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寻求平等就业机会——透视女大学生就业难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春玲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31-35,共5页
对于当前女大学生求职难的现象,人们的认识和看法是不同的,性别人力资本理论和统计性歧视理论认为女大学生求职难源于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因此营造两性平等竞争、就业机会平等的劳动力市场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 性别人力资本理论 女大学生就业 平等就业机会
下载PDF
妇女就业机会不平等的现状、成因及法律对策 被引量:7
2
作者 徐桂兰 莫晓斌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85-87,共3页
妇女就业机会平等是实现其生存权、参政议政权和发展权的重要保障,是实现男女平等的前提条件。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转型,对妇女的平等就业权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挑战。如何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推行... 妇女就业机会平等是实现其生存权、参政议政权和发展权的重要保障,是实现男女平等的前提条件。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转型,对妇女的平等就业权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挑战。如何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推行生育保险,促进妇女就业,对推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 就业机会平等 法律促进 生育保障
下载PDF
就业机会不平等、教育回报差异与城乡工资差距 被引量:6
3
作者 叶光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30,共6页
笔者使用2012年中国31个省、市的调查数据,估算城乡劳动者在城镇就业的教育回报率,区分人力资本回报和就业机会不平等对教育回报的影响,研究城乡教育回报差异的形成原因和城乡工资差距问题。结果表明,忽略农村劳动者在城镇和农村就业的... 笔者使用2012年中国31个省、市的调查数据,估算城乡劳动者在城镇就业的教育回报率,区分人力资本回报和就业机会不平等对教育回报的影响,研究城乡教育回报差异的形成原因和城乡工资差距问题。结果表明,忽略农村劳动者在城镇和农村就业的选择问题会导致农村教育回报率被严重低估,修正后的城乡教育回报差异明显缩小;就业机会不平等是造成城乡教育回报差异和工资差距的主要原因,人力资本的城乡差距并不明显。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消除家庭背景所致的就业机会不公是缩小城乡教育回报差异、激励农村劳动者接受更多教育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回报率 就业机会不平等 Heckit模型 城乡工资差距
下载PDF
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关于性骚扰问题的政策指南
4
作者 卢杰锋(译) 《反歧视评论》 2022年第1期48-61,共14页
本文件结合最近的司法案例,为界定性骚扰概念和确定雇主的责任提供相应指南。《民权法案》第七章第703(a)(1)条规定,雇主的下列雇用行为违法:基于任何个人的种族、肤色、宗教、性别或宗源国的原因,不雇用或拒绝雇用或解雇任何个人,或在... 本文件结合最近的司法案例,为界定性骚扰概念和确定雇主的责任提供相应指南。《民权法案》第七章第703(a)(1)条规定,雇主的下列雇用行为违法:基于任何个人的种族、肤色、宗教、性别或宗源国的原因,不雇用或拒绝雇用或解雇任何个人,或在报酬、条款、条件或就业特权等方面歧视任何个人。1980年,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以下简称EEOC)颁布了相关指南,认为性骚扰行为违反美国《民权法案》第七章第703条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案例 性骚扰 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 政策指南 雇用行为 雇主
原文传递
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对就业歧视的救济
5
作者 孙萌 封婷婷 《反歧视评论》 2019年第1期84-109,共26页
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是美国消除就业歧视、促进平等就业的主要行政机构。该机构以1964年《民权法案》等为法律依据,通过行政立法、行政监督执法、教育培训等方式,消除就业领域基于种族、性别、年龄等的歧视行为,为推动美国的平等就业做... 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是美国消除就业歧视、促进平等就业的主要行政机构。该机构以1964年《民权法案》等为法律依据,通过行政立法、行政监督执法、教育培训等方式,消除就业领域基于种族、性别、年龄等的歧视行为,为推动美国的平等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 就业歧视 行政执法
原文传递
论就业机会平等的法律保护
6
作者 刘大文 《知识经济》 2011年第2期47-47,共1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其结构转换,就业机会不平等的问题日益突出,它不仅成为一个社会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法律问题。本文从就业机会平等的定义入手,思考探讨我国既有规范在保障就业机会平等方面的规定存在的缺陷,建议制定《就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其结构转换,就业机会不平等的问题日益突出,它不仅成为一个社会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法律问题。本文从就业机会平等的定义入手,思考探讨我国既有规范在保障就业机会平等方面的规定存在的缺陷,建议制定《就业机会平等法》,对就业机会平等的定义、种类、适用范围及法律责任等内容做出明确规定,同时规定对受害者的救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机会平等 就业歧视 法律机制完善
下载PDF
基于权利—机会—结果平等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慧 李晓娥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21-25,共5页
基于权利—机会—结果平等的分析视角,运用最新一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和"针对招聘性别歧视行为的平等就业监管机制研究"调查数据,对大学生的就业权利、就业机会和就业结果的性别平等状况分析发现,受招聘性别歧视的影响,女... 基于权利—机会—结果平等的分析视角,运用最新一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和"针对招聘性别歧视行为的平等就业监管机制研究"调查数据,对大学生的就业权利、就业机会和就业结果的性别平等状况分析发现,受招聘性别歧视的影响,女大学生平等的就业权利与不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结果明显脱节,并由此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在"三个平等"战略思想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建议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加大对招聘性别歧视查处力度,促进女大学生从就业权利到就业机会和就业结果的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权利平等 就业机会平等 就业结果平等
