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沥青混合料界面区微米划痕试验与参数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付军 熊定邦 +2 位作者 李忠杰 丁庆军 贾大伟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8-84,共7页
用微米划痕试验联合扫描电镜技术,分析了室温下沥青混合料界面过渡区(ITZ)的特性,推定了ITZ区域空间几何范围,测试了其断裂韧度及摩擦系数,并采用三点弯曲试验及纳米压痕试验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ITZ区域特性明显,荷载为1... 用微米划痕试验联合扫描电镜技术,分析了室温下沥青混合料界面过渡区(ITZ)的特性,推定了ITZ区域空间几何范围,测试了其断裂韧度及摩擦系数,并采用三点弯曲试验及纳米压痕试验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ITZ区域特性明显,荷载为100 mN时更适用于微米划痕试验,此时ITZ区域在划痕作用下会出现较大破裂面,且其厚度在10~30μm波动,与纳米压痕试验结果相近;ITZ摩擦系数由集料至沥青胶浆呈线性增加,达到最大值后趋于稳定;微米划痕试验测得的断裂韧度值与三点弯曲试验结果相近,且断裂韧度曲线可以较好地识别集料、ITZ和沥青胶浆三相介质,微米划痕试验可以相对简便有效地实现沥青混合料ITZ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界面过渡区 微米划痕 电镜扫描 微观力学参数
下载PDF
法向载荷对Ti_(40)Zr_(10)Cu_(38)Pd_(12)块体非晶合金微米划痕和纳米压痕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开怀 叶惠娟 花能斌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5,21,共8页
采用微米划痕仪和纳米压痕仪研究了法向载荷对Ti_(40)Zr_(10)Cu_(38)Pd_(12)块体非晶合金微米划痕行为和纳米压痕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法向载荷从2 N提高到10 N,非晶合金划痕处的塑性变形由均匀逐渐变得局域化,引发多重剪切带的萌... 采用微米划痕仪和纳米压痕仪研究了法向载荷对Ti_(40)Zr_(10)Cu_(38)Pd_(12)块体非晶合金微米划痕行为和纳米压痕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法向载荷从2 N提高到10 N,非晶合金划痕处的塑性变形由均匀逐渐变得局域化,引发多重剪切带的萌生和扩展,划痕宽度显著增大,并在划痕尾端形成磨屑堆积;随着法向载荷由1 mN提高到7 mN,非晶合金压痕处的塑性变形量逐渐累积,弹性模量和硬度下降,表现出应变软化现象,这与变形过程中剪切带自由体积增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非晶合金 微米划痕 纳米压痕 剪切带
下载PDF
利用圆锥压头微米划痕测试材料断裂韧性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明 李烁 高诚辉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6-564,共9页
利用Rockwell C金刚石压头对铜、聚碳酸酯、熔融石英和钠钙硅玻璃4种材料进行了微米划痕测试,这是国内首次利用划痕方法测量材料的断裂韧性.研究表明:在划痕深度较浅时,必须要考虑压头顶端的球体区域,考虑和未考虑压头顶端球体区域时的... 利用Rockwell C金刚石压头对铜、聚碳酸酯、熔融石英和钠钙硅玻璃4种材料进行了微米划痕测试,这是国内首次利用划痕方法测量材料的断裂韧性.研究表明:在划痕深度较浅时,必须要考虑压头顶端的球体区域,考虑和未考虑压头顶端球体区域时的压头形函数差别较大;考虑压头顶端的球体区域后,采用线弹性断裂力学(LEFM)模型评估断裂韧性的结果和能量尺寸效应(SEL)模型的计算结果接近,与单边切口梁(SENB)法、山形切口梁(CNB)法或压痕断裂(IF)法评估的断裂韧性相吻合,而未考虑压头顶端球体区域时计算断裂韧性的结果偏大;采用SEL模型评估断裂韧性时,按照投影接触面积等效的压头半顶角评估的断裂韧性相对按照周长等效的压头半顶角评估的断裂韧性误差更小,与LEFM模型的评估结果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划痕 圆锥压头 断裂韧性 线弹性断裂力学 能量尺寸效应定律
下载PDF
利用微米划痕研究TiN涂层的失效机理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明 李烁 高诚辉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6-703,共8页
