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9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肾盂旁囊肿内切开引流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苏小凯 杨仲兴 +1 位作者 刘志刚 胡文晖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455-458,共4页
目的 分析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肾盂旁囊肿内切开引流术对肾盂旁囊肿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肾盂旁囊肿患者,按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腹腔镜下肾... 目的 分析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肾盂旁囊肿内切开引流术对肾盂旁囊肿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肾盂旁囊肿患者,按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腹腔镜下肾盂旁囊肿去顶减压术,观察组接受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肾盂旁囊肿内切开引流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效果(96.00%、80.00%)和并发症发生率(8.00%、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降钙素原水平下降(P<0.05)。结论 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肾盂旁囊肿内切开引流术可减少手术创伤和出血量,基本不产生应激反应,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对术后恢复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旁囊肿 去顶减压术 切开引流术 炎症因子 并发症
下载PDF
神经内镜硬膜下血肿清除术与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对比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笑 银锐 +3 位作者 李鹏涛 常健博 孙思帅 魏俊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5-460,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神经内镜硬膜下血肿清除术与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38例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分别予以神经内镜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内镜... 目的对比分析神经内镜硬膜下血肿清除术与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38例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分别予以神经内镜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内镜组,19例)和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钻孔组,19例),计算血肿腔厚度变化率,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和Barthel指数(BI)评估神经功能预后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记录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和脑脊液漏发生率。结果内镜组与钻孔组血肿腔厚度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8,P=0.396)。内镜组和钻孔组出院时mRS评分低于入院时(Z=⁃4.116,P=0.000;Z=⁃4.195,P=0.000),BI指数较入院时无明显变化(Z=⁃1.557,P=0.119;Z=⁃0.091,P=0.928);出院时两组mRS评分(Z=⁃0.502,P=0.616)和BI指数(Z=⁃0.853,P=0.3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内镜组术后引流时间长于钻孔组(t=2.488,P=0.018),但术后住院时间短于钻孔组(t=⁃3.894,P=0.000);而两组总住院费用(t=1.175,P=0.248)和脑脊液漏发生率(Fisher确切概率法:P=0.3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无论采取神经内镜硬膜下血肿清除术还是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均安全、有效,可清除血肿,改善神经功能;神经内镜手术具有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更快、术后住院时间更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硬膜下 慢性 神经内窥镜检查 引流术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术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闫月玲 李国智 刘珩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术与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 将收治的68例糖尿病足溃疡者,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术,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比较2...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术与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 将收治的68例糖尿病足溃疡者,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术,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血糖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VEGF、bFGF指标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术与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治疗,效果好,可加速创面愈合,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封闭负压引流术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治疗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效果对比
4
作者 熊日晖 陈伟力 +1 位作者 吴兆平 金煜东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2期63-67,共5页
目的:探究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AOSC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7例... 目的:探究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AOSC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ENBD治疗,观察组接受PTCD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反应、肝脏生化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血乳酸(Lac)、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BC、CRP、TNF-α、IL-1、IL-2、IL-6、PCT、Lac、TBIL、DBIL、IBIL、AST、ALT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BD与PTCD治疗AOSC效果相当,但PTCD可减轻炎症反应及肝功能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肝功能
下载PDF
血必净配合经皮肝胆道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彭观景 秦春宏 何涛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配合经皮肝胆道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 of Severe Type,ACST)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03... 目的探讨血必净配合经皮肝胆道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 of Severe Type,ACST)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ACST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4组:PTCD+抗菌素+血必净组31例、PTCD+抗菌素组25例、抗菌素+血必净组25例、单纯抗菌素组22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血小板(Platelets,PLT)、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变化,并比较各组患者的疗效,从而进一步探讨血必净治疗ACST的临床意义。结果治疗前,4组ACST患者血清WBC、PLT、PCT、CRP及TBIL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4组患者的TBIL、PCT、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PTCD+抗菌素+血必净组患者的TBIL平均(23.3±12.9)μmol/L、PCT平均(3.4±1.8)ng/L和CRP平均(16.6±7.3)mg/L,较其余3组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4组患者的血清WBC、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纯抗菌素组平均住院(7.1±2.0)d,较其余3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TCD+抗菌素组及PTCD+抗菌素+血必净组的总有效率更高。结论血必净配合PTCD能明显缓解ACST患者的病情,血必净对促进病情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 经皮肝胆道穿刺引流术 重症胆管炎
下载PDF
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泳 李森娟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对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嘉善县第二人民医院及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86例,根据收治时间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研究。对照组实施切开引... 目的对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嘉善县第二人民医院及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86例,根据收治时间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研究。对照组实施切开引流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切开挂线术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97.7%与对照组79.1%比较显著提高(P<0.05);在围术期相关指标方面,观察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疼痛程度及肛门功能方面,术前两组VAS评分及Wexn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1 d、7 d,两组VAS评分及Wexner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显著,效果优于切开引流术,可促进患者机体康复,改善患者肛门功能,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挂线术 切开引流术 肛周脓肿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一步法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在急性重症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
