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位一体化护理在复发性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惠泽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究三位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成人复发性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MCNS)患者自我效能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4例MCNS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组,各32例。对比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前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Zun... 目的:探究三位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成人复发性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MCNS)患者自我效能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4例MCNS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组,各32例。对比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前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护理后,三位一体组GSES评分较基础组高,SDS评分、SAS评分较基础组低,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基础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位一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MCNS患者,可提高其自我效能,减轻负性情,提高其护理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复发性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 三位一体化护理模式 自我效能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治疗微小病变性肾病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周敏 张家伟 +1 位作者 黄劲松 黄尧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5期115-118,共4页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治疗微小病变性肾病的疗效。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微小病变性肾病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激素续贯疗法,观察组30例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激素续贯疗法。对比...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治疗微小病变性肾病的疗效。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微小病变性肾病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激素续贯疗法,观察组30例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激素续贯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生化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化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7.14%(2/28),低于对照组的34.78%(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2,P=0.034)。结论 利妥昔单抗治疗微小病变性肾病,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良好,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病变性肾病 激素续贯疗法 利妥昔单抗 尿蛋白 复发率
下载PDF
汞中毒所致微小病变性肾病伴IgM沉积患者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董旭 张秀丽 万启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5期454-456,I0006,共4页
病例患者,女,33岁,因“眼睑及双下肢水肿伴泡沫尿2周”入院。入院1周前出现眼睑、双下肢水肿,伴泡沫尿,无肉眼血尿,无皮疹。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患者1年前曾自行购买并使用美容院推荐的美白祛斑产品1支,约50 g,无国家标准商标... 病例患者,女,33岁,因“眼睑及双下肢水肿伴泡沫尿2周”入院。入院1周前出现眼睑、双下肢水肿,伴泡沫尿,无肉眼血尿,无皮疹。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患者1年前曾自行购买并使用美容院推荐的美白祛斑产品1支,约50 g,无国家标准商标。每日早晚涂抹面部,5个月前自觉咳嗽,无发热,未再至美容院护肤,且产品已经用完遂停用,其后咳嗽自行好转。查体:体温36.4℃,血压107/72 mmHg,颜面眼睑水肿,双侧扁桃体无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前 眼睑水肿 汞中毒 双下肢水肿 微小病变性肾病 泡沫尿 美容院 扁桃体
下载PDF
血清miRNAs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及微小病变性肾病中的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蔡晓懿 夏正坤 +7 位作者 张春妮 罗阳 高远赋 樊忠民 刘梦原 张莹 李静 张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8-330,共3页
目的研究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及微小病变性肾病(MCD)患儿mi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尿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经肾活检及临床确诊为FSGS(30例)、MCD(30例)的患儿,以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0例正常对照儿童,用实时荧光定量PC... 目的研究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及微小病变性肾病(MCD)患儿mi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尿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经肾活检及临床确诊为FSGS(30例)、MCD(30例)的患儿,以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0例正常对照儿童,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miR-192、miR-205水平,同时收集FSGS、MCD患儿的24 h尿蛋白及其他生化指标。结果 FSGS患儿血清miR-192、miR20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MCD患儿及正常对照儿童,且与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MCD患儿miR-205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SGS患儿血清miR-192、miR-205表达显著上调,有望作为FSGS诊断的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微小病变性肾病 足细胞
下载PDF
成人微小病变性肾病的治疗 被引量:5
5
