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交融发展的镜像世界:北魏平城时代
1
作者 吴佳恬 常乐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3-58,共6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经济文化得到空前发展的历史阶段。北魏政权的建立,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相似之处不断增多,导致了一部分与汉族有着紧密联系的少数民族逐渐向汉化发展。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汉化变革在推进各民族...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经济文化得到空前发展的历史阶段。北魏政权的建立,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相似之处不断增多,导致了一部分与汉族有着紧密联系的少数民族逐渐向汉化发展。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汉化变革在推进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上迈出了一大步,各民族政权跨越了农业和畜牧业的界限,多元化的生活模式使得各族之间的交流更为频繁且直接。北魏政权在其平城时代即已初现峥嵘的汉化趋势得以在孝文迁洛后继续推行开来,且日益深化。北魏在加快自身封建制度的发展步伐同时,来自中国的北方地区迁入内地的各种部落的社会经济受到了汉族经济的深刻影响而迅速发展,北疆域内的不同族群在推动封建化和汉化过程中渐次形成了共同的经济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融合 汉化政策 平城时代
下载PDF
基于北魏迁移民活动下的“平城体”书法研究
2
作者 李培根 胡松洋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3期138-141,共4页
文章以北魏迁移民活动为视角,结合北魏立国初期积极接纳汉文化这一历史背景,探讨以平城地区为中心的“平城体”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同时,“平城体”魏碑发展中影响最大的河北地区及南朝“投化客”也是文章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平城 魏碑 北魏汉化 迁移民
下载PDF
“投化客”与“平城体”书法——从《司马金龙墓屏风漆画题记》谈起
3
作者 李培根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7期135-137,共3页
南北朝时期,由于连年战争不断,社会动荡,民户大迁徙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特征。在迁移民活动中,“投化”是人口流动中重要的一种方式。着眼于北魏迁移民活动中的“投化”现象,以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司马金龙墓漆器屏风墨迹题记为线索,通过... 南北朝时期,由于连年战争不断,社会动荡,民户大迁徙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特征。在迁移民活动中,“投化”是人口流动中重要的一种方式。着眼于北魏迁移民活动中的“投化”现象,以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司马金龙墓漆器屏风墨迹题记为线索,通过对屏风墨迹书法风格由来加以分析,进而对“平城体”书法风格形成因素加以郄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平城体”墨迹 南北朝对峙 “投化客”
下载PDF
大同市博物馆馆藏北魏平城时代石雕精品赏析
4
作者 郝俊琦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4期14-17,共4页
北魏又被称为“刻在石头上的王朝”,在中国石雕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公元398年拓跋鲜卑定都平城期间,大量的石雕艺人迁徙至此,伴随着丝绸之路的贯通和佛教的兴盛,外来文化艺术和雕刻技艺经中亚、西域逐渐向中原地区传播,为石雕... 北魏又被称为“刻在石头上的王朝”,在中国石雕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公元398年拓跋鲜卑定都平城期间,大量的石雕艺人迁徙至此,伴随着丝绸之路的贯通和佛教的兴盛,外来文化艺术和雕刻技艺经中亚、西域逐渐向中原地区传播,为石雕艺术的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平城作为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文化和宗教中心,汲取、融合多元艺术风格,涌现出大量的精美石雕。文章撷取大同市博物馆珍藏的石雕精品进行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平城时代 石雕
下载PDF
平城魏碑书迹研学价值之辨
5
作者 韩千凤 《收藏与投资》 2024年第5期14-16,共3页
平城魏碑书法是中国书法遗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风格古朴、形态各异,在书体演变上处于隶书向楷书过渡的重要阶段。随着清朝后期碑学的兴起,魏碑在大众眼中的含义仅指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的石刻书法,平城魏碑一直被忽略。近年来,... 平城魏碑书法是中国书法遗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风格古朴、形态各异,在书体演变上处于隶书向楷书过渡的重要阶段。随着清朝后期碑学的兴起,魏碑在大众眼中的含义仅指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的石刻书法,平城魏碑一直被忽略。近年来,随着学书者认识的深化,平城魏碑也逐渐浮出水面,展露在大众视野中。追根溯源“平城体”是“洛阳体”的雏形,就因为是雏形,所以在肯定平城魏碑研究价值的基础上,对其书学价值就应该多加考量。本文主要针对平城魏碑书迹的书学价值进行甄选,并试图在此研究基础上更好地发扬和传承平城魏碑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书学 平城魏碑 作品甄选
