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地区侏罗系延安组煤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启晖 任大忠 +5 位作者 甯波 孙振 李天 万慈眩 杨甫 张世铭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88,共13页
煤层孔隙结构对煤层气的吸附与扩散具有显著影响。通过气体吸附、核磁共振、扫描电镜等实验,对鄂尔多斯盆地神木地区侏罗系延安组煤岩开展煤层孔隙结构多尺度、多参数的联合表征研究,厘清了煤层气解吸—扩散—渗流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煤层孔隙结构对煤层气的吸附与扩散具有显著影响。通过气体吸附、核磁共振、扫描电镜等实验,对鄂尔多斯盆地神木地区侏罗系延安组煤岩开展煤层孔隙结构多尺度、多参数的联合表征研究,厘清了煤层气解吸—扩散—渗流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神木地区延安组煤层平均孔隙度为6.89%,平均渗透率为4.82 mD,属典型的特低渗煤层,主要发育方解石、黏土矿物以及非晶质组分等,其中方解石平均质量分数为54.8%,黏土矿物平均质量分数为35.7%,非晶质平均质量分数为15.0%。(2)研究区煤层主要储集空间为狭缝形和墨水瓶形等,包括气孔、屑间孔、胞腔孔、铸模孔和少量微裂缝,孔隙以2~50 nm的介孔为主,大孔次之,微孔最少,但微孔是孔比表面积及孔容的主要贡献者,表明煤层气主要吸附在微孔中。(3)研究区煤层孔喉尺寸为纳米—微米级,对渗透率的贡献主要来自于亚微米—微米级的孔喉,其孔隙连通性好。煤样可动流体饱和度为38.72%~65.06%,退汞效率为0.84%~44.30%,均质系数为1.86~10.95,且不同深度煤层孔喉半径对渗透率的贡献存在较大差异,表明该区煤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气体吸附 非均质性 微孔 孔隙结构 煤层 延安组 侏罗系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黄陵—铜川地区延安组煤矿原油成因
2
作者 孔令印 李剑锋 +1 位作者 吴凯 马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6,共12页
为明确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黄陵—铜川地区延安组煤矿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利用气相色谱、色谱质谱和同位素质谱技术,对研究区原油、煤岩和泥岩抽提物进行了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以及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分布特征的对比研究。煤矿... 为明确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黄陵—铜川地区延安组煤矿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利用气相色谱、色谱质谱和同位素质谱技术,对研究区原油、煤岩和泥岩抽提物进行了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以及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分布特征的对比研究。煤矿原油姥鲛烷和植烷均势,倍半萜含量丰富,Ts/Tm、C_(29)Ts/C_(29)降藿烷相对较高,C_(30)莫烷/C_(30)藿烷、C_(29)降藿烷/C_(30)藿烷、C_(31)升藿烷及C_(32)升藿烷的22S/(22S+22R)相对较低,ααα-20R规则甾烷呈“V”字形分布,碳同位素及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偏轻;侏罗系煤系烃源岩抽提物中Pr/Ph高,倍半萜含量较低、Ts/Tm、C_(29)Ts/C_(29)降藿烷低,C_(30)莫烷/C_(30)藿烷、C_(29)降藿烷/C_(30)藿烷、C_(31)升藿烷及C_(32)升藿烷的22S/(22S+22R)高,ααα-20R规则甾烷呈倒“L”字形分布,碳同位素及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偏重。原油特征与煤系潜在烃源岩存在明显的差异,与盆地内长7段深湖亚相烃源岩及其生成烃一致。侏罗系延安组煤处于低成熟阶段,所生成的液态烃不能完全满足自身吸附的需要,不具备排出液态烃的能力,铜川崔家沟煤矿和黄陵店头煤矿原油均来源于下伏的长7段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黄陵—铜川地区 侏罗系 延安组 煤矿 原油 成因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延安组孢粉组合的发现及其古气候意义
3
作者 何发岐 张森 +5 位作者 姜志超 杨兵 袁琼 巩雪娇 郭彩清 曹晶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0-213,共14页