下载PDF
基于统筹城乡就业视角的农民平等就业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丁大晴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2-234,共3页
在我国,农民平等就业除了具有平等就业的一般含义外,还包括消除农民就业中的身份歧视和当地市民的就业特权等特殊内涵和要求。当前,促进农民平等就业是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和稳定转移、加快统筹城乡就业进程的要义和实质所在。因此,必须... 在我国,农民平等就业除了具有平等就业的一般含义外,还包括消除农民就业中的身份歧视和当地市民的就业特权等特殊内涵和要求。当前,促进农民平等就业是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和稳定转移、加快统筹城乡就业进程的要义和实质所在。因此,必须以统筹城乡就业为契机,确立农民与市民就业权平等保护的理念,坚持以农民就业机会平等为保护重点,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大力促进农民平等就业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平等就业 统筹城乡就业 平等保护 就业机会平等
下载PDF
统筹城乡就业视域下促进农民平等就业的思考
9
作者 丁大晴 崔蕾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3期136-138,共3页
农民平等就业除了具有平等就业的一般含义外,还包括消除农民就业的身份歧视和市民的就业特权等特殊内涵和要求。促进农民平等就业是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和稳定转移、加快统筹城乡就业进程的要义和实质所在。因此,要以统筹城乡就业为契机... 农民平等就业除了具有平等就业的一般含义外,还包括消除农民就业的身份歧视和市民的就业特权等特殊内涵和要求。促进农民平等就业是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和稳定转移、加快统筹城乡就业进程的要义和实质所在。因此,要以统筹城乡就业为契机,确立保护农民的平等就业权的理念,以农民就业机会平等为保护重点,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促进农民平等就业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平等就业 统筹城乡就业 平等保护 就业机会平等
下载PDF
对就业歧视的法理探讨 被引量:11
10
作者 翁里 宋丽燕 《兰州学刊》 2004年第6期261-262,182,共3页
文章从法律角度分析了就业歧视的认定标准。第一个标准是内在需要标准,即用人单位的用工条件是基于岗位和工种的需要,用工条件与岗位、工种要有关联性,如果用人单位的用工条件不是基于岗位和工种而产生就可能构成就业歧视;第二个标准是... 文章从法律角度分析了就业歧视的认定标准。第一个标准是内在需要标准,即用人单位的用工条件是基于岗位和工种的需要,用工条件与岗位、工种要有关联性,如果用人单位的用工条件不是基于岗位和工种而产生就可能构成就业歧视;第二个标准是社会公共利益标准,即用人单位滥用用工权而损害劳动者的就业权。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讨论了就业歧视的救济途径一是把就业歧视纳入劳动争议的解决范围;二是学习美国的作法,增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就业歧视方面的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歧视 社会公共利益 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
下载PDF
美国反就业歧视立法的启示 被引量:61
11
作者 曾恂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3-76,共4页
本文旨在对目前国内存在的就业歧视问题作简要的说明 ,并且扼要介绍美国反就业歧视理论以及立法内容 ,对美国制度中最值得我国未来立法参考之处 ,提出初步探讨意见。
关键词 美国 反就业歧视 立法 劳动法 差别影响歧视 差别待遇歧视 中国 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 举证责任 抗辩事由 “工作相关资格”原则
下载PDF
美国反就业歧视国法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8
12
作者 叶荣贵 《法制与经济》 2006年第04X期14-15,共2页
目前我国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文章试图简要介绍美国反就业歧视相关理论及立法、司法实践,并进行相应的比较研究,以期提出建立我国相关法制之建议,作为日后立法或修改现行法律的参考。
关键词 就业歧视 平等权 平等就业机会 反就业歧视法制
下载PDF
基于公平就业的反歧视策略探讨
13
作者 徐旭晖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8-110,共3页
劳动力市场就业歧视集中表现为就业机会、劳动报酬和就业保障等方面的歧视,而引起歧视的原因主要在于制度上、监督上和法律上的缺失。因此,展开反歧视行动,必须从这三方面入手,设计合理的制度,政府切实监督市场运行,法律上制定更有操作... 劳动力市场就业歧视集中表现为就业机会、劳动报酬和就业保障等方面的歧视,而引起歧视的原因主要在于制度上、监督上和法律上的缺失。因此,展开反歧视行动,必须从这三方面入手,设计合理的制度,政府切实监督市场运行,法律上制定更有操作性的条款,使得劳动力市场的歧视行为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歧视 反歧视 平等就业机会
下载PDF
我国反就业歧视的现状及完善
14
作者 章怡 《知识经济》 2010年第22期25-25,共1页
就业歧视在我国已是普遍存在,受广泛关注的事实。基于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就业歧视及例外情形的界定,与我国就业歧视界定进行了比较。着重介绍当前就业歧视在我国的突出表现:户籍歧视、性别歧视和年龄歧视,身体状况歧视。就业歧视如此多样... 就业歧视在我国已是普遍存在,受广泛关注的事实。基于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就业歧视及例外情形的界定,与我国就业歧视界定进行了比较。着重介绍当前就业歧视在我国的突出表现:户籍歧视、性别歧视和年龄歧视,身体状况歧视。就业歧视如此多样化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是反就业歧视在立法和立法保护上存在缺陷。基于对这些缺陷的具体表现进行的阐述进一步对反就业歧视的立法完善进行了展望。建议进一步完善《劳动法》相关规定,设立"工作相关资格"原则。参照美国关于反就业歧视理论及立法内容,在我国建立"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完善我国就业歧视的救济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歧视 平等就业权 立法缺陷 工作相关资格原则 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
