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三平面组织同步性成像检测慢性心力衰竭伴宽QRS波群患者左心室失同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毛萍 周李涛 +2 位作者 徐晨凯 唐礼江 孙寅光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350-354,共5页
目的研究实时三平面组织同步性成像(RT3P-TSI)对慢性心力衰竭(CHF)伴宽QRS波群患者左心室同步性的评估意义。方法选择CHF伴宽QRS波群患者75例,对照组75例,分别以RT3P-TSI技术和传统二维组织同步性成像(2D-TSI)技术测量同一心动周期下各... 目的研究实时三平面组织同步性成像(RT3P-TSI)对慢性心力衰竭(CHF)伴宽QRS波群患者左心室同步性的评估意义。方法选择CHF伴宽QRS波群患者75例,对照组75例,分别以RT3P-TSI技术和传统二维组织同步性成像(2D-TSI)技术测量同一心动周期下各个节段收缩达峰时间(Ts)并进行定量分析。比较RT3P-TSI和2D-TSI测量CHF患者及对照组左心室失同步情况,同时比较两种技术操作时间。15d后复测比较操作者间变异及操作者本人变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F组左心室各节段Ts及各节段收缩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s-diff)明显延长(P<0.01),CHF组后壁基底段Ts最大,侧壁基底部次之,对照组后壁基底段Ts最大,其次为下壁基底部。以收缩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33ms判断为左心室失同步,QRS时间≥130ms患者中,2D-TSI法测量CHF组与对照组左心室失同步率分别为81.34%、65.21%(P<0.05),RT3P-TSI法测量CHF组与对照组左心室失同步率分别为80.0%、71.7%(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2D-TSI与RT3P-TSI测量Ts及Ts-SD值相关性良好(r=0.85、0.57,均P<0.01)。RT3P-TSI检查花费时间(59.8±11.8)s,低于2D-TSI(155.6±13.4)s。RT3P-TSI法操作者内变异率及操作者间变异率均低于2D-TSI法。结论 CHF伴宽QRS波群患者左心室失同步率高于宽QRS波群但无CHF患者,CHF组左心室各节段收缩延迟,后壁基底段收缩最缓慢。采用RT3P-TSI可以得到与二维方法相近的左心室运动同步信息,其优势是切面规范,人为干扰减少,操作简便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平面组织同步性成像 左心室失同步 慢性心力衰竭 宽QRS波群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青年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失同步性的影响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国润 张稳柱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2164-2165,共2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青年扩张型心肌病(DCM)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试验组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两组治疗1个月...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青年扩张型心肌病(DCM)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试验组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两组治疗1个月的左心室收缩失同步性(SDI)及左心功能(LVEF、LVEDD、LVESD)及随访6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SDI、LVEDD及LVESD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较治疗前提高,而指标改变幅度上试验组明显比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在MACE总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青年DCM的效果满意,显著改善患者左心室收缩失同步性以及左心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美托洛尔 青年扩张型心肌病 左心室收缩同步 预后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青年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失同步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亮波 陈雪松 +2 位作者 徐晓红 任冉 陈灿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0年第4期297-300,共4页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青年扩张型心肌病(DCM)对左心室收缩活动同步性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49例左心室收缩失同步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照组使用洛...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青年扩张型心肌病(DCM)对左心室收缩活动同步性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49例左心室收缩失同步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照组使用洛汀新治疗,疗程12个月。二维彩超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射血分数(EF),三维彩超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EF、16节段的收缩期失同步指数(SDI)变化,检测治疗前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浓度。结果三维彩超发现治疗12个月后,试验组LVEDV较对照组明显减少[(180.5±42.7)ml比(160.5±45.6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左心室16节段收缩失同步性(SDI)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低[(8.2±3.6)%比(10.8±4.1)%](P<0.05)。治疗12个月后血浆NT-proBNP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更加明显[(105.54±13.25)ng/L比(137.27±14.3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有效改善青年DCM患者左心室收缩失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扩张型 沙库巴曲缬沙坦 左心室收缩同步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失同步心力衰竭与再同步治疗的动物模型
4
作者 肖子龙 梁义秀 宿燕岗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1年第4期362-365,共4页
动物模型可用来模拟失同步心力衰竭(DHF)发生发展与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作用的病理生理过程,对深入探索DHF和CRT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模型以犬类等大型哺乳动物为主,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用小鼠及大鼠建立DHF和CRT模型的方法也... 动物模型可用来模拟失同步心力衰竭(DHF)发生发展与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作用的病理生理过程,对深入探索DHF和CRT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模型以犬类等大型哺乳动物为主,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用小鼠及大鼠建立DHF和CRT模型的方法也逐渐涌现。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对多种DHF和CRT的动物模型制作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动物 慢性心力衰竭 左心室失同步运动 心脏再同步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