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聊斋志异》“异史氏曰”叙事艺术论略 |
刘尚云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2
|
《聊斋志异》“异史氏曰”叙事形式的探析 |
郑铁生
|
《蒲松龄研究》
|
2001 |
6
|
|
3
|
辛辣·尖锐·冷峻——谈《促织》的“异史氏曰” |
戴建华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4
|
论《聊斋志异》中“异史氏曰”的艺术魅力 |
李军锋
|
《安康学院学报》
|
2011 |
1
|
|
5
|
“异史氏曰”中蒲松龄的伤世情怀 |
彭海燕
|
《蒲松龄研究》
|
2013 |
0 |
|
6
|
从“异史氏曰”看《聊斋志异》的抒情方式 |
赵凤
|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7
|
《聊斋志异》中的“异史氏曰”与评论 |
何明凤
|
《文史杂志》
|
2011 |
1
|
|
8
|
“异史氏曰”——《聊斋志异》中的干预叙述者 |
李娟
|
《河池学院学报》
|
2006 |
1
|
|
9
|
论《聊斋志异》“异史氏曰”思想和艺术上的缺陷 |
朱尧
|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10
|
《聊斋志异》“异史氏曰”略论 |
夏春豪
|
《青海师专学报》
|
2002 |
7
|
|
11
|
《聊斋志异》曲终奏雅艺术探析——评“异史氏曰”的得失 |
黄英龙
|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2
|
“异史氏曰”漫评──《聊斋论稿》之一章 |
许天琪
|
《蒲松龄研究》
|
1995 |
2
|
|
13
|
感于民情 怆恻欲泣--《促织》“异史氏曰”中“民本”思想的三重表达 |
朱静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1 |
1
|
|
14
|
感于民情 怆恻欲泣——《促织》“异史氏曰”中“民本”思想的三重表达 |
朱静
|
《中学语文》
|
2021 |
1
|
|
15
|
《聊斋志异》“异史氏曰”漫评 |
许天琪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9 |
0 |
|
16
|
隐藏在《安娜·卡列尼娜》背后的“异史氏曰”结构 |
王钦峰
田贵诚
|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8 |
0 |
|
17
|
浅论古代文言小说对“太史公曰”论赞形式的继承 |
董玉洪
|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2
|
|
18
|
文言小说中话语的双声关系--以《聊斋志异》为例 |
章佳
|
《蒲松龄研究》
|
2024 |
0 |
|
19
|
《婴宁》的命名及其蕴涵 |
赵伯陶
|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
1995 |
11
|
|
20
|
有正本《原本加批聊斋志异》对原著的肆意纂改 |
杨海儒
|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
199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