利用微米划痕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TiN涂层的失效过程,分析了摩擦系数波动的机理,并评估了涂层的断裂韧性。结果表明:低载荷阶段,TiN涂层发生剪切滑移,划痕轨迹边缘出现了由反向V形裂纹到平行裂纹,再到正向V形裂纹的裂纹形式转变;... 利用微米划痕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TiN涂层的失效过程,分析了摩擦系数波动的机理,并评估了涂层的断裂韧性。结果表明:低载荷阶段,TiN涂层发生剪切滑移,划痕轨迹边缘出现了由反向V形裂纹到平行裂纹,再到正向V形裂纹的裂纹形式转变;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大,TiN涂层发生阶梯式剥落。摩擦系数的波动主要由于表面形貌和涂层失效的影响,不同的加载方式,摩擦系数有一定差别。采用微米划痕可以较准确地测试TiN涂层的断裂韧性,与压痕断裂法和有限元模拟法的测试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摩擦系数 TIN涂层 失效机理 微米划痕 断裂韧性
下载PDF
法向载荷对紫铜的微米划痕测试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明 严富文 高诚辉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95-1101,共7页
使用Rockwell C金刚石圆锥压头对紫铜进行微米划痕实验,研究了法向载荷对样品的微米划痕测试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大,压入深度和残余深度均线性增加,弹性恢复率线性减小;划痕宽度随压入深度的增加先非线性地增大,之后趋于... 使用Rockwell C金刚石圆锥压头对紫铜进行微米划痕实验,研究了法向载荷对样品的微米划痕测试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大,压入深度和残余深度均线性增加,弹性恢复率线性减小;划痕宽度随压入深度的增加先非线性地增大,之后趋于线性增加。当法向载荷在0.08~0.11 N的范围内时,摩擦力线性增大,摩擦系数趋于一个常数,摩擦机制为粘着摩擦;当法向载荷在0.11~17 N的范围内时,摩擦力和摩擦系数非线性地增大,摩擦机制为犁沟摩擦;当法向载荷在17~28 N的范围内时,摩擦系数趋于一个常数,摩擦力线性增大,摩擦机制为微切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微米划痕 摩擦系数 法向载荷 紫铜 摩擦机制
下载PDF
利用球形压头研究聚碳酸酯的微米划痕性能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明 刘星君 高诚辉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90-901,共12页
采用100Cr6球形压头系统研究了法向载荷、划痕速度和划痕次数对聚碳酸酯划痕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次和第15次划痕中,法向载荷增加时,摩擦系数和压入深度增加;划痕速度增加时,摩擦系数先增加后减小,压入深度减小;法向载荷增加或划痕... 采用100Cr6球形压头系统研究了法向载荷、划痕速度和划痕次数对聚碳酸酯划痕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次和第15次划痕中,法向载荷增加时,摩擦系数和压入深度增加;划痕速度增加时,摩擦系数先增加后减小,压入深度减小;法向载荷增加或划痕速度减小时,残余深度增加,弹性恢复率减小.对于多程单向滑动磨损,随着划痕次数增加,划痕宽度线性增加,划痕硬度线性减小;摩擦系数、压入深度和残余深度均呈增加趋势,但增长的速率逐渐降低,一定次数后达到稳定;压入深度和残余深度达到稳定时的划痕次数随法向载荷的增加而减小.第15次划痕中,随着法向载荷增加,划痕宽度增加,残余划痕硬度和几何划痕硬度变化趋势相反;划痕宽度随划痕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划痕硬度随划痕速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后均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划痕 100Cr6球形压头 聚碳酸酯 法向载荷 划痕速度 划痕次数 摩擦磨损
下载PDF
试样倾斜对球形压头微米划痕测试紫铜摩擦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明 黄承馨 高诚辉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52-1259,I0003-I0010,共16页
采用球形压头对紫铜进行微米划痕实验,在恒定正压力下研究了试样倾斜对测试摩擦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测得的名义摩擦系数与倾斜角线性相关,且±9°的差别会造成摩擦系数相差约14倍。通过建立球形压头与试样倾斜状态的位置... 采用球形压头对紫铜进行微米划痕实验,在恒定正压力下研究了试样倾斜对测试摩擦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测得的名义摩擦系数与倾斜角线性相关,且±9°的差别会造成摩擦系数相差约14倍。通过建立球形压头与试样倾斜状态的位置关系模型,发现试样倾斜对粘着摩擦系数无影响,而犁沟摩擦系数随倾斜角线性变化。为了准确计算无倾斜条件下的真实摩擦系数,可通过平面接触力学模型实现名义摩擦系数与真实摩擦系数之间的转换,或者在试样表面的不同位置往复划刻,再取摩擦系数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摩擦系数 微米划痕 平面接触力学模型 位置关系模型 试样倾斜 紫铜
