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肥运筹对强筋小麦镇麦18产量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琛 刘家俊 +7 位作者 邓垚 郭瑞 姚维成 申雪懿 温明星 龚红兵 姚克兵 李东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8-376,共9页
为了探索适宜淮南地区强筋小麦干物质生产的氮肥运筹,本研究以红皮强筋小麦镇麦18为试验材料开展二因素裂区试验。主因素为施氮量,设置低氮N_(1)(210 kg/hm^(2))、中氮N_(2)(240 kg/hm^(2))、高氮N_(3)(270 kg/hm^(2))3个水平。副因素... 为了探索适宜淮南地区强筋小麦干物质生产的氮肥运筹,本研究以红皮强筋小麦镇麦18为试验材料开展二因素裂区试验。主因素为施氮量,设置低氮N_(1)(210 kg/hm^(2))、中氮N_(2)(240 kg/hm^(2))、高氮N_(3)(270 kg/hm^(2))3个水平。副因素为施氮比例,设置R_(1)(基肥∶分蘖肥∶拔节肥∶穗肥=5∶1∶2∶2)、R_(2)(基肥∶分蘖肥∶拔节肥∶穗肥=3∶1∶3∶3)2个水平,分析不同施氮量和施氮比例组合对镇麦1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单茎和群体干物质生产量、各器官干物质生产量及经济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施氮量下,中施氮水平时,R_(1)施氮比例可显著提高成熟期生物产量,中低施氮水平时,R_(1)施氮比例可显著提高经济产量;R_(1)施氮比例下,成熟期生物产量及经济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以中施氮水平时最高。总体上,N_(2)R_(1)组合经济产量较其他组合高8.75%~76.62%,是最适宜江苏淮南麦区红皮强筋小麦的氮肥运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施氮量 施氮比例 产量 干物质生产
下载PDF
超高产水稻的干物质生产特性研究 被引量:212
2
作者 杨惠杰 李义珍 +2 位作者 杨仁崔 姜照伟 郑景生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5-270,共6页
以我国近年育成的超高产水稻品种为材料 ,在福建龙海和云南涛源研究分析了超高产水稻品种的高产生理特性。结果表明超高产水稻品种积累了高额的生物量。稻谷产量随干物质积累总量的增加而提高 ,产量主要取决于生物产量的高低 ,而收获指... 以我国近年育成的超高产水稻品种为材料 ,在福建龙海和云南涛源研究分析了超高产水稻品种的高产生理特性。结果表明超高产水稻品种积累了高额的生物量。稻谷产量随干物质积累总量的增加而提高 ,产量主要取决于生物产量的高低 ,而收获指数对稻谷产量的贡献较小。超高产水稻干物质生产优势在中期和后期 ,产量随中期和后期干物质净积累量的增加而提高。中期和后期的群体生长率 (CGR)与产量呈高度正相关 ,而前期 CGR与产量的关系不密切。茎叶干物质输出量构成籽粒产量平均为 2 4% (福建龙海 )和 33% (云南涛源 ) ,茎叶干物质输出量和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均与稻谷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同一地点 ,对干物质积累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超高产品种 干物质生产 群体生长率 物质运转 高产机理
下载PDF
不同生态条件下栽培方式对水稻干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2
3
作者 邓飞 王丽 +3 位作者 刘利 刘代银 任万军 杨文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30-1942,共13页
为明确不同生态条件下栽培方式对水稻干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多点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秧龄和移栽方式对四川仁寿、郫县和雅安生态点水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茎鞘干物质输出与转化、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稻... 为明确不同生态条件下栽培方式对水稻干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多点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秧龄和移栽方式对四川仁寿、郫县和雅安生态点水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茎鞘干物质输出与转化、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稻的干物质积累特性为生态条件、秧龄、移栽方式及其互作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水稻单茎和群体干物重均受三者显著主效作用;生态条件与秧龄互作效应极显著影响分蘖盛期至抽穗期群体干物重,而生态条件与移栽方式、秧龄与移栽方式及三者互作则主要影响抽穗后水稻单茎和群体干物重。