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8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国后景德镇高等陶瓷艺术教育思考 被引量:8
1
作者 曹建文 窦明月 汪冲云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3-44,共2页
通过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办学历史,结合国内其它高校以及国际陶瓷专业高校专业设置特点,对景德镇陶瓷艺术高等教育作了一次总结,今后景德镇陶瓷学院及景德镇市举办陶瓷艺术高等教育、专业变化设置,提出了一些建议,对景德镇乃至国内陶瓷艺... 通过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办学历史,结合国内其它高校以及国际陶瓷专业高校专业设置特点,对景德镇陶瓷艺术高等教育作了一次总结,今后景德镇陶瓷学院及景德镇市举办陶瓷艺术高等教育、专业变化设置,提出了一些建议,对景德镇乃至国内陶瓷艺术教育不无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后 景德镇 陶瓷艺术 高等教育
下载PDF
关于建国后我国档案学若干问题的评论——两个学者的对话 被引量:11
2
作者 傅荣校 何嘉荪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20,共9页
关键词 档案学 学者 建国后 对话 评论 建国以后 与时俱进 学科
下载PDF
建国后17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评价与启示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武元 洪真裁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0-155,共6页
本文介绍了建国后17年内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评价了这一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得与失,并结合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就尊重教育规律、教育优先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的教育质量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建国后17年 高等教育 评价 启示
下载PDF
建国后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非均衡发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曲铁华 马艳芬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60,共5页
基础教育师资的均衡发展对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师资呈现非均衡发展的状态。通过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非均衡发展的过程,可以让我们了解造成今天基础教育师资不均衡现状的影响因素,以便更好... 基础教育师资的均衡发展对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师资呈现非均衡发展的状态。通过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非均衡发展的过程,可以让我们了解造成今天基础教育师资不均衡现状的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解决师资非均衡发展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后 基础教育 师资 非均衡发展
下载PDF
对建国后党史主线的一点认识——兼谈如何看待历史失误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启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13,共11页
研究建国后党的历史,确定其主线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虽然这条主线在各个历史时期呈现的面貌和表现的特点有所不同,但这条主线是一以贯之的。历史主线是个纲,它的确定影响到我们对各个历史时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全貌的认识,从... 研究建国后党的历史,确定其主线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虽然这条主线在各个历史时期呈现的面貌和表现的特点有所不同,但这条主线是一以贯之的。历史主线是个纲,它的确定影响到我们对各个历史时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全貌的认识,从而直接关系到一部史书的面貌和基调(比如对这段历史的评价是基本肯定性的,还是基本否定性的等等),同时也决定着全书的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线 党史 建国后 历史时期 基调 直接 历史事件 肯定性 呈现 史书
下载PDF
建国后城乡关系演变刍议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化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8-34,共7页
建国50年来,城乡关系由不大协调到逐步得到改善,是共和国的一个重要进步。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是:1.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推动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2.在国家宏观调控下,通过市场调节,逐步实现城乡生产力... 建国50年来,城乡关系由不大协调到逐步得到改善,是共和国的一个重要进步。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是:1.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推动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2.在国家宏观调控下,通过市场调节,逐步实现城乡生产力要素的合理配置。3.以经济利益为动力,使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由局部向全国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后 城乡关系 社会结构 生产力要素
下载PDF
关于建国后教育价值取向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卫东 石中英 《教育学术月刊》 1996年第4期1-4,共4页
关于建国后教育价值取向问题的思考王卫东,石中英目前,教育学界对教育价值取向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指社会主体在把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客体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教育客体进行价值设定、价值预期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向或倾向... 关于建国后教育价值取向问题的思考王卫东,石中英目前,教育学界对教育价值取向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指社会主体在把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客体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教育客体进行价值设定、价值预期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向或倾向。这种价值设定、预期实际上也就是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价值取向 个体主体 价值主体 国家主体 集体主体 教育活动 本体价值 教育的政治价值 建国后 社会主体
下载PDF
建国后中国茶叶的向外传播 被引量:1
8
作者 章传政 丁以寿 夏涛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10-314,共5页
关键词 中国茶叶 传播方式 建国后 商业贸易 文化交流 生产技术 多样化 茶文化
