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1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交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1
作者 黄春林 《财会月刊》 1994年第9期30-30,共1页
会计和税收是经济领域中两个不同的分支,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规范不同的对象。因此,按会计方法计算的收益(利润)与按税收法规规定计算的收益(纳税所得),对同一企业、同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计算结果会产生差异。而会计收益是计算纳税... 会计和税收是经济领域中两个不同的分支,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规范不同的对象。因此,按会计方法计算的收益(利润)与按税收法规规定计算的收益(纳税所得),对同一企业、同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计算结果会产生差异。而会计收益是计算纳税所得的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交所得税 会计处理 会计收益 纳税所得 时间性差异 应付税款法 会计法 纳税影响 计税工资 会计期间
下载PDF
权益法下股权投资损益和应交所得税
2
作者 刘江华 《山东商业会计》 2004年第1期8-10,共3页
对于股权投资损益,由于会计和税法的确认时间和确认标准不同,会造成所得税差异。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论述了纳税调整和所得税的账务处理。
关键词 权益法 股权投资损益 应交所得税 企业 应收股利 纳税调整 会计制度 会计处理
下载PDF
按季计提应交所得税与递延所得税应如何处理
3
《财会学习》 2012年第11期34-34,共1页
我公司按季度计提应交所得税,并按坏账准备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无其它可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项目),计提应交所得税时:
关键词 递延所得税资产 应交所得税 计提 坏账准备 公司
下载PDF
如何调整计算应交所得税
4
作者 李景保 《会计之友》 1996年第2期28-28,共1页
如何调整计算应交所得税文/李景保一、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标准公式是: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按照会计核算常规,上式可演变为: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不准扣除项目金额。以工... 如何调整计算应交所得税文/李景保一、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标准公式是: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按照会计核算常规,上式可演变为: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不准扣除项目金额。以工业企业为例,利润总额在“本年利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整计算 所得税税率 应交所得税 所得 应纳税 联营企业 扣除项目金额 投资企业 征收所得税 汽车运输
下载PDF
浅议应交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5
作者 林建南 林艳 《福建财会》 1997年第5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企业 应交所得税 会计处理 年度决算
下载PDF
以非货币资产对外投资股权投资差额与应交所得税
6
作者 叶虹歆 《电子财会》 2003年第5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非货币资产 对外投资 股权投资差额 应交所得税 《企业会计制度》 会计处理
下载PDF
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及对应交所得税的影响
7
作者 褚小囡 《上海市建设职工大学学报(当代建设)》 1998年第6期12-13,共2页
曾有人问,我们企业的年度利润总额只有500万元,但企业应交所得税(设所得税税率为30%),却要达到200万元,这是什么原因?这是因为,按税法规定计算所得税的基数不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所计算得出的会计利润,而是应纳税所得额。所谓应纳税所得额。
关键词 企业会计 年度利润 应交所得税 永久性差异
下载PDF
浅谈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对应交所得税的影响
8
作者 王正荣 《金融经济(下半月)》 2005年第5期108-109,共2页
由于会计和税法在确认相关收益、费用或损失时所依据的不同的理论和法规,使得企业一定时期实现的利润总额不等于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但同时,企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又是以企业当期实现的利润总额为主要依据,由此带来了如何将企... 由于会计和税法在确认相关收益、费用或损失时所依据的不同的理论和法规,使得企业一定时期实现的利润总额不等于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但同时,企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又是以企业当期实现的利润总额为主要依据,由此带来了如何将企业一定时期按照会计标准计算的利润总额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以及在会计上如何确认和计算当期的所得税费用等问题。本文将以实例对固定资产计提及冲回减值准备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作具体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交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 利润总额 递延税款 所得税费用 时间性差异 计提减值准备 企业计算 可收回
下载PDF
税务部门与企业计算的应交所得税额差异的调帐方法
9
作者 詹福学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1994年第9期37-37,共1页
税务部门与企业计算的应交所得税额差异的调帐方法詹福学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出现以下情况:税务部门按照应纳税所得额的比率征税,而企业是按照会计法规计算出来的收益交税,由于双方确定计税的依据不统一,各自计算出来的应交纳的所... 税务部门与企业计算的应交所得税额差异的调帐方法詹福学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出现以下情况:税务部门按照应纳税所得额的比率征税,而企业是按照会计法规计算出来的收益交税,由于双方确定计税的依据不统一,各自计算出来的应交纳的所得税额不相同。也就是会计部门要以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交所得税 企业计算 应纳税所得 会计法规 纳税影响会计法 应纳所得税 会计部门 递延税款 应付税款法 帐务处理
下载PDF
权益法下股权投资损益和应交所得税
10
作者 刘江华 《电子财会》 2003年第7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权益法 股权投资损益 应交所得税 企业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准则一投资》
下载PDF
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的应交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11
作者 张志凤 《财务与会计》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7-38,共2页
本文拟对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发生于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前,涉及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应作为报告年度的纳税调整,作一探讨.
