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5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79-2020年西北地区地表风速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1
作者 王勇 周子涵 +3 位作者 王澄海 肖栋 秦豪君 黄武斌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0-1396,共17页
基于1979-2020年西北地区173个气象站点10 m风速观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揭示了西北地区年、各季节风速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2003/2004年年代际变化可能的环流背景。结果表明:1979-2020年趋势分布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风速增大区域主要... 基于1979-2020年西北地区173个气象站点10 m风速观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揭示了西北地区年、各季节风速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2003/2004年年代际变化可能的环流背景。结果表明:1979-2020年趋势分布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风速增大区域主要位于甘肃中部和东部、陕西、新疆西南和东北部分地区,其余站点风速大体减小。呈现减小趋势的站点数明显多于增加趋势的站点数,呈现减小趋势站点平均地表风速大于整个西北平均的风速值,呈现增加趋势的站点的平均地表风速小于整个西北平均的风速值,并且在2004年后明显增大。年平均和各季节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与1979-2020年趋势分布相似,时间序列的年代际变化发生在2000年前后。年平均和各季节第二模态除宁夏和陕西南部地区为负异常,其余站点大体均为正异常,其时间序列均发生了两次突变,分别发生在1987/1988年和2003/2004年。1987/1988年的西北地区风速变化成因已有大量研究,本研究重点分析了2003/2004年西北风速年代际变化成因的环流因子。从500 hPa位势高度2004-2020年与1988-2003年的合成差图可知,春季环流场呈现中亚-北欧的经向偶极子模态,夏季和秋季呈现为“丝绸之路”模态,冬季呈现“斯堪的纳维亚”模态,年平均呈现为北极涛动负位相。可见,2003/2004年前后四季和年平均环流背景变化都各有特点,它们如何影响中国西北地表风速2003/2004年的年代际变化的物理过程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风速 时空分布 年代际变化 西北地区 趋势
下载PDF
阿留申低压与东亚冬季风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2
作者 杨崧 林楠 张团团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183,共11页
东亚冬季风系统是北半球冬季最活跃的环流系统,通过与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东亚大槽和东亚西风急流等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东亚地区的气候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关注阿留申低压与东亚冬季风关系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利用经验正交... 东亚冬季风系统是北半球冬季最活跃的环流系统,通过与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东亚大槽和东亚西风急流等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东亚地区的气候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关注阿留申低压与东亚冬季风关系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提取阿留申低压的强度变化、南北移动、西北-东南传播型和东西移动模态,并研究这4种模态与冬季风的北部型、南部型模态关系。结果表明阿留申低压的强度变化与2种东亚冬季风型的关系都不显著。阿留申低压的南北移动与南部型冬季风的相关性较强且具有年代际变化特征。1995年后南北涛动中心受ENSO(El Ni1o-Southern Oscillation)影响向东移动,阿留申低压和西伯利亚高压的配置不利于中国东南部气压梯度的形成,导致阿留申低压的南北移动与南部型冬季风的相关性降低。另外,1975年后北大西洋涛动在中西伯利亚地区激发正位势高度异常,扩大传播型模态影响范围,给中高纬地区带来东北风异常,有利于北部型冬季风的形成,此时传播型模态与北部型冬季风显著相关。东亚冬季风系统是北半球冬季最活跃的环流系统,通过与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东亚大槽和东亚西风急流等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东亚地区的气候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关注阿留申低压与东亚冬季风关系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提取阿留申低压的强度变化、南北移动、西北-东南传播型和东西移动模态,并研究这4种模态与冬季风的北部型、南部型模态关系。结果表明阿留申低压的强度变化与2种东亚冬季风型的关系都不显著。阿留申低压的南北移动与南部型冬季风的相关性较强且具有年代际变化特征。1995年后南北涛动中心受ENSO(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影响向东移动,阿留申低压和西伯利亚高压的配置不利于中国东南部气压梯度的形成,导致阿留申低压的南北移动与南部型冬季风的相关性降低。另外,1975年后北大西洋涛动在中西伯利亚地区激发正位势高度异常,扩大传播型模态影响范围,给中高纬地区带来东北风异常,有利于北部型冬季风的形成,此时传播型模态与北部型冬季风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冬季风 阿留申低压 年代际变化 ENSO
下载PDF
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对副热带南印度洋偶极子的影响及其年代际变化
3
作者 时文娟 冯俊乔 +3 位作者 王富军 王庆业 胡石建 张子叶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2-816,共15页
