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理念下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和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雪平 程毅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7期68-71,共4页
在新工科背景下,将课程教学目标由低到高依次设计为知识能力目标、应用能力目标、职业能力目标、创新能力目标、工程实践能力目标、跨学科能力目标、工程伦理能力目标,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土木工程专业地下建筑工程方向工程地质学课... 在新工科背景下,将课程教学目标由低到高依次设计为知识能力目标、应用能力目标、职业能力目标、创新能力目标、工程实践能力目标、跨学科能力目标、工程伦理能力目标,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土木工程专业地下建筑工程方向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模式。为了达成课程教学目标,从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活动组织、考核方式改进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采用逐步提升的方式,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从期末考试成绩和课程教学效果的角度对能力培养达成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地质素质有一定的提升,该教学模式值得继续推行和更深入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地下建筑工程 工程地质学 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
下载PDF
浅谈中国工程地质学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87~2021)立项数据
2
作者 梁昌玉 吕大炜 +1 位作者 初航 任建国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9-357,共9页
中国工程地质学始终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尤其是工程建设中的科学技术问题,经历了初期缓慢发展到逐步成熟的过程。本文根据中国工程地质领域自1987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至2021年期间获资助项目,系统分析了35 a来我国工程地质学研究方... 中国工程地质学始终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尤其是工程建设中的科学技术问题,经历了初期缓慢发展到逐步成熟的过程。本文根据中国工程地质领域自1987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至2021年期间获资助项目,系统分析了35 a来我国工程地质学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的演进。研究发现,工程地质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地质现象表征到地质规律总结,再到机制探索等阶段,呈现出国家战略的主导性、灾难性事件的驱动性、研究趋精细化和复杂化、学科发展的阶段性,以及受资助单位的集中性等特点。未来中国工程地质学发展,应基于地球系统科学理念,推动工程地质学研究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的改变;打破学科间壁垒,加强工程地质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通,丰富并深化工程地质学的发展,使得工程地质学向着更科学、更具有多学科融合特点的方向发展,并催生新的科学生长点;抓住数据革命契机,开辟工程地质学研究新途径;始终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青藏高原及其周缘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推出新理论,解决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地质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学科发展特点 研究范式 学科交叉融通 数据驱动
下载PDF
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江西理工大学为例
3
作者 杨道学 赵奎 +1 位作者 李博 邓正定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7期0072-0075,共4页
《工程地质学》作为一门具有强烈交叉性的学科,在能源开发、现代城镇化建设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江西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地质工程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致力于培养具备研究和应用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以满足国... 《工程地质学》作为一门具有强烈交叉性的学科,在能源开发、现代城镇化建设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江西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地质工程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致力于培养具备研究和应用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以满足国家和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本研究根据学生反馈信息和长期的《工程地质学》教学实践,提出了一种基于“理论分析+灾害案例+项目实践”教学理念的优化反馈机制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学生为核心,以问题为引导,注重实践操作,强调团队协作,以评价为指导,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获得感,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学 一流学科 综合人才 优化反馈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劳动教育与工程地质学专业融合研究:以宿州学院为例
4
作者 张俊 刘向红 +1 位作者 陈松 马杰 《创新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439-444,共6页
随着新工科理念的提出,工程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探讨了在新工科背景下,地质类“艰苦”专业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性、现实困境及可行性,并结合宿州学院地质工程专业发展现状,探讨了如何将劳动教育融入工程地质学课程... 随着新工科理念的提出,工程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探讨了在新工科背景下,地质类“艰苦”专业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性、现实困境及可行性,并结合宿州学院地质工程专业发展现状,探讨了如何将劳动教育融入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分析认为,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评价体系等方式,可实现劳动教育与工程地质学专业的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地质人才,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劳动教育 工程地质学 专业融合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工程地质学教学改革突破路径
5