下载PDF
建国后17年译介外国文学的现代性特征 被引量:7
9
作者 方长安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9-113,共5页
建国后17年译介外国文学,与解放前译介外国文学相比,具有三大现代性特征:一是译介目的不在审美形式的输入,而在捍卫、建设社会主义民族国家这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上;二是译介对外国文学的读解,服务于捍卫、建设社会主义民族国家这一现... 建国后17年译介外国文学,与解放前译介外国文学相比,具有三大现代性特征:一是译介目的不在审美形式的输入,而在捍卫、建设社会主义民族国家这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上;二是译介对外国文学的读解,服务于捍卫、建设社会主义民族国家这一现代性工程,忽视了作品的自由、民主、人权等资本主义文化启蒙主题;三是译介国家地区的多元性与译介作品类型的单一性,即主要译介了那些与17年社会主义现代性精神相一致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学 建国后 文学译介 社会主义现代性 文学翻译
下载PDF
建国后教育史研究取向的转换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忠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8-96,共9页
建国后出现三种不同取向的教育史研究,即革命史取向、现代化取向与带有后现代色彩的多元取向。前两种取向的教育史研究都以学校教育理论为分析框架,对相同的教育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活动,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分析标准,治出了不同... 建国后出现三种不同取向的教育史研究,即革命史取向、现代化取向与带有后现代色彩的多元取向。前两种取向的教育史研究都以学校教育理论为分析框架,对相同的教育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活动,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分析标准,治出了不同的教育史,形成大批研究成果。然而,在研究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学科生存却遭遇严峻挑战。在应对这一挑战的过程中,出现了带有后现代色彩的多元取向的教育史研究,这种取向的教育史研究还处于艰难探索之中。未来的教育史研究需要直面这种挑战,提升研究品质,为学科建设也为学科功能的发挥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后 教育史研究 取向 转换
下载PDF
论建国后毛泽东的国民性改造思想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建超 姚静芬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2010年第1期30-37,共8页
国民性改造是中国现代化事业中最关键、最深沉、最艰难的工作,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毛泽东是从事中国国民性改造的先驱之一。建国后,他站在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高度,立足国情,在对中国传统国民性做出理性批判的基础上,全... 国民性改造是中国现代化事业中最关键、最深沉、最艰难的工作,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毛泽东是从事中国国民性改造的先驱之一。建国后,他站在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高度,立足国情,在对中国传统国民性做出理性批判的基础上,全面建构了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基石的具有崇高思想道德、丰富文化知识和强壮身体素质的理想新国民的目标模式,并从群众运动、教育变革、文艺宣传三个方面悉心探索了国民性改造的基本路径。但由于毛泽东对国民性改造的系统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充分,过分注重政治运动和主观精神的因素,而忽视客观的物质基础,以至国民性改造陷入了两难困境。认真学习和研究建国后毛泽东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一方面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刻领会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在新时期新阶段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建国后 国民性改造 目标模式 基本路径 两难困境
下载PDF
建国后3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和经验 被引量:9
12
作者 姚宏志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36-141,共6页
建国后30年(1949-1978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大致可划分为稳步推进、曲折前行和遭受重挫三个时期。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立场路线、内在精神、外部影响、运行状态和结果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过程性特征和变化趋向。
关键词 建国后30年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下载PDF
建国后中国学者对马赫哲学的批判与反思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凌峰 王松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4-91,共8页
马赫的经验批判主义对西方现代哲学特别是分析传统有重大影响,但马赫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却经历了坎坷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之后,由于国内外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马赫哲学开始受到严厉的非学术性批判,"马赫主义"哲学一时成为学术... 马赫的经验批判主义对西方现代哲学特别是分析传统有重大影响,但马赫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却经历了坎坷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之后,由于国内外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马赫哲学开始受到严厉的非学术性批判,"马赫主义"哲学一时成为学术研究的禁区。直到20世纪80年代,国内学者才得以重新评价马赫及其哲学思想的重要价值。本文通过分析建国后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对马赫哲学思想的研究成果,并利用科学社会学的相关理论,说明我们在学术研究中,应该建立并遵循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防止个人及社会等非学术因素对科学知识评价的干扰与侵害,确保学术评价的自由与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赫哲学 批判 反思 建国后
下载PDF
关于《阳关三叠》在明、清、民初和建国后流传的情况及其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秉义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9-17,共9页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但自从宋代有了活字印刷术后,琴谱在明代得到了空前的刊行,出现了众多的不同版本的琴谱。我们可以看出,唐、宋、元时期,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即《渭城曲》在各种有关记载中基本上称《...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但自从宋代有了活字印刷术后,琴谱在明代得到了空前的刊行,出现了众多的不同版本的琴谱。我们可以看出,唐、宋、元时期,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即《渭城曲》在各种有关记载中基本上称《渭城曲》,但在现存的各种琴谱和其他乐谱中,从明开始,刊载这首作品的各种版本不断增多,曲名多样,其中称《阳关三叠》、《阳关》者为多。不仅如此,对这首作品在歌词、叠法以及所增改的歌词等方面也呈现出多元的趋势。本文以及笔者所发表过的相关论文都是对这一作品学习和研究的成果,意在从宏观上对这一作品的历史衍变和流传情况作一整体的叙述,并对这一作品在明、清、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不同时期在版本、衍变和发展等方面作粗浅的叙述和研究,为了解这一作品的历史和中国音乐史教学提供一份可供参考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关三叠》 明朝 清朝 民国初期 建国后 版本 叠法 琴谱 琴歌