热带印度洋偶极子(Indian Ocean dipole,IOD)和副热带南印度洋偶极子(subtropical Indian Ocean dipole,SIOD)作为热带和副热带印度洋海气耦合的主要模态,二者联系密切。本文基于梁氏-克里曼信息流理论确定IOD与SIOD互为因果,并利用Had... 热带印度洋偶极子(Indian Ocean dipole,IOD)和副热带南印度洋偶极子(subtropical Indian Ocean dipole,SIOD)作为热带和副热带印度洋海气耦合的主要模态,二者联系密切。本文基于梁氏-克里曼信息流理论确定IOD与SIOD互为因果,并利用Hadley中心的海表面温度数据以及NCEP大气再分析等数据分析了1950~2021年期间前期IOD对SIOD发展的影响及其年代际变化规律。结果显示,IOD超前SIOD的相关关系在1976年和2002年前后发生了年代际转变。1950~1976年期间(P1),二者关系不显著;1977~2002年期间(P2),二者存在显著负相关,当IOD超前SIOD 5个月时达到最大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6;2003~2021年期间(P3),二者相关性有所减弱,相关系数为-0.33。IOD与SIOD主周期的变化进一步验证了二者相关关系的年代际变化。P2时期,IOD与SIOD之间存在显著的2~4 a反位相一致周期,而在P1、P3时期两者没有明显的同周期。与此同时,IOD超前SIOD时二者关系的年代际变化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的位相转换有密切联系。PDO冷位相下,副热带印度洋大气环流响应较弱,海气背景不利于IOD对SIOD事件的激发。PDO暖位相能够通过ENSO加强赤道印度洋-太平洋的Walker环流异常,与赤道东风异常有关的反气旋环流促使热带西印度洋的正海表温度异常(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SSTA)向东南方向延伸,促进东南印度洋正SSTA的发展;IOD通过经向环流的垂直运动引起中纬度对流层高层辐散,产生等效正压Rossby波,与之相关的低层异常气旋环流通过“风-蒸发-海表面温度”(wind-evaporation-SST,WES)反馈诱导副热带西南印度洋负SSTA的发展,二者共同促进了次年冬季负SIOD事件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偶极子 副热带南印度洋偶极子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1961—2020年宁夏干旱事件年代际变化及风险评估
4
作者 王岱 崔洋 +1 位作者 王素艳 张雯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5-797,共13页
利用1961—2020年宁夏20个国家气象站气象观测资料,结合近40 a宁夏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建立宁夏干旱过程事件指标,并基于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建立宁夏年代际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分析宁夏干旱事件和主要农作物干旱灾害风险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利用1961—2020年宁夏20个国家气象站气象观测资料,结合近40 a宁夏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建立宁夏干旱过程事件指标,并基于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建立宁夏年代际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分析宁夏干旱事件和主要农作物干旱灾害风险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和区域差异性,并探讨造成区域农作物年代际风险变化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近60 a宁夏干旱事件的累积效应、持续时间以及强度指标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宁夏中北部和南部山区分别在1980年和2010年前后出现趋势和均值的突变;干旱事件指标及致灾危险性指标大值区空间范围均呈现出增加-减少-增加-减少的变化特征。(2)20世纪80年代以来,宁夏不同地区玉米干旱灾害风险等级依次为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受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增加影响,在中南部地区其干旱风险呈逐年代际增大趋势;小麦干旱灾害风险增加幅度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引黄灌区,致灾危险性、小麦种植面积及GDP等级较高是2010s中部干旱带部分地区干旱风险增大的主要原因。(3)面对未来宁夏中南部地区水资源短缺和灌溉用水不足的挑战,建议通过提高人工增雨能力、开发种植品种、退耕或移民等措施,减少干旱致灾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和承灾体暴露度,从而降低当地玉米和小麦的干旱灾害风险等级。研究结果可为地方科学规划农业生产、高效利用水资源、抗旱救灾等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促进宁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事件 年代际变化 灾害风险评估 宁夏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河南冬小麦春季冻害识别及年代际变化特征模拟
5
作者 黄睿茜 赵俊芳 +2 位作者 杨嘉琪 彭慧文 秦曦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24年第9期1041-1052,共12页
采用深度学习长短时记忆模型LSTM,基于中国重要冬小麦种植区河南省的99个气象站点1981-2020年的气象、作物、灾情等多源数据,识别河南冬小麦春季冻害发生情况,探讨冬小麦春季冻害时空分布规律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优化后的LST... 采用深度学习长短时记忆模型LSTM,基于中国重要冬小麦种植区河南省的99个气象站点1981-2020年的气象、作物、灾情等多源数据,识别河南冬小麦春季冻害发生情况,探讨冬小麦春季冻害时空分布规律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优化后的LSTM模型可较好实现冬小麦春季冻害的识别。2017-2020年LSTM模型模拟日最低气温结果与实际最低气温相比,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8.73%,拟合优度R^(2)为0.90。结合冬小麦春季冻害指标和灾情资料,2017-2020年实际受灾情况与本研究模型模拟结果相符。(2)1981-2020年河南冬小麦春季轻度冻害危害在逐渐减弱,轻度冻害发生频率高值区由东北部南移至东部。