精度 ,本文从各时段的重复精度 ,从不同基准点上所测定的点位较差 ,网平差后给出的点位精度 ,与其它观测手段所获得结果的比较等方面全面评定 GPS监测精度 ,结果表明
关键词 GPS 精度 三峡库区 地质灾害
下载PDF
长江三峡库区崩滑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王垚 李述靖 +1 位作者 王学佑 袁宏仕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24-29,54,共7页
长江三峡库区崩滑地质作用受岩石圈深层结构、表层地质构造和地貌新构造 3个层次因素的制约 ,构造 -岩性 -地貌组合条件控制着崩滑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分布。库区北东向的弧形构造控制了大型崩滑体的集中分布地段。库区大型崩塌主要发生在... 长江三峡库区崩滑地质作用受岩石圈深层结构、表层地质构造和地貌新构造 3个层次因素的制约 ,构造 -岩性 -地貌组合条件控制着崩滑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分布。库区北东向的弧形构造控制了大型崩滑体的集中分布地段。库区大型崩塌主要发生在背斜核部厚层灰岩陡崖分布地带 ;大型滑坡主要发生在侏罗山式向斜槽部边缘软弱岩层形成的岸坡地带 ,并可归纳为 4个构造岩性结构类型。在此基础上对库区两岸大型崩滑体易发区段进行了划分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地质灾害 构造一岩性一地貌 形成与分布
全文增补中
《崩滑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20
作者 王根龙 叶万军 伍法权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2-232,共1页
内容简介 本书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新方法研究,全书共分两篇十四章,系统阐述了边坡(滑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法和不稳定岩体(崩塌)稳定性评价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土质和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极... 内容简介 本书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新方法研究,全书共分两篇十四章,系统阐述了边坡(滑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法和不稳定岩体(崩塌)稳定性评价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土质和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上限解;崩塌地质力学分类、崩塌灾害机理及稳定性评价方法、崩塌灾害危险性分级与分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评价 地质灾害 评价方法 极限分析上限法 灾害 极限分析法 不稳定岩体 危险性分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