(2)高产水稻干物质生产特性因生态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仁寿的产量主要来自抽穗后光合产物在籽粒中的积累,与茎鞘物质的输出和转化相关不显著;在郫县,茎鞘物质输出和转化对产量贡献大于在仁寿,产量与孕穗期茎鞘干物质分配比例显著正相关(r=0.775*),与成熟期茎鞘干物质分配比例则呈显著负相关(r=0.757*);在雅安,抽穗后茎鞘干物质的输出和转化与产量正相关。(3)水稻产量以仁寿最高,较郫县和雅安高5.52%和17.65%;秧龄和移栽方式均能影响水稻最终产量,不同栽培方式间产量差异显著;仁寿的栽培方式主要通过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来影响产量,在郫县则通过影响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颖花数实现对产量的调控,雅安的栽培方式主要通过群体颖花量和千粒重调控产量。(4)适宜的栽培方式能有效调控水稻干物质生产,促进产量的提高。在仁寿和郫县,50d秧龄单苗优化定抛有效地协调了不同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促进水稻增产;在雅安,50d秧龄单苗手插具有较高穗前干物质积累量和抽穗后茎鞘干物质输出与转化效率,增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条件 栽培方式 水稻 干物质生产 产量
下载PDF
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生产特点与产量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26
4
作者 敖和军 王淑红 +6 位作者 邹应斌 彭少兵 唐启源 方远祥 肖安民 陈玉梅 熊昌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927-1936,共10页
【目的】探明超级杂交稻在不同种植地点和不同施肥量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及干物质生产特点。【方法】于2004~2005年在湖南省桂东、长沙、衡阳、南县和永州5个地点进行大田试验,按照N﹕P2O5﹕K2O为1﹕0.5﹕1的比例,设置3种施肥量处理(135、... 【目的】探明超级杂交稻在不同种植地点和不同施肥量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及干物质生产特点。【方法】于2004~2005年在湖南省桂东、长沙、衡阳、南县和永州5个地点进行大田试验,按照N﹕P2O5﹕K2O为1﹕0.5﹕1的比例,设置3种施肥量处理(135、180、225kgN·ha-1),田间采用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以超级杂交稻组合准两优527和两优293为试验材料。【结果】超级杂交稻收获产量以桂东点产量最高,地点间差异显著,其中准两优527平均为7492.3~12209.2kg·ha-1,两优293为6984.0~11679.5kg·ha-1。产量构成因子和干物质生产量的地点间变化与收获产量一致,但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施肥量处理间收获产量和干物质生产量差异均不显著。收获产量与单位面积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表现为正相关,而与每穗粒数表现为负相关。【结论】超级杂交稻存在适宜的种植区域,且在施肥量为135~225kgN·ha-1的范围内,施肥量不是超高产栽培的限制因子。超级杂交稻的库容量大,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是获得超高产的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产量稳定性 干物质生产 肥料用量
下载PDF
温室番茄叶面积与干物质生产的模拟 被引量:82
5
作者 倪纪恒 罗卫红 +7 位作者 李永秀 戴剑锋 金亮 徐国彬 陈永山 陈春宏 卜崇兴 徐刚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29-1635,共7页
根据光温对作物叶面积的影响,提出了辐热积(product of the rma leffectiveness and PAR,TEP)的概念。根据试验资料构建了利用辐热积模拟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叶面积动态的数学模型,并将其与已有的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生产... 根据光温对作物叶面积的影响,提出了辐热积(product of the rma leffectiveness and PAR,TEP)的概念。根据试验资料构建了利用辐热积模拟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叶面积动态的数学模型,并将其与已有的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生产模拟模型相结合,构建了温室番茄干物质生产动态模型。利用不同品种、基质和地点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比叶面积法和有效积温法相比,辐热积法显著提高了温室番茄叶面积的预测精度,提高了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生产的模拟精度。辐热积法对番茄叶面积的预测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决定系数R2和统计回归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0.9743和0.0515m2·株-1,对植株总干物质量的预测结果与1:1直线之间的R2和RMSE分别为0.9360和522.7104kg·ha-1;采用辐热积法对植株总干物质量的预测精度比有效积温法和比叶面积法分别提高56%和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光合作用 叶面积 干物质生产 模拟模型 叶面积动态 温室番茄 试验资料