关键词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应交所得税 会计处理 应纳税所得 日后调整事项 纳税调整 汇算清缴 报告
原文传递
宕期应付款项与应交所得税
12
作者 周健 嵇大海 《中华会计学习》 2008年第5期23-25,共3页
“税”,本文中除另有说明外,均专指企业所得税;“宕期应付款项”,是指因各种原因未及时偿还甚至长期不还的应付未付款项;“宕”,拖延、延迟的意思。 一、相关税收、会计制度规范解读 (一)税法的规定 1.内资企业。国家税务... “税”,本文中除另有说明外,均专指企业所得税;“宕期应付款项”,是指因各种原因未及时偿还甚至长期不还的应付未付款项;“宕”,拖延、延迟的意思。 一、相关税收、会计制度规范解读 (一)税法的规定 1.内资企业。国家税务总局(以下简称总局)《关于修订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通知》(国税发|2006|56号)附件中规定:纳税人应付未付的三年以上应付账款及已在成本费用中列支的其他应付款,“属于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付款项 应交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 会计制度规范 国家税务总局 纳税申报表 内资企业 成本费用
原文传递
谈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所得税的核算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晓燚 杨丹华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纳税影响会计法 应交所得税 会计核算方法 所得税会计处理 所得税费用 递延税款 平衡原理 简易方法 金额 递延法
下载PDF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将带给企业的利弊——兼论所得税处理问题 被引量:11
14
作者 章美珍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9A期87-88,共2页
本文分析了《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征求意见稿)的四个重大突破及其实施后将带给企业的利益和不利因素,并建议修改意见稿,规定开始阶段的重估增值计入权益中的资本公积(而不是计入当期损益),并比照《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 本文分析了《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征求意见稿)的四个重大突破及其实施后将带给企业的利益和不利因素,并建议修改意见稿,规定开始阶段的重估增值计入权益中的资本公积(而不是计入当期损益),并比照《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有关规定计算应交所得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性房地产 所得税处理 企业 利弊 股权投资业务 征求意见稿 应交所得税 不利因素 当期损益
下载PDF
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差异对比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玉兰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所得税 差异对比 所得税费用 税率选择 确认时间 递延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 税收法规 会计制度
下载PDF
所得税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肖凌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25,共2页
一、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在所得税税率或计税基础变动时,必须对“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余额进行调整,也就是首先确定资产负债表上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然后根据本期应... 一、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在所得税税率或计税基础变动时,必须对“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余额进行调整,也就是首先确定资产负债表上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然后根据本期应交所得税倒挤出利润表上的当期所得税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得税会计准则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问题解析 递延所得税资产 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税率 应交所得税 账户余额
下载PDF
解析《所得税会计准则》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亮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9X期79-80,共2页
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实质是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确认所得税费用,反映在利润表中;一个是确认应交所得税负债,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使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真实地反映税赋信息。由于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存在差异,使得当期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和确认... 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实质是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确认所得税费用,反映在利润表中;一个是确认应交所得税负债,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使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真实地反映税赋信息。由于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存在差异,使得当期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和确认的应交所得税负债的金额不一定相等,从而还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本文就此作一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得税会计准则 资产负债表 递延所得税资产 所得税费用 应交所得税 会计核算
下载PDF
论所得税会计方法的演变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伟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8,共3页
依据税法,企业在生产经营取得所得后负有向国家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义务。在会计上,依据权责发生制,基于企业向国家纳税的法定义务,会产生一项应交所得税负债,以及与该负债相对应的所得税费用。与所得税相关的会计问题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 依据税法,企业在生产经营取得所得后负有向国家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义务。在会计上,依据权责发生制,基于企业向国家纳税的法定义务,会产生一项应交所得税负债,以及与该负债相对应的所得税费用。与所得税相关的会计问题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目前所得税会计准则应用的会计方法却很复杂。那么,所得税会计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所得税会计方法经历了什么样的演变过程?每种所得税会计方法的缺陷何在?理论依据如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得税会计方法 演变 企业所得税 所得税会计准则 法定义务 会计问题 权责发生制 应交所得税
下载PDF
企业并购各方报表项目的所得税事项会税考量 被引量:1
19
作者 付春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54,共7页
税收新政对于企业重组交易的有效支持,使得重新考量企业并购中所得税问题尤为必要。文章全面论证(含推导)了企业并购中相关各方报表项目的所得税事项会税处理,并对其内在机理进行了重点分析。研究发现:企业并购在同一控制下选择一般性... 税收新政对于企业重组交易的有效支持,使得重新考量企业并购中所得税问题尤为必要。文章全面论证(含推导)了企业并购中相关各方报表项目的所得税事项会税处理,并对其内在机理进行了重点分析。研究发现:企业并购在同一控制下选择一般性税务处理与非同一控制下选择特殊性税务处理,一般须确认递延所得税;其余情形下则不确认递延所得税。收购方(或合并方)在同一及非同一控制下支付对价为非货币性资产,须就资产转让损益纳税;而被收购方(或被合并方)股东只在非同一控制下选择一般性税务处理及转让非股权支付对应的股权时,才确认股权转让损益并纳税。针对企业并购有待商榷的所得税事项处理,建议修改相关会计准则或所得税条例,在确保会计与税法各自内部逻辑前后一致的基础上,实现两者的相互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收购 企业合并 递延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 企业会计准则
下载PDF
试析新所得税会计准则中的计算公式 被引量:1
20
作者 钟骏华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18,共2页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实质上规定了我国企业所得税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会计处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计算过程中需进行大量的分析与判断,应用起来难度较大。笔者总结出一套方法,通过...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实质上规定了我国企业所得税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会计处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计算过程中需进行大量的分析与判断,应用起来难度较大。笔者总结出一套方法,通过建立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项目和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大大减少了计算过程中的分析与判断环节。限于篇幅,本文不考虑永久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得税会计准则 公式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企业会计准则 计算过程 企业所得税 暂时性差异 应交所得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