为恢复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早—中侏罗世古气候,重建古环境,对宁东2井进行孢粉分析和黏土矿物测试,建立孢粉组合、孢粉谱。延安组下部为Inaperturopollenites-Psophosphaera-Protopinus组合,地质年代为早侏罗世托阿尔期晚期;延安组上部... 为恢复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早—中侏罗世古气候,重建古环境,对宁东2井进行孢粉分析和黏土矿物测试,建立孢粉组合、孢粉谱。延安组下部为Inaperturopollenites-Psophosphaera-Protopinus组合,地质年代为早侏罗世托阿尔期晚期;延安组上部为Cyathidites-Deltoidospora-Cycadopites组合,地质年代为中侏罗世早期,下/中侏罗统界线位于钻孔2144.5~2153.0 m之间。据孢粉谱建立的古气候和古植被得出,早侏罗世托阿尔期晚期为暖温带半湿润型气候,植被类型为针叶林,中侏罗世早期总体为亚热带湿润型,植被面貌有早期的针阔叶混交林-草丛型向晚期的针叶林-稀草型转变。两组合总体上反映的早侏罗世托阿尔期晚期至中侏罗世早期湿度由半湿润向湿润转变,温度由低向高转变,孢粉谱所指示的气候变化趋势与黏土矿物指标所反映的气候变化趋势一致。气候的转变对该地区聚煤作用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安组 孢粉 黏土矿物 古气候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张天赐油区延安组沉积相特征及砂体叠置关系
4
作者 马钰凯 肖鄂 +2 位作者 李杰 白婷 井康康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3期105-114,共10页
开展小层沉积微相判别及对单砂体的精细刻画是油气藏精细开发的重要内容。基于岩心、薄片及测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张天赐油区延9油层组的岩石类型、颜色、沉积结构、沉积构造及测井相特征等沉积相标志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延9储层... 开展小层沉积微相判别及对单砂体的精细刻画是油气藏精细开发的重要内容。基于岩心、薄片及测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张天赐油区延9油层组的岩石类型、颜色、沉积结构、沉积构造及测井相特征等沉积相标志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延9储层以灰色、浅灰色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分选及磨圆均较好。研究认为,延9油层组主要为河流沉积,属网状河亚相,具体可划分为网状河道、河间洼地和决口扇沉积微相;延9油层组砂体的垂向叠置类型可归纳为独立型、叠加型、切叠型,横向叠置类型可归纳为间隔型、搭接型、切割型和取代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天赐油区 延安组 沉积微相 砂体叠置关系 延9油层
下载PDF
寨子河东北部油区延安组开发调整分析与研究
5
作者 吴宝祥 廖保江 高磊 《化工管理》 2024年第16期166-168,共3页
目前,寨子河东北部油区拥有广阔的延安组油藏,初期试采成果显著。由于对延安组地质了解不足,无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注水开发。为解决这一问题,以岩石学、地层学等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各类资料对油区油层进行小层划分。对当前油区开发状况... 目前,寨子河东北部油区拥有广阔的延安组油藏,初期试采成果显著。由于对延安组地质了解不足,无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注水开发。为解决这一问题,以岩石学、地层学等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各类资料对油区油层进行小层划分。对当前油区开发状况进行详尽分析,深入剖析问题,提出的开发调整部署思路综合考虑地质和经济效益,有望在提高储层动用程度的同时实现更大范围的可采储量,确保项目效益最大化,为整个项目的成功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为未来的油田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组 地层划分 开发 试油试采 调整部署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郝滩地区延安组延8—延10油藏富集规律
6
作者 黄延明 汪洋 +6 位作者 胡晓雪 张博 葛政廷 吴頔 陈峻 肖飞 吴雨风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4期76-83,92,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郝滩地区延安组下段油气显示优越,是长庆油田常规油气藏稳产增产的主力层位。但研究区内延安组储层特征研究程度低,油藏富集规律不明,严重制约了油藏的勘探开发和油田增产稳产工作的推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储层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郝滩地区延安组下段油气显示优越,是长庆油田常规油气藏稳产增产的主力层位。