下载PDF
不同水分处理下基于辐热积的温室番茄干物质生产及分配模型 被引量:18
6
作者 石小虎 蔡焕杰 +2 位作者 赵丽丽 杨佩 王子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77,共9页
为了探讨干物质生产及分配模型在西北地区温室环境不同水分处理的使用性,以番茄为材料,于2013-2015年在陕西省杨凌区温室内进行亏水处理试验,设置全生育期充分灌水处理、仅苗期亏水50%处理、苗期开花期连续亏水50%和全部亏水50%共4种水... 为了探讨干物质生产及分配模型在西北地区温室环境不同水分处理的使用性,以番茄为材料,于2013-2015年在陕西省杨凌区温室内进行亏水处理试验,设置全生育期充分灌水处理、仅苗期亏水50%处理、苗期开花期连续亏水50%和全部亏水50%共4种水分处理,通过2013-2014年温室试验分析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番茄茎、叶、果实和根系的动态变化,建立了基于番茄耗水量、地上部和根系分配指数、地上部各器官分配指数的番茄干物质生产及分配模型;利用2014-2015年试验数据对干物质生产及分配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累积辐热积与干物质总量进行拟合得到的关系式,可以利用累积辐热积较为准确地模拟不同水分处理下番茄干物质总量。番茄干物质总量受累积辐热积和水分影响较大,而干物质总量在地上部、根系及地上部各器官的分配指数只随辐热积变化,不随灌水量发生显著的变化。运用番茄耗水量、累积辐热积、经验公式和经验系数得到的干物质生产及分配模型,通过该模型估算不同水分处理番茄茎、叶、果实和根系干物质的预测值和实测值拟合度较高,其绝对误差为0.24~9.46 g/株,均方根误差为0.35~10.01 g/株和决定系数为0.78~0.89,可以用该模型预测肥料充分条件下各水分处理温室番茄各器官的干物质生产及分配,为温室番茄不同水分条件下番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模型 温室 干物质生产及分配 番茄 水分处理
下载PDF
滴灌加工番茄叶面积、干物质生产与积累模拟模型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新 刁明 +3 位作者 马富裕 樊华 崔静 何海兵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1-168,共8页
以生理发育时间为时间尺度,建立了基于生理发育时间(PDT)的加工番茄叶面积指数(LAI)、比叶面积(SLA)模拟模型,并将叶面积指数模型与基于生理生态过程的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生产模型相结合,构建了滴灌加工番茄干物质生产与积累的模拟模型。... 以生理发育时间为时间尺度,建立了基于生理发育时间(PDT)的加工番茄叶面积指数(LAI)、比叶面积(SLA)模拟模型,并将叶面积指数模型与基于生理生态过程的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生产模型相结合,构建了滴灌加工番茄干物质生产与积累的模拟模型。结果表明:PDT法对加工番茄叶面积指数(LAI)与1∶1直线间的决定系数R2、根均方差(RMSE)和模型效率指数(ME)分别为0.926 5、12.87%、0.972 4;SLA法模拟叶面积指数的预测结果与1∶1直线间的R2、RMSE和ME分别为0.675 8、42.24%、0.712 4。本模型对加工番茄地上部干物质量的预测结果与1∶1直线间的R2、RMSE和ME分别为0.990 3、11.91%、0.990 1;而SLA法对加工番茄地上部干物质量的预测结果与1∶1直线间的R2、RMSE和ME分别为0.895 6、31.29%、0.750 4。与SLA法相比,PDT法在改善加工番茄叶面积指数预测精度的同时亦提高了干物质量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番茄 滴灌 干物质生产 积累 模拟模型
下载PDF
杂交粳稻超高产群体干物质生产及养分吸收利用特点 被引量:32
8
作者 陈进红 郭恒德 +3 位作者 毛国娟 陶稚彪 张国平 赵伟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1-275,共5页