作者 马露 常山 +2 位作者 朱学敏 于敏 程希莹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7-69,75,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融为一体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剖析传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重难点,基于“新工科”建设要求及专业发展定位,探究工程地质学课程思政教学创新与改革思路,从立足课程目标、挖掘思政元素、优化教学设计和... 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融为一体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剖析传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重难点,基于“新工科”建设要求及专业发展定位,探究工程地质学课程思政教学创新与改革思路,从立足课程目标、挖掘思政元素、优化教学设计和改良融入模式角度,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突破新路径,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工程地质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角下工程地质学课程与网络教学模式融合路径研究
6
作者 程文瑜 陈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7期0150-0153,共4页
思政教育是中国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互联网科技的推动下,网络教学模式不可避免地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手段,提供了重要的线上教学平台。如何利用好这个平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去,落实好国家“三全育人”的教育方针,是高... 思政教育是中国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互联网科技的推动下,网络教学模式不可避免地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手段,提供了重要的线上教学平台。如何利用好这个平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去,落实好国家“三全育人”的教育方针,是高校教改研究和探寻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工程地质学》课程为依托,探讨了网络教学模式下思政教育如何融入课程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利用网络资源和平台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修订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利用教学效果考核评价、改革学生评价体系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有效推进课程思政的实施,构建新的育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网络教学 工程地质学 融合路径
下载PDF
工程地质学发展趋势刍议 被引量:5
7
作者 蔡祖煌 马凤山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25-31,共7页
环境工程地质学是工程地质学发展的新阶段,它囊括并发展了工程地质学的所有问题。作为研究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环境工程地质学,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为工程环境灾害学──一方面,由于各种自然环境恶化和灾害间的相关性和因果性... 环境工程地质学是工程地质学发展的新阶段,它囊括并发展了工程地质学的所有问题。作为研究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环境工程地质学,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为工程环境灾害学──一方面,由于各种自然环境恶化和灾害间的相关性和因果性(环境恶化链、灾害链),研究似宜不限于地质环境和灾害(当然后者仍是重点),而适当扩大至土地环境、水环境和社会环境。作为一门应用地质学的环境工程地质学及其母学科工程环境灾害学将具有力学、地理、经济三大支柱,首先力求地质学与地理学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另一方面,由于各种人类活动间的相关性和因果性(活动链),所研究的人类活动似宜不限于工程建设和运行,而适当扩大至采矿和水事活动,包括开采地下水和排污。后者引起的环境恶化和灾害尤为严重,正酿成危机。其根本出路不仅在于科技进步,而且在于文化调节,力求科技与文化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地质学 工程环境灾害学 工程地质学
下载PDF
工程地质学学科的发展与辩证思维
8
作者 张永双 《中国地质教育》 1999年第3期78-80,共3页
80年代以来,随着工程建设类型的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条件日趋复杂,同时人类的工程经济活动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生存的地质环境,向工程地质工作者提出了严重挑战,相应地促进了工程地质学的学科发展。
关键词 环境工程地质学 辩证思维 工程地质学 地质环境 工程地质工作者 地质工程 岩体力学 地质 学科发展 岩体结构力学
下载PDF
工程地质学中的数值模拟与拟合 被引量:15
9
作者 黄润秋 张倬元 王士天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7-10,共4页
一、数值模拟与现代工程地质学诸多的工程地质问题概括起来不外乎都是“稳定性”问题,即地质体在各种内、外营力作用下保持其自身稳定性的能力。从力学角度来概括,也就是地质体应力与强度之间的关系,因此,工程地质在诞生和发展过程中无... 一、数值模拟与现代工程地质学诸多的工程地质问题概括起来不外乎都是“稳定性”问题,即地质体在各种内、外营力作用下保持其自身稳定性的能力。从力学角度来概括,也就是地质体应力与强度之间的关系,因此,工程地质在诞生和发展过程中无时不在致力于把地质学理论与力学理论结合起来,解决工程实践中的地质问题。当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学 数值模拟 拟合
下载PDF
2009年度工程地质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熊巨华 刘羽 姚玉鹏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7-722,共6页
对2009年工程地质学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工程地质学的基金项目申请数量增加较快,但申请项目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工程地质学基础研究队伍在各单位之间还不均衡。工程地质学基础研究青年人才队伍的... 对2009年工程地质学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工程地质学的基金项目申请数量增加较快,但申请项目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工程地质学基础研究队伍在各单位之间还不均衡。工程地质学基础研究青年人才队伍的培养仍需要大力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学 自然科学基金 人才培养
下载PDF
2010年度工程地质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熊巨华 刘羽 姚玉鹏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6-802,共7页
对2010年工程地质学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工程地质学的基金项目申请数量增加较快但申请项目竞争力还需要加强。工程地质学基础研究队伍在各单位之间还不均衡,集中度还在增加。基金申请人的年龄结构正... 对2010年工程地质学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工程地质学的基金项目申请数量增加较快但申请项目竞争力还需要加强。工程地质学基础研究队伍在各单位之间还不均衡,集中度还在增加。基金申请人的年龄结构正趋于合理,各年龄段的申请人获得资助的比率也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学 自然科学基金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工程地质学科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资助概况与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熊巨华 刘羽 姚玉鹏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8年第6期844-852,共9页
