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聊斋志异》“异史氏曰”叙事艺术论略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尚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3-96,共4页
《聊斋志异》中的"异史氏曰"素有"史笔"之称,基因遗传源远流长。这一特殊的叙事模式,艺术创新在于:叙事艺术日臻成熟,提升了文言小说的传统地位;叙事结构统驭连株体故事,拓展了小说的结构章法;记言模式上师承史传,... 《聊斋志异》中的"异史氏曰"素有"史笔"之称,基因遗传源远流长。这一特殊的叙事模式,艺术创新在于:叙事艺术日臻成熟,提升了文言小说的传统地位;叙事结构统驭连株体故事,拓展了小说的结构章法;记言模式上师承史传,开创了文言小说的新体例。缺陷与不足是:议论过半,喧宾夺主;封建说教,苍白平庸;偏离正文,松散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异史氏曰 叙事艺术
下载PDF
《聊斋志异》“异史氏曰”叙事形式的探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郑铁生 《蒲松龄研究》 2001年第4期40-55,共16页
本文在对百年来关于《聊斋志异》“异史氏曰”叙事形式评价的分析中 ,辨析了文学叙事与历史叙事的区别和对文体制约的因素 ,从而论析了叙事主体对叙事方式的选择、“破体”的界限与文体的规范性 ,以及蒲松龄在运用“异史氏曰”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异史氏曰 叙事形式
下载PDF
辛辣·尖锐·冷峻——谈《促织》的“异史氏曰” 被引量:1
3
作者 戴建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促织》 蒲松龄 异史氏曰 故事结局 中学 语文教学
下载PDF
论《聊斋志异》中“异史氏曰”的艺术魅力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军锋 《安康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62-65,共4页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集大成者,其篇末"异史氏曰"以特有的方式对聊斋故事从内容上作了大量的阐发和引伸。本文主要探讨"异史氏曰"在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即它有利于作者真实情感的抒发与宣泄;具有画...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集大成者,其篇末"异史氏曰"以特有的方式对聊斋故事从内容上作了大量的阐发和引伸。本文主要探讨"异史氏曰"在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即它有利于作者真实情感的抒发与宣泄;具有画龙点睛、点铁成金之功用;充当着桥梁的角色,为作品的思想内容而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异史氏曰 艺术魅力
下载PDF
“异史氏曰”中蒲松龄的伤世情怀
5
作者 彭海燕 《蒲松龄研究》 2013年第4期59-71,共13页
《聊斋志异》中附有"异史氏曰"的有194篇。作为蒲松龄本人自我评论的文字,它因文而设,风格不拘。或愤激,或含蓄;或借题发挥,或直抒胸臆;有的慷慨激昂,有的冷嘲热讽;有的侃侃而谈,有的言简意赅。作者在其中抒发感情,寄托理想,... 《聊斋志异》中附有"异史氏曰"的有194篇。作为蒲松龄本人自我评论的文字,它因文而设,风格不拘。或愤激,或含蓄;或借题发挥,或直抒胸臆;有的慷慨激昂,有的冷嘲热讽;有的侃侃而谈,有的言简意赅。作者在其中抒发感情,寄托理想,表达心曲,对《聊斋志异》的内容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成为窥视蒲松龄心灵的一个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异史氏曰 蒲松龄 伤世情怀
下载PDF
从“异史氏曰”看《聊斋志异》的抒情方式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凤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6-18,23,共4页
《聊斋志异》中的"异史氏曰"不仅是叙事结束后的简单评论,更是作者蒲松龄的抒情方式。这种抒情方式包括三类:一是感物而起,情以物出;二是叙史述事,融情入事;三是析理阐义,寓情于理。这些抒情方式,表现了蒲松龄无限的倾慕、无... 《聊斋志异》中的"异史氏曰"不仅是叙事结束后的简单评论,更是作者蒲松龄的抒情方式。这种抒情方式包括三类:一是感物而起,情以物出;二是叙史述事,融情入事;三是析理阐义,寓情于理。这些抒情方式,表现了蒲松龄无限的倾慕、无情的揭露、辛辣的讽刺、善意的规劝等复杂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异史氏曰 抒情方式
下载PDF
《聊斋志异》中的“异史氏曰”与评论 被引量:1
7
作者 何明凤 《文史杂志》 2011年第4期58-60,共3页
关于《聊斋志异》中的"异史氏曰",已有不少学者做过研究评论,或是研究其类型差异,或是探讨其叙事艺术,或是讨论其特点作用,或是分析其体现出的思想和艺术风格,或是追溯源流褒贬优劣。对此,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异史氏曰 评论 叙事艺术 艺术风格
下载PDF
“异史氏曰”——《聊斋志异》中的干预叙述者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娟 《河池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53-55,共3页
