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小杆菌NOS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1
作者 罗希帆 王宇 +3 位作者 杜锦 陈帅君 杨红澎 吴疆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3-29,共7页
对微小杆菌NOS基因密码子偏好性进行分析,为后续NOS基因的功能验证及遗传转化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微小杆菌NOS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较弱,偏好使用G/C结尾的密码子;比较分析不同细菌NOS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参数,发现不同细菌NOS... 对微小杆菌NOS基因密码子偏好性进行分析,为后续NOS基因的功能验证及遗传转化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微小杆菌NOS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较弱,偏好使用G/C结尾的密码子;比较分析不同细菌NOS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参数,发现不同细菌NOS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存在一定差异,整体看,放线菌NOS基因密码子偏好性比蓝藻,厚壁菌门强;与其他细菌NOS基因的CDS序列及RSCU值聚类分析表明,微小杆菌NOS基因与放线菌NOS基因表现出相近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中性绘图、PR2-plot和ENc-plot分析均表明,自然选择是影响NOS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形成的主要因素;与7种模式生物的基因组密码子使用频率比较发现,在异源转化受体选择中,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较酵母菌真核表达系统更适合微小杆菌NOS异源表达,常见5种作物均可作为微小杆菌NOS基因的遗传转化受体,其中水稻更理想。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微小杆菌NOS基因密码子使用规律,对后续开展基因功能验证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可为生物一氧化氮合成酶进化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杆菌 NOS基因 密码子 偏好性
下载PDF
微小杆菌冷激蛋白(CSP)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2
作者 钟迎兰 罗希帆 +3 位作者 杜锦 陈帅君 黄海东 吴疆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对微小杆菌(Exobacterium profundaum)冷激蛋白(CSP)基因(EpCSP)密码子偏好性进行分析,为后续EpCSP基因的功能验证及遗传转化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EpCSP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较弱,偏好使用A/T结尾的密码子;比较分析不同物种CSP... 对微小杆菌(Exobacterium profundaum)冷激蛋白(CSP)基因(EpCSP)密码子偏好性进行分析,为后续EpCSP基因的功能验证及遗传转化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EpCSP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较弱,偏好使用A/T结尾的密码子;比较分析不同物种CSP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参数发现,大多数物种CSP基因密码子偏好使用G/C结尾的密码子;21个物种CSP基因的CDS序列及RSCU值聚类分析表明,微小杆菌与另外20个不同物种CSP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存在一定差异;中性分析、PR2-plot分析、ENc-plot等都证实了自然选择是影响CSP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形成的最主要原因;与7种模式生物的基因组密码子使用频率对比研究表明,在筛选异源转化受体时,作为真核表达系统的酿酒酵母比作为原核表达系统的大肠杆菌更利于EpCSP基因异源表达,而在选择植物遗传转化受体时,拟南芥和小麦比烟草和水稻更适合作为EpCSP基因的遗传转化受体。本研究初步探索了EpCSP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对以后开展基因功能验证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可为研究微小杆菌分子进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杆菌 CSP基因 密码子偏好性 异源表达 外源宿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profundum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3