1981-2020年河南冬小麦春季轻度冻害的整体分布情况呈东北部高,西南部和东南部低,40a平均发生频率为0~1.75次·10a^(-1)。轻度冻害发生频率由0.843次·10a^(-1)逐步降至0.157次·10a^(-1),其高值区由东北部南移至东部。(3)1981-2020年河南冬小麦春季重度冻害发生频率呈先增后减趋势,其发生频率高值区由东北部南移至东部。重度冻害40a整体分布表现为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北部地区高于南部地区,40a平均发生频率为0~2.75次·10a^(-1)。冬小麦春季重度冻害的发生频率由0.508次·10a^(-1)增至0.857次·10a^(-1),后减至0.289次·10a^(-1),重度冻害发生频率高值区由东北部南移至东部。河南冬小麦春季冻害整体呈减少趋势,但气候变暖下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呈增加态势,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对各地区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仍然是今后研究重点之一。本研究提出的基于深度学习LSTM的冬小麦春季冻害识别模型,对各精度评价指标均有提升,冻害识别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基本一致,可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大面积冬小麦冻害识别提供思路和方法,对其他农业气象灾害识别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冬小麦 春季冻害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对流层北极极涡强度和形态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季节性特征
6
作者 高文哲 丁瑞昌 黄菲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4年第3期724-734,共11页
基于1960~2020年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500 h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数据,结合500 hPa描述北极极涡边界的特征等值线,本文定义并计算了对流层描述北极极涡物理特征的范围指数、强度指数和综合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960~2020年对流层北... 基于1960~2020年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500 h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数据,结合500 hPa描述北极极涡边界的特征等值线,本文定义并计算了对流层描述北极极涡物理特征的范围指数、强度指数和综合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960~2020年对流层北极极涡的季节变化以及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初步探究了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极涡的强度和形态变化新特征及其与北极放大的关系。结果表明:1) 北极极涡的范围和强度具有一致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7月份极涡范围最小,强度最弱,极涡边界特征等值线(5560 gpm)呈四波结构;冬季1月份极涡范围最大,强度最强,极涡特征等值线呈现三波结构。2) 北极极涡的综合指数与强度指数具有高度一致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除夏季外,其他季节二者之间的相关达0.99以上。北极极涡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极涡强度的年代际减弱,年代际转折时间发生在1995年前后,秋季的年代际减弱最显著。3) 北极极涡的空间形态也发生了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别是在春季绕极非对称的北极极涡中心在后一年代时段分裂成东西半球的欧亚和北美两个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极涡 对流层 环流指数 年代际变化 强度 形态变化 北极放大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累积能量与ENSO相关性的年代际变化
7
作者 吴元月 黄菲 许士斌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4年第5期1189-1199,共11页
文章利用中国气象局发布的热带气旋(TC)最佳路径数据资料,以及NCEP/NCAR大气再分析数据,分析了盛季(7~9月份)、后季(10~11月份)西北太平洋(WNP)TC累积气旋能量(ACE)与ENSO事件相关性的年代际变化。发现WNP TC盛季ACE与ENSO的相关性在198... 文章利用中国气象局发布的热带气旋(TC)最佳路径数据资料,以及NCEP/NCAR大气再分析数据,分析了盛季(7~9月份)、后季(10~11月份)西北太平洋(WNP)TC累积气旋能量(ACE)与ENSO事件相关性的年代际变化。发现WNP TC盛季ACE与ENSO的相关性在1980年发生了年代际的突变,二者相关性由不显著变为显著的正相关。TC后季ACE与ENSO的相关性在1990年前后发生了年代际的突变,相关性由不相关变为显著的正相关。盛季、后季二者相关性年代际转变发生的事件不同,影响机制也不同。盛季ACE与ENSO相关性发生转变的主要原因是连续型ENSO在1980年之前发生频次较高,减弱了ENSO对ACE的影响。后季ACE与ENSO相关性发生转变的原因主要是1990年之前,El Niño多为东太平洋型,在WNP激发的环流异常为偶极子型分布,不能影响ACE的总量,1990年之后,El Niño发生时异常对流的位置偏西,WNP大部分区域被气旋式异常环流控制,有利于TC的生成和加强,因此TC ACE与ENSO有较好的相关性。