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论述“异史氏曰”,认为“异史氏曰”是《聊斋志异》中的干预叙述者。具有评点、抒发、揭示的功能。“异史氏曰”直接反映了蒲松龄理想的爱情观、友情现、伦理现和社会观。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异史氏曰 叙事学 干预叙述者
下载PDF
论《聊斋志异》“异史氏曰”思想和艺术上的缺陷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尧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88-195,共8页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异史氏曰 思想和艺术 蒲松龄 《聊斋》 社会意义 客观意义 “孤愤” 教育价值 封建社会
下载PDF
《聊斋志异》“异史氏曰”略论 被引量:7
10
作者 夏春豪 《青海师专学报》 2002年第4期19-23,共5页
聊斋“异史氏曰”是作家创造意识的自我张扬。对自己孕育的形象世界作论析,每多独特发现,并包含创作与接受的理性机微。其文或议论骇世,或叙事论证生动,或抒情、讽刺多姿多彩,对寓意深邃的象征本文,更能点出文思隐曲之处。其显现原初表... 聊斋“异史氏曰”是作家创造意识的自我张扬。对自己孕育的形象世界作论析,每多独特发现,并包含创作与接受的理性机微。其文或议论骇世,或叙事论证生动,或抒情、讽刺多姿多彩,对寓意深邃的象征本文,更能点出文思隐曲之处。其显现原初表达的特有含义,能加深受众对聊斋本文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异史氏曰" 小说 人物形象 创造意识
下载PDF
《聊斋志异》曲终奏雅艺术探析——评“异史氏曰”的得失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英龙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4-8,共5页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集大成之作,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特殊地位。其篇末"异史氏曰"既承袭了史传文学的传统,又独具特殊效用,或发唱惊挺,或寄慨良深,或补充叙述,实是其篇章结构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界对...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集大成之作,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特殊地位。其篇末"异史氏曰"既承袭了史传文学的传统,又独具特殊效用,或发唱惊挺,或寄慨良深,或补充叙述,实是其篇章结构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界对这一曲终奏雅的艺术形式虽有所论及,但褒贬不一,终无确评,其中仍有许多值得深入探究之处,此文拟对之做初步的梳理及探究,以利于更好地评价"异史氏曰"的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太史公 异史氏曰 成就 缺陷
下载PDF
“异史氏曰”漫评──《聊斋论稿》之一章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天琪 《蒲松龄研究》 1995年第1期56-70,共15页
“异史氏曰”漫评──《聊斋论稿》之一章许天琪蒲松龄所著之《聊斋志异》,凡四百九十一篇(据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之“会校会注会评”本,下同),其中篇未缀以:“异史氏曰”评语的,计一百九十五篇,约占全书篇目的百分之四十。各则... “异史氏曰”漫评──《聊斋论稿》之一章许天琪蒲松龄所著之《聊斋志异》,凡四百九十一篇(据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之“会校会注会评”本,下同),其中篇未缀以:“异史氏曰”评语的,计一百九十五篇,约占全书篇目的百分之四十。各则“异史氏曰”长短不一,有的寥寥数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史氏曰 《聊斋志异》 蒲松龄 科举制度 聊斋故事 创作意图 “孤愤” 封建礼教 复仇主义 漫评
下载PDF
感于民情 怆恻欲泣--《促织》“异史氏曰”中“民本”思想的三重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静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1年第11期156-157,共2页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被博尔赫斯赞为“东方的《一千零一夜》”。但与其身后的荣耀相比,蒲松龄生前却是在“载笔以耕,卖文为活”(《上健川汪邑侯启》)中度过一生的。他“落拓名场五十秋,不成一事雪盈头”(《蒙朋赐贺》)。
关键词 博尔赫斯 《一千零一夜》 异史氏曰 《聊斋志异》 蒲松龄 《促织》 卖文
下载PDF
感于民情 怆恻欲泣——《促织》“异史氏曰”中“民本”思想的三重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静 《中学语文》 2021年第14期51-52,共2页
《促织》“异史氏曰”是蒲松龄“孤愤”,更是他为百姓忧怀的民本意识的流露。他怜悯百姓因层层重压不断累积而无处逃脱的生存困境;因取士任官的偶然而无法实现阶层流动的身份困厄;因恩荫赏赉集于“鸡犬”,徒有辛劳的经济困顿。正是“感... 《促织》“异史氏曰”是蒲松龄“孤愤”,更是他为百姓忧怀的民本意识的流露。他怜悯百姓因层层重压不断累积而无处逃脱的生存困境;因取士任官的偶然而无法实现阶层流动的身份困厄;因恩荫赏赉集于“鸡犬”,徒有辛劳的经济困顿。正是“感于民情,怆恻欲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织》 异史氏曰 民情 民本