作者 石瑞雪 李艳和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2期123-129,共7页
为了判断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发病致死的原因,从发病濒死虾肝胰脏中分离出一株优势菌,通过对该菌进行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鉴定、16srRNA测序分析及进化树构建确认其为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profundum。... 为了判断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发病致死的原因,从发病濒死虾肝胰脏中分离出一株优势菌,通过对该菌进行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鉴定、16srRNA测序分析及进化树构建确认其为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profundum。通过纸片扩散法测定了该菌株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头孢氨苄、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等3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该菌对30种药物均敏感。通过回归感染实验推测其可能参与克氏原螯虾的致病过程。本实验结果为克氏原螯虾E.profundum的病原鉴定和药物诊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profundum 病原鉴定 16SRRNA基因 药敏试验 回归感染
下载PDF
1株微小杆菌对4种蓝藻的生长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邹万生 罗玉双 +2 位作者 刘良国 王文彬 杨品红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2-617,共6页
利用过滤的天然珍珠养殖水参照BG11配制加富培养液,将1株能促进鱼害微囊藻生长的微小杆菌属菌株(Exiguobacterium sp.013,简写为E.sp.013)进行纯化扩大培养后与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 利用过滤的天然珍珠养殖水参照BG11配制加富培养液,将1株能促进鱼害微囊藻生长的微小杆菌属菌株(Exiguobacterium sp.013,简写为E.sp.013)进行纯化扩大培养后与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平裂藻(Merismopedia sp.)和惠氏微囊藻(Microcystis wesenbergii)按一定菌、藻密度比例同时接种后进行为期24 d的培养试验,利用特定生长率和细胞密度等指标观察并检验E.sp.013菌株对4种蓝藻生长的影响,同时检测培养液中优势菌群的数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E.sp.013菌对铜绿微囊藻、水华微囊藻和惠氏微囊藻具有显著促生长和延长稳定生长期作用,对平裂藻不具有显著促生长作用,但对延长其稳定生长期具有显著效果;试验培养过程中E.sp.013菌落数量占所有菌落总数的比例始终高于46%,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表明E.sp.013菌具有调控其他菌群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促生长菌株 微小杆菌 水华
下载PDF
检测乙酰微小杆菌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5
作者 高灿灿 刘佳玫 +5 位作者 栗军杰 陆兆新 吕凤霞 张充 赵海珍 别小妹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3-162,共10页
以鲜切叶菜中的乙酰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acetylicum)为研究对象,建立定量检测E.acetylicum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以前期试验发掘到的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sp.... 以鲜切叶菜中的乙酰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acetylicum)为研究对象,建立定量检测E.acetylicum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以前期试验发掘到的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sp.)