This paper utilizes the best track data of tropical cyclones from 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along with NCEP/NCAR reanalysis atmospheric data, to analyze the decadal shif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cumulated Cyclone Energy (ACE) of tropical cyclones (TC)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WNP) during the peak (July-September) and late (October-November) seasons and ENSO even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WNP TC ACE during the peak season and ENSO underwent a decadal shift in 1980, changing from non-significant to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ate-season TC ACE and ENSO also experienced a decadal shift around 1990, changing from no correlation to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The decadal shifts in correlation during the peak and late seasons occurred at different times and were driven by different mechanisms. The shift i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eak season TC ACE and ENSO is primarily due to the high frequency of continuous-type ENSO events before 1980, which weakened the influence of ENSO on ACE. The reason for the shift i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ate-season TC ACE and ENSO is mainly because before 1990, El Niño was predominantly of the Eastern Pacific type, and the circulation anomalies it triggered in the WNP were of a dipole distribution, which did not affect the total ACE. After 1990, the position of anomalous convection during El Niño events shifted westward, and most of the WNP was controlled by cyclonic anomaly circulation, which was conducive to the generat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TCs, hence the better correlation between TC ACE and EN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ENSO 相关关系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北印度洋热带气旋统计特征及年代际变化
8
作者 鲁子翰 李晓静 +1 位作者 唐佑民 李熠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84-1592,共9页
本研究利用基于统一卫星观测和识别方法产生的ADT-HURSAT气旋数据集,对北印度洋热带气旋在1978~2017共40年的整体特征及年代际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春季和秋季是北印度洋热带气旋的高发季节,孟加拉湾气旋数量达到峰值的时间在... 本研究利用基于统一卫星观测和识别方法产生的ADT-HURSAT气旋数据集,对北印度洋热带气旋在1978~2017共40年的整体特征及年代际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春季和秋季是北印度洋热带气旋的高发季节,孟加拉湾气旋数量达到峰值的时间在两个高发季节中均比阿拉伯海提前约一个月。北印度洋气旋的生成区域主要分布于阿拉伯海东部海域和孟加拉湾中部偏西海域。CS(Cyclone Storm)等级气旋更多生成于在北印度洋的偏北海域,ESCS(Extremely Severe Cyclone Storm)等级及以上的强气旋全部在5°N~15°N纬度范围内生成。对于年代际变化,北印度洋热带气旋在秋季的生成数量平均每十年增加5个,生成区域在后二十年呈现向西北方向移动的特点,其中阿拉伯海热带气旋生成位置分别向西移动1.3°和3.2°(p<0.01),较孟加拉湾气旋变化更加显著,平均增强速率也超过孟加拉湾约20%。特别是,相比于前10年(1998~2007),阿拉伯海近10年(2008~2017年)热带气旋数量减少,气旋达到的最大强度提高至120 kt,孟加拉湾气旋数量自1998年以来较为稳定,气旋最大强度却持续降低,这与使用其他数据集的研究结果不同,表明数据集质量对气旋特征变化的重要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北印度洋潜热通量的年代际差异是控制北印度洋热带气旋生成位置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印度洋 热带气旋 时空特征 年代际变化 潜热通量
下载PDF
不同季节印度洋Walker环流年代际变化的海温驱动因素研究
9
作者 颜博琼 郑小童 +2 位作者 王浩 韩子文 张晏铭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41,共8页
基于观测资料,本文研究了1900—2015年北半球不同季节影响印度洋沃克(Walker)环流年代际变化的关键海温异常和物理过程,发现在北半球冬季,热带东太平洋海温与热带北大西洋海温均对印度洋Walker环流的年代际变化有影响;在北半球夏季,印度... 基于观测资料,本文研究了1900—2015年北半球不同季节影响印度洋沃克(Walker)环流年代际变化的关键海温异常和物理过程,发现在北半球冬季,热带东太平洋海温与热带北大西洋海温均对印度洋Walker环流的年代际变化有影响;在北半球夏季,印度洋Walker环流的年代际变化仅与热带北大西洋海温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冬季与夏季影响印度洋Walker环流年代际变化的物理机制存在差异。在冬季,太平洋Walker环流与印度洋Walker环流紧密耦合,热带东太平洋海温负异常以及热带北大西洋海温正异常会通过调制大气对流异常,进而增强太平洋Walker环流,并通过跨海盆的“齿轮”效应加强印度洋Walker环流;而在夏季,太平洋Walker环流与印度洋Walker环流的耦合关系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热带北大西洋海温正异常通过加强其上空以及北非的对流活动,激发大气开尔文(Kelvin)波而削弱印度洋Walker环流。值得注意的是,冬季和夏季热带北大西洋都对印度洋Walker环流有影响,但效应刚好相反:冬季热带北大西洋增暖有利于印度洋Walker环流的增强,而夏季热带北大西洋增暖使印度洋Walker环流减弱。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气候长期变化预测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Walker环流 太平洋Walker环流 年代际变化 热带北大西洋 热带太平洋