对超高产与高产杂交粳稻干物质生产及 N、P、K养分积累、分配、利用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在干物质生产上 ,超高产杂交粳稻具有单丛干物重高、群体干物质生产量大 ,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多、积累比例高 ,经济系数高的特点。... 对超高产与高产杂交粳稻干物质生产及 N、P、K养分积累、分配、利用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在干物质生产上 ,超高产杂交粳稻具有单丛干物重高、群体干物质生产量大 ,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多、积累比例高 ,经济系数高的特点。在养分积累、分配与利用上 ,超高产条件下 ,稻株对 N、P、K三要素的吸收量增加 ,特别是 P、K的吸收量增加明显 ;成熟期在籽粒与茎中 N、P、K的分配比例较高 ,而在叶片、叶鞘中的分配比例相对较低 ;同时 ,养分效率系数、养分收获指数及养分利用效率均高于高产条件下的效率参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超高产栽培 干物质生产 养分利用效率 产量构成因素
下载PDF
棉花生长发育模拟模型COTGROW的建立 I 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生产与分配 被引量:22
9
作者 潘学标 韩湘玲 +3 位作者 董占山 崔秀稳 王延琴 邓绍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32-141,共10页
本文着重描述了COTGROW模型中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各器官的生长、干物质分配、产量与品质形成等生理生态过程,并对1986~1994年在河南安阳进行田间试验的棉花产量和干物重进行模拟检验,产量拟合指数达0.88,干... 本文着重描述了COTGROW模型中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各器官的生长、干物质分配、产量与品质形成等生理生态过程,并对1986~1994年在河南安阳进行田间试验的棉花产量和干物重进行模拟检验,产量拟合指数达0.88,干物重变化趋势也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光合作用 干物质生产 产量
下载PDF
臭氧和氮肥交互对小麦干物质生产、N、P、K含量及累积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娟 曾青 +4 位作者 朱建国 刘钢 谢祖彬 唐昊冶 小林和彦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6-622,共7页
利用中日合作建立的亚洲首个稻麦轮作开放式臭氧浓度升高(ozone-free air controlled enrichment,O3-FACE)平台,选取小麦品种(Tritcium aestivum)扬麦16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臭氧和氮肥水平下,小麦不同部位干物质量以及N、P、K质量分数的... 利用中日合作建立的亚洲首个稻麦轮作开放式臭氧浓度升高(ozone-free air controlled enrichment,O3-FACE)平台,选取小麦品种(Tritcium aestivum)扬麦16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臭氧和氮肥水平下,小麦不同部位干物质量以及N、P、K质量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臭氧胁迫下,常氮水平小麦根、叶和穗干物质量以及根冠比与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37.4%、17.4%、12.8%、29.8%,而增施氮肥后,小麦根叶穗及根冠比与常氮下相比均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60.5%、23.2%、10.7%、43.6%;常氮条件下,臭氧浓度升高明显降低N、P、K累积量及成熟期叶中N、P、K质量分数,降幅分别为10.93%、11.65%、7.64%、23.87%、14.81%、14.9%,而成熟期穗中N、P、K质量分数明显增加,增幅分别为6.15%、10.34%、13.12%,增施氮肥后,N、P、K累积量及小麦叶中N质量分数与常氮相比明显增加,增幅分别为15.58%、11.91%、9.00%、10.74%,叶中P、K质量分数也有所增加但增幅很小,而增施氮肥对其他部位的N、P、K质量分数影响不大。臭氧和氮肥对茎部干质量及N、P、K质量分数影响均不明显。总之,增施氮肥对小麦在臭氧胁迫下的生物量累积和养分累积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氮肥 干物质生产
下载PDF
不同株型木薯品种干物质生产和氮素累积及利用特征比较 被引量:14
11
作者 林洪鑫 袁展汽 +3 位作者 肖运萍 汪瑞清 吕丰娟 张志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28-1338,共11页
