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经感传现象产生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10
1
作者 贾军 曲瑞瑶 +2 位作者 赵晏 王会生 郭媛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91-394,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感觉神经末梢间是否存在跨节段的远距离信息传递以及此信息传递的特点。方法:分离神经细束,观察逆行电刺激大鼠脊神经背侧皮支后,相距较远的神经细束上机械感受单位的电活动变化。结果:记录的单位主要是Aσ和C类单位,其感... 目的:探讨外周感觉神经末梢间是否存在跨节段的远距离信息传递以及此信息传递的特点。方法:分离神经细束,观察逆行电刺激大鼠脊神经背侧皮支后,相距较远的神经细束上机械感受单位的电活动变化。结果:记录的单位主要是Aσ和C类单位,其感受野多位于距背中线0.5~2.0cm的范围内。机械感受单位一般在跨节段电刺激后的91~120s传入放电增加;刺激T9在T12记录的单位和刺激T12在T9记录的单位,二者放电增加反应相似;另外,T10、T11脊神经与中枢断开和不断开两种情况下所记录的单位放电也未见明显不同。结论:外周末梢间的信息传递具有传导速度较慢,传递线路相对稳定,且具有不受中枢调控和双向性的特点,可能是形成循经感传的生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经感传现象 产生机理 跨节段信息 分离神经细束 觉神经末梢
下载PDF
古代文献中循经感传现象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洪沛 吴节 王静华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0-112,共3页
本文收集和整理了古代文献中有关循经感传现象的载述,着重从循经感传的性质、速度、激发及控制等方面加以整理和论述,以期为现代针灸临床和实验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循经感传现象 针灸 古代文献
下载PDF
温针灸激发循经感传现象为主要手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2
3
作者 沈金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0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使用温针灸激发循经感传现象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6例,按照住院治疗顺序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实验... 目的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使用温针灸激发循经感传现象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6例,按照住院治疗顺序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实验组患者通过温针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97%)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8.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传感的出现率(90.91%)高于对照组(6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使用温针灸激发循经感传现象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循经感传现象 腰椎间盘突出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中医辨证分型与循经感传现象关系的研究
4
作者 朱崇斌 孟昭威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38-40,共3页
以往工作表明,循经感传现象与多种因素都有关,如时间、温度、刺激方法、刺激强度等等,但从中医角度来观察循经感传与辨证分型的关系却一直未见报道。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以便为进一步探讨感传的形成机理提供一些新的... 以往工作表明,循经感传现象与多种因素都有关,如时间、温度、刺激方法、刺激强度等等,但从中医角度来观察循经感传与辨证分型的关系却一直未见报道。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以便为进一步探讨感传的形成机理提供一些新的线索。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1、一般材料 1.1 辨证标准及受试者来源,根据《中医诊断学》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辨证分型 循经感传现象
下载PDF
浅沦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5
作者 田庆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87年第1期32-33,共2页
经络实质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研究经络应该遵循方法论,正确解决科研思路和方法问题。我国专家终于走出了一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经络的途径,对经络现象之一的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结合辽宁中医学... 经络实质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研究经络应该遵循方法论,正确解决科研思路和方法问题。我国专家终于走出了一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经络的途径,对经络现象之一的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结合辽宁中医学院循经感传现象研究的实践,浅论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经感传现象 声发射技术 经络实质 研究思路
下载PDF
中国与瑞典科学家联手破解循经感传现象之谜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维波 荣培晶 +1 位作者 赵晏 韩立炜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80-282,285,共4页