下载PDF
青海高原生长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对气候暖湿化响应的年代际变化
10
作者 历正豪 王慧 +3 位作者 杨访问 李栋梁 石玉立 蒋元春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45-2058,共14页
本文利用1982~2018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先进甚高分辨率辐射计(AVHRR)观测得到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和中国区域高分辨率近地面气温和地面降水率驱动数据集(CMFD),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K检验、偏相关和方差分析等方... 本文利用1982~2018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先进甚高分辨率辐射计(AVHRR)观测得到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和中国区域高分辨率近地面气温和地面降水率驱动数据集(CMFD),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K检验、偏相关和方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气候暖湿化背景下青海高原生长季(5~9月)地表植被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暖湿化响应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1)1982~2018年,青海高原生长季地表植被呈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的空间分布特征,整体呈显著增加趋势(p<0.01),气候倾向率达0.01(10 a)-1,但在空间上呈两极化发展,在青海高原东部和西南部植被显著变好(面积占57.3%)的同时,青海高原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地表植被表现为退化态势(面积占14.8%)。(2)1982~2018年青海高原气候整体呈暖湿化特征,但在1990年代中后期发生了显著的趋势变化,不同时段气候暖湿化的区域和强度存在差异,P1时段(1982~1998年)的增温强于P2(1998~2018年)时段,而P2时段的变湿强于P1时段;青海高原生长季地表植被在1998年之前为波动上升,趋势不显著,但从1998年开始出现显著增加趋势(p<0.05),这与青海高原地面降水率的变化相一致。(3)在青海高原气候暖湿化不同阶段,地表植被对气候变化具有不同的响应,在P1时段,水分条件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地表植被对热量因子(气温)以负反馈为主,增温不利于地表植被的生长,特别是在黄河源区北部和青海湖附近;而在P2时段,在水分条件相对充足的条件下,地表植被对水分和热量因子均以正反馈为主,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青海高原生长季地表植被出现了大范围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高原 植被 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 气候暖湿化 气候响应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CMIP6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模拟能力评估
11
作者 郑帅 孙博 +1 位作者 李万玲 薛茹帆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48-1461,共14页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其年代际变化会对中国东部旱涝情况以及人民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因此了解及预测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尤为重要。第六次国际间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其年代际变化会对中国东部旱涝情况以及人民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因此了解及预测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尤为重要。第六次国际间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CMIP6)能够再现出不同尺度的气候要素,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及预测气候要素在未来的变化。那么CMIP6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模拟能力是怎样的?模拟结果较好或较差的原因是什么?面向上述问题,本文运用CN05.1降水观测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NOAA海温资料以及30家CMIP6模式历史试验数据评估了CMIP6对1961-2014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模拟能力。1961-2014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发生了两次年代际变化,分别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90年代初,21世纪后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亚高压、热带海温等气候要素年代际变率的减弱,年代际变化特征并不明显。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物理机制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亚高压、热带海温的协同作用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在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及90年代初的年代际变化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南亚高压同时加强或减弱,且热带太平洋多个海域的海表温度在上述两次年代际变化前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上述变化引起了长江以南地区(18°N-30°N,105°E-122°E)850 hPa及200 hPa风场及散度场的变化,从而导致长江以南地区水汽输送、经向环流以及大气低层稳定度的变化,进而导致长江以南地区降水的年代际变化。