下载PDF
关于建国后27年文学现代性的思考 被引量:5
15
作者 蔡世连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2-46,共5页
建国后27年文学是否具现代性的问题是近几年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否定论者把个体人性价值作为文学现代性的唯一标准,并将个性主义与集体主义、社会解放与个性解放完全对立起来,从而认定现代性断裂的观点难以让人接受。文学现代性应... 建国后27年文学是否具现代性的问题是近几年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否定论者把个体人性价值作为文学现代性的唯一标准,并将个性主义与集体主义、社会解放与个性解放完全对立起来,从而认定现代性断裂的观点难以让人接受。文学现代性应是一个综合指标,它以具有内在联系的多种形态存在于27年文学之中。个性主义作为一种被压抑的现代性在中国现代文化语境的压力下也顽强地存在于一些政治化文本的潜在层面,留下了难以擦抹的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后27年文学 文学现代性 综合指标 个性主义
下载PDF
建国后中国社会结构的两次变迁与中国共产党执政思维的转变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杰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26,共4页
社会的发展变化终究要以一定的社会结构体现出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经历了两次重大变迁,而中国共产党执政思维的转变与社会结构的变迁是一个互动的历史过程。在社会分化与社会结构重构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各阶层之间关系... 社会的发展变化终究要以一定的社会结构体现出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经历了两次重大变迁,而中国共产党执政思维的转变与社会结构的变迁是一个互动的历史过程。在社会分化与社会结构重构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各阶层之间关系的状况事关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对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质的飞跃,完成了执政思维的历史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构 和谐社会 政治思维 中国 建国后 中国共产党 执政思维
下载PDF
建国后科技古籍整理述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管成学 冯秋季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89年第5期24-29,共6页
科技古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一笔珍贵的遗产.它记载了我们先人对科学技术的伟大贡献.其渊源深远,蕴含丰富,涉及广博,使中外学者赞叹不已.班固在《汉书·艺文志·总叙》中说: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 科技古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一笔珍贵的遗产.它记载了我们先人对科学技术的伟大贡献.其渊源深远,蕴含丰富,涉及广博,使中外学者赞叹不已.班固在《汉书·艺文志·总叙》中说: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后二人所校勘全是科技古籍.刘歆《七略》中,《诸子略》的墨、杂、农三类,《兵书略》的阴阳、技巧两类,《数术略》的天文、历谱、杂占3类,《方技略》的医经、经方两类,皆含科技古籍.至清代《四库全书总目》类别又有发展,经部的乐类,史部的时令、地理、考工,子部的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数术、谱录(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道家(炼丹)等,多数是科技古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整理 建国后 校释 整理出版 珍本 石声汉 古农书 注文 科技 底本
下载PDF
试论建国后十七年中国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启示 被引量:4
18
作者 侯怀银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1997年第5期70-75,共6页
试论建国后十七年中国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启示侯怀银建国后十七年,是我国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和发展比较曲折、艰辛的十七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本来为中国教育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创造了条件,中国教育科学... 试论建国后十七年中国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启示侯怀银建国后十七年,是我国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和发展比较曲折、艰辛的十七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本来为中国教育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创造了条件,中国教育科学工作者也充满信心地为创建中国化的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体系建设 教育学科体系 建设和发展 我国教育 历史启示 毛泽东思想 教育科学研究 十七年 中国教育 建国后
下载PDF
沈从文建国后的“鲁迅说” 被引量:3
19
作者 任葆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2-39,共8页
沈从文评说鲁迅的文字主要发表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之后并没有专文论述鲁迅,且在其生前公开发表的文字中,鲁迅的名字也极少出现。然而,在其私人书信及有关总结汇报、交代材料等另类文字中却频频言及。
关键词 沈从文 鲁迅 建国后 新中国成立 文字 文论 书信
下载PDF
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重构——对建国后现代文学史书写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
20
作者 温奉桥 李萌羽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16,共5页
 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书写大体经过了两个历史阶段,即50年代的草创期和新时期以来的探索期。这两个历史阶段体现了不同的文学史书写的现代性追求和规范,前者体现了"学科"规范,后者体现了有限度的"学理"规范。文学...  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书写大体经过了两个历史阶段,即50年代的草创期和新时期以来的探索期。这两个历史阶段体现了不同的文学史书写的现代性追求和规范,前者体现了"学科"规范,后者体现了有限度的"学理"规范。文学史的书写呼唤着新的现代性理念,那就是建立新的历史观念,新的文学史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20世纪 中国 现代文学史 建国后 历史观念 创作手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