循经感传现象是刺激穴位后沿经脉路线出现的感觉敏感现象,这个现象与早就为我们祖先所知而今天却被大多数人忽略的经络有关,古代医学家称之为“得气”,《内经》明文记载:“中气穴,则针游于巷”,现在则称为循经感传现象。在最新一... 循经感传现象是刺激穴位后沿经脉路线出现的感觉敏感现象,这个现象与早就为我们祖先所知而今天却被大多数人忽略的经络有关,古代医学家称之为“得气”,《内经》明文记载:“中气穴,则针游于巷”,现在则称为循经感传现象。在最新一期的《中国结合医学杂志》英文版中,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和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共同署名发表了题为“用外周组织的容积传输理解循经感传现象”的长篇特约文章,介绍了他们运用国际上最新形成的容积传输理论,结合国内经络研究的多项成果,对循经感传现象进行科学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经感传现象 容积 组织液通道 经络 针刺
原文传递
臀肌注射时异常感觉扩散现象及预防
7
作者 韩翔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年第4期433-434,共2页
按正规方法进行臀肌注射时 ,部分患者 (1 .1 3 %)的疼痛范围经臀部、下肢背面向下扩散 ,最远者可达足跟。排除了直接损伤坐骨神经的可能性。从周围神经分布角度难以解释此现象。它与循经感传现象相似 ,又不完全一致。更换注射部位、在... 按正规方法进行臀肌注射时 ,部分患者 (1 .1 3 %)的疼痛范围经臀部、下肢背面向下扩散 ,最远者可达足跟。排除了直接损伤坐骨神经的可能性。从周围神经分布角度难以解释此现象。它与循经感传现象相似 ,又不完全一致。更换注射部位、在扩散方向的前方按摩可以防止其出现或进一步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肌注射 异常 循经感传现象 预防
下载PDF
截肢前后经络循行线低阻抗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祝总骧 徐瑞民 +4 位作者 周钢 乐守玉 于书庄 谢君国 王德田 《自然杂志》 1986年第4期-,共2页
以前工作已经证明绝大多数人沿着古典的经络(脉)的循行线都对机械、对电刺激产生定位性很强的传导性感觉,称为隐性循经感传线(LPSC).这是一种人类普遍的,生理的经络现象.生物物理学方面,近年来的工作表明,这条线具有较邻近的两侧皮肤的... 以前工作已经证明绝大多数人沿着古典的经络(脉)的循行线都对机械、对电刺激产生定位性很强的传导性感觉,称为隐性循经感传线(LPSC).这是一种人类普遍的,生理的经络现象.生物物理学方面,近年来的工作表明,这条线具有较邻近的两侧皮肤的阻抗为低,电位为高,发光强度大以及能发出较强和较高亢音调的特性.这些事实支持我们在九年前提出的关于这条LPSC 除了在中枢神经系统能够反映外,还可能在体表有特殊的物质基础的设想.本文进一步证明,患者在截肢手术后,已经脱离了躯体的残肢,其原标记LPSC 位置上仍然存在低阻抗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经感传现象 低阻抗 SC 人类 阻抗特性 经络 皮肤阻抗 经脉 经络 肢体 中枢神经系统 患肢 胃经
下载PDF
关于经络现象属性的讨论
9
作者 沈德凯 《中医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5-17,共3页
通过大量研究已经证明经络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经络现象是属于生理的,还是属于病理的,存在分歧。对于经络现象的属性必须澄清,这样才能更好地将经络研究引向深入。
关键词 经络现象 属性 诱发性显性循经感传现象
下载PDF
我国第一部探讨经络学说的录像片《经络现象》出版
10
作者 赵连荣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79-79,共1页
《经络现象》是我国第一部探讨经络学说的录像片,它记录了经络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本片分23集,主要内容为人体循经感传现象;感传线上的生理、病理学等检测;隐性感传;并对经络实质研究提出了展望和预测。《经络现象》为解放军总后勤部... 《经络现象》是我国第一部探讨经络学说的录像片,它记录了经络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本片分23集,主要内容为人体循经感传现象;感传线上的生理、病理学等检测;隐性感传;并对经络实质研究提出了展望和预测。《经络现象》为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监制,由新兴卫生科技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本片以季钟朴、孟昭威、胡翔尤等20多位著名专家为顾问,全国30多个单位参加.受试者达16万多人,并对非洲黑人及欧美白人做了调查。已通过全国有关著名专家鉴定,并在去年《世界针灸联合会成立大会》及《第一届世界针灸经验交流会》上首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现象 经络学说 经络实质 循经感传现象 总后勤部卫生部 出版发行 卫生科技 音像出版社 非洲黑人 经验交流会
下载PDF
电针对士的宁诱发的大鼠脊髓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闫丽萍 马骋 +1 位作者 项晓人 徐恒泽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 探讨循经感传形成过程中脊髓兴奋性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观察皮下注射甘氨酸受体拮抗剂士的宁后电针解溪或昆仑穴 ,对大鼠脊髓背角c -fos表达的影响。结果 皮下注射士的宁可在大鼠脊髓L5诱发中等量的c -fos表... 目的 探讨循经感传形成过程中脊髓兴奋性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观察皮下注射甘氨酸受体拮抗剂士的宁后电针解溪或昆仑穴 ,对大鼠脊髓背角c -fos表达的影响。结果 皮下注射士的宁可在大鼠脊髓L5诱发中等量的c -fos表达 ,而皮下注射士的宁后电针解溪或昆仑穴 ,不仅可使脊髓L5的c -fos表达增强 ,同时在T1 2 和C8节段也可诱发c -fos表达 ,其标记最密集的区域主要在背角的Ⅱ、Ⅲ层 ,Ⅳ层亦有少量分布。结论 在脊髓兴奋性提高的条件下 ,针感信息可能沿脊髓进行跨节段传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经感传现象 C-FOS原癌基因 士的宁 电针 脊髓兴奋性
下载PDF
人体经络、数学建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伟江 《自然杂志》 1992年第9期643-646,720,共5页