的特异性基因P401_RS0117025和E.acetylicum的特异性基因oxi_50582462为检测靶点,对其设计特异性探针,并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以12株E.acetylicum为阳性对照,以4株微小杆菌属内其他种的菌株以及10株非微小杆菌的腐败菌/致病菌作为阴性对照,对建立的RT-PCR进行特异性检测;通过标准曲线的制备、灵敏度、可重复性来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应用该RT-PCR方法对不同贮藏日期鲜切叶菜中的E.acetylicum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的探针特异性良好;检测靶点P401_RS0117025与oxi_50582462的标准曲线的R2值分别为0.994和0.999,且重复性好;该方法的DNA检测限为1.629×10^(-7)ng/μL,纯菌菌落检测限为3.4 CFU/m L,并能对鲜切叶菜中的E.acetylicum进行灵敏检测。此外,还建立了"Ct(阈值)-Nt(菌体浓度)"的数量关系,能对供试样品中的E.acetylicum进行绝对定量。总之,本研究建立了准确、灵敏、高效检测食品中腐败菌E.acetylicum的RT-PCR定量方法,为食品货架期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微小杆菌 双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TAQMAN探针
下载PDF
乙酰微小杆菌生物合成5-甲基尿苷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上官俊龙 苏境坦 +4 位作者 郑桂兰 张文权 张贵友 谢莉萍 王洪钟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0-36,共7页
用乙酰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acetylicum)完整细胞作为酶源,催化鸟苷和胸腺嘧啶合成抗艾滋病药物关键中间体5-甲基尿苷,并对影响菌体生长和5-甲基尿苷转化率的因素进行了考察。采用紫外诱变方法获得高表达核苷磷酸化酶菌种,使5-甲... 用乙酰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acetylicum)完整细胞作为酶源,催化鸟苷和胸腺嘧啶合成抗艾滋病药物关键中间体5-甲基尿苷,并对影响菌体生长和5-甲基尿苷转化率的因素进行了考察。采用紫外诱变方法获得高表达核苷磷酸化酶菌种,使5-甲基尿苷的转化率提高到了75.8%;对培养基进行了碳源和氮源的优化,结果表明,3 g/L葡萄糖、20 g/L玉米浆、4 g/L NH4Cl有利于菌体生长;通过响应曲面(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法获得了较为合适的转化条件:0.03 g/L MnSO4加入到pH值为8.0的磷酸缓冲液,两种底物浓度均为67 mmol/L,反应温度为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微小杆菌 5-甲基尿苷 紫外诱变 培养基优化 生物合成 响应曲面法
下载PDF
金橙黄微小杆菌产碱性蛋白酶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石卉 周志江 韩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05-208,213,共5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的方法,对金橙黄微小杆菌产碱性蛋白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成分为酵母膏10g/L、玉米粉15g/L、NaCl15g/L,摇瓶培养最佳条件为初始pH8.8,培养时间28h,温度25℃,接种量6%条件下,在此条件下...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的方法,对金橙黄微小杆菌产碱性蛋白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成分为酵母膏10g/L、玉米粉15g/L、NaCl15g/L,摇瓶培养最佳条件为初始pH8.8,培养时间28h,温度25℃,接种量6%条件下,在此条件下酶活性达到37.793U/mL。金橙黄微小杆菌对生长条件要求不高、容易培养,碱性蛋白酶产量较高,表现出了潜在的工业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橙黄微小杆菌 碱性蛋白酶 单因素实验
下载PDF
利用乙酰微小杆菌GL-3脱除废弃虾壳中蛋白质和钙质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丁振中 雷鹏 +2 位作者 邓红兵 张超 曾哲灵 《科技资讯》 2019年第35期76-78,共3页
该研究从高邮湖底的淤泥中分离到一株能够高效分解废弃虾壳粉中蛋白质的菌株GL-3,经16S rDNA测序鉴定为乙酰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acetylicum)。发酵实验表明,GL-3可以以废弃虾壳粉为唯一营养源,降解其中的蛋白质和钙素,发酵8d后,... 该研究从高邮湖底的淤泥中分离到一株能够高效分解废弃虾壳粉中蛋白质的菌株GL-3,经16S rDNA测序鉴定为乙酰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acetylicum)。发酵实验表明,GL-3可以以废弃虾壳粉为唯一营养源,降解其中的蛋白质和钙素,发酵8d后,虾壳粉中蛋白质含量由初始的33.2%降低到6.4%,蛋白脱除率为94.8%,钙元素含量由初始的16.8%降低到4.5%,钙素脱除率为92.8%,且GL-3对虾壳粉的处理量可达10%。当葡萄糖的添加量在15%时,虾壳粉中的蛋白质含量仅在第5天时,就降低到了3%,钙含量降低到了2.7%,与未添加糖相比,蛋白质和钙的脱除率和脱除效率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虾壳 乙酰微小杆菌 脱蛋白 脱钙
下载PDF
