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珍玉教授运用气机升降理论诊治胃脘痛的学术经验探析
1
作者 陈加新 郭光玲 +1 位作者 邱啸 魏凤琴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2期142-146,共5页
总结张珍玉教授运用气机升降理论诊治胃脘痛的学术经验,认为胃脘痛病机是气机失调,复气机之关键应以调气为本,调气应主在脏腑脾胃但不离肝胆。胃脘痛之治以中土脾胃之气升降协调为用,或因乙木己土不升,肝脾左旋失职,虚证俱多,以疏肝健... 总结张珍玉教授运用气机升降理论诊治胃脘痛的学术经验,认为胃脘痛病机是气机失调,复气机之关键应以调气为本,调气应主在脏腑脾胃但不离肝胆。胃脘痛之治以中土脾胃之气升降协调为用,或因乙木己土不升,肝脾左旋失职,虚证俱多,以疏肝健脾为主;或因甲木戊土不降,胆胃右转失司,多为实证,治以利胆降气和胃为先;或因肝脾不升胆胃不降,当肝脾胆胃同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气机失调 气机升降 调气 肝脾左旋 胆胃右转 张珍玉
下载PDF
张珍玉辨治脾胃病经验 被引量:2
2
作者 郭祖正 魏凤琴 +1 位作者 王钰 曹志群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279-1282,共4页
脾胃病为临床常见病。张珍玉先生总结历代医家关于脾胃生理功能及病理特点等理论,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张老认为脾胃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病位在脾胃,与肝密切相关,推崇通过调动、激发人体固有的愈病能力来... 脾胃病为临床常见病。张珍玉先生总结历代医家关于脾胃生理功能及病理特点等理论,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张老认为脾胃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病位在脾胃,与肝密切相关,推崇通过调动、激发人体固有的愈病能力来治疗疾病。在脾胃病的治疗中,应治病求本、标本兼顾,注重脾胃气机升降,调肝以治脾,处方用药量小力宏。针对具体疾病主张辨病辨证相结合,在基本方的基础上根据辨证加减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病 本虚标实 治病求本 标本兼顾 脾胃气机升降 调肝治脾 用药量小力宏 胃痛 泄泻 @张珍玉
下载PDF
张珍玉治疗痛经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立军 魏凤琴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79-186,共8页
目的:挖掘张珍玉治疗痛经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诊治痛经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收集张珍玉治疗痛经的医案158份,对处方中的药物进行规范化处理;应用Excel 2010软件对处方中药物的频次、类别进行描述性统计;应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 目的:挖掘张珍玉治疗痛经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诊治痛经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收集张珍玉治疗痛经的医案158份,对处方中的药物进行规范化处理;应用Excel 2010软件对处方中药物的频次、类别进行描述性统计;应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应用SPSS 23.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158首,涉及药物63味。药物频次前5位为柴胡、砂仁、炒白芍、人参、当归,补虚药与行气药是使用频次最高类别的药物。关联规则分析高频药物显示二项药物配伍前3位为郁金-柴胡,香附-柴胡,木香-柴胡;三项药物配伍前3位为郁金-香附-柴胡,郁金-炒白术-柴胡,郁金-人参-柴胡;四项药物配伍前3位为郁金-香附-炒白术-柴胡,郁金-香附-人参-柴胡,郁金-香附-当归-柴胡。聚类分析分为3类药物。结论:张珍玉辨治痛经首从肝脏入手,疏肝养血,体用同调;兼以益气健脾,肝脾同治;辅以补肾调经,调补阴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珍玉 痛经 补虚药 行气药 体用同调 肝脾同治 补肾调经
下载PDF
张珍玉教授论治胃脘痛学术经验
4
作者 陈加新 韩茂娟 +1 位作者 郭光玲 魏凤琴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35期163-167,共5页
总结张珍玉论治胃脘痛的学术经验。张珍玉明确了目前临床胃脘痛的发病特点,治疗胃脘痛辨证灵活,以脏腑辨证为纲,体现了重视调理脏腑关系,五脏兼顾,尤其重视脾胃与肝关系的学术理念。张珍玉认为土得木而达,“气滞”是胃脘痛的基本病机,... 总结张珍玉论治胃脘痛的学术经验。张珍玉明确了目前临床胃脘痛的发病特点,治疗胃脘痛辨证灵活,以脏腑辨证为纲,体现了重视调理脏腑关系,五脏兼顾,尤其重视脾胃与肝关系的学术理念。张珍玉认为土得木而达,“气滞”是胃脘痛的基本病机,胃脘痛之治以气为主、调气为首、治肝为要;并提出了以复中气升降协调为用,从肝辨治胃脘痛的学术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脏腑辨证 从肝辨治 气滞 张珍玉 学术经验
下载PDF