但研究区内延安组储层特征研究程度低,油藏富集规律不明,严重制约了油藏的勘探开发和油田增产稳产工作的推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储层特征研究,对郝滩地区延安组的成藏控制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现有油藏的精细解剖,探讨研究区延安组下段油藏的富集规律并解剖其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郝滩地区延8—延10储集砂岩物性高,整体为中孔、中—低渗储层,主要的储油空间为粒间孔和长石溶孔;沉积—成岩—构造耦合作用控制郝滩地区延安组下段石油富集成藏,沉积—成岩耦合共同控制延安组下段优质储层发育与分布,而局部发育小幅度构造隆起形成的圈闭有利于石油富集保存;郝滩地区延安组油藏主要为古地貌油藏和岩性—构造油藏,以斜坡古地貌成藏模式、河间丘构造—岩性成藏模式及坡咀岩性—构造成藏模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郝滩地区 延安组 古地貌 构造耦合 油藏富集规律 成藏模式
下载PDF
安塞油田延安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7
作者 贾晓琴 符洋 冯楠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4年第2期53-57,65,共6页
安塞油田是鄂尔多斯盆地较为典型的油气富集带,浅层延安组油藏埋深浅,采出程度低,开发效果不佳。结合测井资料解释与岩心物性对延安组浅层油藏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深化储层特征认识,进行有利区评价。结果表明:分流河道是延安组的有利储... 安塞油田是鄂尔多斯盆地较为典型的油气富集带,浅层延安组油藏埋深浅,采出程度低,开发效果不佳。结合测井资料解释与岩心物性对延安组浅层油藏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深化储层特征认识,进行有利区评价。结果表明:分流河道是延安组的有利储集相带;延安组储层孔隙度主要分布在14%~18%,渗透率约10.0×10^(-3)~80.0×10^(-3)μm^(2)。延安组油水分布复杂,沉积环境、成岩作用与储层物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构造和沉积相共同控制砂体空间展布特征,研究结果可为浅层延安组储层勘探开发提供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塞油田 延安组 油藏评价 有利区
下载PDF
内蒙古准格尔旗下侏罗统延安组砒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风化、物源的指示
8
作者 范淑花 秦富仓 +1 位作者 车志晖 盛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6-204,214,共10页
[目的]研究砒砂岩的风化程度和物源特征,为砒砂岩的深入研究及岩土侵蚀防治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内蒙古准格尔旗下侏罗统延安组砒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及试验研究,利用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对砒砂... [目的]研究砒砂岩的风化程度和物源特征,为砒砂岩的深入研究及岩土侵蚀防治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内蒙古准格尔旗下侏罗统延安组砒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及试验研究,利用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对砒砂岩化学蚀变指数(CIA)、斜长石蚀变指数(PIA)、轻重稀土元素比(LREE/HREE)及相关微量、稀土元素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1)准格尔旗下侏罗统延安组砒砂岩以SiO_(2)和Al_(2)O_(3)为主,大部分主量元素含量低于平均上地壳标准化值(UCC);地球化学分类图显示砒砂岩主要为页岩、亚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砒砂岩CIA值为64.95~86.57,平均值为77.46。这与研究区周边的中三叠统二马营组特征较为一致,反映经历共同的岩石风化历史。(2)砒砂岩中粉砂岩和泥岩中各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砂岩,其中Ba含量最高,Zr次之;砒砂岩形成古温度为10.67~22.78℃,平均17.68℃,PIA值为70.48~97.13,平均值为89.76。(3)砒砂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UCC一致,整体呈现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弱负铕异常(δEu)特征;粉砂岩和泥岩总稀土(∑REE)、轻重稀土比(LREE/HREE)、(La/Yb)_(N)值均高于砂岩。这种分异主要是由于表生作用中岩石风化溶出的主要微量元素大多被黏土矿物吸附或水力分选所致。[结论]内蒙古准格尔旗下侏罗统延安组砒砂岩为成分成熟度、分选程度较低的陆源碎屑沉积岩,源区经历了中等—强烈的化学风化;砒砂岩形成时为干旱—半湿润的古气候条件;砒砂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结合主、微量元素判别图指示延安组砒砂岩来自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阴山—大青山地区的海西—印支期花岗岩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 地球化学 风化程度 物源 下侏罗统延安组 准格尔旗