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细菌的能量代谢途径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赵芮 李登辉 +3 位作者 李学恭 张维佳 赵苑 吴龙飞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78-2093,共16页
【目的】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细菌广泛分布于海洋及非海洋环境中,具有多种代谢途径以适应复杂多样的生境。本研究从能量代谢途径角度出发,探究该属菌株对不同生境的适应能力。【方法】从美国国家生物科技数据中心(National Cent... 【目的】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细菌广泛分布于海洋及非海洋环境中,具有多种代谢途径以适应复杂多样的生境。本研究从能量代谢途径角度出发,探究该属菌株对不同生境的适应能力。【方法】从美国国家生物科技数据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NCBI)数据库中获取146个Exiguobacterium属菌株的基因组,查找并统计光营养、厌氧呼吸和底物代谢等多种能量代谢途径的关键蛋白或关键酶基因在各菌株基因组中的分布,包括光营养型的视紫红质基因、厌氧呼吸营养型的钼辅因子合成蛋白基因,以及底物代谢营养型中乙醛酸分流途径的异柠檬酸裂解酶及苹果酸合酶基因等。根据对应的氨基酸序列构建视紫红质、MoaC和异柠檬酸裂解酶的系统发育树,分析不同能量代谢途径在该属菌株进化过程中的保守性,推测其对于该属菌株的重要性。【结果】Exiguobacterium属中50%的种具有视紫红质基因,其中分离自非海洋生境的菌株更趋向于含有视紫红质基因。本研究所统计的全部非海洋生境菌株中,含有视紫红质基因的菌株占比约为70%,而在海洋生境菌株中该比例仅为19%。Exiguobacterium属约27%的种存在钼辅因子合成蛋白基因,分离自海洋环境的菌株有该类蛋白的可能性更高(32%:21%),具有完整钼辅因子合成途径的菌株集中于进化树同一分支上的少数种。该属约61%的种存在乙醛酸分流途径相关酶基因,这些种隶属进化树的同一分支,且种内所有菌株都具备相关基因,表明乙醛酸分流途径在Exiguobacterium属的分布具有种特异性。【结论】Exiguobacterium属细菌具有多种能量代谢途径相关基因,包括基于视紫红质的光营养型能量代谢途径、基于钼酶的厌氧呼吸型能量代谢途径和底物代谢营养型能量代谢途径中的乙醛酸分流途径。能量代谢途径多样性可能是Exiguobacterium属细菌适应复杂多样生境的机制之一。此外,本研究发现Exiguobacterium属中不同种、同种不同菌株间存在能量代谢途径差异,且能量代谢途径在该属内的分布多不具备种特异性,表明仅通过16S rRNA基因种属鉴定来预测目标菌株的代谢类型可能有较大偏差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杆菌 能量代谢 视紫红质 钼酶 钼辅因子 乙醛酸分流
原文传递
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sp.MH3对六价铬的还原特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莹 章莹颖 +1 位作者 唐杰 马炯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91-797,共7页
六价铬[Cr(VI)]是毒性强、易迁移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通过微生物将Cr(VI)还原为低毒性的Cr(Ⅲ)是一种经济、高效的处理铬污染的方法.对从浮萍根际分离得到的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sp.MH3的Cr(VI)去除能力、方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六价铬[Cr(VI)]是毒性强、易迁移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通过微生物将Cr(VI)还原为低毒性的Cr(Ⅲ)是一种经济、高效的处理铬污染的方法.对从浮萍根际分离得到的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sp.MH3的Cr(VI)去除能力、方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实验条件下,菌株MH3在12 h或36 h内可完全去除5 mg L-1或15 mg L-1 Cr(VI).其去除机理主要为还原作用,且主要发生在细胞外侧,表明菌株MH3还原Cr(VI)的酶可能为分泌型.此还原反应的最适pH为7.0.外加碳源如甘露醇、葡萄糖、蔗糖等可显著促进菌株MH3还原Cr(VI).共存金属离子Cu2+也可增强此还原作用,但是Zn2+、Mn2+、Cd2+对菌株MH3生长及Cr(VI)还原有抑制作用.共存阴离子PO43-则可促进菌株MH3的生长及Cr(VI)还原.研究表明,Exiguobacterium sp.MH3是一株高效的Cr(VI)还原菌,在含铬废水处理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杆菌 六价铬 还原作用 外加碳源 共存离子 废水处理
原文传递
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spp.及其环境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11
作者 张莹 石萍 马炯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98-904,共7页