【目的】理想株型和氮素高效利用是作物育种和引种的重要指标。作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特征与产量形成和氮素积累密切相关。研究不同株型木薯品种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氮素积累与利用、产量形成等方面的差异,以期筛选出高产、氮素高效... 【目的】理想株型和氮素高效利用是作物育种和引种的重要指标。作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特征与产量形成和氮素积累密切相关。研究不同株型木薯品种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氮素积累与利用、产量形成等方面的差异,以期筛选出高产、氮素高效利用的株型和品种,为木薯高产栽培和氮素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紧凑型品种华南205(SC205)、华南8号(SC8)、桂热4号(GR4)、新选048(XX048)和伞型品种华南9号(SC9)、华南12号(SC12)为材料,于块根形成初期(种植后70天)、膨大初期(种植后110天)、膨大中期(种植后175天)和成熟期(种植后240天)取样,分析干物质和氮素吸收积累量。【结果】紧凑型品种的生物产量、鲜薯产量、单株薯重和收获指数较伞型品种分别提高16.42%、36.85%、43.93%和40.00%。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叶片的干物质和氮素分配比例随之下降,块根的干物质和氮素分配比例以及茎秆的氮素分配比例随之提高,而茎秆的干物质分配比例相对稳定。紧凑型品种地上部的干物质和氮素分配比例在块根形成初期高于伞型品种,而在块根膨大期低于伞型品种。紧凑型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收获指数较伞型品种分别提高了28.91%、35.67%和36.00%,而100 kg鲜薯需氮量较伞型品种降低了27.27%。通径分析表明,块根生长后期的干物质生产量和氮素积累量对总量的贡献最大,块根生长中期其次,块根生长前期第三,苗期最小。在块根成熟期,紧凑型品种地下部的干物质和氮素分配比例较伞型品种分别提高了10.85和9.13个百分点。相关分析表明,块根生长后期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生物产量、单株薯重和收获指数与鲜薯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紧凑型品种地上部的干物质和氮素分配比例在块根形成初期高于伞型品种,而在块根膨大期低于伞型品种。紧凑型品种的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较高,而伞型品种的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较低。在生产中,宜选择株型紧凑的木薯品种,以利于木薯高产和氮素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品种 株型 干物质生产 氮素积累及利用
下载PDF
不同茬口日光温室番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 被引量:22
12
作者 朱晋宇 温祥珍 +1 位作者 刘美琴 李亚灵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37-1442,共6页
以番茄的果穗和果穗下的3片叶及其相应的茎作为一个源库生长单位,对不同茬口日光温室番茄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株在前7穗果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从下到上不同源库生长单位内果实所分配到的比例在42.6%~98.6%之间... 以番茄的果穗和果穗下的3片叶及其相应的茎作为一个源库生长单位,对不同茬口日光温室番茄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株在前7穗果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从下到上不同源库生长单位内果实所分配到的比例在42.6%~98.6%之间,即随着果穗数从下而上的不断增加,每产生一穗果实,各源库生长单位果实的干物质分配率下降约6%。不同茬口日光温室番茄受外界环境影响显著,干物质生产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果实干物质分配率在越冬茬、早春茬和春夏茬分别为72%、62%和59%,春夏茬果实干物质分配率最低,这与其生长后期遭遇高温,坐果率降低有关;越冬茬生长前期100d的干物质积累量只有后100d的1/3,与其生长期内低温弱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日光温室 茬口 干物质生产 物质分配 源库生长单位
下载PDF
温室标准切花菊干物质生产和分配模型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再强 罗卫红 +5 位作者 陈发棣 顾俊杰 李向茂 丁琪峰 赵才标 陆亚凡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028-2035,共8页