经典是中医理论的源头活水:张珍玉学术思想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魏凤琴 王小平 +1 位作者 张安玲 吴建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1027-1028,共2页
张珍玉先生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全国著名中医理论家和临床家,主张遵循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继承发展中医理论;注重中医经典研究,提出了经典是中医理论源头活水的学术思想。强调《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之... 张珍玉先生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全国著名中医理论家和临床家,主张遵循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继承发展中医理论;注重中医经典研究,提出了经典是中医理论源头活水的学术思想。强调《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之作是中医理论的根基,中医理论的源头活水,重视中医理论研究应从中医经典研究入手;对于经典理论的研究,不能为经典而经典,为文献而文献,要学以致用,将经典理论验之于临床,真正体现读经典,做临床的思想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难经》 经典 中医理论 张珍玉
下载PDF
张珍玉先生中医临床以脏腑辨证为核心学术思想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魏凤琴 王小平 +1 位作者 张安玲 王玉芳 《四川中医》 2014年第12期8-9,共2页
张珍玉先生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在他倾注一生的教学临床科研中,不断继承发展中医,提出了诸多代表性的学术观点,本文深入阐述了张珍玉先生"中医临床以脏腑辨证为核心"的学术思想。
关键词 张珍玉 学术思想
下载PDF
深化和完善传统“补土派”理论——张珍玉学术思想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魏凤琴 王小平 +1 位作者 张安玲 王玉芳 《中医药导报》 2015年第13期9-10,共2页
张珍玉先生重视脾胃理论,完善了脾胃分治理论体系;在用药规律上,提出"脾胃分治",从临床实际出发,脾胃同治,既重脾阳气升,又不忽略胃阴气降,继承和发展了"补土派"理论。
关键词 补土派 张珍玉 学术思想
下载PDF
中医现代化应走自主发展的道路——张珍玉学术思想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魏凤琴 王小平 +1 位作者 张安玲 吴建林 《山东中医杂志》 2016年第10期851-853,共3页
中医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针对中医现代化进程存在的问题,张珍玉先生强调:中医现代化必须走自主发展的道路,在中医自主发展的道路上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中医研究与研究中医两条腿走路。
关键词 张珍玉 学术思想 中医自主发展
下载PDF
张珍玉从气机升降认知“水郁折之”理论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晗 魏凤琴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33-1435,共3页
张珍玉先生对“水郁折之”有着独到的见解。本文通过对其论著及医案的梳理,明确了从“气机升降”解析“水郁折之”的认知思路,总结提出了“水郁”即“肾郁”,脏腑气机升降失常贯穿“水郁”病机的全过程;“折之”即“挫其病势”,“折之... 张珍玉先生对“水郁折之”有着独到的见解。本文通过对其论著及医案的梳理,明确了从“气机升降”解析“水郁折之”的认知思路,总结提出了“水郁”即“肾郁”,脏腑气机升降失常贯穿“水郁”病机的全过程;“折之”即“挫其病势”,“折之”之法应重视调理脏腑气机的学术思想。这一研究结论不仅深化了“水郁折之”的病因病机理论,而且更加明晰了从气机升降指导“水郁折之”辨证治疗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机升降 水郁 折之 张珍玉
下载PDF
齐鲁补土派代表——张珍玉学术思想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魏凤琴 王小平 《山东中医杂志》 2015年第6期467-469,共3页
在探讨"齐鲁补土派"理论渊源的基础上,倡导脾胃学说,重视顾护脾胃;主张脾胃分治,注重药证结合;注重气机调畅,善于疏木扶土,深入分析了"齐鲁补土派"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齐鲁补土派 张珍玉 学术思想
下载PDF
张珍玉临床学术思想探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庆祥 齐元玲 《山东中医杂志》 2017年第2期100-102,共3页
张珍玉教授终生钻研中医经典,探讨中医理论,坚持临床实践,对中医学的继承创新多为阐发。本文在梳理张老师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其治疗思路,即在理论上通过熟读中医经典,比较中西异同,以培养中医思维,彰显中医特色;在临床上注重... 张珍玉教授终生钻研中医经典,探讨中医理论,坚持临床实践,对中医学的继承创新多为阐发。本文在梳理张老师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其治疗思路,即在理论上通过熟读中医经典,比较中西异同,以培养中医思维,彰显中医特色;在临床上注重四诊合参,强调病证结合,倡导辨证论治,以紧扣关键病机,形神并调,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珍玉 临床治疗 中医思维 名中医经验