下载PDF
延安组煤与页岩沉积古环境对比——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芦村二号矿为例
9
作者 吴文前 门少斌 +1 位作者 申连凯 高旭辉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4-941,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安组底部发育稳定的煤层,其顶部发育厚层页岩。虽然煤和页岩都是富有机质沉积岩,但其沉积期古环境差异特征尚待揭示。在芦村二号矿采集了8件煤样及其顶板发育的6件页岩样品,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和电感耦...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安组底部发育稳定的煤层,其顶部发育厚层页岩。虽然煤和页岩都是富有机质沉积岩,但其沉积期古环境差异特征尚待揭示。在芦村二号矿采集了8件煤样及其顶板发育的6件页岩样品,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对煤及页岩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了测试,明确了其地球化学特征,探究不同岩性沉积期的古环境差异。结果表明:煤和页岩中Al_(2)O_(3)含量最高,Fe_(2)O_(3)的含量次之,相较于上陆壳均值(UCC),煤中P_(2)O_(5)、Fe_(2)O_(3)富集程度较高,而页岩中K_(2)O、Al_(2)O_(3)、Fe_(2)O_(3)富集程度较高;煤中Cr、Ni、Cu、Sr、Mo和U元素明显富集,而页岩中仅有U元素呈富集状态,Ni、Cu、Sr和Mo元素呈明显亏损状态;煤和页岩的CIA值为均指示沉积体系处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且该气候条件更加有利于煤层的发育;煤沉积期水体盐度变化较大,为半咸水-咸水环境,而页岩沉积期水体盐度较为稳定,为半咸水环境;相较于页岩,成煤时期水体的古生产力更高,且煤形成于覆水较浅的泥炭沼泽环境,后期水体逐渐加深,生产力逐渐减弱;(Fe+Mn)/Ti均值大于25,表明沉积期煤层受热液作用影响,接受了较高温度的烘烤。探究煤和页岩沉积期古环境的差异,为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煤层的勘探及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主微量元素 延安组 芦村二号矿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郝滩地区延安组延8—延10储集砂岩特征及孔隙演化
10
作者 汪洋 黄延明 +4 位作者 张希 胡晓雪 葛政廷 肖飞 吴雨风 《河南科学》 2024年第1期79-88,共10页
砂岩的孔隙微观结构决定着储层的渗流能力,极大程度影响油气产能及其分布,是当前油气储层的研究重心.以郝滩地区延安组下段延8—延10储集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高压压汞等实验数据,对其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表... 砂岩的孔隙微观结构决定着储层的渗流能力,极大程度影响油气产能及其分布,是当前油气储层的研究重心.以郝滩地区延安组下段延8—延10储集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高压压汞等实验数据,对其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表征,并结合成岩序列讨论其孔隙演化过程.研究表明:郝滩地区延安组延8—延10储集砂岩主要发育残余粒间孔和长石溶孔发育,多见大-中孔、中-小喉道型孔隙结构,整体表现中孔、中低渗储层特征.强压实作用和强胶结作用是储集砂岩致密化的主要因素,分别致使孔隙度下降了13.81%~14.28%和1.14%~3.18%;铁方解石的胶结作用和交代作用、绿泥石薄膜保护残余粒间孔以及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溶孔是主要的致密油储集空间,溶蚀作用使孔隙度平均增加了1.34%~3.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郝滩新区 延安组 孔隙演化 成岩作用 成岩序列
下载PDF
内蒙古东胜煤田布日其井田延安组沉积特征及聚煤规律研究
11
作者 赵学波 王贸 《西部资源》 2024年第1期1-2,48,共3页
基于内蒙古东胜煤田布日其井田煤炭详查工作所获得煤田钻孔、测井、二维地震等资料,应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煤田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对延安组沉积特征、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区延安组主要聚煤特征有三种类型:一岩段... 基于内蒙古东胜煤田布日其井田煤炭详查工作所获得煤田钻孔、测井、二维地震等资料,应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煤田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对延安组沉积特征、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区延安组主要聚煤特征有三种类型:一岩段为湖泊滨湖、浅湖交替旋回顶部形成的沼泽相,二岩段为滨湖三角洲发育在分流河及分流间湾旋回顶部形成沼泽相,三岩段为河流冲积平原河漫滩沉积物之上形成的沼泽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聚煤规律 延安组 布日其井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宁县南部延安组延8—延10段油藏富集规律