选用的30家CMIP6模式虽然能较好地模拟出1961-2014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气候态,但仅有5家CMIP6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及90年代初的两次年代际变化,取得了0.7及以上的泰勒评分,其余模式对降水年代际变化的模拟能力较弱。此外,优选模式集合平均对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及90年代初的两次年代际变化的模拟结果显著优于模式单独模拟结果,这是因为优选模式集合平均能够较好地模拟出上述两次降水年代际变化前后西太副高、南亚高压的同时增强或减弱以及部分热带太平洋海区的海温变化,进而较好地模拟出了我国东部经向环流的变化,最终能够较好地模拟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夏季降水的空间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6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云南春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及机理研究
12
作者 潘冬丽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9期202-204,共3页
利用1950—2016年GPCC逐月降水资料、ERSST.V4海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云南春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可能成因。结果显示:影响云南春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海温关键区为印度洋和菲律宾以东的太平洋;海温异常引发大气环流异常,... 利用1950—2016年GPCC逐月降水资料、ERSST.V4海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云南春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可能成因。结果显示:影响云南春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海温关键区为印度洋和菲律宾以东的太平洋;海温异常引发大气环流异常,影响云南春季降水年代际异常的水汽输送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来自西北太平洋的大量水汽通过异常气旋性环流北侧的偏东向云南输送,二是来自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通过异常气旋性环流东侧的西南气流向云南输送,两条水汽在云南辐合上升使得云南降水年代际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降水 年代际变化 水汽输送 大气环流
下载PDF
华北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及相关的海气异常型 被引量:139
13
作者 杨修群 谢倩 +2 位作者 朱益民 孙旭光 郭燕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89-797,共9页
利用近50年华北地区26个站逐月降水观测资料和全球大气海洋分析资料,分析了华北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和全球海气系统年代际变化的关系.对华北降水距平指数变化分析表明,近50年来华北降水具有减少的总体趋势,叠加在该趋势之上的是年... 利用近50年华北地区26个站逐月降水观测资料和全球大气海洋分析资料,分析了华北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和全球海气系统年代际变化的关系.对华北降水距平指数变化分析表明,近50年来华北降水具有减少的总体趋势,叠加在该趋势之上的是年代际变化,其中1965年和1980年发生了两次跃变,使得20世纪80年代干旱尤为严重.在对华北地区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与华北降水年代际异常相伴随的大气环流和上层海洋热力异常型.结果表明,华北降水年代际异常与太平洋上层海洋热力状况异常有显著关系,主要表现为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与华北降水异常的相关.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华北干旱与上层海洋热力及大气环流异常的配置关系如下:当华北地区干旱时,则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偏高,北太平洋中部海温偏低,即太平洋上主要表现为PDO暖位相,全球大部分地区(包括华北地区)气温偏高,青藏高原地区气温偏低,日本北部及东西伯利亚气压异常偏低,华北及其以南大片地区气压偏高,华北地区由异常西北风控制,不利于水汽向华北地区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干旱 年代际变化 PDO
下载PDF
ENSO与中国夏季年际气候异常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被引量:68
14
作者 朱益民 杨修群 +2 位作者 陈晓颖 赵珊珊 孙旭光 《热带气象学报》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5-116,共12页
利用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和中国降水和气温站点观测资料,通过滑动相关分析,揭示了ENSO与中国夏季年际气候异常关系的年代际变化事实。结果表明:ENSO与中国夏季年际气候异常的关系既有稳定的方面,又存在年代际变化特征。稳定的关系表现在... 利用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和中国降水和气温站点观测资料,通过滑动相关分析,揭示了ENSO与中国夏季年际气候异常关系的年代际变化事实。结果表明:ENSO与中国夏季年际气候异常的关系既有稳定的方面,又存在年代际变化特征。稳定的关系表现在:处于发展阶段的ENSO事件往往造成华北夏季降水偏少;处于衰减阶段的ENSO事件则易引起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夏季降水偏多。而二者关系的年代际变化表现在:1970年代中后期,处于发展阶段的ENSO事件引起的夏季降水异常在华南地区由偏少变为偏多,东北地区则由偏多变为偏少,而江淮地区偏多的现象不再明显,华北和东北夏季气温异常也由偏冷转变为偏暖,而华南则有偏冷趋势;处于衰减阶段的ENSO事件引起的夏季降水异常在华北地区由偏多变为偏少,江淮地区降水由偏少变为正常甚至偏多,华北夏季气温异常则由偏冷变为偏暖,长江流域和华南也有偏暖趋势。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合成分析表明,在不同的年代际背景下ENSO引起的东亚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异常型发生了明显改变是ENSO和降水气温关系发生年代际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SO PDO 夏季降水气温 际异常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地面站积雪的空间分布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被引量:166