下载PDF
论我国就业歧视法律救济制度的构建
15
作者 周玮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49-51,共3页
就业歧视是对就业平等权的侵害。我国由于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就业歧视越演越烈,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社会生活和公民权利的保障以及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作者通过对中国就业歧视问题从法律角度的研究和分析以及对国外反歧视... 就业歧视是对就业平等权的侵害。我国由于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就业歧视越演越烈,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社会生活和公民权利的保障以及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作者通过对中国就业歧视问题从法律角度的研究和分析以及对国外反歧视立法实践的有效借鉴,结合目前出台的《就业促进法》,探讨就业歧视领域的法律问题及我国就业歧视法律救济制度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歧视 救济制度 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
下载PDF
浅论中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
16
作者 李志仁 《中国商界》 2009年第5期299-300,共2页
中国在就业领域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就亚歧视,不仅破坏了宪法所规定的平等权原则,而且也影响了公民的平等就业机会.保障劳动者平等的就业机会,应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反就业歧视的立法经验,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
关键词 中国 反就业歧视 平等就业机会 立法经验 就业领域 法律制度 发达国家 平等权 劳动者 宪法 破坏 借鉴 国情 公民 保障
下载PDF
浅谈美国禁止就业歧视法律制度
17
作者 卢维 《科技视界》 2013年第32期373-374,共2页
美国具有完善的禁止就业歧视法律制度,并且在相关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简要介绍美国的相关法律制度,希望能够为我国禁止就业歧视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就业歧视 差别对待 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
下载PDF
试论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建奇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1996年第9期63-63,共1页
试论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厦门大学张建奇多年来,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常见诸报端,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女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女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是男女大学生找工作的难易程度不一样,女大学生对所得到工作的满意度也低... 试论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厦门大学张建奇多年来,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常见诸报端,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女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女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是男女大学生找工作的难易程度不一样,女大学生对所得到工作的满意度也低于男生。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实质是她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难 男女大学生 女性 就业机会不平等 受高等教育权 社会性别角色 平等就业权 法律保护 性别歧视
下载PDF
难以逾越的高墙:韩国的高校分层与就业机会不平等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荷 郑印皙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5-137,228,229,共25页
韩国的高等教育扩张加重了高校的垂直分层与文凭通胀,又与其贫富分化和经济衰退相叠加,导致非名校生遭遇就业极难的窘境。本文通过探究韩国大学毕业生的求职经历,透视高校分层如何作用于职业分层。在韩国,就业市场看似倚重人力资本,实... 韩国的高等教育扩张加重了高校的垂直分层与文凭通胀,又与其贫富分化和经济衰退相叠加,导致非名校生遭遇就业极难的窘境。本文通过探究韩国大学毕业生的求职经历,透视高校分层如何作用于职业分层。在韩国,就业市场看似倚重人力资本,实则看重的是与家庭和大学相关的文化特质。名校以符号资本和制度性社会资本对毕业生给予就业支持。在圈子文化和学阀观念的作用下,精英职位为名校毕业生所垄断,将普通高校毕业生排斥在外,加剧了韩国就业市场的不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分层 文凭主义 制度性社会资本 就业机会不平等
原文传递
“代际效应”对大学生就业机会平等的影响及建议
20
作者 刘瑞萍 谢丹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2年第16期36-39,共4页
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的机制的影响下,当前一些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正在演变为其父辈所掌握的社会资源和财富实力的竞争。"代际效应"正挑战就业公平,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不良影响,也妨碍了就业机会均等的实现。研究... 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的机制的影响下,当前一些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正在演变为其父辈所掌握的社会资源和财富实力的竞争。"代际效应"正挑战就业公平,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不良影响,也妨碍了就业机会均等的实现。研究目的是分析"代际效应"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和表现,基于现状从大学生自身和社会角度出发,提出提高大学生就业机会的策略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代际效应 就业机会平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