12
作者 孟浩 熊作为 +4 位作者 刘克胜 陈建文 易涛 张涛 吴雨风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10期92-99,105,共9页
合水—宁县南部延安组延8—延10段砂岩油显示良好,但储集砂岩特征研究匮乏,区域内油藏富集规律不明,严重制约了研究区常规砂岩油剩余油的挖潜和油田增产稳产工作的推进。在储集砂岩特征研究基础上,结合古地貌特征、地震资料等,探讨其富... 合水—宁县南部延安组延8—延10段砂岩油显示良好,但储集砂岩特征研究匮乏,区域内油藏富集规律不明,严重制约了研究区常规砂岩油剩余油的挖潜和油田增产稳产工作的推进。在储集砂岩特征研究基础上,结合古地貌特征、地震资料等,探讨其富集规律、总结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延长组优质的泥质烃源岩是合水—宁县南部延安组油藏的物质来源,深层油气经古河疏导、断裂沟通运移至优质储层匹配低幅构造形成的圈闭富集成藏。合水—宁县南部延安组油藏主要为古地貌油藏和构造—岩性油藏,以斜坡古地貌成藏模式、河间丘构造—岩性成藏模式及河道构造—岩性成藏模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安组 古地貌 油藏富集规律 成藏模式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彭阳油田侏罗系延安组油藏成藏规律 被引量:26
13
作者 兰朝利 王建国 +3 位作者 周晓峰 代金友 杨明慧 崔志员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48,113-114,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彭阳油田主要勘探开发层位延安组平面展布特征变化较大,影响了对其油藏成藏规律的认识。在研究区延安组基本成藏条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延安组油藏成藏规律。延安组油藏原油主要来自延长组长6、长7段炭质泥岩或油页岩;生... 鄂尔多斯盆地彭阳油田主要勘探开发层位延安组平面展布特征变化较大,影响了对其油藏成藏规律的认识。在研究区延安组基本成藏条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延安组油藏成藏规律。延安组油藏原油主要来自延长组长6、长7段炭质泥岩或油页岩;生烃期晚于圈闭形成期,有利于油气聚集;油气在早白垩世末期通过断层、裂缝与延长组顶部不整合输导进入延安组成藏。构造是控制延安组油藏成藏的最重要因素,其次为砂体分布与保存条件;北东向砂体与东西向斜坡配置形成构造-岩性油藏,局部砂体向上超覆尖灭形成地层超覆油藏;研究区北、东部保存条件好,其内部的低幅度背斜、鼻状构造处于最有利成藏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成藏规律 延安组 彭阳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镇泾地区侏罗纪古地貌与延安组成藏关系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国壮 梁承春 +2 位作者 聂小创 吴云飞 吉园园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50,153,共5页
为探明镇泾地区延安组油气成藏规律及确定下一步勘探方向,开展了不整合面上覆及下伏地层厚度特征研究。采用地层厚度印模法恢复了红河油田镇泾地区侏罗纪古地貌形态,发现工区存在2条呈60°夹角的古冲沟,且区域内具有上覆地层厚度大... 为探明镇泾地区延安组油气成藏规律及确定下一步勘探方向,开展了不整合面上覆及下伏地层厚度特征研究。采用地层厚度印模法恢复了红河油田镇泾地区侏罗纪古地貌形态,发现工区存在2条呈60°夹角的古冲沟,且区域内具有上覆地层厚度大而残留地层厚度薄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古地貌对延安组成藏的有利条件为:古冲沟及河道砂体是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古地貌斜坡区砂体为油气的有利储集体,受古地形影响的微幅构造和岩性圈闭是油气有利聚集区。研究结果为该地区延安组油气富集潜力区的预测提供了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 成藏关系 侏罗系 红河油田 延安组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前侏罗纪古地貌对延安组下部油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26
15
作者 郭正权 张立荣 +1 位作者 楚美娟 黄锦绣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3-71,共9页