7
作者 蓝晓锋 蒋卉 +5 位作者 解翔 格桑旦增 罗召 崔称旦增 吴军 尹纯林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794-79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采用一步法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在急性重症胆囊炎(ASC)治疗中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PTGD治疗的ASC患者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采用一步法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在急性重症胆囊炎(ASC)治疗中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PTGD治疗的ASC患者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7岁;病程42~64 h,平均病程55.77 h。行PTGD,统计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临床症状缓解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比较其术前、术后第1天胆囊长径、胆囊宽径及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感染指标变化;分析患者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腹痛缓解率;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0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患者腹痛症状缓解率分为86.7%(26/30)、96.7%(29/30)和100.0%(30/30)。其中26例患者于术后5~6周后行LC。患者术后第1天胆囊长径、胆囊宽径均较术前减小[(76.58±8.62)mm vs(105.35±14.84)mm、(28.71±5.29)mm vs(41.25±3.41)mm。P<0.05]。患者最高体温、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VAS评分在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均较术前下降,且术后第3天低于术后第1天(P<0.05)。术后出现1例发生引流管脱管,1例胆汁引流不畅,但均未出现出血、胆汁漏、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ASC的治疗中,采用超声引导下一步法行PTGD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改善炎症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一步法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 急性重症胆囊炎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伟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研究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中等量(30~60 mL)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3例中等量(30~60 mL)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常规组40例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 目的研究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中等量(30~60 mL)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3例中等量(30~60 mL)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常规组40例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钻孔组43例采用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神经功能(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血管内皮功能(ET-1、NO)、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果与常规组相比,钻孔组手术及住院时间均较低,术中失血量较少,血肿清除率较高(P<0.05);两组术后3个月NIHSS评分、ET-1水平显著降低,MBI评分、NO水平显著升高,且钻孔组NIHSS评分、ET-1水平比常规组低,MBI评分、NO水平比常规组高(P<0.05);钻孔组并发症发生率(4.65%)较常规组(22.50%)低(P<0.05);术后6个月,钻孔组和常规组死亡率相当(P>0.05)。结论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中等量(30~60 mL)HICH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钻孔穿刺引流术 中等量 并发症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超声内镜引导下胆汁引流术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9
作者 郭朗 孙赫 +1 位作者 闫思萌 郭兵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内镜引导下胆汁引流术(EUS-BD)与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老年AOSC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接受PTCD治疗的55... 目的比较超声内镜引导下胆汁引流术(EUS-BD)与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老年AOSC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接受PTCD治疗的55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EUS-BD治疗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炎症因子、肝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寒战、高热、腹痛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d,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d,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EUS-BD治疗老年AOSC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显著降低炎症水平及异常肝功能指标水平,且具有并发症少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超声内镜引导下胆汁引流术 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
下载PDF
腹腔镜开窗引流术与CT引导下穿刺硬化术治疗肝囊肿的对照研究
10
作者 郭科 刘秋华 +1 位作者 王刚 黄频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7期26-29,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开窗引流术与CT引导下穿刺硬化术治疗肝囊肿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3年6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100例肝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利用最新统计学软件生成随机序列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 目的:分析腹腔镜开窗引流术与CT引导下穿刺硬化术治疗肝囊肿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3年6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100例肝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利用最新统计学软件生成随机序列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CT引导下穿刺硬化术,观察组予以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观察组,且出血量少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欧洲五维生存质量量表(EQ-5D)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囊肿患者的治疗中,腹腔镜开窗引流术的治疗效果优于CT引导下穿刺硬化术,而CT引导下穿刺硬化术治疗后康复进展更快,安全性更高。两种方式均存在不同优势,临床上应根据肝囊肿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开窗引流术 CT引导下穿刺硬化术 肝囊肿 临床疗效 围手术期指标 不良事件
下载PDF
经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血清TSP1、TSP2、bFGF、VEGF、S-100β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1
作者 吴颐 叶明 +1 位作者 高觉民 李建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41-347,共7页
目的探讨经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血小板反应蛋白2(TSP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江苏省中医院2019... 目的探讨经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血小板反应蛋白2(TSP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江苏省中医院2019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42例作为病例组,均进行钻孔引流术;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14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脑损伤、手术前后、不同复发情况的血清TSP1、TSP2、bFGF、VEGF、S-100β水平,分析血清TSP1、TSP2、bFGF、VEGF、S-100β水平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血清TSP1、TSP2、bFGF、VEGF、S-100β水平均相对更高;与轻度脑损伤组进行比较,中度脑损伤组、重度脑损伤组血清TSP1、TSP2、bFGF、VEGF、S-100β水平均相对更高,且重度脑损伤组高于中度脑损伤组;与术前进行比较,术后7 d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血清TSP1、TSP2、bFGF、VEGF、S-100β水平均相对较低;与复发组进行比较,未复发组血清TSP1、TSP2、bFGF、VEGF、S-100β水平均相对较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血清TSP1、TSP2、bFGF、VEGF、S-100β水平与GCS评分均呈负相关关系(r=-0.655、-0.674、-0.711、-0.689、-0.705,P<0.05)。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经钻孔引流术后血清TSP1、TSP2、bFGF、VEGF、S-100β水平均降低,并与患者脑损伤程度、转归具有高度相关性,临床上可通过检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上述各项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判断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脑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下血肿 慢性 经钻孔引流术 血小板反应蛋白1 血小板反应蛋白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中枢神经特异蛋白
