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州市民公社的衍变及现代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明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0-37,共8页
作为“独立社会之起点”的苏州市民公社是 2 0世纪前期国内仅见的街区自治组织。它在衍变过程中完成了对城厢街区社会的整合 ,并在主体价值系统更新、组织与利益的整合之内外两个层面上凸显出鲜明的现代意义。尽管公社受强势国家控制 ,... 作为“独立社会之起点”的苏州市民公社是 2 0世纪前期国内仅见的街区自治组织。它在衍变过程中完成了对城厢街区社会的整合 ,并在主体价值系统更新、组织与利益的整合之内外两个层面上凸显出鲜明的现代意义。尽管公社受强势国家控制 ,最终未能突破“起点”,造就一个真正的“独立社会”,但 2 0年街区社会自治历程 ,毕竟在观念及街区治理方式上领时代之先 ,闪烁着现代文明的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市 市民公社 市民社会
下载PDF
社会结构变迁视野下的苏州市民公社考论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明 汤可可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0-89,共10页
辛亥革命前后,随着地方自治思潮和活动的兴起,苏州市民公社诞生于社会转折性变迁中。此后,这一国内仅见形态的基层自治组织,始终与地方政府保持着既平行合作又矛盾冲突的关系。它的一系列实践,拓宽了社会公共领域。作为一种社会秩序自... 辛亥革命前后,随着地方自治思潮和活动的兴起,苏州市民公社诞生于社会转折性变迁中。此后,这一国内仅见形态的基层自治组织,始终与地方政府保持着既平行合作又矛盾冲突的关系。它的一系列实践,拓宽了社会公共领域。作为一种社会秩序自我调节、社会能量自我集聚的现代社会组织力量,市民公社在中国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苏州 市民公社 社会变革
下载PDF
关于苏州市民公社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屠雪华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25-130,共6页
苏州市民公社是苏州资产阶级在清末新政改革中创立的具有街区性质的地方自治团体,它的历史引起了史学界的关注。到目前为止,已有一些论著对它的发端、组织状况、性质及其社会功能作了探讨。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说明和探讨,如... 苏州市民公社是苏州资产阶级在清末新政改革中创立的具有街区性质的地方自治团体,它的历史引起了史学界的关注。到目前为止,已有一些论著对它的发端、组织状况、性质及其社会功能作了探讨。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说明和探讨,如苏州市民公社的命名问题,苏州市民公社与商会的问题,以及苏州市民公社的消亡问题等。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它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公社 苏州商会 资产阶级 地方自治团体 市民社会 自治章程 基层自治 辛亥革命 几个问题 国民党
下载PDF
辛亥革命时期的苏州市民公社 被引量:1
4
作者 廖志豪 李茂高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85-88,共4页
一直未被人们注意的苏州市民公社,是清季出现的一种自发的街路组织。至辛亥革命时期,它已发展成为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城市基层组织。它既是一种政治性的组织,又是带有武装性质的团体。
关键词 市民公社 辛亥革命时期 苏州市 积极作用 地方自治 体育会 商业资产阶级 清政府 总商会 公益事业
下载PDF
苏州市民公社档案
5
作者 夏冰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市民公社 档案 馆藏 历史档案 苏州
下载PDF
吴江黎里市民公社史事钩沉
6
作者 沈骅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76-81,共6页
受苏州城内市民公社纷纷成立的鼓舞,吴江黎里市民公社于1922年5月正式成立。黎里市民公社的组织架构没有特殊之处,成立后在市政、卫生、慈善和教育这四个领域颇有成效,尤其致力于黎里的市政建设和社会教育事业。黎里市民公社较为显著的... 受苏州城内市民公社纷纷成立的鼓舞,吴江黎里市民公社于1922年5月正式成立。黎里市民公社的组织架构没有特殊之处,成立后在市政、卫生、慈善和教育这四个领域颇有成效,尤其致力于黎里的市政建设和社会教育事业。黎里市民公社较为显著的特点是得到了当地知识阶层的鼎力支持,并和黎里知识阶层关系紧密。黎里市民公社确切的解散时间难以考证,但停顿当是自1924年末,这和黎里市民公社的经费始终不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里 市民公社 《新黎里》
下载PDF
区域比较视野下近代城市社区自治组织——以福州救火会与苏州市民公社为例
7
作者 徐文彬 《学术评论》 2019年第2期77-84,共8页
福州救火会与苏州市民公社均为近代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在地域社会中影响较大,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若结合彼此区域环境,将两者加以比较,分析其异同,探究其产生根源,不仅能从新的角度考察苏州市民公社,彰显福州救火会的独特价值,为今天基层... 福州救火会与苏州市民公社均为近代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在地域社会中影响较大,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若结合彼此区域环境,将两者加以比较,分析其异同,探究其产生根源,不仅能从新的角度考察苏州市民公社,彰显福州救火会的独特价值,为今天基层社区管理提供有益的启迪,而且还能揭示近代苏、榕两地的区域特性,探讨社会变迁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自治组织 市民公社 近代城市 苏州 救火 福州 比较视野 地域社会