作者 黄雯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245-246,共2页
微小病变性肾病(minimal change diseaseMCD)是指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光镜下肾小球结构大致正常,免疫荧光阴性,电镜下仅以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的融合或广泛消失为主要特点的一类肾小球疾病。其发病机制不明,
关键词 微小病变性肾病 肾小球上皮细胞 治疗 成人 肾病综合征 肾小球结构 肾小球疾 临床表现
下载PDF
微小病变性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姚星辰 翟亚玲 +4 位作者 高静歌 陈雅卓 王新念 卢珊 赵占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3-189,共7页
背景随着2型糖尿病(T2DM)年轻化趋势,微小病变肾病(MCD)合并T2DM在临床上已不罕见,但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仍不清楚。目的本文旨在分析MCD合并T2DM患者的病理特点及其预后。方法收集2017年6月1日-2018年6月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 背景随着2型糖尿病(T2DM)年轻化趋势,微小病变肾病(MCD)合并T2DM在临床上已不罕见,但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仍不清楚。目的本文旨在分析MCD合并T2DM患者的病理特点及其预后。方法收集2017年6月1日-2018年6月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且肾穿刺活检确诊为MCD合并T2DM患者20例(MCD合并T2DM组),MCD患者306例,利用SPSS 22.0软件从306例MCD患者中随机筛选出100例(单纯MCD组),收集所有患者当次肾穿刺活检的临床和病理资料,以及随访资料(从患者首次肾穿刺活检开始随访,到出现复发或到2019年6月随访结束),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肾脏病理特点及其预后。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CD合并T2DM的影响因素,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单纯MCD及MCD合并T2DM的累积完全缓解(CR)率和累积无复发生存率。结果MCD合并T2DM组患者年龄、收缩压(SBP)、合并高血压所占比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清蛋白(ALB)、IgG水平高于单纯MCD组,男性所占比例、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红细胞沉降率(ESR)、24 h尿蛋白量低于单纯MCD组(P<0.05)。MCD合并T2DM患者的血管损伤程度、肾小管萎缩程度、肾间质纤维化、肾间质炎症、球性硬化小球所占比例高于单纯MCD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5.108,95%CI(1.717,15.200)〕、年龄〔OR=1.068,95%CI(1.006,1.133)〕、高血压〔OR=6.000,95%CI(1.982,18.165)〕、HbA1c〔OR=84.019,95%CI(12.465,566.317)〕、ALB〔OR=1.173,95%CI(1.100,1.250)〕、TC〔OR=0.730,95%CI(0.619,0.861)〕、ESR〔OR=0.978,95%CI(0.960,0.996)〕、24 h尿蛋白量〔OR=0.818,95%CI(0.705,0.948)〕、IgG〔OR=1.568,95%CI(1.288,1.908)〕、球形硬化小球占比〔OR=13.286,95%CI(4.142,42.614)〕、血管损伤程度、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OR=17.000,95%CI(4.833,59.794)〕、肾间质炎症〔OR=10.111,95%CI(2.684,38.087)〕是MCD合并T2DM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gG水平〔OR=1.476,95%CI(1.190,1.831)〕、血管损伤程度、肾间质纤维化〔OR=12.433,95%CI(2.032,76.065)〕是MCD合并T2DM的影响因素(P<0.05)。Log-rank检验结果表明,MCD合并T2DM组的累积CR率低于单纯MCD组(P=0.027),但两组累积无复发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318)。结论与单纯MCD患者相比,MCD合并T2DM患者的临床表现较轻微,但病理表现却相对较重,提示临床医师肾穿刺活检的重要性。肾间质纤维化、血管损伤程度重、高IgG水平是MCD合并T2DM的危险因素,且MCD合并T2DM的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 微小变性 糖尿 2型 微小病变性肾病 预后 临床理特点
下载PDF
利湿解毒饮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43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柳金兰 徐军建 +1 位作者 王少飞 李玲 《河南中医》 2014年第10期1973-1975,共3页
目的:观察利湿解毒饮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原发性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湿解毒饮煎剂内服治疗... 目的:观察利湿解毒饮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原发性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湿解毒饮煎剂内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总有率为69.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明显升高,尿蛋白明显减少,且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利湿解毒饮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能增加机体对激素的敏感性提高疗效,降低西药治疗的副作用,确保激素的安全撤减,减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 利湿解毒饮 血浆白蛋白 尿蛋白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非激素治疗微小病变性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冯胜奎 赵文学 +1 位作者 刘正洁 韩胜利 《北京中医》 2007年第5期263-266,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非激素治疗微小病变性肾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2例原发性微小病变性肾病患者以随机数学表法分为中西医结合非激素治疗组(治疗组)与西医激素治疗组(对照组)各16例,疗程均为48周。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ALB)...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非激素治疗微小病变性肾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2例原发性微小病变性肾病患者以随机数学表法分为中西医结合非激素治疗组(治疗组)与西医激素治疗组(对照组)各16例,疗程均为48周。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ALB)、血脂改善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脂比较,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频繁复发率、缓解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感染事件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非激素治疗微小病变性肾病,在临床中能减少临床频繁复发率、感染事件和延长临床缓解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病变性肾病 非激素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MicroRNAs与微小病变性肾病 被引量:1