15
作者 韦志刚 黄荣辉 +1 位作者 陈文 董文杰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6-508,共13页
作者选取了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境内的72个气象站逐日观测的积雪深度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积雪的空间分布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高原积雪的年变程并不完全一致,高原东南缘的积雪主要发生在3月份;高原东南和东北部的积雪一年有两个高... 作者选取了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境内的72个气象站逐日观测的积雪深度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积雪的空间分布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高原积雪的年变程并不完全一致,高原东南缘的积雪主要发生在3月份;高原东南和东北部的积雪一年有两个高值区:前冬10~12月,后冬2~4月;高原中部和西南部的积雪主要在隆冬12~1月;中部一些站点的积雪一年存在3个峰值:10月、1月和5月.青藏高原的积雪主要发生在10月至5月份,9月和6月的积雪相对来说很少,7月和8月基本无积雪.高原沿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以及喜马拉雅山坡的站点最早开始有积雪,8、9月份就会有积雪产生,并且这些地区最迟有积雪的月份也较晚,6、7月份还会有积雪存在;而柴达木盆地、青海湖盆地到湟水流域、沿雅鲁藏布江的河谷地带积雪出现得晚(10、11月),最迟出现积雪的月份却要早(5、6月份),雅鲁藏布江东段地带甚至最迟出现积雪的月份要提前到3、4月份.高原积雪存在三个高值中心:一是由喜马拉雅山脉北麓沿线各站组成的南部高值中心;二是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的东段山区;三是位于高原东部的阿尼玛卿山和巴颜喀拉山地区.青藏高原积雪总的来讲呈平缓的增长态势,20世纪60年代初积雪稍偏多,20世纪60年代中到20世纪70年代中是积雪偏少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是积雪偏多期.从20世纪60年代中到20世纪80年代末,积雪明显增加,20世纪90年代积雪又表现出减少的趋势.高原冬春多雪年为1983、1978、1982、1998、1993、1962、1968、1989、1995、1990;冬春少雪年为1965、1999、1984、1969、1985、1971、1976、1967、1960、1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面站 积雪 空间分布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东亚夏季风推进过程的气候特征及其年代际变化 被引量:60
16
作者 江志红 何金海 +2 位作者 李建平 杨金虎 王冀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75-686,共12页
利用1951 ̄2001年NECP的逐日再分析资料及中国东部366站1957 ̄2000年逐日降水资料,提出东亚夏季风推进过程的定量指标,分析东亚夏季风推进过程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标准降水指数为1.5的等值线较好反映了中国东部夏季雨带的南北移动,... 利用1951 ̄2001年NECP的逐日再分析资料及中国东部366站1957 ̄2000年逐日降水资料,提出东亚夏季风推进过程的定量指标,分析东亚夏季风推进过程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标准降水指数为1.5的等值线较好反映了中国东部夏季雨带的南北移动,以及雨带推进过程中呈现的阶段性与突变性特征。东亚夏季风的推进过程具有显著年代际变化,与夏季风前沿位置有关的指标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前后发生显著变化,与夏季风推进强度有关的指标则在70年代末出现突变。60年代中期前,南海夏季风的建立时间较迟,但北推较快,夏季风前沿到达华北地区时间较早,在华北地区维持时间长,夏季风的北界位置偏北,华北雨季、淮河梅雨明显。70年代末以后南海夏季风的建立时间较早,夏季风前沿附近南风强度明显偏弱,降水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华北雨季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 东亚夏季风 年代际变化 夏季降水
下载PDF
近50年我国冰雹年代际变化及北方冰雹趋势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65
17
作者 符琳 李维京 +2 位作者 张培群 张强 高歌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9-676,共8页
利用1958—2007年中国755个站的逐日冰雹资料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环流特征量,研究了中国近50年冰雹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冰雹呈下降趋势,尤其是80年代末以来降雹次数基本低于近50年的平均值,其... 利用1958—2007年中国755个站的逐日冰雹资料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环流特征量,研究了中国近50年冰雹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冰雹呈下降趋势,尤其是80年代末以来降雹次数基本低于近50年的平均值,其中我国北方冰雹下降趋势比南方显著,除黄淮、江淮、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冰雹下降趋势都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尤其是东北、华北、西北和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分析表明,20世纪70年代末大尺度环流系统的一系列调整是我国北方冰雹减少的主要原因,200 hPa高空西风急流南移,导致我国北方纬向风场减弱,风速垂直切变减小,对流减弱;850 hPa高度场升高不利于极地冷空气南下和对流系统的建立;同时副高增强,极涡减弱使大气层结稳定,冷空气活动减弱。伴随着大尺度环流的调整,局地垂直温度场结构的变化是影响降雹次数的一个重要原因,局地0℃线和-20℃线之间过冷却水滴累积区距离缩短,不利于雹粒充分地碰并增长,这对东北、华北和西北西部降雹出现显著减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年代际变化 成因分析 西风急流 温度场
