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掀开历史人物的面纱——读《张荫桓日记》有感 被引量:6
1
作者 孔祥吉 村田雄二郎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2-71,共10页
本文以《张荫桓日记》为主线,结合中日两国档案,对晚清重臣张荫桓史实予以探讨。认为张荫桓是我国近代倡导海外华侨教育的第一人;他因劝导光绪皇帝变法而葬身新疆;并对政变后光绪帝要杀张荫桓的传闻予以分析。指出张氏于变法初期,曾积... 本文以《张荫桓日记》为主线,结合中日两国档案,对晚清重臣张荫桓史实予以探讨。认为张荫桓是我国近代倡导海外华侨教育的第一人;他因劝导光绪皇帝变法而葬身新疆;并对政变后光绪帝要杀张荫桓的传闻予以分析。指出张氏于变法初期,曾积极向皇帝推荐康有为,但面对反对变法势力之猖獗,张荫桓改变初衷,与守旧势力往来密切,并且于戊戌七月扣压皇帝关于派康有为赴日本坐探变法事宜的谕旨,故政变后守旧派"谓张非康党",得以"保其首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荫桓 戊戌变法 康有为 光绪皇帝
下载PDF
黄遵宪与张荫桓关系述论 被引量:4
2
作者 马忠文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2-97,共6页
在以往的研究中黄遵宪与张荫桓政治交谊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他们均曾持节出洋 ,谙熟西学 ,在维新运动中积极倡导变法 ,有过十分密切的政治合作。戊戌年春张荫桓向光绪皇帝推荐《日本国志》 ,举荐黄遵宪 ,对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黄遵宪 张荫桓 戊戌维新 晚清政局
下载PDF
张荫桓:戊戌变法的幕后策划者 被引量:3
3
作者 欧阳跃峰 周桃正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1-600,共10页
张荫桓虽由捐纳出身,却凭借其过人的才干在官场中步步高升,由驻外使节而成为朝廷重臣,并受到光绪皇帝的信赖。他利用自己的西学知识影响光绪,促使其倾向变法,并向其推荐了康有为,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维新派的重要密谋。维新运动高涨之际... 张荫桓虽由捐纳出身,却凭借其过人的才干在官场中步步高升,由驻外使节而成为朝廷重臣,并受到光绪皇帝的信赖。他利用自己的西学知识影响光绪,促使其倾向变法,并向其推荐了康有为,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维新派的重要密谋。维新运动高涨之际,他频繁地被光绪召见,协助其进行改革决策,并积极地推行新政,对变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免遭物议,张荫桓策划新政总是居于"幕后",但还是未能逃避杀身之祸,成为因变法而被处死的级别最高的官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荫桓 戊戌变法 幕后 策划者
下载PDF
张荫桓和他的《荷戈集》 被引量:3
4
作者 周轩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0-67,共8页
关键词 张荫桓 光绪帝 《清德宗实录》 吐鲁番 维新变法 乌鲁木齐 戊戌维新 新疆 哈密瓜 康有为
下载PDF
张荫桓述评 被引量:1
5
作者 魏长洪 李晓琴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5-50,共6页
本文述评了晚清著名外交家张荫桓的一生功过,对其流放新疆的死日进行辨证。
关键词 张荫桓 功过评介 死日辨证
下载PDF
张荫桓与康有为关系论辨 被引量:2
6
作者 欧阳跃峰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9-38,共10页
戊戌春夏间,张荫桓最得光绪皇帝信任,不但与康有为往来甚密,而且向光绪密荐了康有为。康、梁与张荫桓从各自的利益出发,都矢口否认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致使史籍中关于张荫桓和康有为关系的记载出现了很大的歧义。张荫桓以朝廷大员的身... 戊戌春夏间,张荫桓最得光绪皇帝信任,不但与康有为往来甚密,而且向光绪密荐了康有为。康、梁与张荫桓从各自的利益出发,都矢口否认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致使史籍中关于张荫桓和康有为关系的记载出现了很大的歧义。张荫桓以朝廷大员的身份鼓动光绪变法、安排康有为私见皇帝,并因此而获罪,不应被视为"康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荫桓 康有为 密荐 “康党”
下载PDF
《张荫桓戊戌日记》后记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贵忱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0-43,共4页
本文对戊戌变法失败后流放新疆的帝党要员张荫桓的才干功过及其著述进行评介。
关键词 张荫桓 研究
下载PDF
张荫桓保侨思想的成因 被引量:2
8
作者 薛改霞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8期21-23,共3页
19世纪末,晚清政府与美国就排华的交涉是晚清外交关系中的一页重要篇章。在美国排华运动最剧烈的时期,晚清政府派张荫桓担任驻美公使,与美国进行交涉,最终为侨民争取到了一些权益。张荫桓的保侨思想,对他能积极与美国就排华的交涉有重... 19世纪末,晚清政府与美国就排华的交涉是晚清外交关系中的一页重要篇章。在美国排华运动最剧烈的时期,晚清政府派张荫桓担任驻美公使,与美国进行交涉,最终为侨民争取到了一些权益。张荫桓的保侨思想,对他能积极与美国就排华的交涉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荫桓 排华 保侨思想 成因
下载PDF
张荫桓与美国排华案 被引量:1
9