9
作者 方雅萍 米焱 王彩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1年第1期80-81,共2页
微小病变性肾病(minimal change disease,MCD)是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类型,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足细胞功能障碍致肾小球滤过膜的完整性被破坏是大量蛋白尿的根本原因。Maas等[1]认为MCD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 微小病变性肾病(minimal change disease,MCD)是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类型,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足细胞功能障碍致肾小球滤过膜的完整性被破坏是大量蛋白尿的根本原因。Maas等[1]认为MCD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是同一种进展性疾病不同阶段的病理表现,MCD为疾病的早期阶段,FSGS则为疾病的晚期表现,同时也有文献提出免疫紊乱、炎症损伤、足细胞病变可能为MCD的潜在病因[2,3]。虽然一直以来前人致力于阐明MCD的发病机制,但迄今为止并无确切的结论。微小RNA(microRNAs,miRNAs)为非编码RNA,通过转录后调节参与人类1/3基因表达调控[4],从而实现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其具有高度保守性及组织表达特异性,有望为阐明MCD的发生发展提供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滤过膜 微小病变性肾病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低白蛋白血症 细胞功能障碍 免疫紊乱 转录后调节 肾病综合征
下载PDF
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成人复发性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沈宏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5期87-89,共3页
目的观察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醋酸泼尼松片治疗成人复发性微小病变性肾病(MCD)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成人复发性MCD综合征患者78例(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简单随机化分组。激素组(39例)实施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联合组(39例... 目的观察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醋酸泼尼松片治疗成人复发性微小病变性肾病(MCD)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成人复发性MCD综合征患者78例(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简单随机化分组。激素组(39例)实施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联合组(39例)实施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及治疗前后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24hUP)、血清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87%,较激素组的79.49%高(P<0.05);联合组治疗6个月后24hUP、血清BUN、Scr水平较激素组低,血清ALB水平较激素组高(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较激素组的33.33%低(P<0.05);随访6个月,联合组复发率为2.56%,与激素组的12.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醋酸泼尼松片治疗成人复发性MCD综合征,能明显增强治疗效果,改善肾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复发性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 免疫抑制剂 环磷酰胺 醋酸泼尼松片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非激素治疗微小病变性肾病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张丽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1期618-619,共2页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非激素治疗微小病变性肾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探讨。方法选择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原发性微小病变性肾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的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激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激素...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非激素治疗微小病变性肾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探讨。方法选择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原发性微小病变性肾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的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激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激素治疗,每组患者均为32例,治疗疗程为48周。观察患者在24 h的血浆白蛋白(ALB)、尿蛋白定量以及血脂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血浆白蛋白、尿蛋白定量以及血脂三方面比较,在治疗后患者的情况两组均优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这两组间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病症的频繁复发率、缓解时间以及感染方面相比较,治疗组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激素的方法对微小病变性肾病进行治疗,不但能够减少患者临床病症的频繁复发率、感染事件,同时可以延长临床的缓解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病变性肾病 中西医结合非激素治疗 西医激素治疗
下载PDF