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使鄂尔多斯盆地整体抬升,上三叠统延长组顶部遭受到强烈风化及河流侵蚀等地质作用,形成水系广布、沟壑纵横、丘陵起伏的古地貌景观。通过对下侏罗统延安组延10油层组和富县组地层等厚图及延长组顶面起伏图的编绘,基... 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使鄂尔多斯盆地整体抬升,上三叠统延长组顶部遭受到强烈风化及河流侵蚀等地质作用,形成水系广布、沟壑纵横、丘陵起伏的古地貌景观。通过对下侏罗统延安组延10油层组和富县组地层等厚图及延长组顶面起伏图的编绘,基本恢复了前侏罗纪古地貌形态,并将其划分为河谷、斜坡、阶地、高地、平原和潜丘6种古地貌单元。该种古地貌景观严格控制了下侏罗统富县组及延安组下部的沉积相类型、相带展布及压实披盖构造的形成。古河谷的下切作用不仅使延安组下部与油源层的接触距离缩短,又为油气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如遇到有利的储集体与背斜、鼻隆等构造,即可有机配置、富集成藏;同时地层水特征表明斜坡带保存条件最好。指出前侏罗纪古地貌斜坡带上的坡嘴、阶地及潜丘是勘探延安组下部油藏的有利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前侏罗纪 古地貌 延安组 油藏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彭阳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52
16
作者 刘联群 刘建平 +1 位作者 李勇 魏敏珠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63-267,共5页
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彭阳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成藏特征,并探讨了烃源岩、沉积、储层、构造等成藏主控因素,为寻找该区油气勘探有利区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彭阳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类型为岩性圈闭和构造圈闭,岩性圈闭油藏主要受沉积因素... 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彭阳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成藏特征,并探讨了烃源岩、沉积、储层、构造等成藏主控因素,为寻找该区油气勘探有利区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彭阳地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类型为岩性圈闭和构造圈闭,岩性圈闭油藏主要受沉积因素控制,构造圈闭油藏主要受断层圈闭和构造因素控制;延安组烃源岩主要为炭质泥岩及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度较高,侏罗系成藏具有良好的油源条件;侏罗系延9、延8及延7沉积期间发育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是重要的储集层,河流边滩微相砂体及河道心滩砂体是最有利的储集砂体;侏罗系延安组储层物性越好,含油性越好;侏罗系延安组构造复杂多样,断层和穹窿及小型鼻状隆起等微构造十分发育。综合分析认为,主砂体与有利构造叠合部位形成的构造圈闭和岩性圈闭是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区;侏罗系石油勘探重点应在穹窿、鼻隆等构造高点部位与主河道叠合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组 油藏类型 成藏因素 彭阳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鸳鸯湖矿区延安组煤岩煤质特征及成煤环境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魏迎春 贾煦 +4 位作者 刘志飞 闵洛平 华芳辉 宁树正 曹代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97-204,196,共9页
为了揭示不同煤岩煤质的形成条件,采用煤岩学和地球化学等方法,基于煤岩、工业分析和灰成分数据分析,探讨了鸳鸯湖矿区延安组主采煤层的煤岩煤质特征及成煤环境。研究结果表明:延安组煤以半暗煤为主,富惰质组,以低灰、低硫、低磷、特低... 为了揭示不同煤岩煤质的形成条件,采用煤岩学和地球化学等方法,基于煤岩、工业分析和灰成分数据分析,探讨了鸳鸯湖矿区延安组主采煤层的煤岩煤质特征及成煤环境。研究结果表明:延安组煤以半暗煤为主,富惰质组,以低灰、低硫、低磷、特低氯为主,煤灰成分以Si O2、Al2O3为主。垂向上,由下至上镜质组含量先增后减,惰质组含量先减后增,成煤环境表现为氧化型—弱氧化型~还原型—氧化型。下段和上段煤层惰质组含量高,灰分高,主要受古河道影响;中段镜质组与惰质组相当,聚煤程度具有周期性变化的特点。平面上,北部靠近物源区,灰分、硫分高,发育河道和三角洲平原环境;中部为区域沉降中心,富镜质组,灰分、硫分较低,表明由三角洲平原向三角洲前缘、湖泊环境过渡;南部的灰分、硫分最低,富惰质组,碎屑物质减少,发育三角洲平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鸳鸯湖矿区 延安组 煤岩煤质 成煤环境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块延长、延安组裂缝成因及期次 被引量:39