下载PDF
论苏州市民公社的兴起
8
作者 陈梁芊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56-60,共5页
市民公社是清末民初在苏州地区出现的一种以街道为单位的商人基层自治团体。它的兴起,一方面是内忧外患的清政府在寻求革新的出路,另一方面则是对外开放后商业贸易的发展和西方思想的传播。苏州被划定为口岸城市后,在中西方文化交融下,... 市民公社是清末民初在苏州地区出现的一种以街道为单位的商人基层自治团体。它的兴起,一方面是内忧外患的清政府在寻求革新的出路,另一方面则是对外开放后商业贸易的发展和西方思想的传播。苏州被划定为口岸城市后,在中西方文化交融下,产生了这一地区特有的市民公社,它谋求公益事业发展,在公共事务方面经办了很多实事,取得了巨大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 市民公社 地方自治 公益事业 清末民初
下载PDF
民国苏州市民公社存留市政设施
9
作者 沈骅 杨星 《江苏地方志》 2016年第6期87-90,共4页
市民公社是一种以街区为管辖范围、以推进市政建设和慈善公益为己任的城市基层自治机构,在民国城市发展中殊为少见,目前仅见于20世纪上半叶的江南地区,如苏州、吴江、常熟和无锡、常州、镇江等地,就其数量、规模和成就而言,都以苏州地... 市民公社是一种以街区为管辖范围、以推进市政建设和慈善公益为己任的城市基层自治机构,在民国城市发展中殊为少见,目前仅见于20世纪上半叶的江南地区,如苏州、吴江、常熟和无锡、常州、镇江等地,就其数量、规模和成就而言,都以苏州地区的市民公社最为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公社 苏州地区 市政设施 民国 管辖范围 自治机构 城市基层 慈善公益
下载PDF
苏州市民公社解体的缘由——清末民初苏州民间社团组织个案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6-91,共6页
本文运用馆藏档案,通过社会运行的大范围考察,剖析街区自治组织苏州市民公社发展中的弊病,说明其解体的缘由。
关键词 市民公社 清末民初 民间社团组织 个案研究 苏州地区 社会环境 地方行政
原文传递
苏州观前大街市民公社相关档案(一)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凤伟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33,共24页
清末民初,苏州先后出现30多个按城镇街道区域划分、主要由商人领导和组织的地方自治性组织——市民公社,其中成立最早、档案保存最完整的是观前大街市民公社。苏州市档案馆保存的观前大街市民公社档案包括组织成立、章程细则、机构设置... 清末民初,苏州先后出现30多个按城镇街道区域划分、主要由商人领导和组织的地方自治性组织——市民公社,其中成立最早、档案保存最完整的是观前大街市民公社。苏州市档案馆保存的观前大街市民公社档案包括组织成立、章程细则、机构设置及职员姓名、收支报告和主要活动(市政、卫生、消防、治安、税赋、慈善等)五方面内容,对于研究清末民初商人组织情况和苏州地方史极具价值。包括观前大街市民公社档案在内的苏州市民公社档案于2010年3月入选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 观前大街 市民公社
原文传递
苏州观前大街市民公社相关档案(二)
12
作者 刘凤伟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2,共10页
四、机构设置及职员姓名 3.观前大街市民公社第三届机构设置及职员信息(1911年6月) 干事部 正干事员:陶芸邮(瑞松堂)
关键词 市民公社 档案 苏州 机构设置 职员
原文传递
晚清苏州地方自治略论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海林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3期139-145,共7页
地方自治是清末宪政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出台固然包含着清朝政府消解革命的潜在用心 ,却也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要求分享政治权利的愿望。由于 2 0世纪初的苏州具备特殊的政治经济与人文条件 ,其地方自治活动领先于同一时期的其他中... 地方自治是清末宪政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出台固然包含着清朝政府消解革命的潜在用心 ,却也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要求分享政治权利的愿望。由于 2 0世纪初的苏州具备特殊的政治经济与人文条件 ,其地方自治活动领先于同一时期的其他中国城市。诸如成立自治筹办处与城厢自治公所及自治议事会、创设街区市民公社、筹办地方民意代表选举等等 ,每一项活动在苏州都进展得如火如荼。城市工商资产阶级的政治热情在活动中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清末的苏州地方自治从总体上说虽达不到当时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水平 ,它在不少地方留下了旧社会的疤痕。但它毕竟在民权基本建设方面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 地方自治 城厢自治公所 市民公社 民权建设
下载PDF
试论清政府地方自治政策及其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英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9-45,共7页
关于清末的地方自治思潮与地方自治运动,已有一些专文作过论述,但大多限于从立宪派、革命派以及资产阶级的角度加以探讨,对清政府的地方自治政策及其影响,则迄今未曾涉及。实际上,地方自治在清末的最后几年已成为清政府的一项重要国策,... 关于清末的地方自治思潮与地方自治运动,已有一些专文作过论述,但大多限于从立宪派、革命派以及资产阶级的角度加以探讨,对清政府的地方自治政策及其影响,则迄今未曾涉及。实际上,地方自治在清末的最后几年已成为清政府的一项重要国策,而且地方自治普遍推行于全国各地,也是在清政府由上及下的倡导之后。因此,全面研究清末的地方自治,不能忽略清政府地方自治政策的实施及其所产生的影响。本文即拟对此作一初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自治 清政府 自治政策 自治章程 议事会 资产阶级 自治运动 立宪派 市民公社 预备立宪