【目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是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外观品质形成的基础。本研究建立一个预测温室标准切花菊各器官干重和植株地上部分鲜重的模型,为温室标准切花菊外观品质的调控提供决策支持。【方法】根据光温对菊花... 【目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是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外观品质形成的基础。本研究建立一个预测温室标准切花菊各器官干重和植株地上部分鲜重的模型,为温室标准切花菊外观品质的调控提供决策支持。【方法】根据光温对菊花生长的影响,通过不同定植期和不同品种的试验,建立以生理辐热积(Physiological product of thermal effectiveness and PAR,PTEP)为尺度的温室标准切花菊干物质生产和分配模型,并用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模型对温室标准切花菊的植株总干重、叶干重、茎干重、花干重和单株地上部分鲜重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符合度较好,模拟值与实测值间1:1线的决定系数(R2)和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0.97、0.97、0.97、0.83、0.99;67.5g·m-2、22.4g·m-2、28.2g·m-2、15.4g·m-2、3.73g/株。本模型对菊花植株干物质生产的预测精度明显高于基于光合作用驱动的生长模型(R2和RMSE分别为0.82和274.68g·m-2)。【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温室标准切花菊的干物质生产和各个器官的干重,模型的实用性较强,可以为温室标准切花菊生产中的光温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生理辐热积 干物质生产 物质分配
下载PDF
上海自控温室黄瓜干物质生产和分配模拟模型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谢祝捷 陈春宏 +2 位作者 余纪柱 李世诚 罗卫红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75-79,共5页
通过收集、比较国际多种不同园艺作物的生长模拟模型 ,整合现有资料 ,结合黄瓜的生长发育特性 ,初步建立起上海自控温室黄瓜的干物质生产和分配模拟模型 ,包括光合、呼吸、干物质生产和分配等基础子模型。本文介绍了该模型的基本构件和... 通过收集、比较国际多种不同园艺作物的生长模拟模型 ,整合现有资料 ,结合黄瓜的生长发育特性 ,初步建立起上海自控温室黄瓜的干物质生产和分配模拟模型 ,包括光合、呼吸、干物质生产和分配等基础子模型。本文介绍了该模型的基本构件和建立依据 ,分析了模型的生理意义 ,设计并采集试验资料 ,对干物质生产和分配的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 ,并讨论了进一步完善模型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自控温室 黄瓜 干物质生产 分配模拟模型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桂两优2号干物质生产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仁天 陶伟 +6 位作者 陈雷 王强 唐茂艳 张晓丽 吕荣华 张宗琼 梁天锋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54-957,共4页
【目的】以广西超级稻品种桂两优2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其干物质生产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方法】进行田间试验,设置3个施氮水平,分别为0(N0)、210(N1)和255(N3)kg/ha,两种施氮比例分别为基肥∶蘖肥∶穗肥=5∶3∶2(F1)和4:3... 【目的】以广西超级稻品种桂两优2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其干物质生产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方法】进行田间试验,设置3个施氮水平,分别为0(N0)、210(N1)和255(N3)kg/ha,两种施氮比例分别为基肥∶蘖肥∶穗肥=5∶3∶2(F1)和4:3:3(F2),共计5个处理(N0、F1N1、F1N2、F2N1和F2N2),测定不同处理下桂优2号干物质积累及氮肥利用率。【结果】施氮显著增加了桂两优2号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且F2N1和F2N1处理在穗后干物质增加量及其对产量贡献率上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桂两优2号各生育期吸氮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施肥方式F2更有利于桂两优2号对氮素的吸收;相同施肥条件下,F2处理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NPFP)、氮肥农学利用率(NAE)和氮肥吸收利用率(NRE)均较F1处理有所增加,F2N2处理产量最高,但与F2N1处理差异不显著,而F2N1处理的NPFP、NAE和NRE均达到最高水平。【结论】施氮量210kg/ha(N1)、施氮比例为基肥∶蘖肥∶穗肥=4∶3∶3(F2)处理,可在晚稻实现桂两优2号高产高效,其产量达8170.2kg/ha,NPFP、NAE和NRE分别为38.9kg/kg、12.6kg/kg和4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两优2号 氮肥运筹 干物质生产 产量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不同施氮条件下2个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生产特性 被引量:20