下载PDF
试样倾斜和正压力对球形压头微米划痕测试紫铜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明 黄承馨 高诚辉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7,共11页
采用球形压头对紫铜进行微米划痕试验,研究了不同恒定正压力下试样倾斜对划痕测试紫铜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测得的名义摩擦系数与试样倾斜角度线性相关,且斜率不受正压力的影响.建立了球形压头与试样倾斜状态的位置关系模型,发现试样倾... 采用球形压头对紫铜进行微米划痕试验,研究了不同恒定正压力下试样倾斜对划痕测试紫铜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测得的名义摩擦系数与试样倾斜角度线性相关,且斜率不受正压力的影响.建立了球形压头与试样倾斜状态的位置关系模型,发现试样倾斜对名义摩擦系数中的黏着组分无影响,而犁耕组分随倾斜角度线性变化.试样倾斜时的摩擦系数可通过球-面接触力学模型进行校正,获得试样无倾斜时的摩擦系数.摩擦系数与正压力之间呈非线性关系,其中犁耕组分线性增大,黏着组分非线性增大并趋于稳定.通过划痕形貌测量的残余划痕宽度几乎不受试样倾斜的影响,但与正压力的0.5次方存在线性关系.分析了划痕硬度随正压力的变化,发现由残余划痕宽度计算得到的划痕硬度几乎为恒定值,不受正压力影响,而由接触投影面积计算得到的划痕硬度随正压力增大而增大,随后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划痕 球形压头 试样倾斜 恒定正压力 摩擦系数 划痕硬度
下载PDF
球形压头的滑动速度对材料微米划痕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明 严富文 高诚辉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3-484,共12页
在恒定的法向载荷下,使用Rockwell C 120°金刚石压头对聚碳酸酯(PC)、熔融石英、紫铜和镁合金AZ31进行微米划痕测试,研究滑动速度对试样划痕响应的影响.压入深度小于压头的球锥转变深度,确保仅有压头顶端的圆球部分与试样接触.结... 在恒定的法向载荷下,使用Rockwell C 120°金刚石压头对聚碳酸酯(PC)、熔融石英、紫铜和镁合金AZ31进行微米划痕测试,研究滑动速度对试样划痕响应的影响.压入深度小于压头的球锥转变深度,确保仅有压头顶端的圆球部分与试样接触.结果表明: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加,压入深度、残余深度和划痕沟槽的宽度均非线性减小,划痕硬度和弹性恢复率均非线性增大;PC和紫铜的划痕摩擦系数先增大后减小,PC的黏弹性行为对其摩擦响应有显著影响;熔融石英的划痕摩擦系数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镁合金AZ31的划痕摩擦系数先减小后增大.熔融石英、紫铜和镁合金AZ31的划痕摩擦系数的变化趋势可通过几何接触模型进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划痕 球形压头 滑动速度 划痕摩擦系数 几何接触模型
下载PDF
TC4钛合金热氧化层微米压痕/划痕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春艳 王振林 +1 位作者 田中青 杨惠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99-103,共5页
采用微米压痕实验测试了氧化层的硬度、弹性模量,研究了热氧化工艺对TC4钛合金表面热氧化层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微米划痕实验考察了氧化层的临界荷载以及划擦行为。结果表明:热氧化处理后TC4表面生成由金红石TiO2和少量Al2O3所组成的氧... 采用微米压痕实验测试了氧化层的硬度、弹性模量,研究了热氧化工艺对TC4钛合金表面热氧化层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微米划痕实验考察了氧化层的临界荷载以及划擦行为。结果表明:热氧化处理后TC4表面生成由金红石TiO2和少量Al2O3所组成的氧化层,钛合金表面硬度和弹性模量显著增加,弹性模量与硬度的比值降低,表明热氧化工艺可改善钛合金的耐磨性。长时间的高温氧化可以增加氧化层的厚度,但在划擦过程中氧化层发生两次脱落,表明氧化层由外表层和次外层组成,外层结合力差,易发生一次脆性剥落,内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较高,但在较大载荷作用下会产生微裂纹,导致氧化层的二次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 热氧化层 微米压痕 微米划痕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基于微米划痕实验的单晶硅去除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亚霁 墨洪磊 +2 位作者 孙玉利 郭凌曦 朱力敏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09-1514,共6页