对2003年至2007年工程地质学科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科发展最快的分支学科之一,其基础研究队伍在各单位之间还不均衡。工程地质学的基金项目申请数量和资助数量与其研究队伍的... 对2003年至2007年工程地质学科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科发展最快的分支学科之一,其基础研究队伍在各单位之间还不均衡。工程地质学的基金项目申请数量和资助数量与其研究队伍的状况是匹配的,申请经费基本得到了满足,但申请项目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工程地质学科在国家层面上的领军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年青领军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应引起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学 自然科学基金 人才培养
下载PDF
2011年度工程地质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熊巨华 刘羽 姚玉鹏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84-791,共8页
对2011年工程地质学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工程地质学的基金项目申请数量增加较快,申请项目竞争力有所增强。工程地质学基础研究队伍在各单位之间还不均衡,集中度还在增加。基金申请者的年龄结构正趋于... 对2011年工程地质学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工程地质学的基金项目申请数量增加较快,申请项目竞争力有所增强。工程地质学基础研究队伍在各单位之间还不均衡,集中度还在增加。基金申请者的年龄结构正趋于合理,各年龄段的申请人获得资助的比率出现了合理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学 自然科学基金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27
14
作者 罗云菊 王桂林 文海家 《高等建筑教育》 2002年第3期26-27,共2页
针对国家对普通高校专业目录进行调整后 ,对新设置的土木工程专业下的工程地质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除了教材的选编 ,实习课的调整 ,增加工程设计之外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力求在少学时。
关键词 土木工程专业 工程地质学 教学改革 多媒体 高校 教材 教学方法 实习课
下载PDF
2014年度工程地质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熊巨华 刘羽 姚玉鹏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6-1325,共10页
对2014年工程地质学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工程地质学的基金项目申请数量有所下降,而且面上项目申请量持续明显下降。同行评议专家比较准确地把握了对申请书特别是青年科学基金的评议尺度。基金申请者... 对2014年工程地质学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工程地质学的基金项目申请数量有所下降,而且面上项目申请量持续明显下降。同行评议专家比较准确地把握了对申请书特别是青年科学基金的评议尺度。基金申请者的年龄结构正趋于合理,各年龄段的申请人获得资助的比率出现了合理的差异。工程地质学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申请不够积极。重点项目申请人年龄偏大,获资助人的年龄严重偏大,这一现象需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学 自然科学基金 人才培养
下载PDF
2012年度工程地质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熊巨华 刘羽 姚玉鹏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9-898,共10页
对2012年工程地质学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工程地质学的基金项目申请数量增加较快,申请项目竞争力有了增强。基金申请者的年龄结构正趋于合理,各年龄段的申请人获得资助的比率出现了差异。工程地质学科... 对2012年工程地质学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工程地质学的基金项目申请数量增加较快,申请项目竞争力有了增强。基金申请者的年龄结构正趋于合理,各年龄段的申请人获得资助的比率出现了差异。工程地质学科的人才队伍培养取得了初步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学 自然科学基金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珊瑚礁工程地质学——新学科的提出 被引量:33
17
作者 孙宗勋 赵焕庭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4,共4页
珊瑚礁是一种特殊的岩土类型,珊瑚礁工程地质学是工程地质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珊瑚礁和珊瑚礁工程地质学的概念以及珊瑚礁工程地质性质的研究概况,提出了珊瑚礁工程地质学的学科方向与任务。指出了珊瑚礁工程地质学... 珊瑚礁是一种特殊的岩土类型,珊瑚礁工程地质学是工程地质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珊瑚礁和珊瑚礁工程地质学的概念以及珊瑚礁工程地质性质的研究概况,提出了珊瑚礁工程地质学的学科方向与任务。指出了珊瑚礁工程地质学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工程 工程地质学 地质环境
下载PDF
2013年度工程地质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熊巨华 刘羽 姚玉鹏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4-813,共10页
对2013年工程地质学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工程地质学的基金项目申请数量虽然有所下降,但申请项目竞争力有了增强。基金申请者的年龄结构正趋于合理,各年龄段的申请人获得资助的比率出现了差异。工程地... 对2013年工程地质学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工程地质学的基金项目申请数量虽然有所下降,但申请项目竞争力有了增强。基金申请者的年龄结构正趋于合理,各年龄段的申请人获得资助的比率出现了差异。工程地质学科未来的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学 自然科学基金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工程地质学的未来——非线性工程地质学 被引量:10
19
作者 秦四清 张倬元 +1 位作者 王士天 黄润秋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1993年第2期11-14,共4页
本文明确提出了工程地质学的未来,就是创立非线性工程地质学。文中重点阐述了研究非线性工程地质问题的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关键词 非线性 工程地质学 技术路线
下载PDF
2015年度工程地质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熊巨华 刘羽 姚玉鹏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1-1219,共9页
对2015年工程地质学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工程地质学的基金项目申请数量呈上升趋势,特别是面上项目申请量增加明显。同行评议专家比较准确地把握了对申请书,特别是青年科学基金的评议尺度。无论是青年... 对2015年工程地质学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工程地质学的基金项目申请数量呈上升趋势,特别是面上项目申请量增加明显。同行评议专家比较准确地把握了对申请书,特别是青年科学基金的评议尺度。无论是青年科学基金还是面上项目,申请者的年龄结构正趋于合理,各年龄段的申请人获得资助的比率呈现出合理的差异。工程地质学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申请仍不够积极。申请重点项目的科学家年龄整体偏大,获资助人的年龄严重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学 自然科学基金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