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 spp.,简称E.spp.)是一类革兰氏阳性、无芽孢、兼性厌氧菌.其生境广阔,广泛分布于西伯利亚永冻土、海底热液口、植物根际等环境,多数菌种具有耐/嗜热性、耐/嗜冷性、耐/嗜碱性、耐/嗜盐性,蕴藏着丰富的微生... 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 spp.,简称E.spp.)是一类革兰氏阳性、无芽孢、兼性厌氧菌.其生境广阔,广泛分布于西伯利亚永冻土、海底热液口、植物根际等环境,多数菌种具有耐/嗜热性、耐/嗜冷性、耐/嗜碱性、耐/嗜盐性,蕴藏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亟待发掘.本文总结了目前已知的E.spp.14个菌种,发现其在进化树上分成两簇,分簇结果与菌株的温度耐受性对应,并且在氧化酶活性、硝酸盐还原能力等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簇间差异.进一步对这些差异进行机理探讨,并对E.spp.嗜极性及其在环境生物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归纳,探讨了E.spp.在分解有机污染物(偶氮染料、农药、石油等),转化重金属,根际促生,工业污水处理等领域的环境学意义.最后对E.spp.及其活性物质在环境修复、工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应用提出展望,指出环境基因组学研究和工程菌的建立将极大拓展此类菌的资源化和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杆菌 嗜极菌 生物修复 有机污染物分解 重金属修复 根际促生
原文传递
微小杆菌属SWJS2蛋白酶对鱼肉酶解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谋明 雷芬芬 +2 位作者 钟泓波 崔春 郇惠杰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3-158,共6页
本文以凤尾鱼、草鱼为原料,研究了本实验室新筛选的微小杆菌属SWJS2所产蛋白酶对凤尾鱼和草鱼蛋白的酶解特性。结果表明:微小杆菌属SWJS2蛋白酶对凤尾鱼和草鱼的最适酶解温度分别为40℃和45℃。微小杆菌属SWJS2蛋白酶对凤尾鱼的酶解效... 本文以凤尾鱼、草鱼为原料,研究了本实验室新筛选的微小杆菌属SWJS2所产蛋白酶对凤尾鱼和草鱼蛋白的酶解特性。结果表明:微小杆菌属SWJS2蛋白酶对凤尾鱼和草鱼的最适酶解温度分别为40℃和45℃。微小杆菌属SWJS2蛋白酶对凤尾鱼的酶解效果优于木瓜蛋白酶,酶解12 h时蛋白回收率为72.64%,水解度达21.38%,ORAC值与还原力均高于木瓜蛋白酶的酶解产物。微小杆菌属SWJS2蛋白酶酶解草鱼的蛋白回收率及抗氧化性能则不及木瓜蛋白酶,但水解度较高。微小杆菌属SWJS2蛋白酶对两种鱼肉的酶解产物中游离氨基酸组成与6种商业蛋白酶有明显差异,亮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商业酶,而精氨酸、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天冬酰胺等的含量较低。说明其优先酶切位点与6种商业蛋白酶有较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杆菌属SWJS2蛋白酶 酶解 鱼肉蛋白 抗氧化性 氨基酸组成
原文传递
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sp.)对肉桂酸降解行为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元元 陈向向 +3 位作者 李敏 王静 张琇 杨国平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079-2088,共10页
【目的】为有效缓解自毒物质肉桂酸对西瓜等作物生长的危害,从宁夏中卫硒砂瓜连作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高效降解肉桂酸的菌株,研究其基本降解特性。【方法】分离筛选得到一株能有效利用肉桂酸生长的菌株,采用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进... 【目的】为有效缓解自毒物质肉桂酸对西瓜等作物生长的危害,从宁夏中卫硒砂瓜连作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高效降解肉桂酸的菌株,研究其基本降解特性。【方法】分离筛选得到一株能有效利用肉桂酸生长的菌株,采用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菌株鉴定,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西瓜幼苗生长毒性实验检测降解特性。【结果】从多年西瓜连作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高效降解肉桂酸的细菌R30,鉴定为Exiguobacterium sp.,其96 h内对肉桂酸的降解率可达99%以上,最适降解温度和p H分别为30°C、p H 7.0。除肉桂酸外,该菌也能够高效降解香豆酸、阿魏酸、苯甲酸等其他酚酸类物质,表现出一定的底物广谱性;检测96 h降解液对西瓜种子萌发直至幼苗生长阶段的影响表明,该菌株可有效缓解肉桂酸对西瓜幼苗的生长抑制作用。【结论】菌株R30在肉桂酸、香豆酸、阿魏酸、苯甲酸等酚酸类物质导致的农作物连作障碍治理领域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酸 自毒物质 微小杆菌 西瓜