作者 薛改霞 李飒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9期110-112,共3页
19世纪末,晚清政府与美国就排华的交涉是晚清外交关系中的一页重要篇章。在美国排华运动最剧烈的时期,晚清政府派张荫桓担任驻美公使,与美国就排华惨案进行交涉,经过多方努力,最终张荫桓为华侨赢得了一些权益。
关键词 张荫桓 美国 排华案
下载PDF
旅大租借交涉中李鸿章、张荫桓的“受贿”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忠文 《学术界》 2003年第2期67-85,共19页
根据俄国方面的资料 ,清廷官员李鸿章与张荫桓在 1 898年初的旅大租借交涉中接受过俄国人的贿赂 ,这种说法在史学界颇有影响。然而 ,从目前已知情况看 ,俄文资料本身尚存在自相矛盾之处。对照张荫桓日记、翁同日记等中文文献 ,俄国人... 根据俄国方面的资料 ,清廷官员李鸿章与张荫桓在 1 898年初的旅大租借交涉中接受过俄国人的贿赂 ,这种说法在史学界颇有影响。然而 ,从目前已知情况看 ,俄文资料本身尚存在自相矛盾之处。对照张荫桓日记、翁同日记等中文文献 ,俄国人在借款谈判中试图收买李、张之事大致属实 ;至于俄国档案称旅大交涉中又对李、张二人进行利诱并付款给他们的说法 ,与中文文献相悖处甚多 ,其可靠性值得怀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问题 李鸿章 张荫桓 旅大租借 俄国 档案 史料
下载PDF
张荫桓与中美限禁华工谈判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建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79-82,共4页
华工问题是影响晚清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之一,1887到1888年间中美就限禁华工赴美进行了谈判,张荫桓作为当时的驻美公使负责了中方的谈判,虽然双方就该问题签订了条约,但因为各种原因,条约未为双方批准生效。
关键词 张荫桓 中国 美国 限制 禁止 华工 谈判
下载PDF
张荫桓与中日《通商行船条约》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耀登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81-87,共7页
张荫桓,晚清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光绪宠臣,一代才杰,动关晚清时局。1896年受命与日本代表签订中日《通商行船条约》,为挽回利权,曾作个人努力。
关键词 张荫桓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 力争利权 弱国外交
下载PDF
张荫桓与古巴华侨子女教育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莲英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1-31,共1页
张荫桓(1837—1900),字皓峦,广东南海县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外交家。他在1886年至1889年三年多时间里,担任驻美国、西班牙、秘鲁三国公使。在任公使期间,张荫桓非常关注华侨的民生问题,尤其是华侨子女的教育。
关键词 子女教育 张荫桓 华侨 古巴 民生问题 南海县 外交家 西班牙
下载PDF
张荫桓与近代国旗形式改革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莲英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6-26,共1页
国旗是国家的标志,是主权的象征。它通过一定的式样、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的政治特色和文化传统。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国旗是清同治年间制定的三角龙旗。"同治五年,总理衙门初定中国旗式,斜幅黄色,中画飞龙。"此旗旗面为黄色,上面... 国旗是国家的标志,是主权的象征。它通过一定的式样、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的政治特色和文化传统。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国旗是清同治年间制定的三角龙旗。"同治五年,总理衙门初定中国旗式,斜幅黄色,中画飞龙。"此旗旗面为黄色,上面绘有飞龙戏珠图案,龙为青色,龙头上仰,左上方有一个赤色珠。自此,近代中国开始使用这种斜幅的三角形龙旗来代表国旗。周育民认为初定中国旗式的年代应推前到同治元年日。总之,可以肯定的是,19世纪60年代中国就有了官方制定的国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意义 国旗 张荫桓 19世纪60年代 改革 近代中国 同治年间 文化传统
下载PDF
试论张荫桓实力外交的思想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红希 《科技创新导报》 2008年第27期230-230,共1页
作为晚清外交官员,张荫桓对外交与内政的辨证关系有深刻的认识,不仅内政影响外交,外交反过来也影响内政,他希望仿照西方改革中国的内政,在他的心目中,内政对外交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为此而付诸了很多实践,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实力外交思想。
关键词 张荫桓 实力 外交思想
下载PDF
张荫桓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作为及与康有为之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岭峰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74-80,共7页