下载PDF
胡汉杂糅还是民族融合?——论北魏平城早期规划
6
作者 高元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9-48,共10页
北魏平城是首个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建立政权的文化产物,由于早期民族文化异质性和都城地理区位过渡性,早期立国阶段的平城规划建设尚处于探索时期,既要继承秦汉以来中原都城规划思想“模邺、雒、长安之制”以示正统,又要保留自己的民... 北魏平城是首个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建立政权的文化产物,由于早期民族文化异质性和都城地理区位过渡性,早期立国阶段的平城规划建设尚处于探索时期,既要继承秦汉以来中原都城规划思想“模邺、雒、长安之制”以示正统,又要保留自己的民族特性和礼俗,呈现出“胡汉杂糅”的空间表象。但回归到北魏立国之初的政权建立、文化制度建构和经济生产方式确立的历史过程中,会发现平城的都城空间形态和规划思想是北魏国家和制度确立的空间投射,不是简单的胡汉杂糅,而是民族融合的产物,在民族融合作用下,都城规划建设在自然山水利用、礼制空间组织和社会治理等多方面探索创新。平城早期的空间形态具有游牧到农耕文化发展和汉唐都城演变的过渡性,对后期孝文帝时期平城的空间形态和迁都后北魏洛阳的规划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进而影响隋唐长安和后世都城。因此,研究北魏平城早期的都城形态,对阐释空间-文化耦合机制、揭示北魏文明建构、诠释都城演变脉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早期 平城 规划史 民族融合 古都
下载PDF
从盛乐到平城的北魏历史档案文物价值的鉴定和评价标准
7
作者 郭伟 包璐 +2 位作者 李伟 陈驰 唐秋爽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10期130-133,共4页
盛乐到平城的时代涌现出很多历史档案文物,对于这些文物价值的评价和鉴定,需要充分立足于时代特色,制定出更加准确的评价标准。文章优先介绍了从盛乐到平城的北魏历史沿革,对其出土的文物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最后制定了详细的鉴定和评... 盛乐到平城的时代涌现出很多历史档案文物,对于这些文物价值的评价和鉴定,需要充分立足于时代特色,制定出更加准确的评价标准。文章优先介绍了从盛乐到平城的北魏历史沿革,对其出土的文物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最后制定了详细的鉴定和评价标准,以供相关工作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乐 平城 历史档案 鉴定 评价标准
下载PDF
论平城时代“大一统”意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
8
作者 张公达 孙玉梅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8-31,共4页
平城时代是北魏最辉煌的时期,为了应对外部政权争霸与内部民族矛盾,北魏在这一时期采取了诸多措施来构建“大一统”王朝。在疆域上统一北方,通过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推动了各民族民众密切交往;构建民族认同,推行宽松的民族政策,招揽汉族士... 平城时代是北魏最辉煌的时期,为了应对外部政权争霸与内部民族矛盾,北魏在这一时期采取了诸多措施来构建“大一统”王朝。在疆域上统一北方,通过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推动了各民族民众密切交往;构建民族认同,推行宽松的民族政策,招揽汉族士人;在文化上学习中原儒家文化,并利用宗教团结各族民众。以上举措及其提出的“天下一家”“天下民一”的思想成为当今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而其体现出的兼容并包的态度、重视文化建设的精神,则成为今天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发展的宝贵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城时代 “大一统”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北魏定都平城原因探赜
9
作者 霍世博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02-109,共8页
自东汉初年从大鲜卑山迁移至大泽起,拓跋鲜卑在之后几百年中陆续向西向南不断迁移。登国元年(386),拓跋珪继代王位,创立北魏政权。北魏天兴元年(398),迁都城到平城。从平城的自然地理条件、平城的区域位置、拓跋鲜卑先祖对平城的经营、... 自东汉初年从大鲜卑山迁移至大泽起,拓跋鲜卑在之后几百年中陆续向西向南不断迁移。登国元年(386),拓跋珪继代王位,创立北魏政权。北魏天兴元年(398),迁都城到平城。从平城的自然地理条件、平城的区域位置、拓跋鲜卑先祖对平城的经营、防御柔然等部族的入侵等多种因素探究,可知武帝选择定都平城的原因所在,借以拓展前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跋珪 代北地区 平城
下载PDF
北魏平城魏碑书体探析
10
作者 沈山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10期84-89,F0004,共7页
