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年与中老年患者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影像学特点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丹丹 韩永军 +5 位作者 李东野 乔会昱 韩华璐 沈睿 宁梓涵 赵锡海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5期475-481,共7页
目的基于DWI影像对比青年和中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i schemi c stroke,I S)患者病变分布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伴有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的IS患者颅脑DWI上IS病变的影像学数据。基于DWI上梗死灶分布特征,将病... 目的基于DWI影像对比青年和中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i schemi c stroke,I S)患者病变分布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伴有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的IS患者颅脑DWI上IS病变的影像学数据。基于DWI上梗死灶分布特征,将病变分为单发、单区域多发和多区域多发IS病变,同时评估累及前后循环的情况。患者分为青年组(18~50岁)和中老年组(51~80岁)。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灶数目及位置分布特征差异。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组与IS病变分布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46例患者,其中青年组69例(47.3%),平均年龄40.5±8.4岁,男性54例(78.3%);中老年组77例(52.7%),平均年龄62.4±7.1岁,男性42例(54.5%)。两组在病灶数目及分布特征上有差异(P=0.033),青年患者主要表现为多区域多发病变(50.7%),中老年患者主要表现为单区域多发病变(37.7%)。单因素l ogi sti c回归分析显示,青年组相比于中老年组更易发生多区域多发I S病变(OR 2.72,95%CI 1.17~6.29,P=0.020),校正临床混杂因素(高血压史、降压药及他汀的使用情况)和颅内动脉狭窄率后,两组多区域多发IS病变发生率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OR 2.73,95%CI 1.04~7.12,P=0.041)。在前、后循环病变分布特征上,两组未见明显差异,青年和中老年组均以单纯前循环病变为主(69.6%vs 75.3%),且单纯前循环病变以皮层下分布为主(56.2%vs 55.2%);在单纯后循环病变,两组均最常见脑干受累(81.2%vs 89.5%)。结论对于伴有症状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的IS患者,青年患者较中老年患者更容易发生多区域多发性梗死。两组人群均最常见单纯前循环供血域受累,且以皮层下分布为主;在单纯后循环病变,以脑干受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青年卒中 弥散加权成像 影像分布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