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上颌前牙区,延期种植同期进行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术后6个月唇侧骨吸收的影响因素。探究种植二期手术时种植体唇侧骨宽度对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随访至最终修复后1年。...目的:分析上颌前牙区,延期种植同期进行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术后6个月唇侧骨吸收的影响因素。探究种植二期手术时种植体唇侧骨宽度对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随访至最终修复后1年。采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测量术后即刻(T1)和术后6个月(T2)种植体唇侧水平骨宽度和垂直骨高度,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根据T2时的唇侧骨宽度,将种植体分为3个队列:0骨壁组、骨壁<2 mm组和骨壁≥2 mm组,探究组间边缘骨吸收差异。结果:共纳入57例患者,94枚种植体。容纳性骨缺损、种植体连接愈合基台与更少的骨吸收显著相关;在修复后1年的随访中,组间边缘骨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种植位点行软组织增量手术与更少的边缘骨丧失显著相关。结论:GBR术中使用愈合基台更有利于维持水平、垂直骨量;软组织增量手术利于维持稳定的边缘骨水平。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颌骨囊肿摘除术联合同期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对颌骨囊肿患者的疗效及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颌骨囊肿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目的:探讨颌骨囊肿摘除术联合同期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对颌骨囊肿患者的疗效及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颌骨囊肿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颌骨囊肿摘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颌骨囊肿摘除术联合同期GBR技术治疗。采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影像学参数评估患者骨缺损修复情况,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囊肿体积缩小量、囊肿面积缩小量、骨密度、骨质增生厚度、颌骨高度及宽度;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CT值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均高于术后3个月(P<0.05),且研究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CT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囊肿体积缩小量及囊肿面积缩小量均大于术后3个月(P<0.05),且研究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囊肿体积缩小量及囊肿面积缩小量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骨密度及骨质增生厚度均高于术后3个月(P<0.05),且研究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骨密度、骨质增生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上下颌骨高度及宽度均高于术后3个月(P<0.05),且研究组术后6个月上下颌骨高度及宽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颌骨囊肿摘除术联合同期GBR技术能够显著修复骨缺损,有效缩小囊肿体积及面积,促进颌骨生长发育,疗效显著。展开更多
本病例报告了一例自体骨-异种骨混合的钛网支撑的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伴角化龈增量的美学区连续牙列缺损种植修复。患者因外伤致上颌前牙区骨折、水平向骨丧失,连续多颗天然牙缺失。临床治疗取自体骨混合去蛋白牛...本病例报告了一例自体骨-异种骨混合的钛网支撑的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伴角化龈增量的美学区连续牙列缺损种植修复。患者因外伤致上颌前牙区骨折、水平向骨丧失,连续多颗天然牙缺失。临床治疗取自体骨混合去蛋白牛骨矿物质(deproteinized bovine bone mineral,DBBM)异种骨填入骨缺损区,在唇侧放置钛网和生物可吸收性胶原膜。半年后行简易修复导板引导下种植体植入,二期术前行角化龈增量,临时修复体佩戴6个月后完成最终美学修复。结果可见,自体骨-异种骨混合的钛网支撑的GBR获得了理想的骨增量效果,为种植体植入提供了理想的位点,同时角化龈增量手术为最终美学修复提供了令医患满意的临床效果。因此,自体骨-异种骨混合用于钛网支撑的GBR是一种增加前牙区水平骨量的有效方法。展开更多
目的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是解决种植体周围骨损伤缺的有效方法,文中通过临床回顾性研究,评价GBR术同期牙种植对美学区种植体周软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45名患者共60颗(其中基于GBR后种植30颗,常规种植30颗)负重...目的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是解决种植体周围骨损伤缺的有效方法,文中通过临床回顾性研究,评价GBR术同期牙种植对美学区种植体周软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45名患者共60颗(其中基于GBR后种植30颗,常规种植30颗)负重1年的种植体进行临床病历回顾,在术后的3个时间点(种植体暴露口腔后1个月为T1,完成永久修复体之后为T2,以及功能负荷1年后为T3,分别记录了各组种植体的牙周探诊深度和龈乳头指数,分析行GBR术对前牙种植的牙周指数有无影响。结果对比3个时间点2组临床资料牙周探诊指数的变化,GBR组:T1(2.11±0.68)mm,T2(2.13±0.70)mm,T3(2.31±0.84)mm;常规种植组:T1(2.08±0.71)mm,T2(2.15±0.70)mm,T3(2.27±0.84)mm,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龈乳头指数的2组频数分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BR术对美学区牙种植体周牙龈未发现明显影响。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颌骨囊肿摘除术联合同期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对颌骨囊肿患者的疗效及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颌骨囊肿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颌骨囊肿摘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颌骨囊肿摘除术联合同期GBR技术治疗。采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影像学参数评估患者骨缺损修复情况,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囊肿体积缩小量、囊肿面积缩小量、骨密度、骨质增生厚度、颌骨高度及宽度;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CT值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均高于术后3个月(P<0.05),且研究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CT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囊肿体积缩小量及囊肿面积缩小量均大于术后3个月(P<0.05),且研究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囊肿体积缩小量及囊肿面积缩小量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骨密度及骨质增生厚度均高于术后3个月(P<0.05),且研究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骨密度、骨质增生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上下颌骨高度及宽度均高于术后3个月(P<0.05),且研究组术后6个月上下颌骨高度及宽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颌骨囊肿摘除术联合同期GBR技术能够显著修复骨缺损,有效缩小囊肿体积及面积,促进颌骨生长发育,疗效显著。
文摘本病例报告了一例自体骨-异种骨混合的钛网支撑的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伴角化龈增量的美学区连续牙列缺损种植修复。患者因外伤致上颌前牙区骨折、水平向骨丧失,连续多颗天然牙缺失。临床治疗取自体骨混合去蛋白牛骨矿物质(deproteinized bovine bone mineral,DBBM)异种骨填入骨缺损区,在唇侧放置钛网和生物可吸收性胶原膜。半年后行简易修复导板引导下种植体植入,二期术前行角化龈增量,临时修复体佩戴6个月后完成最终美学修复。结果可见,自体骨-异种骨混合的钛网支撑的GBR获得了理想的骨增量效果,为种植体植入提供了理想的位点,同时角化龈增量手术为最终美学修复提供了令医患满意的临床效果。因此,自体骨-异种骨混合用于钛网支撑的GBR是一种增加前牙区水平骨量的有效方法。
文摘目的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是解决种植体周围骨损伤缺的有效方法,文中通过临床回顾性研究,评价GBR术同期牙种植对美学区种植体周软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45名患者共60颗(其中基于GBR后种植30颗,常规种植30颗)负重1年的种植体进行临床病历回顾,在术后的3个时间点(种植体暴露口腔后1个月为T1,完成永久修复体之后为T2,以及功能负荷1年后为T3,分别记录了各组种植体的牙周探诊深度和龈乳头指数,分析行GBR术对前牙种植的牙周指数有无影响。结果对比3个时间点2组临床资料牙周探诊指数的变化,GBR组:T1(2.11±0.68)mm,T2(2.13±0.70)mm,T3(2.31±0.84)mm;常规种植组:T1(2.08±0.71)mm,T2(2.15±0.70)mm,T3(2.27±0.84)mm,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龈乳头指数的2组频数分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BR术对美学区牙种植体周牙龈未发现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