16
作者 潘兴书 冯跃华 +2 位作者 赵田径 韩钢钢 田晋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26-730,共5页
以超级杂交稻金优527和黔南优2058为材料,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研究干物质生产的特性。结果表明:在同一生育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面积指数逐渐增加,不同施氮处理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在生育前期较大,而在生育后期较小;同一生育期... 以超级杂交稻金优527和黔南优2058为材料,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研究干物质生产的特性。结果表明:在同一生育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面积指数逐渐增加,不同施氮处理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在生育前期较大,而在生育后期较小;同一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且不同施氮量处理对移栽至最高分蘖期和齐穗期至成熟期积累的干物质影响较大,而对最高分蘖期至齐穗期积累的干物质影响较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齐穗期和成熟期茎叶鞘、穗部积累的干物质及穗所占的比例均有增加的趋势,而茎叶物质输出率和茎叶物质转化率均有下降的趋势。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随施氮量的增加均有增加的趋势,而结实率和千粒重则相反,且施氮量对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的影响较大,而对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影响较小。在0~300kg/hm。的施氮范围内,随着施氮量增加,产量逐渐提高,在本试验条件下,水稻最佳施氮量和最高产量分别为333.22kg/hm^2和12231.4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超级杂交稻 叶面积指数 干物质生产
下载PDF
大蒜不同品种干物质生产与氮、磷、钾和硫的吸收特性 被引量:23
17
作者 樊治成 郭洪芸 +1 位作者 张曙东 王秀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8-253,共6页
以三个不同生产目的大蒜品种为试材,于出苗期、花茎伸长期、鳞茎膨大期末取样,测定不同(整个)生长发育阶段的每株干物质增重,每株总干物重和N、P、K、S吸收量,分析了大蒜干物质生产和N、P、K、S吸收特性,以期为合理施肥,制定大蒜优质高... 以三个不同生产目的大蒜品种为试材,于出苗期、花茎伸长期、鳞茎膨大期末取样,测定不同(整个)生长发育阶段的每株干物质增重,每株总干物重和N、P、K、S吸收量,分析了大蒜干物质生产和N、P、K、S吸收特性,以期为合理施肥,制定大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早薹蒜2号N、P、K、S的吸收比率为8 96∶1∶5 03∶2 23,苍山蒜为6 01∶1∶2 90∶2 05,苏联2号为5 35∶1∶2 59∶1 83。三个品种大蒜对硫的吸收量大,分别占干重的0 64%、0 77%和0 90%。在花茎伸长期,N、P、K、S的吸收量、吸收比率和干物重比率均为最大。幼苗期干物重比率虽然比鳞茎膨大期小,但早薹蒜2号N、P、K和S的吸收量和吸收比率,苍山蒜N和S的吸收量和吸收比率,苏联2号N、K和S的吸收量和吸收比率高于鳞茎膨大期。而鳞茎膨大期苍山蒜P和K的吸收量和吸收比率,苏联2号P的吸收量和吸收比率高于幼苗期。在经济产量的形成过程中,3个品种对N和K的利用效率不显著;对P和S的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依次为早薹蒜2号>苍山蒜>苏联2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干物质生产 养分吸收
下载PDF
地表臭氧胁迫对大豆干物质生产和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郑有飞 刘瑞娜 +3 位作者 吴荣军 胡程达 赵泽 王连喜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1年第1期73-80,共8页