下载PDF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效果研究
12
作者 叶昀亮 蔡丽群 吴祥斌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5期930-932,共3页
目的探究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本院收治的70例肛周脓肿患者,收集其入院至随访结束的全部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组,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的4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 目的探究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本院收治的70例肛周脓肿患者,收集其入院至随访结束的全部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组,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的4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切开挂线旷置引流术治疗的22例纳入对照组,比较分析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肛门直肠功能、并发症情况。结果比较2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术后1 d、术后7 d,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术后7 d,观察组患者的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和肛管收缩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内,比较肛门畸形、肛门失禁、复发脓肿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较好,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肛门直肠功能恢复,并发症少,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 切开挂线旷置引流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疗效分析
13
作者 陈惠新 陈海冰 +1 位作者 沈剑锋 王智谋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3期72-75,共4页
目的分析肾盂旁囊肿行超声引导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56例肾盂旁囊肿患者展开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下去顶减压术治... 目的分析肾盂旁囊肿行超声引导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56例肾盂旁囊肿患者展开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下去顶减压术治疗,试验组超声引导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手术相关指标、疗效以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GSH、CAT、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TNF-α、IL-1β以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以及术后卧床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43%、85.71%,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14%、17.86%,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术和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肾盂旁囊肿均有效且安全,但超声引导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术治疗更利于降低患者应激反应与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输尿管软镜 钬激光 内切开引流术 肾盂旁囊肿 氧化应激反应 疗效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评估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老年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
14
作者 田磊 秦澎湃 +1 位作者 何毅 穆世佳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607-610,共4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评估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FSD)与传统切开挂线术(TSF)治疗老年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肛肠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2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FSD组117例,TSF组103例,采用1∶...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评估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FSD)与传统切开挂线术(TSF)治疗老年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肛肠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2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FSD组117例,TSF组103例,采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筛选出82对匹配队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恢复、疼痛程度、肛肠动力学、肛管功能及复发情况。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倾向性评分,近邻匹配法进行1∶1匹配。结果匹配后FSD组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TSF组[(4.21±1.18)和(5.04±1.36)分],临床总有效率高于TSF组[96.34%(79/82)和87.80%(72/82)],创面愈合时间短于TSF组[(12.34±2.45)和(14.67±2.8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FSD组肛管功能长度、最大耐受量及初始感觉阈值均大于TSF组[(2.86±0.34)和(2.31±0.46)cm;(135.21±19.87)和(119.52±20.13)ml;(25.16±2.57)和(22.89±2.9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FSD组Wexner评分低于TSF组[(0.92±0.27)和(1.17±0.35)分];复发率低于TSF组[3.66%(3/82)和12.20%(1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SD治疗老年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确切,术后创面愈合快、对肛管功能损伤小,且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位复杂性肛瘘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下载PDF
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围术期整体康复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15
作者 董娟娟 张天玉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围术期整体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01—2023-06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62例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围术...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围术期整体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01—2023-06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62例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围术期整体康复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康复护理组(对照组),每组31例。比较2组引流效果,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干预前后患者的负性情绪。统计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及其家属对康复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每日引流量少于对照组,置管持续引流时间、呼吸困难及胸痛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期间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对康复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围术期开展整体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康复时间,缓解其负性情绪和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获得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的高度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恶性胸腔积液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 整体康复护理
下载PDF
YL-1型针穿刺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徐敏 凌晓阳 +1 位作者 何紫阳 王文华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7期50-53,共4页
目的 探讨YL-1型针穿刺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疾病的疗效。方法 便利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昆山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8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41)以YL-... 目的 探讨YL-1型针穿刺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疾病的疗效。方法 便利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昆山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8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41)以YL-1型针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组(n=42)在其基础上联用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凝血功能指标,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1,P<0.05)。治疗后两组的炎症水平、凝血功能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YL-1型针穿刺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方案,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炎症水平及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L-1型针穿刺引流术 阿托伐他汀 老年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下载PDF