原文传递
腋毛杆菌与微小棒状杆菌和微小诺卡氏菌的鉴别研究
14
作者 马复先 蔡瑞康 +2 位作者 高继台 周方 李俐 《微生物学通报》 CAS 1988年第3期111-115,共5页
本文报告腋毛癣病原菌在我国首次分离成功。从487例腋毛癣患者病毛中检出病原菌489株,检出率为38.8%。从形态学、生长条件、生化反应、免疫试验和菌体成份等方面,将该菌与微小棒状杆菌和微小诺卡氏菌进行了鉴别研究。三种细菌有明显差别... 本文报告腋毛癣病原菌在我国首次分离成功。从487例腋毛癣患者病毛中检出病原菌489株,检出率为38.8%。从形态学、生长条件、生化反应、免疫试验和菌体成份等方面,将该菌与微小棒状杆菌和微小诺卡氏菌进行了鉴别研究。三种细菌有明显差别,将腋毛癣病原菌暂命名为腋毛杆菌。目前,国际上对腋毛癣(感染)的病原菌报道不一致,较多学者认为是微小棒状杆菌或微小诺卡氏菌。我们根据初步的研究认为,我国南方人所感染的腋毛杆菌不属于这两种菌,而是另一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毛杆菌 微小棒状杆菌 微小诺卡氏菌 鉴别
下载PDF
一株低温蛋白酶产生菌的分离及该酶的鉴定与酶学性质表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军 朱檬 +5 位作者 汤伟 李佳欣 乔晓妮 孙晓雯 唐涛 何增国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75-183,共9页
从低温环境中分离并鉴定出1株产低温蛋白酶的乙酰微小杆菌YD37(Exiguobacterium acetylicum YD37)。对该低温蛋白酶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其基因全长1110 bp,编码37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41.5 kDa,属于氨肽酶,富含短侧链和带负电荷的氨基... 从低温环境中分离并鉴定出1株产低温蛋白酶的乙酰微小杆菌YD37(Exiguobacterium acetylicum YD37)。对该低温蛋白酶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其基因全长1110 bp,编码37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41.5 kDa,属于氨肽酶,富含短侧链和带负电荷的氨基酸残基,二级结构含有14个α-螺旋和19个β-折叠,三级结构表面为带负电荷氨基酸构成的亲水表面。通过对E.acetylicum YD37发酵产酶的工艺进行优化,酶活提高8.26倍,达到273.5 U/mL。经硫酸铵沉淀和离子交换层析得到该低温蛋白酶的粗酶。粗酶的最适温度为35℃,但20℃仍能保持43.6%的酶活。酶活受到Mn^(2+)和Co^(2+)的促进和乙二胺四乙酸的完全抑制,表明该酶是一种金属氨肽酶。该酶的动力学常数Km和Vmax分别为1.38 mg/mL和4.41 mg/(m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微小杆菌 低温蛋白酶 氨肽酶 酶学性质 结构特征
下载PDF
条斑紫菜绿斑病优势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生长特性与药敏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颖 赵龙成 +7 位作者 王浩同 杜建周 王洪斌 赵晓恒 程汉良 许建和 陈香凝 丁祝进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6-12,共7页
从条斑紫菜绿斑病样品中分离获得优势致病菌,通过16S rRNA测序进行菌种鉴定,建立快速检测的LAMP技术,并进行生长特性及药敏实验分析。使用16S rRNA测序鉴定表明,该致病菌为深海微小杆菌(Microbacter bathyae)。根据OD值建立不同温度和... 从条斑紫菜绿斑病样品中分离获得优势致病菌,通过16S rRNA测序进行菌种鉴定,建立快速检测的LAMP技术,并进行生长特性及药敏实验分析。使用16S rRNA测序鉴定表明,该致病菌为深海微小杆菌(Microbacter bathyae)。根据OD值建立不同温度和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分析深海微小杆菌的生长特性。利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其对20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条斑紫菜绿斑病的优势病原菌为深海微小杆菌,对其生长特性与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可为条斑紫菜绿斑病病原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菜绿斑病 优势病原菌 深海微小杆菌 生长曲线 药敏试验
下载PDF
背部红癣1例诊疗体会
17
作者 刘华楚 侯麦花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63-464,共2页
患者男性,24岁。因背部淡褐色斑5年余而就诊。皮肤科检查:左侧背部有1个直径5 cm大小的淡褐色斑片,表面光滑,无明显鳞屑,边界清楚,边缘欠规则。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轻度角化过度,表皮轻度增生,角质层内见可疑细菌颗粒,表皮下色素增多,... 患者男性,24岁。因背部淡褐色斑5年余而就诊。皮肤科检查:左侧背部有1个直径5 cm大小的淡褐色斑片,表面光滑,无明显鳞屑,边界清楚,边缘欠规则。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轻度角化过度,表皮轻度增生,角质层内见可疑细菌颗粒,表皮下色素增多,浅表血管扩张充血,革兰氏染色阳性,涂片10%氢氧化钾油镜下可见菌丝,伍德氏灯检查呈红色。结合临床诊断为:红癣。给予外用夫西地酸软膏,每日2次,1个月后随访,皮损完全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部 红癣 微小棒状杆菌