下载PDF
清末商会与辛亥革命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英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5期78-85,共8页
在清末林林总总的社团当中,以实业家为主体组成的商会可谓独具态势。它不仅遍及全国各主要大中城镇,而且广泛涉足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能量与影响堪称个中翘楚。认真研究这一课题,有助于我们从新的侧面了解近代中国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的... 在清末林林总总的社团当中,以实业家为主体组成的商会可谓独具态势。它不仅遍及全国各主要大中城镇,而且广泛涉足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能量与影响堪称个中翘楚。认真研究这一课题,有助于我们从新的侧面了解近代中国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以及辛亥革命何以具有如此独特而浓郁的悲喜剧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商会 辛亥革命时期 中国资产阶级 孙中山 近代中国 清末民初 革命政权 商业资产阶级 上海商会 市民公社
下载PDF
清末民初江南乡镇社会的权力结构变动 被引量:2
16
作者 小田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8-104,共7页
关键词 市民公社 乡镇社会 权力结构 清末民初 地方自治 自治章程 江南 中国现代化 政治生活 政治参与
下载PDF
苏州市档案馆史料编研工作初获成效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耿生 叶万忠 《历史档案》 1985年第3期128-130,共3页
苏州市档案馆建于1959年,文革中被撤销。1980年5月,成立苏州市档案局并重建了档案馆。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后,原苏州地区档案处与苏州市档案局合并为苏州市档案局。目前局、馆合署办公,共有工作人员20名。 苏州市档案馆收藏档案10... 苏州市档案馆建于1959年,文革中被撤销。1980年5月,成立苏州市档案局并重建了档案馆。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后,原苏州地区档案处与苏州市档案局合并为苏州市档案局。目前局、馆合署办公,共有工作人员20名。 苏州市档案馆收藏档案107,000多卷,其中历史档案13,900余卷,历史资料2,500卷(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市 档案馆 苏州地区 档案史料 历史档案 档案局 市民公社 编研工作 商会 辛亥革命
下载PDF
把档案编研工作始终作为档案馆的一项重点工作 被引量:1
18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4-25,共2页
在党的开放历史档案政策和小平同志“开发信息资源”思想指引下,我们苏州市档案馆始终把档案史料编研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自1980年至1994年,共编纂(含自编和合编)各种档案史料汇编、年鉴及参考资料等59种1962.04万字,其中已公开... 在党的开放历史档案政策和小平同志“开发信息资源”思想指引下,我们苏州市档案馆始终把档案史料编研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自1980年至1994年,共编纂(含自编和合编)各种档案史料汇编、年鉴及参考资料等59种1962.04万字,其中已公开出版发行25种1175.61万字,内部准印出版4种66.76万字,打印供领导参考27种312.67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馆 档案编研工作 历史档案 市民公社 商会档案 苏州市 档案史料 两个文明建设 地方特色 地方年鉴
下载PDF
民国苏州工巡捐局的成立和改组风波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开锋 沈骅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53-59,共7页
1920年成立的苏州工巡捐局,本是一个财权和事权相统一的地方市政建设机构,然而甫一成立便遭到苏州市民公社、总商会等地方团体的反对,被认为组织手续不合法,要求改选。此后,各地方团体和吴县知事公署之间就改选问题反复较量,互不妥协,... 1920年成立的苏州工巡捐局,本是一个财权和事权相统一的地方市政建设机构,然而甫一成立便遭到苏州市民公社、总商会等地方团体的反对,被认为组织手续不合法,要求改选。此后,各地方团体和吴县知事公署之间就改选问题反复较量,互不妥协,苏城各市民公社内部也因评议员名额分配而起纷争。江苏省恢复自治后,工巡捐局收归市办,后又爆发亏空舞弊案,由此引发工巡捐局的改组。工巡捐局的成立和改组风波从一个侧面折射出20世纪20年代的苏州地方自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苏州 工巡捐局 市民公社 地方自治
下载PDF
清末民初江南乡镇社会的权力结构变动 被引量:2
20
作者 小田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33-38,88,共7页
清末地方自治运动和民初市民公社的活动,使江南乡镇社会的权力结构发生了优化变动.这一变动突破了传统的乡绅、家族统治,乡镇社会政治生活中出现了参与层面广、热情高、能量大的新气象.变化之因在于清末民初中国出现了走向政治现代化的... 清末地方自治运动和民初市民公社的活动,使江南乡镇社会的权力结构发生了优化变动.这一变动突破了传统的乡绅、家族统治,乡镇社会政治生活中出现了参与层面广、热情高、能量大的新气象.变化之因在于清末民初中国出现了走向政治现代化的契机,以及伴随经济生活趋于现代化而来的乡镇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人民民主素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公社 乡镇社会 权力结构 清末民初 地方自治 自治章程 江南 中国现代化 政治生活 政治参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