下载PDF
夏季中国降水型的年代际变化与大气内部动力过程及外强迫因子关系 被引量:78
18
作者 张庆云 吕俊梅 +2 位作者 杨莲梅 卫捷 彭京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90-1300,共11页
根据中国160站月平均降水、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以及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1900~1999年全球1°×1°格点月平均海表温度距平资料,利用物理量诊断、EOF分析等方法,探讨东亚季风区大气环流内部动力过程与大气外强迫因子... 根据中国160站月平均降水、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以及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1900~1999年全球1°×1°格点月平均海表温度距平资料,利用物理量诊断、EOF分析等方法,探讨东亚季风区大气环流内部动力过程与大气外强迫因子(海温)年代际变化及对中国夏季降水型的影响。分析发现,中国东部地区、西北地区夏季降水型有各自不同的年代际变化趋势;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型及东亚夏季风环流年代际变化趋势与大气外强迫因子北太平洋中纬度海温年代际变化(PDO)关系密切;中国西北地区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与大气内部动力过程中纬度西风带扰动动能年代际减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西部降水型 外强迫 动力过程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论东亚夏季风的特征、驱动力与年代际变化 被引量:87
19
作者 丁一汇 司东 +4 位作者 柳艳菊 王遵娅 李怡 赵亮 宋亚芳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3-558,共26页
本文是以新的资料和研究结果对东亚夏季风的基本特征、驱动力和年代际变化所作的重新分析与评估。内容包括四个部分:(1)东亚夏季风的基本特征;(2)东亚夏季风的驱动力;(3)东亚夏季风的年代际变率与原因;(4)东亚夏季风与全球季风的关系。... 本文是以新的资料和研究结果对东亚夏季风的基本特征、驱动力和年代际变化所作的重新分析与评估。内容包括四个部分:(1)东亚夏季风的基本特征;(2)东亚夏季风的驱动力;(3)东亚夏季风的年代际变率与原因;(4)东亚夏季风与全球季风的关系。结果表明:东亚夏季风是亚洲夏季风的一个重要有机部分,主要由来源于热带的季风气流组成,并随季节由南向北呈阶段性推进,它是形成夏季东亚天气与气候的主要环流和降水系统。驱动夏季风的主要强迫有三部分:外部强迫、耦合强迫与内部变率,其中人类活动引起的外强迫(气候变暖、城市化、气溶胶增加等)是新出现的外强迫,它正不断改变着东亚夏季风的特征与演变趋势。海洋与陆面耦合强迫作为自然因子是引起东亚夏季风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太平洋年代尺度振荡(PDO)与北大西洋多年代尺度振荡(AMO)的协同作用是造成东亚夏季风30~40年周期振荡的主要原因。1960年代以后,东亚夏季风经历了强—弱—强的年代际变化,相应的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型出现了"北多南少"向"南涝北旱"以及"北方渐增"的转变。最近的研究表明,上述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与整个亚非夏季风系统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在本世纪主要受气候变暖的影响,夏季风雨带将持续北移,中国北方和西部地区出现持续性多雨的格局。最后本文指出,亚非夏季风系统相比于其他区域季风系统更适合全球季风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夏季风 夏季风特征 季风驱动力 年代际变化 全球季风
下载PDF
我国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华北干旱化趋势 被引量:536
20
作者 黄荣辉 徐予红 周连童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65-476,共12页
利用1951 ~1994 年全国336 个测站夏季(6~8 月) 降水和太平洋海表面温度资料来分析我国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华北地区干旱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夏季降水在1965 年前后发生了一次气候跃变,华北地区从19... 利用1951 ~1994 年全国336 个测站夏季(6~8 月) 降水和太平洋海表面温度资料来分析我国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华北地区干旱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夏季降水在1965 年前后发生了一次气候跃变,华北地区从1965 年后夏季降水明显减少,干旱化的趋势明显,这种趋势与西非萨赫尔地区干旱化的趋势相似; 分析结果还表明我国80 年代的气候与70年代的气候有较大差别,这种差别表现在长江、淮河流域从70 年代末起降水增多,涝灾明显增多,而华南和华北在80 年代降水明显比70 年代少, 干旱趋势加重。然而,从90 年代中期开始,华北地区北部的降水有增多的趋势。上述所发生的气候变化可能主要是由于60 年代中期和从80 年代到90 年代初赤道东、中太平洋海表温度明显增加,而在70 年代明显降低所造成。这种现象似如年代际的“ENSO 循环”现象,它对全球和我国气候变化有较大影响,特别对华北地区干旱化趋势有很大影响。然而从90 年代中期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有下降的趋势,这有利于华北降水的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夏季 降水 年代际变化 干旱化趋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