晚清民国以来,学者们对于魏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洛阳魏碑。近年来,随着山西大同及其周边地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等石刻材料的陆续出土,对平城魏碑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文章收集51件平城魏碑书迹,将其分为楷隶、隶楷和早期变体魏碑三种... 晚清民国以来,学者们对于魏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洛阳魏碑。近年来,随着山西大同及其周边地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等石刻材料的陆续出土,对平城魏碑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文章收集51件平城魏碑书迹,将其分为楷隶、隶楷和早期变体魏碑三种类型。魏碑书体在三者演变过程中相互影响、融合,从平城时期的“尚无定式”发展到洛阳时期的“字有定法”。平城魏碑对我国书法史上隶楷之变的形成和魏碑体的流变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城 洛阳 魏碑 楷隶 隶楷
下载PDF
北魏峰火·平城窑首烧暨海峡两岸柴烧交流周活动即将启动
11
作者 扬新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3年第9期134-134,共1页
大同“魏唐国际陶瓷艺术空间”落成典礼暨《北魏峰火·平城窑》柴烧窑首烧仪式——2023首届《北魏峰火·平城窑》海峡两岸柴烧创作交流周将于2023年10月17—24日在大同市平城区白登山街道马家小村魏唐国际陶瓷艺术空间举行。
关键词 平城 北魏 陶瓷艺术 海峡两岸 大同市 交流
下载PDF
关于平城窑
12
作者 梁逸然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3年第12期128-129,共2页
平城窑是一座新型多功能柴烧窑,坐落于大同魏唐国际陶艺空间文化广场。这座柴烧窑由张驷设计,孙忠良主建,张福荣总协。平城窑的结构为多窑室间隔,且逐室下沉。烧造时,窑室内加筑挡火墙和导火壁以保证火焰的均匀分布。高温阶段在后续窑... 平城窑是一座新型多功能柴烧窑,坐落于大同魏唐国际陶艺空间文化广场。这座柴烧窑由张驷设计,孙忠良主建,张福荣总协。平城窑的结构为多窑室间隔,且逐室下沉。烧造时,窑室内加筑挡火墙和导火壁以保证火焰的均匀分布。高温阶段在后续窑室加火助温,从而保证窑内各区域温度均衡上升。这是一座多功能窑炉,由于在火膛设置了窑位,所以在柴烧的同时,还可以进行乐烧;又因为窑室内顶弧高有度,又可以进行黑陶烧造。因为在窑炉设计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城 窑室 挡火墙 烧窑 高温阶段 温度均衡 室间隔
下载PDF
大同“魏唐国际陶瓷艺术空间”落成典礼、"北魏峰火·平城窑"柴烧窑首烧、2023’首届中国·大同海峡两岸柴烧创作交流周活动举行
13
作者 扬新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3年第10期F0002-F0002,1,共2页
2023年10月18日上午,大同“魏唐国际陶瓷艺术空间”落成典礼、“北魏峰火·平城窑”柴烧窑首烧、2023’首届中国·大同海峡两岸柴烧创作交流周活动在大同市平城区白登山街道马家小村魏唐国际陶瓷艺术空间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 2023年10月18日上午,大同“魏唐国际陶瓷艺术空间”落成典礼、“北魏峰火·平城窑”柴烧窑首烧、2023’首届中国·大同海峡两岸柴烧创作交流周活动在大同市平城区白登山街道马家小村魏唐国际陶瓷艺术空间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山西省陶瓷协会、大同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协会、大同市旅游协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工艺美术 陶瓷艺术 烧窑 中国陶瓷工业 海峡两岸 旅游协会 平城 大同市
下载PDF
北魏平城时期汉化改革中的礼乐建构
14
作者 余馨 《民族音乐》 2023年第5期4-6,共3页
北魏入主中原后迁都平城,由于政治环境、战争等推力逐步汉化,为建构其具有浓厚汉族特征的礼乐文化体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笔者以历史时间为线索,通过梳理平城时期的一系列礼乐政策、礼乐制度建立过程、礼乐观念、参与建构礼乐的汉... 北魏入主中原后迁都平城,由于政治环境、战争等推力逐步汉化,为建构其具有浓厚汉族特征的礼乐文化体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笔者以历史时间为线索,通过梳理平城时期的一系列礼乐政策、礼乐制度建立过程、礼乐观念、参与建构礼乐的汉族学人,同时将北魏的汉化程度以及礼乐制度与前期、同时期政权进行比较,为廓清这一时期礼乐建构的史实和评估其在音乐交流史中的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提供先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平城时期 汉化改革 礼乐
下载PDF
融与容:平城佛教的思想演变对云冈石窟文化的影响
15
作者 张倩 《黄河之声》 2023年第17期177-179,共3页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云冈石窟考察。从更广阔的地理坐标看,云冈石窟是不同文明交流融汇的结晶,总书记的考察另有深意。云冈石窟的文旅事业虽有一定基础,但“十四五”时期,文旅融合的实践将进入实质阶段,而云冈文旅的融合仅...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云冈石窟考察。从更广阔的地理坐标看,云冈石窟是不同文明交流融汇的结晶,总书记的考察另有深意。云冈石窟的文旅事业虽有一定基础,但“十四五”时期,文旅融合的实践将进入实质阶段,而云冈文旅的融合仅停留于外生协同阶段,其价值意蕴的探索也是欠缺深度的。本研究在总书记视察后紧跟政策导向,深入贯彻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探索和挖掘云冈石窟的文化之魂。从平城佛教的思想演变入手,探究“云冈故事”到底缘何而起,分析民族融合对云冈石窟文化形成的影响,从而形成云冈石窟的佛教文化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融合 平城佛教思想 云冈石窟