利用结构、性能完全相同的9个开顶式气室(OTC),开展了大田试验条件下地表臭氧浓度增加对大豆干物质(DM)生产和产量的影响研究。实验设置三个处理:CK为未经处理的空气,T1处理的O3浓度为100nL.L-1,T2处理的O3浓度为150nL.L-1。结果表明:... 利用结构、性能完全相同的9个开顶式气室(OTC),开展了大田试验条件下地表臭氧浓度增加对大豆干物质(DM)生产和产量的影响研究。实验设置三个处理:CK为未经处理的空气,T1处理的O3浓度为100nL.L-1,T2处理的O3浓度为150nL.L-1。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臭氧熏气下,不同生育期大豆干物质重、根瘤数、根瘤干重,鼓粒期根茎的转运率和移动率均显著下降(P<0.05)。100nL.L-1臭氧处理对叶片转运率和鼓粒期-成熟期干物质生产速率影响不显著;150nL.L-1臭氧熏气下,大豆结荚出现时间推迟,叶片转运率和鼓粒期-成熟期干物质生产速率均显著下降。臭氧浓度升高显著降低大豆的单株粒数、粒重及产量,但对百粒重没有显著影响。以上结果表明,100nL.L-1臭氧熏气下大豆产量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干物质生产速率下降;而150nL.L-1臭氧熏气下大豆产量显著下降,是由于干物质转移受抑制和干物质生产速率下降共同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大豆 干物质生产 物质分配
下载PDF
基于光温的温室多杆切花菊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再强 罗卫红 +2 位作者 陈发棣 谢以萍 顾俊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78-1485,共8页
根据菊花生长对光温的反应,设计不同品种、不同单株主杆数、不同定植密度和不同定植日期的试验,构建了以生理辐热积(Physiological product of thermal effectiveness and PAR,PTEP)为尺度的温室多杆切花菊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预测模型,... 根据菊花生长对光温的反应,设计不同品种、不同单株主杆数、不同定植密度和不同定植日期的试验,构建了以生理辐热积(Physiological product of thermal effectiveness and PAR,PTEP)为尺度的温室多杆切花菊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预测模型,并用与建模相独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随单位面积杆数增加,切花菊的单位面积地上干物质产量增加,单枝切花鲜重减少。所建模型对温室多杆切花菊的单株叶干重、茎干重、花干重和地上部分鲜重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基于1∶1线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6、0.95、0.82和0.97,回归估计标准误(RMSE)分别为:0.863、1.005、0.201和10.190g.株-1。模型模拟精度较高,可为温室切花菊栽培密度和保留杆数的优化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杆数 密度 模型 干物质生产与分配
下载PDF
孕穗期冷水胁迫对寒地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士强 赵海红 +5 位作者 萧长亮 赵黎明 顾春梅 那永光 解保胜 程式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3-322,共10页
以黑龙江省30份主栽水稻品种或品系为试材,在孕穗期设置17℃冷水灌溉处理(20d),以常规栽培管理为对照,分析冷水胁迫对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水胁迫导致所有试材每穴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下降,并根据相对结实率将试... 以黑龙江省30份主栽水稻品种或品系为试材,在孕穗期设置17℃冷水灌溉处理(20d),以常规栽培管理为对照,分析冷水胁迫对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水胁迫导致所有试材每穴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下降,并根据相对结实率将试材耐冷性分为1、3、5、7和9级,以7和9级最多,1级最少,分别占总材料的30%和10%。在冷水处理下,全部材料抽穗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及比例、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粒叶比、收获指数、叶面积指数、剑叶叶基角、剑叶和倒2叶与倒3叶披垂度均下降,但高效叶面积率增加。相关分析表明,冷水处理的相对结实率与收获指数(r=0.96**)、产量(r=0.91**)、粒叶比(r=0.84**)和干物质积累量(r=0.48**)的冷水反应指数(CRI)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群体生长率(r=0.44*)、净同化率(r=0.44*)和干物质积累比例(r=0.43*)的CRI显著正相关。综上,孕穗期冷水胁迫对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在品种间存在很大差异,在冷水胁迫下耐冷性极强品种(系)干物质积累量及比例、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粒叶比和收获指数对冷水反应迟钝,这是耐冷性极强品种(系)保持较高产量的重要形态特征和生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 产量 相对结实率 冷水胁迫 干物质生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