小骨窗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联合软通道引流术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丁帅 利文倩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4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联合软通道引流术在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 目的探讨小骨窗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联合软通道引流术在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31)、对照1组(n=31)和对照2组(n=31)。研究组接受小骨窗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联合软通道引流术治疗,对照1组单用小骨窗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2组单用软通道引流术治疗。比较3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血肿清除率。结果研究组、对照1组的手术时间(65.45±5.68)、(62.36±7.24)min均长于对照2组(44.59±6.1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6.410,P均<0.05)。研究组引流时间短于对照组2;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对照1组短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和对照1组血肿清除率均高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小骨窗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联合软通道引流术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相对于二者单用能更有效地缩短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 软通道引流术 慢性硬膜下血肿 分隔型
下载PDF
3D打印导板辅助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临床观察
18
作者 霍健 王礼东 +1 位作者 王旭 范家权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辅助穿刺引流术治疗20 mL左右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实施常规保守治疗的53例分为对照组,实施3D打印导板辅助穿刺引流术治疗的53例分为观察组。比较2组血肿清除率、神...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辅助穿刺引流术治疗20 mL左右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实施常规保守治疗的53例分为对照组,实施3D打印导板辅助穿刺引流术治疗的53例分为观察组。比较2组血肿清除率、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认知功能[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肢体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并记录2组治疗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 d、3 d及10 d的血肿清除率分别为(78.45±5.06)%、(80.73±5.29)%及(82.68±5.17)%,高于对照组的(32.16±4.12)%、(36.47±4.38)%、(42.67±4.78)%(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为(13.17±1.8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4±2.71)分(P<0.05),MMSE评分和FMA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8.67±1.24)分比(26.25±2.62)分,(77.03±10.13)分比(65.50±8.89)分](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76%,低于对照组的18.87%(P<0.05)。结论相对于保守治疗,3D打印导板辅助穿刺引流术治疗20 mL左右脑出血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提升患者血脂清除率,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肢体功能,且能降低脑出血总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3D打印导板 穿刺引流术 认知功能 肢体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肛周脓肿患者切开引流术后复发形成肛瘘的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王飞 祝靳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266-270,共5页
目的 分析肛周脓肿患者切开引流术后复发形成肛瘘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120例行切开引流的肛周脓肿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术后复发形成肛瘘情况分为发生肛瘘组(n=38)和未发生肛瘘组(n=82)。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 目的 分析肛周脓肿患者切开引流术后复发形成肛瘘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120例行切开引流的肛周脓肿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术后复发形成肛瘘情况分为发生肛瘘组(n=38)和未发生肛瘘组(n=82)。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后复发形成肛瘘的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评价模型预测术后复发形成肛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发生肛瘘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单纯性切开引流比例、致病菌为肠道来源、深部脓肿和马蹄形脓肿比例明显高于未发生肛瘘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致病菌为肠道来源、深部脓肿和马蹄形脓肿为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复发形成肛瘘的危险因素,手术方式(根治性切开引流)为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复发形成肛瘘的保护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术后复发形成肛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0(95%CI:0.728~0.872),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为72.50%。结论 肛周脓肿患者切开引流术后复发形成肛瘘发生率较高。高BMI、致病菌为肠道来源、深部脓肿和马蹄形脓肿为术后复发形成肛瘘的危险因素,早期筛查术后复发形成肛瘘的高危患者并给予干预,有助于降低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肿 引流术 复发 肛瘘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内镜下血肿清除联合置管引流术对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血肿清除率及血清NSE、COR水平的影响
20
作者 凌成明 于泽奇 +4 位作者 阮涛 文志鹏 郭浩 王宇 曾思玉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7期63-68,78,共7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血肿清除与置管引流术联合对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血肿清除率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皮质醇(COR)水平的影响,以期为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9月于武警四川总队... 目的探讨内镜下血肿清除与置管引流术联合对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血肿清除率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皮质醇(COR)水平的影响,以期为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9月于武警四川总队医院就诊的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内镜下血肿清除联合置管引流术治疗的5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接受单纯置管引流术治疗的5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后的血肿清除情况、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7 d的血清生化指标、脑循环动力学指标[平均血流速度(V_(mean))、平均血流量(Q_(mean))、外周阻力(R)、临界压力(CP)]和昏迷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同时比较2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预后情况[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引流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2,P=0.368)。术前,2组患者血清NSE和CO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2组患者血清NSE和COR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V_(mean)、Q_(mean)、R及C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2组患者V_(mean)和Q_(mean)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R和CP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GCS量表的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肢体运动3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2组患者GCS量表的3个维度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GOS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血肿清除联合置管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能够有效清除血肿,降低血清NSE、COR水平,改善脑循环状况及预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清除 置管引流术 脑出血破入脑室 术后康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脑循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