通过微米划痕实验研究单晶硅在微米尺度下的材料变形和去除特性,分别从划痕轮廓、划痕力以及声发射信号方面分析划痕速度对于单晶硅材料去除方式的影响规律。实验发现:随着划痕速度的提高,单晶硅脆塑转变和脆性破坏阶段的划痕深度和划... 通过微米划痕实验研究单晶硅在微米尺度下的材料变形和去除特性,分别从划痕轮廓、划痕力以及声发射信号方面分析划痕速度对于单晶硅材料去除方式的影响规律。实验发现:随着划痕速度的提高,单晶硅脆塑转变和脆性破坏阶段的划痕深度和划痕力曲线波动程度减弱,弹塑性去除及脆塑转变的区域范围增加;弹塑性变形和脆塑转变阶段没有声发射信号,声发射信号首次出现在脆性去除阶段起始点,其所对应的载荷随着划痕速度的提高而增大;并且单晶硅弹塑性阶段的划痕力波动程度和增长速率低于脆塑转变和脆性去除阶段的划痕力波动程度和增长速率。在微米尺度下单晶硅塑性去除的深度在50 nm以内,微米尺度下单晶硅的去除方式主要为脆性去除。结果表明,提高划痕速度有利于减小单晶硅脆性去除的范围,从而增大塑性去除和脆塑转变的加工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划痕 单晶硅 硬脆材料 脆塑转变
原文传递
基于微米划痕的水泥基材料断裂韧性测试与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顺 胡传林 +1 位作者 何永佳 王发洲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52-456,共5页
水泥基材料脆性突出、易开裂是其工程应用亟须解决的关键难题。对水泥基材料各物相的微观脆性进行解析,并建立与其水泥基材料整体脆性之间的联系,是对水泥基材料进行增韧设计的基础和关键。采用微米划痕实验,获得断裂韧性-位移曲线,并... 水泥基材料脆性突出、易开裂是其工程应用亟须解决的关键难题。对水泥基材料各物相的微观脆性进行解析,并建立与其水泥基材料整体脆性之间的联系,是对水泥基材料进行增韧设计的基础和关键。采用微米划痕实验,获得断裂韧性-位移曲线,并联合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划痕区域所对应的物相,实现了水泥浆体及其微观物相断裂韧性的定量表征,从而建立了水泥浆体整体脆性与水化硅酸钙凝胶脆性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划痕 水化硅酸钙 断裂韧性 水泥基材料
原文传递
渐进法向力对金属材料微米划痕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明 严富文 高诚辉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33-1342,共10页
通过Rockwell C 120°金刚石压头对16种金属材料进行微米划痕测试,研究渐进法向力对材料划痕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法向力从5 mN线性增大到30 N,压入深度和残余深度均线性增加;弹性回复率先迅速增大,然后趋于一个常数。当压入... 通过Rockwell C 120°金刚石压头对16种金属材料进行微米划痕测试,研究渐进法向力对材料划痕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法向力从5 mN线性增大到30 N,压入深度和残余深度均线性增加;弹性回复率先迅速增大,然后趋于一个常数。当压入深度小于压头的球锥转变深度时,仅有压头顶端的圆球与材料接触,残余划痕宽度非线性增加;当压头的圆锥部分与材料接触时,残余划痕宽度线性增大。稳定弹性回复率和划痕硬度随屈服强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大。纯Mo、纯W和40Cr的划痕摩擦系数随法向力的增加始终非线性增大,其余金属的划痕摩擦系数先非线性增加,之后趋于稳定;划痕摩擦系数的变化趋势可通过几何接触模型进行解释。在较大法向力下,QT500的摩擦机制中黏着摩擦和犁沟摩擦起到几乎相同的作用,其余材料的摩擦机制主要为犁沟摩擦。稳定划痕摩擦系数随稳定划痕硬度及其与弹性模量比值的增加而线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划痕 渐进法向力 金属材料 划痕摩擦系数 几何接触模型
原文传递
预制表面梯度应变层增强高铁制动盘的耐磨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霆伟 杨磊 +3 位作者 马新元 徐震霖 赵海 何宜柱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6-216,228,共12页