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微小病变性肾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亮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2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究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微小病变性肾病(minimal change nephr opathy,MC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高州市高州人民医院肾病内科收治的70例MCN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CM组,n=35)与泼尼松组(PNS组,n=35)。对两... 目的:探究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微小病变性肾病(minimal change nephr opathy,MC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高州市高州人民医院肾病内科收治的70例MCN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CM组,n=35)与泼尼松组(PNS组,n=35)。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用小剂量的泼尼松对PNS组患者进行治疗,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小剂量的泼尼松对CM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和血浆白蛋白的水平及其病情的总缓解率。结果:治疗后,CM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清肌酐的水平均低于PNS组患者,其血浆白蛋白的水平高于PNS组患者,P<0.05。治疗后,CM组患者病情的总缓解率高于PNS组患者,P<0.05。结论:对MCN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小剂量泼尼松对其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其肾功能,缓解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替麦考酚酯 小剂量 泼尼松 微小病变性肾病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在难治性微小病变性肾病中的应用进展
13
作者 陈瑶 黄意雄 +1 位作者 陈莹 梁玉梅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794-797,共4页
微小病变性肾病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类型之一,目前认为B淋巴细胞与其发病关系密切。难治性微小病变性肾病患者需要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利妥昔单抗是一种消耗B细胞的单克隆抗体,用于难治性微小病变性肾病患者的治疗可降... 微小病变性肾病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类型之一,目前认为B淋巴细胞与其发病关系密切。难治性微小病变性肾病患者需要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利妥昔单抗是一种消耗B细胞的单克隆抗体,用于难治性微小病变性肾病患者的治疗可降低复发率、延长缓解期、减少激素暴露,但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应对措施尚无共识,仍需要多中心、前瞻性、大样本的研究解答。本文概述了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微小病变性肾病的最新进展,希望为制定临床治疗策略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微小病变性肾病 肾病综合征
原文传递
微小病变性肾病合并门静脉 脾静脉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军 田百玲 范秋灵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62-664,共3页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微小病变性肾病 门静脉血栓 脾静脉血栓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
原文传递
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5
作者 于丹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9年第11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于辽宁省瓦房店市中心医院治疗的56例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中途失访2例...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于辽宁省瓦房店市中心医院治疗的56例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中途失访2例,随访完成25例)应用泼尼松治疗,观察组29例(中途失访4例,随访完成25例)采用小剂量激素联合吗替麦卡酚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患者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肌酐和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激素联合吗替麦卡酚酯治疗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疾病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 小剂量激素 吗替麦考酚酯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成人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微小病变肾病的疗效 被引量:8
16
作者 于锐 田密 +1 位作者 刘大军 李德天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6期334-337,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疗程中他克莫司治疗成人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微小病变肾病的疗效和复发率。方法 2007年5月至2010年2月我院收治经皮肾活检诊断微小病变肾病,经糖皮质激素规律治疗表现为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的26例病例,随机分为短疗程组12例... 目的观察不同疗程中他克莫司治疗成人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微小病变肾病的疗效和复发率。方法 2007年5月至2010年2月我院收治经皮肾活检诊断微小病变肾病,经糖皮质激素规律治疗表现为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的26例病例,随机分为短疗程组12例和长疗程组14例。短疗程组给予他克莫司联合口服泼尼松治疗6个月,长疗程组治疗18个月,前6个月治疗同短疗程组,此后单用小剂量他克莫司维持,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复发等情况。结果短疗程组全部完成实验,治疗6个月后9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无效;治疗期间他克莫司的平均血药浓度保持在4~8μg/L;治疗过程中及观察结束时,6例复发。长疗程组治疗18个月后,9例获得完全缓解,2例获得部分缓解,1例无效,2例因严重不良反应退出研究,长疗程组他克莫司的浓度在6个月内波动于5~8μg/L,疗程结束时,2例复发。结论他克莫司是有效的诱导缓解药物,小剂量他克莫司维持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微小病变性肾病 他克莫司
下载PDF
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成人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微小病变肾病的疗效 被引量:2
17