下载PDF
北魏平城时代平城地区墓葬文化的来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倪润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6-34,共9页
北魏平城时代是拓拔鲜卑墓葬文化面貌发生巨大转变的时期,其原有的文化特质逐渐退居次要,日益广泛地吸收了其他部族或民族的文化因素。随着北方的逐步统一和各地区移民的迁入,平城地区越来越显示出多种文化因素集聚的现象。本文对这些... 北魏平城时代是拓拔鲜卑墓葬文化面貌发生巨大转变的时期,其原有的文化特质逐渐退居次要,日益广泛地吸收了其他部族或民族的文化因素。随着北方的逐步统一和各地区移民的迁入,平城地区越来越显示出多种文化因素集聚的现象。本文对这些文化来源的组成、作用及相互影响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平城时代晚期墓葬文化复归晋制的演变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平城时代 平城地区 墓葬文化 来源 复归晋制
下载PDF
中国汉代边城人居格局及其规划设计方法初探以汉平城县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元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8-105,共8页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研究基本以都城为纲,地方城市研究薄弱。秦汉大一统,实行郡县制,地方城市兴起,军事边防带动了边疆地区的人居建设,晁错就边城建设提出规划设计理念,因此,研究汉代边城的规划方法具有典型性。本文以汉平城县为研究对象...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研究基本以都城为纲,地方城市研究薄弱。秦汉大一统,实行郡县制,地方城市兴起,军事边防带动了边疆地区的人居建设,晁错就边城建设提出规划设计理念,因此,研究汉代边城的规划方法具有典型性。本文以汉平城县为研究对象,从城乡规划学的角度展开综合研究,在历史学、文献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考古等资料考证人居关键点,分析人居格局及其特征,提炼规划设计方法。这对丰富古代规划史中地方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推进北魏平城复原与规划设计等相关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边城 平城 北魏平城 规划设计方法 规划史
下载PDF
萨珊波斯与北魏平城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银田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2-57,114,共7页
公元5世纪的平城是丝绸之路东端的中心城市,平城尤与萨珊波斯具有紧密而直接的联系,平城出土的中亚与西亚金银器与玻璃器印证了这一史实,这些联系直接促进了北魏玻璃工艺的发展,并对隋唐文化的繁荣产生了广泛影响。
关键词 萨珊 波斯 北魏 平城 玻璃器
下载PDF
丝绸之路与北魏平城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银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9-150,共12页
西汉时鲜卑与草原丝路已有接触,东汉魏晋以后,鲜卑尽据匈奴故地,占有草原丝路亚洲部分的大部,建都平城后,拓跋鲜卑逐步扩张,长期拥塞的绿洲丝路重开,西域、海东诸国与北魏的使节、僧人频繁往来,相关遗存也在平城一带出现,如金银器、鎏... 西汉时鲜卑与草原丝路已有接触,东汉魏晋以后,鲜卑尽据匈奴故地,占有草原丝路亚洲部分的大部,建都平城后,拓跋鲜卑逐步扩张,长期拥塞的绿洲丝路重开,西域、海东诸国与北魏的使节、僧人频繁往来,相关遗存也在平城一带出现,如金银器、鎏金铜器、玻璃器、银币、漆器、石窟寺及石雕、胡俑、壁画以及装饰纹样和植物遗存等,真实地反映了公元五世纪平城文化的多元与繁荣。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发展的北魏平城美术,以及长江流域的建康建业美术,构成了中国隋唐以前美术的主流意识,也成为唐代艺术文化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北魏 平城 出土文物 中外文化交流
下载PDF
北魏平城的水环境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孟万忠 王尚义 《晋阳学刊》 CSSCI 2013年第3期17-21,共5页
平城作为北魏的都城长达百年之久。对于处于干旱与半干旱过渡带地区水资源紧缺地区的都城,水是其命脉所在。应用历史地理学的视角来分析北魏平城的水环境问题,对于今天严重缺水的大同,在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城市供水等方面,应该会有一... 平城作为北魏的都城长达百年之久。对于处于干旱与半干旱过渡带地区水资源紧缺地区的都城,水是其命脉所在。应用历史地理学的视角来分析北魏平城的水环境问题,对于今天严重缺水的大同,在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城市供水等方面,应该会有一些历史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北魏 平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