1885~1890年,张荫桓历任驻美国、秘鲁、西班牙公使。归国后,复供职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光绪皇帝经常召见张荫桓,聆听西方政事、风情。1895年,李鸿章下野,张荫桓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参与处理大清国内政外交重大事情。维新变法时期... 1885~1890年,张荫桓历任驻美国、秘鲁、西班牙公使。归国后,复供职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光绪皇帝经常召见张荫桓,聆听西方政事、风情。1895年,李鸿章下野,张荫桓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参与处理大清国内政外交重大事情。维新变法时期,与康有为过从甚密。引康氏出入各种重要场合,荐与翁同龢等朝廷显贵相识,将康氏一步一步推到皇帝身边,成为戊戌变法领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戌变法 张荫桓 康有为 佛山籍京官
下载PDF
张荫桓在维新运动中的作用探折 被引量:2
17
作者 戴根平 《黑龙江史志》 2009年第3X期34-35,共2页
在晚清政局中,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户部左侍郎张荫桓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对其在戊戌变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学术界向未予以重视。事实上张荫桓与戊戌变法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只有全面探索他对变法的态度及实际介入情况,才能看出他到底... 在晚清政局中,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户部左侍郎张荫桓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对其在戊戌变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学术界向未予以重视。事实上张荫桓与戊戌变法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只有全面探索他对变法的态度及实际介入情况,才能看出他到底是否维新派或"康党"。近年来,情况已有改变,且有对其作充分肯定者。本文拟就相关资料进行梳理,以求得出比较合理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荫桓 维新运动 作用
下载PDF
略论近代外交家张荫桓对西方文明的考察
18
作者 王莲英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11年第5期100-104,共5页
张荫桓是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在担任驻外公使期间,他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认真考察西方文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识,他详细撰写的出使日记,是国人了解西方的宝贵资料。在晚清时期出使西方的官员中,张荫恒通过自己对西方文明的... 张荫桓是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在担任驻外公使期间,他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认真考察西方文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识,他详细撰写的出使日记,是国人了解西方的宝贵资料。在晚清时期出使西方的官员中,张荫恒通过自己对西方文明的观察得出了自己的认识,这些认识对当时国人关于西方世界的认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荫桓 外交家 西方文明
下载PDF
张荫桓与甲午中日战争谈判探微
19
作者 王莲英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48-153,共6页
张荫桓是近代著名外交家。在甲午中日战争的议和谈判中,张荫桓积极参与议和方针的策划,并被选派为议和大臣到日本谈判,日本方面以中国议和使臣"全权不足"为由拒绝谈判,文章从中日两方面剖析张荫桓赴日谈判被拒的原因。回国后... 张荫桓是近代著名外交家。在甲午中日战争的议和谈判中,张荫桓积极参与议和方针的策划,并被选派为议和大臣到日本谈判,日本方面以中国议和使臣"全权不足"为由拒绝谈判,文章从中日两方面剖析张荫桓赴日谈判被拒的原因。回国后,张荫桓继续协助李鸿章对日议和,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荫桓 甲午中日战争 议和 李鸿章
下载PDF
近代驻外使节的法文化观——以张荫桓《三洲日记》为视角
20
作者 梁健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88-93,96,共6页
清臣张荫桓的事迹虽不广为人知,但他作为清季外交的实践者与戊戌变法的幕后人物,其作用和影响不容忽视。张氏驻外期间所撰《三洲日记》,其中种种"中眼观西"的见闻与体会深刻反映出他身处西方法律文化氛围,而心受中国传统法律... 清臣张荫桓的事迹虽不广为人知,但他作为清季外交的实践者与戊戌变法的幕后人物,其作用和影响不容忽视。张氏驻外期间所撰《三洲日记》,其中种种"中眼观西"的见闻与体会深刻反映出他身处西方法律文化氛围,而心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熏陶的自我心态与认知匮乏。《三洲日记》中对中西法律文化的认知与比较是中西法律文化冲突在国人,特若近代驻外使节身上的浓缩和体现,其所蕴含的法律文化观亦为近代中国法律转型之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荫桓 中西 法律文化 认知 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