下载PDF
张珍玉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西建 魏凤琴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377-380,共4页
张珍玉先生精研中医经典,传承发展中医,强调"理"是"法"的灵魂,以中医思维指导实践,以实践升华理论,提倡"学以致用""古为今用"的研究思路,主张将现代研究结果纳入中医学的思维模式中,为我所用。张老临证重视脏腑辨证,提出"大脾... 张珍玉先生精研中医经典,传承发展中医,强调"理"是"法"的灵魂,以中医思维指导实践,以实践升华理论,提倡"学以致用""古为今用"的研究思路,主张将现代研究结果纳入中医学的思维模式中,为我所用。张老临证重视脏腑辨证,提出"大脾胃"的概念和"诸病皆可从肝治"的理念,认为治咳之要在宣降。用药上张老精于药量,重视比例,深谙阴阳离合之妙,善用药对,关注疾病变化,动态用药,重视调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珍玉 中医思维 大脾胃 从肝辨治 阴阳离合 药对 动态用药
下载PDF
张珍玉辨治失眠经验 被引量:13
13
作者 毛海燕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69-370,共2页
关键词 张珍玉 失眠 辨证论治 名医经验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张珍玉关于气机升降理论的临床运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毛海燕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56-557,共2页
气机升降失常是临床诸多疾病的基本病机,张珍玉教授对于气机升降理论有着许多独到见解,并用之 于临床。其经验主要包括:气机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具有升降作用之药物亦然,应注意用量大小及配伍;气机升中 有降,降中有升,因此强调... 气机升降失常是临床诸多疾病的基本病机,张珍玉教授对于气机升降理论有着许多独到见解,并用之 于临床。其经验主要包括:气机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具有升降作用之药物亦然,应注意用量大小及配伍;气机升中 有降,降中有升,因此强调治肺咳外感宜升宣中稍佐降,内伤宜沉降中稍佐以升。治肝亦升中有降,散中有收。治脾 胃升降相因,各有主次,相反相成;气陷强调补气为本,升提为标,应先治本,再顾及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珍玉 气机升降 临床应用 临床经验
下载PDF
张珍玉从肝论治胃脘痛治则治法用药经验 被引量:11
15
作者 魏凤琴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共2页
从肝论治胃脘痛是张珍玉临床治疗胃脘痛的特色,本文从治则治法角度对其从肝论治胃脘痛学术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 胃脘痛 治则 治法 名老中医经验 张珍玉
下载PDF
张珍玉奇证验案举隅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庆祥 郑秀丽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张珍玉 奇证 乳泣 嗳气 临床经验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药具性味配伍见疗效——张珍玉教授学术经验点滴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蕾 郝志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88-290,共3页
关键词 中药 配伍 张珍玉 学术经验 中药功效
下载PDF
张珍玉辨证用药经验拾萃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庆祥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辨证用药 张珍玉 名医经验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张珍玉临床验案两则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明 张庆祥 宫鼎鼎 《山东中医杂志》 2016年第2期162-163,共2页
通过对张珍玉老师诊治顽固性咳嗽和反复发作性口疮的验案分析,阐明张老师辨证主次分明、用药量小力宏的临床诊治特点,强调辨证论治在疑难杂症诊治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咳嗽 口疮 张珍玉 名中医经验
下载PDF
张珍玉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验案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燕 张庆祥 刘明 《山东中医杂志》 2015年第5期386-387,共2页
山东中医药大学张珍玉教授临床强调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提出独特的辨证论治方法,用药轻灵,用之临床,疗效颇佳。笔者在整理总结张珍玉教授临床用药处方时,感触颇深,现结合一则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病例总结如下。
关键词 张珍玉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