下载PDF
《聊斋志异》“异史氏曰”漫评
15
作者 许天琪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4期109-114,共6页
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凡四百九十一篇(据“会校会注会评”本,本文引文悉据“三会”本),其中篇末缀以“异史氏曰”评语的,计一百九十五篇,约占全书篇目的五分之二。“异史氏曰”长短不一,有的寥寥数语,有的则洋洋大观,可独立成篇;多属... 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凡四百九十一篇(据“会校会注会评”本,本文引文悉据“三会”本),其中篇末缀以“异史氏曰”评语的,计一百九十五篇,约占全书篇目的五分之二。“异史氏曰”长短不一,有的寥寥数语,有的则洋洋大观,可独立成篇;多属散文,间用骈体;或一事一议,深入开掘,或借题发挥,另创局面。它是《聊斋志异》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研究《聊斋志异》,不可不研究“异史氏曰”,研究“异史氏曰”有助于深入研究《聊斋志异》。可是,不少研究者认为,“异史氏曰”与聊斋故事所反映的思想有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异史氏曰 蒲松龄 引文 冤狱 福善祸淫 婚姻 文字 故事 构成部分
下载PDF
隐藏在《安娜·卡列尼娜》背后的“异史氏曰”结构
16
作者 王钦峰 田贵诚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68-72,共5页
托尔斯泰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结构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托尔斯泰本人拱形结构说也没有得到学界更好的理解。本文从中国古典小说名著《聊斋志异》的结构方式“异史氏曰”入手,对《安娜·卡列尼娜》的结构进行读解,指出并论... 托尔斯泰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结构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托尔斯泰本人拱形结构说也没有得到学界更好的理解。本文从中国古典小说名著《聊斋志异》的结构方式“异史氏曰”入手,对《安娜·卡列尼娜》的结构进行读解,指出并论证了小说中列文故事对安娜故事的作用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娜故事 列文故事 异史氏曰 拱形
下载PDF
浅论古代文言小说对“太史公曰”论赞形式的继承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玉洪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7-18,共2页
在《史记》中,司马迁创立了“太史公曰”的论断形式,为后世文言小说创作及编选者所继承。清代蒲松龄在小说集《聊斋志异》很多作品后,都以“异史氏曰”发表自己的观点,将这种篇末自评的论赞方式固定下来,成为以后文言小说集创作的典范。
关键词 “太史公 异史氏曰 文言小说 自评
下载PDF
文言小说中话语的双声关系--以《聊斋志异》为例
18
作者 章佳 《蒲松龄研究》 2024年第3期63-74,共12页
在巴赫金的思想中,语言学问题一直是他关注的重点。对话是他对语言学研究的核心,而双声语是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研究所提出的独特见解。而中国小说艰苦的孕育、产生、发展,完全仰仗文言小说的力量;没有文言小说的出世、成长,明清时期... 在巴赫金的思想中,语言学问题一直是他关注的重点。对话是他对语言学研究的核心,而双声语是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研究所提出的独特见解。而中国小说艰苦的孕育、产生、发展,完全仰仗文言小说的力量;没有文言小说的出世、成长,明清时期蔚为大观、雄踞文坛的白话小说就不可能出现,也就没有中国文学史上足以同诗、文、戏曲媲美争辉的小说的繁荣。作为文言小说的集大成者,《聊斋志异》是一个多文体综合的作品,各类体裁在其中相互交融、对话。本文试从巴赫金的视角分析《聊斋志异》中典故运用和“异史氏曰”所体现的话语双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声语 《聊斋志异》 作者和叙述者 典故 异史氏曰
下载PDF
《婴宁》的命名及其蕴涵 被引量:11
19
作者 赵伯陶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1995年第1期208-217,228,共11页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许多关于男女恋情的美丽篇章,《婴宁》一篇向为国内论者所重视。这不仅取决于小说情节的曲折、语言的精采。
关键词 婴宁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女性形象 花姑 异史氏曰 小说 文人 风云气 男子
下载PDF
有正本《原本加批聊斋志异》对原著的肆意纂改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海儒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1994年第1期136-155,共20页
自清流传至今的《聊斋志异》各种版本,由于所用底本的不同以及抄录、编印制作过程中的诸多因素,在卷次与内容上存在很大差异。其中,有的是无意中出现的失误;有的是受历史条件的制约为避时忌而作的取舍;还有的是复制者因自己的好恶擅自增删;
关键词 俗本 原著 三会 小字 《聊斋志异》 五字 宫梦弼 异史氏曰 入肉 娇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