下载PDF
酸菜包外包膜污染菌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蒋荣荣 赵炜 +1 位作者 王洋 周帼萍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1期133-136,共4页
某企业发现直接接触食品的酸菜外包膜微生物超标。送检的5份细菌总数达104cfu/mL^107cfu/mL,并伴有霉菌污染。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主要的污染菌为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spp.)和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p.),同时也伴有部... 某企业发现直接接触食品的酸菜外包膜微生物超标。送检的5份细菌总数达104cfu/mL^107cfu/mL,并伴有霉菌污染。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主要的污染菌为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spp.)和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p.),同时也伴有部分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pp.)和芽孢杆菌(Bacillus spp.)。污染的霉菌则主要为曲霉(Aspergillus spp.)、交链孢霉(Alternaria spp.)和青霉(Penicillium spp.)。采用半定量粘附实验检测其生物膜形成能力,发现3个主要污染菌株均有很强的生物膜形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包膜 污染菌 微小杆菌 不动杆菌 生物膜
下载PDF
阿特拉津降解菌BTAH1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4
19
作者 胡江 代先祝 李顺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38-742,共5页
从除草剂污染的土壤中,驯化分离得到1株能够以阿特拉津为唯一碳源氮源生长的革兰氏阳性细菌BTAH1,该菌株能够在126h内完全降解1000mg/L的阿特拉津.通过生理生化鉴定,结合16S rDNA聚类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 sp... 从除草剂污染的土壤中,驯化分离得到1株能够以阿特拉津为唯一碳源氮源生长的革兰氏阳性细菌BTAH1,该菌株能够在126h内完全降解1000mg/L的阿特拉津.通过生理生化鉴定,结合16S rDNA聚类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 sp.).外加碳源不会促进该菌株对阿特拉津的降解,该菌株的最适降解温度为25~30℃,最适降解pH值在7~9之间.该菌株具有2个大质粒,pBTAH11和pBTAH12,大小分别为20kb和100kb,基因定位发现有2个参与阿特拉津降解的基因位于其中一个较小的质粒(pBTAH11)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拉津 生物降解 微小杆菌 降解基因定位
下载PDF
一种嗜碱菌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乳酸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大伟 田晶 +1 位作者 苑广志 徐龙权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共4页
从14株嗜碱菌中筛选到一株LP3-3产乳酸能力较强,经16S rRNA序列测定初步鉴定为Exig-uobacterium aurantiacum(金橙黄微小杆菌)。对筛选出菌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研究了不同碳、氮源种类和碳氮比对乳酸产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发酵培... 从14株嗜碱菌中筛选到一株LP3-3产乳酸能力较强,经16S rRNA序列测定初步鉴定为Exig-uobacterium aurantiacum(金橙黄微小杆菌)。对筛选出菌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研究了不同碳、氮源种类和碳氮比对乳酸产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经发酵实验,确定了摇瓶发酵最佳条件。在优化过程中,采用毛细管电泳检测发酵液中乳酸的含量。经过优化后,乳酸产量由初始的10.02 g/L,提高到最佳发酵条件下的16.27 g/L,比原来提高了62.4%,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碱菌 乳酸 金橙黄微小杆菌 毛细管电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