随着客运铁路高速化,列车制动盘的磨损日益加剧,严重威胁列车服役的安全性。为了提高低碳马氏体钢制动盘的耐磨性,采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技术在材料表面制备梯度组织,进而延长材料的服役寿命。结果表明:经SMAT处理后,样品表面形成... 随着客运铁路高速化,列车制动盘的磨损日益加剧,严重威胁列车服役的安全性。为了提高低碳马氏体钢制动盘的耐磨性,采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技术在材料表面制备梯度组织,进而延长材料的服役寿命。结果表明:经SMAT处理后,样品表面形成厚约180μm的梯度应变层,切应变沿深度呈梯度分布。板条马氏体被挤压成塑性流线,在最表层形成亚微米晶和条状结构。微米划痕试验发现,样品表层材料的硬化率和摩擦性能随着深度呈梯度变化,耐磨性相比基体增强了1.2倍。在循环应力作用下,靠近样品表面的马氏体晶粒被细化,最表层材料的位错密度比基体提高了14.6倍,从而提高了制动盘钢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此外,与其他铁路耐磨材料相比,样品表现出较高的应变硬化速率。研究成果可为制动盘梯度应变层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制动盘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 梯度结构 耐磨性 微米划痕
下载PDF
耐高温氧化Fe-Cr-Ni中熵合金氧化层的微结构与力学性能分布 被引量:3
15
作者 杜晓洁 丁骁 +4 位作者 马新元 张威 贾玺泉 范光伟 何宜柱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63-374,共12页
目的开发有优异抗高温氧化性的低成本Fe-Cr-Ni中熵合金,研究其高温氧化层微结构与力学性能分布。方法通过连续氧化增重试验研究了Fe-Cr-Ni中熵合金在1150~1240℃空气中的氧化动力学,结合SEM、EDS、XRD、XPS等分析技术与微米划痕试验,对... 目的开发有优异抗高温氧化性的低成本Fe-Cr-Ni中熵合金,研究其高温氧化层微结构与力学性能分布。方法通过连续氧化增重试验研究了Fe-Cr-Ni中熵合金在1150~1240℃空气中的氧化动力学,结合SEM、EDS、XRD、XPS等分析技术与微米划痕试验,对经1150℃氧化4 h后的氧化层形貌、成分、相分布与微米力学性能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Fe-Cr-Ni中熵合金在空气中高温氧化增重遵循抛物线规律,氧化激活能为417.64 kJ/mol,抗氧化性优异;经1150℃氧化4 h后,Fe-Cr-Ni中熵合金氧化层形成双层结构,外层主要由致密的Mn(Fe/Cr)_(2)O_(4)尖晶石氧化物、Fe_(2)O_(3)和少量MnO_(2)组成,内层由致密且连续的Cr_(2)O_(3)组成,在基体与氧化层界面弥散分布着SiO_(2)内氧化物颗粒。氧化层的力学分布特征体现了其分层结构,外层与内层的结合力约为10 N,氧化内层与基体的结合性好,结合力约为24 N。随着划痕深度的增加,压头从氧化层表面划动至基体,塑性变形比例逐层降低,断裂韧性则随着划痕深度的增加逐层增大。结论开发的低成本Fe-Cr-Ni中熵合金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氧化性能,经高温氧化后在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有效阻碍了O^(2-)的向内扩散和合金元素的向外扩散,同时SiO_(2)内氧化物颗粒增加了氧化层与基体的结合力,这是Fe-Cr-Ni中熵合金具有优异抗氧化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r-Ni中熵合金 高温氧化 氧化动力学 氧化层 微结构 力学性能分布 微米划痕
下载PDF
基于单颗磨粒切削的硅片加工破碎损伤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龙 汪刘应 +3 位作者 刘顾 唐修检 袁晓静 许可俊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632-2639,共8页
为了探究硅片器件精密磨削加工破碎的损伤规律与演变机制,开展了单颗金刚石磨粒切削单晶硅片的微米划痕实验,分析了硅片边缘有无胶粘包裹作用两种条件下的划痕入口、内部与出口三个区段的破碎损伤形貌特征,并建立了声发射强度、磨削力... 为了探究硅片器件精密磨削加工破碎的损伤规律与演变机制,开展了单颗金刚石磨粒切削单晶硅片的微米划痕实验,分析了硅片边缘有无胶粘包裹作用两种条件下的划痕入口、内部与出口三个区段的破碎损伤形貌特征,并建立了声发射强度、磨削力、切削深度、摩擦系数与破碎损伤之间的内在密切关联。单晶硅破碎损伤随着加载压力或切入深度的增大而越加严重,伴随释放的声发射信号强度增大。单晶硅内部破碎发生的临界阈值条件:载荷约80 mN,切入深度约2μm,声发射强度约8%。胶粘包裹对单晶硅片边缘的增韧效果显著,边缘崩碎发生临界阈值条件为:载荷约800 mN,切入深度约6μm,声发射强度约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片 切削 微米划痕 破碎损伤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interface between laser cladded Hastelloy coating and steel substrate 被引量:5
17