18
作者 邓虎成 周文 +2 位作者 姜文利 刘岩 梁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11-817,共7页
裂缝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对其成因及期次研究需要通过多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加以确定。对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块裂缝的研究首先选择了相似露头区进行裂缝的野外调查,野外裂缝特征表明:裂缝组系不稳定,受构造变形强度、形态所控... 裂缝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对其成因及期次研究需要通过多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加以确定。对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块裂缝的研究首先选择了相似露头区进行裂缝的野外调查,野外裂缝特征表明:裂缝组系不稳定,受构造变形强度、形态所控制,且构造变形越强,裂缝的发育密度越大;确定了裂缝以构造成因为主。通过研究区23口取心井岩心裂缝观察描述,岩心上裂缝主要以垂直或者高角度斜交张性缝为主,且岩心上裂缝之间的切割、限制及组合关系表明了裂缝期次至少存在2期。最后在野外和岩心裂缝特征、成因及期次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岩石声发射实验、裂缝充填物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实验,并结合研究区构造演化背景确定了研究区裂缝形成期次主要有两期,可能分别对应研究区燕山运动二幕和三幕两个构造活动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麻黄山西区块 延长 延安组 裂缝成因 裂缝形成期次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标志层特征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22
19
作者 庞军刚 陈全红 +2 位作者 李文厚 郝磊 李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06-812,共7页
目的准确划分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地层,为沉积相及层序地层分析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钻屑、测井、露头观察等综合分析本区延安组标志层特征。结果延安组地层广泛发育构造等时面、煤层及碳质泥岩或油页岩、大型砂体及冲刷面等标志层,其岩电... 目的准确划分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地层,为沉积相及层序地层分析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钻屑、测井、露头观察等综合分析本区延安组标志层特征。结果延安组地层广泛发育构造等时面、煤层及碳质泥岩或油页岩、大型砂体及冲刷面等标志层,其岩电特征明显,可作为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标志层。在延安组所划分的3个三级层序中,砂体主要发育于低位体系域,煤层或油页岩主要分布在水进体系域的晚期或高位体系域的早期。平面上,标志层的岩性、厚度、分布规律等受沉积相控制。结论针对延安组底部及顶部地层厚度变化大的现状,准确的地层划分要注意以标志层控制结合邻井对比,同时充分考虑侏罗纪沉积前古地貌及延安组顶部地层的剥蚀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志层 层序地层 形成机理 延安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林镇地区延安组油气成藏规律 被引量:11
20
作者 邢蓝田 徐丽 +2 位作者 赵阳 王鑫 周丹妮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17,151,共4页
运用储层地球化学手段,分析林镇地区延安组中新发现的多个高效油藏的油气来源、运移路径与动力,同时系统研究了储层、盖层和圈闭等成藏条件,并探讨了油藏的成藏机制。结果表明:林镇地区延安组油藏原油主要来源于其下伏的延长组长7烃源... 运用储层地球化学手段,分析林镇地区延安组中新发现的多个高效油藏的油气来源、运移路径与动力,同时系统研究了储层、盖层和圈闭等成藏条件,并探讨了油藏的成藏机制。结果表明:林镇地区延安组油藏原油主要来源于其下伏的延长组长7烃源岩。油气在高剩余压力推动下由长7烃源岩向上驱动至长6、长4+5段中,而后在浮力的推动下,以深切河谷做为运移通道,油气继续向上运移到延安组延10段至延9段中,进入延安组河道砂体,沿储层砂体发育且砂体连通性较好的河道砂体横向运移进入林镇地区构造或构造-岩性圈闭中成藏。研究结果对完善河流相油藏成藏理论和指导油气进一步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形成机制 延安组油藏 河流相油藏 林镇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