作者 钟建瑜 陈兰兰 +2 位作者 梁谋 林达秋 尹良红 《广州医药》 2016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疗程吗替麦考酚酯(MMF)治疗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成人微小病变肾病(MCD)的疗效和复发率。方法 2011年2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25例激素依赖或抵抗成人MCD,随机分为短疗程组12例和长疗程组13例。短疗程组给予MMF联合口服泼尼... 目的观察不同疗程吗替麦考酚酯(MMF)治疗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成人微小病变肾病(MCD)的疗效和复发率。方法 2011年2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25例激素依赖或抵抗成人MCD,随机分为短疗程组12例和长疗程组13例。短疗程组给予MMF联合口服泼尼松治疗6个月,观察12月,长疗程组治疗18个月,前6个月治疗同短疗程组,此后单用小剂量MMF维持,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长疗程组有1例因严重感染在第2月退出研究,其余24例均完成18月的随诊;两组在治疗第6月时尿蛋白定量降低、血浆白蛋白升高,均与治疗前有差异(均P<0.05);与第6月比较,疗程结束时短疗程组尿24小时蛋白定量升高(P<0.05),长疗程组尿24小时定量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第6月两组均有9例完全缓解(75%),两组无差异(χ2=0.372,P>0.05);治疗第18月时与第6月比较,短疗程组6例复发(54.54%),长疗程组有2例复发(18.18%),两组复发率比较无差异(χ2=0.076,P>0.05)。结论 MMF能有效诱导缓解成人MCD,小剂量维持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病变性肾病 吗替麦考酚酯 成人 激素抵抗
下载PDF
改良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8
18
作者 杨维娜 于琳华 +2 位作者 郭尚温 成少利 柴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5-448,452,共5页
目的探讨阿霉素肾病在不同病理发展阶段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采用间隔2周两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复制大鼠阿霉素肾病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血、尿生化指标和肾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该模型表现为严重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高... 目的探讨阿霉素肾病在不同病理发展阶段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采用间隔2周两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复制大鼠阿霉素肾病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血、尿生化指标和肾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该模型表现为严重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病理学检查显示,4周末肾小球足细胞肿胀,系膜细胞轻度增生;8周末有球囊粘连,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12周末部分肾小球节段性轻、中度硬化,间质内有明显灶性淋巴细胞浸润,并有轻度纤维化。结论经改良间隔2周两次尾静脉内注射阿霉素4mg/kg,可以成功复制阿霉素肾病模型。急性模型病理学改变类似人的微小病变性肾病,慢性模型病理学改变类似人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肾病 足细胞 微小病变性肾病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下载PDF
Notch信号通路在IgA肾病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军 李良志 +1 位作者 谭琴兰 周海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2期117-120,I0003,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IgAN肾间质纤维化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选择肾活检明确诊断的微小病变性肾病(MCD)患者20例、IgAN患者67例。根据肾间质纤维化程度,IgAN分为轻度组(31例)、中度组(20例)、重度组(16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 目的:初步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IgAN肾间质纤维化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选择肾活检明确诊断的微小病变性肾病(MCD)患者20例、IgAN患者67例。根据肾间质纤维化程度,IgAN分为轻度组(31例)、中度组(20例)、重度组(16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Col-Ⅰ、PDGF、TGF-β1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otchl、Jaggedl表达情况。结果:IgAN组的Scr、Alb水平均显著高于MCD组,24 h UPro、eGFR水平显著低于MCD组(P <0. 05),且随纤维化程度加重,Scr逐渐升高,eGFR逐渐下降。随纤维化程度加重,IgAN组血清Col-Ⅰ、PDGF、TGF-β1水平均逐渐升高,均明显高于MCD组(P <0. 05)。随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加重,IgAN患者肾组织Notch 1、Jagged1蛋白表达阳性部位面积比例逐渐增加(P <0. 05)。IgAN组Notch 1阳性面积比例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Jagged 1、Col-Ⅰ、PDGF、TGF-β1、CR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 <0. 05),与eGFR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 <0. 05)。结论:Notch信号通路的活化在Ig AN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Col-Ⅰ、PDGF、TGF-β1等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IgAN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微小病变性肾病 NOTCH信号通路 肾间质纤维化
下载PDF
阿霉素肾病大鼠血清及肾组织IL-18和IFN-γ水平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珊 张明霞 刘伦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390-3392,共3页
目的探讨阿霉素微小病变性肾病(MCD)大鼠Th1相关的白介素(IL)-18和干扰素(IFN)-γ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制备大鼠的MCD模型,模型组30只大鼠在造模后尿蛋白均达到>30 mg/24 h以上,表明造模成功,测定... 目的探讨阿霉素微小病变性肾病(MCD)大鼠Th1相关的白介素(IL)-18和干扰素(IFN)-γ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制备大鼠的MCD模型,模型组30只大鼠在造模后尿蛋白均达到>30 mg/24 h以上,表明造模成功,测定各组血清和肾组织中Th1相关的IL-18和IFN-γ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在第7天出现蛋白尿,随着时间的推移,蛋白尿的量持续升高,在第42天达到峰值,各时间点模型组大鼠的蛋白尿水平明显高于同时间的对照组(t=24.21、48.32、59.32、63.21,P<0.05)。第42天模型组血清中TC、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5.28、5.06,P<0.05),ALB、TP明显低于对照组(t=3.95、4.33,P<0.05),两组大鼠血清BUN和Scr比较无明显差异(t=1.02、0.62,P>0.05)。模型组大鼠7、14、28、42 d的血清及肾组织IL-18和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IL-18及以Th1型为主的免疫失衡在MC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可通过抑制或中和内源性IL-18和IFN-γ的表达纠正失衡的Th1/Th2,此方法可能成为MCD治疗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8 IFN-Γ 阿霉素 微小病变性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