作者 Qin-ying WANG Yu-chen XI +3 位作者 Xiao-yu LIU Shuang LIU Shu-lin BAI Zong-de LIU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733-740,共8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carbon steel,Hastelloy coatings were prepared on E235steel substrate by ahigh power diode laser with laser scanning speeds of6and12mm/s,respectively.The interface betwe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carbon steel,Hastelloy coatings were prepared on E235steel substrate by ahigh power diode laser with laser scanning speeds of6and12mm/s,respectively.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coating and substratewas firstly exposed by dissolving off the substrate.Its microstructure,composi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systemicallystudied.Special“edges”along the grain boundary were found at coating/substrate interface.These“edges”consisted of intergranularcorrosion area and real grain boundary.The interface of coating mainly displayed austenite structure ascribed to the rapidsolidification as well as the dilution of Ni during preparation.Additionally,Hastelloy coating and its interface prepared at the speedof12mm/s showed higher hardness than that prepared at the speed of6mm/s.Grain boundaries had higher friction coefficient thangrains at both coating/substrate interfaces.Moreover,the interface at higher laser scanning speed exhibited smaller grains,lowerdilution rates of Ni and Fe as well as a better tribological proper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stelloy coating laser cladding INTERFACE MICROSTRUCTURE NANO-SCRATCH
下载PDF
圆锥压头递增载荷对材料的划痕行为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明 伍家楠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1-205,共15页
用Rockwell C金刚石压头对16种材料(2种玻璃、2种聚合物、4种陶瓷、4种金属和4种金属玻璃)进行微米划痕测试。结果表明,这些材料都存在与弹性恢复相关的最大划痕保持率(残余深度与压入深度之比),可作为表观摩擦系数变化曲线的分段过渡... 用Rockwell C金刚石压头对16种材料(2种玻璃、2种聚合物、4种陶瓷、4种金属和4种金属玻璃)进行微米划痕测试。结果表明,这些材料都存在与弹性恢复相关的最大划痕保持率(残余深度与压入深度之比),可作为表观摩擦系数变化曲线的分段过渡点。划痕的表观摩擦系数由黏着摩擦系数和犁沟摩擦系数组成,使用三维力学接触模型可较为准确地表征除金属玻璃外的摩擦系数。材料的初始摩擦系数与泊松比有一定的关系。聚合物(PC和PMMA)因堆积和下沉效应出现独有的双划痕沟槽现象。16种材料的划痕硬度与压痕硬度的比值为0.33~2.5,划痕硬度与体积模量呈线性关系。使用线弹性断裂力学(LEFM)模型和微观能量尺寸效应(MESEL)模型计算了材料的断裂韧性。结果表明,LEFM模型、Akono’s MESEL和Hubler’s MESEL模型都能较为准确地表征断裂韧性较低材料(玻璃、陶瓷和高分子)的断裂韧性,而对断裂韧性较大的金属材料其表征结果偏差较大。用Liu’s MESEL模型可表征断裂韧性较大材料(金属材料和部分金属玻璃)的断裂韧性。材料的断裂韧性,与泊松比呈分段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检测与分析技术 微米划痕 Rockwell C压头 递增载荷 弹塑性变形 断裂韧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