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武兰亭”与赵孟頫书风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一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2-76,182-183,共5页
在整个书法史的发展进程中,帖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赵孟頫是元代帖学书风的杰出代表,而在赵氏书风的形成过程中,定武兰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阐述定武兰亭由来与版本;宋室诸帝,尤其是宋高宗对定武兰亭的推崇;赵氏学书经历... 在整个书法史的发展进程中,帖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赵孟頫是元代帖学书风的杰出代表,而在赵氏书风的形成过程中,定武兰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阐述定武兰亭由来与版本;宋室诸帝,尤其是宋高宗对定武兰亭的推崇;赵氏学书经历及对后世影响等等,总结了赵氏书风与定武兰亭的密切关系及其对后世书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帖学书风 定武兰亭 家学渊源 赵氏书风
下载PDF
试分析民国以来帖学复苏和繁荣的原因
2
作者 王春林 《书法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68,共14页
碑学在清代中后期非常繁荣,帖学几乎无人问津,此时碑学取得了辉煌成就。但碑学在行草上,特别是草书上非常衰败。进入民国以后,许多有识之士在努力振兴行草的同时也促进了帖学的复苏,再加上印刷术的发展、博物馆事业的完善、社会名... 碑学在清代中后期非常繁荣,帖学几乎无人问津,此时碑学取得了辉煌成就。但碑学在行草上,特别是草书上非常衰败。进入民国以后,许多有识之士在努力振兴行草的同时也促进了帖学的复苏,再加上印刷术的发展、博物馆事业的完善、社会名流的宣传、碑学骨法用笔的借鉴以及帖学自身规律的利用等原因,最终导致民国以后的帖学复苏和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学 骨法用笔 帖学书风
原文传递
张大千书法分期考述 被引量:7
3
作者 韩刚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23-29,共7页
张大千书法艺术可分为四期。青少年时期的张大千书法属典型的帖学书风。海上拜师后,书法除深受曾、李二师影响外,还受到过何绍基等书法家及八大、石涛、金农等画家书法的影响,体现为典型的碑学书风。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大千书风有较大变... 张大千书法艺术可分为四期。青少年时期的张大千书法属典型的帖学书风。海上拜师后,书法除深受曾、李二师影响外,还受到过何绍基等书法家及八大、石涛、金农等画家书法的影响,体现为典型的碑学书风。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大千书风有较大变化,以独具自家面貌的"大千体"形成并臻于成熟为显著特征。"大千体"是大千在前期家学、师学、金文、魏碑等基础上融会帖学传统而推陈出新的结果。大千书法刚柔相济、心手相应的理想状态约出现在50年代以后,经50年代初在印度大吉岭的沉潜反复,至后来行遍"欧西南北美",眼界、心胸进一步开阔、拓展,"大千体"随之迎来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大千书法 学书风 帖学书风 大千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