现代科学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数学及其“硬件”——计算机科学向各科学领域的全面渗透。你看,当生物医学界正为揭开经络之谜而奋斗的时候,数学和计算机工作者又开辟了一个“第二战场”——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各种经络现象,并进行计算机仿真(
关键词 人体经络 经络系统 手阳明大肠经 经络学说 循经感传现象 计算机仿真 十二经脉 十二经别 迎香 针刺得气
下载PDF
近年国外经络研究概况
13
作者 崔蒙 刘兴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0-53,共4页
近年来苏联、东德、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西德、法国、葡萄牙、美国、日本、朝鲜等国家的学者开展了经络研究工作,但文献量较少,现概括介绍如下:
关键词 经络 热象图 肌电图 循经感传现象
下载PDF
天灸通脉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甄秀彦 《中国民间疗法》 2010年第5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针灸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通脉散 循经感传现象 天灸 针刺过程 临床疗效 通则不痛
下载PDF
胡翔龙:矢志中医经络研究 宏扬中华璀灿文明
15
《科技促进发展》 2011年第5期119-120,共2页
中国医药学源远流长,它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优异的医疗效果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经络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的一个重要核心。它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各方面。直到今天。
关键词 经络学说 循经感传现象 经络研究 十四经脉 中医理论 中华 文明
下载PDF
经络是人体内具有模态特征的系统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宁 台永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5-656,共2页
经络理论是中医学的基本组成和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医针灸学的理论基础,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人体经络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目前为止并没有一种学说或假说能够完美诠释经络的实质,所以经络的本质研究并无突破性进展。笔者... 经络理论是中医学的基本组成和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医针灸学的理论基础,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人体经络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目前为止并没有一种学说或假说能够完美诠释经络的实质,所以经络的本质研究并无突破性进展。笔者基于振动力学中的模态概念,提出经络是人体内具有模态特征系统的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理论 中医针灸学 振动力学 人体经络 振动理论 循经感传现象 现代科技手段 经络现象 振动形式 固有规律
原文传递
神奇的经络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玉衡 《首都医药》 2007年第02S期39-41,共3页
中医里的经络是针灸临床治疗疾病的理论基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在针刺皮肤过程中发现的循经感传现象,引起了医学界的极大关注,后来随着人们对奇妙的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经络的研究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相继诞生了“七五... 中医里的经络是针灸临床治疗疾病的理论基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在针刺皮肤过程中发现的循经感传现象,引起了医学界的极大关注,后来随着人们对奇妙的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经络的研究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相继诞生了“七五”、“八五”“九五”国家级攻关课题,专门研究经络的实质,尽管研究中提出了各种假说,但经络的本质是什么至今还是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 循经感传现象 临床治疗 国家级
原文传递
气功针刺初步体会
18
作者 云中玉 《按摩与康复医学》 1989年第1期23-23,共1页
气功针刺即是利用外气与针刺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根据针灸治病的原理,并结合祖国针灸医学宝库中的“子午流柱”取穴,辩证论治施气,以针导气,推动气血运行,调节人体机能,恢复阴阳平衡。治疗时,患者尽量排除杂念,放松,入静,词整呼吸... 气功针刺即是利用外气与针刺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根据针灸治病的原理,并结合祖国针灸医学宝库中的“子午流柱”取穴,辩证论治施气,以针导气,推动气血运行,调节人体机能,恢复阴阳平衡。治疗时,患者尽量排除杂念,放松,入静,词整呼吸,取身体舒适并利于针灸的体位,选好穴位,消毒,术者运气于手,运用适当手法进针,使针在穴位处于最佳位置,手捏针柄使针不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功针 针体 针导 辩证论治 针柄 最佳位置 气血运行 循经感传现象 阴阳平衡 人体机能
原文传递
面神经
19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1992年第4期158-160,共3页
921012 7例面瘫患者的远端循经感传现象/张红林…//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1,14(4).-26~28 本文描述了合谷、外关、内关、跗阳、阳交、太冲、足三里传导到面部的循经感传路线,认为合谷、内关。
关键词 跗阳 循经感传现象 面神经麻痹 阳交 云南中医学院 风寒袭络型 三叉神经根 蛛网膜粘连 针灸治疗组 针刺内关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